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思考
关于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的策略研究
![关于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的策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8c9484a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32.png)
关于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的策略研究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由于诗歌的抽象性和复杂性,许多学生在诗歌鉴赏教学中常常感到困惑和无趣。
研究如何在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中制定有效的策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涵,培养其审美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诗歌兴趣高中生对诗歌鉴赏教学缺乏兴趣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诗歌展示,如播放与诗歌内容相关的音乐、图片、视频等,通过视听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2. 组织课外诗歌朗诵比赛、诗歌朗诵会等活动,鼓励学生动手朗诵诗歌,培养他们的表现欲和自信心,提高对诗歌的情感投入。
3. 通过讲述诗歌的故事背景、创作背景等方式,增加学生对诗歌的了解和认同感,引发学生对诗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通过以上策略,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为诗歌鉴赏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注重诗歌韵律和语言的教学诗歌有其独特的韵律和语言特点,对于学生来说,理解诗歌的韵律和语言是必不可少的。
针对这一点,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分析诗歌的韵律结构,如押韵、节奏等,让学生了解诗歌的音韵美,体会其独特的魅力。
2. 导引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语言表达方式,包括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让学生领会诗歌中情感的表达和意境的营造。
3. 组织学生进行朗诵、表演等活动,在实践中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语言,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体验。
通过以上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对诗歌韵律和语言的敏感度,提高诗歌鉴赏的水平。
三、注重诗歌背后的思想内涵诗歌是文学艺术的高度体现,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
教师在诗歌鉴赏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诗歌背后的思想内涵,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文学素养。
具体策略包括:1. 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象征、隐喻等表现形式,帮助他们理解诗歌中蕴含的深层意义。
2. 探讨诗歌与时代、社会、人生等方面的关联,帮助学生理解诗歌背后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唤起学生的共鸣和思考。
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
![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57af81b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c6.png)
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和目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鉴赏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
通过对诗歌的学习和分析,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文学素质和情感表达能力。
本次教学旨在通过诗歌鉴赏,匡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过程和方法1. 教学准备在进行诗歌鉴赏教学之前,我认真准备了相关诗歌的文本和解读资料。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还准备了一些与诗歌相关的图片、音频和视频资源。
同时,我还设计了一些互动的教学活动,例如小组讨论、诗歌朗诵和创作等。
2. 教学导入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我选择了一首生动有趣的现代诗歌进行导入。
通过朗读和讨论,我匡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表达方式。
3. 诗歌分析在诗歌分析环节中,我选择了几首经典的古代诗歌进行讲解。
我首先介绍了诗歌的基本结构和修辞手法,然后逐句解读诗歌的意义和内涵。
通过分析诗歌的语言、形象和情感表达,我匡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美学价值和文化背景。
4. 诗歌欣赏在诗歌欣赏环节中,我播放了一些与诗歌相关的音频和视频资源。
学生通过聆听和观看,感受诗歌的声音和形象,进一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5. 诗歌创作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我组织了一次诗歌创作活动。
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创作了一首与诗歌主题相关的短诗。
通过互相分享和讨论,学生不仅展示了自己的创作成果,还学会了欣赏和评价他人的作品。
6. 教学总结在教学结束之前,我对本节课进行了总结。
我强调了诗歌鉴赏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读诗歌,培养自己的文学素质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反思和改进本次诗歌鉴赏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教学时间安排较紧,导致部份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创作和讨论。
下次教学中,我会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得到充分的展开。
其次,部份学生对古代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较差,导致他们在诗歌分析环节中表现不积极。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下次教学中,我会增加一些针对性的辅助材料,匡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诗歌。
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思考
![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f7b0176d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fa.png)
