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能规划 第三章 洪水调节1
第三章水库洪水调节及计算演示教学
![第三章水库洪水调节及计算演示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674452c2561252d381eb6e53.png)
水库调洪计算的实用公式(瞬态法): 水量平衡方程:
蓄泄方程:
方程或曲线,可按泄洪建筑物的水力特性换算
得到。
(1)堰流
3
q溢M1BH2
H即为库水位Z与堰顶高程之差
(2)闸孔出流 q洞M2H12 H即为库水位Z与闸孔中心高程之差
根据H与q的关系曲线求出Z与q的关系曲线q=f(z)。由水 库水位z在水库容积特性曲线上,求出相应的水库蓄水容积V。 于是,最终求出下泄流量q与库容V的关系曲线q=f(V)
3.3 水库调洪计算的基本方法
一、列表试算法 在水利规划中,常需根据水工建筑物的设计标
准或下游防洪标准,按工程水文中所介绍的方法, 去推求设计洪水流量过程线。 已知:入库洪水过程及下游允许水库下泄的最大流量
水库汛期防洪限制水位 泄洪建筑物的型式和尺寸
推求:下泄洪水过程线 拦蓄洪水的库容和水库水位的变化
计算步骤
(1)由已知的水库水位容积关系曲线V=f (Z)和泄流建筑物方 案,用水力学公式求出下泄流量与库容的关系曲线q=f(V);
(2)选取合适的计算时段△t,以秒为计算单位;
(3)决定开始计算的时刻和此时刻的V1、q1值,然后列表计 算。计算过程中,对每一计算时段的V2、q2值都要进行试 算;先假定一个q2值,根据水量平衡方程求出V2,然后按此 V2值在q~V曲线上查出q2值,若与假定的q2不相等,则要 重新假定一个q2值,重复上述试算过程,直至两者相等或 很接近为止。这样多次演算求得的q2、V2值就是下一时段 的q1、V1值,可依据此值进行下一时段的试算。
(4)将计算结果绘制成曲线,供查阅。
二、水库调洪计算的半图解法 水量平衡方程
Q 1Q 2(V 1q1) V 2q2 2 t 2 t 2
洪水调节总结
![洪水调节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74e5b22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c0.png)
洪水调节总结第一篇:洪水调节总结洪水调节总结1.安全泄量:在河水不发生漫溢或提防不发生溃决的前提下,河床所能安全通过的最大流量。
2、水库的使用年限:把水库开始运行到泥沙全部淤满死库容V死,并开始影响有效库容时为止的这段时间。
3、调节周期:水库的兴利库容从库空—库满——放空的完整的蓄放过程。
4.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使同一河流或同一地区的水利资源同时满足各不同水利部门的需要,并将除水害和兴利结合起来统筹解决的开发方式。
5.径流调节:按人们的需要,通过水库的蓄水、泄水作用,控制径流和重新分配径流的时空分布。
6设计保证率:指多年期间用水部门按照规定保证正常工作不受破坏的机率(或程度)。
1、水电站最大工作容量;指设计水平年电力系统最大工作容量中可能合理承担的、可以替代火电站的那部分容量。
2、保证出力:水电站在长期工作中符合水电站设计保证率要求的枯水期内的平均出力。
3.多年平均发电量4.多年平均发电量:多年平均年发电量指水电站在多年工作时期内,平均每年所能生产的电能量。
5..重复容量:在丰水期内多发电,以替代火电站容量工作;在设计枯水期内不能当作电力系统的工作容量,被称为重复容量。
6.设计负荷水平年:指与电力系统的电力负荷相应的未来某一年份,并以该年的国民经济状况与社会背景下的综合用水需求作为水利水电枢纽规划设计的依据。
7.内部收益率:项目在寿命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代数和等于零时对应的折现率。
1、简述水库承担现有防洪任务时以下游防洪标准和大坝设计标准进行调洪的区别。
