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备考材料——文言句式

合集下载

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材料之一——词类活用

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材料之一——词类活用

三、释词题(本大題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6.姜氏何厌之有? 17.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18.窈究淑女,君子好逑。 19.尔来四万八千岁。 20.其或元庆之父,不免于罪,师韫之诛,不愆于法。 21.强公室,杜私门。 22.故言必有三表 23.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24.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25.元庆能不越于礼,服孝死义,是必达理而闻道者也。
例:少时,一狼…其一犬坐于前(《狼》) 像狗一样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像一翅样膀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陈情表》
像狗马那样
羊狠狼贪,竟玷人臣之节(《席方平》) 像羊和狼那样
鱼食鲸吞,蝼蚁之微生可悯(《席方平》)像鱼和鲸那样
④表示行为的身分或对待的方式。 例: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像对待兄长一样
B.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C.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汉书·苏武传》)
D.臣窃独过之。(《驳<复仇议>》) 填空题: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认为它是错误”
30.“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战国策·燕昭王求
士》)中的“市”字的意思是 。 名词活用作动词,买
2013年专升本考试真题
乃、则、焉”共10个) 3.句式:《考试要求》:分辨和掌握判断句、被动句、 倒序句等特殊句式的用法
实词: 1.一词多义 2.通假字 3.古今异义 4.偏义复词 5.词类活用
二、山东省专升本试题长什么样
2019年专升本考试真题
(2019年)以下不属于《苏武传》中词类活用现象的是( ) A.羝乳乃得归 B.王必欲降武 C.屈节辱命 D.汉亦留之以相当
四、名词作动词
1.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山东专升本大学语文文言文部分汇总(包含翻译常、见问题等信息)

山东专升本大学语文文言文部分汇总(包含翻译常、见问题等信息)
•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 “六经”是指《诗》《书》《易》《礼》《乐》《春秋》。(孔子晚年整理编写)
• 1988年1月,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集会,发表宣言:“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00年,去吸取孔 子的智慧。”
• “天不生仲尼,万物如长夜”
• 孔子的生平
• 冉有说:“颛臾,城墙坚固,而且靠近季孙的封地费城。现在不把它占领,日后一定会是子孙忧愁的事。”孔子说:“冉 求!君子厌恶那些不肯说(自己)想要那样而偏要找借口的人。我听说过:有封国的诸侯和有封地的大夫,不怕东西少而怕 财富分配不均匀,不怕贫困而怕不安定。因为财富分配平均公平,就无所谓贫穷;上下能和睦相处,人民都愿意归顺,就 无所谓人口少的现象;社会安定,那么国家就没有倾覆的危险。如果像这样做了, 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发扬文治教化而 使他们归顺。使他们来了以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如今仲由和冉求两人辅佐季康子,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用文治教化 使他们归顺;国家支离破碎,却不能保全;反而想在国内使用武力。我恐怕季孙的忧虑不在颛臾,而在宫廷之内啊。”
• 西方学者评出“东方三大圣人”,第一是道圣老子,第二是德圣孔子,第三是智圣六祖慧能。正好代表了中国三教:以老 子为代表的道教、以孔子为代表的儒教、以禅宗六祖慧能为代表的鲁国,政治上处于动荡变革之中。当时,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三大家 族逐渐强大,鲁国王室日趋衰败。三大家族把持鲁国朝政,其中,季孙氏势力最大。他要讨 伐颛臾的原因有二:其一贪其土地,其二是担心颛臾对自己不利。当时冉有、季路都在季氏 门下,且都参与了出征前的筹划。也就是在这时候,二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孔子,由此引出 了孔子和两位弟子的对话。
八问:对于冉有推卸责任的态度,孔子用什么方法驳斥? 先引名言——不能尽职就别尸位素餐; 再作类比——既为辅助就当恪尽职守; 后设比喻——猛兽出笼为害,龟玉毁于柙中,谁辞其咎?

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古诗文词句挖空训练(教师版+学生版)

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古诗文词句挖空训练(教师版+学生版)

【说明】:本材料精选山东省专升本考试大纲中规定的35篇阅读文章中的古诗文16篇,结合历年考试真题的重点内容,将重点词语加点、重要句子划线挖空,让学生通过填写、翻译训练的形式温习巩固课文内容,提高复习效率,更好地应对考试。

本材料分教师版与学生版,学生版没有答案,附在教师版的后面(见本材料P18—P33),方便学生使用。

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古诗文词句挖空训练(教师版)请解释下面文章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并翻译划线句子一、郑伯克段于鄢《左传》❶初,郑武公娶于.(从,介词)申,曰武姜。

生庄公及共[gōng]叔段。

庄公寤.(wù,同“牾”,逆,倒着,难产)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wù,厌恶)之。

爱共叔段,欲立之,亟.(qì,屡次,多次)请于.(向,介词)武公,公弗许。

❷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公曰:“制,岩.(险要)邑也,虢叔死焉,佗.(同“他”)邑唯命。

”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❸祭[zhài]仲曰:“都城过.(超过)百雉,国之害也。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今京不度.((符合)法度),非制也,君将不堪.(经得起)。

”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同“避”,躲避,逃避)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

(姜氏有什么满足的?不如趁早给她安排个去处,不让她的势力滋长蔓延。

如果蔓延开来,就难于对付了)蔓,难图.(图谋,设法对付)也。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倒下去),子姑待.(等,等待)之。

”❹既而大叔命西鄙.(边邑)、北鄙贰.(两属,属二主)于己。

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一个国家不能容纳两个君王,您打算怎么办)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公曰:“无庸.(用),将自及.(赶上(灾祸))。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

