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磷腺苷对心衰患者的血液动力学效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眼底患者减低。通过眼底不同程度动脉硬化与脑ECT半定量观察分析提示眼底动脉硬化程度不能反映脑内相应的血流灌注情况。其相关性由于病例太少,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临床观察脑动脉硬化患者吸吮反射较掌颏反射出现率高,但ECT结果显示脑灌注无统计学差异,提示二者均可做为脑动脉硬化症诊断的参考指标,不可偏于一端。

值得提出的是以上各症状灌注减低区多在左侧半球出现,是否与大脑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即半球优势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另外各症状的EC T结果均有小脑的放射性摄取值较对照组增高,我们分析可能与脑动脉硬化,脑血流的重新分布有关,其机理有待于今后探讨。

参 考 文 献

1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编委会.脑动脉硬化症诊断标准.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78,11∶128

2苏镇培,黄如训.关于脑动脉硬化症的几点意见.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4,20(4)∶252

3隋帮森.脑动脉硬化症.见:隋帮森,主编.脑血管疾病-M R.C T.DSA与临床.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328

4Dozono K,Ishii N,Nishihara Y,et al.An autopsy study of the incidence of lacunes in relation to age,h yperten-sion and arteriosclerosis.Stroke,1991,22(8)∶993

5秦震.脑的解剖生理概述.见:史玉泉,主编.实用神经病学.第2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383~

384页

6马维义,颞叶.见:张培林,主编.实用神经解剖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474

7张葆樽,安得仲.神经系疾病定位诊断.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269~273页

(收稿:1998-01-14)

环磷腺苷对心衰患者的血液动力学效应

王与章 吉 进 武利军

选取心力衰竭患者12例。男8例,女4例,平均年龄(38.2±11.4)岁。2例急性心衰,10例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冠心病4例,风湿性心脏病3例,扩张性心肌病5例,心功能(N Y HA)Ⅱ级8例,Ⅳ级4例。所有患者在配合洋地黄利尿剂和扩血管的药物的基础上,给予环磷腺苷(美心力)40mg加5%葡萄糖静注。在用药前后30分钟、1小时测定血液动力学参数。

经股静脉穿刺床旁插入带热敏电阻的Swa n-Ga ni漂浮导管测定心率、血压及肺动脉平均压(PA P)、肺毛细血管楔压(PW P)、心排血量(CO),计算心脏指数(CI)、肺循环血管阻力(PV R),体循环血管阻力(SV R)。

本组12例病人用药前SV R、PV R、PW P、PA P 增加,CO、CI、左室作功指数(LV SW I)降低。静注美心力后30分钟时SV R、PV R、P A P降低,CO、LV SW I增加。1小时后前述指标变化更加明显,见表1。

美心力直接进入细胞内发挥Cam p作用促使作者单位:解放军二六四医院(030001)

表1 美心力用药后对血液动力学效应(x±s)项 目给药前

给药后

30分钟1小时

CO(L/mi n) 3.6±0.7 4.2±0.6* 5.0±1.1*

CI(L/mm/m2) 2.1±0.6 2.5±0.4 3.0±0.6** PAP(mm H g)41.4±8.432.8±7.3*26.1±4.8** P W P(mm Hg)31.2±4.123.6±4.818.0±4.9** SV R(dy n/s/cm)1861.4±124.21506±294.9*1360.2±127.0 P V R(dyn/s/c m)283.6±49.2182.7±62.5178±38.4*

LV SWI(g/m/m2)23.8±7.830.6±9.4*42.0±4.7** *P<0.05 **P<0.01

Ca内流,激活肌浆网Ca2+-A T P酶,加快Ca2+释放,改善心脏舒缩功能。同时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功能。本组12例患者应用美心力显示SV R、PV R、PW P、PA P降低。CO、CI、LV SW I增加。显示出良好的血液动力学效应。由于美心力可增加心肌收缩力,使CO增加,可对抗血管扩张引起的血压下降。本组患者未见血压、心率明显改变。所以美心力是治疗心力衰竭较为安全有效的药物。

(收稿:1998-02-04 修回:1998-04-17)

·

161

·

1998年第6卷第4期

DOI:10.16386/j.cjpccd.i ssn.1004-6194.1998.04.0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