以下游防洪标准调洪时:当入库洪水Q小于Z限下的泄流能力时,来多少泄多少,保持防洪限制水位不变;当入库洪水Q大于Z限下的泄流能力时,敞开闸门敞泄,当泄流能力时,控制闸门,以下游的安全泄量下泄,保护下游的安全。
以大坝的设计标准调洪时,当入库洪水Q小于Z限下的泄流能力时,来多少泄多少,保持防洪限制水位不变;当入库洪水Q大于Z限下的泄流能力时,敞开闸门敞泄,当泄流能力时,控制闸门,以下游的安全泄量下泄,保护下游的安全;直到水位达到防洪高水位,库容达到防洪库容时,说明以超过下游昂红标准,为了维护水库的安全敞开闸门敞泄。
洪水调节
![洪水调节](https://img.taocdn.com/s3/m/a9d88411c5da50e2524d7f9b.png)
(1)水库不承担下游防洪任务,按水工建筑物设计标准选入库 洪水。 永久性挡水和泄水建筑物正常运用
建筑物级别 1 2 3 4 5
洪水重现期 500 (年)
100
50
30
20
§3.1 水库调洪任务与防洪标准
二、影响洪水调节的主要因素 1、入库洪水
(1)水库不承担下游防洪任务,按水工建筑物设计标准选入库 洪水。 (2)水库承担下游防洪任务,按水工建筑物设计标准和下游防 护对象的防洪标准共同决定。
105.0 173.9 267.2 378.3 501.9
表3-2 调洪计算列表试算
时间t(h) 入库洪水 流量 Q(m3/s) ( 2) 时段平均 入库流量 (m3/s) ( 3) 257 595 1385 下泄流量 q(m3/s) ( 4) 时段平均 时段内水 水库存 水量 下泄流量 库存水量 3 (m /s) 变化(万m3) V(万m3) ( 5) ( 6) ( 7) 水库水位 Z(m) ( 8)
36
39 42 45 48 51
900
760 610 460 360 290
781
790 772 731 674 617
10232
10280 10176 9942 9626 9280
40.5
40.51 40.4 40.3 40.1 39.9
§3.2 水库调洪计算的原理与方法
在第38小时16分钟处,得
38.4
38.2 38.1
211
192.6 180.5
50
70 83
6500
6520 6533
180
182 187
38.04
水库调洪演算的原理和方法
![水库调洪演算的原理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63a0e1a58fb770bf78a55b7.png)
V t
q 2
f2 (Z )
V t
q 2
f3(Z) q
f3 (Z )
f1(Z )
f2 (Z )
Q (m3 / s), V q (m3 / s), V q (m3 / s)
t 2
t 2
调洪计算半图解法的双辅助线
水利水能规划
水库调洪计算的半图解法
V调=Vm-V汛限
Vm
Z~V
Zm
【例 题】
水利水能规划
【补偿调节】
水库
QB=q+Q区
Q
A
QB
qB
坝址
Q区 6h
防
洪
保
护 区
河流
水利水能规划
水利水能规划
水利水能规划
水利水能规划
水利水能规划
水利水能规划
水利水能规划
水利水能规划
水利水能规划
【补偿调节】
水库
QB=q+Q区
Q
A
QB
qB
坝址
水利水能规划
水库调洪计算的半图解法
由上节知道列表试算法麻烦工作量大,故人们比较喜欢 用半图解法。
Q1
Q2 2
Δt
q1
q2 2
Δt
V2
V1
Q Q1 Q2 2
等式两边同时除以△t,并移项
Q V1 q1 V2 q2 t 2 t 2
第十四章 水库防洪计算
水利水能规划
• 三、有闸溢洪道水库的防洪计算
水利水能规划
水利水能规划
• 四、具有非常泄洪设施水库的防洪计算
第三章水库洪水调节讲解
![第三章水库洪水调节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8dc2a843a45177232e60a211.png)
第一时段(第18-21小时)试算过程
t Q Z V q
Q
q
△V
V/2
q/2
Z/2
h
m3 / s
m3/s
万m3
m3/s
m3 / s
m3/s
万m3
万m3
m3/s
