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的演变.pptx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利于解决对外贸易的不平衡问题。 有利于降低进口商品价格和以进口原材
料为主的出口企业的生产成本。 有利于降低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成本。 有利于促使国内企业努力提高产品的竞
争能力。有利于减少国外资金对国内的 购房需求,减少房地产泡沫。
人民币过快升值的不利影响在于: 将在一定时期内降低企业的盈利空间,使竞争力和在国际市场的
1994年1月1日,汇率并轨后,人民币汇 率稳中有升。
尽管1997年下半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 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基本稳定在l美元兑 换8.28元左右。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也 呈平稳发展状态。国际收支连续10年出 现双顺差局面
2005年7月 最新汇率安排
1.放弃与美元挂钩,引入参考一篮子货 币
人民币升值的受益行业
航空交通运输 南方航空、大众交通
原材料上依赖进口的钢铁行业和铜业 武汉钢铁、马钢、江西铜业
进口贸易商 进口汽车进口商 厦门国贸
人民币国际化
现状
境外人民币使用主要在边境贸易、旅游消费和价值贮藏等方面。 边境贸易结算中 中蒙边境贸易基本以人民币结算;中越边境贸易的
90%以人民币结算,中越边境已开通人民币的银行结算业务,越 南农业银行已开办人民币储蓄业务。 旅游消费 一些周边国家对人民币在当地流通开始采取默认态度;即 使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双币卡也使得人民币得以间接流通。 价值贮藏 币值坚挺使人民币成为国际抢手货。人民币成为一些国家 和地区居民保值的重要币种;马来西亚、韩国中央银行已将人民 币作为其储备货币之一。
人民币汇率的演变
新中国建立以后,根据党和国家在不同 时期的方针政策,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 人民币汇率的演变大体经历了六个时期。
1.人民币汇率频繁波动时期 (1949—1952年)
发行的第一版人民币,它一共印制 发行了12种面额、62种版别。
面值从1元到5万元。
1.人民币汇率频繁波动时期 (1949—1952年)
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
货币互换 我国已与俄罗斯、日本、韩国签订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允许使用人民币与对方国
家货币互换。
人民币结算试点 2008年12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广东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
1991年 人民币汇率小幅度下调
1992年12月15日,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 价下调至1美元合5.886 0元人民币
1994年1月 1日汇率并轨 人民币与美元 间的汇价变为1美元合8.70元人民币。
1985至1994年间,人民币汇率总体是不 断下跌的。
6.人民币汇率小幅升值时期 (1994-2005)
5.人民币汇率不断贬值时期 (1985—1994年)
1985年以后,人民币汇价根据我国对外 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调整。
1986年7月5日,将1美元合3.20元人民 币调至 3.70元人民币;
1989年 11月调为 4.72元人民币; 1990年 12月调至 5.21元人民币。上述
几次调整的主要依据是全国出口平均换 汇成本的变化。
人民币汇率以美元为基础,共调整过52 次。
1949年 1美元折合80元旧人民币 1950年3月 1美元折合42 000元旧人民
币,相差525倍。
1950年3月到1952年底,人民币汇率转为持续 升值。
1950年4月 1美元折合 42 000元旧人民币 1952年 12月 1美元折合 26 170元旧人民币。
这是因为全国财经工作统一以后,国内物价转而下跌, 趋于稳定。与此同时,美国发动侵朝战争,刺激了世 界性物价上涨。另外,为了打破以美国为首的其他国 家对我国实行的“封锁禁运”措施,推动必要物资的 进口,人民币汇率的适当升值也是必要的。
2.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时期 (1953—1972年)
