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检测技术-课程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工程检测技术》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定位
《机械工程检测技术》是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的专业拓展课程,主要为培养学生数控机床机械装调维修能力奠定基础,在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的整个课程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以研究自动检测系统中的信息获取、信息转换以及信息处理的理论和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一门应用技术学科。其前修课程有机械制图与公差、电工电子技术、数控机床电气传动、液压与气动技术、维修电工操作技能实训(中级)、机床与数控机床等,后续课程有数控机床机械装配与调试、数控机床整机调试与维修等。
二、课程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检测技术相关知识技能,熟练进行位移、运动和转速、开关量和数字量的测量以及几何量误差的检测;了解基本的传感器工作原理,了解各种传感器的应用相关知识,具备使用三坐标测量仪和激光干涉仪等检测设备的能力。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常用传感器的基本原理与基础知识,了解各种信号的测量方法,学会合理地设计或选用适宜的传感器和检测仪器。培养学生在实际使用和装调机电设备中具有初步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及岗位职业能力,为从事数控机床机械装调维修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具体目标
1.专业能力目标
(1)了解检测的方法;
(2)了解国内外检测设备;
(3)掌握传感器和检测设备的特点、分类、适应范围、主要性能指标;
(4)掌握位移和速度等传感器结构,并能正确分析选用适宜的检测设备;
(5)掌握开关量和数字量的测量;
(6)掌握三坐标测量仪的使用;
(7)掌握几何量误差的测量。
2.方法能力目标
(1)学会一定的学习、工作方法,具备独立、自学的能力;
(2)具备查阅相关文献、标准的能力,会进行分析和综合,具有逻辑与抽象思维的能力;
(3)具备工程计算的能力;
(4)具备程序开发能力;
(5)具备获取信息,并联想与创造、解决问题的能力。
3.社会能力目标
(1)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1)具有认真负责的社会责任意识;
(2)具备尊重他人及他人劳动成果的思想;
(3)具备从基层做起、踏实做人的意识;
(4)具备团体协作、交流协商的能力;
(5)具有环境意识。
第三部分课程总体设计
机械工程检测技术是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的专业主干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课程以各种测量信号为主线,以具体的工作过程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总共安排五个模块,共48个学时,其中48个理论学时,0个实践学时。
模块一:检测技术基础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主要的检测方法;
2.了解检测误差的概念和随机误差的估算;
3.掌握测量误差的数据处理;
4.熟悉测量装置的基本特征;
5.了解常用传感器的构成与分类。
二、教学内容
1.检测方法和检测误差概述;
2.检测装置的基本特性;
3.常用传感器;
三、学时分配
12学时
模块二:位移测量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位移测量的基本概念;
2.了解电感式、涡流式、电容式和数字式传感器的基本结构及原理;3.掌握一般线性位移的测量方法;
4.掌握回转轴误差测量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
1.位移测量概述;
2.常用位移传感器及测量电路;
3.测量实例。
三、学时分配
10学时
模块三:运动和转速测量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激光多普勒测速的方法;
2.掌握机械式转速计和数字式转速测量系统原理。
二、教学内容
1.运动速度的测量;
2.转速的测量。
三、学时分配
10学时
模块四:开关量和数字量的测量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接近开关的规格及接线方式;
2.掌握霍尔接近开关的使用方法;
3、掌握光电开关及光电断续器的使用方法。
4、熟练掌握旋转编码器和光栅的基本原理。
二、教学内容
1.接近开关的认识;
2.开关量测量实例;
3.旋转编码器和光栅的基本原理;
4.数字量测量实例。
三、学时分配
8学时
模块五:几何量误差的检测及三坐标测量仪简介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熟悉直线度和圆度误差的测量;
2.掌握三坐标测量仪的使用方法。
二、教学内容
1.几何量误差测量;
2.三坐标测量仪的原理及使用。
三、学时分配
8学时
第四部分课程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课程组织形式:本课程是一门技术基础课程,同时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工程技术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课程组织形式。如对理论性较强的内容可以采用课堂教学形式,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理论教学;对于实践性较强的内容可以放在一体化教室教学,使用演示+实践教学的模式,使用数控实验台进行演示,学生分组练习,教师进行全程跟踪指导。
2.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适用的教学方法,如在讲授理论课时,需要改变过去“教师填鸭式”的教学而采用教师指导式教学,在平时上课时可以采用学生自学老师提问、学生上黑板答题、讲解等方式,鼓励学生各抒己见,避
免满堂罐,增加师生互动。同时辅以课件教学、视频教学、案例教学、现场教学法等方法使理论知识形象化;在讲授实践课时,可以采用任务驱动型教学法、小组讨论式教学法,通过教师演示从旁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合作独立完成给定的实践任务。
二、评价建议
1.评价方式
按照学校有关规定进行,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并以定量方式呈现评价结果。如由平时表现、作业、理论考试等进行综合评价。
2.考核要求具体说明
理论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其它成绩占总成绩的40%。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1.建立多媒体教学资源库;
2.编写相应的教材;
3.开发精品课程。
四、教材、教学参考书及网站
1.教材
[1]陈瑞阳,田宏宇等编著. 《机械工程检测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1
2.参考书
[1] 罗晓晔, 陆军华主编.《机械检测技术与实训教程》. 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7.
[2] 潘宏侠.《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8.
[3] 刘品,张也晗.《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基础(2013版)》.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3.4
[4] 卢彦群编著.《工程机械检测与维修》.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9
[5] 熊诗波,黄长艺.《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第3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6
[6] 谢里阳,孙红春,林贵瑜.《机械工程测试技术》.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9
第五部分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