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症候量表

合集下载

类风湿性关节炎(尪痹)中医症候评分量表

类风湿性关节炎(尪痹)中医症候评分量表

3
晨僵

0
晨僵﹤1小时
1
晨僵≧1小时,﹤2小时
2
晨僵≧2小时
3
总分21 分
累计评价得分
改善率 (%)
疗效评定标准 治疗改善率=[(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 临床缓解:中医临床症状基本缓解,症状积分减少≧70% 临床显效:中医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症状积分减少≧50% 临床有效:中医临床症状好转,症状积分减少≧20% 临床无效:中医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或加重,症状积分减少不足20%。
疼痛较重,工作和休息均受到影响
4
疼痛严重,难以忍受,严重影响休息和工作,需配合使用止痛药
6
关节肿胀 关节无肿胀或肿胀消失
0
关节轻度肿胀,皮肤纹理变浅,关节的骨标志仍明显
2
关节中度肿胀,关节肿胀明显,皮肤纹理基本消失,骨标志不明
4
关节重度肿胀,关节肿胀甚,皮肤紧,骨标志消失
6
关节压痛 关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压痛或压痛消失
0
轻度压痛,患者称有痛
1
中度压痛,患者尚能忍受。皱眉不适告等。
2
重度压痛,痛不可触、压挤关节时患者很痛,将手或肢体抽回
3
关节屈伸不利 关节活动正常
0
2、体征
关节活动轻度受限,关节活动范围减少﹤1/3
1
(9分)
关节活动明显受限,关节活动范围减少≧1/3
2
关节活动严重受限,关节活动范围减少≧1/2,甚至或僵直
类风湿性关节炎(尪痹)中医症候评分量表
科室: 指标类

1、症状 (12 分)
住院号: 主要症状
床号:
姓名:
性别:

(完整word版)中医症候量表

(完整word版)中医症候量表
b.头痛如针刺或如炸裂(7分)
[附加分]:高粘滞血症(5分)
肢体
a.肢痛不移(5分)
总分
b.爪甲青紫(6分)
5.气虚证
舌质舌体
a.舌淡(3分)
二便
a.大便溏或初硬后溏(1分)
b.舌胖大(4分)
b.小便自遗(2分)
c.胖大边多齿痕或舌痿(5分)
c.二便自遗(4分)

a.稍动则汗出(2分)
肢体
a.手足肿胀(2分)
姓名性别年龄病历号
中风病证候量化诊断标准
1.风证
起病
a.48小时达到高峰(2分)
舌体
a.舌体颤抖(5分)
b.24小时达到高峰(6分)
b.舌体歪斜且颤抖(7分)
c.病情数变(6分)
目珠
a.目珠游动或目偏不瞬(3分)
d.发病即达高峰(8分)
b.正常(0分)
肢体
a.两手握固或口噤不开(3分)
弦脉
a.是(3分)
2、证候诊断说明:
证候诊断得分
≥7分为证候诊断成立。
7-14分轻度
15-22分中度
≥23分重度

a.口多粘涎(2分)
神情
a.表情淡漠或寡言少语(2分)
b.咯痰或呕吐痰涎(4分)
b.神情呆滞或反应迟钝或嗜睡(3分)
c.痰多而粘(6分)
脉象
a.滑或濡(3分)
d.鼻鼾痰鸣(8分)
头昏沉
a.有(1分)
舌苔
a.腻或水滑(6分)
b.无(0分)
b.厚腻(8分)
体胖臃肿
a.是(1分)
舌体
a.胖大(4分)
b.否(0分)
b.安静时汗出(3分)
b.肢体瘫软(3分)