子封曰:“可矣。

厚将得众。

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文言知识点总结——席方平

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文言知识点总结——席方平

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席方平》知识点总结一、通假字1.隶率出北门,指示归途,反.身遂去。

“反”同“返”,返回2.请反.见王,王如令我自归,亦复何劳相送“反”同“返”,返回二、词类活用1.自此不复言,时.坐时.立,状类痴名作状2.值城隍早衙.,喊冤以投衙,名作动,升堂3.城隍以所告无据,颇不直.席使……直,伸冤,使动用法4.席至邑,备受械梏..名作动,指酷刑折磨5.但汝父冤,我已为若雪.之矣名作动6.愤啼不乳.,三日遂殇名作动,吃奶7.羊.狠狼.贪,竟玷人臣之节。

名作状4.斧.敲斤.斫,妇子之皮骨皆空。

名作状5.鱼.食鲸.吞,蝼蚁之微生可悯。

名作状6.只宜公门修行,庶还.落蓐之身还,使……还,使动用法7.宜籍.羊氏之家,以赏席生之孝名作动,查抄没收8.其神聪明正直,诉之当有灵异..形作名,灵验奇异的效果9.其父名.廉,性戆拙名作动,名字叫10.冥.行百余里,至郡名作状,在晚上11.炽火..其下,床面通赤烧旺火,名作动12.而乃繁缨棨...[q..ǐ.].戟.,徒夸品秩之尊名作动,装饰马匹,威武仪仗13.乃上下..其鹰鸷之手抬高,压低14.三年间,良沃..遍野形作名,良田三、古今异义指示..归途,反身遂去古义:指给……看;今义:上级下的命令四、特殊句式1.席方平,东安人。

判断句2.我父朴讷,今见凌于强鬼。

见……于,被动句3.我将赴地下,代[其]伸冤气耳。

省略句4.其父已收[于]狱中。

被动句(收),省略句5.至狱门,遥见父卧[于]檐下省略句6.日夜搒掠,胫股摧残甚矣摧残,被摧残,甚,状语后置7.二官密遣腹心与席关说,许[之]以千金省略句8.若言不讼,是欺王也判断句9.闻鬼曰:“壮哉此汉!”主谓倒装10.席念阴曹之昧暗尤甚于阳间,奈无路可达帝听状语后置11.世传灌口二郎为帝勋戚判断句12.窃喜二隶已去,遂转身南向宾语前置13.汝志诚孝。

判断句14.鬼子胡为者!宾语前置15.因犯卤簿,为前马所执被动句16.官府十余员,迎谒[于]道左。

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文言文专题——词类活用(修订版)

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文言文专题——词类活用(修订版)

2016年专升本考试真题
释词:
名词作动词
2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陋室铭》)
名词作状语
22.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观书有感》)
23.于是昭王为隗筑官而师之(《管晏列传》)
翻译:
名词的意动用法
30.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苏武传》)动动词用的法使
34.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兰亭集序》)
乃、则、焉”共10个) 3.句式:《考试要求》:分辨和掌握判断句、被动句、 倒序句等特殊句式的用法
实词: 1.一词多义 2.通假字 3.古今异义 4.偏义复词 5.词类活用
二、山东省专升本试题长什么样
2019年专升本考试真题
(2019年)以下不属于《苏武传》中词类活用现象的是( ) A.羝乳乃得归 B.王必欲降武 C.屈节辱命 D.汉亦留之以相当
6.来丕豹、公孙支于晋。(《谏逐客书》) 动词的使动用法

9.寡人将谁朝而可?(《燕昭王求士》)
名词作动词
翻译题:
名词作状语
2.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
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5.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 名词的使动用法
找找有没有活用的词?应该如何解释?
一、考纲是怎么要求的
能读懂难度适中的文言文,并能解释常见的字词和语 言现象, 具备较好的阅读理解能力。
——《山东省2018年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大学语文(公 共课)考试要求》
语言知识侧重于文言实词、虚词、句式。文言实词考核,要求考 生能解释文言文中常用实词的意义,特别要注意那些古今意义有所不 同的词语,掌握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 词作状语、名词用作动词等);文言虚词考核,要求考生能辩识“之、 其、者、所、以、于、而、乃、则、焉”等常见的文言虚词在不同语 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或作用;文言句式考核,要求考生能够分辨和掌 握判断句、被动句、倒序句等特殊句式的用法。

