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牛战马---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耕牛战马》课时 1 学习领域综合·探索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赏析、临摹,了解中国画中牛、马题材的表现意义,古代牛、马在人们生活中的位置,及中国画的绘画语言和线条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对形象的概括表现力。
技能目标:临摹一头公牛,把握线条的变化,呈现公牛的不同部位的质感及神情,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审美素养。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感悟中国画简淡的风格,发展学生对中国画的感知能力,培养热爱动物、善待动物的情感,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水平。
教学
重点
重点:体会绘画主题和历史发展的综合。
教学
难点
难点:主观情感和线条的表现性相结合。
教学准备教师:教师:投影仪、教学课件、画笔等、范图。学生:素描纸、画笔等。
教学
媒体
多媒体视频、牛马素描写生稿、画笔、画板、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材分析本课是综合探索型课程,作为和平时期重要生产资料的耕牛和战争时期宝贵作战资源的战马,是古代艺术家们热忠表现的题材之一。本课中的作品不仅仅体现出艺术的魅力,也从某种意义上反映着当时的国力。了解中国画中牛、马题材的表现意义,及中国画的绘画语言和线条的独特魅力。并尝试运用线条临摹一头牛,提高造型能力。
设计思路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上一单元的静物写生的练习使学生具有一些线的组织能力,同时对形象的把握也有认识。在本课中要求学生了解绘画主题和社会发展的关联,基本把握主观情感和线条的表现相结合的绘画语言。通过对动物的临摹,激发他们热爱动物、把情感投入绘画的热情。体会线条绘画的艺术魅力。
课堂导入自主学习小组学习教学重点深入探究
难点
合作探究创意探究作品展示拓展延伸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阶段
新课导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些有意思的图片,
大家回忆一下你在哪里见过?它们给大家展现
出什么样的场景?(多媒体依次展示同学们历
史、语文课本中出现的有关耕作、战争等场景
的图片)
教师:这几位同学的回答非常好,这一幅
幅动感的画面仿佛把我们带回到祖先的时代,
从古代起人们就习惯把生活中的活动用画笔记
录下来,而当时和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牛马等
动物更成为人们描绘对象,今天我们就走进历
史的画卷感受这些精彩的片段。
揭示课题:第八课“耕牛战马”。
三、新授课
1.想一想
(一)、神奇的线条。
(1)多媒体展示:《五牛图》:
从动态、外形、线条等方面观察作者是如何表
现这几头牛的,它们都有哪些异同点?工笔画,
画面工整、古朴,画中的五头牛从左至右一字
排开,各具状貌,姿态互异。整幅画面除最后
右侧有一小树外,别无其他衬景,因此每头牛
可独立成章。大家都知道唐朝以胖为美,就连
牛都很丰腴,整个画面,用笔粗放中带有凝重,
有着浓郁的田园气息
(2)认识线描。(中国画在表现形式上划分为
工笔、写意、工兼写。)
(3)请同学们说说图中牛的形态是怎样的?
师小结:韩滉对牛的结构比例及透视关系的
把握很准确。画家通过牛的各自不同的面貌、
姿态,表现了它们不同的性情通过低头悠闲地
食草、翘首前行、回顾舐舌、纵趾而鸣、端庄
缓步而行,令人回味无穷。
(4)赏析《五马图》
思考:画面表现了什么内容?如何表现的?为
什么旁边都有一个牵马的人?
整幅图描绘了不同造型不同品种的马。以
白描的手法画了五匹西域进贡给北宋朝廷的骏
马,各由一名奚官牵引。前三位控马者为西域
少数民族的形象和装束,姿态各异,无一雷同,
妙在其精神气质亦微异,有饱经风霜、谨小慎
微者;有年轻气盛、执缰阔步者;有身穿官服、
气度骄横者。马的造型因品种而异,大小、肥
学生活动
同学积极回答
问题(历史课
本、语文插图中
等地方见过,
展现了人民耕
作、生产以及战
争等古代人民
的生活场景。)
有的是回头、低
头、吃草、外形
健壮丰腴,又有
气势。
作者用线的形
式来表现牛的
形象,个别地
方用赭石染
色,显得牛更
形象。
小组内同学结
合刚才对课本
优秀作品的分
析和理解,对教
师展示的建筑
进行配景。
学生深入的探
究、总结使学生
对“节奏、配景”
等知识理解更
深刻。
小组内选代
表上台把本组
的配景方案掩
饰在投影仪上,
并作以解读。
以小组为单位,
利用课前收集
的标语材料(例
如“请勿大声喧
哗”,“请勿践
踏草坪”,“楼
梯请勿拥挤”等
构想出有创意
的图形符号。。
单独或合作完
成美术创作。
设计意图
从学生熟
悉的课本中
选取图片,
能快速引起
学生的共
鸣,调动他
们的学习热
情,自然过
渡到新授课
程。
还是从学
生身边的建
筑入手,摄
影图片中风
景的取舍让
画面的形式
感更强烈,
让学生初步
体会建筑风
景的节奏
美。
鼓励学生大
胆的说出自
己的观点,
培养学生的
观察力和表
达能力。
教师的适当
点拨让学生
轻松化解生
活中对建筑
风景的疑
惑。
通过对作品
的欣赏和讨
论中,能让
学生把刚才
学习的知识
在欣赏中理
解并消化,
深刻体会艺
术的魅力。
欣赏优秀
作品,开阔
眼界,也打
开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