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思考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教育界对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越来越重视。
语文教学作为学生综合素养培养的重要一环,在其中更是要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而在语文教学中,诗歌鉴赏作为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重要训练方式,同样要与核心素养教育相结合。
本文将围绕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进行深入思考,旨在倡导通过诗歌鉴赏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在诗歌鉴赏教学中的引申1.核心素养的内涵核心素养是指学习者在学习和生活中形成的基本能力和个性品质,它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包括了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个方面。
在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既包括了语言能力和文学素养的提升,同时也涉及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诗歌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文学形式,利用诗歌进行鉴赏教学是培养学生文学意识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核心素养的引导下,教师可以更多地借助诗歌来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使学生在诗歌鉴赏的过程中全面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
二、培养情感体验是诗歌鉴赏教学的重要任务1.诗歌鉴赏的情感表达在进行诗歌鉴赏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诗歌中蕴含的情感,引导学生从中获得愉悦、思考和感悟。
通过对不同诗歌作品的鉴赏,逐步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水平,让他们在情感上得到丰富的滋养。
1.诗歌的审美特点诗歌作为文学的一种形式,其语言既要传递信息,更要追求形式美和意境美。
在进行诗歌鉴赏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诗歌的审美特点,引导他们从声韵、节奏、形象、意境等方面感受诗歌的美。
2.诗歌鉴赏与审美情趣的培养1.诗歌的文化内涵诗歌作为文学形式,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许多古今中外的经典诗歌都是文学史上的珍品,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具备极高的文化价值。
在诗歌鉴赏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诗歌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引导他们从诗歌中领略文化的魅力。
诗歌鉴赏的教学反思5篇
![诗歌鉴赏的教学反思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fa7feb1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82.png)
诗歌鉴赏的教学反思5篇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对于提高教师的能力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当我们在教学中有了一些经验后,大家可以写份教学反思,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诗歌鉴赏的教学反思5篇,供大家参考。
诗歌鉴赏的教学反思篇1摘要:近几年,随着教育改革不断的深入与完善,在新课标概念下,高中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而对于高中语文来说,诗歌鉴赏是目前高中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有创新性的教学模式,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就是在这样的实际下,根据教师的教学经验以及教学心得提出来的,亦是现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最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着重从现在的高中诗歌鉴赏教学的状况进行分析研究,为提升诗歌鉴赏教学质量做好必要的保障。
关键词:诗歌鉴赏;少教多学;教学思考诗歌是我国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灿烂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之一、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而在现今的高中诗歌教学中,并没有积极地发扬民族文化,不重视诗歌教学,严重影响了高中语文教学质量。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地深入,不断地完善,我国大力推行新课标教学,尤其是高中的语文诗歌鉴赏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语文素养。
但是从目前的高中诗歌教学状况来看,诗歌鉴赏教学并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主要是以诗歌的记忆、背诵、朗读为主,学生对诗歌并没有进行深入的了解,只是单纯地记住了诗歌,应付了目前的考试,这虽然解决了学生当前的问题,达到了教学的目标,但对学生未来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
单一的教学方式以及单纯的记忆会使学生产生厌恶的心理,学习兴趣下降,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效率下降,就达不到教学的效果。
下面我就简单地谈谈新课标针对高中诗歌鉴赏教学所推行少教多学教学方式的优点,并为改善教学状况提出一些有效的解决措施。
一、教师引领学生做好课前的预习,并巧设问题对于现在的高中生来说,学习的科目比较多,学习压力比较大,尤其是在诗歌鉴赏和文言文的学习上比较吃力,而这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所在,要想学好诗歌鉴赏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做好课前的预习工作。
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
![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3960022852458fb770b56aa.png)
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我国着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模式。
”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是如果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
而且,专家们都说写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
诗歌单元的教学让笔者感觉收获很大,这里来谈谈笔者的教学感受。
诗歌作为我国科学文化的精髓是我国文学史的一个奇葩,是我国丰硕的文化遗产。
中国古代诗歌记载着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历史,有着独特的审美风格和博大的精神力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爱国思想、审美情趣和健全人格。
