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

合集下载

小学生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

小学生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
热!
成蚊 卵 幼虫 蛹
蚊类属全变态昆虫; 生活史包括卵、幼虫、 蛹和成虫四个时期。 水
什么是登革 热?
登革热与蚊子息息相关!
01
02
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通过伊蚊传播的一
01
种急性传染病,必须由病媒蚊叮咬才能从人传给
人。
02
一般潜伏期为3~14天。
发病月份分布, 1990-2010
突然起病
迅速高热(可达 39~40℃,少 数患者表现为双 峰热)
三痛及疲乏症状 (头、眼眶、肌 肉关节)
三红征(面部、颈 部、胸部潮红、结 膜充血)
多样性皮疹(麻疹 样、猩红热样)
出血倾向
白细胞明显下降或 血小板减少
如果您:
请您:
发病前14天内到过有登革热流行的地区 发病前14天内有可疑蚊虫叮咬史 出现上述登革热样症状
小结
01
登革病毒经蚊子叮咬而 传播,主要是白纹伊蚊 和埃及伊蚊。
02
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传 播登革热、因此接触登 革热患者不会被传播。
03
清除积水可以有效预防
登革热。
04
目前无特效药、无疫苗, 防蚊灭蚊是预防的重点。
谢 谢!
THANK FOR YOU WATCHING
演讲人姓名 演讲时间
预防登革热健 康提醒
如果房间没有空调设备,应装置蚊帐或防蚊网;
使用家用杀虫剂杀灭成蚊,并遵照包装指示使用 适当的分量;
预防登革热健 康提醒
01
避免在“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在树荫、草丛、 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02
防止积水,清除伊蚊孳生地;
03
尽量避免用清水养植植物;
04

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方案

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方案

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方案班会主题:预防登革热一、背景介绍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毒感染后可引起一系列症状,从轻度的发热、头痛、肌肉酸痛到重度的出血、休克甚至死亡。

登革热主要由蚊子叮咬传播,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一种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面对登革热的高风险,我们班会定期组织预防登革热的活动,并通过教育和宣传的方式增加同学们的防范意识,为减少登革热的发病率做出努力。

二、目标1.了解登革热的基本知识,掌握预防登革热的方法;2.提高同学们的个人卫生意识,学会自我保护;3.培养同学们的合作意识,以团队合作的方式积极参与登革热的防控工作。

三、具体措施1.班委组织活动(1)登革热知识讲座:邀请医生或专业人士来班级进行登革热防控知识的讲解,解答同学们关于登革热的疑问,提高大家的认知水平;(2)举办海报设计比赛:要求同学们设计与登革热预防相关的海报,通过创意的方式将预防登革热的知识传递给更多的人;(3)做好环境整治工作:组织同学们参与校园内外的环境整治工作,清理垃圾、消除积水等,减少蚊子滋生的场所。

2.课堂教学活动(1)开设健康教育课程:将登革热的预防知识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同学们系统性地学习登革热的传播途径、症状和防治方法等;(2)观看教育视频:邀请医生或者卫生部门提供的登革热预防相关的教育视频,向同学们展示登革热的防控知识,加深印象;(3)开展小组讨论:将同学们分成小组,讨论各自所在地对登革热的认知和防控措施,并进行分享,促进交流与合作。

3.社团活动(1)创建环保社团:组织同学们自愿加入环保社团,开展有关登革热的环境整治、宣传与教育活动,提高同学们对登革热防控的重视程度;(2)登革热志愿者活动:组织同学们参与登革热防控志愿者活动,宣传登革热的防控知识,发放宣传资料,引导更多人加入到防治工作中。

四、宣传材料准备1.制作宣传海报:设计醒目的海报,宣传登革热的预防措施和号召同学们主动参与防治工作;2.制作宣传手册:整理登革热的常识和预防方法,制作小册子发放给同学们和教职工;3.制作宣传视频:用动画和文字等形式制作宣传视频,通过微信、QQ等社交媒体传播,提高登革热防治知识的传播范围。

小学防治登革热主题班会课件

小学防治登革热主题班会课件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登革热的预防知识
学会正确使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蚊用品,如蚊帐、蚊香 等。 小组讨论:如何在学校中开展登革热防 控宣传活动。
如何与家长合 作预防登革热
如何与家长合作预防登革热
将登革热防控知识通过家长微 信群、家访等方式传达给家长 。 鼓励家长将家庭周围的积水情 况及时清理,减少蚊子滋生。
如何与家长合作预防登革热
小学防治登革热主 题班会课件
目录 登革热简介 如何预防登革热 怎样应对登革热 小学生如何预防登革热 登革热的预防知识 如何与家长合作预防登革热 小结:共同预防登革热
登革热简介
登革热简介
登革热是一种由蚊子传播的病毒感 染疾病,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 登革热的症状包括发热、头痛、肌 肉和关节疼痛、皮疹等。
怎样应对登革 热
怎样应对登革热
如果出现发热、头痛、肌肉和关节 疼痛等症状,及时就医。 在就医前,保持充足的饮水,休息 好,并避免用感冒药物等不适当的 药物。
怎样应对登革热
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病毒的传播。 避免外出接触蚊子密集的地方,减少被 蚊子叮咬的机会。
小学生如何预 防登革热
小学生如何预防登革热
邀请家长参加学校举办的登革热防控宣 传活动。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健 康问题。
小结:共同预 防登革热
小结:共同预防登革热
登革热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卫 生问题,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学校、学生和家长都要积极参与登 革热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小结:共同预防登革热
加强宣传教育和个人防护措施,确保学 生的健康和安全。
定期清理学校周围的积水,避 免蚊子滋生。 学生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勤洗手、勤洗澡。
小学生如何预防登革热