1953年,我国在国民经济恢复的基础上进人 有计划的建设时期。国内物价稳定,计划经济 体制正在逐步健全,进出口贸易已由国营对外 贸易机构全部垄断,人民币汇率的高低已不再 是调节进出口贸易的工具。 从国外看,在这个时期,西方各国之间的汇 率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保持相对稳定。因此, 人民币汇率在原定汇率基础上也基本保持了稳 定,只是在个别国家货币公开贬值或升值时才 作相应调整。
2.由1美元兑8.2765元人民币改为1美元 兑8.11元人民币,升值2%
3.银行间一篮子货币兑人民币的每日收 市价,作为翌日买卖中间价,上下波幅 0.3%
关于人民币的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问题
人民币升值 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进行汇率改革后, 人民币兑美元汇价一直处于上升通道,至 今约上升了20%左右
人民币升值利弊分析
份额下降,导致出口减少。 一些出口产品的生产厂家会加入国内市场竞争的行列,使本已竞
争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更加惨烈。 将造成某些领域的生产相对过剩。如食品、服装、文化用品等出
口商品有40%~60%转移到国内市场,必然造成产品一定时期内 的供过于求。 将加剧就业压力,特别是会导致许多农民工失去工作。 将增加外商在华投资的成本,利用外资可能会呈现逐渐下降局面。 将导致海外游客在大陆旅游的花费增加,可能使他们转往其他国 家或地区旅游。
3.人民币汇率高估时期 (1973—1980年)
从1973年起,世界进人浮动汇率时代,西方 国家货币汇率频繁而大幅度地变动。同时,在 我国国内,商品价格逐渐上涨,人民币对内价 值下降。但此时,人民币的对外价值不但没有 下降,反而上升。这一高估表现在人民币汇率 水平低于平均出口换汇成本。人民币汇率的高 估严重地妨碍了我国商品的出口。为了改变这 一状况,1981年起我国实行了不对外公布的内 部贸易结算价。
4.内部贸易结算价时期 (1981—1984年)
为鼓励出口、限制进口、加强外贸的经济核算 和适应我国对外贸易体制的改革,从1981年起, 我国实行两种汇率,一种是使用于非贸易外汇 收支的对外公布的汇价,一种是使用于贸易外 汇收支的内部结算价。内部贸易结算价定为1 美元合2.8元人民币,它是按1978年全国平均 出口换汇成本 1美元合2.53元人民币加上 10%的利润计算出来的,直至 1984年底停止 使用,中间没有调整过
料为主的出口企业的生产成本。 有利于降低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成本。 有利于促使国内企业努力提高产品的竞
争能力。有利于减少国外资金对国内的 购房需求,减少房地产泡沫。
人民币过快升值的不利影响在于: 将在一定时期内降低企业的盈利空间,使竞争力和在国际市场的
1994年1月1日,汇率并轨后,人民币汇 率稳中有升。
尽管1997年下半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 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基本稳定在l美元兑 换8.28元左右。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也 呈平稳发展状态。国际收支连续10年出 现双顺差局面
2005年7月 最新汇率安排
1.放弃与美元挂钩,引入参考一篮子货 币
人民币升值的受益行业
航空交通运输 南方航空、大众交通
原材料上依赖进口的钢铁行业和铜业 武汉钢铁、马钢、江西铜业
进口贸易商 进口汽车进口商 厦门国贸
人民币国际化
现状
境外人民币使用主要在边境贸易、旅游消费和价值贮藏等方面。 边境贸易结算中 中蒙边境贸易基本以人民币结算;中越边境贸易的
90%以人民币结算,中越边境已开通人民币的银行结算业务,越 南农业银行已开办人民币储蓄业务。 旅游消费 一些周边国家对人民币在当地流通开始采取默认态度;即 使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双币卡也使得人民币得以间接流通。 价值贮藏 币值坚挺使人民币成为国际抢手货。人民币成为一些国家 和地区居民保值的重要币种;马来西亚、韩国中央银行已将人民 币作为其储备货币之一。
人民币汇率的演变
新中国建立以后,根据党和国家在不同 时期的方针政策,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 人民币汇率的演变大体经历了六个时期。
1.人民币汇率频繁波动时期 (1949—1952年)
发行的第一版人民币,它一共印制 发行了12种面额、62种版别。
面值从1元到5万元。
1.人民币汇率频繁波动时期 (1949—1952年)
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
