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工具书
古汉语常用工具书
![古汉语常用工具书](https://img.taocdn.com/s3/m/c7d9477c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67.png)
我国第一部系统比较完备的字典。 2.编纂原因:
东汉一些今文学家对儒家经典随意解说,为反 对这种错误倾向,许慎编成《说文解字》,说明汉 字的结构和发展情况。
3.书名: 独体为“文”,合体为“字”,故为《说文解字》
4.在汉语史上的地位: (1)综合研究了小篆、籀文和古文的形体结构,
5.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例:
6.贡献:
7.有关注本:
《说文》四大家——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朱骏声(《说文通 训定声》)、桂馥(《说文义证》)、王筠(《说 文句读》)
《经籍纂诂》 一、简介:
清阮元主编,成书于嘉庆三年。 二、优点:
第一,引用的材料丰富全面,想要知道唐以前对某一个字有哪 些不同的解释、研究其得失,使用《经籍纂诂》最方便。
第二,可以将唐以前各种注释放在一起,比较各家得失,判断 其正确与否。
第三,通过比较前代注释,还可以看出古今词义演变的线索。 三、缺点:
材料繁杂、精芜并存,主次不分,使用不便。
四、体例: 编排方法——韵目排列法,按平水韵一百零六
韵编次被释的字。
平水韵
南宋平水人刘渊把“同用”的韵合并起 来,成为一百零七韵,后人又减为一百零六 韵,成为后来人们作诗的“诗韵”。
因形见义。对早于小篆的文字也加以保留,如: 前代古文——远古、上古金属器皿上的铭文; 孔壁古文——六国大篆; 籀文——大篆 (2)《说文解字》从分析字形入手,建立了一套形声系 统,有用“读若”的方法注释字音,所以,它是研究 上古音的重要依据。
(3)《说文》总结了汉代训诂学家对经传文字的训 释,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考求本义的字典, 所以它是研究先秦典籍中字义、词义必备的工具书。
古代汉语工具书
![古代汉语工具书](https://img.taocdn.com/s3/m/a558c341804d2b160b4ec08a.png)
本章学习的重点
一、词典的编排方式 二.词典的注音方式
三.词典的释义方式 四.古汉语常用工具书
一.词典的编排方式 1.按音序排列 ★按平、上、去、入四声的顺序排列; ★按古代诗韵106韵(又称平水韵)的顺
序排列; ★按注音字母的顺序排列。
★按汉语拼音方案26个字母的顺序排 列。
❖ 除了单个汉字外,举凡语词、人物、名著、历史事 件、古今地名、政党团体、各学科的专门术语等, 全都涉及。古语今语、古义今义全收,因此,也是 学习古汉语的重要工具书。
❖ 体例:《辞海》用的是部首排列法。先释单字字义, 再释复音词、词组和典故的意义、用法。
❖ 包罗丰富,解释准确。
❖ 4.《汉语大词典》 ❖ 大型多卷本汉语语词词典。中国汉语大词典编
在战国末年,汉代稍有增补。 (2)性质: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
也是我国最早的语义分类词典。 (3)体例:按照意义类别加以分篇,共十九篇。
❖ 释诂、释言、释训——对 古代词汇的解释,包括动 词、形容词、副词、联绵 词和词组
❖ 释亲——解释亲属的称呼
❖ 释宫——对宫室建筑的解 释
❖ 释器——对日常用具、饮 食、衣服的解释
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 ❖ (2)作状语。 ❖ 桓公问于鲍叔曰:“将何以定社稷?”鲍叔
曰:“得管仲与召忽,则社稷定矣。” ❖ 2.询问原因,可译作“为什么”。
❖ (1)作谓语或单独成句。 ❖ 即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
将。”.王曰:“何以?”《廉颇蔺相如列传》 ❖ (2)作状语。 ❖ 何以哭之哀也!(《论衡·遭虎》)
❖ “子”指诸子百家及释道宗教著作。
❖如:《老子》 、《庄子》 、《韩非 子》 、《墨子》 、 《荀子》 、《孙 子兵法》、《西游记》、 《水浒传》 《三国演义》 、《红楼梦》。
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简介