守护健康,远离登革热班会教案

守护健康,远离登革热班会教案

守护健康远离登革热班会教案一、创新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准确说出登革热的概念、传播途径、症状等基础知识。

例如,学生要知道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症状包括发热、皮疹、头痛等。

2. 学生能够识别伊蚊的形态特征,如伊蚊的身体颜色、斑纹等,并且可以区分伊蚊与其他常见蚊子的不同之处。

3. 学生能够掌握至少三种有效的预防登革热的方法,像定期清理积水、使用蚊帐、穿长袖长裤等,并能向他人进行简单介绍。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信息的能力。

例如,在观看登革热患者症状的视频时,学生能够总结出不同症状的特点。

2.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在讨论“如何在家庭中预防登革热”这个问题时,学生能够倾听他人意见,共同制定出合理的预防方案。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提高学生对健康问题的重视程度,让学生意识到预防疾病对自身和他人健康的重要性。

学生会产生一种责任感,觉得自己有义务保护自己和身边人的健康。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因为预防登革热需要减少蚊虫滋生地,这与保护环境息息相关。

学生会认识到保护环境不仅仅是为了美观,更是为了健康。

二、独特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1. 登革热的传播途径。

这是预防登革热的关键知识,只有清楚传播途径,才能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例如,伊蚊在积水处产卵,然后叮咬人传播病毒,所以要让学生深刻理解积水与传播的关系。

2. 预防登革热的具体方法。

这是教学的重点内容,因为这是学生能够直接应用到生活中的知识。

像如何清理家庭中的积水,如何正确使用驱蚊产品等。

(二)教学难点1. 登革热病毒的致病原理。

对于学生来说,理解病毒如何在人体内引发疾病是比较困难的,因为这涉及到一些比较复杂的生物知识。

2. 让学生将预防登革热的知识内化为自觉的行为习惯。

虽然学生可能知道预防方法,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去执行是有一定难度的,需要通过引导和强化,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如何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

《如何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

《如何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主题:预防登革热目标:通过本次班会,学生能够了解登革热的病因和传播途径,掌握预防登革热的方法,并积极参与预防登革热的行动。

一、引入(10分钟)1.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登革热的症状和严重性,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2.引发学生的思考:你们了解登革热吗?你们知道如何预防登革热吗?二、知识讲解(20分钟)1.什么是登革热: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传播。

2.登革热的病因和传播途径:a. 病因:登革热病毒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特别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

b. 传播途径:感染登革热病毒的蚊子叮咬人类,将病毒传播给人类。

3.登革热的症状:a. 发热、头痛、肌肉酸痛、关节痛等。

b.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皮疹、出血等严重症状。

4.登革热的危害:a. 严重的登革热可能导致死亡。

b. 长期感染登革热病毒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肝脏损伤等并发症。

5.预防登革热的方法:a. 消灭蚊子的滋生地:清除家中的积水、清理花盆、清洗水桶等。

b. 使用蚊帐:尤其是在登革热疫情高发地区,使用蚊帐可以有效预防蚊子叮咬。

c. 使用防蚊液:在户外活动时,使用防蚊液可以有效避免蚊子叮咬。

d. 穿长袖长裤:穿长袖长裤可以减少蚊子叮咬的机会。

e. 加强室内通风:蚊子较不喜欢风,加强室内通风可以减少蚊子的滋生。

f. 加强个人卫生:经常洗手、保持身体清洁等可以减少蚊子叮咬的机会。

三、讨论与分享(20分钟)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登革热的预防方法,并列举出更多的方法。

2.分享讨论结果: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补充和讨论。

四、行动计划(10分钟)1.制定行动计划:每个小组根据讨论结果制定行动计划,包括如何在学校和家庭中宣传登革热的预防方法。

2.展示行动计划: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行动计划,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评价和提出建议。

五、总结与展望(10分钟)1.总结本次班会内容:回顾本次班会的重点内容,强调预防登革热的重要性。

《如何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

《如何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

《如何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登革热的传播途径、症状和危害。

3. 提高学生参与公共卫生事务的积极性,共同维护校园环境卫生。

二、教学内容:1. 登革热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2. 登革热的症状:发热、头痛、肌肉酸痛、恶心、呕吐等。