山东专升本大学语文新增篇目文言知识——文言句式全选择

山东专升本大学语文新增篇目文言知识——文言句式全选择

2020年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新篇目文言知识测试一文言句式(160个试题,满分160分,含单选和多选两种题型,考试时间70分钟)1.下面句式特点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A.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孔子世家》)B.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C.且成,孟氏之保鄣(《孔子世家》)D.百乘,显使也(《冯谖客孟尝君》).答案:B (宾语前置,其它均为判断句)2.下面句中句式特点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A.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梗中(《季氏将伐颛臾》)B.天下之水,莫大于海(《秋水》)尸C.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季氏将伐颛臾》)D.又奚以自多(《秋水》)答案:D (宾语前置,其它均为状语后置)―/3.下面句中句式特点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A.是社稷之臣也(《季氏将伐颛臾》)B.制,岩邑也(《郑伯克段于鄢》)/ 、C.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靴乎(《庖丁解牛》)D.乃歌夫长铁归来者也(《冯谖客孟尝君》)答案:C (宾语前置,其它均为判断句)4.下面句中句式特点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A.使吏召诸民当偿者(《冯谖客孟尝君》)B.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强(《冯谖客孟尝君》)C.乃夜发书,陈箧数十(《苏秦始将连横说秦》)D.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冯谖客孟尝君》)答案:D (宾语前置,其它均为定语后置)5.下面句中句式特点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A.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B.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秋水》)C.臣之所好者,道也(《庖丁解牛》)D.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硼(《庖丁解牛》)答案:C (判断句,其它宾语前置)6.下面句中句式特点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A.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B.我之谓也(《秋水》)C.困于衣食,或失门户(《答客难》)D.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秋水》)答案:B (宾前与被动句)7.下面句中句式特点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A.有献于公(《郑伯克段于鄢》)8.姜氏何厌之有(《郑伯克段于鄢》)C.亟请于武公(《郑伯克段于鄢》)D.食以草具(《冯谖客孟尝君》)答案:B (宾前与状后)8.下面句中句式特点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A.今京不度,非制也(《郑伯克段于鄢》)8.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郑伯克段于鄢》)C.敢问何谓也(《郑伯克段于鄢》)D.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子产不毁乡校》)答案:C (宾前与判断)9.下面句中句式特点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A.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秋水》)B.郑武公娶于申(《郑伯克段于鄢》)C.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季氏将伐颛臾》)D.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季氏将伐颛臾》)答案:A (被动与状后)10.下面句中句式特点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A.曰:“客何能?〃(《冯谖客孟尝君》)B.孟尝君曰:“客何好?〃(《冯谖客孟尝君》)一C.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冯谖客孟尝君》)D.子产曰;何为?(《子产不毁乡校》)答案:C (状后与宾前)11.下面句中句式特点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A.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察传》)B.楚庄闻孙叔敖于沈尹筮(《察传》),C.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苏秦始将连横说秦》)D.吴王闻越王勾践于太宰嚭(《察传》)答案:C (判断句与状后句)12.下面句中句式特点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A.其是之谓乎(《郑伯克段于鄢》)B.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察传》)C.愿请先王之祭器,立宗庙于薛(《冯谖客孟尝君》)D.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子产不毁乡校》)答案:A (宾语前置与状语后置)13.下面句中句式特点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A.何以至今不业也(《赵威后问齐使》)B.天下莫之能伉(《苏秦始将连横说秦》)C.是助王息其民者也(《赵威后问齐使》)D.胡为至今不朝也(《赵威后问齐使》)答案:C (判断句与宾语前置)14.下面句中句式特点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A.千金,重币也(《冯谖客孟尝君》)B.是皆秦之罪也(《苏秦始将连横说秦》)C.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察传》)D.苟无岁,何以有民(《赵威后问齐使》)答案:D (宾语前置与判断句)15.下面句中句式特点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A.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冯谖客孟尝君》)B.何为至今不杀乎(《赵威后问齐使》)C.毁乡校,何如?(《子产不毁乡校》)D.苟无民,何以有君(《赵威后问齐使》)答案:A (判断句与宾语前置)16.下面句中句式特点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A.智伯闻赵襄子于张武(《察传》)B.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秋水》)C.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察传》)D.其于人必验之以理(《察传》)答案:B (被动句与状语后置)17.下面句中句式特点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A.此三者,吾遗恨也(《五代史伶官传序》)B.请其矢,盛以锦囊(《五代史伶官传序》)C.燕王,吾所立(《五代史伶官传序》)/D.非寡人之所望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答案:B (状语后置与判断句)18.下面句中句式特点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JA.仲尼曰:“以丘所闻,羊也(《孔子世家》)B.子何疑于予哉(《答客难》)C.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管晏列传》)D.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察传》)答案:B (状语后置与判断句)19.下面句中句式特点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A.吾知公长者(《垓下之围》)B.此圣人之所慎也(《察传》)C.窦鸣犊,舜华,晋国之贤大夫也(《孔子世家》)D.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察传》)答案:D (状语后置与判断句)20.下面句中句式特点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A.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谏逐客书》)B.孔丘,圣人之后(《孔子世家》)C.子路曰:“为孔丘。

2023山东语文专升本文言文古诗

2023山东语文专升本文言文古诗

2023山东语文专升本文言文古诗一、概述2023山东语文专升本考试中的文言文古诗部分,是考生们备考备战的重点内容之一。

文言文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在专升本考试中,考生需要熟练掌握古诗的背诵、理解和应用,才能够在考试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二、古诗背诵与理解古诗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包含了丰富的思想和深刻的内涵。

在备战2023山东语文专升本考试中,考生首先需要进行古诗的背诵和理解。

通过反复诵读和理解古诗,考生可以逐渐领会其中的意境和艺术魅力,从而更好地掌握古诗的内涵和语言特点。

2023山东语文专升本考试中可能涉及的古诗包括《望岳》、《登鹳雀楼》、《赋得古原草送别》等,考生需要对这些古诗进行深入学习和理解。

在古诗背诵与理解的过程中,考生应该注重把握古诗的韵律、格律、修辞和意象等方面的特点,逐步领会古诗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考生还需要了解古诗的作者、背景和创作意图,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古诗的内容和内涵。

通过背诵与理解古诗,考生可以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为2023山东语文专升本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三、古诗应用与赏析除了背诵与理解古诗,2023山东语文专升本考试还可能要求考生在作文或阅读理解中运用古诗进行应用和赏析。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需要注重古诗的应用与赏析。