![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ae5ddfcee518964bce847c46.png)
(二)《史记索引》[电脑编排,以字为单位]。 (三)网络搜索与现代电子本古籍索引。
(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
馆出版。全书只收录古汉语中的常用字和常用 义,便于一般学习者使用。
(三)《汉语大字典》《中华字海》《汉语 大词典》
《汉语大字典》收56000余字,是目前最权 威的以解释汉字形、音、义为主要内容的大型 工具书。
《中华字海》,冷玉龙等编,收字数量多达 8万5千多,是目前收录汉字最多的工具书。
《汉语大词典》收词目约三十七万条,五千 余万字,是目前收词最多、解释汉语词语形音 义最权威的大型历史性工具书。
二、古代语言专著
(一)《说文解字》 1、年代和作者:《说文解字》简称《说文》,
东汉时期许慎著。 2、性质:是我国第一部字典,也是我国第一
部有系统的文字学著作。 3、体例:收字9353个,重文(异体字)
《太平御览》每条下先列书名,后引材料,如 “饮食”部十八“饼”。
四、书目
书目是记录图书名称、作者、出版情况等,并按一定 顺序编排的工具书。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纪晓岚等 撰)。
五、索引
索引,又叫引得、通检。它是将图书资料中的各种事 物名称(如字、词、人名、地名、篇名、书名或主题等) 分别摘录,按一定方法编排,供人们查找的工具书。
古代汉语
常用工具书简介
一、常用字典辞书
(一)《辞源》和《辞海》(含古今汉字归部原则); 1、《辞源》最大的特点是“重在溯源”,即尽可能
追溯每个词语的最早出处。 2、《辞海》最大的特点,一是包罗宏富(见上);
一是解释准确(与《现代汉语词典》一样,具有法律效 力)。
3、古今汉字归部原则: 古代是“以义归部”,即选取汉字中与该字字义关 系最密切的部分作为部首; 现代是“据形定部”,即左右结构选左;上下结构 选上;内外结构选外。
古代汉语工具书、古注
![古代汉语工具书、古注](https://img.taocdn.com/s3/m/175d8fd476a20029bd642de7.png)
適、之、嫁、徂、逝,往也。(释诂) 克,能也。(释言) 还、復,返也。(释言) 明明,斤斤,察也。(释训) 穆穆,肃肃,敬也。 (释训) 谓我舅者,吾谓之甥也。(释亲) 木谓之华,草谓之荣,不荣而实者谓之秀,荣 而不实者谓之英。(释草) 木豆谓之豆,竹豆谓之笾,瓦豆谓之登。(释 器)
山夹水曰涧。涧,间也。言在两山之间也。 负,背也。置项背也。 川,穿也。穿地而流也 。 冬,终也。物终成也。 钗,叉也。象叉之形,因名之也。 月,阙也,满则阙也。
读书贵先识字,识字然后能通经,通经然 后能致用。若不明六书,则字无由识;不知 古韵,则六书亦无由通。专辑此书,以苴 《说文》转注、假借之隐略,以稽群经子史 用字之通融。题曰“说文”,表所宗也;曰 “通训”,发明转注、假借之例也;曰“定 声”,证《广韵》今韵之非古而导其源也。
转注者,体不改造,引意相受,令长是也。 假借者,本无其意,依声托字,朋来是也。
暑,煮也。热如煮物也 肉,柔也。 贪,探也,探取入他分也。 雨,羽也,如鸟羽动则散也。
《方言》
嫁、逝、徂、适:往也。自家而出谓之嫁。 逝,秦晋语也。徂,齐语也。适,宋鲁语也。 往,凡语也。 庸谓之倯,转语也。 鼅鼄:……或谓之蠾蝓。蠾蝓者,侏儒语之 转也。
两汉: 毛 亨 《毛诗故训传》 孔安国 《古文尚书注》 郑 玄 《毛诗笺》《周礼注》《仪礼注》《礼记注》 何 休 《春秋公羊解诂》 高 诱 《战国策注》,《吕氏春秋注》,《淮南子注》 王 逸 《楚辞章句》
凡一意之贯注,因其可通而通之为转注; 一声之近似,非其所有而有之为假借。就本 字本训而因以展转引申为他训者曰转注;无 展转引申而别有本字本训可指名者曰假借。
《尔雅》:尔,昵也;昵,近也。雅, 义也;义,正也。五方之言不同,皆以 近正为主也。”
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https://img.taocdn.com/s3/m/95d09e0de2bd960590c67758.png)
(3)工具書是教育工作者做好教學工作的工具
(二)工具书的种类
1.字典、詞典
字典——解釋字的形、音、義及其用法的工具書。
詞典——解釋詞語的概念、意義及其用法的工具書。 2.類書、政書
類書——輯錄古書中的史實典故、詩賦文章、儷詞駢語等,按類
政書——專門記載典章制度的工具書。如《政典》《通典》。
或韻編排以便尋檢和徵引的工具書。如《藝文類聚》《冊府元龜》。