3. 登革热的危害:可引发严重贫血、休克、脑炎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4. 预防登革热的措施:a. 清除积水,防止蚊子繁殖。

b. 定期喷洒消毒剂,杀灭蚊子。

c. 穿着长袖衣物,减少蚊子叮咬。

d. 使用蚊帐、蚊香等防蚊措施。

e. 尽量避免到蚊虫孳生地活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预防登革热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介绍登革热的传播途径、症状和危害。

3. 互动:学生分享了解到的预防登革热的方法。

4. 讲解:总结有效的预防登革热的措施。

5. 实践:引导学生制定个人预防登革热的行动计划。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回答登革热的传播途径、症状和危害。

2. 学生能提出有效的预防登革热的措施。

3.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个人行动计划。

五、教学资源:1. 图片资料:登革热的症状、蚊子图片等。

2. 视频资料:预防登革热的宣传视频。

3. 预防登革热的宣传资料。

六、教学时间:45分钟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登革热的传播途径、症状和危害。

2. 互动法:学生分享预防登革热的方法,进行讨论。

3. 实践法:引导学生制定个人预防登革热的行动计划。

八、教学步骤:1. 导入: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预防登革热的重要性。

2. 讲解:介绍登革热的传播途径、症状和危害。

3. 互动:学生分享预防登革热的方法。

4. 讲解:总结有效的预防登革热的措施。

5. 实践:引导学生制定个人预防登革热的行动计划。

6. 总结:强调预防登革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公共卫生事务。

九、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宣传预防登革热的重要性。

2. 学生观察周围环境,发现蚊虫孳生地及时报告学校或社区。

预防流感登革热主题班会

预防流感登革热主题班会

预防流感登革热主题班会篇一《流感和登革热,咱得小心提防着点儿》嘿,同学们!今儿咱这班会啊,专门来说说流感和登革热这俩让人头疼的玩意儿。

我先给你们讲讲我前阵子经历的那点事儿,那叫一个难忘啊。

上个月,我家那小堂弟突然就病了。

一开始啊,就是普通的打喷嚏、流鼻涕,大家都没当回事儿,以为就是着凉了。

可这小家伙啊,越来越没精神,浑身发烫,后来还发起了高烧,整个人迷迷糊糊的。

这可把全家都急坏了,赶紧往医院跑。

到了医院一检查,嘿,原来是流感!这下好了,全家都跟着忙活起来。

又是喂药,又是擦身子降温的,忙得那叫一个不可开交。

那几天啊,我看着小堂弟难受的样子,心里也不好受,就想着要是能提前预防,哪至于这样啊。

流感这东西,真的是防不胜防啊。

有时候在学校,人多的地方,一个同学打个喷嚏,说不定就传染给好几个人了。

教室里那空气啊,有时候闷得很,给这些病毒啊细菌啊提供了大好的生存环境。

就像咱们下课后,一堆人挤在一块儿聊天打闹,谁知道哪个家伙身上就带着病毒呢。

再说说这登革热,虽然我自己没碰上过,但是听新闻里讲的可吓人了。

它主要是通过蚊子传播的,那些小蚊子可坏了,专门找机会叮人。

我记得夏天的时候啊,我在公园散步,就被蚊子叮了好几个大包,痒得我啊,不停地挠,现在想想都后怕,要是那蚊子刚好携带登革热病毒,那可就糟了。

为了预防这俩病啊,咱得把自己照顾好了。

平常多注意卫生,勤洗手,教室多通风,把那些病毒都给它吹跑。

还有啊,夏天蚊子多的时候,睡觉前记得点蚊香,喷点驱蚊水,别给蚊子可乘之机。

咱把这些预防措施都做好了,流感和登革热就不容易找上门来,咱还能开开心心地学习玩耍,多好啊!篇二《和流感登革热说“拜拜”,咱有妙招》同学们啊,刚才咱聊了流感和登革热的那些事儿,是不是感觉这两个病就像两个调皮捣蛋的小鬼,随时可能来捣乱啊?我跟你们说啊,咱只要掌握了一些小妙招,就能跟它们说“拜拜”啦!我就来说说我身边的那些预防小经验,可都是实实在在有用的哦。

就拿我邻居家张大妈来说吧,张大妈啊,那可是个特别注重健康的人。

《如何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

《如何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

《如何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如何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如何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如何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1教学内容:1、了解登革热疾病的由来。

2、了解白纹伊蚊的生活习性和生长过程,以及对人类的害处。

3、了解人类感染登革热疾病的症状。

4、如何预防登革热疾病。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登革热的害处。

2、教会学生如何预防登革热疾病。

3、教会学生如何防控蚊虫。

4、教会学生爱护好环境、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过程:一、从观看视频繁导入。

1、给学生观看关于登革热的录像。

2、看完后让学生先说说自己的想法。

二、了解什么事登革热。

1、认识登革热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疾病,通过蚊虫叮咬在人群中传播。

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经过呼吸道、消化道或接触等传播。

登革热是当今人类中流行最广的虫媒病毒病之一,登革病毒的主要媒介是伊蚊(花斑蚊)。

全世界每年大约有5千万到1亿登革热病例发生,这其中有50万例进展成更为严重的`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

