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出米率原因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稻出米率原因分析

水稻品种是决定品质、出米率低的因素。据从稻米加工厂收水稻者调查散穗空育131、紧穗空育131.散穗空育131出米率53-69%,紧穗空育131出米率59-73%。正宗的空育131是紧穗,种植时间长了就分离出了散穗,人们田间穗选后繁殖起来,就成了人们俗称的散穗空育131,这个系选的株系没经过审定,属于品系。该品系比较混乱,出现了几个不同的散穗空育131类型(如9801等)。现在的散穗空育131出米率、抗病性、抗倒伏性等方面明显不如紧穗空育131。

通过调查种植紧穗空育131的出米率和整精米率都好于其他品种,并且出米率超过67%的几乎全部是空育131。由于近两年来我场种植的紧穗空育131、鞘腐病、褐变穗发生较重,去年很多种植户部分或全部种植空育131而改种,产量高发病轻的品系和越区的品种。忽视品质片面地追求产量指标是导致品质下降,出米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其次是栽培技术特别是施肥、栽插密度、管水方式、农时标准、综合防治病虫害、收脱方法等都严重影响着水稻的品质。并且不同的品种采取相应的水稻栽培技术。

1、施肥不按比例严重影响了水稻品质:通过调查对得出在相同栽培管理条件下:①施用复合肥和复混肥生产的水稻出米率都低于应用二铵、尿素、钾肥的应用复合肥生产的水稻品质普遍低于用二铵、尿素、钾肥的现象,原因是复合肥中氮肥偏多,磷、钾含量不足,并且其氮、磷、钾的比例是固定的,不能满足水稻生长需要。春季到初夏地温上升缓慢,苗期生长也慢,因此种植户往往多施氮肥催苗,等到7月,土温上升,土壤中微生物分解出大量土壤肥力,施用的化肥和土壤释放的肥力加在一起,在温度高的情况下稻体短时间内大量吸收氮素,植株生长较快苗不健壮。

②氮肥施用过大,氮肥的比例要适宜,过去我们施肥NPK的比例是2:1:0.8,现在就调查到2:1:1.5,N肥比例过大易感染病害、贪青晚熟和倒伏。提高K肥的比例,有利于抗病壮植促早熟。③叶面肥对品质影响也很明显,有的叶面肥是氮肥(如尿素)、激素和微肥混配的,施用后显效快,如果七月份后施用,极易造成倒伏和贪青晚熟,此期应施用主要含P、K的叶面肥。

因此,测土施肥,优化配方施肥是优质稻栽培技术的核心,直接关系到产量与质量。优质水稻施肥措施不应追求过高的产量,比如种植空育131的目标产量就应定在600公斤,要以产定量,采取氮磷钾硅肥配合施用的施肥原则。

2、水层管理。按照水层管理要求,停止灌水时间是8月底(蜡熟末期),排干时间是9月初(黄熟初期)。此期水稻由于前期生育滞后,三类苗还没有达到腊熟末期就停灌了,有的水稻户在水稻齐穗后就把座机抬回去了。去年9月上旬降水和历年持平,中旬降水仅为6.6mm,比历年少19.5mm,9月中旬以后天气持续高温,9月中、下旬气温分别比历年高1.2、3.0度。这样过早停灌,仅靠自然降水不能满足水稻生理、生态需求,浪费了积温而导致水稻根叶早衰,三类苗以及主穗下部和二次枝梗一部分子粒灌浆不足,虽然产量高了但千粒重偏低,出米率降低而品质下降。如果气温持续偏高可延长灌水时期,推迟停灌时间,继续进行间歇灌溉、养根保叶,否则仅靠自然降水往往不能满足水稻正常需水要求。水稻结实期长期深水淹灌易倒伏,水稻倒伏,影响了空气和光线的通透性,从而影响光合作用,而导致品质下降。

3、栽插密度过大、单位面积株数过多严重影响了水稻品质:由于六月上中旬低温,使水稻生育进程受阻,分蘖少,多数种植户采取增施氮肥的方式催生分蘖,拔苗助长,再加上栽插的穴数和穴株数多,使得单位面积株数过大,造成田间过早封行、田间郁闭。水稻种植密度对稻米品质有较大的影响。在肥力保证的前提下,适当稀植,增加通风透光条件,增加单株营养面积可以提高精米率、整精米率。目前种植户为了追求产量,种植密度偏大,催生分蘖过多,营养生长过旺、造成田间过早封行、通风透光不良,使水稻生育后期光照不足会影响光合作用,垩白米增多、蛋白质含量下降,降低了出米率。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是实现高产与优质统一的基础。栽培密度和基本苗对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和有效穗数有很大的影响,与产量密切相关,对品质也有一定的影响。

4、育秧技术不到位,秧苗不壮严重影响了水稻品质:很多种植户在“育壮苗”这一关上不舍得投入,不采取盐水选种、保温浸种和蒸汽催芽技术、棚内增温育苗等培育壮秧新技术。秧田温度管理不科学,一些种植户在遭受春季低温时都采取高温少通风的方式催苗以求加速达到中苗的外观长相育出的,育出的稻秧不壮,栽插后抗性低缓苗慢,耽误生育进程从而影响抽穗和灌浆,降低了稻谷品质。育秧是水稻栽培中第一个重要环节,它是以培育壮秧为目的,达到成苗率高、苗齐、苗壮,保证有足够的秧苗适时栽插,插后返青成活快,分蘖早,生长良好。“秧好一半稻”、“秧壮产量高”,是农民对育秧的正确而深刻的评价。这是因为秧田期占整个水稻生育期的1/4秧苗在秧田期中生长的好坏,不仅影响正常分化形成的根、叶,蘖等器官,且对秧苗移栽后返青、发根、分蘖乃至穗数、粒数等都有深远的影响

5、病虫害综合防治不利严重影响了水稻品质:首先是潜叶蝇的发生时间长、面积大,严重危害稻株的生长;其次是稻瘟病、鞘腐病、褐变穗,发生面积大。产生大量死米和青米,从而严重影响出米率和大米品质。

6、收获不及时严重影响了水稻品质:过早或过迟都会增加裂纹米。在有露水或细雨的情况下收割或采取不适当的干燥方法,特别是遭受露水或秋雨多次干湿反复的稻粒胴裂粒严重增加,被秋雨浇湿的稻子受冻后裂纹更多。因此收获不及时严重影响今年的水稻的碾米品质。

总之科技种田水平不平均,技术措施不到位严重影响了水稻品质。很多种植户对技术部门下发的技术指导不看,没有真正掌握水稻生产中关于育壮秧、施肥、科学管水、科学防病等关键技术。栽培技术水平低,仅凭经验种稻,粗放管理是稻谷品质不高的主要原因。推行标准化生产,努力提高栽培标准。按照不同品种、不同管理区域、制定和推行相关技术操作规程,选好最佳时期,实行科学管水,合理施肥,确保优质稻种生产出相应的优质水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