m
1 8
174
38
6450
173.9
2 1
340
38.4
6950
248
257
211
50
6500
180
38.04
38.2
6690
211
192.6
M2—流量系数。
为调洪计算上的方便,常将溢洪道和泄洪洞的 泄流能力公式绘制成蓄泄曲线q—V,其中q为当水 库蓄量V时对应的泄流能力。 从溢洪道和泄洪洞的泄流能力公式可知,对于 一定的泄洪建筑物来说,当行近流速水头不计时, q仅为V的单值函数,即q=f(V)。 因而,对于一定的水库和泄洪建筑物,可按溢 洪道和泄洪洞的泄流能力公式及库容曲线计算并绘 制该水库的蓄泄曲线q—V。
溢洪道的泄流能力 2 0
q溢—溢洪道泄流能力(m3/s);
H0—考虑行近流速v的堰顶水头,可近似等于 堰顶水深H(m);
B—溢流堰净宽(m); M1—溢流系数,其值取决于溢流堰型式;
泄洪洞的泄流能力可按有压管流公式计算:
q洞 M 2H
1/ 2 0
q洞—泄洪洞的泄流能力(m3/s); H0—考虑行近流速v的堰顶水头,非淹没出流 时,H等于库水位与洞口中心高程之差,淹没出流 时,H为上下游水位之差(m); ω —泄洪洞洞口的过水断面面积(m2);
某水库V=f(Z)、q=f(Z)曲线(闸门全开)
水利水能规划总复习 (1)
![水利水能规划总复习 (1)](https://img.taocdn.com/s3/m/783fe60710661ed9ad51f346.png)
估算:
Ny
E hy
hy = 3500 ~ 4500 h(年调节)。 多年平均发电量用下式估算:
E 8760N 8760AQ电 H 8760A(利Q)H
或:
E
0.00272W
电
H
0.00272
A 9.81
(利W
)H
式中: Q,W :坝址断面多年平均流量和多年平均径 流量;
η利 :水量利用系数,年调节取0.8 ~ 0.9 (季 调节取0.7 ~ 0.8);
Z (V)
Z限
Z设
④
③
Z蓄
③ ①
③①
②
Z死
t
Ⅰ区:保证出力区或正常
供水区
Z (V)
N N P QH QHP
Ⅱ区:最大出力区或最大 供水区
N N y QH QP
Ⅴ
Z限 Ⅱ
③①
Ⅲ
Ⅲ区:加大出力区或加大供水区
Z设
④
Ⅱ③Ⅲ
Z蓄
Ⅰ
Ⅲ ③Ⅱ ①
②
Ⅳ
Z死
t
N P N N y QHP QH QP
故调节流量为 34.5 m3/s 三回运用,供水期 6 个月
② 保证出力:
N P AQH H 8.0 (34.5 0.5) 75.0 (1 0.05) 19380kW
保证电能:
EP N P T供 730 19380 6 730 8848.44万kW h
Z蓄
E供max
E供
h消 h消
E供 E不蓄 E库蓄
h消 ~ E供
具体步骤: Z蓄 已定,拟定一组 h消 (或Z死 )
水库调洪演算的基本原理和方式
![水库调洪演算的基本原理和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8e8433a719e8b8f67c1cb94a.png)
(2)推求水库下泄流量过程线q~t。
(a)分析确定起调水位Z1和计算时段。
无闸: Z1=Z堰顶
有闸: Z1=Z限
(b)由起始条件确定Q1、Q2 、V1和q1。
(c)试算(q2~V2~q'2)。
(d)将q2、V2作为下时段的起始条件,推求q~t。
水利水能规划
三、水库调洪计算方法
起始条件 假设q2
?
Z~V
水利水能规划
第三章 洪水调节
第二节 水库调洪计算的原理和方法
水利水能规划
水库调洪计算是确定入库洪水、泄洪建筑物的型式与尺寸、 调洪方式和调洪库容之间的定量关系。
一、水库调洪计算的任务
在水工建筑物或下游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一定的情况下, 根据水文分析计算提供的各种标准的设计洪水或已知的设 计入库洪水过程线、水库特性曲线、拟定的泄洪建筑物的 型式与尺寸、调洪方式等,通过计算,推求水库出流过程、 最大下泄流量、特征库容和水库相应的特征水位。
第一时段初始的Z1、q1、V1各值。
水利水能规划
水库调洪计算的半图解法
0
g
Z(m)
2.
