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3)非选择题综合练习:第二次世界大战

合集下载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3单元测试卷: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基础卷)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3单元测试卷: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基础卷)

单元检测卷: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基础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0题,满分60分1.2012年5月21日,中国第十七支赴东帝汶维和警队从首都国际机场启程,赴联合国东帝汶任务区执行维和任务。

这支维和部队在执行任务时,其主要领导机关是A. 中共中央军委B. 联合国C. 派住国的军队最高统帅D. 当地医院领导【答案】B【解析】注意题干中“联合国”“维和任务”,故选B。

【名师点睛】抓关键信息“赴联合国东帝汶任务区执行维和任务”即可。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军事法庭先后组织了对纳粹德国和日本法西斯的“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

其法律基础是A. 《日内瓦议定书》B. 《洛迦诺公约》C. 《非战公约》D. 《联合国宪章》【答案】C3.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通过了下列国际文件。

其中中国参与签署的有①《联合国家宣言》②《开罗宣言》③《雅尔塔协定》④《波茨坦公告》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②④D. 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联合国家宣言》由对德国、意大利、日本轴心国作战的26个国家,即美国、英国、苏联、中国、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哥斯达黎加等共同签署;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在重庆、华盛顿、伦敦三地同时发表了《开罗宣言》;苏、美、英三国政府首脑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雅尔塔召开雅尔塔会议;1945年7月26日在波茨坦会议上美国、中国和英国联合发表了一份公告《波茨坦公告》,故选A. ①②④。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主要大国发布了一系列重要文件。

属于《波茨坦公告》内容的是A. ”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

”B. “霸王战役应……同法国南部的战役相配合。

”C. “三国部队将各自占领德国的一个区域。

”D. “德国……所得之结果,……可为日本人民之义殷鉴。

”【答案】D5.“到了11月中旬,隆冬来临,德国坦克乘务员发现,坦克推进装置上……的油己经凝固。

……12月初,一场大雪使气温突然下降到华氏零度以下。

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3)单元测试题: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3)单元测试题: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单元测试题1.下图漫画反映的是A.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B.构建欧洲集体安全的落空C.《凡尔赛和约》被德国撕毁D.欧洲战争策源地正式形成2.德国法西斯头目戈培尔在日记中写道:“1939年初,元首有个更大的计划,这个计划的实施,是慕尼黑协定的扩大,将使帝国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

”为“使帝国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德国采取的行动是A.吞并奥地利B.割占苏台德区C.吞并捷克斯洛伐克D.进攻法国3.观察下面历史照片,促使两巨头这次会晤的背景是A.英法联军敦刻尔克大撤退B.日本突然发动太平洋战争C.欧洲溃败和苏德战争爆发D.斯大林格勒战役取得胜利4.这是一张1941年名为《美国睁开你的眼睛》的美国海报,画面中只有一个人的头部特写,他的眼睛被蒙住了,上面写着“一切照旧”,而画面背景中象征着法西斯的乌云已笼罩在了他的头上。

这张海报意在A.说明德意日法西斯侵略与美国无关B.说明美国还没有卷入与法西斯的战争C.警醒对法西斯侵略视而不见的美国人D.讽刺美国等西方大国推行的绥靖政策5.“本宣言签字国政府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各自保证对与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

”材料中的“宣言”签署于A.1939年B.1940年C.1941年D.1942年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军事法庭将法西斯战犯起诉为:“破坏和平罪”,“战争罪”,“违反人道罪”。

其中“违反人道罪”指战争发生前和战争期间,对任何平民的杀害,灭绝,奴役及其他不人道的行为。

以下可以作为该罪行证据的史实是①德国建立奥斯威辛集中营②日本突袭珍珠港③日本731部队进行人体实验④德国对英国实施“海狮计划”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7.(2018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丘吉尔发表演讲指出:“我们在经历着一场彻底的、全面的失败,而法国所遭受的打击可能比我们更甚……德国独裁者并未直接从桌子上抢走自己的食物,而是满意于被人一道菜一道菜地伺候……我们不要再对此视而不见了”。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3阶段验收评估二 第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3阶段验收评估二 第

阶段验收评估(二)第二次世界大战、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德国入侵波兰是对绥靖政策的致命打击,许多人提出了疑问:“他们已经扔出了两个‘小孩’,再扔出另一个‘小孩’给‘狼群’以求躲避灾难的政策还能有收益吗?”其中,两个“小孩”指()A.西班牙和埃塞俄比亚B.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C.奥地利和波兰D.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解析:选B本题实际考查英法两国推行的绥靖政策及其后果。

英法两国不惜牺牲小国的利益换取自身的安全并企图将法西斯这股祸水引向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德国就在英法等国的纵容下先后吞并了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

材料中的“狼群”指的是法西斯国家德国,两个“小孩”应为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

2.有人说1940年的伦敦“已不是一个物质的城市,它已是一个精神之都”。

如果要概括当时伦敦的“精神”,以下词组中最恰当的是()A.抗战与胜利B.和平与友谊C.民主与宽容D.革命与进步解析:选A1940年,英国正与法西斯德国作战,并取得了不列颠之战的胜利,故本题选A。

3.德黑兰会议是在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根本好转的形势下召开的,“根本好转”的表现有()①德军陷入东西两线夹击之中②法西斯阵营开始瓦解③北非德、意军队投降④苏德战场德军被迫转入战略防御A.①④B.③④C.②③D.②③④解析:选D德黑兰会议是在1943年11月举行的。