货币互换 我国已与俄罗斯、日本、韩国签订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允许使用人民币与对方国
家货币互换。
人民币结算试点 2008年12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广东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
1991年 人民币汇率小幅度下调
1992年12月15日,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 价下调至1美元合5.886 0元人民币
1994年1月 1日汇率并轨 人民币与美元 间的汇价变为1美元合8.70元人民币。
1985至1994年间,人民币汇率总体是不 断下跌的。
6.人民币汇率小幅升值时期 (1994-2005)
5.人民币汇率不断贬值时期 (1985—1994年)
1985年以后,人民币汇价根据我国对外 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调整。
1986年7月5日,将1美元合3.20元人民 币调至 3.70元人民币;
1989年 11月调为 4.72元人民币; 1990年 12月调至 5.21元人民币。上述
几次调整的主要依据是全国出口平均换 汇成本的变化。
人民币汇率以美元为基础,共调整过52 次。
1949年 1美元折合80元旧人民币 1950年3月 1美元折合42 000元旧人民
币,相差525倍。
1950年3月到1952年底,人民币汇率转为持续 升值。
1950年4月 1美元折合 42 000元旧人民币 1952年 12月 1美元折合 26 170元旧人民币。
这是因为全国财经工作统一以后,国内物价转而下跌, 趋于稳定。与此同时,美国发动侵朝战争,刺激了世 界性物价上涨。另外,为了打破以美国为首的其他国 家对我国实行的“封锁禁运”措施,推动必要物资的 进口,人民币汇率的适当升值也是必要的。
2.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时期 (1953—1972年)
1953年,我国在国民经济恢复的基础上进人 有计划的建设时期。国内物价稳定,计划经济 体制正在逐步健全,进出口贸易已由国营对外 贸易机构全部垄断,人民币汇率的高低已不再 是调节进出口贸易的工具。 从国外看,在这个时期,西方各国之间的汇 率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保持相对稳定。因此, 人民币汇率在原定汇率基础上也基本保持了稳 定,只是在个别国家货币公开贬值或升值时才 作相应调整。
2.由1美元兑8.2765元人民币改为1美元 兑8.11元人民币,升值2%
3.银行间一篮子货币兑人民币的每日收 市价,作为翌日买卖中间价,上下波幅 0.3%
关于人民币的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问题
人民币升值 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进行汇率改革后, 人民币兑美元汇价一直处于上升通道,至 今约上升了20%左右
人民币升值利弊分析
份额下降,导致出口减少。 一些出口产品的生产厂家会加入国内市场竞争的行列,使本已竞
争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更加惨烈。 将造成某些领域的生产相对过剩。如食品、服装、文化用品等出
口商品有40%~60%转移到国内市场,必然造成产品一定时期内 的供过于求。 将加剧就业压力,特别是会导致许多农民工失去工作。 将增加外商在华投资的成本,利用外资可能会呈现逐渐下降局面。 将导致海外游客在大陆旅游的花费增加,可能使他们转往其他国 家或地区旅游。
3.人民币汇率高估时期 (1973—1980年)
从1973年起,世界进人浮动汇率时代,西方 国家货币汇率频繁而大幅度地变动。同时,在 我国国内,商品价格逐渐上涨,人民币对内价 值下降。但此时,人民币的对外价值不但没有 下降,反而上升。这一高估表现在人民币汇率 水平低于平均出口换汇成本。人民币汇率的高 估严重地妨碍了我国商品的出口。为了改变这 一状况,1981年起我国实行了不对外公布的内 部贸易结算价。
4.内部贸易结算价时期 (1981—1984年)
为鼓励出口、限制进口、加强外贸的经济核算 和适应我国对外贸易体制的改革,从1981年起, 我国实行两种汇率,一种是使用于非贸易外汇 收支的对外公布的汇价,一种是使用于贸易外 汇收支的内部结算价。内部贸易结算价定为1 美元合2.8元人民币,它是按1978年全国平均 出口换汇成本 1美元合2.53元人民币加上 10%的利润计算出来的,直至 1984年底停止 使用,中间没有调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