古代诗歌在中小学语文课本中代表着高品味的文学趣味,中小学生可以从诗歌中吸取精华,陶冶情操,丰富中小学的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如何通过诗歌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接受爱国主义熏陶与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使学生在诗歌教学实践中受到心灵的陶冶和潜移默化的感染,培养伟大的人文精神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教育意义。
高中阶段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又要求对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
我们在教法上传统采用创设情景法将学生带入特定意境中感受作品形象对古代诗词有自己的感悟。
既然是感悟和鉴赏,我们在教学中除了教师有自己的感悟外,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中有自己的感悟和独特想法,让教学也带有个性化色彩。
往往我们忽视了学生的感受,使得诗歌教学陷入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局面,下面是笔者上课的一个实例,从这个实例来谈对诗歌鉴赏课的个人感悟。
在上了几节关于炼字型的诗歌鉴赏课后,笔者带着学生总结一下这类题型一般的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高二学生对于诗歌鉴赏也有一定的阅读体验,这点他们也可以总结出来。
通过展示近几年高考中关于炼字类型的诗词让学生去研究讨论如何答题能抓住得分点,接着师生共同探究找出答题范式:释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描景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情境(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3篇)
![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c45bd1983c4bb4cf6ecd113.png)
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3篇)【第1篇】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古典诗歌是前人留给我们的珍贵的文化遗产,诗歌教学对于陶冶性情、加强美育、继承传统,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
然而,高考模式下的诗歌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最显著的问题是,在诗歌教学中,知识、技巧训练大于思想的领悟、价值的追求、审美的熏陶。
这有待于高中语文教师进行有效的反思。
在高考指挥棒效应明显的大环境下,设想如果不考诗歌,又有多少学生真正主动的搜集诗歌、背诵名句、感悟意境?因为“动机是能引起、维持一个人的活动,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念头、愿望、理想等。
”[1]当代高中生浸泡在媒体文化、网络文化、大众文化的情境中,很多学生拒绝传统,崇尚个性,已经失去学习诗歌的动机。
如果诗歌教学与现实脱节,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就会更加厌恶诗歌学习,这与诗歌教学的初衷背道而驰。
《周易》中有“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因此,高中诗歌教学求新求变迫在眉睫。
在新课程背景下,变的是思想、方法,不变的是道德感悟、审美追求。
道德的崇高与审美的品位是学生对诗歌的自觉式追求。
现从心理学视角,从动机、美感(艺术鉴赏)、能力三个维度,以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第三专题: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梦游天姥吟留别》为例,谈高中诗歌教学改革,并作一定的反思。
一、背景分析传统的诗歌教学很容易让学生对诗人及其作品形成符号化认识。
如谈到杜甫,就想到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其人被成“诗圣”,思想是“忧国忧民”。
提到李白,就想到他被称为“诗仙”,将他与浪漫主义紧密联系,想到他的诗歌风格“豪放洒脱”……这已形成当下标准化、范式的诗歌教学模式,在心理学上称这种现象为“思维定势”。
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引导学生以知人论世为起点,多元化解读文本,找到传统与现实的平衡点,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与创新能力。
而《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梦”属于想象的类型,教学中带领学生跟随李白的思维踏上多彩的追梦之旅,找到神仙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衔接点,回归现实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家园”。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几点思考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几点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f5f1b56225c52cc58bd6be92.png)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几点思考分析高中语文教材,真正对学生提出较高层次文学鉴赏要求的是诗歌。
为什么从诗歌开始呢?因为诗歌是文学之母,诗歌鉴赏是文学鉴赏的最高形式,诗歌是培养学生文学趣味和文学素养的最佳媒介之一。
本文中笔者提出了自己在诗歌教学中的一些想法,抛砖引玉,以期专家指正。
一、反复诵读、激发想象古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韩愈在《进学解》中也写道:“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
”由此可见,大量诵读、反复吟咏是培养学生语感、提高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抑扬顿挫、富有感情的诵读中,诗的韵味、诗的意境、诗的情感才能被深刻地品味出来。
同时,我们还需展开想象。
想象是引发情感的桥梁,在想象中还原诗歌给我们描绘出的形象画面,在感悟中体味作者的诗情,这样,作者就把我们的精神带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二、走近诗歌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从多个角度切入,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诗歌的内在情感与分析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
切入点找准了,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同时还可以使课堂教学别致生动。
我们可以从形象翻译诗歌入手,引导学生感知诗歌内容。
比如我们在学习朱熹的《观书有感》时,我们就可以做这样的形象翻译:半亩大小的方形池塘里的水光明澄清像一面打开的镜子,蓝天和白云的影子倒映在池面上,仿佛悠闲自在地来回走动。
它怎么会这样清澈?因为发源处不断有活水流下来。
再把翻译与题目联系起来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意境情感便很明朗了。
我们也可以从分析诗歌的意象角度切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
