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淮河分南北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岭——淮河分南北》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
2-5 通过典型实例,比较我国不同地区在各自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以及人地关系方面的主要问题。
二、教材分析
秦岭-淮河分南北──主要介绍了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差异,在借助地图说明南方与北方的范围基础上,先阐述了两地人们在生活方面的差异,之后追溯形成差异的自然原因,特别是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三、学情分析
“秦岭—淮河分南北”是在学习了“中国自然环境特点”后进一步探讨“自然环境对人们生活和风土人情的影响”。这一课时中习得的关于“人地关系”的分析能力也是学习第四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所必备的,因而说“秦岭—淮河分南北”的学习无论在知识建构上还是在学习方法的掌握上都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生通过阅读中国地形图,知道秦岭、淮河的地理位置。
2、掌握秦岭—淮河大致经过0℃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从而学会分析南北方生产生活差异的主要原因。
【情感目标】
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更加热爱祖国、热爱乡土,理解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懂得人地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讨论、对比,理解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能通过典型事例运用地图,来说明我国不同地区在气候、农业方面的差异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初步形成因地制宜的观点。
3、通过读图回答问题,培养和提升从专题地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秦岭—淮河地理意义;南北方地理差异的表现
教学难点:不同的地理环境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
五、教学过程
【故事导入】“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春秋后期,齐国的上大夫晏殊出使楚国,楚王为了让晏殊难堪,和他的臣子想了一个使晏殊出丑的办法。晏子到了楚国,楚王请晏子喝酒,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两个小官吏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去。楚王问道:“绑着的人是做什么的?”回答说:“他是齐国人,犯了
偷窃罪。”楚王看着晏子问道:“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东西的吗?''晏子离开了坐席回答道:“我听说这样一件事:橘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北就变成枳,只是叶子的形状相似,它们的果实味道却不同。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水土条件不相同啊。现在这个人生在齐国不偷东西,一到了楚国就偷东西,莫非楚国的水土使百姓善于偷窃吗?”【过渡】听完这个故事,老师很佩服晏殊的机智,但又有个问题想问问同学们,“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句话中的“淮南、淮北”是以什么为界限划分的?同样的橘子为什么在淮南、淮北会生长地不一样,两边有什么差异?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板书:秦岭——淮河分南北
师:古文里面的“淮”专指淮河,“淮南、淮北”指的就是淮河以南、淮河以北,而在我们地理上通常把淮河和秦岭联系起来,称为“秦淮一线”,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区分线。那么首先来了解秦岭、淮河的地理位置,请同学们看书本62页图3-26,并结合地图册确定它们的位置。
PPT上展示中国地形图,请同学上讲台指出秦岭、淮河的所在位置。
师:老师通过查资料得知橘子性喜温暖湿润,既然淮南的橘子长得比淮北的好,那是不是说明秦淮以南适合橘子生长,它的气候环境比北方温暖湿润呢?让我们一起从地图上寻找证据,看看到底是不是这么回事。
【提问】让学生阅读书本63页的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并回答PPT上的问题(可小组讨论):
1、一月我国温度最高和最低的地方?
2、一月份哪一条等温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
3、我国南方和北方在气温方面有什么特点?
同时告诉学生什么是等温线(图上温度值相同各点的连线称为等温线),简要说明每幅图的作用及读图方法。
师:现在我们知道秦岭—淮河是0℃等温线,从图上也证明了南方的确比北方更温暖(PPT 展示一组同一月份南北方不同景象的图片)。
师:一个地区是否湿润,有什么决定的?(降水)在降水这一方面南北方有什么样的差异呢?【提问】阅读课本P64图3-30和PPT显示的广州和北京一年降水量柱状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哪条等降水量线比较接近秦岭-淮河一线?
2、我国降水有什么特点?
告诉学生什么叫等降水量线(等降水量线表示年降水量的水平分布情况,在同一条降水线上,各点的降水量相等),PPT显示广州和北京的年降水量柱状分布,引导学生如何分析这些图。师:刚才我们从气温、降水这两个方面分析、证明了秦淮以南温暖湿润的气候更适合橘子的
生长,所以才有了我们平时吃的酸甜的橘子。秦岭南北的气温和降水的差异,导致了秦岭南北气候的差异,而热量、水分的差异还导致了它们所处的温度带和干湿区的差异。因此,秦岭——淮河成为我国南北的地理分界。在学习了为何将秦岭——淮河作为划分我国东部季风区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我们来共同总结一下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板书: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
①过0°C等温线
②大致经过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③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④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⑤南北分界线
【过渡】既然南北方以秦岭——淮河为界,气候不同导致当地的热量、水分有差异,因而在当地所种植的主要农作物也有所不同,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中国水稻、小麦分布图。由于受气候影响的原因,水稻、小麦主要集中在哪个地区?
师:其实南方和北方都有种植水稻和小麦,但是这里有一个词“集中”,水稻主要集中在南方,小麦主要集中在北方。由于南北方生产方式的不同,使得南北方人们的生活习惯也有所
师:现在我们知道南北方的主要差异了,让我们一起来辨一辨书本62页中间的方框里哪些是属于南方地区,哪些属于北方地区。
师:需要补充的一点,在东部季风区我们分南北地区,而在非季风区综合自然地理要素,如热量、水分和地形等还将它分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因此,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这次个地区就是中国的四大地理分区。本节课我们讲了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差异,关于其它区域的差异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会学到。
【复习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