(4)《漢語大字典》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字形:反映字形演變過程,列出有代表性的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等形體。 字音:用中文拼音注音,並收錄中古的反切,還標明上古的韻部等。 字義:釋義詳盡,並收有語言例證。
2.查檢詞語、典故
《辭源》《辭海》
3.查檢虛詞和特殊詞語
(1)《助字辨略》(清劉淇著,1711年出版)
體例:按四聲分卷,依韻排列。 內容:取材從先秦到元代,內容包括經傳、諸子、史書、小說等。
(1)《說文解字》
依義相聚。
編排體例:按部首的不同分為540部,每部之內的所屬字大體上是以義為序,
說解體例: 先釋義,後解形,再注音。以秦漢通行的篆書為對象進行的,
間或舉出古文和籀文,為後人認識和研究古代漢字提供了一定的條件。 缺點和局限:對一些字的解釋有歷史唯心主義和封建思想;對一些字形的解 釋不正確,失於穿鑿。
5.表譜、圖錄 表譜——包括年表、曆表和其他歷史表譜,是供查年月日、歷史
大事、人物生卒以及職官、地理之沿革的工具書。如《中國歷史年
表》《歷代名人年表》。 圖錄——包括地圖、歷史圖譜、文物和人物圖錄,是一種以圖形 揭示歷史文物和事物形象的工具書。如《鄭和航海圖》《歷代輿地 圖》。
(三)漢語字典的漢字排列法
古代汉语课件(工具书)
![古代汉语课件(工具书)](https://img.taocdn.com/s3/m/3f0977d076a20029bd642d8f.png)
(三)分类法
指某工具书按材料的性质编排,主要见于古代类书, 其它词典有时出现(如《尔雅》)。 1.按事物性质 如《尔雅》,按字、词的意义分为19类:释诂、释言、 释草、释鱼……等。 如《古今图书集成》,分为6汇编、32典,6109部, 每一部中又分汇考、总论、图表、列传、艺文、选句、 纪事、杂录、外编等子项目。 2.按学科系统(主要用于书目和索引等工具书)
(2)取角方法
Ⅳ.凡外围是‘口门門’的三类字,左右两下角改取里 面的笔形。
但上下左右有附加笔形的,都不在此例。
Ⅴ.一个笔形,前角已经用过,后角作为0。
二、古汉语常用工具书的一般排检法
(二)字音法
1.韵部法:主要运用于古代出版的工具书,如《经籍纂 诂》、《佩文韵府》等和各类韵书。 ●古人把音分为206韵,宋元以后并为106韵(平水韵), 大致按平(30)、上(29)、去(30)、入(17)四 声依次排列。 ●曲线查找举例: 上前喷吼如有意,耳尖卓立节踠奇。 先从新版《辞源》或《汉字大字典》查出“意”字属 “去声,志韵”,然后再查《佩文韵府》中去声的 “志韵”所属的“意”字,即可找出该句诗的出处。
2.词典(含虚词、方言、专门性词典等)
古代出版:
《尔雅》,(西汉)作者不详 《方言》,(西汉)扬雄(清代杭世俊撰《续方言》,补《方言》 所未备) 《释名》,(东汉)刘熙; 《小尔雅》,(汉)孔鲋 《广雅》,(三国· 魏)张揖;《埤雅》,(宋)陆佃 《尔雅翼》,(宋)罗愿; 《骈雅》,(明)朱谋玮 《通雅》,(明)方以智; 《叠雅》,(清)史梦兰 《恒言录》,(清)钱大昕(清代陈鳣撰《恒言广证》,补《恒言 录》所未备) 《通俗编》,(清)翟灏; 《经传释词》,(清)王引之 《助字辨略》,(清)刘淇 《语助》,(元)卢以伟(我国研究虚字用法最早的专书)
文言文工具书
![文言文工具书](https://img.taocdn.com/s3/m/e6c62c76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ff.png)
文言文工具书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对于学习文言文的人来说,需要借助一些工具书来帮助理解和掌握。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文言文工具书:
1. 《说文解字》: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字典之一,收字较多,解释也比较详细。
2. 《尔雅》:是古代汉语辞书之一,内容涉及天文、地理、生物、人事等方面,是学习古代文化的重要参考书。
3. 《康熙字典》:是清朝皇帝康熙命人编纂的字典,收字最多,解释最详细,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工具书之一。
4. 《通假字汇释》:是一本文言文字典,收录了大量的通假字,并提供了详细的释义和读音。
