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气体的制备PPT

合集下载

氢气教学课件ppt

氢气教学课件ppt

氢气的化学性质
氢气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可以 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也可以还
原金属氧化物生成金属单质。
氢气可以和许多元素发生化学反 应,如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
与氧气反应生成水等。
氢气是活性最高的气体元素,可 以与几乎所有元素发生化学反应

氢气的应用
氢气在工业上有广泛的应用,如 合成氨、石油精制、金属冶炼等
生物质气化
生物质气化是一种利用生物质制备氢气 的方法,通过将生物质在缺氧条件下加 热,产生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气体。
生物质气化技术具有可持续性,因为生 生物质气化产生的氢气纯度较低,需要
物质是一种可再生资源。
进一步处理才能用于燃料电池等领域。
甲烷裂解
甲烷裂解是一种利用甲烷制备氢气的方法,通过高温和催化剂的作用, 将甲烷转化为氢气和炭黑。
氢能源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储存与运输难度
氢气存储和运输难度较大 ,需要高压和低温条件, 需加强相关技术研发。
成本较高
目前氢气生产、储存和运 输成本较高,需加大投入 降低成本。
安全问题
氢气易燃易爆,需要严格 的安全管理和操作规范。
氢能源的未来展望
技术创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氢气储存 、运输和利用技术将得到进一步
会发生爆炸。
扩散速度快
氢气在空气中扩散速度 快,一旦泄漏容易迅速 扩散,增加事故风险。
窒息危险
高浓度的氢气可能导致 窒息,影响人体呼吸系
统。
化学反应性
氢气与某些物质接触可 能发生化学反应,产生
有毒或腐蚀性物质。
安全使用规范
01
02
03
04
储存安全
氢气应储存在干燥、阴凉、通 风良好的地方,远离火源和热

2015届高考化学总复习 第八章 第四节常见气体的制备精讲课件

2015届高考化学总复习 第八章 第四节常见气体的制备精讲课件

现象 说明
烧杯中有气泡产生,停 止微热,冷却后导气管 末端形成一段水柱,且 保持一段时间不下降
液面的高度差不变
针对训练
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合成 1丁醇,查阅资料得知一条 合成路线: 一定条件 CH CH===CH +CO+H ――――→
3 2 2
H2 CH3CH2CH2CHO――――→ Ni,△ CH3CH2CH2CH2OH。 浓H2SO4 CO↑+H O, CO 的制备原理: HCOOH――――→ 并设计 2 △ 出原料气的制备装置。
CuSO4
⑤品红溶液
解析:本题主要通过有机反应考查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
和技能。 (2) 考虑到CO 逸出时带有 HCOOH 和 H2O等杂质,因 此需先除去 HCOOH 等蒸气 ——c 中装 NaOH 溶液,再除去水 蒸气 ——d 中装浓 H2SO4 ; a 的作用是利于分液漏斗中液体的 顺利滴下——使压强恒定,b应起到安全瓶的作用——防倒吸。 (3)设计实验检验混合气体的各种成分时,要注意其他气体的 存在对此的干扰,先检验能干扰其他气体检验的气体并除去, 检验气体过程中不能产生未检验的气体。分析问题(3)中提供 的试剂的作用,可先检验水 —— 用④,再用⑤检验 SO2 并用 ①除去 SO2( 因 SO2 干扰丙烯的检验 ) ,然后,用③检验 CO2 , 最后用②检验丙烯,因KMnO4氧化丙烯时要生成CO2。
请填写下列空白: (1) 实验室现有锌粒、稀硝酸、稀盐酸、浓硫酸、 2丙醇,从 中选择合适的试剂制备氢气、丙烯,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以上装置制备干燥纯净的CO,装置中a和b的作用分别 是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c 和 d 中盛装的 试剂分别是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若用以上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ppt课件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ppt课件

验证得到的气体就是 所要制取的气体
课题3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拯救水草大行动
随堂练习
1.同学们在实验室制备并收集CO2,通常有以下操作步骤:①检查装置 的气密性;②按要求组装好仪器;③向锥形瓶中放入几小块大理石; ④向长颈漏斗中注入稀盐酸;⑤收集气体。其中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C ) A.①②③④⑤ C.②①③④⑤
课题3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主题情境·拯救水草大行动
课题3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拯救水草大行动
水草上的气泡从何而来?
水草的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 + 水
光 叶绿体
有机物 + 氧气
课题3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拯救水草大行动 水草日益腐烂,原因何在?
一周后
一周前
小贴士 绿色植物生长五要素: 水 空气 阳光 养分 温度

