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药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分析

合集下载

热毒宁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96例疗效分析

热毒宁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96例疗效分析

热毒宁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96例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

方法192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6例,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96例给予病毒唑治疗。

治疗期间观察体温、大便次数及性状改变,大便镜检轮状病毒,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治疗组96例全部治愈,总有率100%,80例显效,显效率80%。

对照组86例治愈,总有效率90%,10例无效后改为热毒宁注射液治愈,显效36例,显效率38%。

两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热毒宁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无不良反应、疗效显著。

【关键词】热毒宁注射液;轮状病毒;肠炎在病毒性腹泻中,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发病率很高,约占小儿腹泻的60%,多见于6个月~2岁婴幼儿。

症状也较重,多在秋冬季节发病,主要病原体是轮状病毒,发病期间常因呕吐、腹泻较重而引起水电解质紊乱、脱水、休克等症状,且无特殊治疗药物。

一般多采用病毒唑抗病毒,补液、止泻等治疗,病程长,显效慢。

我科自2006年7月至2008年4月采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96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92例轮状病毒感染患儿均有急性腹泻伴发热、呕吐,以水样便或蛋花汤样便为主,多并发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大便镜检轮状病毒阳性。

按住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96例,男52例,女44例,平均年龄1.3岁。

对照组96例,男50例,女46例,平均年龄1.5岁。

两组病例在年龄、病程及临床表现方面无显著差异。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0.6 ml/kg,加入10%葡萄糖液或加入5%葡萄糖液100~150 ml中静脉点滴,1次/d。

对照组给病毒唑10 mg/kg,加入5%葡萄糖液100~150 ml中静脉点滴。

对症治疗两组相同,发热给萘普生退热,呕吐者应用爱茂尔,应用微生态制剂思密达等保护肠黏膜,脱水者加口服补液盐(ORS)并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复合乳酸菌胶囊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分析

复合乳酸菌胶囊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分析

复合乳酸菌胶囊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分析史瑞芳【摘要】目的:观察复合乳酸菌胶囊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者112例,将其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6例.2组均给予对症治疗,并加用蒙脱石散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使用复合乳酸菌胶囊.对比2组患儿临床疗效、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心肌酶谱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6.43%;对照组有效率为78.57%,观察组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较对照组低,观察组LDH、AST及CK-MB水平均较对照组低,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治疗中联合应用复合乳酸菌胶囊,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有效缓解患儿肠道炎症,减轻心肌损伤,并能避免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期刊名称】《甘肃科技纵横》【年(卷),期】2018(047)001【总页数】3页(P80-82)【关键词】复合乳酸菌胶囊;轮状病毒性肠炎;血清炎性因子;不良反应【作者】史瑞芳【作者单位】中核兰州铀浓缩有限公司职工医院,甘肃兰州 73006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5.7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又称婴儿秋季腹泻,是儿科常见消化道传染性疾病,主要致病原为轮状病毒。

本病潜伏期短、起病急及病情重:感染轮状病毒时常伴有腹泻、呕吐等症状,且易发生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异常情况,严重影响患儿呼吸及心血管功能及身体发育,甚至引发休克[1]。

目前西医常给予体液补充、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纠正、饮食调理等对症治疗,但临床治疗效果欠佳。

复合乳酸菌胶囊是一种纠正肠道菌群失调的药物,有关研究表明[2]:在对症治疗、口服蒙脱石散基础上加用复合乳酸菌胶囊可有效调理肠道微生态,并能促使肠道功能恢复正常。

本研究将观察复合乳酸菌胶囊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将2015年4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12例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儿科疾病诊断标准》中有关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诊断标准[3];(2)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便轮状病毒抗原呈阳性;(3)大便次数超过3次/d,且粪便为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4)便常规检查无或少量白细胞,且大便轮状病毒抗原呈阳性;(5)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热毒宁联合小儿氨基酸注射液对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热毒宁联合小儿氨基酸注射液对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热毒宁联合小儿氨基酸注射液对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热毒宁联合小儿氨基酸注射液在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中的效果及安全性。

热毒宁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能帮助缓解病情。

小儿氨基酸注射液则可以帮助恢复患儿体内蛋白质的代谢平衡,提高免疫力。

本研究采用临床试验设计,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同时对安全性进行评估。

结果显示,热毒宁联合小儿氨基酸注射液在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该治疗方法对轮状病毒性肠炎具有一定的疗效,对未来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展望。

【关键词】热毒宁、小儿氨基酸注射液、轮状病毒性肠炎、治疗效果、安全性、作用机制、临床试验、综合分析、研究启示、未来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轮状病毒性肠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肠道疾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或接触传播引起。

该病症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呕吐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严重影响患儿的健康。

目前,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治疗主要是通过支持性疗法和症状缓解来提高患儿的康复速度。

在这种背景下,本研究旨在探讨热毒宁联合小儿氨基酸注射液对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通过临床试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我们希望能够发现该联合治疗在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中的疗效及安全性表现,为进一步完善治疗方案和提高患儿的康复率提供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探讨热毒宁联合小儿氨基酸注射液对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轮状病毒性肠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感染病症,主要表现为腹泻、呕吐、发热等症状,给患儿及家庭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目前,针对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支持性治疗,缺乏有效的特异性药物。

本研究旨在通过临床试验,评估热毒宁联合小儿氨基酸注射液对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治疗效果,探讨其安全性及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为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提供更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减轻疾病对患儿及其家庭造成的负面影响,进一步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α-干扰素、病毒唑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比较