总而言之你,借助上面这些文言文的工具书,它们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言文的语法、词汇和文化内涵。
古文字工具书书单
![古文字工具书书单](https://img.taocdn.com/s3/m/c14a2bad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cb.png)
古文字工具书书单
《说文解字》:最著名、最权威的古文字典,由东汉时期的许慎编撰而成,收录了上万个汉字,并对其进行详细的解释。
《康熙字典》:清朝康熙年间编纂的大型字典,收录了多达四万余个汉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系统性的字典。
《甲骨文合集》:收录了中国商周时期出土的甲骨文,是研究古代汉字的重要参考资料。
《金文编》:收录了中国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出土的金文,涵盖了当时的政治、军事、经济、宗教等各个方面,对于了解古代社会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竹简汉字字形字义表》:收录了战国时期出土的竹简文字,对于研究汉字的演变和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说文新证》:对《说文解字》中的一些内容进行了补充和修订,是研究古代汉字的重要参考资料。
《字源》:汉字起源和演变的研究著作,对于了解汉字的发展历程和演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洪武正韵》:元代刘大夏编撰的韵书,收录了当时的常用字音和词汇,对于研究古代汉语音韵体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古代汉语工具书
![古代汉语工具书](https://img.taocdn.com/s3/m/667dd3dc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f1.png)
清代研究《说文解字》成绩最佳者,当推段玉裁的 《说文解字注》、桂馥的《说文义证》、王筠的《说文释 例》和《说文句读》、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段桂 王朱四家虽同攻《说文解字》,但成绩各有所得。段氏 《说文解字注》在校订文字,阐释许慎解字方面多有发明。 桂氏《说文义证》重在博辑群集佐证字义,其中多有创见。 王氏《说文释例》赖六书分析字体结构,并以字体实例阐释 六书。《说文句读》重在解说文字形义,纠正许书错误。朱 氏《说文通训定声》主要是通过形音训释字义,博举群书阐 释通假正别。总之,清代学者段玉裁、桂馥、王筠、朱骏声 四家的研究,可以说是对过去关于《说文解字》研究的总结。
常用工具书:故训类
1、《经典释文》 唐代陆德明著。此书摘录《周易》等经典中的文 句,训释其中的关键字词。目前有中华书局2006出版 的《经典释文汇校》,这个版本经过了黄焯先生的精 心校勘,汇集了历代的相关资料,是最值得信赖的一 个版本。 2、《经籍篡诂》 清人阮元等编纂,1789年出版,1982年成都古籍 书店影印出版。此书先按照四声,再按照平水韵排列。 一韵为一卷,共一百零六卷。另外还附有笔画索引。 字条下,先释义,再引书证。义项的排列,先本义, 再引申义,再假借义。此书专门收集唐代及唐代以前 的各种古书中的古注。 此书有引用书证有不少错误,且资料不够完备。
常用工具书:战国文字类
1、《说文解字》 东汉许慎编著,全书以小篆做为字头,共收篆 文9353个,重文1163个,分540部首,14篇,书末 有“叙”和“目录”合为一篇,全书共15篇。每字 之下解释字形、字义,并兼收古字、异体字等,是 我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字形考求本义的字典。《说 文解字》从公元100年开始编写,121年由许慎的儿 子上献朝廷,历时二十年方编峻。在流传过程中, 造成许多脱误,又有唐代人李阳冰的窜改,渐失本 来面目。
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https://img.taocdn.com/s3/m/5baf296b856a561253d36f0f.png)
尔雅-原件1
尔雅-原件2
释诂 释言 释训 释亲 释宫 释器 释乐 释天 释地 释丘
尔雅-19篇1
解释一般字义、词义
