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生态环境的保护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2讲生态环境的保护

考点1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1.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运用曲线分析人口增长问题

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1.下图表示的是三种可能的人口增长曲线,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曲线a

B.若地球上人口的环境容纳量(K)为110亿,则全球最适的人口数量为55亿

C.资源或空间有限是曲线b与曲线a产生差别的主要原因

D.如果环境条件恶化下去,人口增长将表现为曲线c

解析:选A。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呈“S”型曲线,应该表现为曲线b;“S”型曲线具有K值,若K值为110亿,则K/2值是最适的人口数量,为55亿;“J”型曲线无K 值,但在资源或空间有限时,人口增长呈“S”型曲线;如果环境条件恶化下去,人口增加到一定数量后又会逐渐减少,因此人口增长将表现为曲线c。

2.(2020·黑龙江哈师大附中高三期末)下图是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下列对“环境容纳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A.曲线图中的环境容纳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最大承载能力

B.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排列,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为Ⅰ、Ⅱ、Ⅲ

C.据图可知人类能改造环境,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纳量

D.现在的人口问题造成环境恶化,环境容纳量有下降的趋势

解析:选C。通过对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的分析可知,Ⅰ曲线是最理想的,甚至达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Ⅱ、Ⅲ曲线表示当人类的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时,环境就会对人类产生反作用,人类的数量会大幅度下降,Ⅲ曲线表示的情况最严重。

环境污染与治理

科学思维、社会责任

3.高密度水产养殖常会引起池塘水体富营养化,影响养殖。下图为利用稻田生态系统净化鱼塘(需定期投饵)尾水的示意图,箭头所指为水流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鱼塘尾水流经稻田后被净化,是因为水稻与藻类之间竞争光照和无机盐等,使藻类数量减少

B.通过稻田净化,B处水样中可溶性有机物浓度显著高于A处

C.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D.利用稻田生态系统净化鱼塘,使水体中藻类减少,降低了鱼塘的物种多样性

解析:选A。出现藻类水华的鱼塘尾水流经稻田后,水稻与藻类竞争光照和含N、P的无机盐等物质,使B处水样中藻类数量减少,A项正确。通过稻田净化,B处水样中可溶性有机物浓度比A处显著下降,其主要原因是稻田中的各类微生物分解了大量有机物,B 项错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和人工投放的饵料中能量的总和,C项错误。利用稻田生态系统净化鱼塘,使水体中藻类减少,有利于其他生物的生存,增加了鱼塘的物种多样性,D项错误。

4.下图表示某河流随着生活污水的流入,其溶解氧量(DO)、生物耗氧量(BOD)、无机物(富含N、P)的浓度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地有机物浓度低于b地

B.生活污水对无机物(N、P)的浓度变化无影响

C.在a、b两地间,DO值的增加是水体的稀释使植物数量增加的结果

D.河水中藻类等浮游植物将大量繁殖

解析:选D。由题图可知,a地的有机物浓度较高,随着有机物的分解,到了b地有机物浓度较低,A项错误;生活污水的排放会导致无机物(N、P)的浓度增加,B项错误;在a、b两地间随着无机物的增加,植物的数量逐渐增加,使得DO值不断增加,C项错误;随着大量无机物(N、P)进入河流,会使河水中藻类等浮游植物大量繁殖,D项正确。

(1)水污染类型的判读技巧

(2)水体富营养化产生机制

考点2生物多样性及保护

1.生物多样性的内容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保护措施

3.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然选择

(必修3 P131技能应用改编)下表显示某地哺乳动物和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各主要原因及其比例。

原因哺乳动物鸟类

偷猎31% 20%

丧失栖息地32% 60%

生物入侵17% 12%

其他原因20% 8%

,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答案:丧失栖息地和偷猎丧失栖息地

【真题例证·体验】

(2019·高考北京卷)为减少某自然水体中N、P含量过高给水生生态系统带来的不良影响,环保工作者拟利用当地原有水生植物净化水体。选择其中3种植物分别置于试验池中,90

天后测定它们吸收N、P的量,结果见下表。

对该水体的生态影响是()

A.植物a和b,群落的水平结构将保持不变

B.植物a和b,导致该水体中的食物链缩短

C.植物a和c,这两种植物种群密度会增加

D 植物a和c,群落中能量流动方向将改变

解析:选C。植物作为生产者,能吸收水体中的N、P,分析表格内容可知,浮水植物a吸收N的能力最强、吸收P的能力居中,沉水植物c吸收P的能力最强、吸收N的能力居中,综合来看,投放这两种植物降低水体中N、P的效果较好,排除A、B选项。投放植物后,植物吸收N、P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其种群密度将会增加,C选项正确。结合题中信息可知,投放植物a和c后能量流动方向不会发生改变,D选项错误。

【考法纵览·诊断】

(1)加强管理后,某自然保护区中过去难觅踪迹的大型食肉、食草野生动物种群得到了恢复。数年后,出现了保护区中的某种大型食草动物经常到保护区外的农田中采食的现象。该现象说明该种动物的种群数量增大,种内竞争增强

[2017·海南卷,T19D](√)

(2)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保证

[2015·江苏卷,T14A](√)

(3)各种中药材的药用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2015·江苏卷,T14B](×)

(4)大量引进国外物种是增加当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

[2015·江苏卷,T14C](×) 【长句应答·特训】

下图中图1表示生物多样性的三个不同层次,图2中甲、乙、丙是关于地雀的进化、发展过程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