P38
P133
P9
气体不纯,不利于收集 温度高,不易操作

P113
课题3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拯救水草大行动
哪一反应更适合实验室制取?
制取二氧化碳原理的实验探究 1.实验试剂:
小贴士: 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
课题3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拯救水草大行动 任 务 1 确定为水草提供二氧化碳的反应 制取二氧化碳原理的实验探究
1. 生活中哪些途径可以产生二氧化碳? 气体不纯,不利于收集
蜡烛燃烧
石蜡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 水
呼吸作用
有机物 +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
课题3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拯救水草大行动 任 务 1 确定为水草提供二氧化碳的反应
23.这回些忆反你应学可过否哪用些于反简应易可制以取产二生氧二化氧碳化?碳气体?

常见气体的制备名师编辑PPT课件

常见气体的制备名师编辑PPT课件

HCOOH
Δ
浓H2SO4
CO

+H2O
1、气体的发生装置
▪ 1.2 装置的分类
• 固+固,加热
▪ 可制O2、NH3、CH4等
• 固+液(液+液),加热
▪ 可制Cl2、HCl、C2H4、CO、NO、SO2等
• 固+液
▪ 可制CO2、H2S、H2、O2、NH3等
1.2.1 固+固,加热
▪ 该实验装置要注意: ▪ (l)试管口应稍向下倾斜,以防止
Δ MnO2+4HCl(浓) = MnCl2+Cl2↑+2H2O 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 NaCl(固)+H2SO4(浓)= NaHSO4+HCl↑ NaCl(固)+NaHSO4 Δ= Na2SO4+HCl↑
170℃
C2H5OH 浓H2SO4 CH2=CH2↑+H2O
随停的CO2气体发生装置。应选用的仪器是(填入仪器的
编号)

(2)若用上述装置制取CO2气体,而实验室只有稀硫酸、 浓硝酸、水、块状纯碱、块状大理石,比较合理的方案应
选用的药品是

[例2]:
为制取纯净的气体A可用下图所示的装置,生成A的速度 可通过滴液的速度控制,图中B、C、பைடு நூலகம்均为液体,且为下列 试剂中某一种:
1.2.2 固+液(液+液),加热
变化装置
1.2.3 固+液
▪ 块状固体与液体的混合物在常温下反应制备气 体可用启普发生器制备,当制取气体的量不多 时,也可采用简易装置。
标准装置
1.2.3 固+液
启普发生器变化: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ppt课件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ppt课件
3.注意事项
必须用浓盐酸,浓盐酸中部分Cl-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MnO2与 稀盐酸不反应 为了减少制得的Cl2中HCl的含量,加热温度不宜过高,以减少HCl 的挥发
实验结束后,先使反应停止并排出装置中残留的Cl2,再拆卸装置, 避免污染空气
尾气吸收时,不能用澄清石灰水吸收Cl2,因为溶液中Ca(OH)2浓 度小,吸收不完全
气体净 化装置
气体收集或性 质检验装置
任务一: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2.装置

MnO2+4HCl(浓)
Cl2↑+MnCl2+2H2O
发生装置
除杂装置
收集装置
尾气处理装置
依据反应物的状态与反应条件选择
固液常温型
固固加热型 固液加热型 液液加热型
任氯务气一的:实氯验气的室实制验法室制法
2.装置

MnO2+4HCl(浓)
向上排空气法
向下排空气法
排饱和食盐水 排水法
任务一: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讨论】如何验满?
方法1.观察到黄绿色气体充满整个集气瓶时; 方法2.将湿润的__蓝__色__石__蕊___试纸放在瓶口,若先变__红___后___褪__色___, 则已满。 方法3.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放在瓶口,若变__蓝__则
Na2CO3溶 液
Na2CO3+2AgNO3=Ag2CO3↓+2NaNO3
产生白色沉淀, 后沉淀溶解,产生气泡
2Ag++CO32-===Ag2CO3↓ Ag2CO3+2HNO3=CO2↑+H2O+2AgNO3
Ag2CO3+2H+===CO2↑+H2O
任务二:氯离子的检验
1.检验原理 Ag++Cl-===AgCl↓

