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减速器说明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级减速机设计说明书
系别:装备制造工程分院
专业:机器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081412
学号:10
姓名:王家鹏
目录
目录 (1)
1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2)
1.1传动装置运动和动力参数设计 (2)
1.1.1题目 (2)
1.1.2传动方案确定 (2)
1.1.3电机的选择 (3)
1.1.4计算传动装置运动和动力参数 (4)
1.2二级减速机设计 (5)
1.2.1齿轮设计 (5)
1.2.2轴的设计 (9)
1.2.3 各级轴传动轴承的选择 (10)
1.3齿轮校核 (10)
1.4润滑方式 (11)
1.5减速器附件 (12)
参考文献 (13)
1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二级减速机设计
1.1传动装置运动和动力参数设计
1.1.1题目:皮带机传动——二级圆柱齿轮减速机
已知条件:设备两班制工作,连续单项运转,载荷平稳,工作年限8年,电源三相交流电电源,电压380V。
设计数据:皮带机输出功率Pw=13kw,工作转速Nw=75r/min。
1.1.2传动方案确定
采用电机——减速机和皮带机直联式,如图1.1。
图 1.1
1.1.3电机的选择
1.电机功率Pd的计算
Pd=Pw / η
式中:η——传动系统总效率,η=η
1×η
2
;
η
1——减速机高速及传动效率,η
1
=0.97;
η
2——减速机低速及传动效率,η
2
=0.97。
计算的 Pd=13.82kw
电机选型原则上应使用电机额定功率Pe≥Pd,电机型号略,选电机转速Nm=1000r/min。
2.计算总传动比
i总=Nm/Nw
式中: Nm——电机转速,r/min,Nm=1000r/min;
Nw——工作机转速,r/min,Nw=75r/min。
计算的 i总=13.33
3.分配各级传动比
二级减速机采用展开式,设高速传动比为i
1,低速级传动比为i
2
,i总= i
1
×
i
2,而i
1
=4.16 i
2
,则i
2
=
3.1
总
i
=3.20,i
1
=1.3 i
2
=4.16;
1.1.4计算传动装置运动和动力参数
1.计算各轴转速
N 1=Nm/i
=1000/i=1000r/min
N
2=N
1
/i
1
=1000/4.16=240.38r/min
N
3=N
2
/i
2
=240.38/3.2=75r/min
2.计算各轴输入功率
P
1
=Pd η=13.82×1=13.82 kw
P
2=P
1
η
1
=13.82×0.97=13.40 kw
P 3=P
2
η
2
=13.4×0.97=13 kw
3.计算各轴输入转矩
T 1=9.55×106 P
1
/N
1
=131981 Nmm
T
2=9.55×106 P
2
/N
2
=532365.42 Nmm
T 3=9.55×106 P
3
/N
3
=1656606.67 Nmm
式中: N
1、N
2
、N
3
,i
、i
1
、i
2
,P
1
、P
2
、P
3
,η
、η
1
、η
2
,T
1
、T
2
、T
3
、
分别为I、II、III轴的转速、传动比、传动功率、传动效率、输入转矩。
轴号转速r/min 功率kw 转矩Nmm 传动比
1 1000 13.8
2 131981 1
2 240.38 13.40 532365.42 4.16
3 75 13 1656606.67 3.2
1.2二级减速机设计
1.2.1齿轮设计
采用教科书第11章公式及图表
1.选择齿轮类型,精度等级,材料
(1)按传动方案,选用直齿齿轮传动。
(2)精度等级选7级。
(3)材料选择
传动级数齿轮材料热处理硬度HBS
一级传动 1 45 调质220~250
2 45 调质200~220
二级传动 3 45 调质220~250
4 4
5 调质200~220
1.选择标准模数,计算齿轮几何尺寸
1)由于齿轮硬度≤350HBS,故是软齿面齿轮,应先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
算,再按弯曲疲劳强度校核。取一级传动齿轮(1)齿数Z
1=24,则齿数Z
2
=
Z 1·i
1
=24×4.16=99。
2)计算齿轮(1)分度圆直径d
1,选取标准模数m
1
d
1=76.433
2
1
1
]
[
)1
(
H
u
u
KT
d
σ
ϕ
±
式中: K——工作情况系数,取K=1;
T
1——工作转矩,Nmm,T
1
=131981Nmm;
U——齿数比,Z
2/ Z
1
=4.15;
d
Φ——齿宽系数,取φd=1;
[σ
H ]——许用应力,Mpa,[σ
H
]=Z
N
σ
Hlim
/S
H
;
σ
Hlim ——疲劳极限,查图11.23,σ
Hlim
=570Mpa;
Z
N
——疲劳寿命系数,按应力循环系数N和图11.26选取,N=60jnLh=60
×1×1000×(8×52×40)=2.8×109,得Z
N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