2、患上登革热会有什么样的症状呢?突发高热:一般持续3~7天,体温可达39℃以上。

三痛:主要为剧烈头痛、眼眶痛、关节肌肉疼痛。

皮肤可有麻疹样、猩红热样、白斑样、荨麻疹样等皮疹。

所以当你被蚊子叮咬后出现发热的现象时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就诊。

3、登革热的传染源是来自谁?登革热患者,隐性感染者和低等灵长类动物均是本病的传染源和贮存宿主。

4、登革热是如何进行传播的?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是埃及伊蚊、白纹伊蚊。

雌蚊吸入传染源的'血液,在适宜的温度(一般为16℃),温度条件下,经8~10天的外潜伏期即可将病毒传给易感者。

若雌蚊在叮咬传染源时受到干扰更换宿主,也可立即传播登革热病毒。

登革热病毒在蚊体内至少可以存活30天,甚至终生具有传染力。

《如何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

《如何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

《如何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登革热的定义、症状、传播途径和危害。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防控登革热的实践活动,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登革热的定义与症状讲解登革热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其典型症状,如发热、头痛、关节痛等。

2. 登革热的传播途径介绍登革热是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的,让学生明白防蚊灭蚊的重要性。

3. 登革热的危害讲解登革热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以及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病例,提高学生的警惕性。

4. 预防登革热的措施引导学生了解并践行预防登革热的方法,如清除积水、使用蚊帐、蚊香等。

5. 班级防控登革热的实践活动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需要预防登革热,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登革热的定义、症状、传播途径和危害,让学生深入了解。

3. 互动:组织学生讨论预防登革热的措施,分享各自的见解和经验。

4. 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制定班级防蚊灭蚊计划,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登革热的认识程度,了解其症状、传播途径和危害。

3. 学生参与班级防蚊灭蚊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效果。

五、教学资源:1. 教案、PPT等教学资料。

2. 班级卫生工具,如扫把、拖把等。

3. 防蚊灭蚊用品,如蚊香、杀虫剂等。

六、教学活动:1. 班级讨论:组织学生就预防登革热的措施进行讨论,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2. 小组竞赛: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防蚊知识竞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防蚊行动,如清理积水、使用蚊帐等,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

4. 宣传展示:鼓励学生制作关于预防登革热的宣传海报或小视频,进行班级展示,提高大家的防范意识。

七、教学反馈:1. 学生通过课堂提问、讨论和实践活动,对预防登革热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估。

2.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参与度,了解他们对预防登革热的认识和实践能力。

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活动记录(3篇)

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夏季的到来,登革热疫情进入高发期。

为了提高同学们对登革热的认识,增强自我防护意识,我校于2023年6月15日开展了以“预防登革热,健康伴我行”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二、活动目的1. 增强同学们对登革热的了解,认识到登革热对个人和家庭的危害。

2. 学习预防登革热的基本方法,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3. 培养同学们的健康生活习惯,共同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三、活动时间2023年6月15日,下午第三节课四、活动地点学校多媒体教室五、活动参与人员全校各年级学生及班主任六、活动流程1. 主持人开场主持人首先介绍了本次班会的主题和目的,强调了预防登革热的重要性,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参与。

2. 专家讲座邀请校医为同学们进行登革热的专题讲座。

讲座内容包括:(1)登革热的传播途径和症状;(2)登革热的预防措施;(3)如何处理疑似病例;(4)如何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3. 视频观看播放登革热防治宣传视频,通过生动形象的方式让同学们更加直观地了解登革热。

4. 学生讨论组织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的登革热知识,并提出预防登革热的建议。

5. 总结发言班主任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强调预防登革热的重要性,并要求同学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七、活动内容1. 登革热的传播途径登革热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

病毒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中,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给其他人。

2. 登革热的症状登革热的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头痛、肌肉和关节痛、皮疹、恶心、呕吐、腹泻等。

重症病例可出现休克、出血等症状。

3. 登革热的预防措施(1)清除积水:定期清理积水,避免蚊虫孳生;(2)使用蚊帐、蚊香、电蚊拍等防蚊用品;(3)穿长袖衣物,避免蚊虫叮咬;(4)使用驱蚊剂;(5)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

4. 如何处理疑似病例如果出现登革热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近期的旅行史和接触史。

同时,要做好个人防护,避免传染给他人。

5.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定期清洁家居,减少蚊虫孳生。

《如何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

《如何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主题:《如何预防登革热》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年级建议:五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登革热的定义、症状和传播途径。

3. 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降低登革热在学校和家庭中的传播风险。

教学重点:1. 登革热的定义、症状和传播途径。

2. 预防登革热的方法和措施。

教学难点:2. 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准备:1. 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宣传册、实践活动材料。

二、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登革热吗?它有哪些症状?又是如何传播的呢?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板书: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症状有发热、头痛、关节痛等。

