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检测与氯吡格雷用药的关系

合集下载

CYP2C19、ABCB1及PON1基因检测指导缺血性卒中患者氯吡格雷个体化用药

CYP2C19、ABCB1及PON1基因检测指导缺血性卒中患者氯吡格雷个体化用药

CYP2C19、ABCB1及PON1基因检测指导缺血性卒中患者氯吡格雷个体化用药目的:利用CYP2C19、ABCB1及PON1基因检测结果指导缺血性卒中患者氯吡格雷个体化用药。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12月收治的23例缺血性卒中患者,采用基于引物末端延伸的测序法(Sanger测序法)检测患者氯吡格雷相关基因(CYP2C19*17、CYP2C19*3、CYP2C19*2、ABCB1及PON1)的基因型,臨床药师根据基因类型提出给药建议。

另选取1例反复缺血性卒中患者,测定氯吡格雷抑制率和血凝块形成的强度(MA)及上述氯吡格雷相关基因的基因型,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抗血小板治疗建议。

结果:在23例患者中,CYP2C19*17检测结果均为CC的野生型,其中CYP2C19*3检测结果为AG的突变杂合型1人,CYP2C19*2检测结果为AG的突变杂合型10人,此11人为中间代谢型,CYP2C19*2检测结果为AA的突变纯合型3人,为慢代谢型,上述14人建议停用氯吡格雷;余9人为正常代谢型,其中无ABCB1基因突变纯合型,PON1基因突变型6人,建议按正常剂量服用氯吡格雷。

1例反复缺血性卒中患者2次检测氯吡格雷抑制率均为0,MA分别为66.4、68 mm,其ABCB1为突变杂合型,药物吸收减慢,CYP2C19*2为突变杂合型,PON1为突变杂合型,酶活性减弱,药物代谢减慢,建议停用氯吡格雷。

结论:通过基因检测指导缺血性卒中患者氯吡格雷个体化用药,可达到患者脑卒中二级预防的目的,减少医疗资源浪费。

ABSTRACT OBJECTIVE:To utilize CYP2C19,ABCB1 and PON1 gene testing so as to guide individualized administration of clopidogrel in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METHODS:Totally 23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were collected from our hospital during Nov.-Dec.,2016. Genotype of clopidogrel related gene (CYP2C19*17,CYP2C19*3,CYP2C19*2,ABCB1 and PON1)were determined by Sanger sequencing method. Clinical pharmacists provide suggestions according to genotype. A patient with recurrent ischemic stroke was collected. Inhibitory rate of clopidogrel,intensity of blood clot formation (MA)and the genotype of above clopidogrel related gene were determined. The suggestions about individualized anti-platelet therapy were provided for patients. RESULTS:Among 23 patients,CYP2C19*17 was wild type of CC;among which CYP2C19*3 testing results were one person had mutant heterozygous type of AG;CYP2C19*2 testing result showed that 10 persons had mutant heterozygous type of AG,which were intermediate metabolic type;CYP2C19*2 testing result showed that 3 persons had mutation homozygous type of AA,which were slow metabolic type. 14 patients above were suggested to stop using clopidogrel. The remaining 9 patients were normal metabolic type,among which there was no mutant homozygous type of ABCB1 gene,and 6 persons were PON1 gene mutation type. It was recommended to take clopidogrel at normal dose. Inhibitory rate of clopidogrel was 0 in 2 times of testing for a patient with recurrent ischemic stroke,MA were 66.4 and 68 mm,ABCB1 was mutant heterozygous type,and drug absorption slowed down;CYP2C19*2 was mutant heterozygous type,PON1 was mutant heterozygous type. Itwas suggested that clopidogrel should be stopped by the reduction of enzyme activity and slowing down of drug metabolism. CONCLUSIONS:Gene detection guide individualized administration of clopidogrel in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so as to achieve secondary prevention of stroke and reduce waste of medical resources.KEYWORDS CYP2C19;PON1;ABCB1;Clopidogrel;Ischemic stroke patients;Individualized administration缺血性卒中是老年人中的常见疾病,具有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的特点,不仅给患者健康带来极大危害,还会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的社会负担。

CYP2C19基因检测对冠心病患者氯吡格雷药物治疗的临床意义

CYP2C19基因检测对冠心病患者氯吡格雷药物治疗的临床意义

CYP2C19基因检测对冠心病患者氯吡格雷药物治疗的临床意义CYP2C19基因检测对冠心病患者氯吡格雷药物治疗的临床意义【引言】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其主要原因是冠状动脉斑块形成导致血流供应不足。

氯吡格雷是一种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用于预防血栓形成和心肌梗死的再发。

然而,有研究表明个体差异的存在,即便在规范用药的情况下也有患者反应不佳。

CYP2C19基因检测是一种用于评估患者在氯吡格雷治疗中的个人化药物反应的方法,并可以指导医生进行适当的药物调整。

【CYP2C19基因与氯吡格雷代谢】CYP2C19基因编码一种细胞色素P450酶,主要在肝脏中表达,参与氯吡格雷的代谢。

该药物的代谢经过两个主要途径,CYP2C19酶介导的代谢途径与其他几个细胞色素P450相关酶共同作用。

根据CYP2C19基因型的不同,个体可以被分为偶合子和纯合子,分别对药物代谢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CYP2C19基因对药物反应的影响】研究发现,CYP2C19基因变异在氯吡格雷药物治疗中的个人化反应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其中,CYP2C19*2和CYP2C19*3是最常见的突变类型,被认为是减低药物代谢能力的主要突变。