在应用方面,考生需要能够在作文中巧妙运用古诗,丰富文章的内涵和表达,展现自己的语言功底和修辞造诣。

在赏析方面,考生需要对古诗进行深入的品味和解读,发现其中蕴含的哲理和人生智慧,从而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在古诗应用与赏析的过程中,考生可以结合古诗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展现独特的文学魅力和个性魅力。

通过对古诗的应用与赏析,考生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和审美情趣,还可以为2023山东语文专升本考试中的作文和阅读理解题目增添亮点,获得更高的分数。

四、个人观点与理解古诗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2020年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新增篇目文言知识——名句与成语

2020年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新增篇目文言知识——名句与成语

2020年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新增篇目文言知识名句与成语(背诵名言名句,熟记成语的意义与出处)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季氏将伐颛臾》)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季氏将伐颛臾》)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季氏将伐颛臾》)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本指招来远人,并加以安抚。

后指已经来了,就应该安下心来多用于劝慰别人。

祸起萧墙(《季氏将伐颛臾》)谓祸患起于内部。

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比喻祸乱产生于内部。

也作“祸发萧墙”“萧墙祸起”分崩离析(《季氏将伐颛臾》)崩:倒塌;析:分开。

崩塌解体,四分五裂。

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

虎兕出柙(《季氏将伐颛臾》)比喻恶人逃脱或作事不尽责,主管者应负责任。

目无全牛(《庖丁解牛》)游刃有余(《庖丁解牛》)踌躇满志(《庖丁解牛》)切中肯綮(《庖丁解牛》)望洋兴叹(《秋水》)见笑大方(《秋水》)多行不义必自毙(《郑伯克段于鄢》)不义不昵,厚将崩(《郑伯克段于鄢》)孝子不匮,永赐尔类(《郑伯克段于鄢》)高枕无忧(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冯谖客孟尝君》)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赵威后问齐使》舍本逐末(一说出自《吕氏春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扺掌而谈(《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悬梁刺股(《苏秦始将连横说秦》)前倨后恭(《苏秦始将连横说秦》)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

(《察传》)三豕涉河(《察传》)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谏逐客书》)天有常度,地有常形,君子有常行;君子道其常,小人计其功。

(《答客难》)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答客难》)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莛撞钟。

(《答客难》)三月不知肉味(《孔子世家》)路不拾遗(《孔子世家》)往者不可谏兮,来者犹可追也(《孔子世家》)夫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矣。

山东专升本语文必背文言文

山东专升本语文必背文言文

山东专升本语文必背文言文山东专升本是山东省内高等专科学生升入本科阶段的一种考试方式。

在语文科目中,文言文占据了很大的比重。

因此,对于参加山东专升本考试的学生来说,掌握一定的文言文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山东专升本语文必背的文言文。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3篇《山东专升本语文必背文言文》,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山东专升本语文必背文言文》篇1一、《论语》《论语》是山东专升本语文考试中必考的文言文之一。

它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言论录,共二十篇。

其中,第一章“学而”、第二章“为政”、第三章“八佾”等都是比较重要的章节。

学生需要掌握《论语》中的基本思想、语法结构和常用词汇,以便在考试中得分。

二、《孟子》《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山东专升本语文考试的重点之一。

它由孟子及其弟子所作,共七篇。

其中,第一篇“梁惠王”、第二篇“公孙丑”等都是比较重要的篇目。

学生需要在《孟子》中学习到其思想主张、语法结构和常用词汇,掌握其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

三、《诗经》《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山东专升本语文考试的必考文言文之一。

它共收录诗歌 305 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其中,第一篇“关雎”、第二篇“葛覃”等都是比较重要的篇目。

学生需要在《诗经》中学习到其诗歌风格、语法结构和常用词汇,了解其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

四、《史记》《史记》是中国古代史书之一,也是山东专升本语文考试的必考文言文之一。

它由司马迁所作,共一百三十篇。

其中,第一篇“夏本纪”、第二篇“殷本纪”等都是比较重要的篇目。

《山东专升本语文必背文言文》篇2作为山东专升本语文考试的一部分,文言文阅读理解是必考的内容之一。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需要掌握一定的文言文基础知识,并熟悉常见的文言文阅读理解题型。

以下是一些可能有用的参考信息:1. 了解文言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如词类、句式、语法结构等。

2. 学习并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词汇和句型,如虚词、实词、成语、典故等。

山东专升本语文用文言文

山东专升本语文用文言文

山东专升本语文用文言文摘要:1.山东专升本考试大纲及文言文篇目2.备考建议3.文言文在考试中的重要性正文:一、山东专升本考试大纲及文言文篇目山东专升本考试大纲每年都会有所变动,考生需要以最新一年的考试大纲为准进行复习。

根据2021 年山东专升本考试大纲,语文科目必背的文言文篇目共有25 篇,具体如下:1.《郑伯克段于鄢》,《左传》2.《鞌之战》,《左传》3.《召公谏厉王弭谤》,《国语》4.《句践灭吴》,《国语》5.《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战国策》6.《冯谖客孟尝君》,《战国策》7.《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8.《寡人之于国也》,《孟子》9.《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10.《岳阳楼记》,《范文正公集》11.《醉翁亭记》,《醉翁亭记》12.《小石潭记》,《小石潭记》13.《满井游记》,《满井游记》14.《湖心亭看雪》,《湖心亭看雪》15.《河中石兽》,《河中石兽》16.《日喻》,《日喻》17.《愚公移山》,《愚公移山》18.《精卫填海》,《精卫填海》19.《鸟尽弓藏》,《鸟尽弓藏》20.《狼》,《聊斋志异》21.《促织》,《聊斋志异》22.《狼山陈将军咏猿》,《狼山陈将军咏猿》23.《古柏行》,《古柏行》24.《柳毅传书》,《柳毅传书》25.《庐山谣》,《庐山谣》二、备考建议针对山东专升本语文考试中的文言文,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熟悉考试大纲要求的文言文篇目,确保每篇文言文都能全面掌握。

