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小组活动成果发布会PPT模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烘道两端敞开 热损过大
烘道保温层隔热 效果不好 电控柜内电器元 件老化严重
8.电控柜密封 不好
加热系统设计功 率偏小
七、要因确认
未及时测量烘道 温度
操作人员对设备 不够熟悉 电加热带布置不 合理 加热带主辅负载 分配不合理
要因确认过程
确认标准: 烘道单位体积加热功率不应低于4kW/m3。 确认方法: 计算分析 确认人: ### 确认时间: 2009.5.13 确认情况:据测量,烘道断面内口径为1*2m,长16m,内部体积为 32m3,加热功率为120kW,单位体积功率3.75kW/m3 ,考虑热量的损 耗,设计功率有些偏小。
降低粉末固化烘道的上下温差
####公司QC活动成果
####QC小组
一、小组简介
小组名称 课题名称 课题类型 活动日期 成套部技术QC小组
小组基本情况
成立时间
2007年3月
降低粉末固化烘道的上下温差
现场型 2008.9~2009.11 组长 课题注册 ### 2009.3
小组成员
活动频次
7人
1~2次/月
7
8 9
电控柜内电器元件老 化严重
电控柜密封不好 加热系统设计功率偏 小
现场调查
现场调查 计算分析
电器元件应动作可靠,触头无污垢,接触良 好。
电控柜的结构应能防止粉尘进入柜内。 烘道加热功率不应低于4KW/m3。 时间:2009年4月21日
### ###
### ### ### ###
2009.4.30
图3 烘道出口附近温度分布折线图
制图人:### 时间:2009年1月16日
五、目标设定
将烘道温度控制在170~190℃以内,最大温差不超过20 ℃
确定目标
作业指导书
工艺参数
喷涂质量
产品合格率
六、原因分析
1
未及时发现加热 系统电气故障
原因分析树图
操作人员未认真 按工艺要求操作 未及时测量烘道温度 操作工对设备不熟悉 加热板布置不合理
烘道两端敞开 热损过大
烘道保温层隔热 效果不好 电控柜内电器元 件老化严重 电控柜密封不好 加热系统设计功 率偏小
七、要因确认
未及时测量烘道 温度
要因确认过程
2.操作人员对 设备不够熟悉 确认方法: 调查验证 确认人: ###
电加热带布置不 合理 加热带主辅负载 分配不合理
确认标准: 主要操作人员须有三年以上本岗位工作经验,并取得相 应的职业技能鉴定证书。 确认时间: 2009.4.27 确认情况:现有6名操作人员,最短工作年限为12年,5人取得了高 级涂装工技能鉴定证书,其余1人为中级。
对策制定 对策实施 效果检查 与验证 巩固措施 与总结
说明: 计划进度: 实际进度: 制表人:### 时间: 2008年9月
二、课题背景
静电喷涂生产线简介
作用
静电喷涂是一种表面处理工艺,作用 是对金属加工产品进行表面防腐和着 色。
工序
高压静电喷粉 塑粉加热固化
品质
高品质标准: 抗腐蚀能力强,塑膜均 匀,色泽明亮,附着力好。 烘道温度对品质有很大影响。
烘道两端敞开 热损过大
6.烘道保温层 隔热效果不好
电控柜内电器元 件老化严重 电控柜密封不好 加热系统设计功 率偏小
七、要因确认
要因确认过程
未及时测量烘道 温度
操作人员对设备 不够熟悉 电加热带布置不 合理 加热带主辅负载 分配不合理
确认标准: 电器元件应动作可靠,触头无污垢,接触良好。 确认方法: 调查验证 确认人: ### 确认时间: 2009.5.14 确认情况:据观察,电控柜内大部分元件是90年代初产品,较新的 是后来更换的,接触器有明显的锈迹和污垢,可靠性难以保证。
二、课题背景
静电喷涂生产线现场
二、课题背景
静电喷涂粉末固化烘道
二、课题背景
烘道温度对喷涂效果的影响
烘道温度未达标
表面粗糙
粉末熔化 不彻底
附着力差
色泽暗淡
亮度不均
三、选题理由
降 低 粉 末 固 化 烘 道 的
工艺 要求 实际 状况
塑粉固化推荐的温度范围为175 -195℃,烘道出口附近工件表 面温度以170~190℃为最佳。
九、对策实施
对策实施一
对策实施二
对策实施三
底部增加电热板
1.选用新型碳化 硅远红外电加热 板. 2.选用XKTRN500/10型耐高温 导线. 3.制作加热板防 护支架及盖板.
