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掌杂交、诱变及倍性育种研究进展与评析
红掌高效再生体系及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红掌高效再生体系及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作者:盛慧杜伟玲来源:《南方农业·上旬》2017年第03期(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生物中心,150029)摘要以红掌叶片为外植体,通过愈伤组织诱导、丛生芽分化及壮苗和生根培养,成功建立红掌高效再生体系。
试验结果表明:当6-BA的浓度为1.5 mg/L,2,4-D的浓度为0.2 mg/L 时,有愈伤组织产生的叶片数最多,愈伤组织状态也最好;分化培养基为“MS+BA 1.0+KT 0.5, Agar0.8%,Suc30%”;卡那霉素最终筛选浓度为2.0 mg/L;除菌剂为100 mg/L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或500 mg/L头孢唑啉钠。
讨论了外植体切割方法。
关键词红掌;再生体系;遗传转化体系;分化培养基;除菌剂;外植体切割方法中图分类号:S682;Q813.1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ki.1673-890x.2017.7.021知网出版网址:http:///kcms/detail/50.1186.s.20170320.2320.018.html 网络出版时间:2017-3-20 23:20:00红掌(Anthurium andraeantm Lind)又名安祖花、火鹤花等,属天南星科花烛属[1],是世界上非常流行的切花和盆花[2]。
原产于南美洲的热带雨林地区,现欧洲、亚洲、非洲皆有广泛栽培。
因其花色鲜艳,色彩丰富,备受人们喜爱。
红掌的育种主要采用杂交育种技术[3]。
繁殖方式以分株扦插为主,成本高,繁殖率低。
红掌制种需要人工授粉,费时费力,且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
红掌组织培养起始于1974年,由Pierik完成[4]。
组织培养是解决红掌扦插效率低最有效的方法,通过添加合适的外源调节剂就可以起到良好的扩繁效果。
本研究将组织培养与基因工程有效结合在一起,通过对除菌剂和抗生素的筛选,成功建立起高效的遗传转化体系。
期望通过转基因手段可以更加丰富红掌的种类,提高红掌的品质。
红掌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现状及发展
红掌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现状及发展李扬(海南大学农学院生物技术系,海南儋州571737)摘要:综述了红掌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对国内外在红掌组培快繁方面积累的经验和技术进行总结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红掌;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红掌(Anthurium andraenumLind) 又称为安祖花、大叶花烛,属南星科,火烛属,原产地哥伦比亚,其花色艳丽,花茎挺拔,叶型翠绿美观,是当今世界著名的切花和盆栽花卉之一。
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
红掌的繁殖方法通常采用分株、扦插、人工种子和组织培养。
由于红掌用常规分株繁殖难以扩大生产,而播种繁殖,要经人工授粉才能获得种子,耗费人力等,组织培养是红掌快速繁殖的唯一途径。
而且,该项技术的应用可大大降低种苗生产成本,缩短繁育周期,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对推动国内红掌花卉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以下是对国内外在红掌组培快繁方面积累的经验和技术进行的总结和分析。
1红掌组培快繁的研究历史自Pierik于1974年对红掌进行组织培养取得成功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组织培养的研究报道,但绝大多数的报道仅限于某一品种或单一器官(茎尖报道最多)。
1986年Keller等研究用MS.skoog培养基作叶插(加KT2 mg/L),1~2个月可形成愈伤组织。
1992年,Lighthoarn等报道0.5 mg/L的2,4-D对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最好,增加NH4NO3浓度可使叶片愈伤组织增殖加快。
1992年,KuehrleA等用4种杂交种幼苗的叶进行组培,发现在暗培养1个月后有半透明的胚胎发生。
2~3个月后,用MS + 6-BA 0.2mg/L + 2%蔗糖继续培养,成苗后移入温室。
1993年,复旦大学研究表明,在幼苗微培养中,昼长夜短可诱导愈伤组织生长;3%葡萄糖对愈伤组织形成是最有效的。
[2]2红掌组织培养的研究现状2.1再生体系的建立用红掌的茎尖,茎段、幼嫩叶片和叶柄作为最初培养诱导材料,即外植体。
红掌四倍体的离体诱导及其鉴定
D. Tropical四倍体植株的根尖 染色体数, 2n=4x=60
结果与分析
13
结果与分析
• Tropical和Pink Champion的四倍体与二倍体的气孔长度 与气孔密度均存在一定的变异范围, 四倍体的气孔长度显 著大于二倍体, 但其气孔密度则均显著小于二倍体。 • Tropical和Pink Champion的四倍体与四倍体和二倍体与
讨论
18
• 利用秋水仙素处理组织培养过程中产生的丛生芽、原球茎、 体细胞胚、无菌扦插枝等中间繁殖体是诱导观赏植物多倍体 的有效方法。本研究结果表明, 用秋水仙素处理红掌愈伤组织 是诱导红掌四倍体的有效方法。 • 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是影响离体诱导多倍体形成的重要
因素。本研究结果还表明, 液体培养基处理的红掌四倍体诱导
率高于固体培养基处理的四倍体诱导率, 说明液体培养方式有 利于发挥秋水仙素对愈伤组织的诱导作用。
讨论
19
• 直接观察花粉母细胞、根尖或茎尖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是 鉴定植物倍性的可靠方法。本研究参考Cotias-deOliveira等( 1999) 的压片法, 建立了适合红掌染色体分
析的改良压片法, 利用该方法以根尖为材料可获得清晰、
14
二倍体在气孔长度上差异不明显, 但在气孔密度上存在着
明显差异。 • Pink Champion 和Tropical的气孔长度和倍性都呈极显著
的正相关关系, 而气孔密度和倍性都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
系。通过气孔长度和密度鉴定红掌四倍体是可靠的。
结果与分析
和 四 倍 体 植 株 箭二 的倍 花体 药箭 头 ( ) Pink Champion ( )
分散较好的染色体制片。这为今后开展红掌的倍性育种提 供了可靠的鉴定方法。
红掌主要观赏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红掌主要观赏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作者:易双双杨光穗尹俊梅李崇晖黄素荣牛俊海来源:《热带作物学报》2017年第12期摘要为了解红掌种质的主要观赏性状特征及多样性水平,对64份红掌种质的29个观赏性状进行了调查及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7个质量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189 2~1.694 1,22个数量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569 6~2.050 3,变异系数均大于10%,说明红掌具有丰富的形态多样性。
相关性分析表明,红掌不同的表型性状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绝大部分性状彼此之间呈极显著相关。
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了8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到80.584%,其中叶片长、叶片宽、佛焰苞长、佛焰苞宽、花梗长、叶柄长、佛焰苞与花梗的夹角、佛焰苞尖端夹角、佛焰苞的颜色、花梗长/叶柄长和肉穗花序的颜色这些形态性状是导致红掌不同种质表型差异的主要因素。
