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大棚吊蔓西瓜栽培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方大棚吊蔓西瓜栽培技术
摘要总结了北方大棚吊蔓西瓜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培育壮苗、建棚定植、田间管理、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以期为北方大棚吊蔓西瓜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北方;西瓜;大棚;吊蔓;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51.0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7-0093-01
围场县是河北省最北部的一个山区农业大县,地处大兴安岭余脉、内蒙古高原和燕山余脉交汇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750~2 067 m。气候属中温带向寒温带、半干旱向半湿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型高原山地气候,年平均气温-1.5~4.7 ℃,无霜期90~130 d,年平均降水量500 mm左右,80%以上降水集中在农作物生长季节内,雨热同季。夏季凉爽,7月日平均气温仅20~22 ℃。境内水资源丰富,有大面积连片的平川耕地,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近几年围场进行种植结构调整,打好错季市场,利用大棚种植吊蔓西瓜,采收期在7月下旬至8月下旬。大棚栽培,利用立体吊蔓方式,大大提高了西瓜的产量和品质。
1 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选用耐低温、早熟、抗逆性强、优质丰产、适合吊蔓栽培的西瓜品种,如全美k2、小红太郎等。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可将种子置于弱光下晾晒4~5 h后,再用福尔马林溶液100倍液浸种消
毒10~15 min。将种子用清水洗净再放入20%的石灰水中再浸泡5 min后取出用流水冲掉种子表面的黏液,然后将种子放入温水(54~56 ℃)中10~15 min,在加水的过程中要一直进行搅拌,以使种子受热均匀,待温度下降至室温后,再浸泡6~8 h。种子处理完毕后即可捞出放入布袋中进行催芽,催芽的适宜温度为25~30 ℃,24~36 h后芽长到3~4 mm即可播种。
2 培育壮苗
2.1 营养杯育苗的制作
选择距离西瓜苗定植较近的地方作为苗床,采用育苗杯的方式进行育苗。育苗前要将营养土进行消毒才能装入9 cm的育苗杯中,并将其整齐排列在育苗畦里。
2.2 适期播种
北方大棚吊蔓西瓜的最佳播种时间为4月中旬前后。选择晴天上午播种,播种前浇足底水,将催过芽的种子放在营杯中间,随播种随覆盖过筛的细营养土,盖土厚度为1.0~1.5 cm。播种后,立即在苗床上覆盖薄膜。出苗50%~60%后揭去薄膜。
2.3 苗期管理
出苗前苗床应密闭,温度保持在30~35 ℃,出苗后温度控制在25~30 ℃,定植前10 d温度控制在20~25 ℃。苗床湿度以控主为,定植前5 d停止浇水。
3 建棚定植
3.1 选地建棚
选择地势较高、土壤疏松、营养成分含量高、排灌方便的砂壤土地块作为西瓜的栽培地。大棚为南北走向,采用钢管和钢筋混制拱圆形结构,大棚一般长度70~80 m,室内宽度9 m,脊高2.5 m,棚间距1~2 m,一般1个棚占地667 m2。
3.2 做畦
在大棚内以中心线为界留50 cm宽的过道,两边做畦铺膜,用除草地膜,畦宽60 m,高 25cm,长随地形而定。畦与畦间留50 cm 的畦沟。每畦中央铺设1根滴灌管道,做畦前施入农家肥75 t/hm2和复合肥150 kg/hm2作为基肥。
3.3 适时定植
瓜苗长至4叶1心时,即可定植。定植密度根据品种的不同而不同,按行距50 cm、株距40 cm将薄膜破成“v”形口,将畦土挖成深10 cm、宽10 cm的小坑,把瓜苗带土植入坑内,使其基部低于畦面,用湿土埋平,浇足底水,折回薄膜用土封严苗根。每畦定植2行,密度一般为1.5万~1.8万株/hm2。
4 田间管理
4.1 搭架
采用10号铁丝作为主架横杆,在每个畦上的棚室架子上固定,铁丝距床面1.7 m。为防止过道横杆过低,操作不便,成“u”形与大棚钢架吊挂,立柱可以用大棚蔬菜吊蔓绳代替。
4.2 吊蔓及整枝
吊蔓种植西瓜,只需留2个蔓,1个主蔓和1个侧蔓,其他的蔓均要剪除。小心保护坐果茎节上的叶片,尤其是坐果节第3~4片叶以下的叶片特别小心,田间操作时切忌损伤,尽可能让叶片扩展。当瓜蔓长到35 cm时,开始引蔓上架,将主蔓环绕引到架上呈螺旋形,并用细绳将蔓轻轻绑在吊绳上,以后瓜蔓每长40~50 cm绑1次,到瓜蔓长过铁丝6~7片叶时,托住瓜,掐去顶尖。出现第1
朵雌花要及时摘去,并摘除从坐果茎节往上的生长点,仅保留摘心茎节上的腋芽,其他全部摘掉。
4.3 瓜果管理
大棚吊蔓西瓜需要人工辅助授粉以提高坐果率,减少畸形瓜。授粉最佳时间在晴天8:00—10:00,用雄花的花粉涂抹在雌花的柱头上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一般选择第2朵雌花以上的瓜留1个,要选择瓜形好的。当瓜长至鸡蛋大小时,去除其余的花和幼瓜,瓜蔓已爬满架要掐尖,以减少养分消耗。瓜长到拳头大小时,用塑料绳把瓜柄和瓜秧茎捆扎在一起,防止风吹或西瓜长大时太重从茎基部脱落。
4.4 温度管理
在西瓜长蔓期内,大棚的温度白天应保持在25~28 ℃,夜间温度不得低于13 ℃。在西瓜开花坐果期和坐瓜后,大棚的温度要适度提高,白天应控制在30 ℃左右,夜间保持在15~20 ℃,温度
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对西瓜坐果不利。当棚内温度过高时要及时揭开大棚两侧的薄膜,降低棚内温度。
5 水肥管理
俗话说:“旱瓜涝栆”,根据土壤湿度及西瓜长势控制水分,定植时浇足底水,一般开花坐瓜前应控制浇水,以中耕保墒为主,如确实干旱,可少滴水;坐瓜时要控制浇水,防止长蔓落瓜;幼瓜生长需水量大,在幼瓜鸡蛋大小时滴灌第1次水,此后每当土壤表面发干时就灌水,每次滴灌水量不要过大;当果实停止膨大后停止滴灌水,防止裂瓜。巧施肥水育大瓜,西瓜吊蔓种植因密度大,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要追施复合肥。在长蔓期,施复合肥300 kg/hm2左右。
6 病虫害防治
常见的病害有霜霉病、疫病、白粉病等。防治霜霉病、疫病,用银法利687.5 g/l悬浮剂(氟菌·霜霉威)1 000倍液,或72%克露(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喷雾。防治白粉病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颗粒剂1 500~2 000倍液喷雾,注意苯醚甲环唑不宜与铜制剂混用。常见的虫害有蚜虫,可用黄板(30 cm×20 cm)悬挂在棚内进行诱杀,约挂240块/hm2,高度以高于植株30 cm为宜(随植株生长随时调整);还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3%啶虫脒乳油5 000倍液,均匀喷洒在植株上进行防治。
7 适时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