心脏视触叩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B、病理因素:
1) 心 脏 疾 病: 左 室 增 大: 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 右 室 增 大: 心尖搏动向左移位, 左右室增大: 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 伴有心界向两侧扩大。 右位心: 心尖搏动在胸骨右缘第 5肋间—镜像位置
11
2) 胸腹部疾病:
向健侧移位: 一侧胸腔积液或积气 向患侧移位: 一侧肺不张或胸膜粘连
25
Biblioteka Baidu

26

顺序: 先左后右 由下而上 由外向内

叩诊目的:确定心界的大小及形状 叩诊结果:绝对浊音区与相对浊音区 相对浊音区反映了心脏的实际大小 心脏边界与肺脏重叠关系示意图
27
叩诊方法
患者坐位: 板指与肋间垂直

患者平卧位: 顺序:从清— 浊
28
板指与肋间平行

左侧: 由心尖搏动外 2-3cm处开始 逐 个肋间向上,直 至第2肋间 右侧:先叩出肝上界, 在其上一肋间逐 个肋间向上,直 至第2肋间 先左后右 由下而上
20
二、震颤
概 念:震颤是指用手触诊时感觉到 的一种细小振动,又称猫喘 。 产生机制: 瓣膜口狭窄、关闭不全、异常 通道使血流产生漩涡,振动心壁或血管壁 传至胸壁所致。 震颤强弱与病变狭窄程度、血流速度和力 阶差呈正比。
21
22
震颤 ——猫喘 是器质性心脏病的 特 征性体征之一 有震颤即有杂音 强度与狭窄程度有关
3)腹 部 疾 病:
大量腹水、腹腔巨大肿瘤等,心尖搏动 位置上移。
12
心尖搏动位置改变总结

移位
生 理 性 病 理 性
体位改变 胖瘦 小儿 妊娠
心 脏 原 因:右心室扩大 左心室扩大 双心室扩大 心脏外原因:肺或胸腔变 腹部病变
13
——心尖搏动强度范围改变
肥胖 乳房遮盖

生理性
各种心肌病变,积 液、积气;肺气肿
(二) 震颤
(三)心包摩擦感
19
一、心尖搏动:
用触诊法确定心尖搏动的位置、强弱和范围, 较视诊更准确。 当左室肥大时、用手指触诊,被强有力的心尖 搏动抬起,这种较大范围增强的外向运动,称为 抬举性搏动,这是左室肥大的可靠体征。 心尖搏动外向运动标志着心室收缩期,内向运 动为舒张期。可以此来帮助确定震颤、心音和杂 音的时期。
动脉瘤搏动(注意鉴别)
16
剑突下搏动鉴别
患者深吸气,搏动增强为右室搏动,减弱为腹 主动脉搏动。

手指放平,从剑突下向上压入前胸壁后方,搏动 冲击手指末端为右室搏动,冲击手掌面为腹主动 脉搏动。
17
18
目的:补充验证视诊所见 方法:用右手全手掌、小鱼际肌及示、中、环指 指腹进行触诊
内容:
(一)心尖搏动及心前区搏动
健康评估第二次作业




名词解释 强迫体位 自主体位 被动体位 颈静脉怒张 蜘蛛痣 简答题 甲状腺肿大的分度 扁桃体肿大的分度
1
2
心脏的解剖结构特点
四个瓣膜四个腔
主动脉瓣
左心房 左心室
右心房 右心室
}二尖瓣 }三尖瓣
肺动脉瓣
3
检查要求
环境安静 光线适当,最好来自患者的左侧
患者一般取仰卧位,医生站在其右侧
叩诊顺序
由外向内
29
(一)正常心浊音界



正常人心左界在第2肋间几乎与胸骨左缘一致, 第3肋间以下心界逐渐向外形成一外凸弧形,达第 5肋间。 右界除第4肋间处稍偏离胸骨右缘以外,其余 各助间几乎与胸骨右缘一致。 正常成人左锁骨中线至前正中线的距离为8— 10cm
30
正常人心脏相对浊音界
31
(二)心界各部分组成
位置

