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A3毕业论文模板(修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生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研究生姓名:
研究生学号:
专业名称: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姓名及职称:
论文完成时间:
毕业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毕业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论文作者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授权使用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重庆公共管理学院有关保留、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毕业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和纸质版。
有权将毕业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
有权将毕业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有权将毕业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
保密的毕业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使用声明。
论文作者签名:______日期:____________
导师签名: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
摘要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针对当前社会现实而提出的重大课题。
领导关系和谐与否对于社会的和谐有着重要的影响。
可以说,领导方式变革是和谐社会构建的“航标”和“助推器”。
同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逐步建立,在这种条件下原有的领导方式已不能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以人为本是和谐社会的核心理念,人本型领导是和谐社会构建下党和广大领导干部的正确选择。
人本型领导是以包括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作为其出发点与最终归宿,依靠人民,运用人民群众赋予的权力,按照科学的价值取向促进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领导模式。
在人本型领导方式中,领导者同被领导者两者都是目的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领导的有效性是领导学研究的主旨之一。
国内外的研究,无论是理念还是技术层面的研究成果都具有一定人本化倾向,这为论文的写作奠定了正确的理念。
同时,在社会调研中,所发现的问题也对本课题研究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
目录
1绪论 (1)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
1.1.1 问题的提出 (1)
1.1.2 研究的理论意义 (1)
1.1.3 研究的实践意义 (2)
1.2 研究目的与技术路线 (3)
1.2.1 研究目的 (3)
1.2.2 技术路线 (3)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述评 (4)
1.3.1 国内的研究 (4)
1.3.2 国外的研究 (5)
2和谐社会构建背景下领导方式变革的逻辑起点 (7)
2.1 领导环境发展趋势与特点 (8)
2.1.1 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 (8)
2.1.2 社会发展目标的变化 (10)
2.2 被领导者的特点 (12)
2.2.1 人民群众的需求多元化和自主性提高 (12)
2.2.2 被领导者主体的变化 (13)
2.2.3 新社会组织 (13)
2.2.4 人才是第一资源 (14)
2.3 领导活动与和谐社会建设不适应的原因分析 (15)
2.3.1 经验领导 (15)
2.3.2 权责不对称 (16)
2.3.3 缺乏成本意识 (16)
2.3.4 官本位 (17)
2.3.5 错误的政绩观 (18)
2.3.6 官僚主义与腐败 (18)
2.3.7 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19)
3人本型领导的涵义、特征与意义 (20)
3.1 对人本型领导内涵的探讨 (20)
3.1.1 “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 (20)
3.1.2 人本型领导的内涵 (22)
3.2 对人本型领导的基本特征探讨 (25)
3.2.1 “权为民所用”:权力之本质 (26)
3.2.2 “情为民所系”:情感之归属 (26)
3.3.3 “利为民所谋”:责任之所在 (27)
3.3 人本型领导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28)
3.3.1 马克思主义领导观的具体体现 (28)
3.3.2 社会主义本质与党的性质和宗旨内在要求 (29)
3.3.3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29)
4 人本型领导的价值观的构成分析 (31)
4.1 人本型领导价值观的一般性 (32)
4.3.1 效能 (32)
4.1.2 科学 (33)
4.1.3 创新 (34)
4.3.4 平等 (34)
4.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5)
4.2.1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35)
4.2.2 共同理想 (36)
4.2.3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36)
4.2.4 荣辱观 (36)
4.3 和谐社会构建背景下的价值取向 (37)
4.1.1 以人为本 (37)
4.1.2 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价值观 (37)
4.1.3 社会和谐的社会价值观 (38)
5人本型领导建构的设想 (40)
5.1 变革领导观念 (40)
5.1.1 创新服务观 (40)
5.1.2 辩证的领导观 (41)
5.1.3 加强道德修养 (42)
5.2 加强和谐型领导班子建设 (44)
5.2.1 贯彻民主集中制 (44)
5.2.2 权责制领导 (45)
5.2.3 科学的选任制度 (46)
5.3 构建人本型领导文化 (47)
5.3.1 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48)
5.3.2 对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的吸收和借鉴 (48)
5.3.3 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过程中的经验的总结 (49)
6 结束语 (52)
6.1 研究结论 (52)
6.2 创新之处 (52)
6.3 不足之处 (52)
参考文献 (53)
致谢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构建和谐社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个社会的和谐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三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和谐。
人类活动的组织性必然产生领导活动,由领导活动的这种特殊性所决定的,领导关系和谐与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纵观人类历史,只有当领导者同被领导者之间关系和谐之时,前两种关系才会和谐。
反之,则会破坏生产力发展,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类社会最不和谐的时候就是领导者同被领导者之间矛盾冲突不可调和的时候。
领导关系和谐与否取决于领导方式的选择。
因此,构建和谐社会要从领导方式的变革开始。
1.1.2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
所谓领导,既可以指人,又可以指过程。
作为过程而言是指领导者调动被领导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制定领导目标,并同被领导者一起完成领导目标的过程。
方式是内容的实行形式、方法、手段和途径。
