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案例
6个成功的并购案例分析

6个成功的并购案例分析并购的实质是在企业控制权运动过程中,各权利主体依据企业产权作出的制度安排而进行的一种权利让渡行为。
并购活动是在一定的财产权利制度和企业制度条件下进行的,在并购过程中,某一或某一部分权利主体通过出让所拥有的对企业的控制权而获得相应的受益,另一个部分权利主体则通过付出一定代价而获取这部分控制权。
产生并购行为最基本的动机就是寻求企业的发展。
分析一些并购成功的案例,学习他们得到可借鉴之处,并加以运用。
一、吉利并购成功案例分析:看吉利如何“蛇吞象”近日,因2010年高调收购悍马一举成名的四川腾中重工又一次引发了人们的关注—掌门人疑似失联,企业或已破产,一家大型的民营工业集团也许就此陨落。
慨叹之余,人们不禁想起2010年中国汽车行业另一起海外并购案——吉利并购沃尔沃的“蛇吞象”完美大戏。
四年来,从当日的步履艰难到今时的游刃有余,从当初外界赤裸裸的质疑到今日的赞许有加,吉利用心经营了一场“农村穷小子与欧洲公主”的“跨国婚姻”,在中国海外并购史上上演了一出“蛇吞象”完美大戏。
纵观国内外,企业意图通过并购的手段实现企业跨越发展的企业不在少数,跨区域、跨产业甚至是跨国的“勇士”很多,但是“烈士”更多,太多的企业书写着一个个“铁血并购”的教训。
跨国并购更是难以摆脱“70%失败”的魔咒。
在这个魔咒下,中国汽车行业的小个子吉利是如何成功逆袭的呢?“成功的并购”如何炼成深谋远虑的战略设想。
并购是企业实现战略意图的重要举措,任何一次并购,企业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为什么要实施这次并购”?即并购的必要性,并购行为应该服务于企业战略。
对于这个问题,吉利早在并购沃尔沃的前8年就给出了答案。
2001年,掌门人李书福曾经预言美国三大汽车公司10年内将倒闭。
次年,李书福萌发了收购世界品牌沃尔沃的梦想。
2004年,李书福提出了从低端品牌向中高端品牌转型的战略构想,陆续开发出多款中高端车型产品,逐步进军商务车和高端车。
国内外企业并购的成功案例

国内外企业并购的成功案例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
为了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许多企业会选择进行并购。
而要想让并购成功,企业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找到适合自己的并购目标,进行合理的谈判,以及完成整个过程中的后续整合工作。
下面,就来看看一些国内外企业并购的成功案例。
一、国内企业并购成功案例1、万科并购雅居乐2016年,万科通过增发股份买下了雅居乐15.32%的股份。
这是国内房地产业历史上最大的一起并购案。
通过并购,万科成为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领导者之一,大力发展住宅市场。
2、腾讯收购Supercell2016年,腾讯以89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芬兰游戏公司Supercell的84.3%股份。
Supercell是一家独立游戏开发公司,其游戏《荒野行动》和《碧蓝航线》在全球范围内都取得了巨大成功。
此次收购,不仅加强了腾讯在游戏领域的地位,也进一步扩大了腾讯在全球市场上的影响力。
3、蒙牛并购深圳明基鸡2013年,蒙牛通过并购深圳明基鸡开创了家禽养殖领域与乳制品加工领域的强强联合。
这不仅有利于蒙牛扩大市场份额,打造全产业链,也帮助深圳明基鸡更好地提升产品品质和品牌价值。
二、国际并购成功案例1、阿里巴巴投资Lazada2016年,阿里巴巴集团以13亿美元的价格将Lazada的股份从原来的51%提高到83%。
Lazada是东南亚最大的电商平台之一,在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和越南等地均有业务。
此次并购的成功,有助于阿里巴巴加强在东南亚地区的市场地位。
2、乐购与协和2005年,美国零售巨头乐购以10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中国第二大零售集团家乐福协和百货的股份。
这一大型并购案加强了乐购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帮助其进入亚洲市场,获得更多的收益。
3、克莱斯勒与菲亚特2014年,意大利汽车制造商菲亚特以68亿美元购买了克莱斯勒的剩余股份,那时候克莱斯勒还是美国最后一家仍旧独立运营的汽车公司。
克莱斯勒与菲亚特的合并为两家公司带来了巨大的业务机会,包括共享技术、合并高效、优化运营,并最终提高了绩效。
12个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典型案例

12个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典型案例以下是12个典型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案例:1.万科A与万科H的合并:2024年,万科A与万科H宣布合并,成为中国房地产开发领域的巨头。
这次合并是为了增加公司的市值,并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
2.中国太平与阳光保险的合并:2024年,中国太平和阳光保险宣布合并,创造了中国保险行业历史上最大的并购案。
这次合并为两家公司提供了更大的资本实力和市场份额。
3.中通快递与申通快递的合并:2024年,中通快递宣布与申通快递合并,共同应对中国快递市场的激烈竞争。
这次合并为两家公司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网络覆盖,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4.宝能集团与万科A的收购战:2024年,宝能集团发起对万科A的收购尝试,引发了一场持续数月的股权争夺战。
最终,宝能集团获得了万科A的控制权。
5.中国石化与中国石油的合并:1998年,中国石化与中国石油两大石油巨头合并,形成了全球最大的石油化工公司之一、这次合并提高了公司的规模和市场竞争力。
6.阿里巴巴收购盒马鲜生:2024年,阿里巴巴宣布收购盒马鲜生,进军生鲜电商领域。
这次收购为阿里巴巴提供了一个实体店面,进一步扩大了其电商帝国。
7.美团收购摩拜单车:2024年,美团以36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摩拜单车,进一步扩大了在共享出行市场的份额。
这次收购为美团增加了更多的用户和市场活力。
8.长城汽车收购路虎汽车:2024年,中国长城汽车宣布以15亿英镑的价格收购路虎汽车。
这次收购为中国长城汽车进一步扩大了在全球汽车市场的份额。
9.华为收购荣耀:2024年,华为宣布出售旗下子品牌荣耀,以应对美国的技术封锁。
这次并购为荣耀提供了新的商业机遇,同时也减少了华为与荣耀之间的关联。
10.苹果收购动视暴雪:2024年,苹果宣布以3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动视暴雪,进一步扩大了其在游戏产业的影响力。
这次收购为苹果提供了游戏内容和技术的资源。
11. 腾讯收购Supercell:2024年,腾讯以8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芬兰游戏公司Supercell,进一步扩大了其在全球游戏产业的份额。
企业并购经典案例