中医症候积分量表

中医症候积分量表

中医症候积分量表这篇文章是一份中医症候积分表,用于记录患者的症状并进行量化评分。

以下是各项症状和对应的分值:1.状倦怠乏力:无(1分)、肢体稍倦,可坚持轻体力工作(2分)、四肢乏力,勉强坚持日常活动(3分)、全身无力,终日不愿活动(4分)。

2.胁肋胀痛:无(1分)、偶尔(2分)、经常(3分)、持续(4分)。

3.口苦:无(1分)、偶有(2分)、晨起口苦(2分)、经常口苦(3分)、口苦持续不解(4分)。

4.口淡口腻:自汗:无(1分)、偶觉口腻(2分)、口中轻微无味(2分)、时有口中粘腻(3分)、口淡较重(3分)、持续口中粘腻(4分)。

5.腹胀脘闷:无(1分)、偶有腹胀或食后腹胀(2分)、腹胀较重,每日达6小时(3分)、整日腹胀或腹胀如鼓(4分)。

6.食欲不振:无(1分)、食量减少1/3以下(2分)、食量减少1/3以上(3分)、食量减少1/2以上(4分)。

7.恶心呕吐:无(1分)、偶有恶心(2分)、时有恶心,偶有呕吐(3分)、频频恶心,有时呕吐(4分)。

8.烦躁易怒:无(1分)、有时情绪不稳,烦躁发怒(2分)、易烦躁发怒,但多数能控制(3分)、经常烦躁发怒,难以自我控制(4分)。

9.腰酸便溏:无(1分)、偶尔腰酸(2分)、持续腰酸,劳则加重(3分)、腰酸如折,休息不止(4分)、每日少于3次,大便成形(2分)、每日3-6次,不成形(3分)、每日7次以上,成稀不成形水样(4分)。

10.面色萎黄:无(1分)、小便稍黄(2分)、面色黄而尚润泽(2分)、面色黄而欠润泽(3分)、面色淡白,无血色(3分)、面色苍白无血色,兼虚肿(4分)、小便黄赤不利(4分)、面色黄而干枯(4分)。

11.肢体困重:无(1分)、有困重感,尚不影响活动(2分)、肢体沉重,活动费力(3分)、沉重如裹,活动困难(4分)。

12.目干口干:无(1分)、口微干(2分)、轻微口干(2分)、双目少津(3分)、双目滞涩不爽,视物模糊(3分)、双目干燥,昏暗不明常模糊(4分)。

精选 中医症候量表

精选 中医症候量表
病历号年龄姓名性别 中风病证候量化诊断标准
1.风证
起病
a.48小时达到高峰(2分)
舌体
a.舌体颤抖(5分)
b.24小时达到高峰(6分)
b.舌体歪斜且颤抖(7分)
(6分)c.病情数变
目珠
a.目珠游动或目偏不瞬(3分)
发病即达高峰d.(8分)
分)b.正常(0
肢体
a.两手握固或口噤不开(3分)
弦脉
分)a.是(3
3.痰证

(2涎多口a.粘分)
神情
a.) (2表情淡漠或寡言少语分
(4痰涎吐呕或咯b.痰)分
b.)(3神情呆滞或反应迟钝或嗜睡分
(6粘而痰c.多分)
脉象
(3滑或濡a.分)
(8鸣痰鼻d.鼾分)
头昏沉
分有a. (1)
舌苔
(6腻或水滑a.分)
)(0分b.无
(8 b.厚腻分)
体胖臃肿
) (1分a.是
舌体
(4 a.胖大)分
) (2分a.有
舌苔
(5a.苔少或剥脱苔分)
分)b.无(0
光红无苔b. (7分)
耳鸣
分)a.有(2
神情
(1心烦易怒a.)分
分b.无(0)
(2心烦不得眠b.)分
干燥
分a.咽干口燥两目干涩或便少尿少(2)
(3c.躁扰不宁分)
脉象
分a.弦细或细数(1)
总分
诊断标准使用说明1、评分说明:分。每一证候的得分是将诊断这一证候的各项所得最高分相加而成。满分均为30、证候诊断说明:2证候诊断得分分为证候诊断成立。≥7轻度分7-14中度15-22分重度23≥分
)b.肢体抽动(5分
分)b.否(0
肢体拘急或颈项强急(7分)c.