利
f3(Z )
用
e
辅 Z2 助
q2
f
线
在
Z1 a
b
图
上
求
解。
f1 (Z )
d c
下泄流量q(m3/s)
f2 (Z )
f1(Z
)
V t
q 2
f2 (Z )
V t
q 2
f3(Z) q
Q( m 3
/ s ),
V t
水利水能规划
水库调洪计算的半图解法
6.在一张图上点绘Q(t)和q(t),推求qm。
水利水能规划洪水调节(2024版)
![水利水能规划洪水调节(2024版)](https://img.taocdn.com/s3/m/6b03c04e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39.png)
4 一般城市
一般的
<30 20~10 10~5
3.2 水库调洪计算原理
水库防洪调节计算即水库调洪计算。
➢常见的防洪调节计算情况 ➢调洪计算的任务 ➢水库调洪计算的主要过程 ➢入库洪水与坝址洪水
调洪计算原理
➢水库调洪计算的方法
2024年11月12日12时6分
4
3.3 水库调洪计算的列表试算法(trial method)
时间 t(h)
入库洪水
流量 Q(m3/s)
时段平均入
库流量 Q(m3/s)
下泄流量 q(m3/s)
时段平均下
泄流量 q(m3/s)
时段内水库存
水量变化 ΔV(万m3)
水库存水 量V(万m3)
水库水位 z(m)
(1) (2)
(3)
(4)
(5)
(6)
(7)
(8)
18 174 21 340 24 850 27 1920 30 1450 33 1110 36 900 39 760 42 610 45 460 48 360 51 290
④ 然后假设一个q2值,根据水量平衡方程算得相
应的V2值,由V2在q~V曲线上查得q2;
⑤ 假设两者相等,q2即为所求。否那么应重设q2,
重复上述计算过程,直到二者相等为止。
3.3 水库调洪计算的列表试算法
③将上时段末的V2、q2值作为下一时段的起始
条件,重复上述试算过程,最后即可得出水库 下泄流量过程线q〔t〕。
⑴ ⑵ ⑶⑷ ⑸ ⑹ ⑺ ⑻ ⑼ ⑽ ⑾
18 173.9 38 6450 173.9 21 340 38.4 6950 248 257 211
6450 50 6500 180 38.04
水资源规划-洪水调节课程设计
![水资源规划-洪水调节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388b3aac77da26925c5b060.png)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姓名:王**学号:2012101***专业:水利水电工程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2015 年 1 月目录1、设计目的 (3)2、设计基本资料 (3)3、洪水标准确定 (3)3.1设计洪水标准 (3)3.2校核洪水标准 (4)4、洪水调节方案一 (4)4.1 设计标准洪水调节 (5)4.1.1下泄流量计算 (5)4.1.2列表试算法调洪演算 (6)4.2.2列表试算法调洪演算 (9)5、洪水调节方案二 (13)5.1 设计标准洪水调节 (13)5.1.1下泄流量计算 (13)5.1.2列表试算法调洪演算 (15)5.2校核标准洪水调节 (18)5.2.1下泄流量计算 (18)5.2.2列表试算法调洪演算 (18)6、方案对比分析 (21)7、小结 (21)1、设计目的1、洪水调节目的:定量地找出入库洪水、下泄洪水、拦蓄洪水的库容、水库水位的变化、泄洪建筑物型式和尺寸间的关系,为确定水库的有关参数和泄洪建筑型式选择、尺寸确定提供依据。
2、掌握列表试算法的基本原理、方法、步骤及各自的特点。
3、了解工程设计所需洪水调节计算要解决的课题。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设计基本资料某水库以灌溉、防洪为主,兼有发电、供水、养殖等综合效益的大(2)型水利水电枢纽工程,水库承雨面积450km2,水库总库容2.408亿m3。
挡水建筑物为粘土心墙代料坝,最大坝高38.26m。
溢洪道为开敞式宽顶堰,溢洪道堰顶高程102.70m,采用3孔8m×6m(宽×高)的弧形门控制。
水库正常蓄水位107.00m。
洪水调度自正常蓄水位起调,当设计洪水小于正常蓄水位所对应的最大下泄流量时,控制闸门开度,使下泄流量与来流量相等;当等于、大于这一下泄流量时,则闸门全开。
洪峰过后,水位回落至正常蓄水位,则下闸控制,维持正常蓄水位不变。