患有这些突变的患者,血浆中氯吡格雷的激活程度较低,因此,他们相对于无突变的患者来说,需要更高剂量的氯吡格雷才能达到相同的抗血小板效果。

【CYP2C19基因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基于CYP2C19基因的检测结果,可以为冠心病患者个体化地调整氯吡格雷的用药策略,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对于CYP2C19*2和CYP2C19*3的纯合子患者,应慎用氯吡格雷或选择其他合适的抗血小板药物。

而对于CYP2C19基因型为偶合子的患者,可以考虑增加药物剂量或联合使用其他可增强抗血小板效果的药物。

【临床意义】通过CYP2C19基因检测,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基因型,进行个体化的氯吡格雷治疗方案。

这种个体化的治疗策略有助于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避免了患者因药物无效而面临血栓形成和心肌梗死的风险。

CYPC基因检测与氯吡格雷用药的关系

CYPC基因检测与氯吡格雷用药的关系

CYP2C9 CYP2D6
DPYD G6PD NAT TPMT UGT1A1(*28) VKORC1
CYP2C19等位基因分布频率
CYP2C19基因型对氯吡格雷药效影响
氯吡格雷是一种前体药物,只有通过机体的代谢才会产生抗凝血的生物 活性,研究发现:CYP1A2、CYP2B6及CYP2C19酶参与调控第一步氧 化反应,而CYP3A4、CYP2B6、CYP2C9及CYP2C19酶催化第二步氧 化反应。 CYP2C19在第一步氧化代谢中起到45%的作用,在第二步中 起到21%的作用。 在被肝酶CYP2C19代谢转化为其活性形式之前,该药品不具有抗血小 板凝集的作用。
CYP2C19基因检测与氯吡格雷用药的关系 —— zdf
CYP2C19
CYP2C19是药物代谢酶P450家族中的一员,存在于肝脏微粒体内,许多 内源性底物、环境污染物以及临床上的治疗药物都由其催化代谢; CYP2C19 基因多态性是导致CYP2C19药酶活性个体差异,进而引起个体
间和种族间对同一药物表现出不同代谢能力的原因之一。
药品说明书FDA确认的与基因多态性
基因 CYP2C19 药物(具有相似剂量调整的药物)
氯吡格雷、伏立康唑、奥美拉唑、泮托拉唑、艾美拉唑、 雷贝拉唑、地西泮、那非那韦 塞来考昔、华法林 阿托西汀、文拉法辛、利哌利酮、塞托溴胺吸入、他莫昔芬、噻吗洛 尔、氟西汀、奥氮平、西维美林、托特罗定、特比萘芬、曲马多、氯 氮平、阿立哌唑、美托洛尔、普萘洛尔、 卡维地洛、普罗帕酮、硫利达嗪、普罗替林、可待因 卡培他滨、氟尿嘧啶乳膏和外用液 拉布立酶、氨苯砜、伯氨喹、氯喹 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 硫唑嘌呤、硫鸟嘌呤、6-巯基嘌呤 依立替康(Irinotecan) 华法林
心血管病 预后

CYP2C19基因检测指导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价值

CYP2C19基因检测指导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价值

CYP2C19基因检测指导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价值【摘要】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检测指导患者氯吡格雷治疗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信封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

依据CYP2C19基因检测结果为治疗指导依据,对照组口服拜阿司匹林片,观察组使用氯吡格雷。

比较两组治疗后1个月和6个月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新发缺血性脑血管事件0%、出血事件发生率2.50%低于对照组的12.50%和17.50%(P<0.05)。

结论 CYP2C19基因检测可指导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氯吡格雷治疗,保证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氯吡格雷;CYP2C19基因检测;安全性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实质缺血导致脑组织坏死,继而发生运动障碍、感觉障碍等神经功能受损表现,具有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的特点。

随着现代医学突飞猛进式发展,缺血性脑卒中死亡率虽有所降低,但其复发率只增不减,而复发性脑卒中死亡率是首次脑卒中风险的2倍[1]。

目前研究证实,抗血小板治疗可降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复发风险[2]。

氯吡格雷是临床常用抗血小板药物,但在随访中发现50%患者长期服用该药物的疗效会降低,需加强可靠用药剂量研究[3]。

应用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失败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患者性别、年龄、药物作用等因素,其中CYP2C19多态性是产生个体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

氯吡格雷耐药性与CYP2C19突变基因有关,这意味着氯吡格雷药物作用受CYP2C19基因控制。

本研究旨在探讨CYP2C19基因检测指导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信封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

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30~80岁,平均(52.35±4.28)岁。

氯吡格雷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

氯吡格雷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

氯吡格雷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通过CYP2C19基因分型,指导氯吡格雷个体化用药,提高药物临床疗效,降低毒副作用。