企业并购经典案例企业并购是指一家公司通过购买其他公司的股票或资产,从而实现对另一家公司的控制权或所有权。
并购是企业发展战略中常见的一种手段,可以通过并购来实现市场扩张、资源整合、降低成本等目的。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经典的企业并购案例,以便我们更好地了解并购的过程和影响。
第一则案例是2000年美国康卡斯特公司(Comcast)收购AT&T有线业务的案例。
康卡斯特是美国最大的有线电视运营商之一,而AT&T是美国最大的电信运营商之一。
康卡斯特通过收购AT&T的有线业务,实现了在有线电视市场的垄断地位,并且进一步扩大了公司的规模和市场份额。
这个案例展示了并购可以帮助公司实现市场扩张和增强竞争力的效果。
第二则案例是2016年德国拜耳公司(Bayer)收购孟山都公司(Monsanto)的案例。
拜耳是一家全球知名的生物科技和化工公司,而孟山都则是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的领军企业。
通过收购孟山都,拜耳实现了在农业领域的全面布局,拓展了自己的产品线和市场份额。
这个案例表明了并购可以帮助公司实现资源整合和产业升级的效果。
第三则案例是2008年中国联通收购中国网通的案例。
中国联通是中国领先的电信运营商,而中国网通是中国电信领域的重要企业之一。
通过收购中国网通,中国联通实现了在固网领域的强强联合,提升了自己在中国电信市场的地位。
这个案例显示了并购可以帮助公司实现产业整合和提升市场地位的效果。
通过以上案例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企业并购对于公司发展的重要性和影响。
并购可以帮助公司实现市场扩张、资源整合、产业升级和提升竞争力等目标。
然而,并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整合团队、文化差异、法律风险等问题。
因此,在进行并购时,公司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并制定合理的并购战略,以确保并购的顺利进行和最终实现预期目标。
总之,企业并购是一种重要的发展战略,通过并购可以帮助公司实现多种目标,但也需要充分考虑各种风险和挑战。
希望以上案例的介绍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并购的过程和影响,为未来的企业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十大经典并购案例

十大经典并购案例在商业领域中,并购案例是经常被讨论和研究的重要话题。
下面将介绍十个经典的并购案例,这些案例涵盖了不同行业和领域,展示了并购对公司和市场的影响。
1. 美国康卡斯特收购迪士尼1996年,康卡斯特以660亿美元收购了迪士尼,这是当时最大的媒体并购案例。
这一交易促使康卡斯特成为全球最大的娱乐和传媒公司之一,也为迪士尼带来了更多的资源和市场机会。
2. 微软收购领英2016年,微软以268亿美元收购了领英,这是微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并购交易。
这一交易使微软能够进一步拓展其在专业社交网络和人才招聘领域的业务,增强了其在企业市场的竞争力。
3. 贝尔兰德收购莱雅2016年,法国奢侈品公司贝尔兰德以1250亿欧元收购了美国化妆品公司莱雅,这一交易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奢侈品行业并购案例。
这一收购使贝尔兰德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公司之一,拓展了其在化妆品和美容市场的份额。
4. 阿里巴巴收购新浪微博2013年,中国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以3.85亿美元收购了新浪微博的股份,这一交易加强了阿里巴巴在社交媒体和在线广告领域的地位,也为新浪微博带来了更多的资源和技术支持。
5. 谷歌收购YouTube2006年,谷歌以16.5亿美元收购了视频分享网站YouTube,这一交易被认为是互联网历史上最成功的并购案例之一。
这一收购使谷歌进一步巩固了在视频内容领域的领先地位,并为其广告业务带来了更多的机会。
6. 惠普收购康柏2002年,惠普以250亿美元收购了康柏,这一交易是当时硬件行业最大的并购案例之一。
这一收购使惠普成为全球最大的计算机制造商之一,也扩大了其在企业市场的份额。
7. 联合利华收购莫尼塔2010年,联合利华以107亿美元收购了美国食品公司莫尼塔,这一交易是食品行业历史上最大的并购案例之一。
这一收购使联合利华进一步拓展了在北美市场的业务,也加强了其在零食和冰淇淋领域的竞争力。
8. 联合利华收购海飞丝2005年,联合利华以22亿美元收购了宝洁旗下的海飞丝品牌,这一交易是个人护理行业最大的并购案例之一。
企业并购的案例