由于该水库需进行除险加固方案设计,现对2个不同溢洪道改建方案进行方案比选,方案I保持溢洪道堰顶高程和单孔宽度不变,由现在的3孔改为5孔;方案II降低溢洪道堰顶高程至Xm,扩大单孔宽度至12m,保持孔数不变。
第三章__水库洪水调节及计算讲解
![第三章__水库洪水调节及计算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c697618f0029bd64783e2c77.png)
第三章 水库洪水调节及计算
主 讲:康银红
目录
3.1 概述 3.2 水库调洪的原理 3.3 水库调洪计算的基本方法 3.4 其他情况下的水利调洪计算
3.1 概述
一、水库的调洪作用与任务
在河流上兴建水库后,进入水库的洪水过程经水 库拦蓄和阻滞作用之后,自水库泄放至下游河道的洪水 过程,势必大大展平,洪峰被削减,从而达到防止或减 轻下游洪水灾害的目的。
q 洞 M 2H
3
2
H即为库水位Z与堰顶高程之差
(2)闸孔出流
1
2
H即为库水位Z与闸孔中心高程之差 根据H与q的关系曲线求出Z与q的关系曲线q=f(z)。由水 库水位z在水库容积特性曲线上,求出相应的水库蓄水容积V。 于是,最终求出下泄流量q与库容V的关系曲线q=f(V)
自由泄流
无闸门溢洪道泄流
滞洪
调洪任务 蓄洪
当水库有下游防洪任务时,它的 作用主要是削减下泄洪水流量, 使其不超过下游河床的安全泄量。 只削减下泄洪峰流量,基本上不 减少下游洪量。
若水库是防洪与兴利相结合的综 合利用水库,则除了滞洪作用外 还起蓄洪作用。蓄洪既能削减下 泄洪峰流量,又能减少下游洪量。
有时,水库下泄的洪水与下游区间洪水或支流洪水遭遇,相 叠加后其总流量会超过下游的安全泄量。这时就要求水库起 “错峰”的作用,使下泄洪水不与下游洪水同时到达需要防护 的地区。这是滞洪的一种特殊情况。
调洪计算的目的(研究课题):
一定的水库
拟定的泄洪建筑物
防洪标准 类型、尺寸 防洪限制水位 入库洪水过程 下游安全泄量
出库 洪水 过程
最大 下泄 流量
防洪 特征 库容
特征 水位
水库调洪计算的任务
水能规划复习重点
![水能规划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7908fe1accbff121dd3683e9.png)
第一章水资源综合利用1、水力发电的基本原理及计算公式:水力发电就是利用天然水能生产电能的水利部门。
水流在重力作用下不断向下游运动,其重力势能会转化为动能来发电。
水流出力:单位时间内的水能 N1-2=9.81QH1-2(kw)某一河段蕴藏的水能资源:E1-2=N1-2·T(kw·h)8P2、河川水能资源的估算:利用水流出力的累加值估算某一河流的水能资源量见9P表1-13、集中水能的方式:集中水能的方法:集中落差、引取流量水电站集中水能的方式有坝式,引水式,混合式同“4”4、水资源的开发方式:坝式:坝后式、河床式;引水式:有压引水式、无压引水式;混合式5、水源的获得方案:水源主要有:1、蓄洪补贴 2、引取水量较丰的河湖水 3、汲取地下水为了配合以上水源,需要修建相应工程:1、蓄水工程 2、自流灌溉引水渠首工程 3、提水灌溉工程 4、渠系 5、长藤结瓜水利系统6、各种灌溉方法及其优缺点:地面灌溉:优点:投资省,技术简单;缺点:用水量大,容易引起地表土壤板结;地下灌溉:优点:土壤湿润均匀,避免板结,节约用水量;缺点:资金及田间工程量大;喷灌:优点:可以灵活掌握洒水量,降低灌水定额,省水、增产;缺点:投资高,需要消耗劳动力,灌水质量受风速影响大;滴灌:优点:省水、省工、省地、省肥;缺点:投资高,滴头容易堵塞7、灌溉制度:某种作物在全生育期内规定的灌水次数、灌水时间、灌水定额、灌溉定额。
其中,灌水定额指某一次灌水时每亩田的用水量;灌溉定额是指全生育期历次灌水定额之和。
8、灌溉用水量的计算:见P169、防洪和治涝的工程措施:1、水土保持2、筑堤防洪与防汛抢险3、疏浚与整治河道4、分洪、滞洪与蓄洪第二章兴利调节1、水库的特征水位和特征库容:死水位(Z死) 死库容(V死)正常蓄水位(Z蓄)兴利库容(V兴)防洪限制水位(Z限)防洪高水位(Z防)防洪库容(V防)设计洪水位(Z射洪)拦洪库容(V拦)校核洪水位(Z校洪)调洪库容(V调洪)总库容(V总)有效库容(V效)2、水库的水量损失:包括蒸发损失、渗漏损失,冰冻地区还可能有结冰损失渗漏损失可分三类:(1)坝身及水工建筑物止水不严处(2)通过坝基及绕坝两翼处(3)坝底、库边流向较低渗水层处3、水库蒸发损失的计算:见P 294、水库泥沙淤积形态:横向淤积形态可分为全断面淤积、主槽淤积、沿湿周均匀淤积;纵向淤积形态可分为三角洲淤积、带状淤积、锥体淤积5、年保证率与历时保证率的计算和大小: 水利水电部门正常工作的保证程度,称为工作保证率。