α-干扰素、病毒唑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比较
042)。
2
儿 轮 状 病 毒肠 炎 50 例 [ J ] . 吉 林大 学 学报 ( 医 学 版) ,
2006, 04: 729. [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卫防急发 (93) 第 37 号文, 中国腹
泻病诊断治疗方案 (T ).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1998, 13 (6 ) :
2 实验室检 查 治疗前稀水 样或蛋花样便 59 例, 稀糊便 19 例; 治疗组镜检偶见 白细胞 3 例, 对照组 4 例; 治疗组脂肪球 23 例, 对照组 25 例; 所有病例大便培养均无细菌生长。 3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合理喂 养 、 口服思密 达及补液、
面的受体结 合, 通 过一系 列中间代 谢使多 种胞浆 酶激活, 这些 酶抑制了 病毒的 复制、 转录、 翻译、 装配与 释放, 从而干 扰病毒 核酸及蛋白质合成, 并 引导宿主细胞产生持续 数日的抗病毒状 态 。 另外 Α 2干扰素还能增强机体 免疫功能, 当 病毒感染小儿机 体 后, 加用外源性 Α 2干扰素可增 强机体抗病 毒能力, 又可调节 免疫活性细 胞的功 能, 对 多种病毒 性疾病 均有疗 效, 从 而达到 治疗目的。 在本研 究中 我们 试用 Α 2干扰 素 治疗 小 儿秋 季腹 泻, 有效 率 、 止 泻时间及平 均住院 日均与对 照组有 显著差 异, 而 且无明 显不良反应 。 参考文献
3812384 . [ 3 ] 方鹤松, 魏承毓, 段恕诚, 等 . 腹泻疗 效判断标准的补充建
讨 论 小儿轮状病 毒感染性肠 炎, 发 病率高, 急性 起病, 症状较 其它病毒 性肠炎 严重, 临床出 现以腹 泻为 主的一 系列胃 肠功 能紊乱 症状。 由于缺乏特效治疗药物, 其临床治疗方法也多样 化, 多选用对 症 、 微生态调 节剂、 肠粘膜保护 剂 、 抗病 毒感染等 方法治疗 , 但疗效往往不确切。 轮状病毒属RN A 病毒, 其致 病机理为轮 状病毒浸入 肠道后 在小肠绒 毛顶端 的柱状 上皮内 复制, 使细胞发生空 泡变性和坏死, 其绒毛肿胀、 排列紊乱和变 短, 受累的肠粘膜上 皮细胞脱落, 遗漏不规则的裸露病 变, 致使

金双歧联合杜拉宝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

金双歧联合杜拉宝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

金双歧联合杜拉宝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轮状病毒肠炎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

大多发生在秋冬季节,以腹泻、呕吐、发热为主要表现,常伴发脱水、酸中毒,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为观察金双歧联合杜拉宝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现将我院2005年10月~2006年2月门诊及住院中诊断为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

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选择我院2005年10月~2006年2月门诊及住院急性腹泻患儿70例。

1.2 诊断标准: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局1998年制定的轮状病毒肠炎诊断标准。

1.3 一般资料:患儿均系腹泻流行期间急性腹泻患儿,病程3天以内,年龄6个月~1岁半。

粪便均为稀水样或蛋花样,多数病例大便常规未检出白细胞、红细胞,少数白细胞≤3/HP。

粪便细菌培养均阴性,均采用新鲜粪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或金标免疫斑点法检测患儿粪便轮状病毒抗原阳性。

就诊前均未服用任何益生菌制剂。

据1992年腹泻病诊断分型,均为轻至中度病例,营养状况均属正常。

其中男40例,女30例。

伴发热50例。

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

2 治疗方法2.1 治疗组35例,用金双歧片(内蒙古双奇药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生产批号:国药准字19980004)1片/次,3次/天,疗程5~7天。

杜拉宝(四川百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2005)1~9月(体重<9 kg)10 mg/次,口服3次/天,9~30月(9~13 kg)20 mg/次,口服3次/天。

对照组35例,口服杜拉宝片,剂量同上。

两组均不用抗生素和止泻收敛药。

均给予口服或静脉补液纠正脱水及酸中毒,并予无乳糖饮食。

2.2 疗效判断标准[1]:显效:用药72小时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

有效:用药72小时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明显改善。

无效:用药72小时后粪便性状及次数及全身症状无好转,甚至恶化。

2.3 统计学方法:两组疗效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与蒙脱石散剂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

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与蒙脱石散剂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

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与蒙脱石散剂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目的观察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联用蒙脱石散剂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

方法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250例随机分为2组。

治疗组130例,联合运用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和蒙脱石散剂;对照组120例,单用蒙脱石散治疗。

剂量: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12月患儿,每次0.1g,12~30个月患儿,每次0.2g,3次/日,口服。

蒙脱石散剂:≤12个月患儿,(1/3包)/次,12~30个月患儿,(1/2)包/次,3次/日,口服,治疗72h。

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8.5%和95%,对照组分别为43%和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与蒙脱石散剂联用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显著。

标签: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蒙脱石散剂;轮状病毒性肠炎轮状病毒(RV)是秋冬季小儿腹泄病最常见的病原体,潜伏期为1~3日,起病急,常伴有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一般无明显中毒症状,在发病初期即发生呕吐而后出现腹泻,大便次数增多,在10次/日以内,亦可达数十次,呈水样或蛋花样,无腥臭味,常出现脱水和酸中毒症状[1]。

我科于近2年应用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和蒙脱石散剂联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比单用蒙石散剂治疗疗效显著。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住院患儿250例,年龄4~30个月,粪便为稀水或蛋花样,镜检除少数有少许脂肪滴或红细胞、白细胞外,余均无异常,大便培养均无细菌生长。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粪便RV-Ag均为阳性,依据1992年腹泻病诊断分型标准[2],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分布上经χ2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1)。

