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讲 广西抗战史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民政府的游击战策略
国民党军政高层很早就注意到了敌后游击 战对整个抗战胜利的重要性。1937年11月7日, 蒋介石曾在日记中,如此表述他对敌后游击战 和整个抗日持久战之间关系的看法: “保存战斗力,持久抗战;与消耗战斗力, 维持一时体面,两相比较,当以前者为重也。 此时,各战区应发动游击战,使敌于占领地区 疲于奔命也。”
广西地方史十二讲
第12讲 广西抗战史
人文社会科学部 孙剑伟
内容提纲
一、深入了解抗战 二、桂系军队省外抗战史 三、广西本省抗战史
一、深入了解抗战
中国抗日战争指 20 世纪1930 年代至 1940 年代,中 国抵抗日本侵略之全面战争,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 洋战争东亚战事的最重要部分;战场除中国外,也包括 缅甸北部等邻接地区。一般以1937年7月7日发生的卢沟 桥事变、以及1945年9月9日日本向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投 降为该战争之起讫时间,但在广义上也可将1931年发生 的九一八事变视为起始点。
在1938年冬的第一次南岳军事会议上,蒋氏提出新 的抗战策略:“政治重于军事,游击战重于正规战,变 敌后方为其前方,用三分之一力量于敌后方。”国民政 府军委会随后在《第二期作战指导方针》,也将敌后游 击战提高到非常关键的程度,该方针要求全国抗日力量 “连续发动有限度之攻势与反击,以牵制消耗敌人,策 应敌后之游击部队,加强敌后之控制与袭扰,化敌人后 方为前方,迫敌局促于点线,阻止其全面统治与物资掠 夺,粉碎其以华制华以战养战之企图”。次年,国民党 军队即变更了战斗系列,1/3用于正面战场,1/3进入敌 后开展游击战, 1/3 在后方整训。敌后游击战正式成为 国民政府抗日整体策略的重心。
1937年冬的武汉军事会议上,国民政府军委 会副总参谋长白崇禧建议,抗日的基本战略: “应采游击战与正规战配合,加强敌后游击, 扩大面的占领,争取沦陷区民众,扰袭敌人, 使敌局促于点线之占领。同时,打击伪组织, 由军事战发展为政治战、经济战,再逐渐变为 全面战、总体战,以收‘积小胜为大胜,以空 间换时间’之效。”据白崇禧晚年回忆,该建 议得到了蒋介石的认可。
文章开篇以“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做引 子,然后针对这两种错误观点作者进行了一一驳斥,接 着引出作者自己的观点: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的胜 利是中国的,并通过“能动性在战争中”、“战争和政 治”、“抗战的政治动员”、“战争的目的”、“防御 中的进攻”、“持久中的速决”、“内线中的外线”、 “主动性,灵活性,计划性”、“运动战,游击战,阵 地战”、“消耗战,歼灭战”、“乘敌之隙的可能性”、 “抗日战争中的决战问题”、“兵民是胜利之本”等既 独立而又有联系的篇章的阐述,来说明抗日战争为什么 是持久战,怎么进行持久战,我们为什么能取得最后的 胜利,我们应当怎样做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在国际上,出于中立考虑,一般将这场战争称作 “第二次中日战争”(Second Sino-Japanese War), 以区别于被称为“第一次中日战争”的甲午战争。
从战时到战后,日本人称谓这场对华战争 的名称几经变化,如战时的“支那事变”、 “大东亚战争”;战后的“亚洲太平洋战争”、 “日中战争”、“十五年战争”等;甚至战后 日本某些政治家模糊性的称谓“过去的大战”、 “先前的大战”等。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名称, 恰当的名称能正确反映出事物的内容和本质, 不恰当的名称则具有片面性,甚至歪曲事物的 本来面貌。日本对抗日战争仍未有一个比较统 一的恰当称谓,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中日学界 的关注。
战后,中华民国作为二战主要战胜国之一, 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及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据估计,从 1931 年九一八事变至 1945 年 9 月日 本投降之间,中国有 3500 万人以上死伤,直接 和间接经济损失达 6000亿美元。(1927—1936 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国民生产总 值在 1935 — 1936 年,增长 8.86% ,增长速度创 历史最高纪录。 1936 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约 230亿美元,为日本的1.8倍,占世界经济的近 4%,是近代中国经济的最高点。)
首次提出持久战
1936 年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谋本部 秉承蒋介石的意图,在拟制的《民国二十六年 度作战计划》甲案中将作战指导要领写为:抗 日战争“虽守势作战,而随时应发挥攻击精神, 挫折敌之企图,以达成国军之目的;于不得已, 实行持久战,逐次消耗敌军战斗力,乘机转移 攻势。”这是第一次将持久战写入国防作战计 划。但很显然,这个计划中的持久战还不是战 略方针,仅是作战指导方针,其基本内涵是依 托多道阵地进行逐次抵抗。
(一)国共抗战策略不谋而合
日本全面战争之前日中经济实力比较
日本全面战争之前日中军事实力比较
பைடு நூலகம்
日本一个常设师同中国一个整编师的装备比较
抗战初期的迷茫
国民党最高军事当局的抗日战略总方针, 或者说一般的方针,是“持久消耗”战略。这 一战略是随着中日关系和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 化,直至全面抗战开始后才逐渐形成、确立的; 并不是如有些人所说的,似乎早在1932年“一 • 二八”淞沪抗战后就有了基本的战略构想。 蒋介石明确地说过:“自从九一八经过一 • 二 八以至于长城战役,中正苦心焦虑,都不能定 出一个妥当的方案来执行抗日之战。关于如何 使国家转败为胜、转危为安,我个人总想不出 一个比较可行的办法,只有忍辱待时。”
毛泽东论持久战
《论持久战》是毛泽东于 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 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的演讲稿, 是关于中国抗日战争方针的军 事政治著作。毛泽东在总结抗 日战争初期经验的基础上,针 对中国国民党内部分人的“中 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 以及中国共产党内部分人轻视 游击战的倾向,系统地阐述了 中国实行持久战以获得对日胜 利的战略。
正式确立“持久消耗战略”
“七七”事变爆发后1个月,国民政府在 南京召开有中共代表周恩来、朱德等参加的 国防会议,经研究、讨论,最后决议“全面 抗战,采取持久消耗战略”。至此,持久战 成为中国全面抗战的战略总方针。在8月20日 颁发的《国军作战指导计划》的“方略”中 规定“国军部队之运用,以达成持久战为作 战指导基本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