聚类分析将64份红掌种质分为6大组群,其大小、形态、颜色和来源是分类的主要依据。
本结果将为有效利用遗传多样性开展红掌杂交育种提供参考。
关键词红掌;种质;观赏性状;遗传多样性中图分类号 S682 文献标识码 AAbstract Twenty-nine phenotypic characters of 64 Anthurium andraeanum accesions were analyzed to determine the main ornamental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enetic diversity index of the 7 qualitative characters had a larger amplitude from 0.189 2 to 1.694 1, while the 22 quantitative characters was from 1.569 6 to 2.050 3, and the variable coefficient was greater than 10%, which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high diversity level on the morphology in A. andraeanum.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different phenotypic characters had some relations between them,and most of them were highly significant. Eight principal components were obtained b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their accumulative contribution rate was up to 80.584%, including leaf length, leaf width, spathe length, spathe width, pedicel length, petiole length, included angle between spathe and pedicel, spathe tip angle, ratio of pedicel and petiole, spadix color and so on, and all of them were the main factors leading phenotypic difference between different germplasms. Sixty-four different germplasms were clustered into 6 groups based on clustering method, and the size, shape, color, and origin were the main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The results would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effective use of genetic diversity studies on A. andraeanum crossbreeding.Key words Anthurium andraeanum; germplasms; ornamental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genetic diversitydoi 10.3969/j.issn.1000-2561.2017.12.002红掌(Anthurium andraeanum Linden),又名为花烛、安祖花等,为天南星科(Araceae)花烛属(Anthurium Schott)多年生草本植物,是目前国际流行的热带切花和盆栽花卉之一。
红掌种质资源重要观赏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2020, 41(12): 2413 2419Chinese Journal of Tropical Crops红掌种质资源重要观赏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连子豪1,2,黄少华2,陈艳艳1,2,牛俊海2,尹俊梅2,3*1. 海南大学,海南海口 570228;2.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海南海口 571101;3.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口实验站,海南海口 571101摘要:为了解红掌种质资源重要观赏性状遗传多样性,以91份红掌种质作为试验材料,对17个重要观赏性状进行鉴定,应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其遗传多样性。
结果表明:供试红掌资源各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6.27%~66.20%,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8856~2.0886,说明其具有较高的形态多样性,其中右耳心距变异最大,肉穗花序顶端粗变异最小。
相关性分析发现,各观赏性状间存在着较为紧密的正向联系,大部分性状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通过主成分分析,确定的3个主要成分,其累计贡献率为82.991%,由决定植株大小、佛焰苞大小及肉穗花序粗度的指标组成,其中前两个特征对红掌种质多样性影响较大。
依据植株大小、佛焰苞大小及肉穗花序粗度进行聚类分析,可将91份红掌种质分为6个类群,各类群特征明显,其中第Ⅵ类群多个性状表现独特,值得特别注意。
本研究通过分析红掌种质资源重要观赏性状变异情况,了解其遗传多样性,为红掌遗传改良、种质创新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红掌;观赏性状;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中图分类号:S682 文献标识码:AGenetic Diversity Analysis of Important Ornamental Characters in Germplasm Resources of Anthurium andreanumLIAN Zihao1,2, HUANG Shaohua2, CHEN Yanyan1,2, NIU Junhai2, YIN Junmei2,3*1. Hainan University, Haikou, Hainan 570228, China;2. Tropical Crops Genetic Resources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s, Haikou, Hainan 571101, China;3. Haikou Experimental Station, Chinese Academy of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s, Haikou, Hainan 571101, ChinaAbstrac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important ornamental traits in the germplasm resources of An-thurium andreanum, 91 germplasm samples were used as the test materials to identify 17 important ornamental trai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variation coefficient of each character of the tested resources ranged from 16.27% to 66.20%, and the genetic diversity index ranged from 1.8856 to 2.0886, indicating that it had higher morphological diversity, among which the right auricular distance variation was the largest and the coarse variation at the top of the inflorescence was the smallest.