此前,1943年5月,北非德、意军队投降;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法西斯阵营开始瓦解;1943年2月,苏军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苏德战场德军被迫转入战略防御。

德军陷入东西两线夹击之中是在1944年6月美英等国盟军成功在诺曼底登陆后,故选D。

4.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具有划时代的影响。

这主要表现在二战()A.消除了国际秩序中的大国强权色彩B.促成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C.终结了帝国主义在世界的殖民统治D.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的制度化进程解析:选D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3)非选择题综合练习:第二次世界大战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3)非选择题综合练习:第二次世界大战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3)非选择题综合练习:第二次世界大战【答案】(1)态度及其原因:苏联急于要求英美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主要原因是让英美盟军牵制德军的力量,以减轻自身的军事压力。

英美两国搁置了苏联的要求。

原因:一是美英的战略重点集中在太平洋战场对付日军;二是为让苏德军队两败俱伤以坐收渔人之利。

(2)原因:1944年,一方面,美英盟军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胜利,能够腾出手来;另一方面,苏联红军对德军的战略反攻突飞猛进,美英出于抢夺对德战争胜利果实的需要。

认识:第二战场开辟的曲折性主要是由英、美、苏三国战略利益重点的不同引起的;美国与英国的合作加剧了第二战场开辟的曲折性;美英拖延第二战场的开辟严重影响了战时盟国关系;出于战胜法西斯的共同利益,三国最终达成共识,并付诸实施。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40年6月,(美国)海军部预测德国可能在8月入侵大不列颠岛。

11月,新任海军作战部长哈罗德·斯塔克撰文称:如果英国被打败,大英帝国解体,世界主要贸易航道将被控制,美国将无法进行全面战备;同时,英国战败后整个西半球就会暴露于轴心国的魔爪下,美国将没有基地和德国在欧洲作战,处境会相当危险。

斯塔克还明确阐述了“欧洲第一”的战略思想,意在说服决策者加强与英国的合作,在大西洋保持强大攻势,而在太平洋进行相对保守的防御。

该文后来被称作“猎犬计划”,很快得到总统罗斯福和军方的认同。

不久,美国通过《租借法案》。

据此,美国共向英国等几十个反法西斯国家提供了500多亿美元的物资。

这是美国走向参战的重要一步。

为保证法案的顺利实施,必须开展有效的跨大西洋护航。

1941年1月,英国欣然接受“猎犬计划”,并表示迫切需要美国给予护航帮助。

2月1日,罗斯福任命欧内斯特·约瑟夫·金为新大西洋舰队总司令,开始组织跨大西洋护航。

——摘编自卞秀瑜《二战期间美国世界海权霸主地位的确立》(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猎犬计划”得到广泛认同及推行的原因。

2018年高中历史选修三(人教版)同步练习: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测试卷含解析

2018年高中历史选修三(人教版)同步练习: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测试卷含解析

第三单元测试卷;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关于20世纪30年代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国际形势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受到挑战,逐步崩溃B.世界大战的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局部战争开始C.全世界面临着法西斯侵略战争的威胁D.法西斯同盟与反法西斯联盟形成【解析】由于德意日的对外侵略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逐步崩溃,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发生了局部战争,全世界面临着法西斯侵略的威胁,A、B、C均正确;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同盟形成,但反法西斯联盟尚未形成。

故选D。

【答案】 D2.(2015·台州高二检测)国联成立时就宣称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但它却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不太光彩的记录,并放任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其原因不包括();A.国联成为英法等少数大国操纵下的维护其霸权的工具B.国联盟约的很多规定模糊不清,漏洞百出;C.美国与英法在国联争夺领导权,使国联成为双方争霸的场所,降低了国联的效率D.苏联被排斥在国联之外,美国也由于国内反对未能加入,这大大降低了国联的权威性【解析】注意题干信息国联“不太光彩的记录”“放任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根据所学知识,可以推测本题侧重于考查对国联局限性的认识,A、B、D均符合题意;美国没有参加国联,因此C与史实不符,故答案为C。

【答案】 C3.“我知道,今天人们很不愿意回忆那一次会议,在那次会议中张伯伦和达拉第等自投罗网,向希特勒和墨索里尼投降。

”丘吉尔这样说的理由是因为“那一次会议”();A.承认了德国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的现实B.使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努力最终破产C.使德国法西斯得到了“向西进军”的鼓励;D.使德军摆脱了东西两线同时作战的困境【解析】根据材料所涉及的四个人物“张伯伦和达拉第”“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可以判断该会议是慕尼黑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把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对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无疑是一种鼓励,使其第二年又吞并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故答案为C。

2017-2018高中历史人教版高二选修3作业:_第三单元第4课_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2)

2017-2018高中历史人教版高二选修3作业:_第三单元第4课_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2)

1.德国进攻波兰之前,英国政治家反复强调:“波兰作为一个殉难者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更有利于英国。

”英国考虑的是()
A.波兰的存亡对英国的利益无关紧要
B.波兰保持独立会打破欧洲大陆均势
C.帮助波兰会大量消耗英国国力
D.波兰灭亡后有利于德国进攻苏联
解析:选D。

这是英国绥靖政策的目的——祸水东引,让德国攻下波兰后继续进攻苏联,为此英国不惜以牺牲波兰为代价。

2.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曾经扩展疆域,把国界向西推移了几百千米,建立了所谓“东方战线”。