诗歌中的意象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的载体。
我们要抓住这些意象,仔细体味,通过联想、想象感悟诗词营造的意境,从而准确“入情”。
比如李清照的词《声声慢》抓住秋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等一系列典型意向来诉说词人受尽磨难与内心煎熬的凄惨心情,倾吐着词人哀愁凄苦、孤寂悲愤的内心感受。
如果我们抓住这些意向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就可以对这首词做深刻而准确的理解了。
我们还可以从分析诗歌的某一表达技巧角度切入分析。
关于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的策略研究
![关于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的策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c45d460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98.png)
关于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的策略研究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诗歌的鉴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文学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思维能力。
当前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学内容单一、学生参与度低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的效果。
本文将对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的策略进行研究,探讨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的效果。
一、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当前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中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参与度低,缺乏主动性。
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启发式提问: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引人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讨论。
可以问学生:这首诗歌的主题是什么?诗人是如何表达情感的?这样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欲望,提高他们对诗歌的兴趣和理解。
2. 小组讨论: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就所学的诗歌展开讨论和交流。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可以相互交流意见,扩大视野,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3. 创设情境: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创设一些情境,激发学生对诗歌的情感共鸣。
可以通过音乐、图片等多种艺术形式,让学生感受诗歌中的情感,增强学生对诗歌的情感共鸣,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
上述策略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理解,培养其主动参与的习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多种形式展示诗歌传统的语文诗歌鉴赏教学中,往往只通过文字展示诗歌,这样会限制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展示诗歌,包括文字、图片、音乐等多种形式,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1. 图片展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展示诗歌的内容和情感,让学生通过视觉感受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
3. 赏析实例: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一些著名诗歌的鉴赏实例,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诗歌鉴赏技巧和方法,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
通过以上多种形式展示诗歌,可以丰富诗歌鉴赏教学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其鉴赏能力。
高中诗歌鉴赏教学问题总结与反思
![高中诗歌鉴赏教学问题总结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041da004a7302768e9939c6.png)
促 进 留守 儿 童全 面 发展 留守儿 童正 处于成 长发育 的 关 键 时 期 ,他 们 无 法 享 受 到
父母 情感上 的关注 和呵护 ,极 易 产 生 认 识 、价 值 上 的 偏 离 和 个 性 、 心 理 发 展 的异 常 , 一 些 人甚 至会走 上犯罪 的道路。作 为 老 师 要 把 学 生 看 作 朋 友 , 主 动接 近他们 ,拿 出更 多时间 与 他 们 联 系 ,创 造 更 多 的 时 间 和 机 会 与 他 们 谈 话 沟 通 ,对 他 们 的道 德发展 和精神需 求给予更 多关 注 ,平时 多创造一 些愉快
和措 施,但对 留守儿童 问题却 了 解 甚 少 ,更 没 有 针 对 留 守 儿 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相应措施。 三 、解 决 留守儿童 心理 问
题 的对 策 (一 )整 合 社 会 资 源 营 造 的 学 习环境 农村 留守儿 童问题 是教育 问题 , 但 它更多的应该是一个
决 办法
社 会 问 题 。 因此 我 们 在 呼 吁 学 校 、教 师 更 加 关 心 留守 儿 童 的 同时 , 也应 唤起政府及社会对 他 们 的 关 爱 ,需 要 全 社 会 的 力 量来 协调 管理 、综合 解决。依
高中诗歌鉴赏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人文 情 怀 和 丰 富 的 思想 感 情 ,提 高 学生 的诗 歌 鉴 赏 能 力 和审美能力。在 国家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 ,高中 诗歌鉴赏教学暴露 出了一些问题 ,无论是教学过程 还是教学方式和手段 ,都影响着诗 歌鉴赏教学的有 序进行和教学 目标 的完成 。针对高中诗歌鉴赏教学 中存 在 的 问 题 ,需 要 我 们 立 足 实 际 ,对 教 学 过 程 进 行分析 , 转变教学观念 , 探究新的教学方式 、 方法 , 活跃课堂气氛 ,着力解决高 中诗歌鉴赏教学 中存在
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思考
![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63f77d68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a3.png)
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思考随着核心素养教育的深入推进,中学语文课程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创新。
课程的重心逐渐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向培养学生的“能力养成”和“价值观塑造”转移。
