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位差检测电路

合集下载

用于相位法激光测距的电路系统设计

用于相位法激光测距的电路系统设计

用于相位法激光测距的电路系统设计激光测距是一种常用的非接触式测量技术,可以精确测量目标物体与测距仪的距离。

相位法激光测距是其中一种常见的方法,通过测量激光光波的相位差来计算距离。

下面将介绍一个基于相位法激光测距原理的电路系统设计。

1. 激光发射电路:设计一个激光二极管的驱动电路,可以通过电流控制二极管的发射光强。

使用一个恒流源以确保驱动电流的稳定性。

此外,还需要添加一个调节电路,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激光发射的光功率。

2. 光电检测电路:将光电二极管作为光电检测元件接在测距仪上,用于接收激光反射光信号。

光电二极管产生的电流与光的强度成正比。

使用一个高增益的放大器将光电二极管产生的微弱电流信号放大。

3. 相位差测量电路:使用一个相位差测量电路来测量激光光波发射和接收之间的相位差。

该电路可以采用锁相放大器或频率调制技术。

在锁相放大器中,将激光发射的信号作为参考信号,将光电二极管接收到的信号作为待测信号输入。

锁相放大器可以精确测量相位差,并输出一个稳定的直流电压信号。

4. 距离计算电路:将锁相放大器输出的直流电压信号输入到距离计算电路中,根据相位差和激光波长的关系,计算出目标物体与测距仪之间的距离。

该电路可以通过编程芯片或者专门的测距芯片来实现距离计算。

以上是一个基于相位法激光测距原理的电路系统设计。

通过精心选择和设计各个电路模块,可以实现高精度和稳定的激光测距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设计中还需考虑电路的抗干扰能力、功率稳定性和其他实际应用需要的因素。

在激光测距中,相位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能够提供高精度和高稳定性的测距结果。

相位法激光测距的原理是通过测量激光发射和接收之间的光波相位差来计算目标物体与测距仪之间的距离。

在设计电路系统时,需要考虑到激光发射电路、光电检测电路、相位差测量电路和距离计算电路等各个环节。

首先,激光发射电路是相位法激光测距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负责驱动激光二极管发射具有稳定光强的激光光束。

基于集成运放的相位差检测电路设计

基于集成运放的相位差检测电路设计

课程设计名称: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题目:基于集成运放的相位差检测电路设计学期:2016-2017学年第2学期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摘要本课程设计主要要求是设计一个基于集成运放的相位差检测电路。

整流滤波电路是提供直流电源的。

首先,要把信号源进行移相,用到RC移相电路,配合上集成运放,然后同时把移相之前的信号源和移相之后的信号源给两个过零比较器,结果输出的不是高电平就是低电平,完成了对模拟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的任务。

他们先异或,接着通过和一个来自555定时器的信号进行与逻辑,然后给在和计数器的clk端进行与逻辑,完成对周期长度和计时器的控制,达到采样的目的,最后数码管显示相位差。

完成了相位差检测的功能。

目录1、综述2、原理及技术指标3、单元电路设计及参数计算3.1整流滤波电路3.2 RC移相电路3.3 555定时器电路3.4计数器显示部分3.5 参数计算4、仿真5、设计比较6、结论7、设计体会参考文献1 综述振幅、频率和相位是描述正弦交流电的三个“要素”。

以电压为例,其函数关系为u=Umsin(ωt+φ0)式中:U m 为电压的振幅;ω为角频率;φ0为初相位。

设φ=ωt+φ0,称为瞬时相位,它随时间改变,φ0是t=0时刻的瞬时相位值。

两个角频率为ω1,ω2的正弦电压分别为u 1=U m1sin(ω1t +φ1)u 2=U m2sin(ω2t +φ2)它们的瞬时相位差为Θ=(ω1t +φ1)- (ω2t +φ2)=(ω1-ω2)t+(φ1-φ2)显然,两个角频率不相等的正弦电压(或者电流)之间的瞬时相位差是时间t的函数,它随时间改变而改变。