登革热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环节二:讲解登革热知识(10分钟)1. 教师利用课件或视频详细讲解登革热的定义、症状、传播途径等知识。

2. 学生认真听讲,记录重点内容。

环节三:学习预防登革热的方法(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预防登革热的方法和措施,如:清除积水、避免蚊虫叮咬等。

2.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学习如何清除积水、使用驱蚊剂等方法。

环节四:讨论与交流(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学校和家庭中预防登革热?2. 各组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总结并给予表扬。

环节五: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预防登革热的重要性。

2.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编写一篇关于预防登革热的宣传稿。

三、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教学过程环节六: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登革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登革热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2. 学生分析案例,讨论如何避免类似情况发生。

环节七:情景剧表演(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每组编写一段关于预防登革热的情景剧。

《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

《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

《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登革热的定义、传播途径和症状。

3. 提高学生对公共卫生问题的关注和参与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登革热的定义:介绍登革热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这是一种由蚊子传播的疾病。

2. 登革热的传播途径:讲解登革热是通过叮咬感染了病毒的蚊子传播给人类的。

3. 登革热的症状:讲述登革热的常见症状,如发热、头痛、肌肉痛等。

4. 预防登革热的措施:教育学生如何预防登革热的传播,包括清除积水、使用驱蚊剂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登革热。

2. 讲解:详细介绍登革热的定义、传播途径和症状。

3. 互动: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登革热预防措施。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登革热的定义、传播途径和症状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预防登革热的措施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对公共卫生问题的关注和参与意识的提高。

五、教学资源1. 教室内多媒体设备。

2. 登革热的宣传材料和图片。

3. 学生手册或笔记本。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预防登革热。

2. 小组分享: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其他小组成员倾听并给予反馈。

3.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如何正确使用驱蚊剂和清除积水的情景。

4. 问答游戏:设计一些关于预防登革热的问题,让学生参与问答游戏,增强他们的记忆。

七、教学实践1.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社区或学校周边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并记录可能存在积水的地方。

2.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如清理积水、设置驱蚊剂等。

八、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布置相关的家庭作业,如让学生调查家庭成员对预防登革热的了解程度,并提出改进建议。

2. 社区宣传:鼓励学生参与社区宣传活动,如制作宣传海报、发放宣传资料等,向社区居民普及预防登革热知识。

九、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并适时进行调整。

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

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

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登革热的病因、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2、增强学生预防登革热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预防登革热的行动,共同营造健康的生活环境。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登革热的传播途径和症状。

(2)预防登革热的有效方法。

2、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将预防登革热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2)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对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案例分析法四、教学准备1、收集有关登革热的图片、视频、文字资料等。

2、制作多媒体课件。

3、准备一些蚊虫标本和灭蚊工具。

五、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登革热疫情的新闻视频,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预防登革热。

提问:同学们,看完这段视频,你们对登革热有什么感受?2、知识讲解(20 分钟)(1)介绍登革热的病因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这种病毒主要由伊蚊传播。

(2)讲解登革热的症状展示登革热患者的图片,描述其症状,如发热、头痛、肌肉和关节疼痛、皮疹等。

让学生对登革热的症状有直观的认识。

(3)分析登革热的传播途径结合图片和动画,向学生讲解登革热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伊蚊叮咬。

伊蚊在吸食了含有登革病毒的血液后,再叮咬其他人,就可能传播病毒。

3、小组讨论(15 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容易滋生伊蚊?(2)我们应该如何预防伊蚊叮咬?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

4、预防方法(15 分钟)(1)环境整治展示一些环境脏乱差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的环境容易滋生蚊虫。

强调要保持家庭和学校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清理积水,如花盆、水桶、水缸等。

(2)个人防护向学生介绍一些个人防护的方法,如穿长袖衣服、长裤,使用驱蚊剂,安装纱窗、蚊帐等。

(3)灭蚊措施展示灭蚊工具,如蚊香、电蚊拍、灭蚊灯等,讲解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防登革热小学主题班会

防登革热小学主题班会

防登革热小学主题班会一、登革热的病因和传播途径1. 病因: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感染人类的主要传播媒介是伊蚊(即埃及斑蚊)和白纹伊蚊。

2. 传播途径:蚊子叮咬是登革热的主要传播途径,感染者的血液中携带登革热病毒,被感染伊蚊叮咬后,病毒会在蚊子体内繁殖扩散,再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给其他人。

二、登革热的症状和危害1. 症状:登革热的潜伏期一般为3-7天,患者起病时会出现高热、头痛、关节痛、肌肉疼痛、皮疹等症状,病情严重时还可能出现呕吐、出血等。

2. 危害:登革热可以导致患者严重的健康问题,包括严重的脱水、内出血和器官衰竭等,甚至危及生命。

三、登革热的防控措施1. 预防蚊虫叮咬:穿长袖长裤,避免光脚,使用有效的驱蚊剂,特别是在蚊子多的季节和地区,出门前喷洒驱蚊剂。

2. 消除蚊虫滋生地:消除家中和周围环境中的积水,清除花盆、垃圾桶等容易积水的地方,以减少蚊子滋生的机会。

3. 做好卫生防护:保持室内清洁,不让蚊子进入室内,使用蚊帐、蚊香等蚊虫防护用品,避免蚊子叮咬。

4. 加强个人卫生:勤洗手,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生或熟度不够的水果、蔬菜、海鲜等潜在传染源。