表1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病例分布情况组别1例数1男1女10~12月112~24月124~30月1发热1呕吐1轻度脱水1重度脱水1入院前病程(d)治疗组1130178152156152122 152 148 1 102 1 28 1 1.8±0.8对照组1120 170 150 152 1 48 1 20 145 140 198 1 22 1 1.7±0.81.2治疗方法治疗组两药联用,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剂:≤12个月患儿每次0.1g,12~30个月患儿每次0.2g,3次/日,口服;蒙脱石散剂:≤12个月患儿,(1/3包)/次,12~30个月患儿,(1/2)包/次,3次/日,口服。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分析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分析
2O1 4 t o Ma r c h 2 O1 6 we r e d i v i de d i n t o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a nd o bs e r va t i o n gr o u p a c c o r di n g t o d i f f e r e n t t r e a t me n t me t h o ds .Th e c l i ni c a l s y mpt o m i mp r ov e me nt a nd t r e a t me nt e f f _ e c t of t he t wo g r ou p s we r e o b s e r v e d a nd c o mp a r e d .Re s u l t s Th e d e f e r v e s c e n c e t i me a n d c l i ni c a 1 s y mp t o m d i s a p p e a r i n g t i me i n t h e ob s e r v a t i on g r o u p we r e s h o r t e r t ha n t he c o nt r o l g r o u p f 尸<O . 0 5 1 .Th e t o t a l e f f e c t i v e r a t e wa s 91 . 7 6 % i n t h e o bs e va r t i o n g r o u p ,n o o b v i o us a d ve r s e r e a c t i o n o c c u r r e d ,a n d t he t o t a l e ie r c t i ve r a t e
d o i :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6 7 4 — 9 3 ( ) 8 2 0 1 6 3 3 1 2 9 Cur a t i v e Ef f e c t o f Re d I 1 ’ n i n 2 I n j e c t i o n i n t h e Tr e a t me n t o f

胃肠安丸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临床分析

胃肠安丸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临床分析

0 引言
小儿感染性腹泻病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急性肠道感 染。 常见病原体包括轮状病毒、 大肠杆菌、 诺如病毒、 志贺痢 疾杆菌、 沙门菌、 空肠弯曲菌、 耶尔森菌等。 其中轮状病毒为 小儿秋冬季消化道感染最常见病毒 [1]。 轮状病毒性肠炎是由轮状病毒所致的急性消化道传染 病。 病原体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 主要临床表现为急性发热、 呕吐及腹泻。 病程大多较短, 可出现流行或大流行。 潜伏期约 2~3 天, 大多症状较轻, 少数婴儿可出现重症甚至致死表现。 主要症状为水样泻, 大便每日可达10~20 次, 伴呕吐。 部份有 发 热、 腹 胀。 半 数 左 右 患 儿 有 轻 至 中 度 脱 水, 或伴电解质紊 乱。 病程一般5~7 天, 少数可在10 天以上。 在免疫功能低下患 儿, 可发生慢性轮状病毒性肠炎, 粪便长期排病毒, 成为传染 源。 目前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无有效的针对性西药治疗, 多采用广谱抗病毒药物如: 利巴韦林; 微生态制剂如: 双歧杆 菌; 胃肠粘膜保护剂如: 蒙脱石散, 饮食调整剂营养支持等 [2]。 目前胃肠安丸作为纯中药制剂, 由沉香、 木香、 檀香、 麝香、 大 黄、 巴豆霜、 枳壳、 厚朴、 川穹、 大枣10 味中药制成。 具有抗病 毒、 缓解胃肠道症状等功能, 逐渐用于小儿感染性腹泻的临 床治疗 [3-4]。 本研究旨在观察胃肠安丸在治疗小儿轮状病毒 性肠炎有效性。
Clinical Analysis of Weichang’ an Pill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Rotavirus Enteritis
Dai Wen-qiong
(Pediatric department of Baoding First Central Hospital,Baoding,Hebei,China)

培菲康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及对患儿肠道菌群的影响分析

培菲康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及对患儿肠道菌群的影响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在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治疗中辅以培菲康治疗的价值。

方法:试验者为2021.01至2022.12在院治疗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80例,以随机双盲法分组,将40例接受蒙脱石散者设为对照组,另一组设作观察组,患儿数量是40例,治疗方案为联用培菲康与葡萄糖酸锌,比对用药疗效差异。

结果:观察组用药总疗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肠道菌群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以培菲康作为辅助治疗药物,利于提升用药疗效的同时,还能起到改善肠道菌群指标的作用,适宜推广。

【关键词】轮状病毒性肠炎;小儿;培菲康;疗效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作为临床常见疾病类型,秋冬季属于此疾病高发时间,小儿作为主要患病群体,以腹泻、呕吐、发热等症状为主要表现,可经粪口传播,其发生与感染轮状病毒有关,一旦发病后未及时治疗,易引发患儿体内发生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情况,甚至于威胁其生命,故而积极提供有效治疗则显得至关重要[1-2]。

本试验以分析将培菲康作为辅助药物对患儿治疗的价值,分析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对象为2021.01至2022.12就医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病例数量共计有80例,分组依据是随机盲选法,对照组:年龄最高和最低在2个月至8岁,均龄4.07±0.58岁;男患儿24例,女患儿16例;病程最高在6d,最低为10h,均值2.07±0.49d;观察组:年龄方面最高为8岁,最低为1岁,年龄均值是4.24±0.62岁;病程方面最低与最高在10h、5d,均值为2.05±0.44d;男女患儿各有20例。

对组间资料以统计学实施分析后显示,P>0.05,符合对照研究要求与医学伦理学要求。

1.2方法2组患儿入院后为其以蒙脱石散对其胃肠黏膜进行保护,经静脉滴注或者口服方式补液;对照组以蒙脱石散(H19980050,浙江海力生制药)药物治疗,以温开水进行冲服,若患儿年龄在1岁以下,每次用药剂量是1g;若患儿年龄在1岁至2岁,每次口服量为2g;若患儿年龄≥2岁,单次口服量是3g;观察组则提供培菲康散(S1*******,上海信谊药厂)和葡萄糖酸锌颗粒(H33022339,浙江杭康药业),其中培菲康用温水冲服,1岁以下患儿单次服用量为0.5g;1-5岁患儿,单次服用量为1g;6岁以上患儿,单次服用量为2g;3次/日。