因此,领导方式是指领导者同被领导者一起,制定领导目标,并调动被领导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来完成领导目标所采取的方式、方法、手段和途径。
一般而言,领导方式既可以指领导群体(譬如政党)的领导方式,也可以指某个领导者个体的领导风格。
党的领导方式是指党从政治、思想和组织上对国家和社会实施领导的体制、机制、手段和方法的总称。
党的领导是靠广大领导干部实现的,领导者个体的领导方式直接影响到党的领导和执政的基础。
················································
2.1 领导环境发展的趋势与特点
领导环境是领导群体所处的情况、情势与境地。
它是指除了领导群体之外而影响领导活动过程的相关因素和条件的总和。
江泽民在建党8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
”[1]
2.1.1 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
领导的外部环境是领导活动的场所,具有“客观性”、“综合性”、“可变性”、“共生性”、“稳定性”和“可预见性”等特点。
[2]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变化日益迅速。
第一,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
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世界各国间的联系和交往比以前更加紧密了。
全球化深刻改变人、组织和社会的生存和交往空间形式。
英国学者戴维·赫尔德在《全球大变革》中,指出,全球化反映了一种广泛地认识:在经济力量和技术力量的推动下,世界正在塑造成一个共同分享的社会空间;在全球一个地区的发展能够对另一个地方的个人或者社群的生活机会产生影响。
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中指出:世界从2000年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即全球化3.0版本。
整个世界进一步缩微,整个世界的竞技场因一台无所不包的电脑而被夷平。
在全球化时代,领导者的活动空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宽广了,不再仅仅在本地区活动了,可以走向全国和全世界;所能够利用的资源················································
[1]江泽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508页。
[2]张世和:《论领导环境》,《新东方》,2005第3期。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列宁选集[M](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毛泽东选集[M](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邓小平文选[M](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1994年,1993年版.
[5]江泽民文选[M](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王长江,姜跃等.现代政党执政方式比较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
[7]冯秋婷.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探析[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8]张延生.领导活动基本规律的探讨与界定[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S1).
[9]刘振华.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J].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10]孔寒冰.试论“三个代表”政治现象出现的国内背景[J].国际政治研究,2005,(02).
[11]刘峰.领导大趋势[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
[12]刘峰.领导方式领导方法改进和创新[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2年版.
[13]李锡炎.现代领导策论-全球化时代领导能力提升研究[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版.
[14]王江.关于“第五代人”的界定[J].中国青年研究,2002,(03).
[15]杨雄.“第五代人”:自身特点与发展趋势在[J].中国青年研究,2002,(03).
[16]王邦佐,谢岳.转型时期社会阶层研究—新社会阶层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意义.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讨会文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
[17]张世和.领导的成本[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
[18]张一山.降低党的执政成本提高党的执政能力[J].新东方,2006,(05).
[19]张奎良.从民到人的历史切换[J].求是学刊,2006,(01).
[20]陈曙光.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走出传统跨越可能跨入现实[J].探索,2006,(02).
[21]张德.窦亚丽.正确理解与贯彻“以人为本”[J].中国人才,2006,(01).
[22]韩庆祥,张洪春.究竟怎样理解“以人为本”?[J].社会科学辑刊,2005,(05).
[23]童中贤.人本领导: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选择[J].理论与改革,2006,(01).
[24]罗建荣.牢固树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群众观[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
[25]樊钉.公共组织科学决策的理性分析[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6,(06).
[26]石峰编著.人本管理:激活人力资源[M].北京:中国物质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27]约翰·科特.变革的力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年版.
[28]郭咸纲.西方管理思想史[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版.
[29]李津.世界管理学名著精华[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4年第1版.
[30]李成言.现代行政领导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
[31]张一山.和谐社会构建视阈下的价值领导[J].求实,2006,(08).
[32]李英田.和谐社会价值取向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体现[J].理论与改革,2006,(01).
[33]张一山.领导观的重塑与和谐社会构建[J].领导科学,2006,(10).
[34]张一山.荣辱观的领导学阐释[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6,(10).
[35]罗殿龙.略论党的领导干部的修养——兼论儒家“修身”、“知治一致”思想
[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03).
[36][美]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37][美]彼得·圣吉.变革之舞[J].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年版.
[38]张一山.权责制之价值与在我国的实行[J].桂海论丛,2006,(10).
[39]詹国华.从管理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J],江西社会科学,2003,(06).
[40]任继愈.老子新译(修订本)[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41]韩雪风.社会和谐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基础[J].探索,2006,(01).
[42]纪宝成.中国古代治国要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版.
[43]关之宜.新理念.人本领导力[J].人力资源,2004,(04).