《氯气的制备》课件

《氯气的制备》课件

化学法
化学法是另一种常见的制备氯气的方法,通过化学反应产生氯气。 实验操作步骤包括选取合适的化学反应物、控制反应条件以及收集纯净的氯 气。 化学法的优点是制备灵活多样,可以根据需求选择不同的反应条件和反应物。
热法
热法是一种用于制备高纯度氯气的方法,通过高温分解化合物产生氯气。 实验操作步骤包括选取适合的热分解反应物、加热反应并收集纯净的氯气。 热法的优点是可以得到较高纯度的氯气,适用于一些高要求的实验或工业生 产。
安全注意事项
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措施
如佩戴防护眼镜、手套和实验室外套,保持实验场所通风。
突发情况的应对措施
如处理泄漏、应急救护措施和报警流程。
事故案例分析
通过案例分析来加强对安全措施的重要性和实施。
结束语
本课件对比了氯气的制备方法,并展望未来氯气制备的发展趋势。 通过深入探究制备方法,可以更好地理解氯气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电解法
通过电解盐水制备氯气,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化学法
通过化学反应制备氯气,有多种化学方法可用。
热法
通过热分解化合物制备氯气,能够产生高纯度的氯气。
电解法
电解法是一种常见的制备氯气的方法,通过电解盐水产生氯气。 实验操作步骤包括准备电解槽、选定合适的电解质、连接电源并调节电流强 度。 电解法的优点是制备简单便捷,但也存在一些缺点,如能耗较大。
《氯气的制备》PPT课件
本课件将介绍氯气的制备方法、应用领域以及安全注意事项。通过这个课件, 你将更好地了解氯气的重要性和实验操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具有强氧化性和消毒杀菌的特点。 氯气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制造化学品和药物以及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 作用。
制备方法

常见气体的制取与收集

常见气体的制取与收集

氯气
总结词
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和毒性。
详细描述
氯气是卤素元素之一,常温下为黄绿色气体。在实验室中,可以通过加热氯化钠和浓硫酸来制取氯气 。收集氯气的方法包括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由于氯气的毒性和刺激性气味,收集和使用时需要特 别注意安全和防护措施。
02
制取常见气体的化学反应原理
应用
适用于收集不易溶于水或 难溶于水的气体,如氢气、 氧气等。
步骤
将气体通入装有水的容器 中,通过调节水面的高度 来控制气体的收集量。
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原理
利用气体密度与空气密度不同, 通过将气体排出空气来收集气体。
应用
适用于收集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 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
步骤
将气体通入装有吸收剂的容器中, 吸收剂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氧气、氮 气等成分,使所需气体得以收集。
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气法
氮气:氨气的催化氧化
化学方程式
$2NH_{3} + 3CuO = N_{2} + 3H_{2}O + 3Cu$
反应条件
催化剂、加热
收集方法
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
二氧化碳:石灰石与盐酸反应
化学方程式:$CaCO_{3} + 2HCl = CaCl_{2} + H_{2}O + CO_{2} uparrow$
使用实验服和化学防护手套
穿着实验服并佩戴化学防护手套,以保护皮肤不受化学试剂的伤害。
保持通风
确保实验室通风良好,以防止有毒气体聚集和危害实验人员健康。
实验操作流程规范
实验前准备
在开始实验前,应仔细检查实验器材 和试剂是否齐全、完好,确保实验顺 利进行。