2.针对文言文的特点,加强词汇、句式、修辞等方面的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多做文言文阅读练习,培养阅读速度和准确性。

4.背诵一些经典的文言文段落,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5.请教老师或在网上寻求文言文方面的帮助,解决自己遇到的难题。

三、文言文在考试中的重要性文言文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在山东专升本考试中,文言文题目主要测试考生的阅读理解、分析概括、语言表达等能力,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

2020年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新增篇目文言知识——文言句式

2020年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新增篇目文言知识——文言句式

2020年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新增篇目文言知识文言句式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宾语前置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宾语前置“季氏将有事于颛(zhuān)臾(yú)(《季氏将伐颛臾》)状语后置虎兕(sì)出于柙(xiá),龟玉毁于椟(dú)中(《季氏将伐颛臾》)状语后置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季氏将伐颛臾》)状语后置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季氏将伐颛臾》)状语后置是社稷之臣也(《季氏将伐颛臾》)判断句乎(《庖丁解牛》)宾语前置技经肯綮[qìng]之未尝,而况大軱[gū]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宾语前置臣之所好者,道也(《庖丁解牛》)判断句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秋水》)宾语前置我之谓也(《秋水》)宾语前置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被动句天下之水,莫大于海(《秋水》)状语后置又奚以自多(《秋水》)宾语前置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秋水》)被动句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秋水》)被动句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秋水》)被动句大叔又收贰以之为己邑(《郑伯克段于鄢》)省略句制,岩邑也(《郑伯克段于鄢》)判断句郑武公娶于申(《郑伯克段于鄢》)状语后置句亟请于武公(《郑伯克段于鄢》)状语后置句有献于公(《郑伯克段于鄢》)状语后置句姜氏何厌之有(《郑伯克段于鄢》)宾语前置句姜氏有什么满足?敢问何谓也(《郑伯克段于鄢》)宾语前置句冒昧地问一下,您说的是什么意思?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郑伯克段于鄢》)判断句今京不度,非制也(《郑伯克段于鄢》)否定判断句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郑伯克段于鄢》)固定句式其是之谓乎(《郑伯克段于鄢》)宾语前置句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子产不毁乡校》)状语后置毁乡校,何如?(《子产不毁乡校》)宾语前置子产曰;何为?(《子产不毁乡校》)宾语前置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子产不毁乡校》)判断句孟尝君曰:“客何好?”(《冯谖客孟尝君》)宾语前置曰:“客何能?”(《冯谖客孟尝君》)宾语前置食以草具(《冯谖客孟尝君》)状语后置能为文收责[zhài]于薛者乎(《冯谖客孟尝君》)状语后置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冯谖客孟尝君》)判断句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冯谖客孟尝君》)宾语前置使吏召诸民当偿者(《冯谖客孟尝君》)定语后置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强(《冯谖客孟尝君》)定语后置千金,重币也(《冯谖客孟尝君》)判断句百乘,显使也(《冯谖客孟尝君》)判断句愿请先王之祭器,立宗庙于薛(《冯谖客孟尝君》)状语后置无纤[xiān]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冯谖客孟尝君》)判断句苟无岁,何以有民(《赵威后问齐使》)宾语前置苟无民,何以有君(《赵威后问齐使》)宾语前置是助王息其民者也(《赵威后问齐使》)判断句何以至今不业也(《赵威后问齐使》)宾语前置胡为至今不朝也(《赵威后问齐使》)宾语前置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赵威后问齐使》)宾语前置何为至今不杀乎(《赵威后问齐使》)宾语前置皆惛于教,乱于治,迷于言,惑于语,沈于辩,溺于辞(《苏秦始将连横说秦》)被动句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苏秦始将连横说秦》)判断句是皆秦之罪也(《苏秦始将连横说秦》)判断句数十(《苏秦始将连横说秦》)定语后置乃夜发书,陈箧[qiè]天下莫之能伉[kàng](《苏秦始将连横说秦》)宾语前置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察传》)判断句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察传》)状语后置楚庄闻孙叔敖于沈尹筮(《察传》)状语后置吴王闻越王勾践于太宰嚭[pǐ](《察传》)状语后置智伯闻赵襄子于张武(《察传》)状语后置其于人必验之以理(《察传》)状语后置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察传》)状语后置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察传》)状语后置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察传》)状语后置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察传》)判断句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察传》)判断句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察传》)状语后置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察传》)状语后置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察传》)判断句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察传》)状语后置非也,是己亥也(《察传》)判断句此圣人之所慎也(《察传》)判断句然则何以慎(《察传》)宾语前置西取由余于戎(《谏逐客书》)状语后置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jiǎn)叔于宋,来邳豹、公孙支于晋(《谏逐客书》)状语后置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谏逐客书》)状语后置民以殷盛,国以富强(《谏逐客书》)省略句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谏逐客书》)状语后置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谏逐客书》)判断句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谏逐客书》)宾语前置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谏逐客书》)被动句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谏逐客书》)判断句《郑》……《象》者,异国之乐也(《谏逐客书》)判断句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谏逐客书》)判断句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谏逐客书》)判断句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谏逐客书》)状语后置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谏逐客书》)用,被国家使用,为国家效力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谏逐客书》)宾语前置至则靡耳,何功之有(《答客难》)宾语前置困于衣食,或失门户(《答客难》)被动句,被衣食所困,修学敏行,而不敢怠也(《答客难》)判断句此士所以日夜孳孳[zī]子何疑于予哉(《答客难》)状语后置而终惑于大道也(《答客难》)状语后置封于齐,七百岁而不绝(《答客难》)被动句,被封在齐国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孔子世家》)判断句季氏飨士,非敢飨子也。

