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2008-01-04 09:58:48)
转载▼
麦克利兰的成就动机理论(McClelland Achievement Motivation Theory),也称三种需要理论(Three needs theory)、成就需要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David·C·McClelland)通过对人的需求和动机进行研究,于50年代在一系列文章中提出的.麦克利兰把人的高层次需求归纳为对成就、权力友谊的需求。
其中成就需要最为重要。
(1)权利需要
具有较高权利欲望的人,从施加影响和控制他人中得到极大的满足感,热衷于追求领导者的地位。
对于高权利需要者来说,他们更关心的是自己在组织中的威信和影响力,而不是工作绩效。
(2友谊需要
友谊需要又叫合群需要,是指人们对于良好人际关系、真挚情感和友谊的追求,能够从社会交往中得到快乐和满足。
在工作中,高友谊需求的人希望在平静、和谐的组织而不是竞争激烈的组织中工作。
(3)成就需要
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对工作的胜任感和成功有强烈的需求,经常思考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规划。
下面通过一个表格来说明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和交往需要的区别
高成就需要者高权力需要者高合群需要者
希望将事情做得更为完美,更有成希望影响别人渴望友谊
绩
喜欢能独立负责、可以获得信息反馈和中度冒险的工作环境喜欢竞争性和地位
取向的工作环境
喜欢合作而不是
竞争的环境
对应着创业精神对应着领导
2.对成就需要的分析
麦克利兰认为,具有强烈成就需要的人往往具有如下三种性格特征:
(1)谨慎地设定挑战性的目标。
他们对成功有强烈的需要,但同时也担心失败,倾向于设定与自己能力相当的、中等难度的目标,对风险采取了一种现实主义的态度。
因为如果目标过低,伴随着成功的是较少的成就满足感;而目标过高,则风险很大,成功的机会过于渺茫,会使他们难以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2)喜欢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不依赖偶然的机遇坐享成功。
高成就需要的人,重视的是个人成就而不是成功或报酬本身。
他们喜欢独自解决问题,一有时间就考虑如何把事情做得更好些,在工作中相信自己的能力,敢于做出决断,愿意承担责任。
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这样他们才会有成就感。
(3)希望尽快得到工作绩效的反馈。
他们对工作的结果非常关注,希望立即得到信息反馈,因此他们不愿意从事成果要很长时间以后才见分晓的工作。
麦克利兰指出,人的成就需要是可通过后天培养而得到加强的,成就需要可以创造出富有创业精神的人物,他们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全社会都应当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努力建功立业,取得成就。
4.成就需要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
麦克利兰通过对英国等工业发达国家的大量研究,得到以下结论:组织中拥有越多的高成就需要者,组织就发展得越快;而且高成就需要者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获得。
这对管理工作有以下几点启示:
(1)提供能够发挥个人能力的工作环境。
(2)尽可能为高成就需要的人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环境,且对其工作成果及时反馈。
(3)注意培养员工的成就需要。
(4)由于成就需要可以后天培养,因此组织应当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培养员工的成就需要。
(5)高成就需要的人未必会成为优秀的管理者。
由于高成就需要者的注意力主要放在工作本身,而不是如何去影响他人的工作,因此,优秀的管理者应当是高权利需要和低友谊需要的人。
中国“富二代”(英文为Rich 2G)的称呼最初出现在2007年12月10日凤凰卫视《鲁豫有约》节目,主要是指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最早一代民营企业家的子女,这些子女一般靠继承庞大家产,拥有丰厚的财富。
在本文中,对“富二代”范畴的界定有所扩大,凡通过继承拥有丰厚资产的富家子女都被纳入“富二代”行列。
近年来,随着“富二代”“飙车撞人”、“富二代”炫富、“富二代”拼爹等丑闻的曝光,使社会对这一群体产生了消极的刻板印象,甚至仇视心理。
运用麦克利兰成就需要理论,在“富二代”大学生成长成熟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关乎到“富二代”大学生群体自身的成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在高校的各种资源中 ,人才是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 ,高校之间的竞争实际上
也就是人才的竞争 ,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竞争。
对于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急需提高办学层次的高校来说 ,引进高层次人才更是办学的关键。
但是 ,由于一些高校组织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及其需要特点理解的不深刻 ,造成了在人才引进工作中的一些误区 ,如注重强调对高层次人才的物质利益吸引 ,忽视对他们的高层次需要的满足 ;注重引进人才的高学历、高职称 ,忽视发现他们的高成就需要 ;注重对引进人才的硬环境建设 ,忽视发挥引进人才作用的软环境营造等 ,从而影响了人才引进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