利巴韦林联合肠炎宁糖浆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临床效果

利巴韦林联合肠炎宁糖浆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临床效果

利巴韦林联合肠炎宁糖浆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临床效果[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利巴韦林联合肠炎宁糖浆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4月-2019年10月收治的86例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相同例数的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儿43例。

对照组患儿给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利巴韦林联合肠炎宁糖浆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腹痛消失时间、恶心呕吐消失时间以及腹泻消失时间。

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67%,与对照组患儿的81.40%比较,明显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与对照组患儿比较,观察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腹痛消失时间、恶心呕吐消失时间以及腹泻消失时间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利巴韦林联合肠炎宁糖浆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满意,可以有效的缩短患儿病程,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在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利巴韦林;肠炎宁糖浆;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治疗效果;安全性Clinical effect of ribavirin combined with enteritis syrup in the treatment of infantile rotavirus enteritis[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ribavirin combined with enteritis syrup in the treatment of infantile rotavirus enteritis.Methods: 86 children with rotavirus enteriti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8 to October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They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the same number of case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ith 43 children in each group.Children in the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ibavirin, while childre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ibavirin combined with enteritis syrup. The clinical efficacy, time to return to normal temperature, time to disappear abdominal pain, time to disappear nausea and vomiting, and time to disappear diarrhea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total clinic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7.67%, significantly improved compared with 81.40%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time to return to normal temperature, the time to disappear of abdominal pain, the time to disappear of nausea and vomiting and the time to disappear of diarrhea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P<0.05).Conclusion: ribavirin combined with enteronin syrup in the treatment of infantile rotavirus enteritis has a satisfactory clinical effect, can effectively shorten the course of infantile rotavirus enteritis,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s low, has the value of clinical application.[key words] ribavirin;Enteric syrup;Children;Rotavirus enteritis;Therapeutic effect;security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是由于感染轮状病毒导致的,又称为秋季腹泻,多发生与6个月~2岁的婴幼儿,约占小儿腹泻病的40%~60%[1]。

利巴韦林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观察

利巴韦林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观察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与贡献
治疗效果显著
研究结果表明,利巴韦林在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时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能够明显缩短病程和缓解症状,对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具有积极的影响。
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利巴韦林作为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为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有望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的治疗策略。
揭示作用机制
察并及时处理。
05
利巴韦林治疗轮状病毒性 肠炎的不良反应与注意事

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
常见不良反应
利巴韦林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 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通常症状较轻微,无需特殊处 理。
罕见不良反应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皮疹、头痛、眩晕等过敏反应,应立即 停药并就医。
处理方法
对于轻微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等,可适当减少药物 剂量或调整服药时间;对于严重的过敏反应,如皮疹、头 痛等,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病毒感染
轮状病毒是引起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主要病原体,通过胃肠道 感染,侵犯小肠上皮细胞,导致腹泻、脱水等症状。
环境因素
气候变化、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等环境因素可增加感染风 险。
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表现
01
02
03
腹泻
大便次数增多,水样便或 蛋花样便,部分患者伴有 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

研究通过对利巴韦林作用机制的深入探讨,揭示了其对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其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不足与展望
• 样本量较小: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样本量相对较小,可能影响结果的普遍性和可靠性。未来可以通 过扩大样本量来进一步验证利巴韦林的治疗效果。
• 缺乏对照组:研究未设置对照组,无法对利巴韦林的治疗效果进行更为准确的评估。未来可以通过设立对照组 来进一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

葡萄糖酸锌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腹泻的疗效分析

葡萄糖酸锌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腹泻的疗效分析

葡萄糖酸锌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腹泻的疗效分析张建宁【期刊名称】《海南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24)003【摘要】目的:研究葡萄糖酸锌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腹泻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7年4月期间因轮状病毒性肠炎腹泻在宝鸡市中心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接受葡萄糖酸锌联合常规治疗的观察组、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0天,测定血清中炎症细胞因子、免疫球蛋白、补体含量,外周血中 T 细胞亚群的含量及粪便中肠道菌群的含量.结果:治疗后10天,两组血清中T N F-α、IL-1β、IL-8、sIL-2R、DA O、D-乳酸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CD8+的含量、粪便中大肠埃希菌的含量均低于治疗前,血清中C3、C4、IgA、IgG 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CD3+、CD4+的含量以及粪便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含量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血清中T N F-α、IL-1β、IL-8、sIL-2R、DA O、D-乳酸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CD8+的含量、粪便中大肠埃希菌的含量均低于对照组,血清中C3、C4、IgA、IgG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CD3+、CD4+的含量以及粪便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葡萄糖酸锌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腹泻能够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应答及肠黏膜屏障功能.%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icacy of adjuvant zinc gluconate therapy for infantile rotavirus enteritis diarrhea. Methods:Children who were hospitalized in Baoji Central Hospital due to rotavirus enteritis diarrhea between March 2014 and April 2017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and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who received zincgluconate combined with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the control group who received conventional treatment.The contents of inflammatory cyto-kines,immunoglobulin and complement in serum,the contents of T cell subsets in peripheral blood and the contents of intesti-nal flora in feces were determined before treatment and after 10 days oftreatment.Results:after 10 days of treatment,TNF-α, IL-1β,IL-8,sIL-2R,DAO and D-lactic acid contents in serum,CD8+contents in peripheral blood as well as E.coli contents in feces of both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whereas C 3,C4,IgA and IgG contents in serum,CD3+and CD4+contents in peripheral blood as well as bifidobacterium and lactobacillus contents in fece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P<0.05),and TNF-α,IL-1β,IL-8,sIL-2R,DAO and D-lactic acid contents in serum,CD8+content in peripheral blood as well as E.coli content in feces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whereas C 3,C4,IgA and IgG contents in serum,CD3+and CD4+contents in peripheral blood as well as bifidobacterium and lactobacillus contents in fe-ce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Adjuvant zinc gluconate therapy for infantile rotavirus en-teritis diarrhea can inhibit 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 and improve the immune response and intestinal mucosal barrier function.【总页数】4页(P342-345)【作者】张建宁【作者单位】陕西省宝鸡市中心医院儿科,陕西宝鸡 721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6.1【相关文献】1.腹泻贴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100例 [J], 王葽;朱云;王睿林;王立福;何婷婷;王仲霞2.葡萄糖酸锌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观察 [J], 田小燕;贾鲲鹏3.葡萄糖酸锌联合消旋卡多曲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效果及对心肌酶、免疫功能的影响 [J], 陈峻;杨建;杨丽红;马丽萍4.赖氨葡锌颗粒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腹泻效果及对其炎性反应影响观察[J], 李伟5.葡萄糖酸锌联合消旋卡多曲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辅助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J],鄂丽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探讨

