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17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1部分 核心突破 专题2 文言文阅读 第3讲 文言文翻译对点规范演练
(通用版)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一编 知识专题突破篇 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 绝招6 抓住关
![(通用版)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一编 知识专题突破篇 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 绝招6 抓住关](https://img.taocdn.com/s3/m/a09599b328ea81c758f57872.png)
绝招6 抓住关键联语境-文言翻译题练备考主打题一、(2016·江西省九江一中、临川二中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张方平字安道,南京人。
少颖悟绝伦,举茂材..异等,知昆山县。
赵元昊且叛,为嫚书来,规得谴绝以激其众。
方平请:“顺适其意,使未有以发,得岁月之顷,以其间选将厉士,坚城除器,必胜之道也。
”时天下全盛,皆谓其论出姑息,决计用兵。
方平上《平戎十策》,以为:“入寇巢穴之守必虚,宜卷甲而趋之。
”宰相吕夷简善其策而不果行。
夏人寇边,四路以禀复失事机,刘平等覆师,主帅皆坐谴。
元昊既臣,而与契丹有隙,来请绝其使。
方平曰:“得新附之小羌①,失久和之强敌,非计也。
宜赐元昊诏,使之审处,但嫌隙朝除,则封册暮下。
如此,于西、北为两得矣。
”时韪其谋。
徙益州。
未至,或扇言侬智高在南诏,将入寇,摄守亟调兵筑城,日夜不得息,民大惊扰。
朝廷闻之,发陕西步骑兵仗,络绎往戍蜀。
诏趣方平行许以便宜从事方平曰此必妄也道遇戍卒皆遣归他役尽罢适上元张灯城门三夕不闭蜀人遂安。
方西鄙.用兵,两蜀多所调发,方平为奏免横赋四十万。
又建言:“国家都陈留,非若雍、洛有山川足恃,特倚重兵以立国耳。
兵恃食,食恃漕运,以汴为主,利尽南海。
天圣以前,岁调民浚之。
其后,浅妄者争以裁减役费为功,汴日以塞,是利尺寸而丧丘山也。
”乃上十四策,帝称善,悉如其说行之。
未几,以工部..尚书帅秦州。
谍告夏人将压境,方平料简②士马,声言出塞。
已而寇不至,言者论其轻举,曾公亮曰:“兵不出塞,何名轻举?寇之不得至,有备故也。
倘罪之,后之边臣,将不敢为先事之备矣。
”王安石弛铜禁,奸民日销钱为器,钱日耗。
方平极论其害,请诘安石:“举累朝之令典,一旦削除之,其意安在?”帝采其言。
元祐六年,薨.,年八十五。
(选自《宋史·张方平传》,有删节) 【注】①羌:指西夏,即元昊。
②料简:鉴别,挑选。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诏趣方平/行许以便宜从事/方平曰/此必妄也/道遇戍卒皆遣归/他役尽罢/适上元张灯/城门三夕不闭/蜀人遂安B.诏趣方平行/许以便宜从事/方平曰/此必妄也/道遇戍卒/皆遣归/他役尽罢/适上元/张灯城门三夕/不闭/蜀人遂安C.诏趣方平行/许以便宜从事/方平曰/此必妄也/道遇戍卒/皆遣归/他役尽罢/适上元张灯/城门三夕不闭/蜀人遂安D.诏趣方平/行许以便/宜从事/方平曰/此必妄也/道遇戍卒皆遣归/他役尽罢/适上元/张灯城门三夕/不闭/蜀人遂安答案:C 解析:根据“便宜从事”首先排除D项,然后根据“上元张灯”“道遇戍卒”等关键词来断句。
2017高考语文(浙江专版)二轮...
