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内科学龋病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面龋:牙骨质钙化程度最低,碳酸 盐和镁含量比釉质多,渗透性比釉质 大,又含有胶原蛋白,临界PH为6.8 ,因此龋发生早期牙骨质层易溶解。 随唾液浸泡,骨质矿化不断加强,质 地渐渐硬化。因此,促进牙骨质再矿 化,是防止根面龋的有效措施。
唾液
唾液是牙及细菌的外环境,在口腔微环境 中起着微生态平衡的调节作用。
1.唾液组成 唾液是由液体和固体组成,液 体占99%,固体占1%。固体又包括无机和 有机成分。
(1)无机物:
钾、钠、氯、钙、磷酸盐、重硫酸盐 及微量的氟、镁、碘、锡、铁、锌及 硫酸盐等成分。
细胞成分:微生物、脱落上皮细胞、 白细胞。
蛋白:糖蛋白(粘蛋白)、碱性和酸性富 脯蛋白、富酪蛋白、富组蛋白、乳铁 蛋白、免疫球蛋白(SIgA、IgG、IgE 、IgM)、白蛋白、味多肽(gustin)。
以上因素的持续时间越长,龋病发生 危险性越大。
二、龋病发病的其他学说
(一)化学细菌学说 化学细菌学说由米勒提出。 该学说首次表明了口腔微生物、食
物、酸与龋病发生的关系,为龋病 的现代病因理论奠定了基础,为进 一步研究龋病病因学指明了方向。
31
32
(二)蛋白溶解学说 (三)蛋白溶解螯合学说
10
好发牙面:以咬合面居首,其次是邻 面,再次是颊面。
第二节 龋病的病因及学说 一、龋病病因的现代理论 (1)龋病的三因论:细菌、食
物、宿主 (2)四因论:三因论和时间
11
12
13
14
龋病的四因论
(一)细菌、菌斑: 1.口腔细菌的生态学(见下图) 2.菌斑的形成和发育 (1.)获得性膜的形成:牙面菌斑形成最早
不同种类的糖被细菌发酵速度和产生 有机酸种类和量不同,引起菌斑内PH
下降水平不同。糖致龋能力由强至弱 排序为:蔗糖> 葡萄糖>麦芽糖>乳糖 >果糖>山梨醇>木糖醇。
2.食物的物理性状
3.进食频率与时间
(三)宿主
宿主因素宿主是龋病发生的不可少的 因素,其主要直接因素是宿主自身的 牙、唾液、行为习惯及生活方式。
1、引发牙髓炎,导致牙痛。
当龋病破坏了釉质侵入到牙本质时, 患者遇到冷、热、酸、甜刺激时会感 到牙齿疼痛,临床检查可见牙齿上有
4
洞形成。呈黑褐色。此阶段若不治疗 ,龋洞会逐渐加深,累及牙髓,引起 牙髓炎,这时可出现自发痛,还可引 起同侧头痛,患者坐卧不安。
2、牙髓炎若不及时治疗,会引起根 尖周炎。
分为三层:
17
(1)基底层 (2)中间层:包括稠密微生物层与菌
斑体部,后者占菌斑大部分。中间层 是牙菌斑发挥作用的主要部分。
(3)表层:是菌斑最外层,由各种细 菌、食物残渣和脱落的上皮细胞组成
菌斑的组成:
菌斑由80%水和20%固体物质构成。固 体物质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
18
肪以及无机成分,如钙、磷和氟等。
期是一层来自唾液中的糖蛋白在牙面上形 成一层薄膜,此膜即为获得性膜,不仅仅 限于牙,还可在修复材料及义齿上形成。 (2)细菌对牙面吸附:
15
16
(3)菌斑的成熟 3、菌斑结构组成 菌斑是由细菌、各种有机物、无机物
和水分组成的斑块样物质。 菌斑根据所在部位分为龈上菌斑、龈
下菌、牙面窝沟菌斑和根面菌斑等。 在光学显微镜下,菌斑的截面一般可
炎症继续向牙根方向发展引起根尖周 炎牙根部肿痛,牙齿松动,严重者面 部肿胀、发烧、张口受限,细菌入血
5
甚至可引起菌血症而危及生命。乳牙 龋病不及时治疗,可逐渐发展为严重 的根尖周炎,会引起发育不良,如果 乳牙因龋坏早失,不但会影响恒牙的 如期萌出,还会导致恒牙的排列紊乱 ,引起牙颌畸形。
3、引起胃肠疾病。 恒牙因龋坏早失 ,缺牙数多,会影响嚼碎食物,必然 会增加胃肠负担。
口腔内科学
1
第二章 龋病
第一节 概述 一、龋病的概念和特征
(一)龋病概念
龋病是一种以细菌为主要病原体,诸 多因素作用引起的牙体硬组织疾病,
2
是危害人类健康最普遍的口腔疾病之 一。
二)龋病特征
1.细菌感染
2.多发、常见
3.古老、现代
4.慢性破坏性
3
5.可治可防
二、龋病的危害
龋齿对健康有很大的危害,概括地说 有以下危害:
4.菌斑的致龋作用
牙菌斑的致龋作用可以概括为菌斑中 的细菌代谢碳水化合物产酸,由于菌 斑基质的屏障作用,这些酸不易扩散 ,使局部PH下降,从而造成牙体硬组 织脱矿,最终形成龋齿。
(二)食物
食物致龋作用与食物组成成分、食物 形状和进食频率有关。
1.食物化学组成 食物是致龋因素中 不可缺少的成分。含糖量高的食品如 面包、蛋糕、米饭等,在咀嚼过程中 其中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 成单糖或双糖。
33
第三节 龋病的临床病理
(二)龋病的病理变化 (三)釉质龋 (四)牙本质龋 (五)牙骨质龋
34
龋病病理过程
一、釉质龋 龋病早期阶段,釉质表面层损害极
少,但在表面层下方表现为显著脱 矿。认为分为四个区: ---透明带 ---暗袋
酶:乳酸过氧化氢酶、溶菌酶、淀粉 酶。
(3)唾液对龋病发生的作用 ①形成获得性膜 ②清洁作用 ③缓冲作用 ④抗菌作用 ⑤再矿化作用 (四)时间 龋病是慢性硬组织破坏性疾病,它与其他
慢性疾病一样,有一定的时间因素。
1、致龋菌斑在牙体滞留的时间;
2、菌斑内酸性产物持续的时间;
3、菌斑及唾液环境低于临界pH所持 续时间。
(2)牙体组织:釉质发育不全、牙根外 露等,无釉质保护的部位,抗酸蚀能 力差,易患龋。
2.牙的抗龋力
釉质:钙、磷、氟、锌、铅含量相对 较多,水含量少,碳酸盐浓度低,其 抗溶解能力强,所以釉质早期脱钙的 特点是表面下层脱钙。窝沟深处釉质 层薄,蛋白含量多,钙、磷比其他部 位含量低,故抗脱钙能力差。
6
4、癌变。 严重的龋坏导致的残冠 、残根刺激周围的软组织等,引起 溃疡糜烂,甚至癌变。还可成为一 个病灶,细菌的大本营。细菌的毒 素经血流可到全身的各个部位。
5、其他病变。
7
8
9
第一节 概述
三、龋病的流行病学、好发牙齿和 部位
1、龋病流行情况
患龋率=(观察时点的龋病例数 /该时 点的人口数)×K 龋均DMF ຫໍສະໝຸດ Baidu、好发牙和牙齿的部位 磨牙多余前磨牙,前磨牙多余前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