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close positive correlation among the ornamental traits, and most of the traits showed significant or extremely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Through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the cumulative contribution rate of the three main components was 82.991%, which was composed of indica-tors determining plant size, bud size and inflorescence thickness, among which the first two characteristics had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diversity of germplasm. According to the size of plants, the size of floriferous bracts and the thickness of inflorescence, the 91 germplasm could be divided into 6 groups, among the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roup VI were unique and deserve special attention. This study woul lay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genetic improvement, germplasm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 andreanum.Keywords: Anthurium andraeanum; ornamental character; germplasm resources; genetic diversity收稿日期 2020-01-06;修回日期 2020-02-18基金项目 中央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No. 1630032019011,No. 163003201702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 31772143)。
红掌幼叶诱导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红掌幼叶诱导组织培养技术研究吕游1,乔永旭1*,成思涵1,周晓静1,周静1,张永平1*,郑萍2(1宿迁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江苏宿迁223800;2江苏新境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江苏宿迁223800)摘要:红掌深受市场青睐,但其组织培养繁殖技术未成体系。
本研究以红掌‘特伦萨’的嫩叶为外植体,MS 为基础培养基,探究添加6-BA 、2,4-D 和NAA 对愈伤组织诱导、愈伤组织增殖、丛生芽诱导和丛生芽生根的影响。
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是1/2MS+6-BA 0.5mg/L+2,4-D 0.5mg/L ;愈伤组织增殖的最佳培养基是1/2MS+6-BA 0.5mg/L+2,4-D 0.2mg/L ;丛生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是MS+6-BA 0.5mg/L+NAA 0.2mg/L ;丛生芽生根的最佳培养基是1/2MS+NAA 0.2mg/L ;生根后的幼苗,移栽成活率高达100%。
以期为红掌种苗扩繁提供参考。
关键词:红掌;愈伤组织;丛生芽诱导;丛生芽生根基金项目:江苏省苏北科技专项(SZ-SQ2021042);宿迁市科技计划现代农业项目(L202208);宿迁学院学科建设项目(2021ZDJS04);宿迁学院人才引进科研启动基金项目(校2022XQT004)。
第一作者:吕游(2022-),女,在读本科生,专业方向:园林。
通信作者:乔永旭(1978-),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园林园艺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
张永平(1978-),女,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园林园艺植物逆境生理生化。
加蔗糖30g/L ,琼脂5.5g/L ,pH 值5.8;培养条件:温度25±1℃,光照周期12h/d ,光照强度2000Lx ,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
每个处理接种100个外植体,重复3次,培养30d 后,统计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愈伤组织诱导率(%)=(诱导愈伤组织的叶块数/总叶块数)×100。
1.2.3愈伤组织的增殖。
红掌繁育技术研究进展
红掌繁育技术研究进展田丹青;叶红霞;舒小丽;吴殿星【摘要】红掌是一种重要的切花和盆栽植物.本文简要回顾了红掌引种历史与利用现状,综述了红掌的繁殖方法、组织培养及其包括离体诱变在内的生物技术在红掌育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旨在为红掌研发提供参考.【期刊名称】《农业科技通讯》【年(卷),期】2010(000)001【总页数】4页(P111-113,115)【关键词】红掌;繁育;组织培养;生物技术【作者】田丹青;叶红霞;舒小丽;吴殿星【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杭州,310029;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开发中心,杭州,310020;浙江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杭州,310029;浙江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杭州,310029;浙江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杭州,310029【正文语种】中文红掌(Anthurium andraenum)又称花烛、安祖花,系天南星科花烛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在许多热带国家和地区被列为主要切花品种,是仅次于热带兰的第二大宗热带花卉商品。
在2002年的荷兰花卉拍卖市场上,红掌既是最受欢迎的10种切花之一,又是最受欢迎的10种盆栽植物之一,切花红掌的销售额达4160万欧元,是所有切花品种中增长最快的;盆花红掌的销售额仅次于蝴蝶兰,达3410万欧元。
荷兰、以色列、美国夏威夷是目前红掌的主要栽培中心。
荷兰在红掌育种和标准化栽培等方面居领先地位,全世界范围内红掌新品种主要由荷兰的AVO、Anthura等公司推出。
我国于1983年由荷兰进京举办花展时开始引入红掌。
我国红掌的生产科研与销售情况与国际水平相距甚远,虽很多地方均有生产,但其种苗仍主要来自国外。
为尽早结束进口红掌试管苗的历史,十分必要将红掌繁育技术加以总结,为国内红掌发展提供参考。
1 红掌引种历史与利用现状1853年,M.Triana在拉丁美洲哥伦比亚海拔360m处发现红掌;1876年,由法国植物学家Eduard André引入欧洲;比利人Jean Linden率先栽培并开始销售,从此红掌作为商品开始风靡全球。
红掌品种‘樱桃红’变异株的倍性鉴定
