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解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解读
为实行课堂效率的最大值,各级各地制定的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定量指标和定性分析方案构建出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以达到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发展的最终目的。

笔者在反复研究、多次参与省、地示范学校评估、优秀骨干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中,试对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进行综合解读,作为优质课基本要素的阐述。

一、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的标杆和方向。

分为:基础性目标即教学
任务通过训练当堂接受,发展性目标即通过领悟升华知识。


学目标应具有三性:
明确性:依纲据本,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教材内容合理实施教学,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原则性:遵循“面向全体、培养个性,尊重需求”的教学原则,适合学生能力水平,满足学生现实需要,关注学生成长进步,
发掘学生个性特长。

科学性:贯穿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
目标的整合,有效提高学生“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基本方法),体现素质教育,渗透教书育人,促进学生全面
发展。

二、教学过程:教学常被解释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构成的一
种双边性教育活动;教学过程常被界定为“主要是引导学生掌
握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的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也是在师生、生生、学生自我内在交流过程中寻求和发现共同
点的过程,是相互启迪、相互激励的过程,是情绪、情感相互濡染的过程,是思想精神相互贯通的过程。

教学过程需体现八个结合:
1、传统性与创新性有机结合:备课体现大纲要求、教材内容、
学生实际,合理借鉴、准备充分、力求超越教辅资料,突出
教案设计的启发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结合学生现实的学习
需要设计教案,并能应对教学过程中的变化及时调整和改
进。

2、共通性和独特性有机结合:教材理解透彻,知识纯熟,概念、
联系、作用梳理清晰,重难点把握准确,地位恰当,讲解透
彻并落实到位。

根据学科特征(语、数、英等)、课型特征
(阅读课、复习课、讲评课、实验课、研究课等)文体特征
(不同体裁)合理实施教学,渗透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思想。

让课堂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构建“以学生为主
体、以问题为核心、以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为指向”的教学模
式,体现独具一格的课堂教学特色。

3、有序性和灵活性有机结合: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
的主导地位,面向全体学生,分类分层指导。

课堂教学知识
准确、结构合理、层次清晰、条理分明、思路畅通、衔接紧
凑、逻辑严密,知识呈现次序符合知识结构和认知规律。


学驾驴课堂、灵活运用方法,注重知识迁移引导学生归因析
理。

在教学方法上体现平等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开放式教
学,把“学—思—练”有机结合,使“知—能—法”全面提
高。

4、广阔性与深刻性有机结合:课堂上学科深度体现基本要求,
具有深刻性,深刻理解学科知识,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对教
材提供的学科知识进行多重解释,根据学习环境的变化对教
材提供的知识进行多样演绎,让书面化的学科知识生活化,把学科知识从书面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从抽象逻辑转化为
具体逻辑。

结合学生实际,把握适当的深度满足学生的现实
学习需要;教育宽度反映教学艺术的要求,具有广阔性,拓
展恰当的宽度,激活学生学习兴趣,让更多的学生轻松掌握
学科知识。

用教育宽度激趣,用学科知识积知,进行深度与
宽度的动态平衡,创造高效率的课堂教学。

5、静态性与动态性有机结合:注重组织教学,善于纪律管理,
课堂秩序井然,学生全神贯注,学生激情洋溢,学习兴趣浓
郁,气氛轻松活跃,师生唱合共鸣。

提问具有启发性、开放
性、知识性、趣味性、难易适当,需要学生解决的问题用灵
活技巧引导学生合乎逻辑、简明扼要地积极表达自己的观
点。

克服教师代答、代写、代做、自问自答的现象,体现“无
错原则”。

把激励送给学生,把民主带给学生,把时间还给
学生,把情感留给学生,把成功让给学生,用激情点燃学生
知识的火花。

6、严谨性与生动性有机结合:语言严谨,体态端庄,肢体灵巧。

课堂语言言之有序,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

课堂
展现精炼的语言,动听的律;丰富的表情,无穷的意;传神
的动作,真切的情;得体的服饰,绝妙的景;入境的旋律,
不尽的韵;直观的画面、生动的美;规范的板书、悦目的形。

7、技能性与技术性有机结合:恰当运用学具、教具和现代教学
手段、操作规范,采用了多种策略,展现教师的知识与能力
(一口普通话、一手简笔画、一笔规范字),培养学生的鉴
赏水平和实践能力。

8、时控性与时效性有机结合:教学有方法,课堂讲效益,知识
反馈与教学调节及时适当;精心安排教学过程、学时准确,
在单位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创造最优效益,有利学生继续
学习和发展。

三、教学效果:评价课堂教学效益的基本原则。

1、展示了教师的才智能力、人格魅力、事业活力。

2、提高了学生的知识能力、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
发展能力。

3、落实了一主(以教学育人为主线)、二点(重、难点)、三基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