此事始于()
A.德军侵入波兰之际B.法国被迫投降之际
C.英国遭受突袭之际D.苏德战争爆发之际
解析:选A。

在德国入侵波兰后,苏联也出兵占领波兰东部,建立所谓的“东方战线”。

B、C、D都发生在此事之后。

3. 右图为敦刻尔克大撤退的电影封面。

你认为有关这次大撤退正确的是()
①是一次成功的撤退
②为反击法西斯保存了实力
③是英法两军的联合行动
④从比利时撤到英国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对敦刻尔克大撤退的认识能力。

敦刻尔克位于法国东北,因此④表述错误。

①②③符合题意。

4.二战初期,在北非战场上的交战国军队有()
①意大利军队②德国法西斯军队
③英国军队④美国军队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解析:选A。

二战初期,美国还没有卷入世界大战,在北非战场上只有意军、英军、德军等,没有美国军队。

高中历史人教版高二选修3作业:_第三单元_第二次世界大战_单元测试

高中历史人教版高二选修3作业:_第三单元_第二次世界大战_单元测试

(时间:45分钟,分数: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1932年,英国外交大臣奥斯汀·张伯伦在评论国际形势时说:“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好的程度,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又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

”与上述评论相关的历史背景是()A.美国经济危机波及世界B.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C.纳粹党在徳国上台执政D.日本发生二二六兵变解析:选A。

注意材料所给时间“1932年”。

1929~1933年,从美国开始的经济危机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为消除经济危机对本国的破坏,各国加紧在国际上争夺市场,使得国家之间矛盾和摩擦尖锐化。

在解决经济危机的过程中,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欧亚两大战争策源地形成。

B项是在1935年,C项是在1933年,D项是在1936年。

2.20世纪30年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面临的最大威胁是()A.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B.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C.苏联综合国力的增强D.法西斯国家的扩张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在原有的国际关系格局中,德、意、日三国都受到了极大的束缚,随着法西斯专政在三国的建立或强化,三国对外开始疯狂地扩张,以求打破对自己不利的国际关系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3.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失利不同于中国抗日战争的有()①国家弱小②没有先进阶级政党领导,社会落后③没有外援④属于反法西斯战争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解析:选B。

埃、中两国的斗争都属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④表述错误。

4.一位英国学者回忆道:“从德国电台中我起先只听到欢呼胜利的大喊大叫和恶毒的咒骂。

希特勒相信宣传的力量,战争头两年里的成功超出了最大胆的期望。

”德国在战争头两年之所以能如此成功,主要是因为()A.希特勒的宣传所产生的巨大力量B.德国狂热的民族主义所产生的力量C.德国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D.主要的反法西斯国家尚未联合起来解析:选D。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三课时作业: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三课时作业: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一、选择题:(共20题,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在二战期间,基督教牧师马丁·内莫勒曾这样忏悔:“当他们杀共产党人时,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党人。

当他们杀工会分子的时候,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分子……当他们杀我时,没有人替我说话,因为已经没人了。

”据此判断,材料中的“他们”应指()A.垄断资本家 B.封建地主阶级C.法西斯分子 D.德国犹太人2、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红军是打击德国法西斯的主力。

苏联红军对德军实施的最后一次战略的进攻战役是()A.莫斯科战役 B.诺曼底战役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柏林战役3、……以下是某部参展影片的片段—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说:“我们克服了巨大的困难,盟军已于1944年6月6日突破德军的大西洋防线,法西斯离灭亡不远了。

”根据片段中的对白判断,该影片为A.《诺曼底登陆》B.《血染珍珠港》C.《中途岛海战》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4、2013年5月9日,俄罗斯的许多城市都举行了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8周年的活动。

胸前挂满奖章的90岁高龄的瓦西里,给年轻人讲起了在70年前的以苏军获胜而告结束的那场著名战役。

那场扭转战局的决定性战役是()A.凡尔登战役B.莫斯科保卫战C.斯大林格勒战役D.诺曼底登陆战役5、“苏军利用每一条街道、每一幢房屋,同德军展开激烈的争夺,德军始终未能完全占领这座城市。

在此期间,苏联调集大量军队,发动了冬季反攻。

”材料中的“这座城市”是指()A.伦敦 B.莫斯科C.柏林D.斯大林格勒6、2013年初,俄罗斯多个城市举行活动,纪念斯大林格勒会战胜利70周年。

这次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关键性战役,主要是因为它()A.促成了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B.是苏德战场的根本点也是二战的重要转折点C.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使二战达到最大规模D.使二战进入了粉碎德国法西斯的最后决战阶段7、1943年3月,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贺信中写道:“是你们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为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专题检测(二)(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新人教版高二选修3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专题检测(二)(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新人教版高二选修3历史试题

专题检测(二)一、选择题1.20世纪30年代,阿诺德·汤因比说:“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

”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崩溃B.经济大危机C.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答案 B解析要注意关键信息“20世纪30年代”。

在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影响下,资本主义制度下各种矛盾激化,社会动荡不安,导致了世界各地人们对西方社会制度的怀疑,故B 项正确。

2.德国法西斯头目戈培尔在他的日记中写道:“1939年初,元首有个更大的计划,这个计划的实施,是《慕尼黑协定》的扩大,将使帝国处于更有利的地位。

”为此采取的行动是( ) A.吞并奥地利B.割占苏台德地区C.吞并捷克斯洛伐克D.进攻波兰答案 C解析注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1939年初”“《慕尼黑协定》的扩大”。

