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三轮复习数学思想方法专题三 分类与整合思想教师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012·四川)函数y=ax-(a>0,且a≠1)的图象可能是()
答案D解析当a>1时,y=ax-为增函数,且在y轴上的截距为0<1-<1,排除A,B.
当0<a<1时,y=ax-为减函数,且在y轴上的截距为1-<0,故选D.
4.(2013·天津)已知函数f(x)=x(1+a|x|).设关于x的不等式f(x+a)<f(x)的解集为A.若
2.(2011·课标全国)已知角θ的顶点与原点重合,始边与x轴的正半轴重合,终边在直线y=2x上,则cos2θ等于()
A.-B.-C.D.
答案B解析设P(t,2t)(t≠0)为角θ终边上任意一点,则cosθ=.当t>0时,cosθ=;当t<0时,cosθ=-.因此cos2θ=2cos2θ-1=-1=-.
(3)由性质、定理、公式的限制而引起的分类讨论:如函数的单调性、基本不等式等.
(4)由图形的不确定性而引起的分类讨论:如二次函数图象由参数的变化而引起的分类讨论:如某些含有参数的问题,由于参数的取值不同会导致所得的结果不同,或者由于对不同的参数值要运用不同的求解或证明方法等.
答案B解析f(1)=e0=1,即f(1)=1.当a≥0时,f(a)=1=ea-1,∴a=1.
当-1<a<0时,f(a)=sin(πa2)=1,∴πa2=2kπ+(k∈Z).
∴a2=2k+(k∈Z),k只取0,此时a2=.∵-1<a<0,∴a=-.
反思归纳(1)分段函数在自变量不同取值范围内,对应关系不同,必须进行讨论.由数学定义引发的分类讨论一般由概念内涵所决定,解决这类问题要求熟练掌握并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总之,分类讨论要明确讨论的原因和对象,确定讨论标准,最后要对讨论进行总结;可以不分类的就不要分类讨论.
1.(2013·安徽)“a≤0”是“函数f(x)=|(ax-1)x|在区间(0,+∞)内单调递增”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C解析当a=0时,f(x)=|(ax-1)x|=|x|在区间(0,+∞)上单调递增;
数学思想方法专题三分类与整合思想
1.在解答某些数学问题时,有时需要对各种情况进行分类,并逐类求解,然后综合得解,这就是分类与整合的思想.分类讨论体现了化整为零、积零为整的思想与归类整理的方法.
2.分类的原则是:(1)分类的对象确定,标准统一;(2)不重复,不遗漏;(3)分层次,不越级讨论.
3.中学数学中可能引起分类讨论的因素:
答案解析当a>0时,+=+=+=+≥;
当a<0时,+=+=+=-+≥-+1=.
综上所述,+的最小值是.
题型一由数学概念、运算引起的分类讨论
例1 函数f(x)=若f(1)+f(a)=2,则a的所有可能值为()
A.1B.1,-C.-D.1,
审题破题由于f(x)为分段函数,故求f(a)时要分-1<a<0,a≥0两种情形讨论.
⊆A,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A.B.C.∪D.
答案A解析∵⊆A,∴f(a)<f(0),∴a(1+a|a|)<0,解得-1<a<0,可排除C.
∵f<f,∴<-,
∴a<-a.∵-1<a<0,∴>-,
∴-2>-,∴2<,∴<a<0.排除B,D.应选A.
5.(2013·天津)设a+b=2,b>0,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
当a<0时,结合函数f(x)=|(ax-1)x|=|ax2-x|的图象知函数在(0,+∞)上单调递增,如图(1)所示;当a>0时,结合函数f(x)=|(ax-1)x|=|ax2-x|的图象知函数在(0,+∞)上先增后减再增,不符合条件,如图(2)所示.所以,要使函数f(x)=|(ax-1)x|在(0,+∞)上单调递增只需a≤0.即“a≤0”是“函数f(x)=|(ax-1)x|在(0,+∞)上单调递增”的充要条件.
当p≠1且p≠0时,{an}是等比数列;当p=1时,{an}是等差数列;
当p=0时,a1=-1,an=0(n≥2),此时{an}既不是等差数列也不是等比数列.