四、小学生如何预防登革热作为小学生,我们也应该积极参与到登革热的预防中,以下是一些小学生可以采取的措施:1. 学习防范知识:了解登革热的病因和传播途径,掌握基本的防控措施,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 做好个人防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接触蚊子叮咬。

3. 消除蚊虫滋生地:在家中和周围环境设置防蚊设施,如蚊帐、蚊香等,减少蚊虫滋生的机会。

4. 相互提醒:与同学之间相互提醒,共同营造一个清洁卫生的环境,避免蚊虫滋生。

五、登革热的案例和教育意义引导学生了解一些登革热的实际案例,让他们深刻认识到登革热的危害和重要性,增强他们主动参与登革热防控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登革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增强了自我防范的能力。

《认识登革热,预防保护健康》主题班会教案

《认识登革热,预防保护健康》主题班会教案

《认识登革热,预防保护健康》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健康教育》教材第四章“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具体内容为第三节“认识登革热,预防保护健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登革热的病因、传播途径、主要症状、预防措施等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登革热的病因、传播途径、主要症状及预防措施。

2. 培养学生关注健康、珍爱生命的意识。

3. 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自己及他人健康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登革热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

教学重点:登革热的病因、主要症状、预防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展示登革热病毒模型、宣传册。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登革热患者的图片,引发学生关注,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病吗?如何预防?”2. 讲解:利用PPT,详细介绍登革热的病因、传播途径、主要症状、预防措施等内容。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设想自己所在的小区出现登革热疫情,应该如何采取措施进行防控。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登革热传播途径的选择题,讲解解题思路。

5.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认识登革热,预防保护健康》2. 内容:登革热的病因:登革病毒感染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叮咬传播主要症状:发热、皮疹、肌肉疼痛、关节疼痛等预防措施:防蚊、灭蚊、保持环境卫生、及时就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简述登革热的病因、传播途径、主要症状和预防措施。

2. 答案:(1)病因:登革病毒感染。

(2)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叮咬传播。

(3)主要症状:发热、皮疹、肌肉疼痛、关节疼痛等。

(4)预防措施:防蚊、灭蚊、保持环境卫生、及时就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关注学生的掌握程度,针对不足之处进行调整。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登革热的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

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

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课时:1课时教材:《健康教育》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登革热的传播途径、症状和危害。

2. 培养学生预防登革热的意识和行为。

3. 提高学生健康素养,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内容:一、登革热的认识1. 什么是登革热2. 登革热的传播途径3. 登革热的症状4. 登革热的危害二、预防登革热的方法1. 清除积水,杜绝蚊虫孳生2. 防止蚊虫叮咬3. 关注环境卫生,定期清理卫生死角4. 使用驱蚊剂和蚊帐5. 出现疑似症状及时就医三、班级行动计划1. 制定班级预防登革热计划2. 落实班级预防登革热措施3. 开展班级预防登革热宣传活动4. 定期检查和反馈班级预防登革热工作四、互动环节1. 学生分享预防登革热的方法和经验2. 讨论如何在学校和家庭中实施预防登革热的措施3. 提问解答环节,针对学生关于预防登革热的疑问进行解答五、总结与反思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预防登革热的关键措施2. 学生分享对本节课内容的收获和体会3. 教师强调预防登革热的重要性,提醒学生时刻保持警惕4. 布置课后作业:调查家人和周围人对预防登革热的认识和做法,并提出改进建议教学评价:1. 学生对登革热的认识程度2. 学生掌握预防登革热的方法和措施3. 学生参与班级行动计划的积极性和执行力4. 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六、登革热的全球和地区流行情况1. 登革热的全球流行情况2. 我国登革热的流行情况3. 登革热流行区域的特征七、登革热的诊断与治疗1. 登革热的诊断方法2. 登革热的治疗方法3. 登革热的并发症及预防八、学生生活中的预防措施1. 校园内预防登革热的措施2. 家庭中预防登革热的措施3. 外出旅行时预防登革热的措施九、班级预防登革热宣传活动1. 设计班级预防登革热宣传海报2. 拍摄班级预防登革热宣传视频3. 开展班级预防登革热宣传活动十、总结与反思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预防登革热的关键措施2. 学生分享对本节课内容的收获和体会3. 教师强调预防登革热的重要性,提醒学生时刻保持警惕4. 布置课后作业:调查家人和周围人对预防登革热的认识和做法,并提出改进建议教学评价:1. 学生对登革热的全球和地区流行情况的了解程度2. 学生对登革热的诊断与治疗知识的掌握情况3. 学生在生活中实施预防登革热措施的情况4. 学生参与班级预防登革热宣传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5. 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十一、登革热的预防策略1. 个人预防策略穿着长袖衣物使用防蚊剂避免在黄昏和清晨户外活动2. 社区预防策略社区清洁活动清除积水社区蚊虫密度监测十二、登革热的防控政策与法规1. 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登革热防控政策2. 公共卫生法规在登革热防控中的应用3. 学校和社区在登革热防控中的责任与义务十三、案例分析与讨论1. 分析登革热疫情案例2. 讨论案例中采取的有效防控措施3. 学生模拟疫情防控人员进行角色扮演十四、登革热的科学普及1. 登革热的科学普及知识传播2. 利用媒体和网络进行登革热防控宣传3. 开展登革热科普教育活动十五、总结与反思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预防登革热的关键策略和政策法规2. 学生分享对本节课内容的收获和体会3. 教师强调预防登革热的重要性,提醒学生时刻保持警惕4. 布置课后作业:结合所学内容,为社区或学校设计一份预防登革热的宣传方案教学评价:1. 学生对登革热预防策略的理解和应用能力2. 学生对登革热防控政策与法规的掌握情况3.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与讨论,解决问题的能力4. 学生对登革热科学普及活动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5. 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对社区或学校预防登革热宣传方案的实际应用价值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登革热的传播途径、症状和危害2. 预防登革热的方法和措施3. 登革热的全球和地区流行情况4. 登革热的诊断与治疗5. 学生生活中的预防措施6. 登革热的预防策略7. 登革热的防控政策与法规8. 登革热的科学普及难点:1. 理解登革热的传播途径和症状,以及其对人体的危害2. 掌握预防登革热的具体方法和措施,并在生活中加以应用3. 了解登革热的全球和地区流行情况,以及其流行区域的特征4. 理解登革热的诊断方法,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治疗5. 在生活中实施预防登革热的措施,特别是在校园和家庭环境中的应用6. 理解和应用登革热的预防策略,包括个人和社区层面的措施7. 理解和掌握登革热的防控政策与法规,以及在实际中的应用8. 设计和实施登革热的科学普及活动,以提高公众的防控意识。