2015届陕西考化学ppt复习课件【第16讲】常见气体制备与收集

2015届陕西考化学ppt复习课件【第16讲】常见气体制备与收集

【注意事项】(1)若使用长颈漏斗,长颈漏斗导管 下端应伸入液体药品的液面以下。(2)块状固体应 大小适当,不能太小,防止反应剧烈不易控制。
气体收集装置
1.排空气集气法 所收集的气体不与空气中的任何成分反应,且密度与空 气相差较大的,采用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 体,用向____排空气法(如O2、CO2),密度比空气小的气 体用向____排空气法(如H2)。 上 下
解析:本题考查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操作,难度较小。(1)实验室用高锰酸 钾制取氧气需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反应,分析图中仪器可知缺少酒精 灯;在实验时,由于试管中原先就有空气,因此刚开始冒出的气泡不能收 集,只有等气泡连续均匀地放出时,才可以收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K MnO +MnO +O ↑。(2)①已提供的药品中已有稀盐酸, 2KMnO4 ===== 2 4 2 2 再补充含碳酸钙的大馏水润湿的紫花,通入二氧化碳后,由于二氧化碳能够与水反应生成 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故将观察到紫花变红的实验现象。
[答案](1)酒精灯 连续均匀地放出 2KMnO4 K2MnO4+MnO2+O2↑ (2)①
△ =====
画图要求:A装置中用实线画液面;用虚线画液 体;画气泡;画固体;液体不超过容积的二分之一;长颈 漏斗末端要伸入液面以下;导管插过橡胶塞少许;橡胶塞 部位不画导管;胶皮管要涂黑。②紫花变红(合理即可)
2.排水集气法 不溶于水或难溶于水的气体可用 ________ 收集 ( 如 H2 、 O2 排水法 、CO、CH4等)。CO2不能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最佳收集时 间:当导管口气泡连续且均匀放出时。 3.检验与验满 (1) 检验 O2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 木条复燃; 检验CO2: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熄灭。 (2)验满O2: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木条复燃; 验满CO2:将燃着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木条熄灭。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说课稿 ppt课件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说课稿 ppt课件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说课稿
探究新知
药品的选择和反应原理
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2、碳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铜 和二氧化碳
3、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 、水和二氧化碳
4、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 、水和二氧化碳
5、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 、水和二氧化碳
考虑因素
探究新知
药品的选择和反应原理
步骤一:请同学们写出能够产生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看哪个 小组写的又对又多?
步骤二:请同学们判断哪些药品适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步骤三:老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提示学生重点比较三个反应的速度。 步骤四:确定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反应原理。
设计意图:运用温故而知新的方法,利用 已有知识为探究新知识提供依据,让学生 能体验到探究方法以及其中的乐趣。
↑ H2CO3=H2O+CO2
总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CO2 ↑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说课稿
探究新知 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
步骤一:选择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并说出选择依 据步骤二: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
步骤三:选择收集氧气的装置及选择依据
步骤四:确定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
说教学过程神,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节课我采用 了以下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情景导入
神奇的剥壳实验
探究新知
药品 原理 装置
合作实验
制取二氧化碳
归纳拓展
知识再现与提升
检测巩固
练习作业
课堂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说课稿
情景导入
自动剥壳装置 设计意图:带着疑问走进化学 课堂,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新教材适用高中化学第5章第2节第3课时NH3及常见气体的制备方法pptx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新教材适用高中化学第5章第2节第3课时NH3及常见气体的制备方法pptx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3)检验试管里是否收集满氨气的方法是_在__试__管__口__放__一__片__湿__润__的__红__ _色__石__蕊__试__纸__,__若__试__纸__变__蓝__色__,__则__证__明__氨__已__经__集__满__(或__用__玻__璃__棒__蘸__取__浓__盐___ _酸__或__浓__硝__酸__放__在__试__管__口__,__若__产__生__大__量__白__烟__,__则__证__明__氨__气__已__经__集__满__) __。
装置
原理及化学方程式
固体NaOH具有吸水性,溶于水放出 大量的热,促使氨水分解。CaO与 水反应,使溶剂(水)减少;反应放热, 促使氨水分解。化学方程式为 _N_H__3·_H_2_O__+__C_a_O__=_=_=_N__H_3_↑_+__C_a_(_O_H__)_2
正|误|判|断
(1)收集NH3时,试管口处的棉花可减缓NH3与空气的对流。( √ ) (2)某同学根据铵盐受热分解的性质,认为可以采用加热NH4Cl分解 的方法来制取氨。( × ) (3)由于氨极易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氨,只能用向下排空 气法收集。( √ ) (4)由于氨极易溶于水,所以多余的氨可以用导管直接插入水中进行 吸收。( × ) (5)氨不能用浓H2SO4干燥,但可以用无水CaCl2干燥。( × )
深|度|思|考 1.实验室加热制取氨气时,为什么碱不选用NaOH? 提示:NaOH固体易潮解、有吸湿性、易结块,不利于氨气逸出, 加热条件下还会腐蚀试管。 2.实验室制备氨气时,收集氨气的小试管口的棉花作用是什么? 提示:制备氨气温度较高,收集氨气时,干燥的棉花可以减小对 流,提高氨气纯度。收集完氨气后用水或稀硫酸浸湿的棉花可以吸收尾 气。