当两正弦电压的角频率ω1=ω2=ω时,有Θ=φ1-φ2由此可见,两个频率相同的正弦量间的相位差是常数,等于两正弦量的初相位之差。

在实际的工作之中,经常需要研究诸如放大器、滤波器等各种器件的频率特性,即输出、输入信号间的幅度比随频率的变化(幅频特性)和输出、输入信号间的相位差随频率的变化关系(相频特性)。

相位检测电路原理

相位检测电路原理

相位检测电路原理嘿,朋友!今天咱们来聊聊相位检测电路原理这个有点神秘又超级有趣的东西。

你可以把相位想象成两个人在跑步比赛。

假如这是一场环形跑道的比赛,两个人出发的时间不一样,那他们在跑道上的位置关系就像是相位。

在电路里呢,电流或者电压就像这两个跑步的人,它们也有这样一种时间上的位置关系,这就是相位啦。

那相位检测电路是干嘛的呢?就像是一个超级裁判,专门来判断这两个“选手”(电流和电压)的出发时间差或者说在“跑道”上的位置差。

咱们来说说这个电路的原理。

相位检测电路里啊,有很多神奇的小部件。

就像一个拼图,每个小部件都有自己的作用。

首先,有信号输入部分。

这就像是比赛的起跑线,电流和电压信号从这儿进来。

比如说,我们有一个交流信号,它的大小和方向可是不停地在变呢,就像波浪一样,一会儿高一会儿低。

这个输入的信号就带着它的相位信息进来了。

然后呢,电路里会有比较器。

这比较器啊,就像是一个很严格的裁判助手。

它会把输入的信号和一个参考信号进行比较。

这个参考信号就像是比赛的标准时间。

如果输入信号比参考信号早一点到达某个点,那就说明它们之间有一个相位差。

这个比较的过程有点像看两个选手谁先跑到某个标记点。

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和相位差有关的输出信号。

这个输出信号可能是一个电压值,这个电压值就像裁判手里的记分牌,不同的电压值代表着不同的相位差。

比如说,电压高一点可能表示相位差大一点,电压低一点可能表示相位差小一点。

还有一些相位检测电路会用到像乘法器这样的小部件。

这乘法器啊,就像是一个神奇的魔法师。

它把输入的信号和参考信号进行一种特殊的乘法运算。

你可以想象成把两个选手的跑步轨迹以一种特别的方式组合起来,这样就能更精确地得到它们之间的相位差信息。

我们再来说说一种常见的相位检测电路——过零检测电路。

这个就更有趣啦。

想象一下,电流和电压信号是两条调皮的小蛇。

过零检测电路就是在等着这两条小蛇经过零点的时候。

就像在跑道上设置了一个特殊的检查点,当小蛇(信号)经过这个点的时候,电路就会记录下来。

相位差测量电路的设计

相位差测量电路的设计
关键词 : 单 片机 , 测量, 相 位 差
Abs t r a c t
Th e t r adi t i on a l m u l t i -ph as e me t e r n ee d t o f i l m a s ma l l s c al e i n t egr a t e d ci r cu i t s , n o t on l y t he ac cu r a c y of ph a s e di fer — e n ce mea s ur emen t c i r cu i t co m pl e xi t y i s n ot h i gh , an d t h e n ar r o w r an ge of f r equ en ci e s u s ed, S O i n pr a c t i c e t h er e ar e dr a w—
时 刻 和终 了 时刻 的准 确 性 上 存 在 有 问 题 。 主 要表 现在 : 定 时 器 从 应 该 开始 计 时到 实 际开 始 计 时 存 在 有 时 间差 ,即 出 现 了计 时 延
图 2 带 通滤 波器
2 . 2 信 号 比较 环 节 信 号 经过 带通 滤 波 器 滤 掉 高 频 干 扰 和 低 频 漂 移 信 号 并 进 行
1 3 2 相 位 差源自测 量 电 路 的 设 计 相位差测量 电路的设计
De s i gn o f Ci r c u i t i n Ph a s e Di f f e r e n c e Me a s u r e me n t
刘龙 飞 王根 岭 肖培 如 ( 浙江理工大学信息电子学院, 浙江 杭州 3 1 0 0 1 8 )
摘 要
传 统 的相 位 差 测 量仪 需要 采 用 多片 中 小规 模 集成 电路 , 不 仅 电路 复 杂 , 测 量 相 位 差 的精 度 不 高 , 而且 使 用 的 频 率 范 围