由此可判断这个计划是慕尼黑阴谋实现后的下一行动目标。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目标是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

3.1940年5月13日,丘吉尔在下院发表演说时讲道:“我没有别的,我只有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贡献给大家。

你们问:我们的政策是什么?我说:我们的政策就是……”这里说的“我们的政策”是指( )A.绥靖政策B.抵抗政策C.中立政策D.“冷战”政策答案 B解析从丘吉尔发表演讲的时间,可以判断出B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4.观察漫画:墙上的帽子写着波兰、比利时、法国等,最后一顶帽子是英国。

希特勒以“牙医”的身份出现,对仅剩的一个病人(英国)喊道:“下一个!”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漫画表明( )A.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欧洲局面B.欧洲国家沦陷的过程C.英国屈服德国的原因D.大国外交政策的后果答案 D解析从漫画看,波兰、比利时、法国等只剩下了帽子,这说明希特勒已经将上述各国解决,下一步正准备进攻英国。

漫画的意思主要是说由于英法等大国实行绥靖政策导致了西欧各国的沦陷,故选D。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单元检测题--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单元检测题--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共20小题)1.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历史的事件()①德国吞并奥地利①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①德意支持佛朗哥叛军干涉西班牙内战①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A. ①①①①B. ①①①①C. ①①①①D. ①①①①2.下图是“二战”期间的著名漫画《美国人虔诚地希望》。

它说明美国希望()A.支持中国的抗日战争B.结束北非战场的战事C.尽快打败法西斯德国D.扭转太平洋战场局势3.下列对于20世纪30年代埃塞俄比亚遭受意大利侵略的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埃军曾一度控制全国战局B.埃军虽英勇抵抗但未能粉碎意军速战企图C.埃塞俄比亚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国力弱D.埃塞俄比亚得到了国际力量的大力支持4.1940年8月,美国政府决定对日本实行冻结财产和禁运钢铁、石油等措施,其直接原因是() A.日本与德、意结成三国轴心B.日军趁机开始向东南亚扩张C.法国宣布向德国法西斯投降D.日军对珍珠港发动突然袭击5.二战爆发前,法西斯侵略者在世界范围内发动的最早的局部侵略战争是()A.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B.德意联合侵略西班牙C.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D.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建立6.标志着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历史事件是()A.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起法西斯专政B.九一八事变的爆发C.希特勒在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D.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7.“由于港口的一半已被毁坏,只剩下几里长的空旷海滩,撤退的前景似乎令人绝望。

人们希望也许能使45 000人得救;事实上,有336 000人乘船渡过了海峡。

”材料所描述的“撤退”()A.削弱了盟军的军事力量B.为盟军的日后反击保存了有生力量C.使德军占领了整个欧洲大陆D.使盟军失去了反击德军的最佳阵地8.莫斯科战役最深远的影响是()A.鼓舞了苏联军民的斗志B.扭转了苏德战场的战局C.打破了德国“不可战胜的神话”D.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进程9.某校举办了一次历史小报展览,有一位同学在小报中有下列一段叙述,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他的叙述中有几处史实错误:“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

2018年人教版高中历史三轮专项突破:选修三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

2018年人教版高中历史三轮专项突破:选修三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

1、一位英国著名学者回忆道: “从德国电台中我起先只听到欢呼胜利的大喊大叫与恶毒的咒骂。

希特勒相信宣传的力量, 战争头两年里的成功超出最大胆的期望”。

德国在战争头两年之所以能如此成功, 主要是由于( )A.希特勒的宣传所产生的巨大力量B.主要的反法西斯国家尚未联合起来C.德国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D.德国狂热的民族主义所产生的力量2、德国进攻波兰之时,英国政治家反复强调“波兰作为一个殉难者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更有利于英国”。

这位政治家发表这一言论时主要考虑的是( )A.波兰灭亡之后可以利用德国进攻苏联B.波兰的灭亡无损于英国的利益C.帮助波兰维持独立会消耗英国国力D.波兰保持独立会打破欧洲大陆均势3、“我们要求得到领土和土地(殖民地)来养活我国人民和迁移我国过剩人口。

”为此德国在20世纪30年代( )A.镇压社会主义革命 B.大规模迫害犹太人C.向边境地区迁移人口 D.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4、1942年1月, 26个反法西斯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最终形成。

, 推动该同盟形成的事件是( )①德军突袭波兰②《大西洋宪章》的发表③丘吉尔·罗斯福声明援助苏联④斯大林格勒保卫的胜利A、②③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5、德国法西斯上台的主要原因有( )①经济危机带来严重的政治危机②纳粹党的宣传骗取了相对广泛的支持③垄断资产阶级倾向于建立独裁政府④纳粹党在1932年的国会大选中成为德国第一大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6、“德军进攻法国的原定计划——‘黄色方案’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施里芬计划’的翻版,计划通过比利时进攻法国。

德军将领曼施坦因认为该方案毫无新意,主张将主攻方向放在德法边境中段的阿登山区,以达到奇袭的效果……1941年初,一名携带‘黄色方案’的德国军官乘坐的飞机因迷失方向迫降于比利时,该方案因泄密而毫无价值。

希特勒最终采纳了‘曼施坦因方案’。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3)堂堂清: 综合复习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3)堂堂清: 综合复习

综合复习一、选择题1.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势力逐步对外扩张,最终点燃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烽火。