(完整word版)中医症候量表.docx

(完整word版)中医症候量表.docx

姓名性别年龄病历号中风病证候量化诊断标准1.风证a.48 小时达到高峰(2 分 )舌体a.舌体颤抖(5 分 )起 b.24 小时达到高峰(6 分 ) b.舌体歪斜且颤抖(7 分 )病 c.病情数变(6 分 )目珠a.目珠游动或目偏不瞬(3 分 )d.发病即达高峰(8 分 ) b.正常(0 分 )肢a.两手握固或口噤不开(3 分 )弦脉a.是(3 分 )b.肢体抽动(5 分 ) b.否(0 分 )体c.肢体拘急或颈项强急(7 分 )头晕头 a.头晕或头痛如掣(1 分 )总分痛 b.头晕目眩(2 分 )2.火热证舌 a.舌红(5 分 )面目呼 a.声高气粗或口唇干红(2 分 )质 b.舌红绛(6 分 )吸气味 b.面红目赤或气促口臭(3 分 )a.薄黄(2 分 )发热a.有(3 分 )舌b.黄厚(3 分 ) b.无(0 分 )苔c.干燥(4 分 )脉象 a.数大有力或弦数或滑数(2 分 )d.灰黑干燥(5 分 )口中感 a.口苦咽干(1 分 )大a.便干便难(2 分 )觉b.渴喜冷饮(2 分 )B. 便干三日未解(3 分 ) a.有(1 分 )便尿短赤c.便干五日以上未解(4分) b.无(0 分 )神a.心烦易怒(2 分 )b.躁扰不宁(3 分 )总分情c.神昏谵语(4 分 )3.痰证a.口多粘涎(2 分 )神情a.表情淡漠或寡言少语(2 分 )b.咯痰或呕吐痰涎 (4 分 ) b.神情呆滞或反应迟钝或嗜睡(3 分 )痰c.痰多而粘(6 分 )脉象 a.滑或濡(3 分 )d.鼻鼾痰鸣(8 分 )头昏沉 a.有(1 分 )舌 a.腻或水滑(6 分 ) b.无(0 分 )苔 b.厚腻(8 分 )体胖 a.是(1 分 )舌 a.胖大(4 分 )臃肿b.否(0 分 )体b.胖大多齿痕(6 分 )总分4.血瘀证a.舌背脉络瘀张青紫(4 分 )舌b.舌紫暗(5 分 )c.有瘀点(6 分 )质d.有瘀斑(8 分 )e.青紫(9 分 )头 a.头痛而痛处不移(5 分 )痛 b.头痛如针刺或如炸裂(7 分 )面色脉象a.睑下青黑(2 分 )b.口唇紫暗(3 分 )c.口唇紫暗且面色晦暗(5 分 )a.沉弦细(1 分 )b.沉弦迟(2 分 )c.涩或结代(3 分 )[ 附加分 ]:高粘滞血症 (5分 )肢 a.肢痛不移(5 分 )总分体 b.爪甲青紫(6 分 )5.气虚证a.舌淡(3 分 ) a.大便溏或初硬后溏(1 分 )舌质b.舌胖大(4 分 )二便 b.小便自遗(2 分 )舌体c.胖大边多齿痕或舌痿(5 分 ) c.二便自遗(4 分 )a.稍动则汗出(2 分 ) a.手足肿胀(2 分 )汗 b.安静时汗出(3 分 )肢体 b.肢体瘫软(3 分 )c.冷汗不止(4 分 ) c.手撒肢冷(4 分 )体态 a.神疲乏力或少气懒言(1 分 )面色 a.面白(1 分 )声音 b.语声低怯或咳声无力(2 分 ) b.面白且面色虚浮(3 分 )c.倦怠嗜卧(3 分 )脉象 a.沉细或迟缓或脉虚(1 分 )d.鼻鼾细微(4 分 ) b.结代(2 分 )心悸 a.活动较多时心悸(1 分 ) c.脉微(3 分 )b.轻微活动即心悸(2 分 )总分c.安静时常心悸(3 分 )6.阴虚阳亢舌 a.舌体瘦(3 分 )热象 a.午后颧红面部烘热或手足心热(2 分 )质 b.舌瘦而红(4 分 )头晕 a.有(2 分 )舌 c.舌瘦而红干 (7 分 )目眩 b.无(0 分 )体 d.舌瘦而红干多裂(9 分 )盗汗 a.有(2 分 )舌 a.苔少或剥脱苔(5 分 ) b.无(0 分 )苔 b.光红无苔(7 分 )耳鸣 a.有(2 分 )神 a.心烦易怒(1 分 ) b.无(0 分 )情 b.心烦不得眠(2 分 )干燥 a.咽干口燥两目干涩或便少尿少(2 分 )c.躁扰不宁(3 分 )脉象 a.弦细或细数(1 分 )总分诊断标准使用说明1、评分说明:每一证候的得分是将诊断这一证候的各项所得最高分相加而成。