![2017高考语文(浙江专版)二轮...](https://img.taocdn.com/s3/m/3dba013e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81.png)
2017高考语文(浙江专版)二轮复习与策略文档版专题限时集训20 文言文阅读(二)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高三总复习苏教版语文试题下载试题预览专题限时集训(二十) 文言文阅读(二)(建议用时:30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19分)送方希则序[宋]欧阳修蒙庄以绅笏为柴栅,班伯以名声为缰锁。
夫轩裳、辉华,人之所甚欲,彼岂恶之邪?盖将有激云尔。
是以君子轻去就,随卷舒,富贵不可诱。
故其气浩然,勇过乎贲、育①,毁誉不以屑,其量恬然不见于喜愠。
能及是者,达人之节而大方之家乎!希则茂才入官,三举进士不利,命乎数奇。
时不见用,宜其夷然拂衣,师心自往,推否泰以消息,轻寄物之去来,渊乎其大雅之君子,而几类于昔贤者乎!余自来上都,寓谒舍,化衣京尘、穿履金门者,再见春矣。
会天子方向儒学,招徕俊良,开贤科,命乡举,而四方之杰赍贡函诣公车者,十百千数。
余虽后进晚出,而掎裳摩趺攘臂以遊其间,交者固已多矣。
晚方得君,倾盖道涂,一笑相乐,形忘乎外,心照乎内,虽濠梁之遊不若是也。
未几,君召试中台,以枉于有司,夺席见罢。
搢绅议者咸伤冤之,君方澹乎冲襟,竟于使人不能窥也。
后数日,赍装具舟,泛然东下。
以余辱交者,索言以为赠。
夫恢识宇以见乎远,穷倚伏以至于命,此非可为浅见寡闻者道也。
希则,达人尔,可一言之。
昔公孙尝退归,乡人再推,射策遂第一,更生书数十上,每闻报罢,而终为汉名臣。
以希则之资材识业而沈冥郁堙②者,岂非天将张之而固翕之邪?不然,何邅回而若此也?夫良工晚成者器之大,后发先至者骥之良。
异日垂光虹蜺,濯发云汉,使诸儒后生企仰而不暇,此固希则褚囊中所畜尔,岂假予详言之哉?觞行酒半,坐者皆欲去,操觚率然,辞不逮意。
同年景山、钦之、识之亦赋诗以为别,则祖离③道旧之情备之矣,此不复云。
【注】①贲、育:战国时勇士孟贲和夏育的并称。
②沈冥郁堙:埋没湮灭。
③祖离:谓饯别出行之人。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举进士不利,命乎数奇奇:命运不好B.君召试中台,以枉于有司枉:冤枉C.岂假予详言之哉假:假装,冒充D.操觚率然,辞不逮意逮:及,达到C [假:借助,凭借。
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突破课件:专题(2)文言文阅读-绝招(4,含答案)(1)guo
![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突破课件:专题(2)文言文阅读-绝招(4,含答案)(1)guo](https://img.taocdn.com/s3/m/9002c9240912a21614792985.png)
无论采用哪种方式考查,都注重了文言文 命题共 学习的基础,注重夯实文言实词,传承历 性解读 史文化传统。考生在复习时应立足课本, “死记而活用”。
授解题绝技
[增分妙招] 解答文化常识题 3 步走 1.调动积累推断 古代文化常识涉及面广,诸如天文、历法、地理、官职、科 举、名号、礼仪和宗法等,要调动平常所学知识,特别是课本中 出现的知识,以便触类旁通。 2.依据语境解析 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与具体的语境相联系,其内涵比 词典中丰富,故需结合语境才能具体理解。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宫是皇后所居之宫,后来又可以借指皇后,这与东宫 又可借指太子是同样道理。 B. 陛下指宫殿中立有护卫的台阶下, 因群臣不可直呼帝王, 于是借用为对帝王的尊称。 C.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 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D.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 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
⊳第一编
知识专题突破篇
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
绝招四 注重积累巧推断—— 文化词语题
题型 分类
常见文言实词
古代文化常识 1.选材特点:自 2015 年 起全国新课标卷考查古 代文化常识词语的含义 理解。选材立足课内, 兼顾古代重要文化传 统。 2.命题形式:主要采用 客观选择题的形式来考 查考生对古代文化常识 的识记和判断,有时也 在翻译题中考查。
承宪每对人言,以为不立东宫之效。干挠盛典,蓄隐邪谋,他日 何所不至?”疏入,贵妃、承宪皆怒,同列亦为登云危,帝竟留 中不下。久之,疏论吏部 尚书陆光祖,又论贬四川提学副使冯时 .. 尚书罗万化、南京太仆卿徐用检。朝右皆惮之。时方考选科道, 登云因疏言:“近岁言官,壬午以前怵于威,则摧刚为柔;壬午 以后昵于情,则化直为佞。其间岂无刚直之人,而弗胜龃龉,多
(江苏专版)2017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略 高考第2大题 文言文阅读 考点4 归纳内容要点