关于洪水调节
![关于洪水调节](https://img.taocdn.com/s3/m/574edebea45177232e60a238.png)
《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网选班级:2班指导老师:姓名:学号:专业:水利水电工程2017年1月9日洪水调节课程设计设计目的1、洪水调节目的:定量地找出入库洪水、下泄洪水、拦蓄洪水的库容、水库水位的变化、泄洪建筑物型式和尺寸间的关系,为确定水库的有关参数和泄洪建筑型式选择、尺寸确定提供依据;2、掌握列表试算法的基本原理、方法、步骤及各自的特点;3、了解工程设计所需洪水调节计算要解决的课题;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基本资料大峡水电站枢纽位于湖北省竹溪县境内,泉河流域规划中梯级电站的第三级,工程距天宝乡3km, 距竹溪县城83km。
拦截堵河西支泗河上游的一级支流泉河。
河流全长82.2km,流域面积894.6km2, 大峡电站坝址以上流域面积482.70km2,占全流域的53.96%,河长43.7km,河床比降14.3%。
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1.2m3/s,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3.53亿m3,多年平均径流深为733.9mm。
大峡电站水库正常蓄水位选为565m,汛限水位563.5m,死水位552m,其相应的死库容为407万m3,调节库容1333万m3,库容系数3.8%。
依据《防洪标准》(GB50201—94)和《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本工程项目为中型水库。
电站总装机容量20MW,保证出力1.9MW,年发电量0.603 亿kW-h。
水库挡水建筑物为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88m溢洪形式表孔泄流,溢洪道堰顶高程555m,采用2孔12X10.5(宽X高)的弧形门控制。
大峡水库调洪规则如下:(1)起调水位取Xm (注:X=563.5+学号最后1位/10 ,即563.5m-564.5m),每年进入汛期前,将库水位控制在起调水位以下。
(2)洪水初临时当来量较小时,启用并控制闸门开启度,使泄量等于来量,水库水位维持起调水位不变。
(3)当库水位继续上涨,预报还有大降雨发生,由国电竹溪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根据水雨情提出启用非常溢洪道的泄洪方案报市、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启用非常溢洪道敞泄库水位上升,直至达到最高洪水位。
水库调洪演算的原理和方法
![水库调洪演算的原理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91bfc35ff00bed5b9f31dea.png)
流域分水线
A A、B、C为水 库回水末端
B
峰前洪 量增大
坝址
洪峰增大 峰形尖瘦
C 水库周边
入库洪水示意图
水利水能规划
入库 洪水 分析 计算
雨量资 料推求
流量资 料推求
流量叠加法 马斯京根法 槽蓄曲线法 水量平衡法
干支流有实测资料、 区间洪水估计得当
由坝址洪水反演入库 洪水,资料要求较少
由坝址洪水推求入库 洪水,缺乏实测洪水
V 、q 、 V1 t 2 t
q 、 V2 2 t
q 2
均可与水库水位Z建立函数关系
水利水能规划
水库调洪计算的半图解法
Z (m)
因此,可根据选定的计
算时段△t,已知的水库容
积关系曲线,以及根据水力
学公式算出的水位下泄流量
关系曲线,事先计算并绘制
曲线组:
f1(Z )
水利水能规划
水库调洪计算的半图解法
由上节知道列表试算法麻烦工作量大,故人们比较喜欢 用半图解法。
Q1
Q2 2
Δt
q1
q2 2
Δt
V2
V1
Q Q1 Q2 2
等式两边同时除以△t,并移项
Q V1 q1 V2 q2 t 2 t 2
水利水能规划
三、水库调洪计算方法
Q、q(m3/s) Q、q(m3/s)
Q~t qmax q~t