在此背景下,诗歌鉴赏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包括文化素养、信息素养、思维素养、实践素养和人文素养。
在这五个方面,诗歌鉴赏教学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文化素养是核心素养的首要内容,也是诗歌鉴赏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诗歌作为文学的重要体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通过诗歌鉴赏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生命、自然、爱情、友谊等问题的思考和探索,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
其次,信息素养是当今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项能力,而诗歌鉴赏教学则是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诗歌鉴赏中,学生需要阅读、理解、推理、分析、评价等多种操作,这些能力也恰恰是信息素养所要求的。
通过诗歌鉴赏,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信息获取、处理和运用能力,提高审美和文化思维能力。
第三,思维素养是核心素养中最基础的素养之一,而诗歌鉴赏教学则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有力途径。
在诗歌鉴赏过程中,学生需要综合运用不同的思维模式,如归纳、演绎、类比、联想、推理等,提高自己的思维深度和广度。
第四,实践素养是核心素养中最具实践性的素养之一,而诗歌鉴赏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诗歌鉴赏中,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操作来提高自己的技能和经验,例如诗歌朗读、作文写作、演讲表达等。
通过这些实践,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最后,人文素养是核心素养中最重要的素养之一,而诗歌鉴赏教学则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诗歌鉴赏中,学生需要关注人类存在的本质问题和价值问题,如人生意义、道德伦理、文化传承等。
通过这些思考和关注,学生可以明确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和情感素质。
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
![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78a3641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98.png)
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1诗歌是文学之骄子,是文学的最高形式之一。
朱光潜先生说“诗比别类文学更严谨、更纯粹、更精微,一切纯文学都有诗的特质”。
诗歌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情感丰富,意境深远,语言精炼简洁,音调和谐、节奏鲜明。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诗经》到《楚辞》到唐诗宋词到现代汉诗,源远流长。
诗歌教学是学生学习、继承和发扬我国古老而优秀的诗歌文化途径之一,而且诗歌深远的意境和情感有助于增强学生严谨的思维的感受力和想象力,提高审美情趣,丰富情感体验,陶冶情操。
所以我国教科书,不管是小学、初中、高中还是大学的语文教科书都选入大量是诗歌作为重点教学内容,从而教会学生学会品读、研究和写作诗歌。
而我觉得,诗歌教学最重要的创设情景,让学生在相应的情景中学习和领会的情感。
初中诗歌教学中鉴赏诗歌的传统步骤、方法是:1.先弄懂作品的表层意思2.进一步理解深层含义3.从艺术的角度去欣赏这个传统的教学方法一直被沿用,直到现在,大多数教师也还是在使用这3个步骤来进行诗歌教学。
这三个过程一般都是从解释词义、句义,翻译,挖掘典故、修辞,归纳主旨等方面来得以实现的。
但是这样的教学难以创设情景,让学生去想象和感悟诗歌的意境美。
那么,诗歌教学应该如何创设情景,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累知识,开阔视野,提高想象和审美情趣,散发思维,陶冶情操呢?首先是背景了解。
教材中入选的诗歌有古体诗和现代诗歌。
不过是古体诗还是现代诗,其写作都有一个背景,而且这个背景可能和学生的生活有很大的距离,所以在诗歌教学中,诗歌的和写作的背景介绍占据着什么重要的地。
所以背景介绍是诗歌的突破口,学生通过对背景的了解,从而更好地感悟诗歌,体会诗歌中的情感。
例如在教学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时候,要让学生其了解李白被排挤出长安的背景,还要了解李白虽狂放不羁,但仍有牢固的报效朝廷,有所作为的儒家思想,才能很好地体味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不满与怨愤。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几点思考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几点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5d2c0aae0029bd64793e2c0f.png)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几点思考摘要:新课程改革给广大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诗歌鉴赏方面,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把握诗歌鉴赏方法的同时,能够透过字面去体味、揣摩诗歌中的言外之意。
关键词:诗歌意象;意境;诗歌特点轰轰烈烈的新课程改革给广大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它一方面促使教师提高自己的诗歌修养和品味:另一方面,以切实提高学生鉴赏能力为前提,以情感教育为突破口,使学生在诗情的熏陶下。
接受美感教育。
提高审美情趣。
分析初高中语文教材,真正对学生提出较高层次文学鉴赏要求的是高二阶段。
为什么从诗歌开始呢?因为诗歌是文学之母,诗歌鉴赏是文学鉴赏的最高形式。
诗歌是培养学生文学趣味和文学素养的最佳媒介之一。
没有戏剧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没有小说曲折生动的情节,没有散文形散神聚的特色,诗歌凝炼性、抒情性、音乐性等特点决定了它自有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
如果学生还只是单纯地追求矛盾冲突、情节人物,不会透过字面去体味揣摩诗歌的“言外之意”、“象外之象”,还没有对诗歌的激情、敏感和直觉。
那诗歌对他而言是味同嚼蜡了;如果教师还是那样把一首首优美的、空灵的、清新的诗歌肢解成字、词、句、篇的语言知识点堆积,还不会带领学生去涵咏、去感悟、去思索,甚或犯欧阳修说《枫桥夜泊》“其如三更不是打钟时”这种牵强附会、机械理解的错误,那就不要指望语文课能濡染心灵、陶冶性情、培养文学纯正趣味、提高文学综合素养了。
一、诗歌教学前的导入及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在系统教学诗歌前。
开几节鉴赏课或辅导课,举出一些学生们耳熟能详的作品,在分析中尽量多地展示先前少被人论及的精妙之处,从而开辟一个学生闻所未闻的艺术境界与思想境界,引起学生接受的心理机制。
不失时机地引入一些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如什么是平仄、粘连、意象、意境、表达手法等等。
在系统讲解诗歌前,应让学生对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有个最基本的认识。