以下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为①西班牙内战爆发②中国卢沟桥事变爆发③意大利军队入侵埃塞俄比亚④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A.②①④③B.②④①③C.③②①④D.③①②④2.有学者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1918—1939年)的历史称为“焦虑的时代”,其依据可能包括①德国蔓延民族主义和复仇主义情绪②德国实施“无限制的潜艇战”③甘地正式提出“英国退出印度”主张④大国间打起关税战和市场战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3.20世纪20年代的一个条约,为欧洲“增添了新不稳定因素:使法国丧失了在德国违约时单独制裁的能力,使法国边界安全置于英国和意大利的空头保证之下。

”该条约是A.《非战公约》B.《相互保证公约》C.《拉巴洛条约》D.《日内瓦议定书》4.华盛顿会议后,美国朝野上下一片欢腾,美国领导人喜形于色,这是因为①《四国条约》埋葬了英日同盟,消除了美国在亚太地区争霸的一个障碍②《五国海军条约》使美国海军得以与英国海军并驾齐驱③华盛顿会议剥夺了日本在大战期间夺得的德国的殖民地④通过《九国公约》,美国可以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在争夺中国的过程中占得先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5.《九国公约》规定:“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进行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

”这一规定旨在A.使日本放弃在山东的权利B.打破日本对中国的独占C.推动中国恢复领土主权D.形成列强侵华的军事同盟6.在1919年巴黎和会上,主要战胜国经过几个月的讨价还价,最后签订了对德和约。

和约签订前,德国曾试图对该和约作有利于本国的修改,但遭拒绝,因此不得不①承认奥地利独立并不得与其合并②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③接受美英等国对其实行分区占领④支付协约国大量赔款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7.1920年,美国宪法第19条修正案给予美国妇女在所有选举中投票的权利,下列最合适用来解释其缘由的图片是A B C D8.1917年3月,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在其连任的就职演说中说:“……我们不再是孤立的区域,经过那致命的骚乱所造成的30个月来的悲惨事件,我们已经居为世界公民。

2018年秋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测试卷

2018年秋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测试卷

高二历史选修3全册综合测试卷一、选择题1.1941年,美国驻苏联大使戴维斯的回忆录《莫斯科行动》出版。

该书的一大特色就是为莫斯科“大清洗”辩解,而这不仅被美国华纳兄弟拍摄成宣传斯大林的同名影片,还受到了罗斯福的默许和高度重视。

这反映出美国A.借机学习苏联工业化建设的经验B.意欲借苏联摆脱经济危机的阴影C.抑制法西斯寻求合作的宣传需要D.意图缓和与苏联的冷战对峙局势2.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下列战场战局开始出现转折的先后顺序是A.太平洋、北非、苏德、中国B.苏德、中国、北非、太平洋C.中国、苏德、太平洋、北非D.北非、太平洋、中国、苏德3.下列为20世纪上半期出现的国际会议。

它们①反映了解决国际争端方式的变化②都由大国操纵并损害弱国利益③都体现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合作④体现了人类对和平的美好追求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外交官凯南形容:“美国是鲨鱼,苏联是老虎,二者虽然都很凶猛,却生活在截然不同的环境里,暂时不会兵戎相见。

”凯南评述的是美苏A.都成为超级大国B.进行“冷战”对峙C.共同对付法西斯D.军事实力接近5.1948年,德国西占区(合并后的美英法占领区)开始币制改革,使用“B”记马克代替旧马克,而苏联为了表示抗议,同样在苏占区发行新的“D”记马克。

这一现象反映的是A.德国的正式分裂B.两个占领区形成默契C.美苏争霸的形成D.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6.在越南人民的抗美斗争中,给予越南人民大力支援的是A.东南亚国家联盟B.东南亚条约组织C.巴格达条约组织D.中苏等社会主义国家7.1932年,由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党在国会选举中成为德国第一大党,纳粹是德语“民族的”和“社会主义的”两字缩写的音译。

上述材料说明A.纳粹党具有极强的军事侵略性B.经济大危机对德国的打击特别严重C.纳粹党上台具有一定社会基础D.世界大战欧洲战争策源地正式形成8.下列英法美采取的哪些政策事实上助长了意大利的侵略气焰①英法控制的国联宣布意大利为侵略国②实施经济制裁却把石油等战略物质未列入禁运范围③英国控制的苏伊士运河供意军使用④美国推行“中立”政策A.①②③④B.①②C.②③④D.①③④9.1939年8月,希特勒私下宣称:“让我们把这一条约(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看作是确保我们后方的东西吧”,“目前苏联并不危险……只有当我们在西欧的行动自由时,我们才能反对苏联。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3)非选择题综合练习:第六单元和平与发展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3)非选择题综合练习:第六单元和平与发展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3)非选择题综合练习:第六单元和平与发展点:主体范围由部分国家转变为大多数国家;主要内容涉及领域逐步扩大;形式从按照惯例到国际法确定。

(2)影响:为海洋建立法律秩序;有助于海洋的和平利用和海洋的国际合作,有助于实现公正公平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是第三世界联合反霸斗争的重大胜利,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维护主权和海洋权益。