Q~t qmax q~t
t (min)
t△1tt' t2
t (min)
qm是两线的交点则计算正确;否则在t1,t2之间计算qm。
水利水能规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
水库调洪计算的半图解法
Z (m)
因此,可根据选定 的计算时段△t,已知 的水库容积关系曲线, 以及根据水力学公式算 出的水位下泄流量关系 曲线,事先计算并绘制 曲线组:
【例3-1】
水库调洪计算的基本步骤
列表试算法
(1)由Z~V曲线、泄流计算公式推求q~V曲线。 (2)推求水库下泄流量过程线q~t。 (a)分析确定起调水位Z1 无闸: Z1=Z堰顶 有闸: Z1=Z限 (b)由起始条件确定Q1、Q2 、V1和q1。 (c)试算(q2~V2~q'2)。 (d)将q2、V2作为下时段的起始条件,推求q~t。
第三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洪水调节
水库调洪的任务与防洪标准 水库调洪计算的原理 水库调洪计算的列表试算法 水库调洪计算的半图解法
第五节
其他情况下的水库调洪计算
第一节 水库调洪的任务与防洪标准 任务:在水工建筑物或下游防护对象的防洪标 准一定的情况下,根据水文分析计算提供的各种标 准的设计洪水或已知的设计入库洪水过程线,水库 特性曲线、拟定的泄洪建筑物的形式和尺寸、调洪 方式等,通过计算,推求出水库的出流过程、最大 下泄流量、特征库容和相应的特征洪水位。 作用:拦蓄洪水,削减洪峰,延长泄洪时间, 使下泄流量能安全通过下游河道。
水库泄洪建筑物的类型:溢洪道、泄水中孔、底孔 及泄洪隧洞。 在一般情况下,应首先考虑采用比较经济、泄洪 能力大的溢洪道为主要泄洪设施。 为满足非常情况的需要,大型水库都要设置有放 空水库的底孔。 泄洪隧洞的特点与泄水孔相似,但造价较高。
入库洪水与坝址洪水的区别
入库洪水:指建库条件下,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水库的洪水。
q~t V2-V1 ti ti+1
△t
Q~t
q1、V1
q 2、V2
t
qi
t (min)
水库水量平衡示意图
一个方程两个未知数没有办法求解
2.蓄泄方程 泄流能力:指该水头下泄洪建筑物可能通过 的最大流量,是实际泄流量的上限。
在溢洪道型式、尺寸一定的情况下,取决于堰 顶水头H,即 其q=f(H) 。对于无闸或闸门全开的 表面式溢洪道,下泄流量按堰流公式计算;深水式 泄洪洞的下泄流量按有压管公式计算。当水库内水 面坡降较小,可视为静水面时,泄流水头H只是库 中蓄水量V的函数,即H=f(V),故下泄流量q为蓄 水量V的函数,即 q=f(H) 或q=f(V)。
C
入库洪水示意图
第二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水库调洪计算的原理
1.水库水量平衡方程 在某一时段内,入库水量减去出库水量,应等于该时 段内水库增加或减少的蓄水量。水量平衡方程为:
Q、q(m3/s)
1、水量平衡方程
Qi+1 Qi qi+1
Q~t
Q1 Q2 q1 q2 t t V2 V1 2 2
qmax
第四节
水库调洪计算的半图解法
半图解法的计算步骤:
1.根据已知的Q~t过程线、Z~V曲线、Z限、计算 时段△t,确定调洪计算的起始时段,并划分各计 算时段。算出各时段的平均入库流量 Q 以及定出 第一时段初始的Z1、q1、V1各值。
第四节
Z(m)
水库调洪计算的半图解法
g
下泄流量q(m3/s)
2.
0
水 库 调 节 洪 水 示 意 图
流 量 Q q
Q~t V蓄
q~t
库 水 位 Z
Z~t
(a)
防洪标准:包括保护对象的防洪标准和水工建 筑物的防洪设计标准,它是衡量防洪措施、防洪能 力和防御洪水水平的标准。
表1 不同防洪保护对象的防洪标准
防护对象
城镇 工矿区
防洪标准
农田面积(万亩) 重现期(年) 频率(%)
双辅助线法的基本原理仍然是逐时段连续求解 水库的水量平衡方程和蓄泄方程,但为了避免试算, 需对这两个方程作适当的变换。
Q1 Q 2 q q2 Δt 1 Δt V2 V1 2 2
Q Q1 Q2 2
等式两边同时除以△t,并移项
q V q V Q 1 1 2 2 2 t 2 t
V q t 2 V q f 2 (Z ) t 2 f1 ( Z )
f 3 (Z )
f1 (Z )
f 2 (Z )
f3 (Z ) q
V q V q Q (m3 / s), (m3 / s), (m3 / s) t 2 t 2