与其让学生在以后的诗歌教学中“囫囵吞枣”,不如在学习之始就告诉他们这些最基本的概念,以期在学习时“既知然”又“知所以然”。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反思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78f905f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b0.png)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反思导言:语文诗歌鉴赏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面临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运用以及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进行反思和探讨。
一、教学内容选择的问题1. 如何选择适合高中生的诗歌?鉴赏诗歌应考虑学生的年龄、兴趣爱好和成长背景等因素。
应该选择内容生动、抒情深邃的诗歌作为教学材料,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2. 如何使学生理解诗歌的内涵?诗歌既是美的载体,又是思想情感的表达。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诗歌的形式、语言和意象等要素,去理解诗歌背后的深意和情感表达。
二、教学方法运用的问题1.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为了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我们应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教学。
可以开展诗歌朗诵比赛、诗歌创作活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写作能力。
2.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交流在诗歌鉴赏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诗歌,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要鼓励学生进行诗歌交流,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三、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1. 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通过多种方式,如进行诗歌欣赏比赛、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等,激发学生对诗歌鉴赏的兴趣,增强他们主动学习的动机。
2. 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诗歌是一种富有情感的艺术形式,我们应该通过诗歌欣赏来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
只有当学生与诗歌产生情感共鸣时,他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
结语: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是培养学生美育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思维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并注重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情感体验,以提高诗歌鉴赏教学的效果。
同时,我们也应不断反思和探索,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使诗歌鉴赏教学更加贴合学生的需求和成长。
只有这样,才能让诗歌的美丽之花在高中学生的心灵中绽放。
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与总结
![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与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8a58431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80.png)
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与总结前言在高中阶段,诗歌鉴赏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诗歌鉴赏教学,学生可以增长见识,开拓思路,提高语文素养。
本文将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反思与总结,旨在提升诗歌鉴赏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课程内容诗歌鉴赏教学的内容应包括:古诗文、现代诗歌、近现代散文等。
其中,古诗文的鉴赏不仅能让学生领略古人的思想和文化,还能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现代诗歌和近现代散文则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当下社会的潮流和风貌,提高学生的现实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还需注意诗歌特点的呈现。
要让学生能够理解和领略诗歌中的形式、语言、文学意义等特点,增强学生对诗歌的爱好和兴趣。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诗歌鉴赏教学中的关键所在。
以下是教学方法方面的几点总结:注重理论 + 实践不能只是照本宣科,对文章的解读逐字逐句讲解,学生的记忆难以持久,并且对提升文学素养没有实质性帮助。
因此我认为,注重理论 + 实践,学生在通过老师的讲解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加深对文章写作方式、修辞手法、情感表达等方面的掌握。
立足学生实际学生在高中阶段对生活有了更多的思考和体验,他们对社会、家庭、个人成长都有自己的看法和感悟。
因此,我们可以从学生实际出发,引导学生从自身经验出发对文学作品进行理解和解读。
创意学习在诗歌鉴赏教学过程中,创意学习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让学生进行形式、内容、情感等方面的创意表达,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度和维度理解。
考核方式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质量与水平决定了考核方式的类型和形式。
在诗歌鉴赏的考核中,我认为应该注重思辨和创意。
课堂演讲演讲可以看做是课堂教学和考核的结合。
通过演讲,学生要对自己的鉴赏理解和解读进行阐述,提高思辨和表达能力。
创意作品创意作品可以是诗歌、散文、歌曲、影片、绘画等形式。
学生可以通过创作表达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同时提高艺术修养和文学素养。
总结通过对高中诗歌鉴赏教学的反思和总结,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课程内容的选择应注意诗歌特点的呈现。
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思考
![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67d8c54a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3b.png)
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思考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和课程改革的推进,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结合核心素养理念,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成为当前语文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
