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2021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B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市2021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满分40分) (共20题;共40分)

1. (2分)乙醇汽油(汽油中加入一定比例的乙醇)的使用可以缓解石油危机。从玉米中提取的淀粉可以通过发酵产生乙醇。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 玉米的生长

B . 淀粉的发酵

C . 汽油中加入乙醇

D . 乙醇的燃烧

2. (2分)(2017·姜堰模拟) 推理与归纳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向一杯久置的NaOH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说明该溶液没有变质

B .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能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也一定是中和反应

C . 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D . 向某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该溶液一定含CO32-

3. (2分)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A . 氮气

B . 氧气

C . 稀有气体

D . 二氧化碳

4. (2分) (2016九下·揭阳期末) “改善环境质量,建设美丽潍坊”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下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 . 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

B . 城市推行公共自行车制度

C . 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杜绝露天焚烧

D . 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可过量使用农药化肥

5. (2分)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 滴加液体

B . 过滤

C . 称量固体

D . 稀释浓硫酸

6. (2分) (2019九上·京口期中)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淡化海水可得到饮用水

B . 可用过滤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C . 自然界中水循环主要是通过化学变化完成的

D . Cl2在自来水消毒过程中,主要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7. (2分) (2015九上·鹤岗期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由于原子质量数值大小,使用不方便,所以采用相对原子质量

B . 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C .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核外电子上

D . 通常情况下,相对原子质量是以“千克”为单位

8. (2分)(2016·兴化模拟) 如图四个图象中能正确反应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A .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

B . 向一定量的氯化钙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碳酸钠溶液

C . 水的电解

D . 加热碱式碳酸铜

9. (2分)生活中处处离不开化学知识.下列有关生活、生产常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少年儿童应吃大量的营养补品,以利于身体成长需要

B . 玻璃是一种硅酸盐材料,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

C . 发现室内煤气泄漏时,要立即打开排风扇

D . 为了使生姜看起来更水嫩,颜色更黄亮,用硫磺加以熏蒸

10. (2分) (2015九上·武冈期末) 下面是丽丽同学整理的部分化学知识.其中有错误的是()

A . 在池塘、湖泊中种植水生植物可以改善水质

B . 地壳中四种元素含量的比较:O>Al>Si>Fe

C . 目前广泛使用的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D . 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性质不同原因:分子的构成不同

11. (2分) (2019九上·南安期中) 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在发展锂电池领域做出贡献的三位学者。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已知中锂元素化合价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锂电池使用时,释放能量

B . 是反应的催化剂

C . 为新型的氧化物

D . 反应后锰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了

12. (2分)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金刚石和石墨均属于碳的单质,所以二者性质完全相同

B .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都能还原氧化铜

C . 古代用墨书写和绘制的字画年深日久仍不褪色,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D . 二氧化碳能使干燥的石蕊纸花变红

13. (2分)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是每个人都应该了解的生活常识.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 .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携带鞭炮

B . 酒精灯里的酒精洒出燃烧用湿抹布盖灭

C . 火场逃生时在有烟雾的地方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D . 厨房里液化气着火,首先迅速关闭液化气罐阀门

14. (2分)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19.78.731.60.4

反应后的质量/g X17.40 3.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X的值为39.4

B . 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C . 反应过程中,B与D的质量比为87:36

D . 若A与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97:158,则A与C的化学计量数比为1:2

15. (2分)(2016·镇江) 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 . 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B . 硫元素的化合价:

C . 溶液pH:

D . 溶解时放出的热量:

16. (2分)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不合理的推理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 碱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通入氨气(NH3)后的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所以氨气是碱

B . 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 .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

D . 增大氧气的浓度或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都能促进可燃物燃烧,所以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剧烈

17. (2分)分析、类比和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类比和推理正确的是()

A .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 . 酸雨的pH小于7,所以pH小于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

C . 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D . Na2CO3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所以使无色酚酞变红的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

18. (2分)(2017·商丘模拟) 能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的图象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