红掌品种‘樱桃红’变异株的倍性鉴定冷青云;牛俊海;尹俊梅;杨光穗;黄少华;徐洪伟【期刊名称】《热带作物学报》【年(卷),期】2014(035)011【摘要】以红掌品种‘樱桃红,正常株及其疑似变异株为试验材料,采用形态学特征比较、流式细胞仪检测及染色体计数法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疑似变异株与正常株在叶片宽度、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叶片厚度、叶柄长度、叶柄粗细、花梗粗细、佛焰苞厚度方面差异显著,疑似变异株的气孔长度和花粉粒直径显著高于正常株,气孔密度显著低于正常株;疑似变异株的叶片单细胞DNA含量是正常株的2倍,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4x=60,为正常株2n=2x=30的2倍.结果证实了该疑似变异株为四倍体,是作为研究红掌的遗传变异和进行多倍体育种的较好材料.【总页数】5页(P2139-2143)【作者】冷青云;牛俊海;尹俊梅;杨光穗;黄少华;徐洪伟【作者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海南儋州 571737 ;农业部华南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开放实验室,海南儋州 571737;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海南儋州 571737 ;农业部华南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开放实验室,海南儋州 571737;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海南儋州 571737 ;农业部华南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开放实验室,海南儋州 571737;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海南儋州571737 ;农业部华南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开放实验室,海南儋州 571737;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海南儋州 571737 ;农业部华南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开放实验室,海南儋州 571737;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海南儋州 571737 ;农业部华南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开放实验室,海南儋州 5717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82.3【相关文献】1.红掌不同品种对红掌细菌性疫病的抗病性测定 [J], 丁钿;曾伟达;刘琼光;周晓云2.红掌组培苗遗传变异的RAPD检测技术研究 [J], 潘英文;林明光;刘福秀3.红掌组培变异株的特异DNA片段分析 [J], 张淑红;陈超;杜宏薇;范永山4.红掌新品种“红孩儿”工厂化栽培技术 [J], 刘科伟;李晓敏5.红掌品种'大哥大'组培苗水培体系的建立 [J], 吴筱林;由翠荣;龚雪琴;郭善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红掌种质资源形态学标记与遗传多样性分析
红掌种质资源形态学标记与遗传多样性分析徐世松;王呈丹;黄素荣;张志群;黄少华;杨光穗【摘要】为了解红掌种质资源的遗传基础,对收集的32个红掌品种的形态学性状如株高、花色、叶色等进行比较分析.基于形态学标记,这些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丰富.UPGMA聚类分析表明,这32个红掌品种可划分为5大类,其中包括4个较小的类群和1个较大的类群.本研究鉴定的一些形态学标记对于红掌品种鉴定、遗传多样性分析和杂交育种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期刊名称】《热带作物学报》【年(卷),期】2014(035)010【总页数】7页(P1890-1896)【关键词】红掌;形态标记;种质资源;聚类分析【作者】徐世松;王呈丹;黄素荣;张志群;黄少华;杨光穗【作者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海南儋州 571737;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海南儋州 571737;农业部华南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开放实验室,海南儋州571737;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海南儋州 571737;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海南儋州 571737;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海南儋州571737;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海南儋州 5717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82.36doi 10.3969/j.issn.1000-2561.2014.10.003红掌(Anthurium andraeanum Linden.)又称花烛、安祖花,为天南星科花烛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现今最为名贵的切花和盆花品种之一,在全球的热带花卉贸易中,红掌销量仅次于热带兰,名列第2位[1]。
通过A.andraeanum种内和花烛属种间杂交(A.andraeanum与A.amnicola,A.antioquiense,A.androphyoides,A.armeniense,A.crystallinum,A.kamemotoanum,A.lindenianum,A.formosum,A.ravenii,A.nymphaeifolium,A.ornatum等)及人工选育,目前已获得大量具有观赏和商业价值的杂种,为此,Croat等[2]制定了花烛属植物的形态描述规范。
红掌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
红掌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摘要红掌是一种珍贵的观叶和观花兼具的植物,既可用于切花,又可以盆栽,已成为全球销售量仅次于热带兰的第二大商品花卉。
目前红掌主要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大量繁殖。
对红掌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从外植体取材、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和增殖、生根培养、炼苗移栽等方面内容,并提出了红掌组织培养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红掌;外植体;愈伤组织;不定芽;生根;炼苗移栽红掌(Anthurium andraeanum)又名花烛、安祖花、火鹤花,天南星科花烛属多年生附生常绿草本植物,原产于南美洲的热带雨林中。
红掌的佛焰苞颜色多样,叶片赋有天鹅绒的光泽,是少有的观花和观叶兼备的植物,主要用于切花,也可以盆栽。
目前,红掌已成为销售量仅次于热带兰的第二大热带花卉商品,在国际商品花开市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自从1974年Pierik et al[1]首次通过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的形成进行快速繁殖红掌以后,经过人们不断的改进和优化,红掌的组织培养技术已经广泛地运用于生产。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红掌组织培养的研究报道有很多,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该文综述了红掌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主要对红掌的组培过程、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研究的方向加以总结,以为红掌产业化生产和育种提供技术参考。
1 外植体取材1.1 外植体的类型目前,国内外报道红掌组织培养采用的外植体有叶片[2]、叶柄[3]、茎尖[4]、侧芽[5]、根[6]、苞片[7]和花序轴[8],其中叶片和叶柄是主要的外植体。