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探讨

整,每天最大剂量不能超过180m g ,治疗15d 。

1.3观察指标①观察2组临床效果,显效:心绞痛、憋闷感等临床表现基本消失,心功能恢复较好;有效:心绞痛、憋闷感等临床表现,以及心功能均有所改善和好转;无效:心绞痛、憋闷感等临床表现,以及心功能均无任何改善迹象[3]。

②观察2组心功能情况,主要包括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4]。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 SS24.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 ±s 表示,采用t 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2组临床效果比较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38%,高于常规组的84.62%,差异明显(P <0.05)。

见表1。

2.22组心功能情况比较研究组各项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明显(P <0.05)。

见表2。

3讨论近年来,受不良生活方式、不合理膳食等诸多因素影响,冠心病发病率逐步上升,且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方向发展。

发生该疾病后如果未得到及时治疗,会引发心肌梗死、脑梗死等严重并发症,导致预后效果较差,甚至还会造成患者死亡[5]。

目前,临床治疗该疾病以综合治疗为主,药物治疗是所有治疗的基础和关键,其目的在于有效缓解症状,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控制疾病发展,降低心肌梗死等不良事件发生率。

冠心病患者会出现显著的血液黏滞现象,阿托伐他汀属于他汀类血脂调节药,是一种H M G -C oA 还原酶抑制剂,其本身并没有活性,但是当进入机体被水解后的产物可以抑制胆固醇的合成,使胆固醇合成减少,低密度脂蛋白合成增加,起到降血脂的作用;另外,阿托伐他汀还可以降低血清甘油三脂水平,防治和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对H M G -C oA 还原酶抑制作用半衰期(T 1/2)可以达到25h 左右[6]。

曲美他嗪属于哌嗪类衍生物,具有较强的抗心绞痛作用,其可以抑制游离脂肪酸代谢和氧化,减轻心肌缺血造成的损伤,进而改善心肌功能;另外,曲美他嗪还能够对心肌细胞代谢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维持线粒体正常功能,起到良好的抗心肌缺血作用;除此之外,曲美他嗪还可以降低血管阻力,促进冠脉及其周围循环血流量,减轻心脏负荷,改变心肌代谢途径,使得心肌细胞能够获得更多的三磷酸腺苷酶,从而改善心功能[7]。

更昔洛韦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分析

更昔洛韦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分析

更昔洛韦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分析【摘要】目的观察更昔洛韦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

方法临床诊断为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患儿随机分两组。

对照组给予病毒唑10 mg/(kg&#8226;d),观察组给予更昔洛韦10 mg/(kg&#8226;d)。

两组疗程均为5 d。

结果治疗组显效率85.71%,总有效率97.14%。

对照组显效率60.60%,总有效率78.78%。

两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显著。

【关键词】腹泻;更昔洛韦;儿童; 住院腹泻是一组多病原因素引起的消化道疾病,为世界公共问题。

80%婴幼儿腹泻由病毒引起[1],主要为轮状病毒(Rotavirus,RV),位居小儿腹泻病原第1位[2]。

针对该病毒的治疗目前无特效药。

笔者我们对68例临床诊断为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患儿应用更昔洛韦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我院儿科2006年10月至2007年3月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及大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并排除细菌感染而诊断为轮状病毒性肠炎68例,其中男36例,女32例;0~6个月12例,6个月~1岁23例,1~2岁24例,2~3岁9例。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33例。

两组的年龄、性别、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两组均给予补液、维持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微生态疗法、使用肠黏膜保护剂等治疗,其中对照组给予病毒唑10 mg/(kg&#8226;d),加入5%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1次/d。

治疗组给予更昔洛韦10 mg/(kg&#8226;d),加入5%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1次/d。

1.3 疗效判断根据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制定的《腹泻疗效判断标准的补充建议[3]判定疗效。

显效:治疗72 h内粪便性状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有效:治疗72 h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无效:治疗72 h 粪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均无好转甚至恶化。

赖氨葡锌颗粒联合消旋卡多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赖氨葡锌颗粒联合消旋卡多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生刺激,出现持续、剧烈的疼痛,影响进食,如未及时治疗,可能会使牙齿功能丧失,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临床上多采用根管治疗来剔除坏死牙髓.减少其对根尖组织的刺激,并通过根管填充来隔绝根尖感染,达到治疗目的①役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总有效率较高,疼痛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说明相较于超量填充,适量填充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的疗效更好,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及并发症发生率。