合理分配主辅功率 调整温控限值 1. 辅助负载比例 由原来的25%调 整为40%. 2.根据实际情况 (整体温度偏高) 下调动作值.
六、原因分析
2
序号 1 2 3 4 末端因素统计
末端因素
未及时测量烘道温度 操作人员对设备不够熟悉 电加热板布置不合理 电加热带主辅负载分配不合理
5
6 7 8
烘道两端敞开,热损失过大
烘道保温层隔热效果不好 电控柜内电器元件老化严重 电控柜密封不好
9
加热系统设计功率偏小
七、要因确认
要因确认计划
序号 1 2 3 4 5 6 末端因素 未及时测量烘道温度 操作人员对设备不够 熟悉 电加热带布置不合理 电加热带主辅负载分 配不合理 烘道两端敞开,热损 过大 烘道保温层隔热效果 不好 确认方法 调查统计 调查统计 观察分析 测量分析 现场观察 测量分析 确认标准 每班要对烘道温度进行确认测量和记录。 负责人 ### ### 完成时间 2009.5.15 2009.4.30 2009.5.15 2009.5.15 2009.4.30 2009.5.15
电加热带布 置不合理 加热系统设 计功率偏小
1.提高下部温 度,使上下温度 趋于均匀. 2.提高总加热 功率,使单位体 积加热功率 ≥4KW/m3.
2.
底部增加一排 (12块)电热 板,合计30kW.
负责人: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完成期限: 2009年7月31日 实施地点: 烘道现场
八、对策计划
小组成员简介
小组分工 组织策划 方案制定 图纸设计 方案电气部分实施 方案机械部分实施 实施前后效果对比 实施前后效果测量记录
一、小组简介
时间 内容 课题选择 QC培训 现状调查 目标设定 9 2008年 10 11 12 1 2 3 4
小组活动进度计划
2009年 5 6 7 8 9 10 11
原因分析 要因确认
5.烘道两端敞 开热损过大
烘道保温层隔热 效果不好 电控柜内电器元 件老化严重 电控柜密封不好 加热系统设计功 率偏小
七、要因确认
未及时测量烘道 温度
操作人员对设备 不够熟悉 电加热带布置不 合理 加热带主辅负载 分配不合理
要因确认过程
确认标准: 烘道外表面温度和室温温差不应超过5℃。 确认方法: 测量分析 确认人: ### 确认时间: 2009.5.14 确认情况:据多次测量统计,烘道外壁温度与室内差不多,一般情 况下高于室温2-3℃ ,说明保温效果较好。
2
对策二:合理分配主辅功率并调整温控限值
要因
对策目标
措施
其他
电加热带主辅 负载分配不合 理
1. 提高温度自 动调节的能力. 2. 使烘道整体 温度处于工艺 要求的范围.
1. 加大辅助 负载比例. 2. 对温度跟 踪监测,根据 实际高低合理 调整温控仪动 作限值.
负责人: ###、### 完成期限: 2009年8月31日 实施地点: 烘道现场
烘道上部温度较高,下部过低, 温差接近60℃。温差过大对粉 末固化质量有较大影响。
上 下 温 差
四、现状调查
2008年10月-12月50个工作日的烘道温度折线图



中 中 下
烘道内部温度(

2008年 10月 , 20个 工 作 日
2008年 11月 , 14个 工 作 日
2008年 12月 , 16个 工 作 日
烘道两端敞开 热损过大
烘道保温层隔热 效果不好 电控柜内电器元 件老化严重 电控柜密封不好
9.加热系统设 计功率偏小
七、要因确认
要因确认结果
1
电加热带布置不合理
2
3 4
电加热带主辅负载分配不合理
电控柜内电器元件老化严重
加热系统设计功率偏小
八、对策计划
1
对策一:底部增加电热板
要因
对策目标
措施
其他
1.