1.2 外植体取材的部位、大小和生理年龄外植体的部位、大小和生理年龄不同,诱导愈伤组织的效果也不同。
叶片基部靠近叶柄处、带叶脉的叶片、叶脉集中的部位[9-11]容易诱导愈伤组织。
从愈伤组织诱导率来看,叶片基部>叶片中部>叶尖[12],不含叶缘叶片>含叶缘叶片[13],叶片大小以1 cm×1 cm为宜。
红掌新抽出的叶片展叶2~3周,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诱导所需的时间也最短[14-15];初展开叶片诱导愈伤组织能力最强,其余依次为未展开叶片,刚转绿成熟叶片和深绿色老叶片[16]。
3个品种红掌的组织培养研究
3个品种红掌的组织培养研究作者:李小东刘爱凤郑林陈恒新来源:《农业与技术》2016年第16期摘要:以红掌品种特伦萨、火鹤、粉冠军的幼嫩叶片、带腋芽茎段为材料,研究红掌组培技术。
结果表明:以腋芽为外植体比幼嫩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高;愈伤组织诱导最佳培养基是1/2MS+BA1.0mg/L+KT0.1mg/L+2,4-D0.2mg/L;芽分化最佳培养基是1/2MS(NH4NO3 400mg/L)+ BA1.0mg/L+NAA0.2mg/L;壮苗生根培养基是1/2MS+AC0.5mg/L。
关键词:红掌;愈伤组织;快繁;组培中图分类号:S682.1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833013本实验通过对3个品种的组培研究以期找到最佳培养基,为红掌组培苗的工厂化生产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1.1 取材及消毒供试材料为A1特伦萨、A2火鹤、A3粉冠军。
取幼嫩的带腋芽茎段、尚未展开的幼嫩叶片,用洗衣粉轻轻洗净材料表面。
在自来水下冲洗30min左右,在超净工作台内用75%酒精泡30S,再用0.1%的升汞浸泡7~9min,然后用无菌水洗5次,每次5min,切成1×1cm小块接种到诱导培养基。
1.2 供试培养基及培养条件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1#1/2MS+BA1.0mg/L+KT0.1mg/L+2,4-D0.2mg/L和2#1/2MS+ KT2.0mg/L+NAA0.2mg/L;芽分化培养基:3#1/2MS+BA1.0mg/L+NAA0.2mg/L和4#1/2MS (NH4NO3400mg/L)+BA1.0mg/L+NAA0.2mg/L;生根培养基:5#1/2MS+NAA0.5mg/L、6#1/2MS+AC0.5mg/L和7#1/2MS,以上培养基pH5.8 ,琼脂为6g/L ,于121℃杀菌20 min。
培养条件:愈伤组织诱导及扩大培养温度25℃ ±1℃;小苗分化和生根为光照14h,黑暗10h,光源由LED灯提供,光强1500 Lx。
红掌切花品种评价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
红掌切花品种评价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红掌切花品种评价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研究背景:红掌是一种十分受欢迎的室内绿植,其花序较为美丽,质地细腻,是极为适合用于切花的植物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室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切花的需求也相应增加。
因此,在红掌切花品种的选育及配套的栽培技术方面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从红掌切花品种的选择和栽培技术的改进两个方面入手,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对红掌切花品种进行评价,筛选出适合切花市场的优良品种。
2.分析不同品种之间的生长发育差异,研究不同光照、湿度、温度等生长条件对不同品种生长的影响,为其后期的栽培提供指导。
3.对红掌切花的光合作用、养分需求等生长特性进行研究,为其后期的育种和栽培奠定基础。
4.研究红掌切花的产量及质量随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变化的规律,制定出科学规范的栽培技术。
预期成果:通过对红掌切花品种的评价及栽培技术的改进,本研究预期将取得以下成果:1.筛选出适合切花市场的优良品种,为红掌切花的推广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2.制定出科学规范的栽培技术,提高切花产量及质量,提升其经济价值。
3.研究出红掌切花的光合作用、养分需求等生长特性,为其后期的育种和栽培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1. 王三川. 红掌切花的选育[J]. 北方园艺, 2013(3):175-178.2. 陈哲眉, 罗志华. 红掌切花原材料栽培技术的探讨[J]. 江苏园艺, 2009(3):49-50.3. 李斌, 杜兴华. 光照对红掌切花切花质量的影响[J]. 园艺学报, 2016, 43(11):2279-2288.4. 王志民, 李伟红. 水培条件下红掌的生长发育及营养生理变化[J]. 北方园艺, 2015(5):192-196.。
红掌四倍体的离体诱导及其鉴定
111 材料 取 ‘玉女 ’ ( Pink Champ ion) 和 ‘热情 ’ ( Trop ical) 的盆栽植株幼叶进行组织培养 , 诱导出愈伤
组织 , 以继代 4代的愈伤组织为试验材料进行四倍体诱导试验 。 112 方法 11211 四倍体诱导 采用固体培养和液体振荡培养两种处理方法进行 。固体培养诱导是将生长旺盛 均匀的红掌愈伤组织分别接种到含 0、0105、011、012、013和 016 g·L - 1秋水仙素的固体培养基上 , 处理 30 d; 液体培养诱导是将红掌愈伤组织分别接种到含 012、015和 1 g·L - 1秋水仙素的液体培养 基中 , 在转速为 90 r·m in- 1的摇床上振荡培养 3~14 d, 然后将处理后的愈伤组织转接到不含秋水仙 素的相同固体培养基上继续培养到 30 d。两种诱导方法每一处理均设 2 个重复 , 10 瓶为 1 个重复 , 每瓶 3块愈伤组织 , 处理在温度 ( 28 ±2 ) ℃、散射光的培养室中进行 , 基本诱导培养基为 N itsch (NH4 NO3 720 m g·L - 1 ) + 015 mg·L - 1 BA + 015 mg·L - 1 NAA + 015 m g·L - 1 2, 42D + 30 g· L - 1蔗糖 + 5% 椰子汁 。处理后的愈伤组织接种到不含秋水仙素的诱导培养基上培养 2代 (每代 30 d) 后 , 转接到 N itsch (NH4 NO3 720 mg·L - 1 ) + 015 mg·L - 1 BA + 015 m g·L - 1 KT + 012 mg· L - 1 NAA + 5%椰子汁 + 30 g·L - 1蔗糖 + 715 g·L - 1卡拉粉进行芽分化 , 当芽长至 3~4 cm 时 , 转 接到生根培养基 N itsch (NH4 NO3 720 mg·L - 1 ) + 012 mg·L - 1 BA + 1 mg·L - 1 NAA + 15 g·L - 1蔗 糖 + 1 g·L - 1 AC上诱导生根 。从再生植株群体中 , 随机抽取一定数目的植株进行染色体鉴定 , 计算 四倍体诱导率 ( % ) =四倍体植株数 (株 ) /鉴定植株数 (株 ) ×100。 11212 再生植株的倍性鉴定 细胞学鉴定 : 参考 Cotias2de2O liveira等 ( 1999) 的压片法 。具体步骤 如下 : 切取再生植株幼嫩的根尖 013~015 cm; 于 18℃黑暗条件下 , 用 01002 mol·L - 1的 82羟基喹啉 处理 6~8 h, 每隔 2 h换一次处理液 ; 将预处理后的根尖用清水洗净 , 于 4℃条件下用新鲜配制的卡 诺固定液 ( 95%乙醇 ∶冰醋酸 = 3 ∶1) 固定 18 ~24 h; 弃去固定液 , 将根尖置于 37℃水浴中 , 用 1 mol·L - 1 HC l酸解 40~60 m in, 然后用蒸馏水水洗 3次 ; 用卡诺固定液后固定 18~24 h; 制片前根尖 先在蒸馏水内软化 1 h, 然后切取根尖的分生组织放在预先滴一滴卡诺固定液的载玻片上 , 用镊子压 碎根尖 , 弃去残渣 , 在酒精灯上烤干 ; 滴一滴石炭酸品红染料进行染色 , 待染料快干时 , 盖上盖玻 片 , 快速经过火焰 6~7次 。在 O lympus2IX71倒置显微镜下观察 , 拍照 。
红掌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修改