2.【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反战和平思想源远流长。

作为一种系统的思想,它最早出现在基督教教义之中,“荣耀归于上帝,和平属于世人。

”战争没有正义与不正义的区分,一切战争都应该遭到反对和否弃。

20世纪40年代末,受到人们对二战的痛苦记忆以及对和平的深切渴望的直接影响,召开世界和平大会,开展和平签名运动,发布和平宣言等来进行反战运动。

20世纪60年代后期的越南战争,美国对越南战争的步步卷入和不断升级,人员伤亡数字的持续上升,以及民众对越南战争正义性的怀疑,引起了美国民众对这场战争的强烈不满。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反核和平运动在西欧各国蓬勃展开。

但是由于国际无政府状态的刚性特征以及民主政治过程的内生属性,其实际效用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这就决定了这场以反战和平运动为斗争主体的和平的革命仅仅是一场作用有限的革命,它难以将永久实现世界和平的终极目标推向深入。

——摘编自刘宏松《当代反战和平运动浅析》(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的反战和平运动的高潮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谈谈你对反战运动不能实现世界永久和平的认识。

【答案】(1)高潮:20世纪40年代开世界和平大会,开展和平签名运动,发布和平宣言等来进行反战运动;20世纪60年代后期的美国爆发了巨大规模的反对越战的浪潮;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反核和平运动在西欧各国蓬勃展开。

原因:20世纪40年代主要是受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后期主要是美国侵越战争;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苏的核军备竞赛。

2018学年高中历史习题 选修三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

2018学年高中历史习题 选修三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

第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教材整理1 盟军的反攻1.太平洋战场(1)时间:1942年8月开始。

(2)概况①1942年8月,美军率先反攻,夺占所罗门群岛的瓜达尔卡纳尔岛,双方展开激烈争夺。

②在制海权方面,日军损失沉重,被迫从瓜岛撤退。

(3)影响:美军从此牢牢掌握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日军的海空军主力基本被消灭。

2.北非战场(1)时间:1942年11月开始。

(2)事件①美英联军在西北非实行代号为“火炬”的两栖登陆。

②1943年5月,突尼斯的德意军队投降,北非战事胜利结束。

3.意大利投降(1)1943年7月,美英盟军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岛登陆。

(2)意大利的墨索里尼政府垮台,新政府退出战争,法西斯轴心国开始瓦解。

4.苏德战场(1)时间:1943年后。

(2)战况①德军大规模进攻库尔斯克,力图消灭该地苏军主力。

②双方在普罗霍罗夫卡地区发生了二战中规模最大的坦克会战,德军损失惨重。

③1944年1月起,苏军对德军发动10次大规模进攻,基本收复了全部国土。

(3)影响①德军从此一蹶不振,失去了苏德战场的主动权。

②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等法西斯仆从国退出战争。

[深度点拨]意大利投降的原因及影响意大利投降是其在战场上不断失利、国内政治和经济危机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意大利投降标志着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

从此,在欧洲大陆的法西斯战争由德国单独进行,从而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教材整理2盟军联合行动1.政治合作:召开会议(1)背景①1943年后反法西斯战争的节节胜利。

②德黑兰会议决定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2)过程①战役代号是“霸王行动”,由美国的艾森豪威尔指挥。

②1944年6月,美英盟军在法国北部诺曼底地区强行登陆。

③盟军向法国内陆进攻,8月,巴黎光复。

(3)影响①是人类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

②从此,德国处于东西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中,加速走向灭亡。

教材整理3盟军的胜利1.德国投降(1)经过①1945年春,美英盟军粉碎德军反攻,在鲁尔区围歼西线德军主力。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3)堂堂清: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3)堂堂清: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1.希特勒说:“利用布尔什维主义的幽灵来遏制凡尔赛诸国,要使他们相信,德国是反对赤祸的决定性堡垒,这是我们渡过危机,摆脱凡尔赛和约,重新武装的唯一办法。

”以下各项,体现了希特勒这一意图的是A.发动对苏联的战争B.进入莱茵非军事区C.建立德、意、日三国轴心D.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2.下列两张历史照片反映的共同主题,表述最恰当的是A.伸张正义B.铸剑为犁C.强权政治D.助纣为虐3.二战老兵贝克绘制了一张自己经历的战争行程图,图中他的足迹按时序先后走过波兰、荷兰、比利时、奥地利、苏联、罗马尼亚、匈牙利、捷克等8个国家。

贝克是二战时期的A.英国士兵B.法国士兵C.德国士兵D.苏联士兵4.下列史实,能支持下面漫画寓意的有①开展炉边谈话②签署《联合国家宣言》③发表《开罗宣言》④决定开辟第二战场A.②④B.①③C.①④D.②③5.二战期间,美日双方在下图所示地点发生过长达半年的激烈争夺战。

该战役A.拉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B.导致太平洋战争开始出现转折C.推动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D.使美军此后牢牢掌握太平洋战场主动权6.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使世界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

这些“变化”包括①欧洲主宰世界的时代终结②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③美苏成为世界的两大强国④世界殖民体系迅速瓦解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7.《一个中国记者看二战》评述某一历史事件:一些大国为了自保“平安”,竟出卖了小国主权,以为这样就会填饱纳粹那帮家伙贪婪无止境的肚皮。

但是转年大战还是爆发了。

该历史事件是A.德国吞并奥地利B.慕尼黑协定的达成C.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D.《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8.下图所示,1939—1942年间,法西斯德国在欧洲疯狂地侵略扩张。

下列按侵入时序所作的排列,准确的选项是A.②①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②①④D.③①②④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希特勒和纳粹的统治不只依靠纳粹的恐怖。