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文言文专题——特殊句式

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文言文专题——特殊句式
句子结构图示
形容、数量、名、代
状 语
定 语
主语
时、地、 介宾短语
名、代
形容、副
形容 形容、数量、名、代
状 语
谓语
补 语
定 语
宾语
形容、动
名、代
1949年,伟大的中国人民彻底推翻了腐朽的蒋家王朝。 状语 定语 主语 状语 谓语 定语 宾语
古汉语特殊句式结构图示
状 语
定 语
主语
状 语
谓语
补 语
主谓倒装
28.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
父》)
被,被动句
四、翻译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
仲之谓乎?(《管晏列传》) 宾语前置句 被动句,定
32.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渔父》)语后置句 34.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兰亭集序》)判断句
三、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 子,叫判断句。
现代汉语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来表 示判断的。但在古代汉语中,“是”多作代词用,很少把它当 作判断词用。因此,绝大多数情况下借助语气词来表示判断。
1.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
抵为其主游间於秦耳,请一切逐客。"(《谏逐客
书》)
定语后置句
213年考题
四、翻译题(每题2分,共10分)
被动句
1.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伶官传序》)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邹忌讽
齐王纳谏》)
省略“于”
判断句
4.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归去来兮辞》)

山东专升本语文用文言文

山东专升本语文用文言文

山东专升本语文用文言文摘要:1.山东专升本语文考试概述2.2021年山东专升本语文必背文言文篇目3.应用文写作格式及范文4.山东专升本语文知识点:以《季孙氏将伐颛臾》为例,解析文言文阅读与写作技巧正文:**一、山东专升本语文考试概述**山东专升本考试大纲每年都有所变化,考生需关注最新一年的考试大纲,以此为准进行复习备考。

2021年山东专升本考试大纲已公布,其中规定了25篇必背文言文篇目。

这些篇目涵盖了不同类型的文献,既有《左传》中的《郑伯克段于鄢》和《鞌之战》,也有《国语》中的《召公谏厉王弭谤》和《句践灭吴》。

此外,《战国策》中的《苏秦始将连横说秦》和《冯谖客孟尝君》等篇目也位列其中。

**二、2021年山东专升本语文必背文言文篇目**1.《郑伯克段于鄢》,《左传》2.《鞌之战》,《左传》3.《召公谏厉王弭谤》,《国语》4.《句践灭吴》,《国语》5.《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战国策》6.《冯谖客孟尝君》,《战国策》7.《子路》**三、应用文写作格式及范文**在应用文写作中,以下格式需要注意:1.标题:第一行居中;2.称谓:第二行顶格书写,后加冒号;3.正文:段落空两格书写,分段清晰;4.致辞:此致敬礼、恭祝安顺、聊表谢意、恭请出席等礼貌语不接正文,正文结束后另起一行,开头空两格写此致、恭祝、祝等,不用标点,再另起一行,顶格写祝愿的话,如敬礼、安顺、身体健康等,后跟感叹号。