企业并购的案例企业并购是指一个企业通过购买或收购其他企业的资产或股权来实现扩张或增强自身实力的行为。
在现代商业环境中,企业并购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下面列举了十个符合要求的企业并购案例。
1. 腾讯收购Supercell:腾讯于2016年以8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芬兰游戏公司Supercell的84.3%股权。
这个并购案对于腾讯来说是一次重要的国际收购,使其进一步巩固了在全球游戏产业中的地位。
2. 阿里巴巴收购优酷土豆:阿里巴巴于2016年以4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中国在线视频平台优酷土豆的100%股权。
这个并购案对于阿里巴巴来说是一次重要的战略举措,使其在在线视频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3. 谷歌收购Motorola Mobility:谷歌于2012年以1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Motorola Mobility的100%股权。
这个并购案对于谷歌来说是一次重要的战略举措,使其进一步巩固了在移动设备领域的地位。
4. 苹果收购Beats Electronics:苹果于2014年以3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Beats Electronics的100%股权。
这个并购案对于苹果来说是一次重要的战略举措,使其进一步巩固了在音乐和耳机市场的5. 中国联通收购沃达丰:中国联通于2009年以15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沃达丰在中国的运营资产。
这个并购案对于中国联通来说是一次重要的国际收购,使其在中国的移动通信市场取得了重要突破。
6. 中国石化收购BP燃料:中国石化于2010年以3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BP在中国的燃料业务。
这个并购案对于中国石化来说是一次重要的国际收购,使其在中国的石油化工市场取得了重要突破。
7. 京东收购沃尔玛中国:京东于2018年以13.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沃尔玛在中国的在线业务。
这个并购案对于京东来说是一次重要的战略举措,使其在中国的电商市场取得了重要突破。
8. 贝佐斯收购华盛顿邮报: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于2013年以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华盛顿邮报。
公司并购法律实务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企业并购已成为企业扩张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
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并购活动日益频繁。
本文将以XX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X科技”)与YY集团(以下简称“YY集团”)的并购案为例,探讨公司并购的法律实务。
二、并购双方基本情况1. XX科技有限公司XX科技成立于2005年,主要从事软件开发、系统集成和信息技术服务。
公司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专业的技术团队和稳定的客户群体。
近年来,公司业绩稳步增长,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2. YY集团YY集团成立于1998年,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
集团业务涵盖多个领域,包括化工、能源、电子等。
YY集团在国内市场具有较高知名度,具有较强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三、并购原因1. XX科技(1)扩大市场份额:通过并购YY集团,XX科技可以迅速扩大市场份额,提升市场竞争力。
(2)获取优质资源:YY集团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优秀的技术团队,并购后可以提升XX科技的技术实力和研发能力。
(3)优化产业结构:并购YY集团有助于XX科技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多元化发展。
2. YY集团(1)提升企业实力:并购XX科技可以提升YY集团在软件开发、系统集成和信息技术服务领域的实力。
(2)拓展业务领域:通过并购,YY集团可以拓展业务领域,实现多元化发展。
四、并购过程1. 谈判阶段XX科技与YY集团就并购事宜进行了多次谈判。
在谈判过程中,双方就并购价格、股权结构、人员安排、资产整合等方面达成一致。
2. 签署协议双方在谈判结束后,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和《并购协议》。
协议明确了并购价格、股权结构、交割时间、违约责任等内容。
3. 股权过户根据协议约定,XX科技向YY集团支付并购款项,并完成股权过户手续。
4. 资产整合并购完成后,XX科技与YY集团开始进行资产整合。
双方就业务板块、人员安排、财务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调整。
五、法律实务1. 并购协议的审查在并购过程中,律师对并购协议进行了审查,确保协议内容合法、合规。
近年来企业并购案例

近年来企业并购案例企业并购是指一个公司通过购买另一个公司的股份或资产,实现两家公司的合并。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竞争的加剧,企业并购案例屡见不鲜。
下面列举了近年来的10个企业并购案例。
1. 中国化工集团收购瑞士先正达公司(2016年):中国化工集团以43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瑞士先正达公司,合并后的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农化公司之一。
2. 阿里巴巴收购高德地图(2018年):阿里巴巴以10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中国最大的数字地图提供商高德地图,进一步完善了阿里巴巴的数字生态系统。
3. 谷歌收购Motorola Mobility(2012年):谷歌以1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Motorola Mobility,进一步加强了谷歌在移动设备市场的竞争力。
4. 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2005年):联想以13.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IBM的个人电脑业务,使联想成为全球第三大个人电脑制造商。
5. 耐克收购Converse(2003年):耐克以3.0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Converse,使耐克进一步巩固了在运动鞋市场的领先地位。
6. 中国移动收购中国铁塔(2014年):中国移动以2700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了中国铁塔,实现了电信和通信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发展。
7. 德国大众汽车收购斯柯达汽车(1991年):德国大众汽车以1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捷克斯柯达汽车公司,进一步扩大了大众汽车在欧洲市场的份额。
8. 美国百事可乐收购全球统一饮料(2010年):百事可乐以3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全球统一饮料,进一步巩固了百事可乐在全球饮料市场的领先地位。
9. 中国平安收购香港汇丰(2011年):中国平安以7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香港汇丰控股,进一步扩大了中国平安在香港金融市场的影响力。
10. 亚马逊收购全食超市(2017年):亚马逊以13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全食超市,进一步拓展了亚马逊在零售业的业务范围。
以上是近年来的10个企业并购案例,这些案例体现了企业为了实现战略目标和提升竞争力而进行的并购行为。
近十年公司并购案例

近十年公司并购案例那我就给你唠唠近十年一些比较出名的公司并购案例哈。
一、滴滴和优步中国。
1. 故事背景。
滴滴和优步中国在网约车市场那可是打得火热啊。
滴滴在国内发展得风生水起,各种补贴大战,吸引了超多用户。
优步呢,作为国际上的网约车巨头,进入中国市场也想分一杯羹。
2. 并购过程。
这两家公司竞争的时候,都在拼命烧钱,给司机补贴、给乘客优惠券啥的。
到后来呢,可能都觉得这么耗下去不是个事儿。
于是在2016年,滴滴就把优步中国给并购了。
这一并购可不得了,直接就整合了中国网约车市场的两大巨头。
之后呢,滴滴在国内的网约车市场那地位就更加稳固了,市场份额蹭蹭往上涨。
二、美的收购库卡。
1. 故事背景。
美的那可是咱国内家电界的大佬啊,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之后呢,就想着往智能制造领域拓展。
库卡呢,是德国的一家机器人制造企业,技术超牛的。
2. 并购过程。
在2016年,美的对库卡发起了收购。
美的花了不少钱把库卡收入囊中。
这一收购啊,美的就一下子进入了机器人和智能制造这个高大上的领域。
美的可以利用库卡的先进技术来升级自己的生产制造,说不定以后美的的工厂里都是库卡机器人在忙碌地工作呢。
三、迪士尼收购福克斯。
1. 故事背景。
2. 并购过程。
2019年迪士尼完成了对福克斯的收购。
这一收购让迪士尼的影视资源库变得超级庞大。
以后迪士尼就可以把福克斯的那些超级英雄角色和自己的米老鼠、唐老鸭啥的放在一起玩了。
比如说可以让X战警和复仇者联盟在一个电影里并肩作战呢,想想就很刺激。
而且迪士尼还能通过整合福克斯的资源,在电视、流媒体等领域有更大的话语权。
四、美团收购摩拜。
1. 故事背景。
美团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那是相当厉害,什么外卖、酒店预订啥的都搞得有声有色。
摩拜呢,是共享单车界的先驱者,那时候满大街都是摩拜单车的橙色身影。
2. 并购过程。
在2018年,美团收购了摩拜。
美团这一招挺聪明的,因为共享单车也是本地生活服务的一部分啊。
通过收购摩拜,美团就可以把自己的业务线进一步拓展,用户可以在美团的平台上不仅订外卖、订酒店,还能骑摩拜单车了。
企业并购案例