解释亲属关系的名称 解释各种建筑物的名称 解释生活器物的名称 解释乐器的名称 解释天文、气象、祭祀、狩猎的名称
解释地理名词
尔雅-19篇2
释山
释水 解释地理名词
《尔雅》篇名歌
释草
诂言训亲宫,
⒉ 按语义、事物将词语分类,为传统语义学滥觞; ⒊ 以古籍实词为主要训释对象,启示着训诂学的
研究内容与方向; ⒋ 训诂方法已初具规模 。《尔雅》的出现,是训
诂学诞生的标志之一;
⒌ 开专书训诂及雅学先河,形成“尔雅派训诂”。
尔雅-注疏
西汉 晋
北宋
清
尔雅
郭璞
尔雅注
邢昺
邵晋涵
尔雅注疏 尔雅正义
郝懿行
尔雅义疏
《释名》
东汉末刘熙著,该书以解释事物名称为主,又是一 部语源学词典,追究事物命名的由来,主要用声训的方 法解释词语。收录秦汉词语1500多条。
《释名》的名义 “释名”即解释事物的名字。全书用声训的方法解说 各种事物的命名之源。 川,穿也。穿地而流也。(《释名·释水》)
鲁,鲁钝也,国多山水,民性朴鲁也。(《释名·释 州国》)
❖ 1958年5月,中华书局辞 海编辑所成立,1959年夏 辞海编辑委员会成立。
❖ 1979年三卷本的《辞海 》正式出版,五千多名专家 用二十余年完成了夙愿,向 国庆三十周年献上一份厚礼 。以增新、补缺、改错为总 方针,以增新、补缺、改错 为总方针,1989年版的《 辞海》出版后,江泽民欣然 题词,对辞海精神作了高度 概括和总结。在新千年到来 之际,作了大量增补修订的 《辞海》1999版问世,并 新增彩图本作为主体版本。
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归纳
![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48317401daef5ef7bb0d3c51.png)
魏建功、叶圣陶
1950开始,持续修订中
全书按音序排列,另附《部首检字表》。书中采用的部首与一般字典基本相同,但略有改动,共有189部。 如旧日字典的肉部、艹部、高部、鼓部、 齐部、龟部等都并省,而有些旧日字典根据《说文解字》、篆书的写法不分的,这本字典里都按楷书的写法分为两部,如"刀"与"刂","火"与"灬","心"与"忄","水" 与"氵",便于查检。
《辞海》
陆费逵、
舒新成等
1915-1936
正文按单字的汉语拼音音序编排,字形相同、读音不同的汉字分别位于相应的读音处。另有按部首、笔画、四角号码的索引,以及词目的外文索引。
新版《辞海》收单字字头17914个,附繁体字、异体字4400余个;词条127200余条。
版本众多,改动大。
《汉语大字典》
在字形方面,在楷书的单字条目下,收录了能够反映形体演变关系的、有代表性的甲骨文、金文、小篆和隶书形体,并简要说明其结构的演变。
汉和帝时期
①保留《七略》的6略38种的分类体系。②新增入 《七略》 完成以后刘向、扬雄、杜林三家在西汉末年所完成的着作。③对《七略》所着录的图书基本上按照原来的情况保存下来,但对着录重复和分类不妥的地方加以适当的合并或改移,例如凡从某类提出的图书在总数下注明"出"若干家、若干篇;凡由于重复而省去的图书都注明"省"若干家、若干篇;凡增入或移入的图书都注明"入"若干家、若干篇。④将《七略》中"辑略"的内容散附在 6略和"诗赋略"除外的各种之后;⑤删简《七略》中各书的提要,必要时节取为注释(见《别录》、《七略》)。
古代汉语工具书的优缺点分析
![古代汉语工具书的优缺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275dc06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2e.png)
古代汉语工具书的优缺点分析
古代汉语工具书是汉语学习者必备的宝贵资源。
首先,古代汉语工具书可以为汉语学习者提供详尽的古代汉语资料,古代汉语资料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的理解汉语的语义。
第二,古代汉语工具书收录了大量的古假名,学习者可以通过学习古假名,熟悉古代汉语的语法结构。
最后一点是,古代汉语工具书收录的古代汉语书目非常丰富,学习者可以通过研习古有的著作,更深刻地理解古代汉语。
但是,古代汉语工具书也有一些缺点。
首先,古代汉语工具书都是经过几百年时间编辑而成,因此有很多资料都有几百年历史。
如果学习者不注意,容易被地方习俗等迷惑,从而影响学习效果。
其次,古代汉语工具书的书面是经过编辑而成,因此大多以文言文形式出现,读起来比��今日汉语更为困难,如果不了解古代汉语规律,就很难理解文章中的内容,从而影响 reads the article. In short, the learning effect.