九年级化学气体的制取总复习课件

九年级化学气体的制取总复习课件

装置漏气。解决方案:检查各接口是否紧 密,更换漏气部件。
药品量不足或过多。解决方案:按照实验 要求准确称量药品,避免浪费和不足。
问题三
问题四
收集的气体不纯。解决方案:检查装置气 密性,重新收集;若用排水法收集,需待 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收集。
反应速率过快或过慢。解决方案:调整稀盐 酸的浓度,控制反应速率。
锌与稀硫酸反应

01
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反应速度
适中,便于收集。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02
此方法也可用于制取氢气,但反应速度较快,操作时需要控制
反应速率。
电解水
03
通过电解水的方法也可以获得氢气,但此方法成本较高,一般
不用于实验室制备。
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
加入药品
按照实验要求加入适量的锌粒 和稀硫酸。
用量或更换收集装置。
气体不纯
可能是因为药品不纯或反应过程 中混入其他气体,可以重新准备 药品并严格控制反应条件。
装置漏气
可能是因为装置连接不紧密或气 密性不好,可以检查并调整装置 连接处,确保气密性良好。
爆炸事故
可能是因为氢气泄漏或混入空气等 原因引起的爆炸,必须严格遵守实 验安全规范,确保实验安全进行。
九年级化学气体的制取总复习课件
目录
• 气体制取基本概念与原理 • 氧气制取实验及操作要点 • 氢气制取实验及操作要点 • 二氧化碳制取实验及操作要点 • 气体收集、检验和净化技术 • 安全生产意识培养与应急处理措施
01 气体制取基本概念与原理
气体制取定义及分类
定义
气体制取是指通过化学反应或物理方法将气体从混合物中分 离出来或使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所需要的气体的过程 。

化学常见气体的制备方法总结(超经典)[优质ppt]

化学常见气体的制备方法总结(超经典)[优质ppt]

反应装置
-----常用装置
1、气体发生装置
思 考:
气体制备的发生装置有几种类型?如何选择气 体的发生装置? 气体发生装置的基本类型:
A、固体反应物(加热)
B、固液反应物(不加热) C、固(液)液反应物(加热)
气体发生装置的设计原则:
根据反应原理、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所需条 件等因素来选择反应装置。
A、固体反应物(加热) 注意事项:
气体溶于水,内部气压变小,水在
大气作用下被吸入漏斗,使得液面与漏斗口脱离,水又回到烧杯
6、实验室里可按下图所示的装置干燥、储存气体R, 多余的气体可用水吸收,则R是 D A.NO2 B.HCl
C.CH4 D.NH3
7、分别由下列四组物质制取气体。①浓盐酸和
MnO2②(NH4)2Cl和Ca(OH)2 ③NaCl和H2SO4(浓)
CO2,Cl2,HCl
H2,NH3
下面是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的各种尾气吸收装置:
a b c d
e
f
I
g
h
从实验安全和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若用于吸收HCl气体(装置中的液体为水,
固体为碱石灰),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a_____d_____ e h
4、常见除尾气装置
A、 燃烧法 如CH4、C2H4、C2H2、H2、CO等。
试管 酒精灯
(1)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2)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导管 (3)药品应平铺于试管底部
(4)导管不宜伸入试管过长
(5)实验开始时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铁架台 (6)加热时,先预热且应用外焰加热
该装置可用于制备 O2、NH3和CH4
2KM 4K n2M O4n M O2n O O 2

初中化学三大气体的制备及性质

初中化学三大气体的制备及性质

CO2
H2
复习点一:气体的物理性质和收集方法
氧气
二氧化碳
氢气
颜色、气味、状态
通常情况下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密度
比空气略大 比空气大
比空气小
溶解性
不易溶于水 能溶于水
难溶于水
收集方法
排水法
向上排空气法 排水法
向上排空气法
向下排空气法
特别提醒: 1.液氧为纯净物,化学式为 O2 。 2.干冰是 固态二氧化碳 ,其主要用途是 做制冷剂 ,因 为干冰升华吸热,能使环境温度降低。
(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
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选用C
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C的优点是