(2)若集合A={x|ax2-ax+1<0}=∅,则实数a的值的集合是()
A.{a|0<a<4}B.{a|0≤a<4}C.{a|0<a≤4}D.{a|0≤a≤4}
解若∠PF2F1=90°,则2=|PF2|2+2,又∵+=6,=2,
解得=,=,∴=.若∠F1PF2=90°,则2=2+2,
∴2+(6-)2=20,又|PF1|>|PF2|,∴=4,=2,∴=2.综上知,=或2.
反思归纳(1)本题中直角顶点的位置不定,影响边长关系,需按直角顶点不同的位置进行讨论.
(2)涉及几何问题时,由于几何元素的形状、位置变化的不确定性,需要根据图形的特征进行分类讨论.
(1)由数学概念而引起的分类讨论:如绝对值的定义、不等式的定义、二次函数的定义、直线的倾斜角等.
(2)由数学运算要求而引起的分类讨论:如除法运算中除数不为零,偶次方根为非负数,对数运算中真数与底数的要求,指数运算中底数的要求,不等式中两边同乘以一个正数、负数,三角函数的定义域,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公式等.
(2)在数学运算中,有时需对不同的情况作出解释,就需要进行讨论,如解二元不等式涉及到两根的大小等.
变式训练1(1)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pn-1(p是常数),则数列{an}是()
A.等差数列B.等比数列C.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D.以上都不对
答案D解析∵Sn=pn-1,∴a1=p-1,an=Sn-Sn-1=(p-1)pn-1(n≥2),
变式训练2已知m∈R,求函数f(x)=(4-3m)x2-2x+m在区间[0,1]上的最大值.
解①当4-3m=0,即m=时,函数y=-2x+,它在[0,1]上是减函数.所以ymax=f(0)=.
答案D解析由题意知a=0时,满足条件.a≠0时,
由得0<a≤4,所以0≤a≤4.
题型二由图形或图象引起的分类讨论
例2 设F1、F2为椭圆+=1的两个焦点,P为椭圆上一点,已知P、F1、F2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且>.求的值.
审题破题直角三角形关键是确定直角顶点,由|PF1|>|PF2|知,只需分∠PF2F1和∠F1PF2分别为直角两种情况即可.
答案D解析当a>1时,y=ax-为增函数,且在y轴上的截距为0<1-<1,排除A,B.
当0<a<1时,y=ax-为减函数,且在y轴上的截距为1-<0,故选D.
4.(2013·天津)已知函数f(x)=x(1+a|x|).设关于x的不等式f(x+a)<f(x)的解集为A.若
2.(2011·课标全国)已知角θ的顶点与原点重合,始边与x轴的正半轴重合,终边在直线y=2x上,则cos2θ等于()
A.-B.-C.D.
答案B解析设P(t,2t)(t≠0)为角θ终边上任意一点,则cosθ=.当t>0时,cosθ=;当t<0时,cosθ=-.因此cos2θ=2cos2θ-1=-1=-.
(3)由性质、定理、公式的限制而引起的分类讨论:如函数的单调性、基本不等式等.
(4)由图形的不确定性而引起的分类讨论:如二次函数图象由参数的变化而引起的分类讨论:如某些含有参数的问题,由于参数的取值不同会导致所得的结果不同,或者由于对不同的参数值要运用不同的求解或证明方法等.
答案B解析f(1)=e0=1,即f(1)=1.当a≥0时,f(a)=1=ea-1,∴a=1.
当-1<a<0时,f(a)=sin(πa2)=1,∴πa2=2kπ+(k∈Z).
∴a2=2k+(k∈Z),k只取0,此时a2=.∵-1<a<0,∴a=-.
反思归纳(1)分段函数在自变量不同取值范围内,对应关系不同,必须进行讨论.由数学定义引发的分类讨论一般由概念内涵所决定,解决这类问题要求熟练掌握并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总之,分类讨论要明确讨论的原因和对象,确定讨论标准,最后要对讨论进行总结;可以不分类的就不要分类讨论.
1.(2013·安徽)“a≤0”是“函数f(x)=|(ax-1)x|在区间(0,+∞)内单调递增”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C解析当a=0时,f(x)=|(ax-1)x|=|x|在区间(0,+∞)上单调递增;
数学思想方法专题三分类与整合思想
1.在解答某些数学问题时,有时需要对各种情况进行分类,并逐类求解,然后综合得解,这就是分类与整合的思想.分类讨论体现了化整为零、积零为整的思想与归类整理的方法.