企业并购案例企业并购是指一个企业通过购买、合并或兼并其他企业,从而实现企业资源整合、市场扩张和经营规模的增大的行为。
企业并购的目的主要有扩大市场份额、获取技术和品牌、整合资源、实现成本节约等。
下面将介绍三个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并购案例。
一、中国五矿收购澳洲力拓中国五矿是中国最大的资源型企业之一,而力拓是全球最大的矿业公司之一。
2010年,中国五矿以19.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力拓15%的股份。
这笔交易使中国五矿成为力拓第一大股东,并对力拓的战略规划和经营决策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次并购案加强了中国五矿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提高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资源储备。
二、德意志银行收购英国汇丰银行部分业务德意志银行是德国最大的银行之一,而汇丰银行是英国最大的银行之一。
在金融危机后,德意志银行为了增加自身的稳定性和市场份额,决定收购汇丰银行的部分业务。
这次并购使得德意志银行扩大了巴尔干地区的业务,并且在交易支付业务、股票托管业务等方面增强了自己的实力。
三、谷歌收购Motorola移动通信谷歌是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而Motorola移动通信是一家领先的手机制造商。
为了进一步拓展移动设备市场和增强自身在硬件方面的实力,谷歌于2012年以12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Motorola移动通信。
这笔并购让谷歌进一步扩大了自己的移动设备业务,并提高了自身在手机硬件领域的竞争力。
这三个案例都展示了企业并购对公司发展的重要意义。
通过并购,企业可以扩大市场份额,获取技术和品牌,实现资源整合和成本节约。
企业并购是企业战略中重要的一环,能够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并购案例12个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典型案例

并购案例12个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典型案例并购案例:12个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典型案例一、中国化纤重组收购中南建股份中国化纤是我国化工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而中南建股份则是建筑行业的领军企业。
这次并购重组旨在实现两个行业的横向整合,提升协同效应。
通过并购,中国化纤不仅能够扩大其市场份额,还能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二、京东公司收购多点Dmall京东是中国最大的电商平台之一,而多点Dmall则是电商行业的新兴力量之一。
京东公司通过收购多点Dmall,不仅能够扩大市场份额,还能够借助后者的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这次并购旨在提升京东在电商行业的竞争力,加快公司的发展步伐。
三、中粮集团收购美源众邦中粮集团是我国最大的粮油食品加工企业,而美源众邦则是国际上知名的乳制品企业。
收购众邦可以帮助中粮集团扩大海外市场,增加出口量,并进一步完善公司的产业链布局。
这次并购旨在提升中粮集团的国际竞争力,拓展海外业务。
四、宝钢集团收购沙钢集团宝钢集团和沙钢集团分别是我国钢铁行业的两大巨头。
这次并购旨在实现行业的整合和资源的共享,通过规模的扩大和技术的交流,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盈利能力。
五、中国石化收购中国石油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是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
这次收购旨在实现行业的整合和资源的共享,通过合并两大企业的优势,提高整体竞争力,加强公司在全球能源市场的话语权。
六、阿里巴巴收购菜鸟网络阿里巴巴是我国电商行业的巨头,而菜鸟网络则是物流行业的领军企业。
阿里巴巴通过收购菜鸟网络,不仅能够进一步提升物流配送能力,提升用户体验,还能够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掌控。
这次并购旨在加强阿里巴巴在电商行业的竞争力,构建更加完善的生态系统。
七、中国南车收购中国北车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分别是我国轨道交通行业的两大巨头。
通过收购中国北车,中国南车不仅能够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还能够实现资源的共享和技术的交流,提高整体竞争力。
八、格力电器收购新风股份格力电器是我国家电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而新风股份则是新风系统的领军企业。
近五年企业并购重组案例

近五年企业并购重组案例那我给你唠唠近五年的一些企业并购重组案例哈。
一、美团和摩拜。
1. 情况。
这事儿发生在2018年。
美团那时候就像个贪吃的大胃王,盯上了摩拜这个小单车。
摩拜在共享单车界那可是响当当的,满大街都是它那橙色的小车子。
美团呢,想在出行领域也插上一脚,就把摩拜给并购了。
2. 影响。
对于美团来说,就像是给自己的业务版图又添了一块拼图。
它本来主要是做外卖之类的本地生活服务的,有了摩拜,用户可以在美团的平台上不仅点外卖,还能找个单车骑骑。
对于摩拜呢,它自己在竞争激烈的共享单车市场里也有点撑不住了,被美团并购后,好歹有个大树靠着,资金啥的有了保障。
二、迪士尼收购21世纪福克斯部分资产。
1. 情况。
2. 影响。
迪士尼这下子IP库更丰富了。
它可以把X战警这些角色融入到漫威宇宙里,以后说不定能拍出更酷的电影。
而且在电视媒体方面,迪士尼的实力也大大增强了,在全球娱乐产业的话语权更重了。
三、吉利汽车收购戴姆勒股份。
1. 情况。
2018年吉利汽车可真是干了件大事。
戴姆勒啊,那可是奔驰的母公司,在汽车界那是高高在上的存在。
吉利汽车呢,这几年发展得也不错,野心也大了。
吉利就偷偷地在市场上收购戴姆勒的股份,最后成了戴姆勒的大股东。
2. 影响。
吉利汽车可算是和豪华汽车品牌挂上钩了。
这就好比一个努力奋斗的小青年突然和豪门攀上了关系。
吉利可以从戴姆勒那里学到高端汽车的制造技术、管理经验啥的。
对于戴姆勒来说,有吉利这样的股东,在开拓中国市场等方面也有了新的助力。
四、阿里巴巴收购银泰商业。
1. 情况。
这是2017年的事儿。
阿里巴巴就像个商业大鳄,到处找可以纳入自己商业帝国的猎物。
银泰商业在实体商业领域那也是有头有脸的,有很多商场啥的。
阿里巴巴想把线上的优势和银泰商业的线下资源结合起来,就把银泰商业给收购了。
2. 影响。
对于阿里巴巴来说,这是它新零售战略的重要一步。
它可以把线上的大数据、电商技术啥的用到银泰的商场运营里,像搞一些智能购物体验之类的。
国内企业并购案例