(完整word版)中医症候积分量表

(完整word版)中医症候积分量表
恶心呕吐
□1无
□2偶有恶心
□3时有恶心,偶有呕吐
□4频频恶心,有时呕吐
烦躁易怒
□1无
□2有时情绪不稳,烦躁发怒
□3易烦躁发怒,但多数能控制
□4经常烦躁发怒,难以自我控制
腰酸
□1无
□2晨起腰酸,捶打可止
□3持续腰酸,劳则加重
□4腰酸如折,休息不止
便溏
□1无
□2每日少于3次,大便不成形
□3每日3-6次,不成形
盗汗
□1无
□2头颈部汗出为主,偶有
□3胸背潮湿,反复出现
□4周身潮湿如水洗,经常出现
舌:
苔:
脉象:
中医辨证:
□4每日7次以上,成稀水样
小便Hale Waihona Puke 黄□1无□2小便稍黄
□3小便深黄而少
□4小便黄赤不利
面色萎黄
□1无
□2面色黄而尚润泽
□3面色黄而欠润泽
□4面色黄而干枯
面色无华
□1无
□2面色欠润泽
□3面色淡白,无血色
□4面色苍白无血色,兼虚肿
肢体困重
□1无
□2有困重感,尚不影响活动
□3肢体沉重,活动费力
□4沉重如裹,活动困难
中医症候积分
(请在四项备选结果中选择其中之一,并记录相应的“分值”)
常见症状
量化分数
倦怠乏力
□1无
□2肢体稍倦,可坚持轻体力工作
□3四肢乏力,勉强坚持日常活动
□4全身无力,终日不愿活动
胁肋胀痛
□1无
□2偶有
□3常有
□4持续
口苦
□1无
□2晨起口苦
□3经常口苦
□4口苦持续不解
口淡

中风病中医症候量表

中风病中医症候量表

中风-中经络1风痰阻络
1 / 20
2 / 20
2阴虚阳亢
3 / 20
4 / 20
3痰瘀阻络
5 / 20
6 / 20
7 / 20
4气虚血瘀
8 / 20
9 / 20
中脏腑
1痰热闭窍:卒然剧烈头痛,眩晕,呕吐,肢体瘫痪,震颤或抽搐,烦躁不安,面赤身热,舌红,舌体震颤,苔黄腻,脉弦滑而数或见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两手握拳,牙关紧闭,大小便闭,面赤气粗,
10 / 20
舌红,苔黄厚腻,脉弦滑数。

11 / 20
12 / 20
2痰浊蒙窍: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面白唇暗,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苔白腻,脉沉滑缓。

13 / 20
14 / 20
3颅脑水瘀:以神明失主、九窍失司、言语错乱为主要临床表现,舌质暗,舌下脉络迂曲,或舌体胖
15 / 20
大,边有齿痕,脉弦滑。

16 / 20
17 / 20
4阳气欲脱:中风之后,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头面及胸汗出如珠,气微息弱,精神恍惚,舌淡,脉微或浮大无根。

