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诗歌思想及艺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渊明诗歌的思想内容、艺术成就和影响

一、陶渊明诗歌的思想内容

陶渊明诗歌内容比较丰富,大体上可以分成两类:(一)田园诗;(二)咏怀咏史诗。

(一)陶渊明的田园诗

陶渊明的田园诗,是指陶渊明描写农村田园生活和田园风光的诗。陶渊明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个田园诗大作家。

陶渊明的田园诗真实地记载了那个时代的农村生活,透露了淳朴的田园气息,散发出浓郁的泥土芬芳,绘画出一幅幅农村生活的图画。

陶渊明田园诗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描写诗人躬耕田亩的作品。《归园田居》五首是陶渊明陶渊明田园诗的代表作,《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诗人“种豆南山下”,也许由于缺少耕作的技术,致使“草盛豆苗稀”,但他的劳动态度是认真的,清早下地,直至月升东方才归,露水打湿了他的衣衫,诗人也毫不在乎,他只希望秋天能有一个好收成。诗用极经济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绘塑了一个封建士大夫躬耕田亩的动人形象。“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正是在辛苦的劳动中,诗人明白了“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的道理。随着诗人躬耕岁月的长久和生活的日益贫困,到了他五十二岁写《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诗时,他的思想认识更有所提高。诗云:

《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

贫居依稼穑,戮力东林隈。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

司田眷有秋,寄声与我谐。饥者欢初饱,束带候鸣鸡。

扬楫越平湖,汛随清壑回。皭皭荒山里,猿声闲且哀。

悲风爱静夜,林鸟喜晨开。曰余作此来,三四星火颓。

姿年逝已老,其事未云乖。遥谢荷蓧翁,聊得从君栖。

这里,诗人归隐初期叹苦嗟劳的情绪已让位给对收成好坏的担忧。“不言春作苦”,当然不是不苦,但已无暇叫苦,唯一惶恐的是收成不好,眷眷于心的是秋收有望。因为收成的好坏关系着生活的温饱。

“饥者欢初饱”,正是久饥后吃了顿饱饭的人的真切感受,这绝不是饱食终日的封建贵族文人所能有的体会!

长期的躬耕田园,生活的日趋恶化,使他与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进一步地接近,与劳动人民的关系越来越融洽。诗人在一些田园诗中描写了他与劳动人民亲切的交往和深挚的友谊。

《归园田居》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对酒绝尘想。

时复墟里人,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农闲时节,与诗人共相来往的,不是那些骑马驾车的达官贵人,而是“披草”的农夫,他们所关心的也是桑麻的长势,收成的好坏。在这里,诗人的心与劳动人民的心同一脉搏。

当然,作为封建社会的文人,陶渊明田园诗中确实也流露了悠然自得的闲适情趣。《和郭主簿》二首其一写他在“中夏”时节的清雅闲适的生活:堂前树荫浓密,清阴宜人,南风时来,吹人衣襟,诗人或读书弹琴,或自斟自饮,弱子在身旁游戏学语,诗人则遥望蓝天中飘荡的白云,油然而生怀古之情,流露出浓厚的地主

阶级文人的生活情趣。他的心情是闲适恬淡的,因为他“园蔬有馀滋,旧谷犹储今”,不必去担心生活的温饱。诗人四十二岁时,写下《归园田居》: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诗里洋溢着诗人归隐时的欢快心情。多年的官场生活像是“尘网”,网住了他热爱自然的本性,现在脱却“尘网”归来,他像“羁鸟”回到“旧林”,“池鱼”返回“故渊”,过上了自由自在的生活,所以有“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感受!诗里对农村景色的描写极富情趣,那方宅、草屋、榆柳、桃李、远村、墟烟,都历历可数,依依在目;那狗吠、鸡鸣,都隐隐可闻,声声在耳。

优美宁静,令人神往!诗里虽也流露出闲散恬淡的情趣,但同时表现了诗人不同流俗的高尚的情操,揭露了官场窒息人生命的黑暗。

陶渊明的田园诗主要反映了他归隐后的劳动生活和淡泊的心境,但作为一个正直的诗人,他的一些诗反映了农村生产的破坏和人民生活的痛苦。诗人的家乡地处江州,曾是桓玄发难之地,军阀之间争夺政权的战争和镇压卢循农民起义的战争都在这里屡次进行。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都受到极为严重的破坏。《晋书·刘毅传》说:江州“自桓玄以来,驱蹙残败,至乃男不被养,女无匹对,逃亡去就,不避幽深,自非财殚力竭,无以至此。” 陶渊明对这些战争虽未作过正面的记述,但确已接触到了农村的残破和生产的破坏。

《归园田居》其四说: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馀。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村落变成了荒墟,田园变成了丘垄,居民已经亡逝,触目之处皆荒凉破败。诗人虽未交代其原因,但从当时的社会背景看,无疑是战争和灾害造成了这怵目惊心的景象。在《还旧居》诗里,诗人也写到了故居的残破:“阡陌不移旧,邑屋或时非。履历周故居,邻老罕复遗。步步寻往迹,有处特依依。”在《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诗中,诗人用比兴的手法婉转地交代了造成天灾人祸的原因,诗有云:炎火屡焚如,螟蜮恣中田。风雨纵横至,收敛不盈廛。

夏日抱长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

看似写天灾,实际是写人祸。“炎火”句正是江州屡遭战火的比喻,“螟蜮”句也是比喻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恣意掠夺。“夏日抱长饥,寒夜无被眠”,真实地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贫困生活处境;“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感受真切,语极沉痛!诗里一方面写出了人民的悲惨境况,一方面揭露了“恣中田”的“螟蜮”的肆无忌惮,形象地表现了阶级剥削和阶级矛盾。

这首诗作于诗人五十四岁时,早期田园诗中那种消散闲适、宁静淡泊的心境一扫而空,诗人的感情更紧紧地靠近了受苦难的人民诗人正是通过长期的田园生活,感受到了统治阶级的战争和剥削给人民带来了痛苦、贫穷和死亡,看到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逃亡去就,不避幽深”的事实,体现到了人民的愿望和理想,创作了千古名篇《桃花源诗》。在这里,陶渊明创造了一个无君无臣,没有剥削、压迫,人人相亲相爱,民风淳朴的社会。这种社会只能存在于诗人的幻想之中,但这也正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和否定,代表了处在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下难以生存的广大劳动者的善良愿望。桃花源式的社会是诗人基于社会现实生活,为解决社会问题而绘制的理想蓝图。

《桃花源诗》是陶渊明田园诗新的发展阶段。它不局限于揭露现实社会的黑暗,而着眼于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方案,表现了诗人救人民于苦难之中的高度的人道主义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