![(江苏专版)2017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略 高考第2大题 文言文阅读 考点4 归纳内容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056194e08762caaedc33d44a.png)
考点四 归纳内容要点(2016·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阅读文本见考点一例1),完成后面的问题。
根据文中张汝霖的科举经历,概括当时科举考试的相关特点。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
要逐段阅读原文,明确每段的主要内容,并找到符合题干要求的关键语句。
由“字丑拙,试有司,辄不利”可知,科举考试中书法的重要性;由“输粟入太学”可知,当时可以以捐纳财物的方式进入太学。
由“乃拈‘六十而耳顺’题”及“友人以经书题相商”等语句可知,科举考试的内容来自四书五经。
教谕认为“七卷大不通,留作笑资耳”,但是主考官“一见,抚掌称大妙”,结果“《易经》以大父拟元”,可见考官的喜好直接决定考试的结果。
【答案】①考生书法的优劣对考试成绩有影响;(1分)②可捐纳财货进入太学;(1分)③考题出自经书;(1分)④考官的喜好直接决定考试结果。
(1分)一、解答文言文归纳内容要点题的技巧(针对“短板一”)1.审读题干,主抓关键词,做到答是所问2.整篇阅读,锁定信息区,重点细部探究3.分条陈述,注意赋分值,力求简明有序二、准确筛选概括内容要点(针对“短板二”)1.由理到事的信息筛选整合型这种题型在题干上往往提出一个较抽象的筛选标准,要求从原文筛选整合出合乎题干要求的事例来,是信息筛选选择题的另一种形式。
2017届高考语文第二轮总复习课件17
![2017届高考语文第二轮总复习课件17](https://img.taocdn.com/s3/m/abbcd81cbed5b9f3f90f1cc7.png)
1 . 下 列 对 文 中 画 波 浪 线 部 分 的 断 句 , 正 确 的 一 项 是 (3 分)( A ) A. 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 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 蕲州安置 B. 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 力以妨农功 /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 /宰相谓其所论 /同苏轼奏 / 贬蕲州安置
文中的句子
2.分析综合——(1)筛选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 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专题突破设想
本专题在熟悉考情、学会读文的基础上,根据高考的变化, 准备从新兴考点“断句和文化常识”入手突破,虽为新兴考 点,但考查的是考生的句读阅读和知识积累,实际难度有所 降低,从这两个考点入手能减轻考生对文言文的畏惧心理,
者欲窃太子出,都人争斗杀之,误伤太子。因帅兵讨定,斩 其为乱者以献。苟不已,则以死继之。”越五日,无肯承其 事者。傅曰:“吾为太子傅,当同生死。金人虽不吾索,吾 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遂从太子 出。金守门者曰:“所欲得太子,留守何预?”傅曰:“我 宋之大臣,且太子傅也,当死从。”是夕,宿门下;明日, 金人召之去。明年二月,死于朝廷。绍兴中,赠开府仪同三 司,谥曰忠定。 (节选自《宋史· 孙傅传》)
增加自信心。然后,重点突破“概括分析和翻译”两大考点
,这两个考点是热点,也是难点,所以重点突破。
最后,再突破“实词和虚词”这两个轮换考点,名为轮换考 点,实际是隐性考点,在高考题中没有专门出题考查,但在 文言文翻译题中这两个考点却是评分时的采分点。这样既能 增强翻译文言文语句的能力,还能防备今年高考再直接设题
C.孙傅不畏金人,努力保全太子。金人掳走钦宗后又索求 太子,他密谋藏匿太子,杀二宦者将首级送至金营,欺骗金 人说,这就是误伤太子之人。 D.孙傅舍身取义,死后谥为忠定。太子被迫至金营,孙傅 随往,却受到守门者劝阻,他表示身为太子傅,应誓死跟从 太子;后被金人召去,文章内容的把握。C项
2017高考语文二轮(通用版)复习课件:第1部分 专题2 第2讲
![2017高考语文二轮(通用版)复习课件:第1部分 专题2 第2讲](https://img.taocdn.com/s3/m/c0dda504fad6195f312ba641.png)
①下列对原文有 关内容的概括和 设 分析,不正确的
审 题 要 点
解 题 要
①看清题材。不同题材的文章,考查的内 容会有区别。写人,考查人物的性格或相 关事件;叙事,要分清事件的种类。 ②读懂题干。读全,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 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读准,要 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正 确的还是选错误的,找准对象,瞄准指向。 ①认真阅读原文,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②锁定四个选项的答题区域,不能混淆前 后事件。 ③将选项内容与原文信息进行比照,找出