临床研究证实,CYP2C19*2、*3、*17位点多态性影响氯吡格雷的代谢速率,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

权威机构推荐:2012年,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 )在氯吡格雷说明书中增添了药物基因组学意见,指出CYP2C19慢代谢情况与氯吡格雷的作用降低相关。

美国FDA 、欧盟药品局(EMA )、日本药品与医疗器械管理局(PDMA )、加拿大健康局(HCSC )强调CYP2C19慢代谢者使用氯吡格雷的疗效降低,发生副作用的风险增加。

2015年,国家卫计委个体化医学检测技术专家委员会发布《药物代谢酶和药物作用靶点基因检测技术指南(试行)》,肯定了CYP2C19基因检测在氯吡格雷个体化用药中作用。

检测技术:荧光定量PCR 探针法,技术成熟可靠。

重复性高:批内及批间重复性均达95%以上。

准确度高:探针引物特异性高,准确性达95%以上。

杭州中翰金诺医学检验所地 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经济开发区兴国路519号电 话:4000 919 220 传真:0571-8902 8159网 址: 邮 箱:info@注:* 表示用药建议仅供临床医生参考,不作为最终治疗依据,具体药物选择及用法用量请遵医嘱。

1. SA Scott, K Sangkuhl, EE Gardner, et al. Clinical Pharmacogenetics Implementation Consortium guidelines for cytochrome P450-2C19 (CYP2C19) genotype and clopidogrel therapy. Clin Pharmacol Ther. 2011,90(2):328-32.2. Holmes D R, Dehmer G J, Kaul S, et 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2010, 56(4): 321-341.3. 丁力平, 胡桃红,马会利等. CYP2C19基因分型指导下的支架血栓治疗一例.中国心血管病研.2010,8(12):926-9274.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药物代谢酶和药物作用靶点基因检测技术指南(试行)概要[J].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15, 3(5):257-267.样本要求:EDTA 抗凝外周血2ml 保存及运输条件:2~8℃低温保存、运输他汀类药物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他汀类药物是目前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的有效药物,在体内的代谢主要与SLCO1B1、APOE 基因有关。

我院基因检测技术应用于氯吡格雷合理使用的初步探索

我院基因检测技术应用于氯吡格雷合理使用的初步探索

我院基因检测技术应用于氯吡格雷合理使用的初步探索摘要】目的应用基因检测技术,指导临床上氯吡格雷的合理使用。

方法通过检测患者体内CYP2C19基因的多态性,调整氯吡格雷的用药剂量。

结果我院经过近一年的探索,在氯吡格雷的合理用药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结论我院CYP2C19基因的多态性分布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可用于指导氯吡格雷的临床使用。

【关键词】基因检测氯吡格雷合理使用【中图分类号】R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9-0102-02Preliminary Exploration of Gene Test applied to the rational use on Clopidogrel in Our HospitalLiang Xueyin1 Tan Xiaomei2 (1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 Zhou Medical College, Guangzhou Guangdong, China 510120;2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huangpu on campus, Guangzhou Guangdong, China 510700) 【Abstract】 Objective Use the technology of gene test to guide the rational use on clopidogrel. Methods Check the polymorphism of CYP2C19 gene to adjust the dosageof clopidogrel. Results After nearly a year of exploration, certain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the rational use of clopidogrel. Conclusions The distribution of CYP2C19 gene polymorphism in our hospital is in general agreement with the literature values, the technology of gene test can be used to the rational use on clopidogrel.【Key words】 gene test clopidogrel rational use目前,氯吡格雷和低剂量的阿司匹林联用,是临床用于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和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患者的主要抗血小板手段,这种方法可大大降低亚急性血栓的形成。

使用氯吡格雷前行基因检测的必要性

使用氯吡格雷前行基因检测的必要性

使用氯吡格雷前行基因检测的必要性张赟,杨林*(大理大学,云南大理 671000)【摘要】由于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对于脑卒中的二级预防,抗血小板聚集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目前提倡精准医学,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效果具有个体差异,有多种因素影响着抗血小板的效果,其中重要的因素是遗传因素。

应用氯吡格雷前行基因检测是可指导个体化治疗。

【关键词】脑卒中;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基因检测【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7.22.4337.02脑梗死是由各种栓子堵塞脑部血管或脑血管急性闭塞而引发脑组织急性缺氧缺血性病。

脑卒中是高发病率,其致死率、致残率也很高。

抗血栓形成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关键治疗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复发率、致残率和死亡率。

抗血小板聚集是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上除溶栓以外重要的抗栓治疗重要的治疗措施。

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物有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等药物。

抗血小板黏附聚集的作用对于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很重要。

氯吡格雷作为药物前体,它的抗血小板机制是选择性和不可逆性阻断ADP介导的血小板活化和聚集的过程,氯吡格雷在肝内经过细胞色素P450酶系活化的过程中产生活性代谢产物,从而有效地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

CYP450的重要的药物代谢酶是CYP2C19,CYP2C19影响氯吡格雷在人体起抗血小板聚集的关键酶,氯吡格雷的敏感性不同是因为CYP2C19基因多态性而导致的,而且影响CYP2C19的基因型不同还影响氯吡格雷活性产物的有效浓度和抗血小板效果。