调洪计算半图解法的双辅助线
第三节 水库调洪计算的列表试算法 4)将入库洪水Q(t)和计算的q(t)两条曲线点绘在一 张图上,若计算的最大下泄流量正好是二线的交点, 说明计算的是正确的。否则,计算的有误差,应改变 时段重新进行试算,直至计算的正好是二线的交点为 止。 5)由qm查q~V曲线,得最高洪水位时的总库容Vm, 从中减去堰顶以下的库容,得到调洪库容V调。由Vm 查Z~V 曲线,得最高洪水位Z洪。(当入库洪水为设 计标准的洪水时,求得的qm、V调、 Z洪即为设计标准 的最大泄流量qm,设、设计防洪库容V设和设计洪水位Z 设。同理,当入库洪水为校核标准的洪水时,求得的 qm、V调、 Z洪即为qm,校、V校和Z校。)
Q、q(m3/s) Q、q(m3/s)
Q~t
qmax
Q~t qmax
q~t
q~t
t (min)
t1 t2 t' △t
t (min)
qm是两线的交点则计算正确;否则在t1,t2之间计算qm。
水库调洪计算的基本步骤
(4)推求Vm、V调、Zm。
V调=Vm-V汛限
qmax
q~V
Vm
Z~V
Zm
第四节
水库调洪计算的半图解法
入库洪水与坝址洪水的区别 坝址洪水:指未建库条件下,在坝址处形成的洪水。 入库洪水与坝址洪水的差异: 坝址洪水可由水文测验测得; 产流条件的变化和影响; 调蓄作用的变化和影响;
库面 区间陆面 A
A、B、C为水 库回水末端 B
流域汇流时间的变化和影响; 库区洪水波的变化和影响。
坝址
水库周边
第五节
其它情况下的水库调洪计算
1.下游有防洪要求的情况:
Q、q
时段 t1-t2 t2-t3 t3-t4 t4以后
闸门 运用 打开 全开 关小 开大
q =Q <Q =q安 ≤q安
Z 保持Z限 上升 上升 下降
V防 q安
t0
t1 t2 t3
t4
t
(a)
2.下游有防护要求,但防洪标准小于水工建筑物 的设计标准
3
/ s)
第四节
水库调洪计算的半图解法
1.根据已知的Q~t过程线、Z~V曲线、Z限、计算时 段△t,确定调洪计算的起始时段,并划分各计算 时段。算出平均入库流量Q1以及定出第一时段初 始的Z1、q1、V1各值。
2.利用辅助线在图上求解得出Z2。 3.根据Z2值,利用水库Z~V曲线即可求出V2。 4.将e点代表的Z2值作为下一时段的Z1值 5.求出该时段的Z2、q2、V2值。如此逐时段进行 计算,即可得到下泄流量过程线q~t。
时段 t1-t2 闸门 运用 打开 全开 关小 全开 全开
Q、q
q =Q <Q =q安 <Q >Q
Z 保持Z限 上升 上升 上升 下降
q安
V防
t2-t3 t3-t4 t4-t5
t
t5-t6
t0 t t t3 1 2
t4
t5
t6
(b)
3.有短期洪水预报,水库预泄运用
Q、q
时段 V防 t1-t2 t2-t3 t3-t4
利 用 辅 Z2 e 助 线 在 图 Z1 a 上 求 解。
f 3 (Z )
f1 ( Z )
f
f 2 (Z )
q2
b
d
c
f1 ( Z )
f 2 (Z )
V q t 2
V q t 2
f3 (Z ) q
Q( m
3
V q / s ), (m 2 t
3
V q / s ), (m 2 t
A.对于无闸或闸门全开的表面式溢洪道,按堰流 公式计算: 3
q 堰 M 1 BH
2
B.对于深水式泄洪洞,按有压管的出流公式计算:
q 洞 M 2ω H 0
1
2
为调洪计算方便,一般将上两式绘成蓄泄曲线q= f(V),其中q为水库蓄量v时对应的泄流能力。该式是 假设库水面为水平面时的水库泄流方程。
水库调洪计算的基本步骤
起始条件 假设q2 Z1
Z~V q~V
V1、q1 V2 蓄泄 方程 q'2
q~V
Q1 Q2 q q t 1 2 t V2 V1 2 水量平衡方程 2
Q1、Q2
Δt
q2=q'2
?
qm、Zm q~t q2、V2
推求q~t曲线示意图
水库调洪计算的基本步骤
(3)在一张图上点绘Q(t)和q(t),推求qm。
原因:水库建成前的坝址洪水 与建成后的入库洪水有所差别, A 用入库洪水作为实际依据更符 区间陆面 A、B、C为水 合建库后的实际情况。 库回水末端 入库洪水的组成: B 1)水库回水末端干支流河道断 库面 面的洪水——入库断面洪水; 2)上述干支流河道断面以下到 C 水库周围的区间陆地所产生的 坝址 水库周边 洪水——区间陆面洪水; 3)水库库面的降水量——库面洪水。 入库洪水示意图
闸门 运用
打开 全开 全开
q >Q <Q <Q
Z 下降 上升 上升
q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