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放手”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数学教学“放手”的策略

传统数学教学对学生限制严格,显得僵化、刻板,教师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本人在教学中十分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并在参与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培养能力,促进其发展。下面,结合我们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放手让学生尝试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天生具有好奇心,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什么都想亲自试一试,并希望自己是一个成功者。有的例题往往有这样的要求:“请把这道题做完”“接下来该怎样计算”等等。这些都需要教师提供一个机会,即放手让学生尝试。例如,以教学“约分”为例,出示例题:把化简。

(1)看到例题首先想到什么?

(2)你准备怎样化简呢?化简结果是多少?(学生尝试化简。)

(3)汇报尝试结果:。

(4)尝试比较的大小。(小组合作,把同样的长方形纸按照化简后的分数,画出它们的阴影部分,看看谁大谁小,你发现了什么?) (5)为什么一样大?说明理由,并比较哪个分数最简明?

……

这样放手让学生尝试,把学生推到学习的主体位置上,把学习的主动权切实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尝试中得到了解,在“尝试”中得到发现,在“尝试”中学会创新,同时也满足了学生亲自“试一试”,并获得成功的心理需求。

二、放手让学生猜想

数学猜想实际上是一种想象,是人们的思维在探索数学规律本质时的策略。它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能获得数学发展的机会,能锻炼数学思维。如在“圆的周长”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学具:若干个大小不一的圆、一根绳子、一把米尺、一个圆规。问:“要研究圆的周长,你有什么办法?”学生经过观察、思索、动手操作,并提出猜想:“可用绳子绕圆的一周,量出绳子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可把圆片放在米尺上滚动一周,量出它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对于这个圆,用绳子量出它的周长,再用这个绳子的长度去量一量这个圆的直径,看看圆的周长到底有几个直径那么大?”“我用圆规画圆,直径越长,圆的周长就越长,我看圆的周长与直径有一定的关系。”由此可见,通过学生的自主猜想,既诱发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加快了知识形成的进程,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发展了学生的潜在能力。

三、放手让学生发现

现代教学理论表明:“只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放手让学生研究,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研究问题的过程,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如教学“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时,首先让学生突破只看个位的思维定势,让学生猜一猜:“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

生1:个位是3、6、9的数就能被3整除;生2:个位是奇数……然后自己举例验证自己的猜想(发现猜想不完全正确)。其次,展开研究特征,写出能被3整除的两位数若干个,小组合作研究(交换个位

和十位上的数字,判断是否还能被3整除),你发现了什么规律?验证自己发现的规律;(用三位数、四位数、五位数……)最后,小组交流,总结自己发现的规律。

这样,通过猜想、研究、验证等一系列的过程,充分放手让学生研究、发现归纳规律,学生不仅学会研究问题的方式方法,而且还培养了自主学习的意识。

四、放手让学生应用

数学本身就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课堂上,把数学经验生活化,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教师要结合日常生活情形丰富、复杂的特点,设计开放的实践活动,放手让学生应用,促进自身主动发展。如教学“求平均数”的最后,我设计了下面一道开放题,放手让学生应用、再创造。要求学生自己选择内容去填,可以自由讨论、调查,并求出它们的平均数。这样设计,乍看这题并没有特殊,但通过学生调查、收集、处理信息等,不但给学生思维的广阔性,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另外,我还让学生自己设计数学小报开辟数学园地介绍有关数学知识,开设数学信箱,开展有关数学图形、图案设计的展览等多种形式的活动。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现代的教学理念出发,彻底转变师生的角色,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主动尝试、探索、应用,主动构建知识;设计开放性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全方位参与创设条件,这样能更好地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心理需要,使学生良好的

个性品质得到充分发展;能更好地启迪思维,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作者单位:江苏省金坛市朝阳小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