CAPRIE研究显示,氯吡格雷比阿司匹林的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事件的效果更佳。

人群中存在一部分人对氯吡格雷的低反应或无反应性,称为氯吡格雷抵抗,具体机制不是很清楚。

导致氯吡格雷的抵制和疗效降低的可能机制有内在的和外在的因素,其中内在的因素主要是年龄、体重指数、高血压、糖尿病、心功能、肾功能、血脂和遗传差异等,外在原因包括吸烟、饮酒、药物相互作用等。

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个体化用药

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个体化用药

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个体化⽤药前⾔:随着⼈⼝⽼龄化不断加剧,冠⼼病及缺⾎性脑卒中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且有较⾼的致残率及致死率,因此对其预防及治疗得极为重要。

⽽根据⾃⾝条件合理⽤药,获得最⼤化药物疗效的同时将副作⽤最⼩化,也显得尤为重要。

氯吡格雷药物简介氯吡格雷是最常⽤的抗⾎⼩板药之⼀,通常被推荐为缺⾎性卒中的主要治疗和⼆级预防指南。

同时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双联抗⾎⼩板治疗以及经⽪冠状动脉介⼊(PCI)⼿术是治疗冠⼼病的标准⽅法。

艾美仕公司(IMS Health)调研数据显⽰:氯吡格雷在2017年医院⽤药⼗⼤主要产品中占据第⼆位。

随着氯吡格雷的⼴泛使⽤,其毒副作⽤报道也越来越多。

主要是由于个体对氯吡格雷的吸收及活化代谢产物的排泄存在较⼤的差异,部分患者(4%~30%)在治疗期间可出现氯吡格雷疗效下降,甚⾄出现氯吡格雷抵抗,⽬前公认为氯吡格雷的抵抗性与CYP2C19基因多态性密切相关。

CYP2C19基因多态性CYP2C19基因位于⼈第10号染⾊体上,包含9个外显⼦和5个内含⼦。

CYP2C19基因突变位点有很多,⾄少发现了CYP2C19 25个突变,并且CYP2C19等位基因在不同种族的⼈群中分布差异很⼤,例如CYP2C19*2在⾮洲裔美国⼈群中的频率为17%,在中国⼈群中为30%,在⽩种⼈群中则为15%。

亚洲⼈群中较常见的等位基因型是CYP2C19*2型和CYP2C19*3 型。

其中*1、*2、*3 和*17 在中国⼈群中所占的⽐例⽐较稳定并且较⾼。

CYP2C19基因型不⼀样,对药物的代谢能⼒也不⼀样。

根据患者携带的基因型的不同,将药物代谢分为正常代谢型、中代谢型和慢代谢型。

CYP2C19等位基因分布有⼀定地域差异,总体上,快代谢约35-45%,中代谢约40-50%,慢代谢约10-15%。

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量Jessica L等在JAMA上发表了据CYP2C19基因型确定氯吡格雷使⽤剂量的⾥程碑式研究,在病情稳定的⼼⾎管病患者中将CYP2C19*2杂合⼦的氯吡格雷维持剂量增加⾄225 mg/d,能使⾎⼩板活性降⾄与CYP2C19*2⾮携带者氯吡格雷75mg维持治疗时的⽔平,⽽ CYP2C19*2纯合⼦即使每天⼝服300mg氯吡格雷,其⾎⼩板抑制作⽤⽆法达到最佳⽔平。

氯吡格雷用药指导的基因检测

氯吡格雷用药指导的基因检测

氯吡格雷用药指导的基因检测氯吡格雷是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抗栓的基础药物,但4%~30%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氯吡格雷疗效下降,甚至出现氯吡格雷抵抗。

氯吡格雷为前体药,主要依赖于CYP2C19代谢生成活性代谢产物,发挥抗血小板疗效。

CYP2C19基因存在多态性,其酶有四种不同的代谢类型:快代谢型(RM,*1/*1);超快代谢型(UM,*17/*17);中间代谢型(IM,*1/*2,*1/*3,*17/*2,*17/*3);慢代谢型(PM,*2/*2,*2/*3,*3/*3)。

中国人群中14%为CYP2C19慢代谢型,常规剂量的氯吡格雷在慢代谢型患者中产生的活性代谢物减少,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下降,形成血栓风险增加;而在超快代谢型患者中产生活性代谢产物增加,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增强,出血风险增加。

2010年美国FDA修改的氯吡格雷说明书中黑框警示:CYP2C19基因型检测结果应作为医生调整治疗策略的参考,对于CYP2C19PM型患者,建议考虑调整治疗方案或治疗策略。

此外,ABCB1-3435C>T影响到氯吡格雷在肠道的吸收,突变型(TT型)肠道吸收减少,生物利用度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野生型(CC型)。

同时携带ABCB1突变基因和CYP2C19突变基因与携带ABCB1和CYP2C19野生型等位基因相比,其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比达到5.31。

最新研究证实,PON1在氯吡格雷生物转化上起着关键作用。

PON1-G576A基因多态性可影响氯吡格雷中间代谢产物2-氧代-氯吡格雷转化为活性硫醇衍生物的能力,从而影响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活性。