同频正弦信号间相位差测量的设计

同频正弦信号间相位差测量的设计

同频正弦信号间相位差测量的设计[导读]介绍了以单片机为核心,通过倍频电路实现的两同频正弦信号相位差测量的设计,并对该系统的硬、软件作了比较详尽的阐述。

关键词:信号介绍了以单片机为核心,通过倍频电路实现的两同频正弦信号相位差测量的设计,并对该系统的硬、软件作了比较详尽的阐述。

关键词:单片机,倍频电路,相位差1 引言本设计目的在于测量出任意两相同频率正弦信号之间的相位差,并将测量结果以数字形式显示出来。

具体实现方法为:先通过比较电路将两路同频信号分别转换为相应的脉冲信号,然后将其中的一路信号通过反相器取反后与另一路信号相与,得到一等脉宽的脉冲波形,此脉冲波形的脉宽t,即表示两信号的相位差。

将原信号对应的任意一路脉冲信号(周期为T)倍频后,作为单片机计数器的计数脉冲,并对相位差脉冲记数,得记数值为W。

设倍频电路的倍频系数为A,则记数脉冲周期为T/A,可得到两信号相位差角计算公式如下:其中N=360/A,N为常数,是相位测量系统的最小精确度。

经过单片机系统编程即可实现此简单运算式,并将运算结果Q送LED显示。

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

2 系统硬件电路原理分析与设计整个系统硬件电路由比较整形电路、倍频电路、单片机AT89C51及显示电路组成。

2.1 比较整形电路电路采用电压比较器LM339。

LM339内有4个电压比较器,取其中的两个比较器即可。

两路信号分别接两个比较器同相输入端,将反相输入端接地,即构成过零比较电路。

两比较器输出即转换为脉冲信号。

将其中一路脉冲通过反相器CC4069取反后与另一路信号通过与门CC4081相与,可得一等脉宽的脉冲信号,此脉宽即记载着两输入信号之间的相位差,我们称之为相位差脉宽。

转换过程见图2。

2.2 倍频电路由相位差计算公式可知,倍频系数A越大,测量精度就越高,测量越准确。

本电路采用A=720的倍频电路,因此相位测量精度为N=360/720=0.5°,可以满足实际需要。

倍频电路由锁相环集成电路CC4046和双BCD(Binary-Coded DecimalNotation)同步加法计数器CC4518组成。

第6章相位差测量

第6章相位差测量

u2 (t) U2m cos
滤波后的直流电压:
请思考:相位差刻度如何标定? U0 U 2m cos
第6章 相位差测量
二、相位差—电压转换式数字相位计
1.原理框图: 相位差 时间间隔 电压 数字式显示φ