国内企业并购案例
国内企业并购案例有很多,包括但不限于:
1. 万向集团收购洛克福特(Rorkford)公司:万向集团只收购了%的股权,获得控股地位。
这个案例表明,当目标企业的规模实力小于并购方时,并购成功的概率会更大,这符合“小吃多餐”的原则。
2. 中国化工集团核心企业蓝星集团并购案例:蓝星集团自1992年开始跨国经营,2006年才实施跨国并购。
任建新深谙规模实力在全球市场竞争中的
战略意义,自1996年开始在国内以兼并重组方式来扩大规模、增强实力,到2004年共计兼并70多家企业。
同年,蓝星集团又与昊华集团等组建中
国化工集团公司,规模与实力大为增强。
3. 北京第一机床厂收购德国科堡公司:当时的德国媒体就讲:“对于北一这个母亲来讲,科堡这个孩子显得太大了。
”
此外,还有上海航空与东方航空的合并案例等。
如需更多信息,可以关注财经新闻网站上的相关报道。
12个并购重组经典案例分析

12个并购重组经典案例分析1. AT&T并购Time Warner在2024年,美国电信巨头AT&T宣布以854亿美元收购媒体巨头Time Warner,这是当时全球最大的并购案之一、该交易旨在将传统电信和媒体相结合,创造一个全面整合的娱乐、通信和广告平台。
然而,该交易引起了反垄断风险和监管机构的担忧。
最终,交易在2024年获得批准并完成。
2. 微软收购LinkExchange在1998年,微软以2.65亿美元收购了互联网广告公司LinkExchange。
这是微软早期追求在线广告市场的战略举措之一、然而,这个并购并没有取得太大成功,微软很快放弃了LinkExchange的业务,将重点转向其他领域。
3. Facebook收购Instagram在2024年,Facebook以1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照片分享应用Instagram。
这笔交易被认为是Facebook为了扩大其社交媒体帝国而进行的策略性收购。
Instagram在交易后继续保持其独立运营,并成为Facebook的一个重要增长引擎。
4. 谷歌收购Motorola Mobility在2024年,谷歌以125亿美元收购了摩托罗拉的移动设备业务。
这笔交易是为了获取摩托罗拉的专利组合,以加强谷歌在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力。
然而,这个并购被认为是一个失败,谷歌最终在2024年将Motorola Mobility出售给联想集团。
5.万达收购AMC影院在2024年,中国房地产巨头万达集团以26亿美元收购了美国最大的电影院经营商AMC影院。
这个并购标志着中国公司进军建设娱乐产业,并使万达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影院经营商之一6.阿里巴巴收购天猫在2024年,中国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以30亿美元收购了电子商务网站天猫。
这个并购巩固了阿里巴巴在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主导地位,并推动了阿里巴巴集团的进一步扩张。
7.惠普收购康柏在2002年,惠普以187亿美元收购了个人电脑制造商康柏。
企业并购经典案例

企业并购经典案例企业并购是指一家公司通过购买另一家公司的股份或资产,从而实现两家公司的合并。
并购是企业发展战略中常见的一种手段,通过并购可以实现资源整合、市场拓展、降低成本等多种目的。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企业并购的经典案例,以便更好地理解并购的过程和影响。
1. 美国康卡斯特收购NBC环球。
2011年,美国康卡斯特公司以300亿美元收购了全球最大的娱乐公司NBC环球。
这一并购案例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轰动,不仅因为交易金额之巨,更因为这一并购对娱乐产业格局的影响。
康卡斯特作为美国最大的有线电视运营商,收购了拥有大量热门电视节目和电影作品的NBC环球,使得康卡斯特在娱乐产业中的地位更加稳固,同时也为康卡斯特带来了更多的内容资源和市场份额。
2. 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
2005年,中国的联想集团以18亿美元收购了IBM的个人电脑业务。
这一并购案例被认为是中国企业首次在全球范围内收购外国科技巨头的重大事件。
通过这一收购,联想获得了IBM个人电脑业务的知识产权和销售网络,使得联想在全球个人电脑市场上迅速崛起,成为全球第三大个人电脑制造商。
3. 谷歌收购YouTube。
2006年,谷歌以16.5亿美元收购了视频分享网站YouTube。
这一收购案例被认为是互联网历史上最成功的并购之一。
通过收购YouTube,谷歌获得了视频分享领域的绝对优势地位,使得谷歌在视频广告市场上占据了主导地位,为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商业价值。
4. 阿里巴巴收购优酷土豆。
2016年,中国的电商巨头阿里巴巴以39亿美元收购了在线视频平台优酷土豆。
这一并购案例标志着阿里巴巴进军数字娱乐产业的重要一步,通过收购优酷土豆,阿里巴巴拥有了丰富的视频内容资源,加强了在数字娱乐领域的竞争力。
以上是一些企业并购的经典案例,这些案例展示了并购对企业发展的重要影响。
通过并购,企业可以实现资源整合、市场拓展、降低成本等多种目的,从而提升自身竞争力,实现更快速的发展。
企业并购重组经典案例精选

企业并购重组经典案例精选1.大众收购保时捷这是一起标志性的并购案例。
2024年,大众汽车集团收购保时捷,成为上市公司。
大众汽车集团以此实现了产品线和品牌的拓展。
收购后,两家公司通过资源整合与互补,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保时捷提供了高档车型技术,大众汽车集团则可以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
2.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在2004年,联想集团收购了IBM个人电脑业务,成为全球第三大个人电脑制造商。
通过这次并购,联想不仅拓展了国际市场,也增强了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
IBM个人电脑业务的先进技术和全球销售网络为联想带来了市场份额的增长和竞争优势的获得。
3.美邦服饰收购拉夏贝尔美邦服饰是中国最大的女装品牌之一,2024年通过收购拉夏贝尔,实现了高端市场全方位覆盖。
美邦服饰通过并购拉夏贝尔,获得了拉夏贝尔在高端市场的品牌影响力和优质渠道资源,进一步巩固了其在中国服装市场的地位。
4.腾讯收购苏宁电商业务2024年,腾讯以48亿元人民币收购苏宁易购15%的股权。
此次并购使得腾讯进一步打入电商领域,加强了腾讯和苏宁在互联网和零售领域的合作。
腾讯凭借其庞大的用户群体和互联网资源,与苏宁共同发展电商业务,优势互补,为双方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和发展空间。
5.阿里巴巴收购饿了么2024年,阿里巴巴宣布以90亿美元全资收购饿了么。
通过收购饿了么,阿里巴巴在外卖市场上取得重要突破,进一步扩大了在O2O领域的竞争力。
双方资源的整合,实现了平台整合和资源优势互补,为阿里巴巴在餐饮行业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以上是一些经典的企业并购重组案例,每个案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战略目标。
通过并购重组,企业可以找到资源和市场的共同点,实现优势互补和合作发展,从而提升整体竞争力。
企业并购成功的经典事例

