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新技术及新农药介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保新技术及新农药介绍

植保技术:广意上讲是指在“综合防治”的原则下从生态学、经济学观点出发,综合与协调运用一切措施,对农业有害生物实施有效地控制。包括选用推广抗性品种,加强田间科学管理,增强作物自身的抵抗力,严格检疫杜绝外来有害生物的侵入,建立病虫害预警防治体系使用多种措施防治病虫杂草的为害。随着优良品种的不断更新,栽培技术措施的不断提高,检疫手段和设备的先进,植保技术概念也在全方位的得到提升。因时间和本人水平所限要对这些技术作全面的介绍还有较大的困难。

今天要介绍的植保新技术仅是从植保防治的一个方面而言,具体讲就是指利用当前最科学最先进的防治方法和手段减轻有害生物对农作物的为害,从而保护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不受到较大影响的植保技术。

目前主要新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大力提倡生物防治,积极开展物理防治,科学采用化学防治。

一、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的概念:利用生物及其代谢物质来控制病虫害的方法,称为生物防治。

现在有的人为了推崇生物防治把对环境相对安全的植物源农药、微生物合成农药和仿生合成农药统统归于生物农药,也都称为生物防治其实是不准确的,应该叫做“无公害防治”。

生物防治的特点:对人、畜、植物安全,害虫不产生抗性,来源广,且有长期抑制作用。但作用慢、成本高,技术要求比较严格。当前应用的生物防治技术种类有:

(一)天敌昆虫的利用

天敌昆虫分为捕食性和寄生性两大类。专以其他昆虫或小动物为食物的昆虫,称为捕食性昆虫。如螳螂、瓢虫、草蛉、猎蝽、食蚜蝇等是园林中最常见的捕食性天敌昆虫。一些昆虫种类,在某个时期或终身寄生在其他昆虫的体内或体外,以其体液和组织为食来维持生存,最终导致寄主昆虫死亡,这类昆虫一般称为寄生性天敌昆虫。寄

生性天敌昆虫的常见类群有:姬蜂、小茧蜂、蚜茧蜂、肿腿蜂、黑卵蜂、小蜂类及寄生蝇类。已进入商品化的产品利用赤眼蜂(生物导弹)防治玉米螟等螟虫。

(二)病原微生物的利用(真菌、细菌、病毒等)

1、以微生物治虫:利用病原微生物来控制害虫的方法称为以微生物治虫。主要有:

1)细菌:目前我国应用最广的细菌制剂主要有苏云金杆菌(Bt.)。

2)真菌: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真菌制剂是白僵菌。

3)病毒:在已知的昆虫病毒中,防治应用较广的有核型多角体病毒(NPV)颗粒体病毒(GV)和质型多角体病毒(CPV)三类。

4)线虫:目前国内已经商品化生产的有斯氏线虫等。

5)杀虫素:某些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能够产生杀虫的活性物质,称为杀虫素。目前大批量生产并取得显著成效的为阿维菌素、甲维盐、浏阳霉素等。

(三)益鸟的利用

保护、招引与人工驯化各种食虫鸟类用以防治害虫。

(四)蛛螨类的利用

1.蜘蛛通常分为游猎型和结网型两大类。游猎型蜘蛛在地面、水面及植物体表面行游猎生活。结网型蜘蛛借网捕捉飞翔的昆虫。

2.捕食螨可捕食叶螨和植食性害虫。

(五)昆虫信息素的利用

1、昆虫性外激素的应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诱杀法目前已在柑橘大实蝇的防治上推广使用,

2)迷向法

3)绝育法

2、人工合成的保幼激素及其类似物。目前在害虫防治上应用较多的一种技术。

(六)重寄生、颉抗与交叉保护的利用

1、重寄生作用:指有益微生物寄生在病原物上,从而抑制了病原物的生长发育,达到防病的目的。

2、颉抗作用

1)竞争作用:指益菌和病原物在养分及空间的竞争上优先占领,从而抑制病原物的现象。

2)抗生物质的利用:一些真菌、细菌、放线菌等微生物,在其新陈代谢的过程中能分泌抗生素,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现象。如春雷霉素、链霉素、土霉素等。

3、交叉保护反应:寄主植物被病毒的无毒系或低毒系感染后,可增强寄主对强毒系侵染的抗性,或不被侵染的现象。

(七)植物源农药和矿物源农药的利用

植物源及矿物源农药其实不是生物农药,但也是属毒性及农残较低的一类,从广义上讲近年也将其包含在生物防治里面。

近年来,我国植物源农药的研究与开发已取得了较大进展:

一是30多年来,我国研究人员对烟草、鱼藤、厚果鸡、巴豆、川楝、苦楝、苦皮藤等10余种杀虫植物的活性成分进行了研究,并开发出苦参碱、皂素烟碱、鱼藤酮、印楝素、双素碱、茴香素、黎芦碱、除虫菊素等18种植物源农药注册登记,并批量生产。

二是在植物源农药的作用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明确了一些植物源农药的作用特点。如发现α-蒎烯、樟脑、L-薄荷脑等作用于昆虫感觉神经系统,对昆虫具有忌避拒食和引诱作用。发现烟碱、除虫菊素和DL-阿拉伯茶酮,可使昆虫神经系统过量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从而对动物心血管和食欲产生抑制作用。同时发现许多植物源农药还具有干扰昆虫内分泌系统分泌蜕皮激素及保幼激素,引起不育,阻断呼吸等生理功能。

三是发现一些植物具有杀菌和治疗病毒病的作用。烟草、茶饼、鱼藤、雷公藤等植物的提取物能抑制某些病菌孢子的发芽和生长,或阻止病菌侵入植株。用山苍籽油配制的乳剂,对茶树主要病害茶红锈病、茶黄萎病、茶云纹叶枯病和棉花枯萎病、黄萎病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从具体作用的原理又可分为如下几类:

1、光活化毒素:这类植物次生代谢天然产物,只有在光这种生态因子参与下,才能发挥毒杀效应,已发现植物源光活化毒素有呋喃香豆素、多炔类等,菊科和芸香科植物的光敏化合物种类最多,现在科学家已经研究利用光敏物质作杀虫剂、除草剂。当今大多数农药在

光照条件下易分解降低药效,光活化毒素在光照条件下对害虫杀虫效果成几倍、几十倍、甚至上千倍提高,无疑有巨大的潜力。

2、杀虫生物碱:天然有机化合物,如烟碱、苦参碱、百部碱等,广泛分布于单、双子叶植物中,有的已成为杀虫剂商品,以毒扁豆碱为模板合成的氨基甲酸酯杀虫剂,是世界公认的三大类成熟杀虫剂之一。新型高效杀虫剂吡虫啉就是仿烟碱分子结构而合成的,成为农药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3、植物精油:植物中提取的具有特征香气的一类物质。含量较丰富的植物有松科、樟科、木兰科等,精油对昆虫的作用方式主要是熏蒸、忌避、杀卵和抑制生长发育等,有的可作为杀虫增效剂。

4、倍半萜和二萜(tie):典型的倍半萜杀虫植物-------苦皮藤,从80年代初起,西北农大吴文君教授等对苦皮藤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发现其有4种农用生物活性,即对昆虫的拒食活性、麻醉活性、毒杀活性、对真菌的杀菌活性。并有二种制剂问世。

5、柠檬素:在楝科(Meliaceae)芸香科、苦木科等植物中存在着一些带苦味的三萜类化合物,称为柠檬素类化合物(Limonoids)。柠檬素在防治作物病虫害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早在千年以前,中国和印度劳动人民就知道用富含柠檬素的楝科植物来防虫,但直到20世纪70年达初,提取和加工方式还非常原始。1926---1927年间一次特大蝗灾席卷印度西部,印楝表现良好的驱蝗活性而幸免于难,一些科学家开始研究这种“印楝神树”的杀虫作用,但30年内进展甚微,进入60年代后,德国、美国、印度等国先后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用于研究印楝杀虫活性物质,在中国,华南农业大学赵善欢教授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几种楝科植物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将印楝在广东、云南、四川引种成功,1985年以印楝素为主要成份的第一个商品药剂Margosan-----0在美国获准登记,这是继除虫菊酯后第二个被批准使用的植物性农药。印楝制剂对400余种昆虫具有生物活性,有的还具有杀菌、杀线虫活性。印楝素的杀虫作用主要有:拒食和忌避、生长发育抑制、毒杀作用,是目前世界公认的活性最强的拒食剂,印楝是植物源农药的代表,它几乎达到了作为理想农药所要求的全部标准:广谱、对天敌干扰少、无明显的脊椎动物毒性和药害,环境中降解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