双稳 电路
1LSB=?
第6章 相位差测量
2.原理波形图
Φ
1LSB= Ug/360
T
U0 Ug T
± 7 × 10-9 / 闸门
9位/秒
7ns~7000s
20ns~7000s
0~360 °(精度 0.05 度)
0~1 × 1012
第6章 相位差测量
习题六
p.191 6.2 6.3 6.5
2
缺点:相移调节范围小,不同相移输出电压幅度不同
第6章 相位差测量
②一种改进的RC移相器
R Rc
uo与ui之间的相位差 00~-1800
第6章 相位差测量
SP3386型高精度通用计数器/相位计
频率范围
动态范围 测量精度 测频分辨率 测周范围 测时范围 相位测量 计数测量
通道 1 和通道 2
0.14mHz~150MHz
调节
电压表 或电流表 或示波器
抵消被测信号间的相位差
第6章 相位差测量
2.移相器 ①RC移相器 相位差00~-900
相位差00~900
(a)低通滤波器:如图(a)
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相位差为 arctan[1/(RC)]
(b)高通滤波器:如图(b)
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相位差为
arctan[1/(RC)]
u2 (t) U2m sin(t-)
U2m sin (t-T)

用示波器测量相位差的方法

用示波器测量相位差的方法

用示波器测量相位差的方法一、前言在电子技术领域中,相位差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参数。

它可以用来描述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差,是许多电路和系统设计中必须考虑的因素。

而测量相位差的方法也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只有准确地测量了相位差,才能保证电路或系统的正常运行。

本文将介绍用示波器测量相位差的方法,包括仪器准备、接线方法、操作步骤等方面。

二、仪器准备1. 示波器:必须具有双通道功能,并且能够显示两个信号波形。

2. 信号源:提供两个相位不同但频率相同的信号。

信号源可以是任何可以输出正弦波或方波的设备,如函数发生器、信号发生器等。

3. 接线:需要一些连接线和探头来连接示波器和信号源。

三、接线方法1. 将示波器通道1和通道2分别与信号源输出端口连接。

通常情况下,通道1连接到主要信号源输出端口,而通道2连接到参考信号源输出端口。

2. 如果使用探头,则将探头插入示波器输入端口,并将另一端连接到信号源输出端口。

3. 确保连接正确无误,并且所有设备都已打开和调整好参数。

四、操作步骤1. 打开示波器,并将它设置为双通道模式。

确保通道1和通道2均已启用,并且它们的垂直灵敏度和时间基准已经调整好。

2. 设置示波器触发模式为“内部触发”,并选择一个适当的触发电平。

3. 调整信号源,使其产生两个相位不同但频率相同的信号。

可以使用正弦波或方波信号,但必须确保两个信号具有相同的频率。

4. 将通道1和通道2分别与两个信号源连接。

如果使用探头,则将其插入示波器输入端口,并将另一端连接到信号源输出端口。

5. 调整示波器水平扫描控制,使得两个信号在屏幕上能够清晰地显示出来,并且它们之间的时间差可以直观地看出来。

6. 测量相位差:在示波器屏幕上选择一个参考位置,如正弦波或方波的峰值位置。

然后测量第二个信号与参考位置之间的时间差。

这个时间差就是两个信号之间的相位差。

7. 重复以上步骤,直到得到准确的相位差测量结果。

五、注意事项1. 在进行测量时,必须确保两个信号具有相同的频率。

相位差检测电路

相位差检测电路

课程设计报告课程电子测量与虚拟仪器题目相位差检测电路系别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年级08级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班级08电科(3)班学号0502083(02 14 23 24)学生姓名崔雪飞陈祥刘刚李从辉指导教师徐健职称讲师设计时间2011-4-25~2011-4-29目录第一章绪论 (2)第二章题目及设计要求 (3)2.1题目要求 (3)2.2设计要求 (3)第三章方案设计与论证 (4)3.1移相电路设计 (4)3.2检测电路设计 (4)3.3显示电路设计 (5)第四章结构框图等设计步骤 (6)4.1设计流程图 (6)4.2模块分析 (7)4.2.1 移相电路 (7)4.2.2 检测电路 (7)4.2.3 显示电路 (8)4.3结果显示 (9)4.4总电路图 (11)第五章误差分析 (12)第六章总结体会 (13)第七章参考文献 (14)附录 (15)第一章绪论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子设计自动化(E-DA) 技术使得电子电路设计人员在计算机上能完成各种电路的设计,性能分析和有关参数的测试等大量的工作。

