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中考新题型知识迁移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新题型——知识迁移型
迁移在心理学中指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的影响,也就是将所学得的经验(包括概念、原理原则、技能技巧以及态度等)改变后运用于新的情况。例如:会骑自行车的人学习驾驶摩托车会容易些。日本心理学家山内光武曾说过,“学校教育就是充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时间,保证学生能够进行容易发生迁移的学习”。迁移从实质上说,它是原有认识结构与新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规律,它是检验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是否培养了能力、发展了智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在近几年来中考中设置了不少以旧知识为基础的信息迁移问题,旨在考查学生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积极反思的习惯,现举例说明。
一、十六进制的研究
例1. 计算机中常用的十六进制是逢16进1记数制,采用数字0~9和字母A~F共16
例如:十进制中的26=16+10,可用十六进制表示为1A;在十六进制中,E+D=1B等。由上可知,在十六进制中,2×F=()
A. 30
B. 1E
C. E1
D. 2
●解析:本题考查计数法则和进位规则。根据规则,E+D=14+13=27=1×16+11=1B,因为F=15,所以2×F=2×15=30,而30=16+14,可用十六进制表示为1E,选B。
评注:本题是在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题的基础上改编的,这是一道新型题目,让学生体会各种进制之间的异形同质。不管哪一种进制都是十进制的一种拓展,类比一下十进制,我们可以轻易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当然我们如果对计算机的进制有一个了解,解决这个问题会变得非常简单,解决这些问题,不仅仅需要数学,其它知识也是一个重要的补充,所以在平时请同学们要多多进行知识积累。
二.、边边角问题的反思
例2. 我们知道,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它们会全等?
(1)阅读与证明:
对于这两个三角形均为直角三角形,显然它们全等。
对于这两个三角形均为钝角三角形,可证它们全等(证明略)
对于这两个三角形均为锐角三角形,它们也全等,可证明如下:
已知:△ABC、△A1B1C1均为锐角三角形,AB=A1B1,BC=B1C1,∠C=∠C1。
求证:△ABC≌△A1B1C1。
(请你将下列证明过程补充完整)
证明:分别过点B,B1作BD⊥CA于D,B1D1⊥C1A1于D1。
则∠BDC=∠B1D1C1=90°
∵BC=B1C1,∠C=∠C1
∴△BCD≌△B1C1D1
∴BD=B1D1
(2)归纳与叙述:由(1)可得到一个正确的结论,请你写出这个结论。
解:(1)又∵AB=A1B1,∠ADB=∠A1D1B1=90°
∴△ADB≌△A1D1B1
∴∠A=∠A1
又∵∠C=C1,BC=B1C1
∴△ABC≌△A1B1C1
(2)若△ABC、△A1B1C1均为锐角三角形或均为直角三角形或均为钝角三角形,AB=A1B1,BC=B1C1,∠C=∠C1,则△ABC≌△A1B1C1。
评注:同学们都知道“SSA”不能证明三角形全等,但是“SSA”为什么不能证明三角形全等,满足“SSA”的三角形一定不全等吗?不少同学往往心存疑虑,本题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问题的设计很有梯度,直接证两锐角三角形全等有一定的难度,因此给出了部分证明过程,要求考生补充解题过程,降低了难度。同时通过锐角三角形全等的证明,也为钝角三角形的证明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三、相似梯形的判定
例3. 善于学习的小敏查资料知道: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梯形,叫做相似梯形,他想到“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它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提出如下两个问题,你能帮助解决吗?
问题一:平行于梯形底边的直线截两腰所得的小梯形和原梯形是否相似?
(1)从特殊情形入手探究。假设梯形ABCD中,AD//BC,AB=6,BC=8,CD=4,AD=2,MN是中位线(如图2①)。根据相似梯形的定义,请你说明梯形AMND与梯形ABCD是否相似?
图2①
(2)一般结论:平行于梯形底边的直线截两腰所得的梯形与原梯形——(填“相似”或“不相似”或“相似性无法确定”。不要求证明)。
问题二:平行于梯形底边的直线截两腰所得的两个小梯形是否相似?
(1)从特殊平行线入手探究。梯形的中位线截两腰所得的两个小梯形——(填“相似”或“不相似”或“相似性无法确定”。不要求证明)。
(2)从特殊梯形入手探究。同上假设,梯形ABCD中,AD//BC,AB=6,BC=8,CD=4,AD=2,你能找到与梯形底边平行的直线PQ(点P、Q在梯形的两腰上,如图2②),使得梯形APQD与梯形PBCQ相似吗?请根据相似梯形的定义说明理由。
图2②
(3)一般结论:对于任意梯形(如图2③),一定——(填“存在”或“不存在”)平行于梯形底边的直线PQ,使截得的两个小梯形相似。
图2③ 若存在,则确定这条平行线位置的条件是=PB
AP ——。 (不妨设AD=a ,BC=b ,AB=c ,CD=d 。不要求证明)。
分析:问题一(1)因为MN 是中位线,所以
()8
5,5221
,521=====+=BC MN MN AD DC DN AB AM BC AD MN 显然对应边不成比例,所以梯形AMND 与梯形ABCD 不相似。
(2)平行于梯形底边的直线截两腰所得的梯形与原梯形不相似。
问题二(1)因为MN 是中位线,显然两梯形对应边不成比例,所以梯形的中位线截两腰所得的两个小梯形不相似。
(2)如果梯形APQD 与梯形PBCQ 相似 则8
2,PQ PQ BC PQ PQ AD ==即 解得PQ=4,此时
21==PQ AD PB AP 又AB=6,所以AP=2,所以当AP=2,且PQ//BC 时,
2
1====QC DQ PB AP BC PQ PQ AD ,又两梯形对应角相等,所以梯形APQD 与梯形PBCQ 相似。 (3)对于任意梯形,一定存在平行于梯形底边的直线PQ ,使截得的两个小梯形相似。此时,BC
PQ PQ AD = 所以b
a a
b a PB AP ab PQ ===故, 评注:这类问题建立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研究、发现、拓展相似形问题为素材设计的一道创新型阅读理解题。解答这类阅读理解题的关键是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由题中提供的信息,联系所学知识,运用联想类比、模仿迁移的方法实现信息的迁移,从而掌握符合问题的条件及其性质的运用;它既能考查学生适应新问题、接受新知识、认识新事物的能力,又能考查学生的自学能力,信息的收集、迁移和应用能力。
四、勾股定理的拓展
例4. △ABC 中,BC=a ,AC=b ,BC=c ,若∠C=90°,如图(1)所示,根据勾股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