18 / 20
19 / 20
20 / 20。

最新中医症候量表(精品收藏)

最新中医症候量表(精品收藏)

姓名性别年龄病历号中风病证候量化诊断标准1.风证起病a.48小时达到高峰(2分)舌体a.舌体颤抖(5分) b.24小时达到高峰(6分)b.舌体歪斜且颤抖(7分) c。

病情数变(6分)目珠a.目珠游动或目偏不瞬(3分)d。

发病即达高峰(8分)b。

正常(0分)肢体a。

两手握固或口噤不开 (3分)弦脉a.是(3分)b.肢体抽动(5分)b.否(0分)c.肢体拘急或颈项强急(7分)头晕头痛a。

头晕或头痛如掣 (1分)总分b.头晕目眩(2分)2.火热证舌质a.舌红(5分)面目呼吸气味a.声高气粗或口唇干红(2分)b.舌红绛(6分)b.面红目赤或气促口臭(3分)舌苔a.薄黄(2分)发热a。

有(3分)b。

黄厚(3分)b.无(0分) c。

干燥(4分)脉象a.数大有力或弦数或滑数(2分) d.灰黑干燥(5分)口中感觉a.口苦咽干(1分)大便a.便干便难(2分)b.渴喜冷饮(2分)B.便干三日未解(3分)尿短赤a.有(1分)c.便干五日以上未解(4分)b。

无(0分)神情a.心烦易怒(2分)总分b。

躁扰不宁(3分)c.神昏谵语(4分)3。

痰证痰a。

口多粘涎(2分)神情a.表情淡漠或寡言少语 (2分) b。

咯痰或呕吐痰涎(4分)b.神情呆滞或反应迟钝或嗜睡(3分)c。

痰多而粘(6分)脉象a。

滑或濡(3分) d。

鼻鼾痰鸣(8分)头昏沉a。

有(1分)舌苔a.腻或水滑(6分)b。

无(0分) b。

厚腻(8分)体胖臃肿a.是(1分)舌体a.胖大(4分)b。

否(0分)b。

胖大多齿痕(6分)总分4。

血瘀证舌质a.舌背脉络瘀张青紫(4分)面色a.睑下青黑(2分)b.舌紫暗(5分)b。

口唇紫暗(3分)c。

有瘀点(6分)c.口唇紫暗且面色晦暗(5分)d.有瘀斑(8分)脉象a.沉弦细(1分)e.青紫(9分)b.沉弦迟(2分)头痛a.头痛而痛处不移 (5分)c。

涩或结代(3分) b.头痛如针刺或如炸裂 (7分)[附加分]:高粘滞血症(5分)肢体a.肢痛不移(5分)总分b。

中风病中医症候量表

中风病中医症候量表

中风-中经络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阴虚阳亢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痰瘀阻络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4气虚血瘀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脏腑
1痰热闭窍:卒然剧烈头痛,眩晕,呕吐,肢体瘫痪,震颤或抽搐,烦躁不安,面赤身热,舌红,舌体震颤,苔黄腻,脉弦滑而数或见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两手握拳,牙关紧闭,大小便闭,面赤气粗,舌红,苔黄厚腻,脉弦滑数。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痰浊蒙窍: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面白唇暗,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苔白腻,脉沉滑缓。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颅脑水瘀:以神明失主、九窍失司、言语错乱为主要临床表现,舌质暗,舌下脉络迂曲,或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脉弦滑。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4阳气欲脱:中风之后,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头面及胸汗出如珠,气微息弱,精神恍惚,舌淡,脉微或浮大无根。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医症候积分量表