深入探讨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习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 正文2.1 核心素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包括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沟通能力、人际合作能力等。
在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核心素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作品。
通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学生可以深入解读诗歌背后的意义和情感,从而更好地领会诗歌的美和哲理。
核心素养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情感表达能力。
通过诗歌的欣赏和鉴赏,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审美意识和鉴赏能力,同时也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
核心素养还能促进学生的人际交往和合作能力。
在诗歌鉴赏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分享和交流自己的感悟和体会,从而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交际能力。
核心素养在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学生全面提升自身素养和能力,更好地感悟诗歌之美。
2.2 提升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必要性提升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必要性是高中语文教育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诗歌作为文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表现方式,是人类思想感情的高度凝练。
通过诗歌鉴赏,学生可以领略诗歌的美感和情感表达,培养审美能力和文学修养,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品质。
提升学生诗歌鉴赏能力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和审美情操。
通过学习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诗歌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表达和情感体验,拓宽自己的文学视野,丰富内心世界,培养独立思考和审美情操。
提升学生诗歌鉴赏能力是高中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品质,为他们的个人发展和未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诗歌鉴赏教学反思
![诗歌鉴赏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88c942e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93.png)
诗歌鉴赏教学反思诗歌鉴赏教学反思1中国古典诗歌历史悠久,它以高度凝练的语言,真挚醇美的情感,和谐的韵律,形象地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成为文学领域里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诗歌鉴赏不但能提高人们的文学审美情趣,而且能培育人们的良好文化涵养,使人们的思想、情感和道德素养获得提升,文学艺术素养有所丰富,不断完善。
诗歌教学贯穿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全部语文教学过程,甚至可以延长到幼儿学说话时候。
按说,高三学生应有初步的诗歌鉴赏能力了,可事实上并非如此。
缘由何在呢?经过长期观看,我感到以下几个因素阻碍了学生对诗歌的阅读鉴赏:1、背诵积累少。
素养教育不是不要识记,恰恰相反,要提高语文素养,必需要有肯定的学问原始积累。
由于一些错误的认识,目前学生能完好背诵的诗歌特别有限,这对我们这个诗的国度,对语文教学都是极大的悲伤。
2、语言障碍。
古代诗歌中的`特别句式,文言词汇,都影响到学生的理解和鉴赏。
3、缺乏必要的训练。
经常会遇到这种状况:对一首诗歌,学生即使感悟到了,也不会表达出来。
这在肯定程度上反映除平常教学中的缺乏,就是重讲轻练,同时缺乏必要的方法指导。
基于以上思索,高三诗歌鉴赏训练中,通过对内容归类,使学生举一反三,提高理解能力;通过训练解题模式,提高鉴赏表达能力。
诗歌所表现的思想内容,经常与创作的时代背景有着亲密的关系,要真正领会的思想感情,就要对创作诗歌的时代背景有所了解。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同样有助精确把握这个时代的诗歌作品。
“以世论诗〞即为再现当时时代、社会环境及作品产生的具体背景,以其世观其诗。
语文教学应当重观赏,而诗歌教学尤其要重视观赏,教学中,我发觉有些学生,读书的时间越久,语文学习的热情越低,尤其是到了高三,更是轻视语文学习,表现出种种消极心理。
对比较难懂的古诗文更加不赶兴趣。
当然,要提高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并不是仅靠一朝一夕之功的。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这就要求我们在平常的诗歌训练中,了解,辨清风格,认真揣摩、细心感悟的思想感情,仔细积累一些诗歌学问,增加自己文化底蕴的积累,信任我们在“操千曲〞“观千剑〞之后,肯定会“晓声〞“识器〞的,只有这样,才能在古典诗歌鉴赏阅读中立于不败之地。
教师应如何提高学生高中语文诗歌鉴赏能力的思考
![教师应如何提高学生高中语文诗歌鉴赏能力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7240c191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f2.png)
教师应如何提高学生高中语文诗歌鉴赏能力的思考在教育改革的推动下,高中语文教学也迈入了新的发展征程。
高中生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成为了高中语文教师重点研究的课题。
诗歌鉴赏能力的提升是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重要目的。
诗歌教学对陶冶、锻炼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涵养有重要作用。
但是当前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也受到了一定的阻碍,所以教师应该积极加强对学生诗歌鉴赏能力得得到重视,借助有效的方法和策略提升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帮助学生攻克诗歌学习的难题,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学习效率,本篇文章主要分析教师应该如何提高学生高中语文诗歌鉴赏能力[1]。
标签:高中语文;诗歌鉴赏能力;思考引言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诗歌教学是最重要的内容,诗歌是我国整个中国文学史中最重要的部分。
开展诗歌教学,对学生感性思维以及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有重要作用。