分析原因在于,根管填充是根管治疗的重要步骤.而填充程度会对根管疗效产生显著影响。

适量填充是指将材料布满所有缝隙,且距根尖W1mm,填充后可以隔断患者根尖、牙髓间的通道,减少感染发生。

但在治疗过程中,根管预备过度可能会导致超量填充,导致闭合性较差,细菌容易滋生,且患者的根尖组织液易流向根管,而细菌易被引入其中,从而使感染发生的概率增加。

且超量根管填充会使材料超出牙根尖以上,容易刺激牙周组织,引发疼痛、牙龈肿胀等并发症.降低治疗效果。

邓卓峰I疇也在研究中表明,超量填充会降低根尖闭合性,使根尖组织液进入根管,引发感染,继发牙周组织的免疫排斥,降低治愈率。

左丁W等在研究中通过比较适量、欠量及超量填充的临床疗效和疼痛情况,证明适量填充的疗效比欠量及超量填充更好,且疼痛程度较低。

综上所述,与超量填充相比,适量填充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的疗效更好,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及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1]高学军.正畸治疗需要关注的牙体牙體病学基础知识[J].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2016,23(3):167-170.[2]陈凯达,薛明.根管治疗失败原因及再治疗诊治策略[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9,12(4):201-207.⑶钱晓麟.多次法根管治疗与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临床效果评价[J].北京医学,2018,40(5):466-467,469.[4]刘鲁慧.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患者后的临床症状变化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18):2214-2216.[5]邓卓峰,周峥.根管填充程度对患者疼痛与疗效的影响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15,17(8):1348-1349.[6]左丁,齐建华.分析不同程度的根管填充在牙体牙髓患者无痛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J.中国医药导刊,2015,17(10):1005-1007.(收稿日期:2019-12-26)赖氨葡锌颗粒联合消旋卡多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分析乔娟(武汉市武东医院,湖北武汉430084)【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采用赖氨葡锌颗粒联合消旋卡多曲治疗的临床效果。

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观察

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观察

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观察引言轮状病毒性肠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肠道疾病,多见于婴幼儿,临床表现主要为腹泻、呕吐、发热等症状。

由于轮状病毒对幼儿园、托儿所等儿童集中的场所易于传播,因此常引起集体爆发。

目前对于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治疗尚无特效药物,传统治疗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

而近年来,有研究表明重组人干扰素α-1b对轮状病毒性肠炎具有一定的疗效。

本研究旨在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材料与方法1. 研究对象: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本医院就诊的确诊为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共计100例。

2. 分组:根据患儿家长的意愿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

3. 观察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入组后即开始接受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剂量为每日1次,剂量为0.05μg/kg,疗程为7天。

4. 对照组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包括补液、抗呕吐、退热等措施。

5. 观察指标:观察患儿的症状改善情况、肠道病毒排泄时间、并发症情况等。

结果1. 观察组患儿平均症状缓解时间为3天,对照组患儿平均症状缓解时间为5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观察组患儿肠道病毒排泄时间平均为5天,对照组患儿肠道病毒排泄时间平均为7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8%,对照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本研究结果显示,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具有明显的疗效。

重组人干扰素α-1b可显著缩短患儿的症状缓解时间,加快康复进程。

重组人干扰素α-1b可明显缩短患儿的肠道病毒排泄时间,减少病毒的传播风险。

重组人干扰素α-1b可降低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的安全性。

重组人干扰素α-1b可以作为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有效药物之一。

干扰素佐治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20例疗效分析

干扰素佐治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20例疗效分析

生产) 5~1 0万 U・ g ・ 肌 内注射 , k~ d 每天 1次 , 连用 4 ; d对 照组加 用 利 巴韦林 1 0~1m 5 g・k ~ ・d 静 脉 滴 注 , 程 g 疗
为4。 d
13 观测指标 .
脱水纠正时问及住院时间 比较
组别 例数 退热时间
( sd ± , )
住院时间
止泻 时间 脱水纠正时间
治疗 组 2 2 1 0 8 3 4 0 .4± .4 .2±05 12 0 3 39 0 5 . 1 .9± .2 .8± .6’
对 照组 2 3 1 0 4 4 7 0 .6± . 9 .4±1 1 2 5 0 6 5 6 0 9 . 7 . 8± . 6 . 9± . 2

5 ・ 8
临床 合理 用 药 2 1 0 0年 9月第 3卷第 l 8期
C i Jo l ia R t n Du s ,e m e 0 0 V L3N 8 hn fCi cl ao ̄ rgU eS  ̄e br 1 。 o m1 n i 2

用 药 研 究

干扰 素佐 治小 儿 轮状 病 毒性 肠 炎 2 0例 疗 效分 析
李 中全
【 要 】 目的 摘 观察 干扰素佐治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4 例小 儿轮状 病毒性肠炎患儿 0
随机分为治疗组 和对照组 , 2 各 O例。2组均给予退热 、 止吐 、 止泻治疗 , 合并水 电解 质及酸碱平衡紊 乱者给予补液 及 纠正 电解质及酸碱失衡治疗 。在此基础上 治疗组加用重组人 干扰素 一b治疗 , 2 对照组加用利 巴韦林 治疗。比较 2组 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 %显著高于对照组 的 8% , 5 0 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 ( P<00 ) .5 。治疗组 的退热 、

利巴韦林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观察

利巴韦林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观察

安全性
02
利巴韦林在临床应用中相对安全,不良反应较少,对患者的耐
受性好。
方便性
03
利巴韦林口服给药,使用方便,患者依从性高。
缺点分析
耐药性问题
长期或大量使用利巴韦林可能导致病毒耐药性的出现 ,影响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
虽然利巴韦林的不良反应较少,但仍有可能出现一些 如胃肠道不适、乏力等不良反应。
价格因素
疗效评价结果
01
在接受利巴韦林治疗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中,治愈率为 70%,显效率为20%,有效率为10%,无效率为0%。
02
治疗后,患儿的大便次数和性状得到明显改善,复查粪便 轮状病毒抗原阴性率达到90%。
03
利巴韦林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疗效评价结论
01 利巴韦林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显著,治愈 率较高,且安全性好。
02
在使用利巴韦林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观察 患儿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3
对于病情较重的患儿,可考虑联合其他药 物治疗,以提高疗效。
04
临床医生应充分了解利巴韦林的适应症和 禁忌症,确保用药安全。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相较于其他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的价格可能较高, 对于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患者可能造成负担。
未来研究方向
01
进一步研究利巴韦林在轮状病毒性肠炎中的治疗效果
和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02
探讨联合用药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耐药性的
发生。
03
关注疗方案。
07
结论
研究总结
利巴韦林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 显著,可有效缩短病程,减轻症状,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利巴韦林单用与联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对比