• [答案] A • [解析] 文言文信息筛选的题目,大多是人物 性格分析,答题时要注意题干的要求是“什 么人”的“什么”品质,还要注意有没有 “直接表现”等字样,一般运用排除法作答。 此题中人物是“李台州”,品质是“至孝”, 然后分析列出的各项:③是李台州想让老妇 人说出她是哪里人及其姓氏。④是李台州证 明他是老妇人的儿子,二人相拥痛哭。⑥是 “朝士”说的话,不能直接表现李台州的 “至孝”。排除这三项,即可得到答案。
• 坐顷之,一乞媪至前,揖曰:“官人与我一 文两文。”宗质起揖之坐,礼以客主。既饮 茗,问其里若姓。媪勃然怒曰:“官人能与 我几钱,何遽问我姓名?我非乞人也。”宗 质起敬,谢曰:“某皇恐,上忤阿婆,愿霁 怒,试言之,何害?恐或乡邻或亲族也,某 倒囊钱为阿婆寿。”媪喜曰:“老婆姓异甚, 不可言。”宗质力恳请,忽曰:“我姓展。” 宗质瞿然起,抱之,大哭曰:“夫人,吾母 也。”媪曰:“官人勿误,吾儿有验,右腋 有紫痣,其大如杯。”宗质拜曰:“然。”
• 2.下面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 ) • A.李宗质出生后因战乱母子失散,长大后 曾四处寻访母亲下落而不得,以至茶饭不思, 黯然神伤。 • B.作者杨万里素来仰慕李台州至孝之名, 但直到李台州去世之后,才写作此文,并在 士大夫中传颂其事迹。 • C.为一位官员作传,不注重其政治事功, 却记叙其寻母尽孝之事,杨万里有褒扬孝道、 规劝世风之意。
2017高考语文(江苏专版)二轮复习与策略课件:高考.
![2017高考语文(江苏专版)二轮复习与策略课件:高考.](https://img.taocdn.com/s3/m/082190867fd5360cbb1adb72.png)
试卷出处体裁主人公特点命题72016 年[明]张岱《家传》传记博览群书、精准断案的奇才①文言实词;(2容;③翻译句子;④2015 年洙]张耒《欧阳伯和墓志铭》墓志铭淡泊名利、爱好礼义的名门之后①文言实词;(2容;③翻译句子;④高考第二大题文言文阅读(第2014 年[唐1柳宗元《答辛上柳宗元阐释拒厂.—-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说理散文绝做严生老师的原因①艾盲实词;(2③翻译句子;④.]2013 年[南朝•宋]裴松Z注《三国志》传记为官不贪财的清官①文言实词;(2息;③分析文章内容2012 年[宋]苏辙《伯父墓表》传记为官公正的宋朝官员①文言实词;(2息;③分析文章内容考点一文言实词(2016•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祖讳汝霖,号雨若。
幼好古学,博览群书。
少不肯临池学书有司,辄不利。
遂输粟入太学,淹蹇二十年。
文恭①捐馆,家难渐龙光楼,辍其梯,轴轴传食,不下楼者三年。
江西邓文洁公至越恭墓木己拱,攀条浓然,悲咽而去。
大父送之邮亭,文洁对大父文洁中忌者言,言大父近开酒肆,不事文墨久矣,故见大父辄欷e页大父曰:“汝则己矣,还教子读书,以期不坠先业。
”大父泣E 寺耕而不获耳,蔗製②尚不敢不勤。
”文洁曰:“有是乎?吾且面“六十而耳顺”题,大父走笔成,文不加点。
文洁惊喜,击节曰:何止科名?阳和子其不死矣!”甲午正月朔,即入南都,读书鸡鸣山,昼夜不辍,猶目管,四。
友人以经书题相商,入耳文立就,后有言及者,辄塞耳不敢未午,即完牍,牍落一老教谕房。
其所取牍,上大主考九我李公w±,上之不佳,又上,至四至五,房牍且尽矣,教谕忿恚而泣七卷,问教谕,教谕曰:“七卷大不通,留作笑资耳公曰:来!”公一见,抚掌称大妙,洗卷更置丹铅。
《易经》以大父拟元, 其余悉置高等。
易大父为纨袴子。
巡方下疑狱,令五县会割之。
贞父语同寅曰:我,我勿受,诸君亦勿受,吾将以困张广昌。
”大父知其意,勿千言,皆引经据典,断案如老吏。
2017届高考二轮复习语文考前微点冲关夺分 第一章 核心知识再强化 Ⅱ 微专题三 含答案
![2017届高考二轮复习语文考前微点冲关夺分 第一章 核心知识再强化 Ⅱ 微专题三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0597fe7cd184254a353506.png)
微专题三熟读小说阅读核心知识一、读一读小说表达技巧一览表表达技巧概念分析及作用阐释人称第一人称叙述叙述亲切自然,给人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叙述便于感情交流,增强抒情性和亲切感.第三人称叙述不受时空限制,叙写展现自由灵活。
叙述方式顺叙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进行记叙。
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二、练一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湖桥绝唱李培俊天成支书不该再唱这出戏的。
大年二十九上午,天成刚从南方收了一笔货款回来,到家后就觉得身体有些不适,心脏跳动忽快忽慢。
老伴儿铺好床,让他躺下,又在他背后垫上枕头.天成就要睡着的时候,村里唱戏的锣鼓敲响了,天成一翻身就爬了起来,穿上鞋就往外走。
天成是远近有名的戏迷,不敢听见锣鼓响,不敢听见板胡、二胡吱扭.一听见人就没了魂儿.土地承包那年,生产队分割财物,那些唱戏的行头分不下去,给谁谁不要。
天成就和队长商量,拿一头壮牛换回了唱戏的行头。