红掌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一、项目概述1、项目背景、立项意义,技术开发状况和企业现有产业的规模红掌,又名安祖花、火鸟花等,学名Anthurium andraeanum,多年生常绿草本花卉。
以其翠叶欲滴,佛焰苞片猩红亮丽,肉穗花序镶金嵌玉的风姿,令人神往.它那热烈、热心、热情、进取向上的意境使人油然欣喜。
随着红掌市场生产量逐年扩大,品质越种越好两大现象日益明显后,企业不约而同地意识到品种差异性将是今后市场竞争的一大法宝。
多年来,在红掌盆栽市场,红掌的育种栽培技术均由荷兰等外国知名花卉生产企业掌握,我国在红掌等花卉生产销售方面,更多地是引进其培育的新品种并进行推广。
近些年,不少国内生产企业开始积极参与红掌育种,自主开发新品种,并储备了一定数量的种源,成为国内红掌生产企业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对我国红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亦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目前,国内外的一些生产企业已陆续推出红掌的新品种,荷兰瑞恩公司的“红国王”、“爱的幻想”和荷兰安祖公司“香妃”、“国王”自去年上海第九届中国国际花卉园艺展览会上亮相后,相继被国内的花卉公司买断,某些品种更是申请了新品种保护和签订了独家代理协议。
这些红掌买断品种将于今年“十一”前后至明年春节出现在市面上。
广州花卉研究中心选育的四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红掌新品种“彩霞"、“旭日”、“朝霞"、“贵妃”于今年四月在北京举办的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花卉园艺展览会上亮相,广花方面称,这些新品种的观赏性可与国外品种媲美,未来市场前景看好.为避免未来在红掌新品种营销方面受制于人,本项目拟引进四种红掌新品种-—由荷兰瑞恩公司研发的红掌新品“爱的幻想”,株形丰满,叶片圆润有光泽;花朵多达6至10朵,花期达4个月,花色随成熟度由粉红变为亮红。
荷兰安祖公司研发的“香妃”,紫色花,花序开花后散发淡淡的清香,植株外形高贵、优雅。
广州花卉研究中心和华南农业大学研发的“彩霞红掌”、“旭日红掌”均为红色中型红掌盆花新品种,与目前市场流行的红掌盆花品种“粉冠军”相比,“彩霞红掌”佛焰苞较大,生长周期较短;“旭日红掌"花期较长,花色鲜艳稳定.专家表示,这些红掌盆花新品种市场前景看好。
红掌杂交育种与无菌播种技术
红掌杂交育种与无菌播种技术陈春;陈孝丑;张毅智;陈发兴;江瑞荣;徐建球【摘要】以不同红掌品种为供试材料,经过亲本选择、授粉及无菌播种试验,探索了红掌的杂交育种技术.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红掌杂交组合,其种子成熟周期差别较大.杂交种子的成熟期较大程度上取决于母本,相同的母本成熟期大致相同.36组红掌杂交组合种子的成熟周期平均为151d,以‘阿拉巴马’‘索米’为母本的杂交组合种子成熟期较长;以‘香妃’‘甜冠军’‘马都拉’‘夏之恋’为母本的杂交组合种子成熟期较短.对杂交种子进行组培无菌播种试验,结果显示萌发最适培养基为MS+6-BA0.25+NAA0.1,萌发率达95.6%.【期刊名称】《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7(029)003【总页数】6页(P287-292)【关键词】红掌;杂交育种;授粉;无菌播种【作者】陈春;陈孝丑;张毅智;陈发兴;江瑞荣;徐建球【作者单位】福建省林业科技试验中心,福建漳州,363600;福建省林业科技试验中心,福建漳州,363600;福建省林业科技试验中心,福建漳州,363600;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福建福州,350002;福建省林业科技试验中心,福建漳州,363600;福建省林业科技试验中心,福建漳州,363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82.1+4红掌(Anthurium andraenum)为天南星科花烛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地为哥伦比亚,是目前世界上畅销的切花与观叶兼宜的观赏植物,具有很高的观赏及经济价值,市场开发前景广阔[1,3].我国红掌方面的文献较多,主要集中在组织培养以及栽培技术方面[4,5],但却仅有少量的红掌杂交育种方面的报道[6],国内的红掌育种水平较为低下.我国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这对红掌产业的良性及快速发展造成了较大的障碍[7].本文通过以不同红掌品种为供试材料,经过亲本选择、授粉及无菌播种试验,探索了红掌的杂交育种技术,旨在培育红掌新品种,为我国红掌品种的创新奠定基础.供试材料为福建省林业科技试验中心的红掌品种,包括‘阿拉巴马’‘白冠军’‘粉冠军’‘香妃’‘红唇’‘夏之恋’等22个品种,均栽培于试验中心五板桥基地的温室大棚中.1.2.1 自然授粉结实情况调查对温室大棚栽培的红掌品种进行自然授粉结实情况调查,每盆植株有花序结实即算为结实的植株,对不同品种随机统计50盆的量,统计结实情况,初步了解不同品种作为父母本时的结实特性,为杂交母本的选择提供参考.结实率=结实的植株数/50×100%.1.2.2 亲本的选择结合育种目标,选择叶形、株形、佛焰苞片颜色以及抗逆性等性状优良且差异较大的父母本进行杂交试验,同时根据大棚栽培的红掌各个品种的花粉、雌蕊实际开放的情况进行杂交组合的设计,共设计杂交组合36组,具体组合见表3.1.2.3 杂交授粉方法选择在冬季(一般为12月至翌年的2月)凌晨3点到5点,温度为15~25℃,湿度60~80%时,进行授粉试验.父本的花粉选择在花苞片刚展开,花序为淡黄色为佳.母本则以花苞片展开到整个花序为白色并分泌粘液(此时雌蕊开放)为佳.此时,采集父本的花粉,并用毛笔刷轻轻地刷在母本的整个花序上,为保证授粉质量,应保证毛笔刷刷3次以上,一个组合授粉后毛笔刷不能重复使用.授粉完成后,用套袋套住.授粉后在花序基部挂上标签,注明授粉组合,授粉时间.1.2.4 杂交种子的采收授粉1个月后,开始观察记录花序生长发育情况,2个月时花序开始膨大,5~6个月,种子由绿色逐渐变为黄色,最后为橙黄色,即进入成熟期状态,可进行采收.采收时记录不同杂交组合采收的日期.不同杂交组合种子成熟周期从杂交当天开始计算至第一颗种子采收日期.1.2.5 杂交种子无菌播种(1)外植体的消毒处理以采收的浆果为外植体,用酒精-升汞二步法进行表面消毒.将浆果置于自来水下冲洗10min后,放置于超净工作台上,用75%酒精浸泡30 s,无菌水冲洗1遍,之后用0.1%HgCl2消毒10min,再用无菌水清洗5~6次,用手术刀切开浆果,得到种子,接种到萌发培养基中.(2)萌发培养基的筛选以MS、1/2MS、WP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6-BA及NAA,采用正交试验,试验的因子水平表见表1.通过正交设计L9(34),共9个处理,每个处理接种10瓶,试验重复3次,观察统计种子的萌发率,通过方差分析进行显著性检验,筛选出最适红掌杂交种子的萌发培养基配方.(3)培养条件杂交种子无菌播种后先进行暗培养7d,然后进行光照培养,一直到种子萌发.其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3~27℃,光照10h/d,光强2000Lx.培养基中添加的糖为30g/L,琼脂7.3g/L.对温室大棚栽培的不同红掌品种进行自然授粉结实情况调查统计,统计结果见表2.由表2中可看出,22个不同红掌品种的平均结实率为66.09%,这说明了在温室栽培的条件下红掌结实能力均较高,适合开展杂交育种试验.同时,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彩霞’‘红唇’‘马都拉’‘骄阳’‘夏之恋’‘粉冠军’‘香妃’‘红胜利’的结实率高,均达80%以上,这些品种适合作为杂交母本;‘维他’‘旭日’‘迷你红’的结实率低,分别为28%、22%及18%,这些品种不适合作为杂交母本;其他品种如‘潘多拉’‘维多’‘广州红’等品种结实率适中,应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选择.对2016年1月27日杂交的花序(杂交组合为皇冠×骄阳)在3月11日,4月26日,5月20日,7月11日分别进行了一次相机拍照记录,观察杂交后花序的生长变化,结果见图1.结果显示,在杂交1个月至1个半月后就可以观察到红掌花序开始变化,花序逐渐膨大,已经能够明显看到种子膨大;种子在3~5个月呈绿色状态;杂交5个月后种子开始由绿色渐渐变为黄色,基本上步入成熟期.