正常心尖搏动
在胸骨左缘第5 肋间锁骨中线内 0.5—1.0cm处
范围
直径为2.0 -2.5cm
9
4、心尖搏动改变
—心尖搏动位置改变
A 、生理因素:
体位:
仰卧时,心尖搏动略上移; 左侧卧位,心尖搏动可左移2-3cm; 右侧卧位向右移1.0-2.5cm;
体型: 矮胖型--心脏横位心尖搏动可达 第4肋间; 瘦长型--心脏呈垂位心尖搏动下移达 第6肋间。
注意要点 : 出现部位(提示病变部位) 出现时期(提示病变性质)

23
心前区震颤的临床意义
时相 部位 胸骨右缘第2肋间 临床意义 主动脉瓣狭窄
收缩期
胸骨左缘第2肋间 胸骨左缘第3、4肋 间 心尖区
胸骨左缘第2肋间 及附近
肺动脉瓣狭窄 室间隔缺损
二尖瓣狭窄 动脉导管未闭
24
舒张期 连续性

3 、心包摩擦感: 概念:当心包发生炎症时,由于纤维素的 沉着,使脏、壁层心包膜均变粗糙,心脏 收缩时脏层与壁层心包膜相互摩擦产生振 动传至胸壁可被触及。 触诊特点: 部位在心前区,以胸骨左缘第4肋间明显; 收缩期和舒张期皆可触知,收缩期更易触 及; 坐位前倾或呼气末明显。
34
1、心脏病变



左心室扩大:心界向左下扩大,心腰部明 显凹陷,形似靴型。 也称谓“主动脉型心” 右心室扩大:心界向左扩大,也可向右扩 或“靴形心”。见于 大,但不向下扩大。 高心、主动脉瓣狭窄。 见于肺心病。 双心室扩大:向两侧及左下扩大,又称 “普大心”。 扩张型心肌病、全心 左心房增大及肺动脉段扩张:心腰饱满、 衰。 膨隆,称谓“梨形心”。 二尖瓣狭窄 心包积液:心界双侧扩大,随体位而变化。

左界: 2肋间处:肺动脉段 3肋间处;左心耳 4、5肋间为左心室 右界: 2肋间处:升主动脉和 上腔静脉 3肋间以下为右心房 心底部 2肋间以上为心底部 主动脉到左心室之间 为心腰部 心尖部由左室构成
32
33
(三)心浊音界改变 及其临床意义
心脏因素 心外因素
有一副适耳的听诊器 一般按视、触、叩、听的检查顺序进行
检查体位
患者可取仰卧、坐卧或坐位,必要时可取左 侧卧位、前倾坐位等。注意身体勿左右倾斜, 以免影响心脏的正常位置。
4
5
一、视 诊 方 法

胸廓的切线位平视

胸部正位观察
6
二、视诊内容

1、正常心前区 左右对称

7
2、心前区隆起与凹陷
减弱

病理性
生理性 病理性
胸壁薄、运动

增强

发热、甲亢 左心室肥大
14
5、负性心尖搏动

概念:心脏收缩时,心尖搏动内陷。 意义:心包与周围组织的粘连,如 粘连性心包炎;重度右心室肥厚—左室 向后移位。

15
6、心前区异常搏动
1)胸骨左缘第3-4肋间搏动: 见于右室肥
大。
2)剑突下搏动:可见于右室肥大或腹主

心前区隆起
肋骨、胸骨发育完成前,右心室肥厚挤压所至。 先天性:法洛四联 先天性、后天性 症、肺动脉瓣狭窄。



心前区饱满

心包积液
大量心包积液 后天性:风湿性心 挤压心前区使 脏病 之饱满

心前区凹陷

佝偻病性胸廓
8
胸廓的骨性改变
3、 心尖搏动

定义
心脏收缩时,心尖 冲击心前区 胸 壁 对应部位,使局部 肋间组 织向外搏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