《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

《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

《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登革热的定义、传播途径和症状。

2. 培养学生预防登革热的意识和行为。

3. 提高学生公共卫生素养,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登革热的定义:介绍登革热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这是一种由蚊子传播的传染病。

2. 登革热的传播途径:讲解登革热是通过叮咬感染了病毒的蚊子传播给人类的。

3. 登革热的症状:讲述登革热的典型症状,如发热、头痛、关节痛等。

4. 预防登革热的措施:教育学生如何预防登革热,包括灭蚊、防蚊、清除积水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传染病的概念,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预防登革热。

2. 讲解:详细讲解登革热的定义、传播途径、症状和预防措施。

3. 互动: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预防登革热,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

4. 总结:强调预防登革热的重要性,提醒学生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登革热的定义、传播途径和症状的了解程度。

2. 学生掌握预防登革热的措施的情况。

3.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教学资源1. 教案、PPT课件、挂图等教学资料。

2. 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教学素材。

3. 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在社区或学校中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预防登革热。

2. 展示与分享:每个小组选择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并邀请其他同学提出意见和建议。

3. 角色扮演: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如科学家、医生、社区工作者等),通过角色扮演来演示如何向他人传达预防登革热的知识。

七、实践活动1. 制作宣传海报:学生分组合作,制作关于预防登革热的宣传海报,包括预防措施、登革热的症状等。

2. 社区服务: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清洁活动,如清除积水、灭蚊等,以实际行动宣传预防登革热的重要性。

八、作业布置1. 编写一篇关于预防登革热的短文,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个人经验,总结预防登革热的措施。

小学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PPT课件

小学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PPT课件

0 7
虫的孳生地。
怎样预防登革热
适当丢弃空瓶 子、空罐子 填平凹陷的地面
怎样预防登革热
睡觉的时候要挂蚊 帐、点蚊香。
出门郊游要穿长袖 衣裤,涂防蚊水。
如果出现发热、头 痛等登革热类似
症状要马上到医院 就诊
注意个人防护:
谢谢!
登革熱防治需要大家的參與
伴面、颈、胸部潮红,结膜充血。
登革热的临床症状
登革热病人 胸前的皮疹 皮疹:于病程 5~7日出现为多 样性皮疹、皮下 出血点等
登革热的临床症状
01
有出血倾向,一般在病程5~8日牙龈出血、鼻衄、消化道 出血、皮下出血、咯血、血尿、阴道出血或胸腹腔出血。
02
严重的有多器官大量出血、 肝肿大,少数会引起休克。
登革热的类型