本试验结合育种目标,选择叶形、株形、佛焰苞片颜色以及抗逆性等性状优良且差异较大的父母本进行杂交试验,同时根据2.1的试验结果,选择红掌自然结实率较高的品种作为母本,观察各个品种的花粉、雌蕊实际开放的情况进行杂交组合的设计,共配置的杂交组合36组,于2016年的1月27日进行授粉试验,根据2.2试验结果进行观察,于2016年6月8号开始采收,至8月12号采收全部完成. 对36组不同杂交种子组合的种子成熟周期进行观察统计,由表3可以看出,不同红掌杂交组合,其种子成熟周期差别较大.杂交组合种子的成熟期较大程度取决于母本,相同的母本成熟期大致相同.36组红掌杂交组合,其种子的成熟期平均为151d,以‘阿拉巴马’‘索米’为母本的杂交组合种子成熟期较长;以‘香妃’‘甜冠军’‘马都拉’‘夏之恋’为母本的杂交组合种子成熟期较短.将红掌杂交种子接到萌发培养基中,7 d后种子开始萌动,14 d后可观察到种子萌发出新芽,30 d时统计不同培养基中种子的萌发率.由表4的正交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基本培养基(A因素)、6-BA(B因素)、NAA(C因素)三因素对杂交种子萌发率的影响主次关系为A→B→C,这说明基本培养基对种子萌发率的影响>6-BA对种子萌发率的影响力>NAA对种子萌发率的影响力.通过方差分析,由表5可知,基本培养基对杂交种子萌发率的影响极显著;6-BA 和NAA对萌发率的影响显著.不同的基本培养基与不同浓度的6-BA和NAA的组合,杂交种子萌发率差别较大.适当的浓度6-BA与NAA能促进种子的萌发,不但萌发率较高,而且芽苗较为健壮,叶片深绿色(见图2).萌发率最高的处理是2号,平均萌发率高达95.6%;其次是处理5,平均萌发率达94.9%;再次是处理3,平均萌发率达90.5%.综上,诱导杂交种子萌发的诱导培养基以A1B2C2为最佳,即MS+6-BA0.25+NAA0.1,杂交种子的萌发率高达95.6%,能获得较为健壮的芽苗.本试验以22种不同红掌品种为供试材料,结合育种目标,选择叶形、株形、佛焰苞片颜色以及抗逆性等性状优良且差异较大的父母本进行杂交试验,通过36组不同的杂交组合种子成熟周期的对比,发现不同红掌杂交组合,种子成熟周期差别较大.杂交组合种子的成熟期较大程度取决于母本,相同的母本成熟期大致相同.36组红掌杂交组合,其种子的成熟期平均为151d,以‘阿拉巴马’‘索米’为母本的杂交组合种子成熟期较长;以‘香妃’‘甜冠军’‘马都拉’‘夏之恋’为母本的杂交组合种子成熟期较短.这些试验结果将有助于后续育种工作的开展与实施.本试验将杂交种子进行组培无菌播种,该方法比直接在土壤中播种,其萌发率高,萌发的周期更短,大大缩短了育种周期[6].试验结果显示,杂交种子萌发最适培养基MS+6-BA0.25+NAA0.1,萌发率高达95.6%.综上,目前红掌杂交育种技术研究在国内仅有少量报道,本试验经过红掌亲本的选择、授粉及无菌播种试验,探索了红掌的杂交育种技术,获得了杂交种子萌发最适诱导培养基,在红掌杂交育种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为我国红掌新品种的选育奠定了基础.【相关文献】[1]陈春.红掌‘香妃’组织培养与快繁技术 [J].亚热带农业研究,2015(4):254-257.[2]王若祥,王赧.花烛 [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1-2.[3]李平英,独军,韩云花.火鹤组织培养与快繁技术研究 [J].甘肃林业科技,2005,30(4):30-33.[4]潘英文,林明光,王安石.红掌工厂化育苗关键技术研究 [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237-8240.[5]张永红,王莲英.安祖花生长发育特性实探 [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5,17(2):73-79.[6]常娟霞,牛俊海,黄少华,等.红掌种子结实性、发育周期及杂交后代发芽力的变异分析[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4,33(2):392-397.[7]陈孝丑.14种红掌引进品种的观赏性初步评价 [J].福建热作科技,2014,39(2):9-11.。
红掌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进展
红掌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进展
李永庆;张玉娇;王洪磊
【期刊名称】《园林科技》
【年(卷),期】2014(000)003
【摘要】红掌为天南星科花烛属多年生草本花卉,目前作为切花材料和盆栽植物被广泛应用,由于红掌的繁殖方法较难满足花卉市场需求,红掌大量繁殖主要通过组织培养技术。
本文对红掌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包括外植体取材、愈伤组织诱导、光照条件、不定芽分化、生根培养、移栽等方面内容,并提出了红掌组织培养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方向。
【总页数】3页(P10-12)
【作者】李永庆;张玉娇;王洪磊
【作者单位】济南市花卉苗木开发中心;济南百合园林集团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82.14
【相关文献】
1.红掌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综述 [J], 聂振朋;温明霞;罗君琴;李丽;柯甫志
2.红掌的叶片培养及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J], 陈育青
3.食用仙人掌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J], 李鹤荣;秦静远;范学科;杨淑慎
4.红掌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J], 黄萍萍
5.红掌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 [J], 陈海;黄小江;林思诚;梁云芳;蓝水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掌杂交、诱变及倍性育种研究进展与评析作者:牛俊海冷青云林兴娥黄明忠杨光穗尹俊梅来源:《热带农业科学》2014年第11期摘要红掌是广为人们喜爱的盆栽和切花花卉。
近年来,中国红掌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成为世界主要生产基地和消费市场之一,我国对多样化新品种的需求增加,吸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尝试本土化的育种工作。
本研究概述了国内外红掌常规杂交、诱变和倍性育种方面的研究状况,并对存在问题及未来发展予以评析,为红掌相关研究提供信息参考。
关键词红掌;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倍性育种;花药培养;种质创新分类号 S682.14红掌(Anthurium andraeanum Lind)原产于中南美洲热带雨林,为天南星科(Araceae)花烛属(Anthurium Schott)多年生草本植物,着生有平展的佛焰花苞和直立柱状的肉穗花序,被用作盆栽观赏植物和切花花卉。
因其具有花形奇特、花色艳丽、花期持久、周年开花、株型优雅等诸多优点,深受全世界消费者喜爱。
红掌于20世纪70年代首次传入我国,90年代开始规模化种植,近年来发展迅猛,已成为世界主要产地和消费市场之一。
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品种多由种间或种内杂交选育而来。
荷兰专业公司、夏威夷大学以及佛罗里达大学园艺系等研究机构,经过几十年的培育,推出了众多花色、花形、株型、产量、抗性等特性各异的切花和盆花品种。
产业发展早期,我国的红掌生产中主要依赖进口或自繁国外品种的种苗。
2008年,红掌所在的花烛属植物,被正式纳入中国农业部发布的第七批《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名录》,对新品种的非法扩繁将被视为侵权行为。
近年来,荷兰主要的红掌专业公司安祖、AVO与瑞恩分别在昆明、北京和上海设立新品种测试基地和种苗生产中心,更多本地适应性新品种的投放,以及“荷兰品质中国价格”的优质种苗的供应,将继续巩固其对我国产业的主导优势。
因此,在这种形势下,加快选育自主产权的优良品种,是提高生产经营利润、保证我国红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
红苞花烛(A. andraeanum Lind)种内及花烛属(Anthurium Schott)种间杂交是红掌常规育种的主要方法,创造了丰富的遗传变异,培育出了几乎所有的盆花和切花品种。