希特勒也寻求并赢得了民众的压倒性的认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次世界大战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41年7月18日,斯大林在致丘吉尔的电报中,提出要求英国在法国北部开辟反希特勒的新战场。

7月21日丘吉尔在回信中拒绝了。

在1942年7月英美暂时搁置登陆西欧的“痛击”计划时,斯大林迫于苏德战场的紧急形势和对盟军军备物资的需求,只好接受这个既成事实。

在1943年5月“三叉戟”会议上和8月魁北克会议上,英美决定进攻西西里,斯大林为第二战场的再次延迟而愤怒了。

本来就不太好的英美与苏联的关系现在变得更加恶化,于是,斯大林把驻华盛顿大使李维诺夫和驻伦敦大使麦斯基分别召回了苏联国内。

这时候,盟国关系中出现了一种恐慌的局面。

英美与苏联之间是一种非零和的共生互利关系,美英武装部队最终于1944年6月6日在艾森豪威尔将军的指挥下,渡过了英吉利海峡,并在法国的诺曼底登陆,三大国的结盟也维持到击败法西斯德国和日本。

——摘编自臧春华《浅析欧洲第二战场开辟的曲折性》(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与英美在1941—1943年对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美在1944年急于在诺曼底登陆的原因,并谈谈你对欧洲第二战场开辟的曲折性的认识。

【答案】(1)态度及其原因:苏联急于要求英美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主要原因是让英美盟军牵制德军的力量,以减轻自身的军事压力。

英美两国搁置了苏联的要求。

原因:一是美英的战略重点集中在太平洋战场对付日军;二是为让苏德军队两败俱伤以坐收渔人之利。

(2)原因:1944年,一方面,美英盟军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胜利,能够腾出手来;另一方面,苏联红军对德军的战略反攻突飞猛进,美英出于抢夺对德战争胜利果实的需要。

认识:第二战场开辟的曲折性主要是由英、美、苏三国战略利益重点的不同引起的;美国与英国的合作加剧了第二战场开辟的曲折性;美英拖延第二战场的开辟严重影响了战时盟国关系;出于战胜法西斯的共同利益,三国最终达成共识,并付诸实施。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40年6月,(美国)海军部预测德国可能在8月入侵大不列颠岛。

11月,新任海军作战部长哈罗德·斯塔克撰文称:如果英国被打败,大英帝国解体,世界主要贸易航道将被控制,美国将无法进行全面战备;同时,英国战败后整个西半球就会暴露于轴心国的魔爪下,美国将没有基地和德国在欧洲作战,处境会相当危险。

斯塔克还明确阐述了“欧洲第一”的战略思想,意在说服决策者加强与英国的合作,在大西洋保持强大攻势,而在太平洋进行相对保守的防御。

该文后来被称作“猎犬计划”,很快得到总统罗斯福和军方的认同。

不久,美国通过《租借法案》。

据此,美国共向英国等几十个反法西斯国家提供了500多亿美元的物资。

这是美国走向参战的重要一步。

为保证法案的顺利实施,必须开展有效的跨大西洋护航。

1941年1月,英国欣然接受“猎犬计划”,并表示迫切需要美国给予护航帮助。

2月1日,罗斯福任命欧内斯特·约瑟夫·金为新大西洋舰队总司令,开始组织跨大西洋护航。

——摘编自卞秀瑜《二战期间美国世界海权霸主地位的确立》(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猎犬计划”得到广泛认同及推行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猎犬计划”推行的影响。

【答案】(1)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德日法西斯肆意扩张;法国败亡,英国遭到重创;美国国家利益受到威胁,处境危险。

(2)影响:保障了美国国家安全;支援了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的抗战;扩大了美国的影响力。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希特勒狂妄宣称,消灭布尔什维克主义是他一生的目标,是纳粹党的基本思想。

为此,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签订三国协定,矛头首先指向苏联。

据统计,从1940年9月到1941年9月,德国军费开支就达601亿马克,占国家全部开支的70%。

1940年12月,勃劳希契和哈尔德提出了进攻苏联的“巴巴罗沙计划”,得到希特勒批准。

该计划要求对苏联进行突然袭击,用闪电战击溃苏联,并且规定对苏战争必须在6个月到12个月内结束,最迟不得超过1941年圣诞节。

——摘编自张椿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进攻苏联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巴巴罗沙计划”破产的原因。

【答案】(1)背景:希特勒敌视社会主义苏联;三国协定的签订;军事上准备充分;德国基本控制了北欧、西欧和南欧,占据优势。

(2)原因:德国侵略战争的非正义性;苏联人民的英勇抵抗;苏联战前工业化建设奠定的基础。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济南后,决定沿津浦铁路南北夹击徐州地区,试图击破陇海防线,争取郑州、武汉等交通枢纽,打通南北战场,迫使国民政府投降。

1938年3—4月的徐州会战中,为争夺军事重镇台儿庄,中日军队展开殊死搏斗,国军将领李宗仁指挥中央军、桂军、川军、滇军等将士浴血奋战。

为配合国军打击日寇,周恩来提出“固守要点,各个击破”“阵地战和运动战相结合”的作战方针。

中共鲁南游击队破坏津浦铁路线,八路军某部在德州阻击日军增援。

多国记者冒着硝烟炮火采访前线,向全世界报道台儿庄战役的战况,充分肯定中国抗战的胜利前景,促成世界反法西斯国家逐步加强对华物资和人力援助。

在台儿庄战役中,中国军队以伤亡5万余人的沉重代价,歼敌两万余人,取得抗战以来最大的军事胜利。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等(1)根据材料指出日军的战略意图,并概括中国军队取得胜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台儿庄战役胜利的意义。