企业并购成功的经典事例近年来,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国际竞争不断加剧以及技术进步不断加快的总体趋势势不可挡。
经济格局演变趋势的重要标志便是席卷全球的企业并购浪潮,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企业并购成功案例,欢迎大家前来阅读!企业并购成功案例1:中国石油并购Addax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18日宣布,以每股52.8加元的价格成功完成对Addax公司的要约收购,交易总金额达83.2亿加元(约合75.6亿美元)。
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公司进行海外资产收购最大一笔成功交易。
中石化海外权益原油产量每年将因此增加约700万吨,原油总产量将因此增加16.7%。
二季度数据显示,Addax公司平均原油产量为14.3万桶/日,约合700万吨/年,其中尼日利亚的权益油占72.2%。
根据初步开发方案设计,公司近期产量将达1000万吨/年以上。
企业并购成功案例2:联想并购IBM PC联想并购IBM PC,时间:2004年12月8日,并购模式:“蛇吞象”跨国并购。
联想以12.5亿美元并购IBM PC业务,其中包括向IBM支付6.5亿美元现金和价值6亿美元的联想集团普通股(18.5%股份),同时承担IBM PC部门5亿美元的资产负债。
联想5年内无偿使用IBM品牌。
联想当时年营业额30亿美元,且试图自己走出去,但无起色。
而IBM PC业务2003年销售额达到120亿美元,但亏损巨大,只好选择剥离PC业务。
并购难点:1.面临美国监管当局以安全为名对并购进行审查,以及竞争对手对IBM PC老客户的游说;2.并购后,供应链如何重构。
最新挑战:如何整合文化背景悬殊的企业团队和市场。
典型经验:1.改变行业竞争格局,跃升为全球第三大个人电脑公司;2.把总部移至美国,选用老外做CEO,实施本土化战略,很好地把握了经营风险; 3.先采取被并购品牌,再逐渐过渡到自有品牌发展。
前景预测:目前还算顺利,未来有喜有忧。
企业并购成功案例3:中航并购奥地利FACC公司从中航工业收购的首家海外航空制造企业奥地利FACC公司获悉,归于中航工业西飞旗下之后,FACC公司财务状况迅速好转,业务持续稳定增长,不仅实现扭亏,而且再获波音、空客总额3亿美元的续约合同。
企业并购重组经典分析案例精选

企业并购重组经典分析案例精选1.联合利华收购高露洁:2000年,英国联合利华以7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美国高露洁。
这次合并是当时消费品行业最大的交易之一,也是跨越大西洋的重要并购案。
通过这次收购,联合利华和高露洁的市场份额得到了提升,同时也实现了资源的整合和成本的降低。
2.阿里巴巴收购天猫:2024年,中国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收购了中国最大的B2C网站天猫。
通过这次收购,阿里巴巴实现了在B2C领域的快速布局,并且提高了在电子商务行业的竞争力。
同时,阿里巴巴和天猫的业务能够有机结合,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发展。
3.特斯拉收购太阳能城:2024年,特斯拉以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太阳能城,进一步扩大了其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布局。
通过这次并购,特斯拉能够通过整合双方的技术和资源,加速发展太阳能市场,并提供一体化的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
4.迪士尼收购21世纪福克斯:2024年,迪士尼以71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21世纪福克斯的大部分资产。
通过这次收购,迪士尼得到了21世纪福克斯的电影和电视制作业务,进一步扩大了其在娱乐产业的影响力。
这次并购案还促使其他媒体公司进行了一系列的重组和整合。
5.万科与恒大的重组:2024年,中国房地产巨头万科和恒大集团宣布进行股权和资产交换。
这次重组旨在实现双方规模、资源和市场份额的优势互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然而,由于管理层之间的分歧和业绩下滑,最终该交易没有完成。
这些案例都展示了企业并购重组的不同形式和目标。
通过并购重组,企业能够实现规模优势、资源整合、风险分散、市场扩张等多项利益,帮助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取得更好的发展。
然而,并购重组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包括文化差异、整合困难、管理层协调等问题,因此企业在进行并购重组时需要慎重分析和决策。
公司并购法律分析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并购已经成为企业扩大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本案涉及XX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X科技”)与YY网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YY网络”)的并购案。
XX科技是一家专注于软件开发的高新技术企业,而YY网络则是一家在互联网领域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企业。
双方经过多次谈判,最终达成并购协议,XX科技以现金方式收购YY网络全部股权。
二、并购双方基本情况1. XX科技有限公司XX科技成立于2005年,总部位于我国一线城市,主要从事软件开发、系统集成、技术咨询等服务。
公司拥有雄厚的研发实力,曾获得多项国家级科技进步奖。
近年来,XX科技业务发展迅速,已成为国内软件行业的领军企业。
2. YY网络有限公司YY网络成立于2010年,总部位于我国一线城市,主要从事互联网技术研发、产品运营、广告推广等业务。
公司旗下拥有多个知名互联网产品,市场占有率较高。
YY 网络在互联网领域具有较强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三、并购过程及法律问题1. 并购过程(1)双方接触:XX科技与YY网络在多次行业交流活动中相识,并就潜在合作机会进行探讨。
(2)尽职调查:XX科技聘请专业律师团队对YY网络进行全面尽职调查,包括财务、法律、人力资源等方面。
(3)谈判与协商:双方就并购条款进行多次谈判,最终达成一致意见。
(4)签订并购协议:XX科技与YY网络正式签订并购协议,约定XX科技以现金方式收购YY网络全部股权。
(5)交割与过户:XX科技按照协议约定支付并购款,YY网络完成股权过户手续。
2. 法律问题(1)尽职调查在并购过程中,尽职调查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案中,XX科技聘请专业律师团队对YY网络进行全面尽职调查,主要关注以下问题:① YY网络的财务状况: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② YY网络的法律合规性:包括合同、知识产权、劳动用工等方面的合规性,避免并购后潜在的法律风险。
企业并购成功案例