总之,古代汉语工具书是汉语学习者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它可以详尽地展示古代汉语,帮助学习者理解汉语。
但是,也要注意古代汉语工具书的缺点,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代汉语,实现学习的最佳效果。
古汉语工具书
![古汉语工具书](https://img.taocdn.com/s3/m/f33ed084d0d233d4b14e69b3.png)
释义方式: 训诂:解释古书中词句的意义; 训诂学:传统上研究词义的学科。
1. 直训,也叫语词式,最常见。用一个词去解 释另一个词。如:
元,始也;书,箸也。骜,骏马;柄,把。
互训:用同义词相互解释:考,老也; 老,解释。土, 吐也。
《辞海》
《辞海》:中华书局组 织编撰出版。1936年问 世,体例与收词的范围 与《辞源》相同。也是 大型综合性工具书。
主编:舒新城,吴文淇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1. 收古汉语常用字。 2. 专门解释各字的古汉语用法。 3.注意词义的辨析。 举例:穷
A. 注意词义异同的辨析:
但: ①只,仅。②徒然。【注意】在古汉 语里,“但”字不当“但是”讲。“但 是”的意义用“然”或“而”来表示。
A.《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B.《简明古汉语字典》 C.《十三经索引》 D.《汉语大字典》
4.下 列工具书,专门收罗以连绵词为主的古 汉语双音词的是
三、工具书的注音和释义 注音方法(课本P68-69 ): 1. 直音法:康熙字典:汜,音祀;筹,音陶。
2. 反切法:毛,莫袍切;筹,徒刀切;访,妃 罔切。是我国古代字典辞书运用最普遍的注 音方式。
3. 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前者是1913年由读音统一会制订,四 十个字母;
1958年公布推行汉语拼音方案,使用 罗马拼音字母为汉字注音,此后新编字 辞书多用之。
重要的善本丛书,共收504种(包括 附31种),经史子集四类,选择现存最 好的版本。
(五)目录书 按一定的编检方法汇编各种书名、篇名或
者专书中各类语句以提供材料的书。包括书目、 索引、引得、通检。主要有: 《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史书中的艺 文志、经籍志。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书目答问》《书目答 问补正》《四部备要书目提要》(丛书《四部 备要》的书目,1936)
2.第二讲古汉语工具书介绍
![2.第二讲古汉语工具书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1689fce7f90f76c661371a75.png)
1.字典辞书的编排、注音和释义
1.2 注音 1.2.3 反切
清代著名学者陈澧在《切韵考》一书中指出: “切语之 法,以二字为一字之音:上字与所切之字双声,下字与 所切之字叠韵;上字定其清浊,下字定其平、上、去、 入;上字定清浊而不论平、上、去、入,下字定平、上 、去、入而不论清浊。”(“清浊”指声母是清辅音还是浊 辅音)。
第二讲 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介绍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教材中所介绍的一般中文工具书常用的编排 体例及查检方法。熟知几部与本课程相关的常用工具 书。了解重点介绍的几部工具书《说文解字》《康熙 字典》《中华大字典》《汉语大字典》《古汉语常用 字字典》《辞源》《辞海》《汉语大词典》《经传释 词》《词诠》《古代汉语虚词词典》等的基本情况, 能说出它们各自的成书年代、编著者、编排体例、用 途及主要特点。学会根据自己的需要选用不同的工具 书,并努力在以后的学习中养成查字典、辞书的习惯。
9
1.字典辞书的编排、注音和释义
1.2 注音 1.2.3 反切
清代著名学者陈澧在《切韵考》一书中指出: “切语之法,以 二字为一字之音:上字与所切之字双声,下字与所切之字叠 韵;上字定其清浊,下字定其平、上、去、入;上字定清浊 而不论平、上、去、入,下字定平、上、去、入而不论清浊 。”(“清浊”指声母是清辅音还是浊辅音)。
其次,部首的排列还依据“据形系联”的原则,就是把形体
相近的部首排列在一起。
19
2. 常用工具书简介
2.1 《说文解字》
20
2. 常用工具书简介
2.1 《说文解字》
21
2. 常用工具书简介
2.1 《说文解字》 《说文》的价值 由于《说文》所释字义是从字形结构的分析中得出的, 因此,一般来说,都是字的本义。这对于后人研读古书、 探讨词义的源流变化,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材料。直到今天 ,它仍然是我们研究古代文字和语言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工 具书。许慎主要是通过分析汉字的结构说明每个字的造字 本义,书中保存了东汉以前大量的古字古义。
学习中文最常用的10本工具书简介
