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西方美学观比较教学讲义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里所谓的“大和”即“中 和”,“贞”乃“事之干也”。 农事之目的即为丰收,而《周 易》Hale Waihona Puke Baidu为,只有“保合大和”, 才能“利贞”,使天人相合, 风调雨顺,获得丰收。《礼 记·中庸》强调“致中和,天地 位焉,万物育焉”,天地各得 其位才能使万物化育生长,这 是最理想的“中和”之美的境 界,也就是《周易·坤·文言》所 说的“正位居体,美在其中”。
《周易·乾卦》卦辞:“乾, 元亨利贞。”《周易·乾·文 言》加以阐释道:“‘元’ 者,善之长也;‘亨’者, 嘉之会也;‘利’者,义之 和也;‘贞’者,事之干也。 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 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 固足以干事。君子体此四德 者,故曰‘乾,元亨利 贞’。”这是具体阐释了 “保合大和”自然生态之美 的具体内涵,即所谓元亨利 贞“四德”。
这段话告诉我们,“和”犹如制作美 味佳羹,运用水火醋酱盐梅鱼肉等多 种材料调和,慢火烹之,以成美味佳 肴。这样的道理同样适用于音乐,美 妙的音乐也是由不同的、甚至相异相 反的元素相辅相济而构成。而这样的 音乐才能平和人心,协调社会。“和 而不同”划清了“和”与“同”的界 线,“同”是单一元素的组合,“和” 则是多种元素、甚至是各种相反元素 的组合,这样才能创作出美妙之音、 悦耳之音,与济世之音。这里包含着 古典形态的“间性”与“对话”的内 涵,十分可贵。
这种“保合大和”、“中和 位育”的天人之和、风调雨 顺的自然生态之美成为“中 和美”的主要内涵。这就是 所谓的“正位居体,美在其 中。”正是从这个意义上,
我们说中国古代美学是一 种反映了内陆国家农业 社会审美要求的自然生 态之美。
第二,元亨利贞“四德”之吉祥安康之美。
正因为中国古代主要的美的形态是“保合大和,乃 利贞”的自然生态之美,所以其具体表现形态就是“元 亨利贞”“四德”。
第一,“保合大和”之自然 生态之美。
冯友兰先生认为,中国是一个大 陆国家与农业为主的社会。所以, “中国哲学家的社会、经济思想中, 有他们所谓的‘本’、‘末’之别。 ‘本’指农业,‘末’指商业”,儒 家和道家“都表达了农的渴望和灵感, 在方式上各有不同而已”。正因为中 国古代哲学与美学表达的是对“农的 渴望和灵感”,追求天人相和,风调
中西方美学观比较
(一)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与 古代希腊的“求知”哲学 (二)中国古代“中和论”美学 (三)古代希腊的“和谐论”美学 (四)“中和论”美学与“和谐论” 美学的区别
美学作为人文学科是一种人学,是人与
对象的审美关系之学。所谓审美就是人与对 象之间一种肯定性的情感体验。在这一点上 中西都是共同的。但美学作为人文学科,与 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因此,中西之间的美学在具有共同性的前提 下还是有着明显差异的。
(一)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与古代 希腊的“求知”哲学
具体表现
中国古代思想是一种 “中和论”,强调 “天人之际”的宏观 的关系,就是镌刻在 孔庙门楣上的“中和
西方古代希腊则强调物体自身的比例、
对称与“黄位金分育割””。。
(二)中国古代“中和论” 美学
因此,将“中和论”作为 中国古代占据主导地位的美学 思想,应该是可以成立的。它 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并对中 国古代其它美学观念具有指导 与渗透的作用。
《周易·泰》卦辞云:“泰:小往大来, 吉,亨”,“小往大来”即天气上升、 地气下降,如此才能使天地之气交通往 来,以生成化育万物,吉祥亨通。正如 泰卦彖辞所说“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 下交而志同也”(《周易·泰·彖》)。 与此相反的是否卦,否卦卦象坤下乾上, 意味着天地阴阳之气无法交通和合,则 生机全无,万物无法生成发育,所谓 “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 天下无邦也”(《周易·否·彖》)。
这种“中庸之道”与中国传 统哲学思想中“反者道之动” (《老子·四十章》)密切相 关。就是说,一件事情做过 头了也会走向自己的反面, 所以孔子强调“执其两端而 用其中”。这也与农业社会 发展与自然气候条件密切相 关,必须极度谨慎严格地按 照农时安排农事,否则,将 “过犹不及”。
具体言之,“中庸之道”的基本内涵就是《礼记·中庸》 篇所说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 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所谓“喜怒哀乐之 未发”,就是强调了情感的含蓄性;而“发而皆中节”, 则强调了情感的适度性;而所谓“天下之大本”、“天 下之达道”,即言“中庸之道”反映了天地运行变化的 根本规律。遵循这一规律,才能“致中和”,使“天地 位”、“万物育”。
这里的“体此四德”,即 要求君子顺应天道自然, “与天地合其德”。因此, 这“四德”,既是造福于 人民的四种美德,也是实 现吉祥安康的四种美的行 为。在这个意义上,“四 德”也就是“四美”。
第三,“中庸之道”之适度适 中之美。
“中庸之道”是中国古代“中 和论”的必有之义。孔子云:“中 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论语·雍也》),又说“过犹 不及”(《论语·先进》)。《礼 记·中庸》指出,“君子中庸,小 人反中庸”,又借孔子的话说, “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 于民。”
第四,“和而不同”之相反相成之美。
“和而不同”这是“中和论”哲学—美学的重要内 涵,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 了齐侯与晏子有关“和”与“同”之关系的一段对话, 阐述了“和而不同”的内涵:
“和如羹焉,水、火、醯(xī)、醢(hǎi)、盐、梅, 以烹鱼肉,燀(chǎn)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 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 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 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 争心。故《诗》曰:‘亦有和羹,既戒既平。鬷嘏(zōng gǔ)无言,时靡有争。’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以平 其心,成其政也。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 、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 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 周疏,以相济也。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 故《诗》曰‘德音不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