中医症候积分量表
目干
□1无
□2双目少津
□3双目滞涩不爽,视物常模糊
□4双目干燥,昏暗不明
口干
□1无
□2口微干
□3晨起口干少津
□4整日觉口干时欲饮
耳鸣
□1无
□2轻微
□3耳鸣重听,时发时止
□4耳鸣不止,听力减退
五心烦热
□1无
□2手足心微热
□3心烦手足心灼热
□4烦热不欲衣被
午后潮热
□1无
□2偶而
□3反复
□4明显,经常出现
恶心呕吐
□1无
□2偶有恶心
□3时有恶心,偶有呕吐
□4频频恶心,有时呕吐
烦躁易怒
□1无
□2有时情绪不稳,烦躁发怒
□3易烦躁发怒,但多数能控制□4源自常烦躁发怒,难以自我控制腰酸
□1无
□2晨起腰酸,捶打可止
□3持续腰酸,劳则加重
□4腰酸如折,休息不止
便溏
□1无
□2每日少于3次,大便不成形
□3每日3-6次,不成形
□4每日7次以上,成稀水样
小便发黄
□1无
□2小便稍黄
□3小便深黄而少
□4小便黄赤不利
面色萎黄
□1无
□2面色黄而尚润泽
□3面色黄而欠润泽
□4面色黄而干枯
面色无华
□1无
□2面色欠润泽
□3面色淡白,无血色
□4面色苍白无血色,兼虚肿
肢体困重
□1无
□2有困重感,尚不影响活动
□3肢体沉重,活动费力
□4沉重如裹,活动困难
中医症候积分
(请在四项备选结果中选择其中之一,并记录相应的“分值”)
常见症状
量化分数
倦怠乏力
□1无
□2肢体稍倦,可坚持轻体力工作

头痛病中医症候量表

头痛病中医症候量表
头痛
1肝阳上亢
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表
主证
症状
无(0分)
轻度(2分)
中度(4分)
重度(6分)
头痛

轻微头痛,时作时止
头痛可忍,持续不止
头痛如炸,难以仍受
次证
症状
无(0分)
轻度(1分)
中度(2分)
重度(3分)
眩晕耳鸣

偶尔出现,但程度较轻
经常出现,尚可仍受
频繁出现难以忍受
心烦易怒

心烦偶躁
心烦急躁,遇事易怒
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表
主证
症状
无(0分)
轻度(2分)
中度(4分)
重度(6分)
头痛

轻微头痛,时作时止
头痛可忍,持续不止
头痛如炸,难以仍受
次证
症状
无(0分)
轻度(1分)
中度(2分)
重度(3分)
眩晕

偶尔出现,但程度较轻
经常出现,尚可仍受
频繁出现难以忍受
心悸不宁

轻度心烦心悸
心烦心悸经常出现
心烦不能自控,心悸持续不缓解
头痛如炸,难以仍受
次证
症状
无(0分)
轻度(1分)
中度(2分)
重度(3分)
眩晕目眩

偶尔出现,但程度较轻
经常出现,尚可仍受
频繁出现难以忍受
头昏沉

偶尔出现,但程度较轻
经常出现,尚可仍受
持续难以忍受
疲乏无力

偶有疲乏
常有神疲乏力
神疲乏力持续存在不能缓解
肋胁胀痛

偶发胀痛
胀痛反复发作
胀痛持续发作

(完整版)中医疾病症状积分量表

(完整版)中医疾病症状积分量表

(完整版)中医疾病症状积分量表概述中医疾病症状积分量表是中医诊断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工具,通过对病人症状的搜集、分析和评价,帮助中医医生诊断疾病、判断病情、制定治疗方案。