[44]乔恩·L·皮尔斯,约翰·W·纽斯特罗姆.领导者与领导过程[M].北京华译网翻译公司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2月第1版.
[45]高志明编著.让员工自己跑起来[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
[46]《领导科学》(2004—2006).
[47]《现代领导》(2004—2006).
致谢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有了属于自己的领导方式。
正因为如此,我们党在八十多年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才创造了辉煌的历史。
因此,在中共党史(含党建)学科体系内进行领导学的研究,认识党的领导方式有着重要意义。
三年来,我带着几丝懵懂,结合党史和领导学进行了学习和科研,并取得了一些进步。
回头审视这篇论文,发现很多不成熟的东西在里面。
然而,毕竟能力有限,作为和谐社会构建背景下的领导方式——人本型领导,它的理论根基虽然散落在各种文献中,但是把它当作一个单独的概念来论述,国内毕竟鲜有之,对于我一个刚踏入领导学门槛的人来说,选择这个论题,并尽自己的努力去做,形成这粗糙的文稿,权且作为对自己三年研究生生活的一个交待。
三年中,为了培养我们,老师们付出了很多。
我的导师——张世和教授是国内著名的领导学专家,他学术造诣深厚,思维活跃,积极创新,他这种孜孜不倦的精神一直深深激励着我。
从论文的选题、初稿、修改再到定稿,他总能在合适的时候启发我,并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给我修改论文,这才使得我顺利完成论文的写作,也使得论文中有了更多的闪光点。
我们的班主任朱亚利老师,三年来,从生活和学习上对我非常关心,她能发现我身上的缺点,并抽出时间同我谈心,让我懂得了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
三年来,我所取得一点一滴的进步和成绩是与她分不开的。
在这次毕业论文写作中,从开题到定稿,她忙前忙后为我们做了很多工作。
同时,曾礼教授、王正宁教授、胡大牛教授、黄远固教授、刘开寿教授、苏伟教授、沈志荣老师等等,三年中,他们从各个方面帮助和关心过我。
在此,我表示深深的谢意!
从大学走出来,进入高中从事教育,后又来到重庆读硕士研究生,今天又要走出“象牙塔”,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家人的心一直随着我的不定而担心,这让我感觉到深深的歉意。
可以说,有了家人的理解
和支持,我才得以完成这三年的学业。
在此,希望家人健康快乐!在三年的研究生生活中,我的朋友们一直关心着我,给了我很多鼓励和帮助,在此我表示感谢,并祝愿他们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学业有成!
一段生活的结束意味着新的开始。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将不辜负家人的期盼和老师的教诲,尽力前行,努力进步!
张一山
2007年4月8日于重庆公共管理学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在读期间所发表的文章:
[1]张一山.降低执政成本提高执政能力. 新东方.2005,(05)
[2]汪守军张一山.创新执政意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重庆社会主义学院报.2005,(02)
[3]张一山.先进性教育中多元化评价体系初探. 兵团党校学报.2005,(04)
[4]张一山.党的先进性教育是关系到党的形象的大问题重庆党校报.2005,(05)
[5]张一山.构建先进性教育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刍议. 党史文苑.2005,(20)
[6]张一山.新视角下陈云领导用人思想及指导意义广西青年干部报2005,(06)
[7]张一山.守法教育是先进性教育的应有之义. 重庆社科文汇.2005,(06)
[8]张一山.谁是第五类人?世界知识.2006,(02)
[9]张一山.处理党群关系的关键在于有效沟通民意. 重庆党校报.2005,(17.18)
[10]张一山.《庄子》“九征”与人才的考察. 领导之友.2006,(02)
[11]张一山.党执政中沟通民意的逻辑过程探析. 前进.2006,(02)
[12]张一山.领导观的重塑与和谐社会构建. 领导科学.2006,(10)核心
[13]张一山.“生态型领导”模式下团队的构建. 职业时空.2006,(22)核心
[14]张一山.和谐社会构建视阈下的价值领导. 求实.2006,(08)核心
[15]张一山.权责制之价值与在我国的实行. 桂海论丛.2006,(06)
[16]张一山.荣辱观的领导学阐释.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6,(10)
[17]张一山.长征与一次新的长征. 重庆党校报.2006,(18)
在读期间文章入选的全国性学术研讨会:
[18]张一山.降低党的执政成本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全国党史党建学科建设暨研究生学术研讨会. 中共党史学位点主办/天津师范大学承办. 三等奖
[19]张一山.和谐型领导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路径. 努力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能力理论研讨会. 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主办/四川乐山市委党校承办.
[20]张一山.网络传播与学习型政党构建. 2006全国创建学习型社会论坛以学习型政党引领学习创新潮流.中央党校《学习时报》主办/上海市委党校/上海闸北区委承办. 一等奖
在读期间参加的社科课题:
[21]张一山. 网络时代执政党的功能(三、四节)课题:网络时代的执政党(2003-DJB-06)主持人:黄远固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