为此爹娘和他怄了半月闲气:“你就守着那中看不中吃的玩意儿过日子吧!让它们给你拉犁拉耙吧!”天成生来就是唱花脸的料,他演的秦琼秦叔宝十里八村都很有名气。
扮相好,唱腔好,做功也近乎专业水平.可是近两年,天成已经风光不再.村里人都觉得,现在的天成和过去的天成不一样了。
以前的天成,戏里戏外都是肯为乡亲们两肋插刀的英雄好汉。
刚当支书没多久,就领人修通了通往县城的公路,开山凿石,脚面被砸肿了也不离开施工现场。
接着,他又组织村民在东岗山平整出一个千亩果园,栽种苹果树、梨枣树,山楂树,分给各家经营管理。
嘟噜成串的果子,把大家的腰包撑得满满当当.坏就坏在天成建了自家的果品加工厂。
那一年,水果不好卖,各家的水果都是卖一半扔一半。
大家就埋怨天成没把项目看准,坑了一村的老少爷们儿。
也就是这时候,天成建了自己的果品加工厂,把大家卖不掉的苹果、梨枣、山楂加工成果脯果醋,卖往天南地北,赚了一笔又一笔。
2017高考语文全国卷2含文言文翻译诗歌鉴赏
![2017高考语文全国卷2含文言文翻译诗歌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71db5f1dcc17552707220839.png)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I)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
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的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
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
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
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
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
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
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
(通用版)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一编 知识专题突破篇 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教师用书
![(通用版)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一编 知识专题突破篇 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教师用书](https://img.taocdn.com/s3/m/dee82224a8956bec0975e37d.png)
专题二文言文阅读绝招三理解大意抓标志——断句选择题全国新课标卷对断句的考查始自2014年,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考查。
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对此又做了微调,把断句题放在了文言文阅读题的第一小题的位置,顺序的调整是一种新的导向。
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对此未做变动,足见命题人对文言文断句题的青睐。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断句题是一个送分题,因此,文言文阅读类题目要想取得高分,断句题不容有失。
授解题绝技[增分妙招]断句选择题3步走第一步:理解大意初判断断句的前提是对文章或语段意思的准确理解。
考生拿到一个文言文片段,先不要急着断句,而应该先通读这个片段,大体了解这个文言文片段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些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
在通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的特点。
如果是史传类文本,那么考生要明确“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开端、发展、结局);如果是议论性散文,那么考生要明确论点、论据等内容。
第二步:先易后难抓关键通过第一步,将能断的先断开,化大为小,缩小思考范围,再集中精力通过抓标志分析难断的句子。
具体来说,标志主要有以下两类:一是词语,二是句式。
1.根据标志词断句续表文言文中的句式,特别是文言文的固定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断句。
如“……者……也”这一典型的判断句式(有些省略“者”或“也”的判断句,或表示判断关系的词,如“为”“乃”“即”“则”等,都可以为我们断句提供帮助);“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典型的反问句式;“为……所……”“受……于……”“见……于……”等被动句式;还有“如……何”“况……乎”“何(以)……为”等固定句式。