企业并购成功案例企业并购是指一家企业通过购买另一家企业的股权或资产,合并两家企业的资源和运营。
并购的目的可以是获取市场份额、扩大规模、提高竞争力或进入新的市场。
下面将介绍几个成功的企业并购案例。
1. 强生(Johnson & Johnson)收购泰国义美(Yixing Yanmei):2024年,美国跨国医药和生命科学公司强生决定收购泰国义美公司。
泰国义美是泰国最大的肾透析设备制造商之一、通过这次并购,强生进一步巩固了其在肾透析设备领域的市场地位。
此举有助于强生在泰国医疗设备市场的扩张,并增加了其产品线的广度和深度。
2. 路虎(Land Rover)被印度塔塔(Tata)收购:2024年,印度塔塔汽车集团宣布以21亿美元收购路虎和捷豹(Jaguar)品牌。
跨国汽车品牌路虎在被塔塔收购前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而塔塔集团在并购完成后成功实现了针对路虎品牌的运营改进,将其变成了一个成功盈利的企业。
这个并购案例展示了从财务和运营层面成功重塑了一家企业的可能性。
3. 肯德基(KFC)收购必胜客(Pizza Hut):1997年,美国连锁快餐公司肯德基收购了另一家连锁餐饮公司必胜客。
这个并购案例将肯德基和必胜客两个知名品牌结合在一起,形成了Yum! Brands集团。
Yum! Brands集团后来还收购了更多的连锁快餐品牌,如百胜餐饮集团旗下的百胜中国(KFC、必胜客中国等)。
这个并购案例成功地实现了品牌整合,形成了一个在全球具有竞争力的连锁餐饮企业。
4. 新浪(SINA)出售微博(Weibo)股权给阿里巴巴集团:2024年,中国互联网公司新浪出售了其旗下微博社交媒体平台的新浪微博股权给阿里巴巴集团。
阿里巴巴通过这次收购成为新浪微博的最大股东,增强了其在社交媒体领域的竞争力。
同时,新浪在出售股权后也获得了资金和资源,可以专注于其核心业务和战略发展。
这些企业并购案例展示了并购成功的不同路径和效果。
并购不仅可以帮助企业扩大规模和市场份额,还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和业务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并购案例分析——华为并购港湾网络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企业并购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生活领域的一个焦点,成为经济改革、发展和优化经济产业结构的一个重要途径。
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并购重组以发挥协同效应,扩大市场占有率、实现规模经济,降低企业交易成本,从而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
由于企业并购在我国起步较晚,加上我国经济体制处于转轨时期,各种体制、机制、融资、企业文化等多方面的问题制约着企业并购。
企业并购理论的发展也落后于现实,在理论建设方面,我国企业并购理论尚处在向西方成熟市场经济理论的学习模仿阶段,同时,在我国众多的企业并购案例中,失败的案例仍然较多。
许多因素制约着企业并购的发展,如并购后的整合、风险管理等。
本文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华为并购港湾,从具体到一般,了解企业并购的动因,并购后双方的影响,并进行总结归纳。
关键词:企业并购案例整合启示一、引言纵观世界著名的大型企业集团,几乎没有哪一家不是通过资本的市场化运作,即资本运营而发展起来的。
并购是企业资本运营的重要形式,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企业并购的目的并不是在于简单的追求企业形式的扩大化,而是在于并购以后所能给公司带来的效益即竞争优势,达到资源的互补和内部一体化,从而产生1+1>2的效果。
随着中国的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企业的并购也层出不穷,这些企业在经济市场上进行并购,能够给企业带来许多的经济效益,壮大企业规模,实现多样化的生产经营,但是许多问题也随之而来,影响着我国企业未来的发展。
可见,企业并购需要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研究企业并购既是丰富和完善现有并购理论的客观需求,也是对于我国目前并购实践提出的必然要求。
2006年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并购港湾网络有限公司案中,也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发生的大型并购案。
两家公司在历经风雨后回归一统,华为的成功并购,对两家公司未来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通过此并购案例的分析,学习理解并购与重组的相关问题,如并购动因与战略等,并从中得到对企业并购的启示。
二、企业并购概述1.企业并购的定义企业并购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包括兼并(Merger)、联合(Consolidation)、收购(Acquisition)、接管(Take over)等等。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里对并购一词的解释是:企业并购的含义是指两家或更多的独立的企业、公司合并组成一家企业,通常由一家占优势的公司吸收一家或更多的公司。
美国公司法对兼并的解释是一个公司吸收另一个公司后,另一个公司被解散不复存在,其财产转移到存续公司的行为。
收购指获取特定财产所有权的行为,通过该项行为,一方取得或获得某项财产,尤指通过任何方式获取的实质上的所有权。
我国关于企业并购的定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并购指除公司法中的吸收合并与新设合并以外,还包括股权或资产购买(但纯粹以投资为目的而不参与营运的股权购买不包括在内),并且此种购买不以取得购买方的全部股份或资产为限,仅取得部分资产或股份即可。
广泛的企业并购是指企业之间的兼并与收购行为,是企业法人在平等自愿、等价有偿基础上,以一定的经济方式取得其他法人产权的行为,是企业进行资本运作和经营的一种主要形式,包括了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企业为了获得其他企业的控制权而进行的所有产权交易活动。
2.企业并购的模式不同的并购模式,在具体方式、运行效率、实际效果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对于各种条件的要求也有不小差别。
通过不同并购模式的比较,可以更好地总结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和适应性。
同时并购模式具有多元性,各种模式在实际运用中可以形成一定的交叉,这也意味着现实中并购内容的丰富性和并购过程的多变性。
从行业角度来划分,并购主要分为: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三种。