与PON1-576GG 型比较,GA型患者半年后出现支架内血栓的风险比为4.52,出现心肌梗死的风险比为2.3,而AA 型患者发生的风险比分别为12.90和4.93,携带此等位基因的患者往往存在氯吡格雷抵抗风险。

因此,建议在使用氯吡格雷前进行PON1、CYP2C19和ABCB1基因检测,依据患者基因型确定合适给药方案。

基因多态性检测对指导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西洛他唑应用于高危脑梗死治疗的有效性研究

基因多态性检测对指导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西洛他唑应用于高危脑梗死治疗的有效性研究

基因多态性检测对指导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西洛他唑应用于高危脑梗死治疗的有效性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基因多态性检测在指导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西洛他唑应用于高危脑梗死治疗中的有效性。

通过分析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药物作用机制、基因多态性对药物代谢的影响以及基因多态性检测在药物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我们得出结论认为基因多态性检测有望成为高危脑梗死治疗中的重要辅助手段。

未来的研究方向应重点关注基因多态性检测技术的不断改进和临床实践中的推广应用,以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患者风险。

这一研究为个性化医疗在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检测、指导、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西洛他唑、高危脑梗死治疗、有效性研究、药物代谢、指导作用、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应用前景、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危脑梗死是指脑血管病变导致脑血流灌注减少,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严重者可导致脑梗死,是一种常见、危害严重的脑血管疾病。

在高危脑梗死的治疗中,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西洛他唑被广泛应用于抗血栓治疗,具有预防血栓形成、减少再梗塞风险等作用。

不同个体对药物的代谢和反应存在差异,这部分差异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于基因多态性。

基因多态性是指基因座上至少有两种等位基因在人群中的频率高于1%。

影响药物代谢的主要基因包括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转运蛋白基因、炎症基因等。

基因多态性会影响个体对药物的代谢速率、药物的有效性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基因多态性检测作为个体化医疗的重要手段,可以指导临床医生在治疗高危脑梗死患者时选择最优的药物和剂量,降低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风险,提高治疗的有效性。

基因多态性检测在高危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潜力正在逐渐被认识和重视。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基因多态性的检测,探讨其对指导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西洛他唑在高危脑梗死治疗中的有效性的影响。

具体来说,我们的研究旨在分析不同基因型患者中药物代谢酶活性及药物作用的差异,以期能够通过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最新氯吡格雷用药指导的基因检测

最新氯吡格雷用药指导的基因检测

氯吡格雷用药指导的基因检测氯吡格雷是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抗栓的基础药物,但4%~30%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氯吡格雷疗效下降,甚至出现氯吡格雷抵抗。

氯吡格雷为前体药,主要依赖于CYP2C19代谢生成活性代谢产物,发挥抗血小板疗效。

CYP2C19基因存在多态性,其酶有四种不同的代谢类型:快代谢型(RM,*1/*1);超快代谢型(UM,*17/*17);中间代谢型(IM,*1/*2,*1/*3,*17/*2,*17/*3);慢代谢型(PM,*2/*2,*2/*3,*3/*3)。

中国人群中14%为CYP2C19慢代谢型,常规剂量的氯吡格雷在慢代谢型患者中产生的活性代谢物减少,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下降,形成血栓风险增加;而在超快代谢型患者中产生活性代谢产物增加,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增强,出血风险增加。

2010年美国FDA修改的氯吡格雷说明书中黑框警示:CYP2C19基因型检测结果应作为医生调整治疗策略的参考,对于CYP2C19PM型患者,建议考虑调整治疗方案或治疗策略。

此外,ABCB1-3435C>T影响到氯吡格雷在肠道的吸收,突变型(TT型)肠道吸收减少,生物利用度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野生型(CC型)。

同时携带ABCB1突变基因和CYP2C19突变基因与携带ABCB1和CYP2C19野生型等位基因相比,其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比达到5.31。

最新研究证实,PON1在氯吡格雷生物转化上起着关键作用。

PON1-G576A基因多态性可影响氯吡格雷中间代谢产物2-氧代-氯吡格雷转化为活性硫醇衍生物的能力,从而影响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活性。

与PON1-576GG型比较,GA型患者半年后出现支架内血栓的风险比为4.52,出现心肌梗死的风险比为2.3,而AA型患者发生的风险比分别为12.90和4.93,携带此等位基因的患者往往存在氯吡格雷抵抗风险。

因此,建议在使用氯吡格雷前进行PON1、CYP2C19和ABCB1基因检测,依据患者基因型确定合适给药方案。

氯吡格雷用药指导的基因检测修订稿

氯吡格雷用药指导的基因检测修订稿

氯吡格雷用药指导的基因检测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氯吡格雷用药指导的基因检测氯吡格雷是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抗栓的基础药物,但4%~30%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氯吡格雷疗效下降,甚至出现氯吡格雷抵抗。

氯吡格雷为前体药,主要依赖于CYP2C19代谢生成活性代谢产物,发挥抗血小板疗效。

CYP2C19基因存在多态性,其酶有四种不同的代谢类型:快代谢型(RM,*1/*1);超快代谢型(UM,*17/*17);中间代谢型(IM,*1/*2,*1/*3,*17/*2,*17/*3);慢代谢型(PM,*2/*2,*2/*3,*3/*3)。