利巴韦林单用与联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对比

利巴韦林单用与联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对比李飞飞(沈阳市妇婴医院,辽宁沈阳110011)【摘要】目的对比利巴韦林单用与联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以2016年8月—2018年10月于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100例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50)与对照组(n=50)。

对照组患儿给予利巴韦林单一药物治疗,研究予以利巴韦林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

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儿各项症状缓解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更短,差异明显(P <0.05);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8.0%,比对照组的78.0%明显更高,差异明显(P <0.05)。

结论与利巴韦林单一用药相比,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效果更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促进患儿康复,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利巴韦林喜炎平临床效果DOI :10.19435/j.1672-1721.2019.19.048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属于儿科比较常见的病症,由感染轮状病毒而引起,以秋冬季发病率最高。

此病发病较急,且病情发展迅速,主要临床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若不及时给予治疗,极易导致电解质紊乱、感染性休克以及肠穿孔等诸多并发症,对患儿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当前在临床上对于小儿轮状病毒肠炎还没有特效治疗方法,大多是给予电解质纠正、退热、止吐及抗病毒等对症治疗,同时给予利巴韦林治疗;然而利巴韦林长期使用极易导致患儿机体出现耐药性,临床效果并不明显[1]。

喜炎平具有较强的抗病毒效果,属于一种中药制剂,具清热解毒,抗菌等诸多作用。

相关临床实践表明,利巴韦林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效果确切,有助于减轻患儿症状[2]。

本文以我院100例小儿轮状病毒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利巴韦林单一药物与利巴韦林联合喜炎平治疗,比较其治疗效果。

思密达联合妈咪爱治疗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优势分析

思密达联合妈咪爱治疗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优势分析
顺序 , 把上 述 患者 平 分 为两 组 即治 疗组 与对 照 组 各 4 我们 O 例, 两组年龄 、 性别 、 伴发疾病 差异元统计学 意义 ( 00 ) P> .5 ,
具 有可比性 。
心、 呕吐, 以致不能达到预期的疗效。同时妈咪爱适用于因肠 道群失调引起的腹泻、 便秘、 胀气、 消化不 良等 。本文为此
具体探讨 了思密达联合妈咪爱治疗幼儿 轮状病毒肠炎 的疗效
优密达 ( 国博福 一 . 对 法 益普生 制药
1月第 3 2

60 8 1・
集团生产) 治疗 , 1 5g次, 次/ 。治疗组患者在此蒜 剂量 — / 3 d
础上加用妈咪爱治疗, 剂量为半袋 一 袋/ , 次/ , 1 d3 d 两组均治
民族 民间医药 , 1, (3 : 4 2 0 1 1)1 . 0 9 7
津{ 与对照组比较, ①P《 .s 00
[ ] 黄玲玲 . 3 干扰素治疗4 L " 轮状病毒肠炎 5 例效果观察 d 0
33 症状改善时间l , 治疗组用药后瘫状改善时间(43 4. 圭 13 h对照组(7 15 ) , l 。), 5, ,8 h经 检验在瘫状改善时间差异 圭 县有显著性( 00) P《 5 。同时两组治疗全过程中束发现不良 反应瘫状出现, 相比差异元统计学意义( 00 ) P》 ,5 。
n mo uaoypo ee fBf o a tr m ln u srisrlv n e o d ltr rp iso id b cei o g m tan :eae e i u
t poit e co n l ia api t n[ ] Ci E pI mu o r oesl t nadci cl pl ai s J . l x b i ei n c o n m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药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分析发表时间:2014-07-23T09:53:22.59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20期供稿作者:张勇1 谷米2 豆媛媛[导读] 一般采用抗病毒治疗,如病毒唑、干扰素等,病毒唑注射液对婴幼儿应用毒副作用多,显效慢,干扰素常引起发热等不良反应[5]。

张勇1 谷米2 豆媛媛1(1新疆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2新疆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49)【摘要】目的观察不同药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

方法将医院198例大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阳性的腹泻患儿随机分三组(对照组,热毒宁治疗组,葡萄糖酸辛治疗组),用不同药物治疗并观察疗效。

结果两药物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疗效均有统计学差异(P <0.05),但药物治疗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葡萄糖酸锌是辅助治疗腹泻的简便易行的方法,值得推广。

【关键词】轮状病毒性肠炎葡萄糖酸辛热毒宁【中图分类号】R9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0-0030-02The Observation of clinical efficacy on Infantile viral enteritis treated by different drugs【Abstract】Objective The Observation of clinical efficacy on Infantile viral enteritis treated by different drugs.Methods 198 cases which were testing positive by stool rotavirus antige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control group,the Reduning treatment group,the glucose octyl treatment group),and observed effects.Results Compare the efficacy of two-drug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differences(p<0.05), bu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treatment group.Conclusion Reduning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rotavirus enteritis with significant effect and is worthy of further clinical research applications; the Glucose octyl simple auxiliary treatment of diarrhea is worthy of promotion.【Key words】Rotavirus enteritis Glucose octyl Reduning轮状病毒肠炎是秋冬季腹泻最常见的病原,呈散发或小流行,经粪口传播,也可通过气溶胶形式经呼吸道感染而致病,潜伏期1~3d,多发生在6~24个月婴幼儿。