2009.4.30 2009.5.15
制表人:###
七、要因确认
1.未及时测量 烘道温度 操作人员对设备
不够熟悉 电加热带布置不 合理 加热带主辅负载 分配不合理
要因确认过程
确认标准: 每班要对烘道温度进行确认测量和记录。 确认方法: 调查验证 确认人: ### 确认时间: 2009.5.28 确认情况:每作业班均有《喷涂生产过程控制记录》,记载了烘道 各区域的温度巡查测量的结果。
注册编号
QC活动时间
JNMC-2009-QC035
28课时
一、小组简介
序号 1 2 3 4 5 6 7 姓名 ### ### ### ### ### ### ### 性别 男 男 女 男 男 女 女 年龄 文化程度 41 32 41 39 39 37 44 大学 大学 大专 中专 高中 高中 高中 职务 高工 工程师 技术组长 高级电工 加工班长 喷涂班长 质检员
烘道两端敞开 热损过大
烘道保温层隔热 效果不好 电控柜内电器元 件老化严重 电控柜密封不好 加热系统设计功 率偏小
七、要因确认
要因确认过程
未及时测量烘道 温度
操作人员对设备 不够熟悉
确认标准: 电热板布置应考虑热传导对流的规律,布置方式应能使温度 趋于均匀。 确认方法: 观察分析 确认人: ### 确认时间: 2009.5.7 确认情况:加热带布置在烘道内壁两侧,按热气上升原理,温度梯度呈 “人”字形分布,下部温度肯定偏低。
烘 道 上 下 温 差 过 大
烘道设计不合理
加热系统 设计不合理
结构设计不合理 柜内元件接触不 可靠,故障多 加热系统 设计功率偏小
主辅负载分配不合理 烘道两端敞开热损过大 保温层隔热效果不好
加热系统供电连 续性差 加热器功率不足
柜内电器元件老化严重 空中漂浮的塑粉易进入 柜内,附着到触头上 电控柜密封 不好
八、对策计划
3
对策三:更换电控柜
要因
对策目标
措施
其他
电控柜内元件 老化严重
提高防护等级, 降低元件故障, 使电控柜自身 故障≤1次/月.
负责人: 设计制造一台 ###、### ### 新型电控柜, 柜内配置新器 完成期限: 件,对原有电 2009年8月31日 控柜进行更换. 实施地点: 设计室及烘道现 场
4.加热主辅负 载分配不合理
烘道两端敞开 热损过大
烘道保温层隔热 效果不好
辅助加热器 辅助加热器 辅助加热器 辅助加热器
主加热器
主加热器
主加热器
电控柜密封不好 加热系统设计功 率偏小
桥头保温区
主加热器
电控柜内电器元 件老化严重
1 区
2 区
3 区
4 区
桥头保温区
温控仪表 手动控制
七、要因确认
未及时测量烘道 温度
操作人员对设备 不够熟悉 电加热带布置不 合理 加热带主辅负载 分配不合理
要因确认过程
确认标准: 烘道结构应具有较好的聚热效果,尽量减少热量损失。 确认方法: 现场观察 确认人: ### 确认时间: 2009.4.23 确认情况:烘道结构为桥式结构,两端敞开,上部有聚热功能,下 部热量容易散失,此结构本小组无法改变。
高温区 高温区
3.电加热带布 置不合理
加热带主辅负载 分配不合理
烘道两端敞开 热损过大
烘道保温层隔热 效果不好 电控柜内电器元 件老化严重 电控柜密封不好 加热系统设计功 率偏小
低温区 中温区 中温区
七、要因确认
未及时测量烘道 温度
操作人员对设备 不够熟悉 电加热带布置不 合理
要因确认过程
确认标准: 辅助加热部分要能有效的对温度进行自动调整。 确认方法: 测量分析 确认人: ### 确认时间: 2009.5.8 确认情况:烘道主加热功率90kW,辅助加热功率30kW,受温控仪控 制的部分所占比例(25%)过小,不利于自动调节温度。
主要操作人员须有三年以上本岗位工作经验, ### ### 并取得相应的职业技能鉴定证书。 电热板布置应考虑热传导对流的规律,布置 方式应能使温度趋于均匀。 辅助加热部分要能有效地对温度进行自动调 整。 烘道结构应具有较好的聚热效果,尽量减少 热量损失。 烘道外表面温度和室温温差不应超过5℃。 ### ### ### ### ### ### ### ###
烘道两端敞开 热损过大
烘道保温层隔热 效果不好
7.电控柜电器 元件老化严重
电控柜密封不好 加热系统设计功 率偏小
七、要因确认
要因确认过程
未及时测量烘道 温度
操作人员对设备 不够熟悉 电加热带布置不 合理 加热带主辅负载 分配不合理
确认标准: 电控柜的结构应能防止粉尘进入柜内。 确认方法: 现场观察 确认人: ### 确认时间: 2009.4.30 确认情况:据观察,电控柜前后门无密封条,门缝较大,粉尘容易 进入柜内,但周围粉尘污染情况很轻,影响不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