中国人群中14%为CYP2C19慢代谢型,常规剂量的氯吡格雷在慢代谢型患者中产生的活性代谢物减少,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下降,形成血栓风险增加;而在超快代谢型患者中产生活性代谢产物增加,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增强,出血风险增加。

2010年美国FDA修改的氯吡格雷说明书中黑框警示:CYP2C19基因型检测结果应作为医生调整治疗策略的参考,对于CYP2C19PM型患者,建议考虑调整治疗方案或治疗策略。

此外,ABCB1-3435C>T影响到氯吡格雷在肠道的吸收,突变型(TT型)肠道吸收减少,生物利用度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野生型(CC型)。

同时携带ABCB1突变基因和CYP2C19突变基因与携带ABCB1和CYP2C19野生型等位基因相比,其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比达到。

最新研究证实,PON1在氯吡格雷生物转化上起着关键作用。

PON1-G576A基因多态性可影响氯吡格雷中间代谢产物2-氧代-氯吡格雷转化为活性硫醇衍生物的能力,从而影响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活性。

与PON1-576GG型比较,GA型患者半年后出现支架内血栓的风险比为,出现心肌梗死的风险比为,而AA型患者发生的风险比分别为和,携带此等位基因的患者往往存在氯吡格雷抵抗风险。

基因多态性检测对指导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西洛他唑应用于高危脑梗死治疗的有效性研究

基因多态性检测对指导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西洛他唑应用于高危脑梗死治疗的有效性研究

基因多态性检测对指导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西洛他唑应用于高危脑梗死治疗的有效性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基因多态性检测在指导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西洛他唑应用于高危脑梗死治疗中的有效性。

通过相关基因多态性和脑梗死发病关系研究,阐述不同药物在治疗脑梗死中的应用情况,并总结基因多态性检测在药物选择过程中的研究进展。

进一步探讨基因多态性检测在指导药物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以及在脑梗死治疗中的作用。

论述基因多态性检测对指导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西洛他唑应用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和临床应用前景。

通过本研究,将为优化脑梗死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为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关键词:基因多态性检测、脑梗死、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西洛他唑、药物治疗、临床应用、研究意义、未来研究方向、应用前景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危急情况,是导致死亡和残疾的重要原因。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脑卒中是全球导致死亡和残疾的第二大疾病。

在脑卒中的各个类型中,脑梗死是最为常见的类型,占据了80%以上的比例。

脑梗死是由于脑部供血不足、缺血性神经细胞死亡引起的。

目前,临床上治疗脑梗死的主要方法是利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西洛他唑等抗血小板药物来预防再发性血栓形成。

由于患者个体差异性较大,药物治疗的效果也会存在差异。

一些患者对某些药物可能没有良好的反应,甚至会出现不良反应。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分析基因多态性检测在指导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西洛他唑应用于高危脑梗死治疗中的有效性,探讨其在个体化治疗中的潜在价值和应用前景。

具体目标包括:1.系统总结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发病关系的最新研究成果,为个体化药物治疗提供理论依据;2.分析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西洛他唑在脑梗死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情况,为药物选择提供参考;3.评估基因多态性检测指导药物选择的研究进展,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可行性和效果;4.探讨基因多态性检测在脑梗死治疗中的潜在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以期为高危脑梗死患者提供更准确、更有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阜外医院氯吡格雷用药基因检测突破20000例:大数据解读抗栓治疗的个体化用药之氯吡格雷

阜外医院氯吡格雷用药基因检测突破20000例:大数据解读抗栓治疗的个体化用药之氯吡格雷

阜外医院氯吡格雷用药基因检测突破20000例:大数据解读抗栓治疗的个体化用药之氯吡格雷截至2017年5月底,阜外医院实验诊断中心已完成氯吡格雷用药基因检测超过20000例,居全国单中心检测量之首。

微信编辑器构思编辑器阜外医院实验诊断中心通过对服用氯吡格雷的冠心病患者CYP2C19 *2和*3两个位点进行检测,判断其氯吡格雷用药的代谢型,帮助临床医生合理调整用药剂量,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并减少毒副作用。

截至2017年5月底,已完成氯吡格雷用药基因检测超过20000例,居全国单中心检测量之首。

由于阜外医院的患者来自全国各地,随机性较强。

目前,对这20000例患者的基因型-表型分析正在同步进行。

通过对这万例患者的数据分析,基本上可以看出在中国冠心病人群中,突变比例占60%左右,CYP2C19 *2和*3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1.18%和5.18%,远高于欧洲人和非洲人。

并且我们已经证实CYP2C19基因突变影响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活性。

微信编辑器构思编辑器等位基因人群频率分布代谢型分布药物介绍氯吡格雷(Clopidogrel),商品名:波利维(75mg)、泰嘉(25mg),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抗血小板药物,用于冠心病(CAD)、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ACS)、冠状动脉支架(PCI)术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后抗血小板治疗。

氯吡格雷是一种前体药物,经肝脏CYP2C19酶代谢为有效活性产物才能发挥药效。

该酶的编码基因CYP2C19的基因多态性,可导致不用个体间酶活性存在显著差异,从而引发临床上由于氯吡格雷抵抗而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如心源性死亡、缺血性脑卒中、心肌梗死,支架血栓等)。