【答案】(1)日军意图:打通华北、华东战场;夺取交通枢纽,迫使国民政府投降。

胜利原因:国民党各派系之间团结一致、共赴国难;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支持与配合(国共携手合作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与发展);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战术;国际正义力量的援助。

(2)意义:歼灭日军大量有生力量,沉重打击日军的嚣张气焰;极大振奋中华民族抗战必胜的精神;为争取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援助中国抗战提供了重要契机。

5.【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自1931年起,日本对外侵略的口号经过了一个演变过程。

1931年初,日本大肆宣扬“满蒙”(中国东北和蒙古地区)与日本有着特殊关系,提出“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的口号。

1938年11月,日本政府发表声明,宣称战争的最后目的是建设“东亚新秩序”,“日满华”建立起连环互助关系。

1940年7月,在纳粹德国席卷西欧后,日本内阁确定了南进政策,把侵略矛头指向法国、荷兰、英国等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提出了建设“大东亚新秩序”的口号。

不久,日本外相松冈洋右将其改称为“大东亚共荣圈”。

——摘编自(日)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侵略口号是如何随着侵略战争进程而变化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剖析日本提出侵略口号的企图。

【答案】(1)“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口号提出后,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企图灭亡中国,提出“东亚新秩序”的口号;“大东亚共荣圈”口号提出后,发动太平洋战争,侵占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广大地区。

(2)服务于侵略战争需要;掩盖侵略战争本质;蛊惑本国民众;麻痹被侵略国家的反抗意志。

6.世界大战与中国国际地位中国参加了两次世界大战,但结果迥异,发人深省。

材料一一战期间,欧洲协约国劳工短缺,从中国招募了14万劳工。

梁启超曾说:“在法国之华工,在美国之华侨,多有与其职务之外,实力以裨助战事者。

国内各埠之华商,以种种方便为物产上之协助,皆其显著者也。

然则,我友邦似不能以政府一二人一二事之怠慢,而抹煞我全国人多数之热诚。

”材料二据顾维钧回忆,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仅获两个席位,而巴西由两席增至三席。

法国外交部解释说:“一个国家在和会上的地位是要由该国在战争中威胁与俄国所做过的努力来确定的……中国对协约国方面实际帮助甚少,而巴西海军曾巡弋南大西洋,保护了协约国运军火的船只,对协约国贡献甚大。

”材料三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对日抗战。

当西方国家实行绥靖政策时,中国战场如火如荼,爆发了平型关、台儿庄等一系列战事。

据统计,二战伤亡人数在9000万人以上,其中中国军民伤亡人数为3500多万人。

罗斯福曾对儿子说:假如没有中国,日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印度,一直冲向中东,联合德国夹攻,在近东会师,隔离俄国,吞并埃及,切断通过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线。

材料四(1)根据材料一、二,你认为中国在一战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在巴黎和会上受到了怎样的待遇?(2)根据材料三、四及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在二战结束前后国际地位提高的表现和原因是什么?(3)你怎样看待中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表现和和国际地位的变化?【答案】(1)作用:中国虽然未出兵,但中国民众对协约国战事不乏助力,包括劳务输出、国内华商、外国华侨赞助。

待遇:一战后巴黎和会受到不公正待遇,作为战胜国仅获两个席位,国际地位较低。

(2)表现:在改订新约运动基础上,进一步取消列强在华特权;跻身大国会议;成为联合国四大发起国之一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原因:参战时间长;牺牲人数多;贡献大。

(3)最高层次:能够辩证综合分析:虽然,弱国无外交,但是,一个国家若能抓住历史机遇,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为正义事业做贡献,仍然能够凭借努力提高自身的国际地位。

一般层面: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和中国在战争中所做的贡献相关。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给法国带来了巨大灾难,战后法国对德国一直采取强硬政策,力图最大限度削弱德国。

法国社会厌战和恐德思想并行,各阶层纷纷组织反战活动。

鲁尔危机后,根据道威斯计划,解决德国问题的主导权由法国转归法国,法国所获赔偿额大大减少,道威斯计划体现了美国打击法国扶植德国的意图,法国在欧洲舞台上日益孤立。

希特勒为避免与英法等国过早直接对峙,上台伊始就公开宣称反对布尔什维主义,英法等国虽对德国扩张抱有戒心,但最终相信了希特勒的表态,欧洲集体安全体系迟迟不能建立。

1938年3月德国吞并了奥地利,法国政府无人过问此事;1938年9月法国总理达拉第参加了慕尼黑会议,会议强行把捷克的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

1939年8月,德国与苏联签署了互不侵犯条约,至此,希特勒完成开战的准备。

——摘编自夏洪亮《法国推行对德绥靖政策原因探析》(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在20世纪三十年代对德实行绥靖政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法国推行绥靖政策的影响。

【答案】(1)原因:一战后法国产生反战思想(和平主义思想);经济危机的影响;法国丧失德国问题主导权;英国(大陆均衡政策)对法国的牵制;希特勒的欺骗宣传。

(2)影响:打击了反法西斯力量;助长了德国的侵略野心;牺牲了小国利益;加速了二战爆发;二战中法国消极抵抗,迅速亡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