(3)欲使用装置E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
(填“a”或“b”)端通入;欲使用装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
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
(填“a”或“b”)端通入。
复习点二:气体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1.可燃性
2.还原性
H2 性质
氢气还原氧化铜反应的方程式
用途
1.与金属反应 2.与非金属反应
性质
O2
镁、铁燃烧的现 象及反应方程式
碳、硫、磷燃烧的现 象及反应方程式
3.与化合物反应
甲烷、一氧化碳燃烧 反应的方程式
用途
1.既不… 也不…
CO2 性质
2.与水反应 3.与碱溶 4.与碳反应 液反应

收集装置是______。
③NH3是一种碱性气体,干燥时不能选用下列干燥剂中( ) (填序号)。 A.固体氢氧化钠 B.浓硫酸 C.生石灰

河南省教师原创2015届新课标高考化学总复习课件:第12章+第3节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

河南省教师原创2015届新课标高考化学总复习课件:第12章+第3节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
Cl2、O2是否均可以用如图所示装置来制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服/务/教/师
可以。因为制取上述八种气体均可用固体与液
返回菜单
体,且不需要加热的反应来制取
免/费/馈/赠
化学
2.下列关于气体的制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碳酸钠粉末可以制备CO2
A
O2
A B②
H _____ 2O
排水法或向 ____________ 上排空气法 ____________
服/务/教/师
免/费/馈/赠
返回菜单
化学
发生装 含有的 置图 杂质
气体
反应原理
收集方法
H2
Zn+H2SO4 _______________ ===ZnSO4 _______________ +H2↑ _______________
发生装置图 杂质
收集方法
排饱和食盐 ____________
C _______ HCl、 水法 _____或向上 H O 2 _______ 排空气法
Cl2
NH3
A
H2O 向下排空气法 _______ ____________
服/务/教/师
免/费/馈/赠
返回菜单
化学
【巩固练习】
1 .在实验室中制取 H2 、 CO2 、 NH3 、 NO 、 NO2 、 SO2 、
服/务/教/师
免/费/馈/赠
返回菜单
化学
【解析】 (1)若用 MnO2 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反
应物为固液混合物,且反应需要加热,应选用装置 Ⅰ,反 △ MnCl +Cl ↑ 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MnO2+ 4HCl(浓 )===== 2 2 +2H2O。 (2)若用 KMnO4 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反应物为固 液混合物,不需要加热,应选用装置Ⅲ。 (3)若选用Ⅳ为氯气的收集装置,应该在试管口放置一 团棉花,该棉花团应用 NaOH 溶液浸湿,以防止 Cl2 逸出 污染空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实验室制取下列气体,所用药品和干燥剂都正确的是(
)
选项 A
制取气体 H2
药品 锌和稀硫酸
干燥剂 浓硫酸
B
C
Cl2
HCl
KClO3和浓盐酸
固体NaCl和浓硫酸
碱石灰