Multi-sim2001是加拿大InteractiveImageTechnologies公司2001年推出的Multisim最新版本,是一个专门用于仿真与设计的工具软件,它丰富的元件库中提供数千种电路元件,随时可以调用;它提供了多种测试仪器仪表,可方便的对电路参数进行测试和分析。

移相器在新一代移动通信、电子战、有源相控阵和智能天线等系统中获得广泛的应用。

移相器在电子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调整系统接收 /发射时电路中的信号相位。

本文将介绍用Multisim软件的部分集成电路和控制部件等各种元件来完成移相电路的设计和仿真。

使用Multisim交互式地搭建电路原理图,并对电路进行仿真。

Multisim提炼了SPICE仿真的复杂内容,这样无需懂得深入的SPICE技术就可以很快地进行捕获、仿真和分析新的设计,这也使其更适合电子学教育。

相位差检测 (1)

相位差检测 (1)

7
常熟理工学院课程设计报告
3.2.3
显示电路图
图 3-2-3
8
常熟理工学院课程设计报告
接着使用 74HC192 作为计数器,捕获单元实现信号的数据采集,最后通过 74HC373 作为锁存器将相位差锁定。经过数据处理后通过数码管直接显示出来。
四、 仿真结果及相关分析
4.1 移相效果
图 4-1
4.2
10
常熟理工学院课程设计报告
六、 参考文献
[1]杨乐平.LabVIEW 程序设计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 [2]张永瑞.网络,信号与系统[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 [3]田瑞利.虚拟数字示波器设计及应用[J].机电工程技术.2006.35(8):41-42. [4]张乃国.电子测量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 [5]杨吉祥.数据域测试技术及仪器.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七、 附录
7.1 元器件清单
电阻 100KΩ 4 个 滑动变阻器(0~100 KΩ) 2 个 电容 10nF 电源 5V 接地 函数信号发生器 示波器 2个 1个 2个
相位差波形
图 4-2 相位差转化公式:
低电平表示相位差
t
T
360

4.3
相位差度数
图 4-3
9
常熟理工学院课程设计报告
五、 误差分析与总结
5.1 误差分析
此次课程设计以实现用数字式方法通过数码管直接显示相位差为目的, 做成 的相位差检测仪。该相位计测量相位差理论范围是 0~180,数码管显示范围为 0~999.此次设计最大的特点是将两路信号通过 74LS74 双稳态触发器转换成一路 脉冲信号,而脉冲信号的宽度为信号的相位差,使得设计方案的精准度提高。 相位差测量数字化的优点在于硬件成本低、适应性强、对于不同的测量对象 只需要改变程序的算法,且精度一般优于模拟式测量。在电工仪表、同步检测的 数据处理以及电工实验中,常常需要测量两列同频率信号之间的相位差。例如, 电力系统中电网并网合闸时,需要求两电网的电信号的相位差。相位差测量的方 法很多,典型的传统方法是通过示波器测量,这种方法误差较大,读数不方便。 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基于锁相环倍(分)频的相位差测量仪,该仪器以锁相环 倍(分)频电路为核心,实现了工频信号相位差的自动测量及数字显示,误差相 对于模拟测量方式比较小。

什么是电路的相位差如何计算

什么是电路的相位差如何计算

什么是电路的相位差如何计算电路中的相位差是指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差或相位差异。

在电路中,相位差是分析信号和波形的重要参数之一,有助于理解信号的特性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介绍什么是电路的相位差,并详细说明如何计算相位差。

