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叶行业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茶叶行业分析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
中国茶叶行业分析
一、生产要素状况
人类发现和利用茶叶已有近5000年的悠久历史,中国是公认的世界茶叶发源地。近几年,中国茶叶行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每年以10万吨和10亿元的销售规模递增,其消费趋势表现出档次越来越高、包装更加环保、保健功能进一步开发等特点。目前,中国有大约8000万茶农,5000万以上人员从事茶叶销售、茶馆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工作,有7万家茶企。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评选的2010年度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中,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仍位居榜首,2009年其年销售额最大,为亿元。2010年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中,2009年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的有74家,比2008年多了18家。目前,绿茶依然是中国产量最大的茶类,大约占全国茶叶总产量的3/4,其次是乌龙茶和红茶,大约分别占茶叶总产量的11%和6%,紧压茶和花茶等特种茶类大概占9%。
二,需求状况
茶、咖啡、可乐并称三大“无酒精饮料”。当今,全世界已有60个国家种茶,其中有30个国家能稳定地输出茶叶,而进口茶叶的国家遍及五大洲150多个国家和地区,20多亿人钟情于茶饮。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茶叶的年消费量一直稳定在250万吨左右,人均年饮茶公斤,日均消费茶近4亿杯。茶已经成为了世界性饮料。中国是茶的故乡,茶园面积为世界第一,茶叶产量居世界第一
位,历年来,我国茶产品出口也呈现了大幅增长势头,出口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茶,作为一种健康饮品、一种精神饮品、一种情感饮品、一种文化饮品,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喜爱和追求。目前,茶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六大保健食品之首,可以预测,茶将成为21世纪世界“第一大饮料”。中国茶“走出去”有着广阔的前景,茶叶出口屡创新高。
在诸多产茶国中,印度、中国、斯里兰卡、肯尼亚和印度尼西亚五国的茶叶产量和出口量均占世界总量的80%左右,在世界茶坛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次是非洲的肯尼亚和马拉维。回望20世纪,不同国家的茶业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印度、斯里兰卡的茶叶产销呈稳步增长的趋势,印度尼西亚受大战影响,长期处于恢复阶段,80年代后始有发展。肯尼亚是20世纪的新兴产茶国,但却发展迅猛。我国茶业曾在世界上占统治地位达200多年,但自1886年以后每况愈下,下降趋势一直持续到本世纪40年代。新中国成立以后,茶业才重振精神,不断迈上新台阶。
“2011年中国茶行业发展报告”指出,2010年我国茶叶出口万吨,内销110万吨。记者发现,我国茶叶的主要市场仍在国内。 2010年我国茶叶种植面积197万公顷,居世界第一位;茶叶产量万吨,居世界第一位;茶叶农业产值530亿元,居世界第一位;茶叶出口万吨,居世界第二位,出口金额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
摩洛哥是中国出口第一大市场,也是中国绿茶出口传统市场。日本是我国茶叶的第二大出口国,中国以52%的占比稳居日本茶叶第一大进口货源地。俄罗斯是世界主要茶叶消费国和进口国,2007年,年进口茶叶近20万吨,进口额也突破亿美金。2006年我国对欧盟茶叶出口万吨,金额4514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和%。虽然欧盟对茶叶进口农残检验越来越苛刻,但我国企业经过多年努力,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已逐步适应欧盟标准要求,使输出到欧洲的茶叶开始止跌回升。
三、中国茶叶行业供求分析
1、中国茶叶种植比较分散,而且户均经营规模较小,单通过扩大面积种植这种简单的扩张模式,使得茶叶在质量和技术方面的宏观调控难。近年来,部分地方政府非常重视茶叶产业在当地经济中的作用,从经营、销售方面进行引导和指导,是茶叶生产朝着有序、健康的方向发展。
2、中国茶叶生产主体以茶农为主,生产方式各有侧重;区域分布明显,特色茶产区成为中国茶叶发展的新亮点;产品结构变化加快,新品成为新的增长点;绿茶快速增长,乌龙茶快速发展,保健茶增长明显,普洱茶成为市场新宠。迄今为止,中国还没有一个风靡全球的茶业品牌。中国的茶叶品牌都难以与国外竞争者相抗衡。作为世界红茶之王的立顿年产值是中国茶叶出口产值的总和。现在茶行业品牌的企业越来越多,实力逐渐壮大,小企业逐渐整合或是被整合,大品牌的企业逐渐出现竞争态势。各品牌公司门店交替分
布,茶行业各企业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真正走向全国能够处于领导地位的品牌还没有,多数企业属地方性大企业,虽也有很大的产销量,但影响力大多仅限于当地。随着越来越多起点较高的做茶企业增多,投资的大手笔,茶行业中必然会涌现一些大型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创造集合价值有赖于全国性的市场营销以及高效的一体化分销网络。
3、茶叶大国而非茶叶强国--中国茶种植面积和产量第一,入口第三,创汇第四。中国茶的世界职位地方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和比赛力不如肯尼亚、斯里兰卡、印度等产茶国,这些国度活着界市场上所占的份额远远高于中国,它们的红茶入口价也较高。蜕变关闭30年来,茶叶不绝沿下行轨迹发扬、并赢得不俗效果的中国茶来说,成了全体的品牌之殇。实力与资源的局限使这使茶企的品牌施行难以胜过地域的鸿沟,成为全国性品牌的宗旨更是可望而不可即。中国茶叶品牌全体丢失的面前是企业能否有资源实力,能否有品牌认识和有用的品牌营销模式,能否确立了行业尺度,当然,政府的管理等政策环境身分也是紧急的外因。
四,总结:
中国能够进入世界核心品牌的,茶业的可能性最大”,但是目前我国茶业依旧处于“名茶强势,名牌弱势。目前中国茶产业仍存在一些“硬伤”,一是茶叶生产的标准体系和卫生安全体系建设滞后;二是茶类丰富,产量大,品牌少;三是在中东等地区市场上的影响力、知名度还不够;四是茶叶出口经营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
五是欧盟、日本等市场对食品安全要求的进一步提高,茶叶出口环境不容乐观。
虽然目前茶叶行业的发展存在如此多的问题,但是,在茶叶行业走可持续发展之下,提高中国茶叶企业的品牌意识,扩大品牌的影响力,加强产品多元化的开发,应使茶叶产品及其衍生品在品牌的影响力下打包推广,提高消费者对茶叶品牌的认知度和认可度。建立建全茶叶行业标准化体系,包括茶叶标准的制定体系,茶叶标准的推广体系和茶叶标准的效果评价体系。加强茶叶的生态环境保护、建立茶叶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创建茶叶社会责任体系等。梳理现有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企业标准,不断地进行修订与更新,增加标准的可操作性,使之与我国的茶叶科学技术发展以及茶叶的生产实际保持一致。
而且,未来我国茶产业的增长潜力巨大,因为国内外市场需求稳定增长。从国内来看,喝茶已成为多数中国人的一种生活习惯,茶已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健康饮品和精神饮品,而且随着人们健康消费观念的普及,茶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喜爱和追求。从国际需求来看,我国茶出口一直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我国茶行业实行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便利化经营。在营销渠道上,大力走出去,相信茶叶行业一定能进入世界核心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