浓硫酸
解析: Cl2、HCl均能与碱石灰反应,NH3能与浓H2SO4
反应,故B、C、D选项错误. 答案: A
第三节 常见气体的制备
全局性掌控
全局性掌控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是高考的热点,主要考查制 取装置的选择、仪器的连接顺序、净化气体选用的试剂、 尾气吸收装置、实验操作等.预测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
法与化学实验基本知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气体的性
质、化学计算、误差分析及实验评价相结合,考查综合 应用知识的能力,是今后高考命题的趋势.
选项式诊断 判断正误,在诊断一栏内打“√”或“×” 1 诊断 × 2 √ 3 × 4 × 5 ×
选项式诊断 1.如图①所示的实验中,烧杯中出现的实验现象为:先出现
白色沉淀,后溶解(2010· 广东高考T22-B)
2.选择合适的试剂,用图②所示装置可分别制取少量CO2、 NO和O2(2010· 江苏高考T7-A) 3.用NaOH溶液可吸收多余的SO2(2010· 北京高考T9-C) 4.除去氯气中氯化氢的方法见图③(2010· 上海高考T6-D)
2 4 2
3.尾气吸收
Cl2、SO2、NO2等有毒气体常用NaOH溶液 吸收;HCl、
NH3等易溶于水的气体用 水 吸收,CO常用 燃烧 法除去.
1.在实验室可用氧化还原反应制取的气体是 ①O2 ②CO2 A.①②③④ ③Cl2 ④NO ⑤ H2 B.②③④⑤
(
)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解析:制取单质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制取CO2是利 用的复分解反应,制取NO的原理是3Cu+8HNO3(稀) === 3Cu(NO3)2+2NO↑+4H2O,是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 C
2.(2009· 广东高考)下列各组气体在常温下能共存且能用向 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A.NO和O2 B.HCl和NH3 ( )
C.H2和CO
D.SO2和CO2
解析: NO与O2反应生成NO2,不能共存;HCl与NH3反 应生成NH4Cl,不能共存;H2和CO能共存但均不能用向 上排空气法收集;SO2和CO2的密度大于空气,故可用向 上排空气法收集,D项正确. 答案: D
5.将SO2通入已酸化的Ba(NO3)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发生
(2010· 上海高考T13-D)
选项式诊断
一、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 1.O2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
MnO2 2KClO3= = = = = 2KCl+3O2↑ △ ①用KClO3和MnO2制取: .
MnO2 ②用H2O2和MnO2制取: 2H2O2= = = = = 2H2O+O2↑ .
△ Ca(OH)2+2NH4Cl= = = = = CaCl2+2NH3↑+2H2O .
△ 固+固 ――→ 气.
(2)反应装置
(3)收集方法 向下排空气 法. (4)除杂 用 碱石灰 除去混有的水蒸气.
5.Cl2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 △ MnO2+4HCl(浓)= = = = = MnCl2+Cl2↑+2H2O. (2)反应装置
(2)反应装置
△ 固+固 ――→ 气(KClO3和MnO2).
(3)收集方法 排水 法或 向上排空气 法或 排饱和食盐水 法.
(4)验满方法
用 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 ,观察是否复燃.
2.CO2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 CaCO3+2HCl === CaCl2+CO2↑+H2O . (2)反应装置 固+液―→气.
解析:根据所给药品的特点,NH3用熟石灰和氯化铵固体 加热制备,选A;Cl2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加热制备,选C; H2用Zn粒和稀盐酸制备,选B;CO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 备,选B.
△ 固+液 ――→ 气.
(3)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 法或 排饱和食盐水 法.
能否用锌粒与浓H2SO4或稀硝酸反应制取氢气?为什么?
提示:不能.锌与浓H2SO4、稀硝酸反应均不能生成H2, △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Zn+2H2SO4(浓) = = = = = ZnSO4+SO2↑+2H2O,3Zn+8HNO3 === 3Zn(NO3)2+ 2NO↑+4H2O.
4.用下列装置制取并收集NO2气体,其中最合理的是(
)
解析:铜和浓硝酸反应的产物是二氧化氮,其密度比空 气大,因此利用排空气法封闭装置收集二氧化氮气体时, 导气管应该长进短出,这样有利于把试管中的空气排尽.
答案: C
5.如图,A、B、C是实验室常用的三种制取气体的装置, 提供的药品有:大理石、浓盐酸、稀盐酸、锌粒、二氧 化锰、氯化铵、熟石灰.现欲利用这些药品分别制取
二、气体的净化与尾气吸收 1.气体的干燥 Cl2、SO2、CO2等酸性气体常用 浓H2SO4 干燥;NH3常用 碱石灰 干燥;浓H2SO4不能干燥 碱性及具有还原性 的气 体如:NH3、HI、H2S、HBr等.
2.气体的除杂 除去Cl2中的HCl,用 饱和食盐水 ;除去CO2中的HCl,
用 饱和NaHCO3溶液 ;除去SO2中的HCl,用 饱和 NaHSO3溶液 ;除去C H 中的CO ,用 NaOH溶液 .
NH3、Cl2、H2、CO2四种气体,试回答以下问题:
(1)选用A装置可制取的气体有______________,选用B装 置可制取的气体有______________,选用C装置可制取的
气体有______________.
(2)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利用上述有关药品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制得干燥的氨气, 可选用下列干燥剂中的________(填序号). a.生石灰 b.浓硫酸 c.五氧化二磷
(3)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 法.
(4)验满方法 蘸有石灰水的玻璃棒靠近瓶口,表面变浑浊,证明CO2 已收集满.
3.H2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 Zn+H2SO4 === ZnSO4+H2↑ .
(2)反应装置
固+液―→气. (3)收集方法 排水 法或 向下排空气 法.
4.NH3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