本文档详细介绍了中医疾病症状积分量表的完整版本内容和使用方法。

症状积分表1.头痛。

头痛头痛- 轻微头痛:1分- 中度头痛:2分- 重度头痛:3分2.发热。

发热发热- 低热(37.5℃ - 38.5℃):1分- 中高热(38.6℃ - 39.9℃):2分- 高热(40℃及以上):3分3.咳嗽。

咳嗽咳嗽- 轻微咳嗽:1分- 中度咳嗽:2分- 重度咳嗽:3分4.咳痰。

咳痰咳痰- 少量痰液:1分- 中量痰液:2分- 多量痰液:3分5.喉咙痛。

喉咙痛喉咙痛- 轻微喉咙痛:1分- 中度喉咙痛:2分- 重度喉咙痛:3分6.胸闷。

胸闷胸闷- 轻微胸闷:1分- 中度胸闷:2分- 重度胸闷:3分7.气短。

气短气短- 偶尔气短:1分- 经常气短:2分- 难以呼吸:3分8.腹痛。

腹痛腹痛- 间断轻微腹痛:1分- 持续中度腹痛:2分- 剧烈腹痛:3分9.腹胀。

腹胀腹胀- 轻微腹胀:1分- 中度腹胀:2分- 严重腹胀:3分10.泻痢。

泻痢泻痢- 轻微腹泻:1分- 中度腹泻:2分- 严重腹泻:3分11.便秘。

便秘便秘- 偶尔便秘:1分- 经常便秘:2分- 难以排便:3分12.尿频。

尿频尿频- 偶尔尿频:1分- 经常尿频:2分- 频繁尿频:3分13.尿急。

尿急尿急- 偶尔尿急:1分- 经常尿急:2分- 难以控制尿意:3分14.尿痛。

尿痛尿痛- 轻微尿痛:1分- 中度尿痛:2分- 剧烈尿痛:3分15.失眠。

失眠失眠- 难以入眠:1分- 半夜醒来难以入睡:2分- 彻夜无眠:3分16.怕冷。

怕冷怕冷- 偶尔怕冷:1分- 经常怕冷:2分- 严重怕冷:3分17.易疲劳。

易疲劳易疲劳- 经常感到疲倦:1分- 进行轻微活动即感到疲累:2分- 乏力无法进行正常活动:3分18.心悸。

最新中医优势病种临床症候评价量表(附)

最新中医优势病种临床症候评价量表(附)
轻度(1分)
中度(2分)
重度(3分)
视物旋转

偶有短暂视物旋转,很快消失
视物旋转较严重,不愿睁眼
持续不能缓解,伴有重影
汗出肢冷

偶有少量汗出,自觉肢体发凉
汗出较多,触之四肢皮温下降
汗多,四肢皮温下降,伴有发绀
恶心呕吐

偶有轻微恶心呕吐,很快消失
恶心呕吐较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工作
频繁出现恶心呕吐,不能进食,需要禁饮食
汗液较多
安静休息时仍有自发出汗
舌苔脉象
异常(2分)
好转(1分)
正常(0分)
舌质
舌苔
脉象
眩晕病临床症候评价量表(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无(0分)
轻度(2
头晕目眩

轻微眩晕,时作时止,不影响正常
生活工作
眩晕较重,不能正常生活工作
眩晕严重,不能起身,需卧床休息


无(0分)
肌张力高,但能伸展
肢体强痉拘急
肢体痿软

偶感肢体痿软
常感肢体痿软
肢体痿软无力持续不能缓解
头痛

偶尔出现,但程度较轻
经常出现,尚可仍受
频繁出现难以忍受
头晕目眩

偶尔出现,但程度较轻
经常出现,尚可仍受
频繁出现难以忍受




无(0分)
轻度(1分)
中度(2分)
重度(3分)
肢体肿胀

肢体偶有肿胀
肢体常有肿胀
中医优势病种临床症候评价量表
(附表)
中风病临床症候评价量表(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肢体瘫软(3分)
c.冷汗不止(4分)
c.手撒肢冷(4分)
体态声音
a.神疲乏力或少气懒言(1分)
面色
a.面白(1分)
b.语声低怯或咳声无力(2分)
b.面白且面色虚浮(3分)
c.倦怠嗜卧(3分)
脉象
a.沉细或迟缓或脉虚(1分)
d.鼻鼾细微(4分)
b.结代(2分)
心悸
a.活动较多时心悸(1分)
c.脉微(3分)
[附加分]:高粘滞血症(5分)
肢体
a.肢痛不移(5分)
总分
b.爪甲青紫(6分)
5.气虚证
舌质舌体
a.舌淡(3分)
二便
a.大便溏或初硬后溏(1分)
b.舌胖大(4分)
b.小便自遗(2分)
c.胖大边多齿痕或舌痿(5分)
c.二便自遗(4分)

