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运算定律》具体内容及教学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法运算定律(第27~32页)
教材说明
本节教学加法运算的交换律、结合律及其在连加计算中的应用。
在数学基础理论中,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通常是以集合论为依据加以证明的。此外,也可以用计数公理“计数的结果与计数的顺序无关”来说明:任意两个数a与b相加,不论是a + b(相当于先数a,再数b),还是b + a(相当于先数b,再数a),结果都一样。类似地,任意三个数相加,不论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加,还是先把后两个数相加,仍然只是计数的顺序不同,所以不影响计数的结果。
小学数学教材一般都不出现计数公理,但无论是通过直观还是借助具体情节内容来说明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无形之中都用上了计数公理。其实,计数公理所反映的事实,儿童早就有所感悟,只是没有明确表达出来罢了。
教材从李叔叔骑自行车旅行的情境引出三道例题,分别求李叔叔上下午的路程和、前三天的路程和、后四天的路程和。
例1和例2提供了概括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具体事例。进一步,再让学生自己举例,并叙述所发现的规律。然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规律,而不是像过去那样,统一用字母来表示。这样编排,一方面有利于符号感的培养,且方便记忆;另一方面提高了知识的抽象概括程度,也为以后正式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打下初步的基础。
例3以解决实际问题为载体,学习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在连加计算中的综合运用。在“做一做”和练习五中安排了一些相应的习题。有配合例题的巩固练习,包括计算练习和应用练习,也有以前所学加法验算方法的认识深化练习。另外还有要求说明如何运用运算定律的练习,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概念、性质进行判断、推理的演绎思维能力。
教学建议
1.遵循认知规律。
教学时,应注意遵循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一定的理性认识。
2.用好主题图。
本节教材的三道例题,都是由主题图引出的。教学时,应充分利用主题图的故事性,逐步生成连贯的情境,逐步生成后续的问题,使本节的教学在内容与表现形式上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3.注意引导学生用新知识去理解以前学过的内容。
本节的新知识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都有相应的认知基础,反过来,学了本节的新知识又可以促进学生,更深入地认识原来学过的知识与方法。例如,交换加数的验算方法,加法中的“凑整”计算,等等。过去只知道这样做,现在知道了它们的依据。这种“再认识”对于加强新知识的巩固和记忆,也是很有帮助的。
4.本节内容可以用3课时进行教学。
具体内容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1.主题图。
编写意图
这幅图以公路为背景,画出了旅行途中记录行
程的情景。考虑到学生对自行车上的记录仪表比较
陌生,所以画了一个仪表表面的放大图,并让小精
灵作提示性介绍。
教学建议
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看主题图,说说图中告诉
了我们哪些信息,要我们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学生可能会把图中的三段说明文字复述一遍,这也是允许的。其中,小精灵说的话:“李叔叔准备骑车旅行一个星期。”对于解答例1无关紧要,但能为后面引出例2、例3埋下伏笔。在这里教师让学生说出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就行了。
2.例1。
编写意图
例1是在主题图的基础上提出了要解决的问题。解答这个问题所需要的条件,都在主题图中。
教学建议
(1)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自己解答并
交流。学生说出40+56和56+40这两个
算式,一般不会有困难。教师可以通过
提问:“这两个算式得数是否相等?都表
示什么?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促进
学生理解。然后让学生再举出几个这样
的例子,看看从中能发现什么。接着提
问:你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你发现的规律
吗?还可以让学生给自己发现的这个规
律命名,由此引出这就是加法交换律。
接下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
式表示加法交换律。可以这样启发:用
语言表达加法交换律比较麻烦,怎样表示既简单又清楚?试一试,用你喜欢的符号表示两个加数,你能用式子表示加法交换律吗?学生用图形、用字母或用其他符号表示都可以。得出a+b=b+a之后,应让学生说说,这里的a、b可以是哪些数。进而引导学生比较用字母表示和用文字语言表示的加法交换律,体会用字母能更简单明了地表示:任意两个数相加,交换位置和不变。
例1下面的“做一做”可让学生独立完成。
3.例2。
编写意图
例2同样采用图画表示题意。图中将李
叔叔笔记本上的内容加以放大,从中可以看
出分别记录了三天各行了多少千米,并提出
求这三天所行路程和的问题。从解决这个问
题的两种算法中,可以得到加法结合律的一
个实例。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概括得出结合律的过程,与例1相仿。
教学建议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看着例2的插图叙述图意。学生可能会提出疑问,例1算得的结果是全天一共骑了96千米,怎么这里第一天骑的路程却是88千米?对此,教师可以让看懂了的同学说一说这是怎么回事。即例1求的是第三天一共行了96千米,到现在李叔叔一共骑车旅行了三天。
理解了题意,并搞清了条件和问题之后,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列出算式计算。通常,会有学生按顺序计算,也会有学生发现后两个加数能凑成整百数,所以先相加。引导学生比较两种算法,得出先把前两个数相加,与先把后两个数相加,结果相同,都是这三天行的总路程,所以可以用等号把这两个算式连起来。
接着,还可让学生观察比较教材提供的另两组算式,当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编出像例2这样的例子,再观察、比较。而后的教学与例1基本相似,但可以比教学例1时更放手些。
学生在自己举例时,有时会把交换律也用进来。在完成课本第29页用符号表示的填空时,也可能出现这种现象。如(a+b)+c=a+(c+b)。对此,教师应给予肯定,同时指出:加法交换律前面已经总结,这里总结不交换加数的规律。
4.例3及“做一做”。
编写意图
(1)例3仍然是由主题图引出的,它
是在例2已经计算了李叔叔前3天所行路
程和的基础上,给出李叔叔后4天的计划,
让学生求4天计划行程的和。教材设计的
四个加数,其中两个可以凑成整百数,另
两个可以凑成整十数,旨在让学生将前面
所学的两条加法运算定律,综合运用于解
决实际问题的计算中。这里教材没有给出
完整的计算过程,而是适当留白,并提出:
你是怎样计算的?你运用了哪些运算定
律?
(2)例3下面的“做一做”,安排了四道简算题,其中两道三数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