2.分类的原则是:(1)分类的对象确定,标准统一;(2)不重复,不遗漏;(3)分层次,不越级讨论.
3.中学数学中可能引起分类讨论的因素:
答案解析当a>0时,+=+=+=+≥;
当a<0时,+=+=+=-+≥-+1=.
综上所述,+的最小值是.
题型一由数学概念、运算引起的分类讨论
例1 函数f(x)=若f(1)+f(a)=2,则a的所有可能值为()
A.1B.1,-C.-D.1,
审题破题由于f(x)为分段函数,故求f(a)时要分-1<a<0,a≥0两种情形讨论.
⊆A,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A.B.C.∪D.
答案A解析∵⊆A,∴f(a)<f(0),∴a(1+a|a|)<0,解得-1<a<0,可排除C.
∵f<f,∴<-,
∴a<-a.∵-1<a<0,∴>-,
∴-2>-,∴2<,∴<a<0.排除B,D.应选A.
5.(2013·天津)设a+b=2,b>0,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
当a<0时,结合函数f(x)=|(ax-1)x|=|ax2-x|的图象知函数在(0,+∞)上单调递增,如图(1)所示;当a>0时,结合函数f(x)=|(ax-1)x|=|ax2-x|的图象知函数在(0,+∞)上先增后减再增,不符合条件,如图(2)所示.所以,要使函数f(x)=|(ax-1)x|在(0,+∞)上单调递增只需a≤0.即“a≤0”是“函数f(x)=|(ax-1)x|在(0,+∞)上单调递增”的充要条件.
当p≠1且p≠0时,{an}是等比数列;当p=1时,{an}是等差数列;
当p=0时,a1=-1,an=0(n≥2),此时{an}既不是等差数列也不是等比数列.
(2)若集合A={x|ax2-ax+1<0}=∅,则实数a的值的集合是()
A.{a|0<a<4}B.{a|0≤a<4}C.{a|0<a≤4}D.{a|0≤a≤4}
解若∠PF2F1=90°,则2=|PF2|2+2,又∵+=6,=2,
解得=,=,∴=.若∠F1PF2=90°,则2=2+2,
∴2+(6-)2=20,又|PF1|>|PF2|,∴=4,=2,∴=2.综上知,=或2.
反思归纳(1)本题中直角顶点的位置不定,影响边长关系,需按直角顶点不同的位置进行讨论.
(2)涉及几何问题时,由于几何元素的形状、位置变化的不确定性,需要根据图形的特征进行分类讨论.
(1)由数学概念而引起的分类讨论:如绝对值的定义、不等式的定义、二次函数的定义、直线的倾斜角等.
(2)由数学运算要求而引起的分类讨论:如除法运算中除数不为零,偶次方根为非负数,对数运算中真数与底数的要求,指数运算中底数的要求,不等式中两边同乘以一个正数、负数,三角函数的定义域,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公式等.
(2)在数学运算中,有时需对不同的情况作出解释,就需要进行讨论,如解二元不等式涉及到两根的大小等.
变式训练1(1)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pn-1(p是常数),则数列{an}是()
A.等差数列B.等比数列C.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D.以上都不对
答案D解析∵Sn=pn-1,∴a1=p-1,an=Sn-Sn-1=(p-1)pn-1(n≥2),
变式训练2已知m∈R,求函数f(x)=(4-3m)x2-2x+m在区间[0,1]上的最大值.
解①当4-3m=0,即m=时,函数y=-2x+,它在[0,1]上是减函数.所以ymax=f(0)=.
答案D解析由题意知a=0时,满足条件.a≠0时,
由得0<a≤4,所以0≤a≤4.
题型二由图形或图象引起的分类讨论
例2 设F1、F2为椭圆+=1的两个焦点,P为椭圆上一点,已知P、F1、F2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且>.求的值.
审题破题直角三角形关键是确定直角顶点,由|PF1|>|PF2|知,只需分∠PF2F1和∠F1PF2分别为直角两种情况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