![学习中文最常用的10本工具书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24073d720912a216147929aa.png)
学习中文最常用的10本工具书简介本文是关于学习中文最常用的10本工具书简介,感谢您的阅读!学习中文最常用的10本工具书简介1、《说文解字》2、《康熙字典》《康熙字典》:清康熙年间,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人编写。
收字四万七千多字。
该书所收字按照部首笔画排列,分为214个部首。
3、《汉语大字典》《汉语大字典》: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工具书,是目前我国搜集汉字单字最多的字典,共收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
全书按部首排列。
分为200个部首。
4、《辞源》(修订本)专门为阅读古籍和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工具书。
全书按照部首笔画排列法编排。
5、《辞海》(修订本)是一部综合性的辞书。
所收对象除了单字外,主要是语词、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术语等。
按照部首笔画排列法编排。
6、《汉语大词典》迄今为止汉语语文辞书中搜罗最为宏富的一部大型语文辞典。
按照部首笔画排列法编排。
7、《经传释词》清王引之著。
这是一本着重研究先秦和汉代经传中虚词用法的著作。
收虚词160条。
该书在排列上以古汉语声母类别为纲,分为十卷。
8、《助字辨略》清刘淇著。
专门讲解古汉语虚词的著作,收词范围比《经传释词》广泛,遍及经、史、子、集,下至唐。
9、《词诠》近人杨树达著。
专门解释古代汉语虚词的辞书。
因为是用二十年代的语法观点去分析虚词,所以解释要比《助字辨略》和《经传释词》更加清楚明确,引证也较丰富。
按照注音字母编次所收的词,书前有按部首编排的目录。
10、《诗词曲语词汇释》近人张相著。
这部书专门解释唐宋金元明以来流行于诗词剧曲中的特殊语辞,共五百三十多个。
是阅读和研究古典诗词曲的重要参考书和工具书。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古汉语常用工具书
![古汉语常用工具书](https://img.taocdn.com/s3/m/ee8bd8c7240c844768eaee06.png)
汇》、张自烈《正字通》、《康熙字典》。
( 宋 ) 徐 锴 《 说 文 解 字 系 传 》 。 小 徐 本
徐( 本南 。唐 ) 徐 鉉 校 定 《 說 文 》 * 世 稱 大
清代研究《說文解字》的四大家: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桂馥《說文解字義證》
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 王筠《說文句讀》、《说文释例》
按照注音字母顺序
排列,收词500多个,
是当时收词最多的 一部虚词词典。
p37 近人张相《诗词曲 语辞汇释》,利用
传统训诂方法解释
唐宋以来的口语语 辞。
p38王学奇、王 静竹,语文出版
社,2002.收录
元明清杂剧、散
曲、明清传奇,
兼及宋元戏文及
金代的诸宫调词
语共一万多条
《 现 代 汉 语 词 典 》
2003
以虚词为收词对象的工具书
[清]王引之《经传释词》。
[清]刘淇《助字辨略》。 近人杨树达《词诠》。
P36 王引之《经传释 词》 ,按照古声 母的顺序排列。专 收有特殊用法的虚 词160多个。
p37 [清]刘淇《助字辨
略》,专门收集古
汉语虚词,时间跨
度从上古至唐宋。
p37
杨树达《词诠》,
《释名· 释兵》 剑其末曰锋,锋,末之言也。《释 名· 释兵》 锋起谓如锋刃齐起,言锐而难拒也。 《荀子· 王制》尝试之说锋起,注。
锋侠,言如其锋之利也。《后汉· 袁 绍传注》 缝与锋同。《晋书· 音义上》
《史记· 五帝纪》陈锋,《汉书· 古今 人表》作陈丰,《大戴记· 帝系》作隆
书 宗 馆 福 , 邦 、 陈 世 铙 、 萧 海 波 主 编 , 商 务 印
小篆 字形
说解
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概览
![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概览](https://img.taocdn.com/s3/m/01494bb9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0e.png)
1983年修订出版完毕。
•
根据与《辞海》的分工,《辞源》修订成了一部阅读古籍用的专用
工具书和古代文史研究工作者的参考书。是专为解决阅读古籍时关于词语
典故和有关古代文物典章制度等知识性疑难问题的,仍用繁体字排版,所
收古代词语和典故相当丰富,释义精当,引文详细注明出处,成为我国一
部大型的古代汉语辞书。
•
2.笔画法:按笔画数从少到多排列 汉字
也属形序法。一般先按笔画数从少到多排列,内 部再按笔形顺序排列,起笔笔形相同的,再按第 二笔的笔形顺序排列,依此类推
优点:是不明字音或读不准字音的字均能查找 缺点:是8至12画的字数相当多,不便查找
3、按編碼排列
• 把漢字按照一定的原則分別編出號碼,通行的是四角號碼檢字 法。