一、什么是电路的相位差电路中的相位差表示在给定时间点上,两个信号之间的相对偏移量。

在交流电路中,信号往往是周期性变化的,相位差描述的是两个信号波形之间的时间或相位差异。

相位差可以用来描述信号的延迟或提前,或者两个信号之间的相对位置。

相位差用角度或时间来表示。

单位为角度的相位差通常用度(°)表示,单位为时间的相位差通常用秒(s)、毫秒(ms)或微秒(μs)表示。

相位差正负表示了信号之间的相对位置,正值表示一个信号相对于另一个信号延迟,负值表示提前。

二、如何计算电路的相位差计算电路的相位差需要知道两个信号的波形,以及它们之间的时间或相位差异。

有多种方法可以计算相位差,以下介绍两种常用的计算方法。

1. 基于波形的相位差计算当两个信号的波形可以观测到时,可以通过比较波形的特征来计算相位差。

具体步骤如下:a. 找到两个波形的一个特征点(如信号的最大值、最小值或通过零点的时间点)作为参考点。

b. 记录两个信号的相位差特征点之间的时间差或相位差值。

c. 根据需要,将时间差换算为角度或其他单位。

这种方法适用于简单的波形形状,并且信号可以直接观测到的情况。

2. 基于频率的相位差计算当两个信号的波形不易观测到时,可以通过信号的频率和相位差的数学关系来计算相位差。

具体步骤如下:a. 记录两个信号的频率值。

b. 计算信号的周期(T)= 1 / 频率(f)。

c. 记录两个信号的相位差特征点之间的时间差(Δt)。

d. 根据频率和时间差的关系,计算相位差(Δφ)= (Δt / T) * 360°。

这种方法适用于信号频率稳定,但波形不易观测的情况。

三、小结电路的相位差是描述两个信号时间或相位差异的重要参数。

rc电路相位差xc

rc电路相位差xc

rc电路相位差xc
RC电路是由电阻和电容组成的电路。

在该电路中,电容充电和放电的过程会引起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变化。

这些变化会导致电路中电流和电压之间的相位差。

相位差是指在一个周期内,某个信号的波形相对于另一个信号的波形所滞后的时间。

在RC电路中,电压和电流之间的相位差被称为XC。

XC的大小取决于电路中的电容值和频率。

当频率增加时,XC的大小会减小。

这是因为电容器充电和放电所需的时间短,电流和电压之间的相位差也会减小。

在实际应用中,相位差是一个重要的参数。

它可以用来测量电路中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以及电路中不同元件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设计和调试电路时,了解XC的大小和变化规律,可以帮助工程师优化电路性能,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1 -。

第六章相位差测量(修改版)

第六章相位差测量(修改版)
零示法一般不用在高、低频范围内,因为在此范围内移相器 u1 _ + 不易于进行精密校正。而常用在微波领域。 零示器 相位检波器法测相位差可以用在低频领域: 可变 _ u2 _ 优点是电路简单,可以直读。 + + 移相器 u01 u02 缺点是由于需用到变压器耦合,测量频率范围也不能太低 (低频时,变压器的体积将会相当大)。 指示电表刻度是非线性的,计数误差也较大。
它是测量长时间内相位差的平均值,不能测出“瞬时”相位 差,且由于电流本身误差及读数误差都较大,所以这种相位 差计测量误差也比较大,约为±(1~3)%。这些又都是模 拟直读相位计的缺点。
模拟式直读相位计各点波形图
1 .1
△T
s in( x)
A s in( x 0 .5)
B
C
D
T
1 .1
0 x
△T
二、椭圆法
椭圆法定义:
若频率相同的两个正弦量信号分别接入示波器的X通道 和Y通达,一般情况下示波器荧光屏上显示的李沙育图 形为椭圆,而椭圆的形状和两个信号的相位差有关,基 于此点用来测量相位差的方法称为椭圆法。 一般情况下u1加于Y通道,u2加于X通道。则光点沿垂 直和水平的瞬时位移量y和x分别为
第六 章 相 位 差 测 量
6.1 6.2 6.3 6.4 6.5 6.6 小结 习题 概述 用示波器测量相位差 相位差转换为时间间隔进行测量 相位差转换为电压进行测量 零示法测量相位差 测量范围的扩展
6.1 概述
• 振幅、频率和相位是描述正弦交流电的三个“要素”。 以电压为例,其函数关系为:
u U m sint 0 0 为初相位。 为角频率; 式中 U m 为电压振幅;
设定为A 组
§6.4