实际上,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锻炼和提升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的提升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所以,如何有效的提升高中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已经成为当前高中阶段语文教师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只有加强探索,才能让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得到培养和提升,才能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为其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2]。
1、高中生诗歌鉴赏能力培养现状诗歌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板块,也是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诗歌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學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加强对学生感性思维的培养,促进学生思维和综合能力的发展,但是当前,高中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在培养过程中,并不乐观,存在一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1.1缺乏对诗歌学习的兴趣目前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过程中,多数的学生对诗歌的学习都缺乏兴趣和主动性。
再加上教师自身对诗歌教学的方法比较单一和落后,也难以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受到了影响。
1.2应试教育弊端得不到解决如今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分数往往受到比较高的重视,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思考-中学语文论文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思考
成用军
诗歌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教学难点。
诗歌表达的情感十分复杂,其中还有很多字面之外的深层次的情感体验。
通过对诗歌的内容、形式以及蕴含的感情进行分析,更加深入的理解诗歌内容就是鉴赏的过程,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
下面就此作一些具体分析。
1.引导学生走进诗歌的意境当中
诗歌的描绘一般都是具有画面感的,教师需要将学生带入到诗歌描绘的情境当中,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情境当中,感受作者的情感,从而更加透彻地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
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首先要做的就是做好引导工作,尽量的为学生营造一种诗歌的氛围,让学生感受到诗歌表述的整体环境,根据这样的意象来深入的体会诗歌的含义。
比如,在学习戴望舒的《雨巷》时,这首诗歌表面上看比较唯美,但是却是运用了象征性的意境隐藏着深刻的含义,为了让学生能理解到深层次的含义。
教师可以首先给学生创设意境,利用多媒体播放优美的视频:一个身穿丁香花衣裙的姑娘,撑着一把油纸伞,在充满江南意境的石路上行走的背影,淅淅沥沥的小雨加上唯美的画面,会将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当中,急切地想要阅读诗歌,解决自身的疑惑。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这样的描述加上画面的呈现立刻让学生进入情境,“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
”这时,
作者的情感明显的发生了变化,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进行诗歌鉴赏,这是一种象征性的意象表达手法,应该是间接的反映了当时的黑暗现实。
学生只有真正的走进诗歌描绘的意境,才能够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所以说走进诗歌意境是进行鉴赏的前提条件。
2.丰富诗歌鉴赏的方法
在传统教学当中,进行诗歌鉴赏的方法是比较单一的,基本上就是在了解诗歌表达的内容之后,通过固定的模式“从诗歌……的描绘中,可以体验出作者……情感”来进行分拆鉴赏,这样的方式单一枯燥,会让学生产生厌倦的心理。
随着教学理念的改革和创新,教师应该在进行诗歌鉴赏教学中运用更多的方法来让学生感受到语言学习的魅力。
在进行鉴赏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图片以及音乐方面的辅助引导,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的方式来了解诗歌的情感内容。
通过画面的呈现能够让学生更加立体的感受诗歌,借助辅助手段充分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教师还可以创新诗歌鉴赏的方式,可以通过绘画的形式让学生将其中的意境表现出来,从学生画出的画面上也能够看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程度。
比如,在学习白居易的《琵琶行》的时候,教师可以找出其中的一段,让学生对该段描述的场景进行理解,并且通过绘画的形式展现出来。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开头这样的描述已经构成了画面感,教师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然后将自身的想象结合诗歌中描绘的情境,展现在绘画作品当中。
这样的诗歌鉴赏方式是比较有创新性的,对于学生来说形式新颖,同时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又有了一定的结合,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时候能够展现自身其他方面的能力,使得学生更加愿意参与
到诗歌鉴赏活动中来,提升自身的鉴赏能力。
3.阅读课外读物,提升诗歌鉴赏能力
在语文诗歌的学习中,教师不能让学生局限于教材上的诗歌,为了能够提升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丰富阅读量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式,大量地进行课外阅读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熟悉诗歌这一文学形式,积累多了,也能够使学生提升知识技巧的迁移能力。
例如在早读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诗歌的阅读,学生可以将在阅读中遇到的不懂的地方勾画出来,然后向教师请教,还可以将自己阅读的比较有价值的诗歌推荐给其他的学生,同学之间互相分享,互相沟通阅读的心得体会。
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进行课外诗歌的延伸鉴赏,如在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接触徐志摩的其他诗歌作品。
通过课外诗歌的介绍,学生能够对作者以及这样的诗歌类型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总之,在语文诗歌鉴赏的教学中,教师有意识的加强对学生能力的训练,让学生通过意境来分析诗歌的情感以及深刻的含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课外阅读的形式来加强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升诗歌鉴赏的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扬州市宝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