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合唱指挥技法要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打好各种后半拍和打不呼吸
后半拍,附点、切分音都同属于“拍点后的后半拍进入”类型。它的基本动作是用有棱角的,突出、清晰的拍点和拍点后反弹,来让演唱者领受到后半拍的进入。
一,后半拍进入如《英雄赞歌》由于是强力度,需要用“有预备拍”进入
鼓浪屿之波》由于是弱力度,只需用“无预备拍”进入
二,附点节奏为了让附点后的后半拍节奏进入,也需要给明确的拍点预示
这首歌实际指挥时不需要每个附点都给拍点,而只用在第六小节给一下。
许多歌曲都有附点节奏,指挥要注意打出。如《送别》结束。《黄水瑶》中段。
三,切分节奏
快速度的切分节奏,需要打出更鲜明的拍点来引入后半拍。
俄罗斯民歌《雪球花》的句与句之间,更要用有棱角的切分来转入,同样需要打出鲜明的拍点,并且还需在切分节奏前一拍(第3小节第2 拍)即歌词“雪球”处打预备拍,来引导出第4小节切分节奏的强唱的“噢“字。这里实际演唱时,“噢”比“花”更要突出。
不让呼吸打法和不同时呼吸
有些歌曲前乐句与后乐句之间可以处理成不换气、不分句,黏连的方式。尤其是句之间是两拍长音的情况,这种不分句和不允许换气处理较为多见。如《大江东去》“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嘎沃丽泰》“啊!嘎沃丽泰“指挥这种不分句的动作要领是:
1,用合拍将两拍打成一拍来形成不分句的处理。
2,仍打两拍但在分句前的那一拍不打出拍点,而用“粘结”的不给呼吸
的打法连接过去。
3,右手打两拍,左手打合拍形成不分句的处理。
4,这种不分句处理有时还伴随有渐强的力度,这要求在指挥动作中反映
出来。
如《掀起你的盖头来》(王洛宾编曲孟卫东编合唱)第二小节第三拍“来”
字到第二句“让我……”之间的不分句处理。
《伏尔加船夫曲》第四小节“踏开世界的不平路”到“哎达达…”
之间的处
《嘎沃丽泰》第二段(啊!嘎沃丽泰)
演唱无伴奏合唱常需强调长线条的绵延的气息,大量使用不分句,不换气。下例很容易随着歌词每小节都换气,造成零碎的不好效果,指挥应当在方括弧处打不让换气动作。(同时安排好合唱团不同时呼吸——循环呼吸)
不同时(循环)呼吸”
不分句的处理,常常需要合唱队运用“不同时(循环)呼吸”的方式,来保持合唱队整体气息的连贯。所谓“不同时(循环)呼吸”即规定合唱队员的呼吸要避开原来音乐分句的位置,而将呼吸挪动到靠前或靠后的位置,每个合唱团员的不同时呼吸,就使合唱的整体形成不分句的延绵效果。如《在太行山上》“妻子送郎上战场……”
十,必须掌握左右手分开和配合
许多指挥的初学者,两个手大多是同步“对向”运动,左手往往不能单独使用,手势语言显得单调。称职的“指挥”应当掌握两手的分工和配合。
1,双手的同位和不同位
合唱指挥两手动作既有同在一个位置上的对向运动,又有不同在一个位置上,时而右手靠前、靠上,时而左手靠前、靠上;尤其是时而只用右手,时而只用左手的种种变化。这对丰富指挥的手势语言很有帮助。
2.,左手和右手交替使用
虽然右手是指挥的主要负责者,但有时左手和右手交替使用,甚至左手代替右手作为主要击拍和收拍时,又有一种新颖、突出的效果。例如:如《国歌》中第一个“起来!”用左手,第二个“起来!”用右手,第三个“起来”用双手。
《长江之歌》抒情的女声“你用甘甜的乳汁…”主要用左手(或左手靠前点,右手靠后点),有力的男声“你用健美的臂膀”主要用右手,到“挽起高山大海”再用双手。
3.长音
长音即延长四拍、三拍、多拍和包括部分两拍在内的长音节奏。
打长音提示是左手重要的工作。左手打长音即将左手提起并保持和长音同等长度的手势,以预示长音的长度。动作要求:
1,进入时左手要有拍点。
2,接着左手要有凝聚、稳定的保持感。不要晃动。
3,长音结束时,常有收拍,它的收拍也是下一句开始的预备拍,有呼吸换气的作用。
4,左手打长音时,右手同时打虚拍。(或称“数拍子”)如:
《送别》(李叔同词)
4,声部进入提示
在复调性的合唱里,指挥各声部的进出主要依靠手的指向,此外还用目光、表情来加以示意。
指挥这类合唱,两手常需分工指挥不同的声部。一般来说,女高音、男高音声部在指挥的左边,常用左手指挥;女低音、男低音声部在指挥的右边,常用右手指挥。但是如果歌曲分为男声、女声来演唱时,左、右手的指向比较随意,可以左手指挥男声,右手指挥女声,也可以左手指挥女声,右手指挥男声。例:《在太行山上》下例乐谱有划线,指挥要按划线读谱:
《我的祖国》
《游子情思》最后段落
5,左右手打不同节奏图式右手打男声打原拍,左手打女声一小节打一拍,打合拍。例《羊角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