政書—是專門記載典章制度的工具書。它收集了歷代或某一朝 代政治經濟、文化制度方面的史料,分門別類地加以編排和敘述, 具有制度史、文化史和學術史的性質。如《政典》、《通典》 《通志》《會要》等。
4.書目、索引類
書目——是圖書目錄的簡稱,它著錄一 批相關的圖書,按一定的次序編排而成的 工具書。如《藝文志》、《經籍志》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
1. 部首法:按部首归类排列汉字 把同一部首的字歸在一起,部首的先後以筆劃的多少為序。 部首筆劃相同時按起筆的筆形排列。一般順序是:橫(一)、 直(丨)、撇(丿)、點(丶)、折(乛)。 同一部首內,筆劃少的列前,筆劃多的列後。 同一部首內,筆劃相同時按起筆的筆形排列。一般順序是: 點(丶)、橫(一)、直(丨)、撇(丿)、折(乛)。
下字取韵母与声调。
不足:没有同音字的字无法注音。
如果同音字比被注音字还难认读, 毛——莫 袍 切
则无注音的作用。
文言文常用工具书
![文言文常用工具书](https://img.taocdn.com/s3/m/fac045d4b14e852458fb5717.png)
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一、释义为主1、《尔雅》与郝懿行《尔雅义疏》(小学专书)《尔雅》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书。
它的作者已经无从考证,前人对这个问题有很多种说法。
现在人们一般都认为今本《尔雅》是从春秋时期到汉代初年,经师们为解说经典,多人收集典籍的训诂注释,“递相增益”而成,非成于一时一人。
《尔雅》是用通行的“雅正之言”来解释典籍中的许多古语词、方言和俗语,黄侃先生认为“雅正之言”即“夏言”,是华夏民族的共同语。
《尔雅》是用标准语来解释方言俗语,用当代语言解释古语,用常用语言解释难僻词语。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这样概括它的特点:“大抵采诸书训诂名物之同异,以广见闻。
”因此《尔雅》大量保存了周秦时期的词义解释。
今本《尔雅》共三卷,分为19篇。
其中前三篇是解释普通词语的意义,《释诂》、《释言》解释的是当时觉得难以理解的古语词(包括古方言),《释训》解释《诗经》中的叠音词、其他双音词以及一些语句。
正如郝懿行在《尔雅义疏》中所说:“诂之为言古也,博举古人之语而以今语释之也。
言之为言衍也,约取常行之字而以异义释之也。
……训者,道也。
道物之貌以告人也。
”“诂”是通古今,“言”是解异义,《释诂》是用今语解释古语,《释言》主要是解释秦汉间不同的词语,《释训》就是解说事物的容貌。
前三篇相当于现在的普通词典,约占全书的三分之一;后十六篇相当于现在的百科词典,按物类编排,专门解释名物术语,解释了亲属、宫室、器物、音乐、时令、天文、气象、祭祀、地理、动物、植物等等的名称,实际上是按事物的类别进行分类,而不是按意义类别进行分类。
《尔雅》有重要的价值,在汉代它就和《论语》、《孟子》、《孝经》同列于学官。
它是唯一被列于儒家经典的小学著作。
虽属十三经之一,但实际上它是解读经书的工具。
《尔雅》的前三篇和古代汉语的学习、研究关系非常密切。
它的价值就在于保存了大量的先秦词语及古义古训,全书收录了2019个词条,共4300多个词。
自《尔雅》产生以后,研究《尔雅》的人很多,为其作注释的书不下五十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汉语工具书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字典.字典有几种。
1)形、音、义兼释的如《说文解字》(东汉·许慎著)、《康熙字典》(清·张玉书等编)
2)侧重介绍字义的如《经籍纂诂》(清·阮元主编)、
3)专门介绍字形的如《甲骨文编》(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
4)介绍语音的如《切韵》(清·陆法言著;《广韵》(宋·陈彭年等编)、
(二)词典.词典也有几种。
1)综合解释词语典型意义的如《辞源》(商务印书馆修订本)、
2)专门解释双音词的如《辞通》(朱起凤著)
3)专门解释虚词的如《经传释词》(清·王引之著)、《词诠》(杨树达著)、
4)专门解释方言俗语的如《方言》(汉·杨雄著)、
5)此外还有专科词典如《诗词曲·语词汇释》(张相著)、专书词典如《论语词典》(杨伯峻著)
(三)辞典.《中国成语大词典》(王涛著)
(四)类书
类书是把搜集到的文献资料按照问题分专别类地加以编排,可以利用它来查寻有关材料及其线索,如成语典故、诗文的出处等等。
(五)目录、索引
图书目录是供检索有关图书的工具书。
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清纪昀等编);索引是检索书刊文献资料的工具书。
学习古代汉语要用的是资料索引,如《尚书通检》(顾颉刚编)、(六)介绍工具书的书。
如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文史工具书手册》(朱天俊、陈宏天著)(七)其他专用工具书如《中国人名大辞典》(臧励和等编)、《中国地名大辞典》(刘钧仁编)、《公元干支推算表》(汤有恩编)、《史讳举例》(陈垣撰)、《历代职官表》(清·黄本骥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