检测方法针对氯吡格雷用药基因检测,一般采用检测患者DNA中CYP2C19基因2个SNP位点【*2(c.681G>A), *3(c.636G>A)】的基因多态性,用一代测序的方法,在LifeTechnologies -3500xLDx平台进行测序。

药物基因检测指导氯吡格雷临床用药分析

药物基因检测指导氯吡格雷临床用药分析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年 第17卷 第4期119·药物与临床·药物基因检测指导氯吡格雷临床用药分析李璐,罗洁丽,黄艳芳(湖北省武汉市普仁医院 药学部,湖北 武汉 430062)0 引言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并且血小板在破裂斑块的表面大量聚集而形成血栓的一种综合征[1]。

氯吡格雷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的噻吩吡啶类抗血小板药,主要用于缺血性卒中、心肌梗死、外周动脉性疾病以及预防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动脉血栓的形成[2]。

由于药物代谢以及药效的个体差异,会导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升高,所以合理临床指导用药尤为重要。

药物基因检测可以为患者个体基因型进行分型检测,深度综考虑影响氯吡格雷药效的各种相关因素,为患者提供合理的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于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确诊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并且第一次经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

其中实验组患者(男17例,女8例,年龄64±13);对照组患者(男16例,女9例,年龄63±11)。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实验组患者服用氯吡格雷并通过药物基因检测来指导氯吡格雷用药;对照组患者仅服用氯吡格雷药物但并未进行相关药物基因检测。

1.2.1 CYP2C19 基因检测:使用 CYP2C19 基因检测试剂盒[3]。

1.2.2 最大血小板聚集率测定:静脉取血 3 ml,使用 PL - 12 多参数血小板功能分析仪( 江苏英诺华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用比浊法测定血浆二磷酸腺苷诱导的最大血小板聚集率。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发生冠状动脉血栓事件以及抗血小板效应(血小板聚集率)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数据处理软件SPSS 17.0处理所得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χ—±s)来表示,检验方法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或者n表示,检验方法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时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抵抗的相关性

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抵抗的相关性

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抵抗的相关性【摘要】本文探讨了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抵抗的相关性。

首先分析了CYP2C19基因对氯吡格雷代谢的影响,揭示了基因型与药物代谢的密切联系。

接着深入探讨了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抵抗的相关性机制,揭示了其中的生物学原理。

结合临床研究证据支持,提出了相关研究进展和影响因素分析,强调了个体化用药的重要性。

对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抵抗的相关性进行评价,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为临床药物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本文系统性地阐述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对临床实践和未来研究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CYP2C19基因多态性、氯吡格雷、抵抗、代谢、临床研究、研究进展、影响因素、评价、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氯吡格雷是一种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广泛应用于冠心病、脑血栓等疾病的治疗中。

临床观察表明,一部分患者服用氯吡格雷后并未获得预期的抗血小板效果,即存在氯吡格雷抵抗现象。

这种抵抗可能导致患者血栓形成风险增加,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抵抗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CYP2C19是编码氯吡格雷代谢酶的基因,不同基因型的患者对氯吡格雷的代谢速度不同,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深入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抵抗的相关性,对于个体化用药和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系统阐述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抵抗的相关性,为临床医生提供进一步指导和决策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抵抗之间的相关性,旨在深入了解该基因在氯吡格雷代谢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其对抗血栓治疗效果的影响。