其中,横向并购是指同属于一个产业或行业,或产品处于同一市场的企业之间发生的并购行为,可以扩大同类产品的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消除竞争,提高市场占有率,例如,2006年国美对永乐的并购。
纵向并购是指生产过程或经营环节紧密相关的企业之间的并购行为,可以加速生产流程,节约运输、仓储等费用,如1992年上海市医药公司并购了上海第十五制药厂。
80年代末期以来,首都钢铁公司并购多家不同企业,从而发展成为一家集钢铁、电子、机械、建筑、有色金属、轻纺、化学、造船等为一体的国际性大型混合联合公司,是典型的混合并购。
而混合并购是指生产和经营彼此没有关联的产品或服务的企业之间的并购行为,主要目的是分散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
本文选择的华为并购港湾的案例是同行业间消除竞争的横向并购。
3.企业并购的意义我国的企业并购,一方面要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杜绝硬性的行政性行为,更多地使用经济手段,使政府能积极的运用科学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企业要端正并购动机,进行双向及多向思考,注重与目标企业间的优势互补与资源共享,整合双方的优势资源,追求企业的持续发展。
企业并购所带来的价值,既包括目标企业已有资产以及盈利能力所蕴涵的价值与目标企业净资产价值的差额,也包括并购后由于协同效应所产生的价值。
从最终的财务结果来看,并购的价值创造就是企业并购后增加的净现金流量的现值。
站在并购企业的立场,并购的价值创造分析可从目标企业的净资产价值出发,通过分析评价目标企业的内在价值、并购协同效应产生的价值来确定并购可实现的价值创造。
站在目标企业的立场,并购给目标企业带来的价值增值是并购时并购企业支付的交易价格与其净资产价值的差额,以实现企业的增值。
三、企业并购案例分析1.并购双方介绍(1)并购方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
产品主要涉及通信网络中的交换网络、传输网络、无线及有线固定接入网络和数据通信网络及无线终端产品,为世界各地通信运营商及专业网络拥有者提供硬件设备、软件、服务和解决方案。
凭借在固定网络、移动网络和IP数据通信领域的综合优势,华为已成为全IP融合时代的领导者。
华为运用通信领域专业经验,帮助不同地区的人们平等、自由地接入到信息社会,消除数字鸿沟,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
华为于1987年在中国深圳正式注册成立,注册资本2.1万元,现任总裁为任正非,董事长为孙亚芳。
现已发展为全球最大的电信网络解决方案提供商,全球第二大电信基站设备供应商。
其产品与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超过10亿用户。
国际市场已成为华为销售的主要来源。
2011年华为实现合同销售额446亿美元,其中超过2/3的销售额来自国际市场。
(2)被并购方港湾网络有限公司由原华为副总裁李一男于2000年创立,其业务与华为类似,有“小华为”之称,双方存在竞争关系。
港湾网络专注在宽带领域,专门从事宽带网络通信技术和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提供系列技术领先的万兆 IP 电信网、NGN 综合接入网、高效多业务 MSTP 智能光网络、大客户接入网、行业纵向网等具有特色的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产品规模服务于电信、网通、移动、联通、铁通等各大运营商和政府、教育、金融、电力等行业市场,同时一定规模地进入北美、日本、东南亚等海外市场及香港地区,逐步成为广大客户值得信赖的宽带网络主流设备供应商。
港湾网络总部位于北京市中关村软件园内,在全国28个主要城市以及香港地区设有分支机构。
本着立足首都、长期发展的战略,投资 2 亿多元建成港湾网络研发中心,大量的创新成果,创造了多项国内第一,共计申请专利201件,23项软件著作版权2.并购的动因分析华为并购港湾的主要动因,一方面是保证华为和港湾的生存,尽力扩大华为对周围的影响力。
根本目的是为了追求在并购后实现的价值最大化,增强华为的竞争力。
另一方面,来源于市场竞争的巨大压力。
除了原始动因,并购还为了实现以下利益:(1)谋求协同效应港湾和华为的业务都有很多相类似的情况,由于这种业务上的同类性和互补性,华为并购港湾后可以扩大市场占有率,达到规模经济的效益型。
并购其核心业务后,华为可提高华为生产经营活动的效率,就达到了并购协同效应,起到了1+1>2的效果。
(2)谋求战略重组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华为需要调整战略,华为选择并购以低成本的方式迅速地进入了港湾增长相对较快的路由器、交换机等核心业务当中,一定程度上还分散了华为的业务风险,同时也相当于并购了港湾的这些业务的市场份额以及现有的与这些并购业务相关的各类资源,还拥有了优秀的管理团队、科研人员、科研技术、产品等无形资产,从而保证了华为的这些业务有持续不断的盈利能力,增强的资产的安全性,实现了战略重组。
(3)港湾上市失败,谋求出路港湾网络的创始人李一男曾是华为董事长任正非最为看重的、也是华为最年轻的副总裁,他独立出走并创办港湾后,华为开始对港湾进行打压。
港湾上市失败后,陷入困境,寻求出售资产来解决资金困境。
2005年9月初,西门子开始派驻团队进驻港湾,洽谈谈判条件。
但当月,华为即正式向港湾发送律师函,声明港湾侵犯了华为的知识产权,威胁诉诸法庭。
2005年10月,西门子开始低调处理收购港湾的计划,2006年,西门子和港湾的收购计划一拖再拖,最终无疾而终。
西门子退出后,在巨大的还债压力面前,港湾管理层希望通过出售资产来还债。
(4)感情因素华为并购港湾的案例有一定特殊性,港湾的创始者曾是华为的副总裁,因此,在此案例中不排除感情因素的存在。
3.并购过程及整合2000年底,原华为高管、现任港湾总裁的李一男带着从华为拿到的价值1000万元的设备北上,创立北京港湾网络有限公司,港湾的骨干中50%的中层都来自于华为。
港湾初始创业就碰到电信业的冬天,李一男聪明地收缩战线把力量集中到数据通信业务上,这一方面是一个相对薄弱点,同时也是一个潜在机会点。
起初港湾只作为分销商,代理华为产品,到后来推出自己研发的路由器和交换机等数通产品,变为华为的竞争对手,名声鹊起。
港湾在2001年到2003年的三年里发展迅速,年销售收入分别是:2001年的1.47亿元;2002年的4.1亿元;2003年的10亿元,每年几乎以翻番的速度迅猛增长。
也是在这三年里,创办不久的港湾网络,累积获得了有瑞银背景的华平创投和上海实业龙科创投的6100万美元风险投资资金。
为此,创业者李一男不得不让出了50%的股权给华平,并由此开始面对资本套现的压力,而李一男也开始丧失对港湾前途的话语权。
也在这个时期,港湾与华为的争夺战开始了。
2002年,在香港运营商业务的争夺中,港湾在获得代理商的支持下,直接在台面上与华为竞争,引爆了华为、港湾之战。
此后,华为开始全面打击港湾的业务,成立了专门的项目组大肆从港湾挖产品、项目、人员。
2004年开始,华为对港湾展开猛烈竞争,甚至不惜“零利润”和港湾每单必争导致港湾发展放缓,利润下降,使其在纳斯达克的IPO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