a.稍动则汗出(2分)
肢体
a.手足肿胀(2分)
b.安静时汗出(3分)
总分
4.血瘀证
舌质
a.舌背脉络瘀张青紫(4分)
面色
a.睑下青黑(2分)
b.舌紫暗(5分)
b.口唇紫暗(3分)
c.有瘀点(6分)
c.口唇紫暗且面色晦暗(5分)
d.有瘀斑(8分)
脉象
a.沉弦细(1分)
e.青紫(9分)
b.沉弦迟(2分)
头痛
a.头痛而痛处不移(5分)
c.涩或结代(3分)
b.头痛如针刺或如炸裂(7分)
神情
a.表情淡漠或寡言少语(2分)
b.咯痰或呕吐痰涎(4分)
b.神情呆滞或反应迟钝或嗜睡(3分)
c.痰多而粘(6分)
脉象
a.滑或濡(3分)
d.鼻鼾痰鸣(8分)
头昏沉
a.有(1分)
舌苔
a.腻或水滑(6分)
b.无(0分)
b.厚腻(8分)
体胖臃肿
a.是(1分)
舌体
a.胖大(
脉象
a.数大有力或弦数或滑数(2分)
d.灰黑干燥(5分)
口中感觉
a.口苦咽干(1分)
大便
a.便干便难(2分)
b.渴喜冷饮(2分)
B.便干三日未解(3分)
尿短赤
a.有(1分)
c.便干五日以上未解(4分)
b.无(0分)
神情
a.心烦易怒(2分)
总分
b.躁扰不宁(3分)
c.神昏谵语(4分)
3.痰证

a.口多粘涎(2分)
≥7分为证候诊断成立。
7-14分轻度
15-22分中度
≥23分重度
姓名性别年龄病历号
中风病证候量化诊断标准
1.风证
起病
小时达到高峰(2分)
舌体
a.舌体颤抖(5分)
小时达到高峰(6分)
b.舌体歪斜且颤抖(7分)
c.病情数变(6分)
目珠
a.目珠游动或目偏不瞬(3分)
d.发病即达高峰(8分)
b.正常(0分)
肢体
a.两手握固或口噤不开(3分)
弦脉
a.是(3分)
b.肢体抽动(5分)
耳鸣
a.有(2分)
神情
a.心烦易怒(1分)
b.无(0分)
b.心烦不得眠(2分)
干燥
a.咽干口燥两目干涩或便少尿少(2分)
c.躁扰不宁(3分)
脉象
a.弦细或细数(1分)
总分
诊断标准使用说明
1、评分说明:
每一证候的得分是将诊断这一证候的各项所得最高分相加而成。满分均为30分。
2、证候诊断说明:
证候诊断得分
b.轻微活动即心悸(2分)
总分
c.安静时常心悸(3分)
6.阴虚阳亢
舌质舌体
a.舌体瘦(3分)
热象
a.午后颧红面部烘热或手足心热(2分)
b.舌瘦而红(4分)
头晕目眩
a.有(2分)
c.舌瘦而红干(7分)
b.无(0分)
d.舌瘦而红干多裂(9分)
盗汗
a.有(2分)
舌苔
a.苔少或剥脱苔(5分)
b.无(0分)
b.光红无苔(7分)
b.否(0分)
c.肢体拘急或颈项强急(7分)
头晕头痛
a.头晕或头痛如掣(1分)
总分
b.头晕目眩(2分)
2.火热证
舌质
a.舌红(5分)
面目呼吸气味
a.声高气粗或口唇干红(2分)
b.舌红绛(6分)
b.面红目赤或气促口臭(3分)
舌苔
a.薄黄(2分)
发热
a.有(3分)
b.黄厚(3分)
b.无(0分)
c.干燥(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