相位差测量电路设计

相位差测量电路设计

本科毕业设计( 2015 届 )题目:相位差测量电路的设计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自动化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学位):讲师合作导师:职称(学位):完成时间:2015 年 5 月 28日成绩:黄山学院教务处制原创性声明兹呈交的设计作品,是本人在指导老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成果。

本人在设计中参考的其他个人或集体的成果,均在设计作品文字说明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依法享有和承担由此设计作品而产生的权利和责任。

声明人(签名):年月日目录摘要 (1)英文摘要 (2)1 绪论 (2)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3)1.2 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3)1.2.1 国外发展状况 (3)1.2.2 国内发展状况 (4)1.2.3 发展趋势 (5)2 相位差测量的基本原理 (5)2.1 相位的基本概念 (5)2.2 相位差测量原理 (5)2.3 电路设计原理 (6)3 设计与分析 (6)3.1 移相电路 (6)3.1.1 方案分析 (6)3.1.2 移相电路设计 (8)3.2 检测电路 (8)3.2.1 方案分析 (8)3.2.2 检测电路设计 (11)3.2.3 LM339特性分析 (12)3.2.4 双稳态触发器 (13)3.3 计数显示电路 (14)3.3.1 方案分析 (14)3.3.2 计数显示电路设计 (14)3.3.3 数码管工作原理 (15)4 仿真与调试 (16)5 实验分析 (18)总结 (19)参考文献 (20)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 (21)相位差测量电路设计机电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指导老师:(讲师)摘要: 随着计算机以及电子技术的发展,相位差测量技术作为常用的信号测量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已经成为现代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1/2012 学年第一学期
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学生姓名:学号:
课程设计题目:相位差检测电路
起迄日期:2011年12月18 日~2012年1月7 日课程设计地点:中北大学
指导教师:郝利华韩建宁
系主任:王浩全
下达任务书日期: 2011 年12 月 18 日
1.设计目的:
通过本课程设计, 主要训练和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过的电路、低频、数字、高频等课程的相关知识,设计实用的电子电路方面的实际电路,包括:查阅资料、合理性的设计、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电路设计工具PROTEL或MULTISIM的学习与应用,应用计算机的能力,用简洁的文字,清晰的图表来表达自己设计思想的能力。

2.设计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参数、条件、设计要求等):(1)学习和练习电路设计PROTEL或MULTISIM软件,
(2)本电路可以检测电力网的电流和电压,电路包括:比较器,过零检测电路,异或门,低通滤波器,A/D转换器等,
(3)设计的电路在在液晶显示器上显示结果,过零检测器的灵敏度在10mA。

3.设计工作任务及工作量的要求〔包括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论文)、图纸、实物样品等〕:
(1)画出电路图,并进行原理图的详细叙述,
(2)给出元器件的型号和数值,
(3)在软件环境下进行调试仿真,
(4)写出符合格式要求的设计报告。

4.主要参考文献:
1.阎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毕满清.电子技术实验与课程设计.第3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3.陈汝全.电子技术常用器件应用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王远.模拟电子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10
5.吕广平.集成电路应用500例.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83
其他参考书请自行添加
5.设计成果形式及要求:
设计说明书及相关电路图
6.工作计划及进度:
2011年 12月 18日~ 12月 22日资料调研
12月 23日~ 12月 25 日方案论证,进行详细设计,电路仿真,
12月 26日~ 1月 28 日分析仿真结果
12月 29日~ 12月 30 日完成设计总结报告(附完整电路图)
12月 30日~答辩或成绩考核
系主任审查意见:
签字:
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