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及学科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及学科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方案(讨论稿)——适用于生物技术及应用与食品加工技术等专业
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主要面向微生物发酵、酒类酿造、生物制药等行业,培养从事微生物培养、生产操作、分析检验、生产管理、质量控制、产品开发等工作的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按照生物技术类专业知识、技术、素质培养规律,循序渐进地安排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并按照职业技能形成与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地安排单项实训、综合实训、生产实践、顶岗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校内学习与企业锻炼交互进行,促进学生的素质与能力不断提升。
一、完善“宽平台、多模块”课程体系
生物技术类专业群按照“底层共享”的原则统一设置公共基础课及专业基础课(专业基础平台);按照“中层分立”原则,根据各专业特点个性化地设置专业核心课程(模块);按照“高层互选”原则设置“共享型”专业拓展课程及实践创新项目,形成生物技术类专业群“宽平台、多模块、可拓展”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主要特点:①学生从低年级接触专业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专业学习的时间、空问更有保证;②实践教学体系设计遵守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到综合、由低级到高级循序渐进的原则;
③根据生产季节性强及教学任务安排需要,可实施跨学期、分段式教学;④在专业群范围内,学生可根据个人意愿无障碍地选择专业,体现课程体系的灵活性;⑤公共基础课实行理论教学与实践项目相结合,将素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1.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建设
生物技术类专业基础课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体现知识的基础性,讲究基础知识的传授,为后续的专业理论学习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体现技能的服务性,练就娴熟的基本技能,为后续的专业核心技能学习服务。注重《基础化学及化学分析技术》、《食品化学》或《生物化学》、《微生物及检验技术》等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建设,培养学生的化学检验、生化操作、分离提取、微生物培养与保藏、识图绘图等基本操作技能,使学生具备宽基础、复合型、多方向、强技能的素质潜力,以便实现与专业核心课教学的无缝衔接,适应生物技术产业结构调整及产品升级对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及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专业核心(模块化)课程建设
根据生物技术产业特点、区域经济优势、职业岗位及学生就业创业需要,重点加强与生物产业密切相关的《食用菌生产技术》、《植物组培技术》,与社会新兴产业密切相关的《生物制药技术》《食品分析检验技术》、《焙烤食品加工技术》、《果酒及饮料生产技术》等学习模块,同时安排微生物培菌工、发酵工、调味品酿造工、食品检验工等“实践专项”的技能训练与考核,实行“模块化”教学,使学生具备就业岗位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3.专业拓展课程建设
为适应生物技术产业调整及产品升级,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及技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专业视野,有针对性地开设专业特色鲜明、行业背景浓厚的专业拓展课,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及跨岗位能力,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及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其潜在能力和个性特长的充分发展。在掌握
扎实的专业理论及核心技能的基础上,选修《社交礼仪》、《产品营销》、《企业管理》等专业拓展课程及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及职业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及跨岗位能力;通过顶岗实习及毕业实践,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及综合技能。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建设与改革
学科课程教学改革是当今高职教育加强内涵建设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随着教育资源的丰富和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对职业院校各学科课程的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制定课程方案、课程目标,教学单元设计、教学内容的优化组合等方面来对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进行改革与创新,理顺与完善学科课程内容,使之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点、充分体现技术型、应用型、职业型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职业教育新理念。
1.课程方案的制定
课程方案是一门课程的纲,是课程建设的框架荷蓝图,是制定各门专业学科课程标准的指导性文件。课程方案的制定必须以大量的社会调研为基础,经过行业专家和教育专家充分酝酿讨论和多次修订来完成。一份好的课程方案不仅能体现当前本行业发展状况和技术应用的情况,而且还要符合社会生产对本专业技能型人才的数量需求和质量要求。
2 课程目标制定
课程教学目标分为专业能力目标和职业能力目标。专业能力目标就是围绕通过调研制定出来的符合企业需要的岗位核心技能.主要分为2块:一是达到能熟悉掌握制定的每个单元要求的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二是积累经验,通过熟练的技能操作,能发现在生产中出现的
问题,并通过查阅技术资料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职业能力目标包括:积极完成布置的工作任务;培养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具备职业素养。具体包括:①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并能通过自己或团队的合作解决职业岗位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②能制定职业岗位生产中每个典型工作任务的工作计划和生产计划;③能够完成职业岗位生产全过程;④能根据职业岗位生产的工作任务。搜集、整理资讯等相关信息;⑤能够对职业岗位生产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客观分析与评价;课程拓展知识目标是能够开展职业岗位生产的基础技术研发和生产管理工作。课程标准要制定出课程教学单元,该课程单元标准体现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突出从简单技能到复杂技术的学习路线。如《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课程目标就是让学生达到熟练掌握“从培养基配制、灭菌、外植体选择、移栽育苗、污染处理等单一技能到完成一个典型植物的无性繁殖体系建立,直至植物组培工厂化生产与管理”等一整套植物组培生产技能。
3 课程单元的开发与实施
根据课程标准的制定要求。以切实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目的,体现工学结合模式,开发学科新课程必须以本学科重点技术的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课程单元,以任务驱动开展教学。依据课程标准对教师讲授和学习有不同的分工和要求,教师教学要围绕资讯、实施、考核、评价、学生反馈5个过程展开,学生要以学生为主体,任务驱动为指导进行学习.其中包含每个单元应掌握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考核目标。每个单元实施前,就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做好实施工作任务前的基础准备。
单元教学实施要依据具体教学内容,尽量多的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示范引导,学生边做边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