通过对已有的临床研究证据进行分析和总结,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指导意见,帮助其个性化调整氯吡格雷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本文还将综述其他相关研究进展,探讨影响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抵抗相关性的可能因素,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他抗血小板药物
抗血小板药主要通过不同的途径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和释放反应,防止血栓形成和 发展。 1、抑制血小板花生四烯酸代谢。
1)环氧化酶抑制剂: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通过选择性抑制 TXA2合成,阻止血管收缩和血小板聚集,如阿司匹林、磺吡酮等。
2)血栓素A2(TXA2)受体阻断合成酶抑制剂:如利多格雷、匹可托安等。 2、血小板膜受体拮抗剂。
1)血小板ADP受体拮抗剂:如噻氯匹定、氯吡格雷、普拉格雷、替卡格雷、替格瑞 洛。
2)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如阿昔单抗、替罗非班等。 3)血小板GPⅠb受体拮抗剂、血小板血清素受体拮抗剂及血小板凝血酶受体拮抗
SFDA药物警戒快讯 2010年第5期 (总第82期)
CYP2C19基因型监测与氯吡格雷用药
杨雅薇,李攀,陈韬,等.CYP2C19基因型检测对PCI术后氯吡格雷应用的指导作用[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15,1(1):13-15
氯吡格雷抵抗的防治方案
刘洁,李春坚。氯吡格雷抵抗的研究进展[J].江苏医药。2013,39(15):1814-1816
➢ 在被肝酶CYP2C19代谢转化为其活性形式之前,该药品不具有抗血小 板凝集的作用。
杨雅薇,李攀,陈韬,等.CYP2C19基因型检测对PCI术后氯吡格雷应用的指导作用[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15,1(1):13-15
CYP2C19基因型对心血管病预后的影响
CYP2C19基因型 的影响
证据
在1477例接受氯吡格雷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患者中,发现携 带CYP2C19* 2等位基因的患者发生支架血栓的风险增加,其发生率 是不携带者的3倍。
1刘洁,李春坚。氯吡格雷抵抗的研究进展[J].江苏医药。2013,39(15):1814-1816 2杨雅薇,李攀,陈韬,等.CYP2C19基因型检测对PCI术后氯吡格雷应用的指导作用[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15,1(1):13-15
新型ADP受体拮抗剂——普拉格雷和替格瑞洛
普拉格雷是一种不可逆的新型P2Y12抑制剂, 普拉格雷可经肝脏细胞色素P450和 血浆酯酶两条途径代谢为活性产物,无需CYP2C19基因调控其生物活化。普拉格雷起效 迅速,约30min可达到最大血药浓度而发挥抗血小板作用。YIMI-38研究证实,与氯吡 格雷相比,普拉格雷可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但增加了主要出血事件。PLATO试验 表明,与氯吡格雷相比,普拉格雷可减少支架内血栓形成以及首次和再发心血管事件 ,而两者在出血事件上并无显著差异。
药品说明书FDA确认的与基因多态性
基因 CYP2C19
CYP2C9 CYP2D6
DPYD G6PD NAT TPMT UGT1A1(*28) VKORC1
药物(具有相似剂量调整的药物)
氯吡格雷、伏立康唑、奥美拉唑、泮托拉唑、艾美拉唑、 雷贝拉唑、地西泮、那非那韦
塞来考昔、华法林
阿托西汀、文拉法辛、利哌利酮、塞托溴胺吸入、他莫昔芬、噻吗洛 尔、氟西汀、奥氮平、西维美林、托特罗定、特比萘芬、曲马多、氯 氮平、阿立哌唑、美托洛尔、普萘洛尔、 卡维地洛、普罗帕酮、硫利达嗪、普罗替林、可待因
卡培他滨、氟尿嘧啶乳膏和外用液 拉布立酶、氨苯砜、伯氨喹、氯喹 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 硫唑嘌呤、硫鸟嘌呤、6-巯基嘌呤
依立替康(Irinotecan)
华法林
CYP2C19等位基因分布频率
CYP2C19基因型对氯吡格雷药效影响
➢ 氯吡格雷是一种前体药物,只有通过机体的代谢才会产生抗凝血的生物 活性,研究发现:CYP1A2、CYP2B6及CYP2C19酶参与调控第一步氧 化反应,而CYP3A4、CYP2B6、CYP2C9及CYP2C19酶催化第二步氧 化反应。 CYP2C19在第一步氧化代谢中起到45%的作用,在第二步中 起到21%的作用。
心血管病 预后
接受氯吡格雷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CYP2C19功能缺失性等 位基因携带者比非携带者的后续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更高,这种效应 在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中尤为显著。在1535 例住院期间接受了PCI治疗的患者中,携带两个CYP2C19功能缺失 性等位基因的患者,其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是野生洁,李春坚。氯吡格雷抵抗的研究进展[J].江苏医药。2013,39(15):1814-1816
氯吡格雷抵抗的防治方案
4. 改用新型ADP受体拮抗剂 ACCF/AHA/SCAI PCI 指南建议,对于接受PCI的ACS患者, 均须予P2Y12抑制剂(氯吡格雷、普拉格雷或替格瑞洛)治疗12 个月(I/B)。 中国PCI指南建议,对拟接受PCI的NSTE-ACS患者,可予氯 吡格雷(I/C) 、替格瑞洛(I/C)或普拉格雷(IIa/B)治疗;对拟 接受PCI的STEMI患者,可予氯吡格雷(I/C) 、替格瑞洛(I/B) 或普拉格雷(I/B)治疗。
替格瑞洛经肠道吸收后无需经肝脏代谢激活,即可高度特异并可逆地与P2Y12受 体结合,产生抗血小板作用起效迅速,抑制血小板作用更强。无论是否携带CYP2C19 功能缺失的等位基因,替格瑞洛预防心血管性死亡、心肌梗死和卒中的疗效以及主要 出血事件的发生率均不受影响。这为不同基因型的患者提供了一致的临床获益,被认 为是最有应用前景的抗血小板药物。
CYP2C19基因检测与氯吡格雷用药的关系 —— zdf
CYP2C19
➢ CYP2C19是药物代谢酶P450家族中的一员,存在于肝脏微粒体内,许多 内源性底物、环境污染物以及临床上的治疗药物都由其催化代谢; CYP2C19 基因多态性是导致CYP2C19药酶活性个体差异,进而引起个体 间和种族间对同一药物表现出不同代谢能力的原因之一。
2458例服用600mg负荷量氯吡格雷后行PCI的患者行基因分型检测, 结果显示25% 的患者是CYP2C19* 2 杂合子,2% 为纯合子;且 CYP2C19*2基因携带者的主要终点事件(支架内血栓)发生率显著 高于野生型等位基因携带者,其中CYP2C19*2纯合子的患者主要终 点事件发生率最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