登革出血热:以高热、 出血(如

出现牙肉和鼻孔出血)、 休克和高

病死率为特征,是较为 严重的一种

临床类型。
传播登革热的蚊子
白纹伊蚊也叫 花斑蚊,是一 种白昼
器积水中孳生, 如花盆、缸罐、 轮胎、
活动、喜好人 血的蚊子。伊 蚊多在室外
树洞等。特别 值得注意的是 轮胎积水是
吸血攻击人。 它们主要在人 工或植物容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预防登革热 从我做起
汇报人姓名
——丰乐小学四(4)中队预 防登革热主题班会
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蚊虫传播的病毒 性虫媒病,也就是通过蚊虫的刺 叮吸血传播的。它的病原是登革 病毒,重要媒介是埃及伊蚊和白 纹伊蚊。
登革热的危害
主要流行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100多个国家和 地区,威胁着全球2亿以上人口的健康,每年 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的发病人数有数千万人, 有50万的住院病例,其中90%的病人是15岁 以下的儿童,平均的死亡率为5%,死亡在2 万人以上,它是仅次于疟疾的重要热带病。

2024年《如何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精彩教案

2024年《如何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精彩教案

2024年《如何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精彩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登革热的基本知识,包括传播途径、症状和危害。

3.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共同为预防登革热做出贡献。

二、教学重点1.登革热的基本知识。

2.预防登革热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真正意识到登革热的危害,从而自觉采取预防措施。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登革热疫情,引起学生关注。

(2)学生分享自己对登革热的了解。

2.登革热知识讲解(1)教师简要介绍登革热的基本知识,包括传播途径、症状和危害。

(2)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3.预防登革热方法探讨(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预防登革热。

(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预防登革热的方法。

4.预防方法分享(1)各小组代表分享本组的预防方法。

5.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培养(2)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

6.团队合作活动(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活动,如制作预防登革热宣传海报、编排预防登革热情景剧等。

(2)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

五、教学延伸1.课后实践: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制定家庭预防登革热计划,并向家人宣传预防知识。

2.家长参与:邀请家长参加班会,共同学习预防登革热知识,共同为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

六、教学反思1.教师反思本次班会的教学效果,分析优点和不足。

2.学生反思自己在班会中的表现,提出改进措施。

七、教学评价1.学生对登革热知识的掌握程度。

2.学生预防登革热方法的运用能力。

3.学生良好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情况。

八、教学资源1.图片、视频素材。

2.预防登革热宣传资料。

3.学生作品展示。

九、教学时间1课时十、教学建议1.教师在讲解登革热知识时,尽量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便于学生理解。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4.课后实践和家长参与环节,可以增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感,提高预防登革热的效果。

重难点补充:1.登革热危害意识培养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登革热如果不及时治疗会有什么后果吗?学生A:可能会死亡吧?教师:对,这是一种严重的后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例数
4000 3000 2000 1000 0 5 1
8~10月报告病例占92.4% 7~11月报告病例占99.1%
3293 2808
2 2
3 3
8 4
11 5
37 6 月份
340 7 8 9 10
560 52 11 12
登革热的传播媒介是 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
传播途径
外潜伏期:8~14日
4.避免在“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在
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5.防止积水,清除伊蚊孳生地; 6.尽量避免用清水养植植物; 7.对于花瓶等容器,每星期至少清洗、 换水一次,勿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 把所有用过的罐子及瓶子放进有盖的 垃圾桶内。
1.登革病毒经蚊子叮咬而传播,主要是 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 2.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传播登革热、因 此接触登革热患者不会被传播。 3.清除积水可以有效预防登革热。 4.目前无特效药、无疫苗,防蚊灭蚊是 预防的重点。

蚊类属全变态昆虫; 生活史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
成蚊



幼虫
登革热与蚊子息息相关!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 通过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 染病,必须由病媒蚊叮咬才 能从人传给人。 5000
三红征(面部、颈 部、胸部潮红、结 膜充血) 多样性皮疹(麻疹 样、猩红热样) 出血倾向 白细胞明显下降或 血小板减少



发病前14天内到过有登革热流行的地区 发病前14天内有可疑蚊虫叮咬史 出现上述登革热样症状
请您:
立即与我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取得联系 及时进行有关登革热的实验室检查以便尽 快确诊,避免病人和密切接触者被蚊虫叮 咬以防止进一步传播
帶病毒蚊
健康人士
潜伏期:3~15日 常见为5~8日
患病者
当人被带病毒的蚊子叮咬后,病毒会
从蚊子的唾液进入人体血液而感染
如果患者在刚发烧前至退烧期內(大
约6~7日)被蚊叮咬,病毒就有可能 传给蚊子继而传播开去
与患者接触是不会被传染的


突然起病 迅速高热(可达39~ 40℃,少数患者表现为 双峰热) 三痛及疲乏症状(头、 眼眶、肌肉关节)

防蚊灭蚊是关键 蚊子的一生都要经过卵→幼虫→蛹→成 虫(蚊子)这四个时期。 前三个时期蚊卵、幼虫、蛹都生活在水 里。 及时清除积水是有效防蚊的关键

1.到登革热流行区旅游或生活,应穿
着长袖衣服及长裤,并在外露的皮肤 及衣服上涂蚊虫驱避药物; 2.如果房间没有空调设备,应装置蚊 帐或防蚊网; 3.使用家用杀虫剂杀灭成蚊,并遵照 包装指示使用适当的分量;
谢 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