**四、山东专升本语文知识点:以《季孙氏将伐颛臾》为例,解析文言文阅读与写作技巧**本文以《季孙氏将伐颛臾》为例,解析文言文阅读与写作技巧。

这篇文章选自《论语》,是孔子针对季孙氏欲伐颛臾一事所发表的言论。

以下是本文的简要解析:1.季孙氏将要讨伐颛臾。

冉有、季路拜见孔子说:季孙氏准备对颛臾采取军事行动。

”孔子说:冉有!我恐怕该责备你了。

那颛臾,从前先王把他当作主管东蒙山祭祀的人,而且它地处鲁国境内。

这是鲁国的臣属,为什么要讨伐它呢?”2.冉有说:季孙要这么干,我们两个做臣下的都不愿意。

2020年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新增篇目文言知识——文言句式

2020年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新增篇目文言知识——文言句式

2020年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新增篇目文言知识文言句式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宾语前置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宾语前置“季氏将有事于颛(zhuān)臾(yú)(《季氏将伐颛臾》)状语后置虎兕(sì)出于柙(xiá),龟玉毁于椟(dú)中(《季氏将伐颛臾》)状语后置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季氏将伐颛臾》)状语后置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季氏将伐颛臾》)状语后置是社稷之臣也(《季氏将伐颛臾》)判断句技经肯綮[qìng]之未尝,而况大軱[gū]乎(《庖丁解牛》)宾语前置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宾语前置臣之所好者,道也(《庖丁解牛》)判断句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秋水》)宾语前置我之谓也(《秋水》)宾语前置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被动句天下之水,莫大于海(《秋水》)状语后置又奚以自多(《秋水》)宾语前置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秋水》)被动句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秋水》)被动句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秋水》)被动句大叔又收贰以之为己邑(《郑伯克段于鄢》)省略句制,岩邑也(《郑伯克段于鄢》)判断句郑武公娶于申(《郑伯克段于鄢》)状语后置句亟请于武公(《郑伯克段于鄢》)状语后置句有献于公(《郑伯克段于鄢》)状语后置句姜氏何厌之有(《郑伯克段于鄢》)宾语前置句姜氏有什么满足?敢问何谓也(《郑伯克段于鄢》)宾语前置句冒昧地问一下,您说的是什么意思?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郑伯克段于鄢》)判断句今京不度,非制也(《郑伯克段于鄢》)否定判断句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郑伯克段于鄢》)固定句式其是之谓乎(《郑伯克段于鄢》)宾语前置句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子产不毁乡校》)状语后置毁乡校,何如?(《子产不毁乡校》)宾语前置子产曰;何为?(《子产不毁乡校》)宾语前置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子产不毁乡校》)判断句孟尝君曰:“客何好?”(《冯谖客孟尝君》)宾语前置曰:“客何能?”(《冯谖客孟尝君》)宾语前置食以草具(《冯谖客孟尝君》)状语后置能为文收责[zhài]于薛者乎(《冯谖客孟尝君》)状语后置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冯谖客孟尝君》)判断句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冯谖客孟尝君》)宾语前置使吏召诸民当偿者(《冯谖客孟尝君》)定语后置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强(《冯谖客孟尝君》)定语后置千金,重币也(《冯谖客孟尝君》)判断句百乘,显使也(《冯谖客孟尝君》)判断句愿请先王之祭器,立宗庙于薛(《冯谖客孟尝君》)状语后置无纤[xiān]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冯谖客孟尝君》)判断句苟无岁,何以有民(《赵威后问齐使》)宾语前置苟无民,何以有君(《赵威后问齐使》)宾语前置是助王息其民者也(《赵威后问齐使》)判断句何以至今不业也(《赵威后问齐使》)宾语前置胡为至今不朝也(《赵威后问齐使》)宾语前置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赵威后问齐使》)宾语前置何为至今不杀乎(《赵威后问齐使》)宾语前置皆惛于教,乱于治,迷于言,惑于语,沈于辩,溺于辞(《苏秦始将连横说秦》)被动句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苏秦始将连横说秦》)判断句是皆秦之罪也(《苏秦始将连横说秦》)判断句乃夜发书,陈箧[qiè]数十(《苏秦始将连横说秦》)定语后置天下莫之能伉[kàng](《苏秦始将连横说秦》)宾语前置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察传》)判断句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察传》)状语后置楚庄闻孙叔敖于沈尹筮(《察传》)状语后置吴王闻越王勾践于太宰嚭[pǐ](《察传》)状语后置智伯闻赵襄子于张武(《察传》)状语后置其于人必验之以理(《察传》)状语后置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察传》)状语后置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察传》)状语后置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察传》)状语后置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察传》)判断句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察传》)判断句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察传》)状语后置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察传》)状语后置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察传》)判断句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察传》)状语后置非也,是己亥也(《察传》)判断句此圣人之所慎也(《察传》)判断句然则何以慎(《察传》)宾语前置西取由余于戎(《谏逐客书》)状语后置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jiǎn)叔于宋,来邳豹、公孙支于晋(《谏逐客书》)状语后置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谏逐客书》)状语后置民以殷盛,国以富强(《谏逐客书》)省略句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谏逐客书》)状语后置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谏逐客书》)判断句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谏逐客书》)宾语前置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谏逐客书》)被动句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谏逐客书》)判断句《郑》……《象》者,异国之乐也(《谏逐客书》)判断句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谏逐客书》)判断句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谏逐客书》)判断句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谏逐客书》)状语后置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谏逐客书》)用,被国家使用,为国家效力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谏逐客书》)宾语前置至则靡耳,何功之有(《答客难》)宾语前置困于衣食,或失门户(《答客难》)被动句,被衣食所困此士所以日夜孳孳[zī],修学敏行,而不敢怠也(《答客难》)判断句子何疑于予哉(《答客难》)状语后置而终惑于大道也(《答客难》)状语后置封于齐,七百岁而不绝(《答客难》)被动句,被封在齐国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孔子世家》)判断句季氏飨士,非敢飨子也。

山东专升本文言文重点句子

山东专升本文言文重点句子

山东专升本文言文重点句子
嘿,朋友们!咱们来聊聊山东专升本文言文的那些重点句子。

就像在黑暗中寻找光明,专升本的道路上,文言文重点句子可就是
那盏明灯!比如说里的“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这不就好比咱们每天积累一点知识,最后就能汇聚成强大的力量吗?
再看中的“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这难道不像
是告诉我们,不要被外界的评价左右自己的内心吗?
还有里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就好像在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和进步的空间,谁能说学生就一定比不上老
师呢?
想想看,要是弄明白了这些重点句子,咱们在专升本的考场上,那
不就跟有了神兵利器一样,能大杀四方吗?难道还会怕文言文的考题?
我的观点很明确,把这些重点句子掌握好,就是为专升本成功打下
了坚实的基础!加油吧,朋友们,向着目标冲!。

山东专升本语文用文言文

山东专升本语文用文言文

山东专升本语文用文言文摘要:一、背景介绍- 山东专升本考试的重要性- 语文科目在专升本考试中的地位二、文言文的重要性- 文言文是中文学科的基础- 文言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文言文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三、专升本语文考试中文言文部分的要求- 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了解文言文的句式结构- 能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文章四、如何备考专升本语文中的文言文部分- 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 学习文言文的句式结构- 阅读和理解文言文文章- 练习写作文言文五、备考建议- 多读多背文言文经典篇目- 结合现代汉语理解文言文- 练习写作文言文,提高表达能力- 参加培训课程,提高学习效率正文: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专升本考试来提高自己的学历。

在专升本考试中,语文科目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要学好语文,文言文部分是绝对不能忽视的。