该病起病急,常伴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无明显感染中毒症状,病后1~2d常发生呕吐,随后出现腹泻,大便次数多、量多、黄色水样或蛋花汤便,带少量黏液,无腥臭味。

常并发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重症者可导致心肌、神经系统及肠梗阻等多系统损害,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亦可侵犯其它脏器,导致惊厥和心肌酶谱异常等神经系统及循环系统并发症[1,2],探讨其临床治疗方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儿科2010年8月一2012年5月治疗大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阳性的腹泻患儿198例,其中男102例,女96例。

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66例,热毒宁治疗组66例,葡萄糖酸辛治疗组66例。

三组的年龄、性别、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三组均给予补液,维特水、电解质平衡及调节肠道菌群,保护胃肠粘膜等治疗,其中对照组用病毒唑10-15mg/(kg·d)静滴。

热毒宁治疗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0.6ml/kg,加入10%葡萄糖液或加入5%葡萄糖液100~150ml中静脉点滴,1次/d。

葡萄糖酸辛治疗组加用葡萄糖酸锌,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国家儿童基金委员会在腹泻治疗中推荐使用锌元素,年龄大于或等于6个月者20mg/d、年龄小于6个月者10mg/d口服,10d为1个疗程。

1.3 疗效标准显效:24h腹泻次数减少至2次或2次以下,大便性质恢复正常,临床性质完全消失,大便镜检阴性。

24h腹泻次数减少到4次或4次以下,大便水分明显减少,临床症状减轻或基本消失为有效,治疗72h,腹泻无缓解,临床症状无消失甚至加重,镜检无变化为无效[3]。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及t检验。

2 结果2.1 三组治疗后止泻时间及总疗程比较药物治疗组均短于对照组,药物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药物治疗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见表l。

表l 三组治疗后止泻时间及总疗程比较 (-x±s )2.3 不良反应本组临床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

3 讨论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是儿科常见的肠道流行病,秋冬季是发病高峰期,其发病机制多认其病机是轮状病毒侵入肠道,使小肠绒毛顶端的柱状上皮细胞出现空泡变性和坏死而脱落,引起小肠黏膜回吸收水分和电解质的功能失常,肠液大量积累引起腹泻,若得不到及时治疗可致失水性休克而危及生命[4]。

一般采用抗病毒治疗,如病毒唑、干扰素等,病毒唑注射液对婴幼儿应用毒副作用多,显效慢,干扰素常引起发热等不良反应[5]。

热毒宁注射液在临床多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它由青蒿、金银花、栀子三味植物药组成,经现代药理研究,具有抗病毒、解热、抗菌等作用。

用此药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时,发现热毒宁注射液具有清热、解毒、疏风、解表、化湿、凉血等功效,可以直接抑制或杀死轮状病毒,改善小儿发热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力,同时对受损的小肠上皮细胞再生及黏膜的修复有促进作用,从而松弛平滑肌,减少肠蠕动,抑制肠液分泌,促进水、电解质吸收,促进疾病痊愈。

热毒宁注射液是中药提取物,毒性低微、不良反应小。

本组资料治疗组66例,用热毒宁注射液全部治愈,对照组7例,无效者改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后都达到了临床治愈。

其退热效果及改善大便次数和性状等方面均优于病毒唑,无任何不良反应,与相关报道相符[6]。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葡萄糖酸锌治疗轮状病毒腹泻,其作用机制为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主要在肠道进行代谢。

人体缺乏锌会影响肠道免疫系统的完整性和肠道酶的活性,同时使肠道钠转运障碍,导致腹泻的发生。

而腹泻能使肠道锌吸收减少,加重锌的丢失,使腹泻迁延不愈进而形成锌缺乏的恶性循环。

给病毒性肠炎患儿补充锌,能修复肠黏膜损伤,有利于肠道对水和钠的重吸收,减少水和电解质的分泌,减轻患儿的腹泻症状[7],锌还能增加肠道酶活性,增强抗感染能力,增强机体抗病毒作用,缩短病程[8]。

在发展中国家,补锌可使腹泻发病率下降18.0%[9],所以急性腹泻发作期补锌不但能够减少腹泻病的持续时间和降低疾病严重程度,还可以预防腹泻,且补充了营养物质,特别是对营养不良患儿尤其重要[10]。

本实验的结果显示,两种药物组疗效均显著,都无不良反应,且葡萄糖酸锌组的显效率最高。

葡萄糖酸锌是有机锌,与无机锌相比最大特点是对胃肠道刺激性小,口服利用率高,价格便宜,是辅助治疗腹泻的简便易行的方法,值得推广,两种药物可联合应用。

参考文献[1] 王斌,封志纯.重症轮状病毒感染[J].小儿急救医学,2005,12(5) :344-345.[2] 高毅.轮状病毒肠炎肠外并发症168例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09, 21(8):833-841.[3] 王秀坤.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观察.中国中药杂志,2007,32(22):2421-2422.[4] 周建坤,刘子姣,黄桂兰.热毒宁注射液治疗50例小儿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1(8):42-43.[5] 朱尚友.干扰素佐治轮状病毒性肠炎42例报告.山东医药,2005,13:5.[6] 杜曾庆,李凌嫒,刘晓梅,等.热毒宁治疗47例轮状病毒性肠炎临床分析[J].临床医学杂志,2008,5(15):8.[7] 陈丽琼,包芸芸,高淑强.口服锌制剂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J].儿科药学杂志,2006,12(2):26-27.[8]范春华,李万乐,石就家,等.消旋卡多曲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8):88-89.[9] Bhutta ZA,Black RE,Brown KH,et a1.Prevention of diarrhea and pneumonia by zinc supplementation in childre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Pooled 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Zinc Investigators Collaborative Group[J].J Pediatr,1999,135:689.[10] 俞慧菊,康金凤.小儿急性腹泻的防治[J].中国科技信息,2005,l0:1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