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功效管理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机功效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使人与机器间建立最合理的结合关系,使系统获得最好的效益。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湖南有色黄沙坪分公司范围内设备操作作业活动。
3、职责:
3.1机动能源部负责设备的改进及人机工效的合理布置,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制定的标准、行业规范。制订或审订有关设备改造方案和编制设备检修计划时,应有相应的安全卫生措施内容,并确保实施;
3.2生产技术科负责流程工艺设备的改进、流程作业方式的变更。参加新建、改建、扩建及大修项目的设计审查、竣工验收、试车投产工作,使其符合安全技术要求;
3.3人力资源科对新入厂人员(包括实习、代培人员)及时组织安全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方可分配工区。会同安全部门组织对职工的安全技术教育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工作;
3.4企业文化科负责关心职工劳动条件的改善,保护职工在劳动中的安全与健康,组织从事有毒有害作业人员进行预防性健康检查和疗养;
3.5企业文化科负责监督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情况,对有碍安全生产、危害职工安全健康和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行为有权抵制、纠正和控告;
3.6安环部负责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及上级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令、法规、指示,在矿长和安全生产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矿山的安全生产工作;贯彻"五同时"的原则,即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监督检查工区、班组、部门对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及时纠正失职和违章行为。
3.7生产运行工区负责组织对新工人(包括实习、代培人员)进行车间安全教育和班组安全教育,对职工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思想、安全知识和安全技术教育;负责组织工区安全检查,落实隐患整改,保证生产设备、安全装备、消防设施、防护器材和急救器具等处于完好状态,并教育职工加强维护,正确使用。
3.8设备检修工区负责设备、起重机械、工程机械、流程设备、压力容器检修、,防静电装置、机械和电气连锁装置、高压管件等的安全设施进行定期检查、校验工作,以及特种设备的检修工作。
4、工作程序:
4.1 实现机械安全的方法
4.1.1消除产生危险的原因;
4.1.2减少或消除接触机器的危险部件的需求;
4.1.3 使人难以接近机器的危险部位(或提供安全装置,使得接近这些部位不会导致伤害);
4.1.4提供保护装置或者防护服。
4.2保护操作者和有关人员安全的措施
4.2.1通过培训来提高人们辨别危险的能力;
4.2.2 通过对机器的重新设计,使危险更加醒目(或者使用警示标志);
4.2.3通过培训,提高避免伤害的能力;
4.2.4增强采取必要的行动来避免伤害的自觉性。
4.3控制装置的选择
4.3.1 位置应该正确;
4.3.2类型要合适;
4.3.3消除无意启动的风险;
4.3.4方向合理(操作装置的运动方向与机器的运动相协调);
4.3.5 可以根据运动的方向来加以识别;
4.3.6具有明显的识别特性(大小、颜色、感觉等)。
4.4危险(危害)因素
4.4.1夹伤:人的身体及四肢在机器的闭合或往返运动中被夹住。在有些情况下,肢体被卷进闭合运动的部件中时,也会发生夹伤。例如,在使用抓夹工具不当时,会夹伤手指。
4.4.2撞伤:在受到机器的运动部件的撞击时,会造成伤害。
4.4.3接触伤害:当人体接触到机器的锋利的或锉状的表面时,会发生伤害。另外,接触高温或带电部件,也会造成伤害。
4.4.4卷动伤害:头发、耳环、衣物等卷入机器的运动部件造成伤害。
4.4.5射伤:在机器运转时,因机器部件或工件被抛出而造成的伤害。例如,碎条、细渣、熔滴或机器部件的碎片抛出造成的伤害。
4.5维护及隔离方法
应考虑到对机器进行维护和清理时的操作安全问题。在进行常规的调试、加油等工作时,机器的安全装置及其部件不应该被分离或拆除。为此,需要有隔离窗、连锁安全装置。应该对重要的设备设置维护窗口,而对危险的部件进行隔离。对于不易接近的部件,应该设计为自动润滑装置。为防止机器的无意启动,应设计有自动的断开装置。
4.6机器布置
4.6.1空间:便于操作、管理、维护、调试和清洁;
4.6.2照明:包括工作场所的通用照明(自然光及人工照明,但要防止眩目)和为操作机器而特需的照明;
4.6.3管、线布置:不要妨碍在机器附近的安全出入,避免磕绊,有足够的上部空间;
4.6.4维护时的出入安全。
4.7人机工效与机械安全装置的设计
4.7.1正确地布置各种控制操作装置;
4.7.2正确地选择工作平台的位置及高度;
4.7.3提供座椅;
4.7.4出入作业地点要方便。
5、支持文件:
5.1GB、T50033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5.2GB935-89《高温作业允许持续接触热时间限值》
5.3GBJ87-85《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5.4《劳动保护》杂志
5.5《公司关于员工个人劳动防护用品正确和严格穿戴的规定》
5.6《公司职工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管理标准》
5.7《公司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5.8《劳动防护用品管理控制程序》
5.9《安全标准化检修作业管理控制程序》
5.10《安全标准化法律法规管理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