文言文是中文学科的基础。

从古至今,大量的文学经典都是以文言文形式流传下来的。

学习文言文,不仅能够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还能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山东专升本语文考试中,文言文部分的要求相对较高,需要同学们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和虚词,了解文言文的句式结构,并能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文章。

那么,如何备考专升本语文中的文言文部分呢?首先,我们要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

实词主要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虚词主要包括介词、助词、连词等。

这些词汇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掌握好了这些词汇,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文言文文章。

其次,我们要学习文言文的句式结构。

文言文的句式结构与现代汉语有很大差别,我们需要通过学习来掌握这些特点,才能更准确地理解文言文。

此外,我们还要阅读和理解文言文文章。

通过大量阅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文言文的表达方式,提高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最后,我们要练习写作文言文。

写作是语言运用的重要环节,通过写作,我们可以更好地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

在备考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建议:多读多背文言文经典篇目,这样可以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记忆;结合现代汉语理解文言文,这样可以提高学习效果;练习写作文言文,这样可以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参加培训课程,这样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更好地备考专升本语文考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翻译:
2.制,岩邑也,虢叔死焉。(《郑伯克段于鄢》)
判断句 状语后置 为动用法 判断句
3.元庆能不越于礼,服孝死义,是必达理而闻道者也。(《驳复仇议》) 尽了孝道并为义而赴死 2010翻译: 1.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固定句式 2.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侍坐》) 宾语前置 3.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晏子春秋》) 省略“于”的状语后置句
2011释词题: 1.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谏逐客书》) 是以: 宾语前置句 8.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为: 判断句式 2011翻译题: 1.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宾语前置句 (《郑伯克段于鄢》) 2.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 固定句式 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3.无乃尔是过欤?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 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固定句式 宾语前置 判断句 5.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 判断句式 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谏逐客书》)
基本成分主谓宾,附加成分定状补。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后为补。
的定地状得后补,结构助词要记住。 状语还可置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一、考纲是怎么要求的
能读懂难度适中的文言文,并能解释常见的字词和语言现象, 具备较好的阅读理解能力。 文言句式考核,要求考生能够分辨和掌握判断句、被动句、 倒序句等特殊句式的用法。
句子结构图示
形容、数量、名、代 状 语 定 语 主语 形容、副 状 语 谓语 形容 补 语
形容、数量、 名、代
定 语 宾语 名、代
时、地、 介宾短语
名、代
形容、动
1949年,伟大的中国人民彻底推翻了腐朽的蒋家王朝。
状语 定语 主语 状语 谓语 定语 宾语
古汉语特殊句式结构图示
状 语
定 语
主语
状 语 主谓倒装
1.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於秦
耳,请一切逐客。"(《谏逐客书》)
定语后置句
213年考题 四、翻译题(每题2分,共10分) 1.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伶官传序》) 被动句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判断句 4.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归去来兮辞》)
谓语
补 语
定 语
宾语
古汉语特殊句式结构图示
状 语
定 语
主语
状 语
谓语
补 语
定 语
宾语
宾语前置
古汉语特殊句式结构图示
状 语
定 语
主语
状 语
谓语
补 语
定 语
宾语
状语后置
古汉语特殊句式结构图示
状 语
定 语
主语 定语后置
状 语
谓语
补 语
定 语
宾语 定语后置
划分句子成分口诀
主谓宾定状补, 主干枝叶分清楚。
——《山东省2018年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大学语文(公共课)考试要求》
二、山东省专升本试题长什么样
2006翻译: 有同州下邽人徐元庆者,父爽为县吏赵师韫所杀…… (为……所:表被动) 2008翻译 22.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判断句)
23.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见”表被动)
2012年考题 三、释词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 被动句 也。(《留侯论》)
8.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宾语前置句,被动句 (《渔父》) 10.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蜀道难》) 宾语前置句 四、翻译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省略“于”
5.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遇时。(《管晏列传》) 被动句
2014年考题
15.以下各句中的“之”字,意思与其他选项不同的一项是(A)。
A.姜氏何厌之有?(《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宾语前置的标志
B.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与之,不以为言。(《史记·管晏列传》)
C.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 D.复举剑拟之,武不动。(《汉书·苏武传》)
四、翻译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 (《管晏列传》) 32.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渔父》) 34.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兰亭集序》) 宾语前置句
被动句,定语后置句 判断句
2017年考题 四、翻译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2.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谏
逐客书》)
状语后置句
2018年考题
31.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固定句式
32.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史记·管晏列传》) 33.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
省略句
宾语前置
三、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 叫判断句。 现代汉语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来表示判 断的。但在古代汉语中,“是”多作代词用,很少把它当作判断词 用。因此,绝大多数情况下借助语气词来表示判断。 常见的判断句式有以下几种。
2015年考题 14.“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句中的“见”是表示 被动 的副词。 四、翻译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26.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郑伯克段于鄢》) 27.此其所以为子房欤!(《留侯论》) 宾语前置句
判断句
2016年考题 三、释词题(解释加点词,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8.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 被,被动句
1.“……者……也”及其变种式。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有舒 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表示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
解说。这种判断句式,是古代汉语中表示判断的典型格式。有的主语
后面不用“者”表停顿,而谓语后用“者也”结句,表示对主语加以 肯定的判断或解说。有的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而谓语后面不 用“也”,这种判断句式中的“者”也不译,只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 判断词“是”。 还有主语后面不用“者”表示停顿,只在谓语后面用 “也”表示判断,这种判断句式中的“也”同样不翻译,只在主语和 谓语之间加判断动词“是”。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