另外,诱变育种和倍性育种在种质创新方面近年来也有了很大的进展,并培育出少量商业化品种。
本文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予以综述,为红掌研究和育种工作者提供参考,以期助力我国本土化新品种的研发工作。
1 红掌杂交育种有性杂交和后代选择是红掌新品种选育的主要手段。
花烛属植物估计有600~800种,甚至超过1 000种[1],为杂交育种提供了丰富的天然资源,但这些野生种及其近缘种多分布于中南美地区,目前只有一小部分被成功应用于育种中,这和资源收集的难度较大及专业育种研究者较少有关。
1.1 国外红掌杂交育种荷兰的Anthura、Rijnplant、AVO等专业公司,已经有近70年的红掌研究历史,不断推出众多切花品种如…Acropolis‟、…Tropical‟、…Choco‟、…Cheers‟、…Marysia‟、…Fantasia‟等,以及…Dakota‟、…Alabama‟、…Pink Champion‟、…Arebo‟、…Madural‟、…Turenza‟、…Valerie‟、…NewRed‟等盆花品种,加上提供的高品质种苗和现代化的栽培管理体系,几乎主宰着全球的红掌产业,但出于商业利益保护的需要,其育种材料、技术、学术性研究成果等一直被视同核心机密而较少公开。
自1950s,夏威夷大学启动红掌育种计划,Kamemoto等[2-3]开始从南美收集野生资源,并进行多年红掌品种的杂交选育,发展了育种和评价技术体系,陆续选育出…Nitta‟、…Midori‟、…Marian Seefurth‟、…Paradise Pink‟、…Kalapana‟、…New Era‟、…Tropic Flame‟等多个切花品种以及部分盆切两用品种[4-5](表1),但多数仅限于岛内和台湾等地区种植,其切花产品主要供应东亚和美国本土。
进入1980s,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园艺系Henny等,以及奥格尔斯比(Oglesby)植物实验室,开始采用A. andraeanum和紧凑型野生种A. amnicola、A. crystallinum、A. androphyoides、A. armeniense、A. kamemotoanum、A. ravenii、A. ornatum等进行杂交,选育出…Red Hot‟、…Tropic Fire‟、…Orange Hot‟、…Salsa‟、…Purple Plum‟、…Favorita‟、…SmallTalk‟、…Lady‟系列等几十个盆花品种[6-12](表1),但多数限于美国本土栽培。
1.2 我国红掌杂交育种2000年以后,我国陆续有部分研究者开始从事红掌品种资源的收集、保存、评价、鉴定和杂交育种工作[13-15],制定了《热带观赏植物种质资源描述规范-红掌》(NY/T 2033-2011),建立了亲本杂交、种子采收萌发、育苗管理等技术体系[16-18]。
目前已有少数品种获得新品种权并进入商业化推广应用,如广州花卉研究中心和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共同选育的盆花品种…朝霞‟、…彩霞‟、…旭日‟、…艳阳‟等,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选育出的…水晶之恋‟、…春晓‟等(表1)。
但由于本土育种起步较晚,收集的种质资源基础相对狭窄,多为国外释放的商业推广品种,而缺少近缘野生种,品种间杂交后代的同质性,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难以获得更特异的新品系。
另外,在育种技术经验的积累、严格规范的新品种测试评价等环节,和国外的专业公司和研究机构相比较,都有不小的差距。
因此,继续拓展种质遗传基础和完善育种技术体系,仍然是培育观赏性好及适应性强的自主品种的重要任务。
1.3 红掌杂交育种主要问题分析尽管传统杂交育种对红掌产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其局限性也十分显著,主要体现在:(1)育种周期长。
红掌童期较长,一个杂交世代(种子-种子)需要2.5年以上,加上单株选择、组培扩繁、品系测试等环节,即便只经过一轮杂交改良,选育出一个新品种也通常耗时6~8年,因此育种工作必须长期坚持下去。
(2)花烛属植物普遍存在自(杂)交不亲和、近交衰退(后代发芽率低、生长缓慢、异常分蘖、白化、畸形等)等生殖障碍[18-20],有时难以通过多次回交改变目标性状或者远缘杂交进行聚合育种,很难打破某些基因之间的连锁来改变植物的某一性状。
因此,针对特定的亲本组合,采用胚胎挽救、体细胞杂交等技术手段,有助于获得有活力的杂种后代。
(3)主要性状的遗传机制不明晰。
尽管夏威夷大学Kamemoto等在育种早期对A. andraeanum的花色等少数几个观赏性状进行过初步的遗传分析[3,21-25],但随着多年育种过程中渗入了多种近缘种的血缘,品种资源的遗传背景更为复杂;加上遗传学研究力量薄弱、周期较长、管理成本高以及完全随机分离群体不易获得等因素的影响,红掌重要性状的遗传规律研究比较滞后,使得杂交育种中的亲本组配仍然带有一定的盲目性,针对性不强。
开展重要性状的遗传机制研究,有助于提高杂交育种的成效。
(4)育种目标单一。
目前红掌常规育种主要关注观赏性状,在抗病虫、冷害、高温等综合适应性方面相对薄弱,仍需更广泛细致地开展种质资源评价,挖掘利用不同特性的育种材料。
(5)物种本身缺少某些重要性状相关的遗传基因,如佛焰苞的纯黄和蓝色、高抗细菌性疫病、优香味等。
这些特异种质的缺乏,限制了常规育种中对相关性状的改良,需要借助基因工程等育种手段实现定向改良育种。
2 红掌诱变育种诱变育种是指利用各种理化因素,诱发植物产生遗传变异,以期快速获得有利用价值的突变体,进而选育出新品种。
在红掌的物理诱变方面,Puchooa[26]采用137Cs源γ射线对红掌品种…Nitta‟种子、愈伤和叶片外植体分别进行辐射处理,培养后发现15 Gy强度足以使材料致死,而5 Gy处理的材料中出现了一些形态变异体。
朱佳文[27]对红掌盆栽品种…SweetHeart‟的愈伤组织进行60Co-γ射线辐射处理,表明最佳辐射剂量为1.5 Gy,致死剂量为2.5 Gy;通过细胞学检测发现了微核、桥、断片、染色体滞后等染色体变异类型,并借助RAPD分子标记筛选出了一批变异材料。
彭文君等[28]以不同梯度辐射剂量的60Co γ射线处理红掌…阿拉巴马‟品种的愈伤组织及组培苗,结果表明愈伤组织的半致死剂量为20~30 Gy,组培苗为30~40 Gy;辐射后的再生植株矮小且生长缓慢,生长受抑制程度随着辐射剂量而增加。
尽管辐射能导致远高于自然条件下的变异频率,但考虑到突变的多数有害性和随机性,辐射育种的目的性不强,并不能够针对特定性状进行改良,目前尚无报道显示有经该方法选育的红掌品种进入生产领域。
3 红掌倍性育种3.1 染色体加倍多倍体植物由于染色体加倍,通常表现出强壮、长势快、观赏性好、抗性强等特点,一直是园艺植物育种的重要途径之一。
利用秋水仙素等诱导剂,处理幼嫩外植体、愈伤组织、原球茎、丛生芽、体胚细胞等中间繁殖体,是诱导产生多倍体的常用方法。
目前,栽培红掌和近缘花烛属植物基本上都是二倍体(2n=30)[29-31],通过染色体加倍创造育种新种质是很多国内外研究者的兴趣所在。
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夏威夷的红掌研究者就已经开始红掌的倍性育种尝试,利用秋水仙素处理材料,培育了染色体加倍的品系[2]。
朱佳文[27]用秋水仙碱处理盆栽红掌品种…SweetHeart‟试管苗,结合培养诱导多倍体植株,诱变频率可达到40%,染色体压片观察发现诱变材料的染色体数目为60条。
张志胜等[32]对红掌品种…Pink Champion‟和…Tropical‟叶片诱导的愈伤组织为试验材料,采用秋水仙素处理进行四倍体诱导,表明0.2 g/L 秋水仙素的液体培养基中振荡培养14 d,四倍体诱导率最高,为45.5%。
田立民等[33]以秋水仙素浸泡红掌品种…Arizona‟气生根诱导的再生团块,显示0.3%浓度浸泡7 h处理,诱导率可达63.3%;与对照组相比,经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的变异植株叶片肥厚、茎较粗壮、植株较矮、生长迟缓、叶色较深。
Chen等[34]用秋水仙碱处理盆花品种…Arizona‟气生根诱导的愈伤组织,结果表明0.3%浓度处理5 h 情况下诱导率最高,不仅获得夜色加厚深绿及茎杆粗壮的典型四倍体植株,还发现了双佛焰苞和无花梗的变异株。
目前,多个由二倍体和杂交选育的三倍体红掌品种,已经进入生产应用。
如广州花卉研究中心和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共同选育的三倍体盆栽品种…贵妃‟和…妃子笑‟,是由四倍体品种…Pink Champion‟与二倍体切花品种…Tropical‟杂交而来,具有株型较紧凑,高大健壮、叶片肥厚、花冠突出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