这些都是断句时很好的帮手。
第三步:断后通读查连贯断完句后,考生应通读一遍全段文字,检查句意是否完整,语意是否连贯,句间衔接是否自然圆合,并注意是否与文章的体裁、语言风格相符。
[典例剖析](2016·全国新课标卷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通用版)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一编知识专题突破篇专题二文言文阅读(二)
![(通用版)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一编知识专题突破篇专题二文言文阅读(二)](https://img.taocdn.com/s3/m/61aafe0a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74.png)
(通用版)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一编知识专题突破篇专题二文言文阅读(二)专题二文言文阅读(二)一、(2016·河南省中原名校联盟4月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宋庠,字公序,安州安陆人,后徙开封之雍丘。
天圣初,举进士,开封试、礼部皆第一。
时亲策贤良、茂才等科,而命与武举人..杂视。
庠言:“非所以待天下士,宜如本朝故事,命有司具饮膳,斥武举人令别试。
”诏从之。
密州豪王澥私酿酒,邻人往捕之,澥绐奴曰:“盗也。
”尽使杀其父子四人。
州论奴以法,澥独不死。
宰相陈尧佐右澥,庠力争,卒抵澥死。
帝遇庠厚行且大用矣庠初名郊李淑恐其先己以奇中之言曰宋受命之号郊交也合姓名言之为不祥帝弗为意他日以谕之因改名庠宝元中,以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
庠为相儒雅,练习故事,自执政,遇事辄分别是非。
未几,以资政殿学士徙郓州,进给事中。
参知政事范仲淹去位,帝问宰相章得象,谁可代仲淹者,得象荐宋祁。
帝雅意在庠,复召为参知政事。
皇祐中,迁工部尚书。
三年,祁子与越国夫人曹氏客张彦方游。
而彦方伪造敕牒,为人补官,论死。
谏官包拯奏庠不戢子弟,庠亦请去。
乃以刑部..,再迁兵部..尚书知河南府,后徙许州,又徙河阳尚书。
数言:“国家当慎固根本,畿辅宿兵常盈四十万,羡则出补更戍,祖宗初谋也,不苟轻改。
”以司空致仕。
卒,谥元献。
庠自应举时,与祁俱以文学名擅天下,俭约不好声色,读书至老不倦。
善正讹谬,尝校定《国语》....,撰《补音》三卷。
天资忠厚,尝曰:“逆诈恃明,残人矜才,吾终身不为也。
”沈邈尝为京东转运使,数以事侵庠。
及庠在洛,邈子监曲院,因出借县人负物,杖之,道死,实以他疾。
而邈子为府属所恶,欲痛治之以法,庠独不肯,曰:“是安足罪也!”人以此益称其长者。
弟祁。
(节选自《宋史·宋庠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帝遇庠厚/行且大用矣/庠初名郊/李淑恐其先/己以奇中之/言曰/宋/受命之号/郊/交也/合姓名言之为不祥/帝弗为意/他日以谕之因/改名庠/B.帝遇庠厚/行且大用矣/庠初名郊/李淑恐其先己/以奇中之/言曰/宋/受命之号/郊/交也/合姓名言之为不祥/帝弗为意/他日以谕之因/改名庠/C.帝遇庠/厚行且大用矣/庠初名郊/李淑恐其先/己以奇中之/言曰/宋/受命之号/郊/交也/合姓名言之为不祥/帝弗为意/他日以谕之/因改名庠/D.帝遇庠厚/行且大用矣/庠初名郊/李淑恐其先己/以奇中之/言曰/宋/受命之号/郊/交也/合姓名言之为不祥/帝弗为意/他日以谕之/因改名庠/答案:D 解析:根据句意,抓住常见的文言虚词等断句标志和主谓结构进行断句。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专题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专题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https://img.taocdn.com/s3/m/de5adf1308a1284ac9504364.png)
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专题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近三年高考文言文阅读考点分析一览表:第一节文言翻译【备考攻略】一、文言文翻译的四个步骤(一)审。
在翻译之前,首先要审清文言文句中重要的语法现象。
可以先在草稿纸上抄下要注意的重要文句,然后用笔将这些语法现象一一地圈注出来,以引起自己的注意。
(二)切。
将文言文句以词为单位逐一切分开来,然后逐一地加以解释。
(三)连。
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将逐一解释出来的词义连缀成句,用“信”“达”“雅”的标准去要求它。
(四)誊。
在逐一查对落实到位后,将草稿纸上连缀好的译句誊写到答题卷上。
誊写过程中还要做到“三清”“三不”。
“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写潦草字,不写繁体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不写错别字。
二、文言文翻译需关注的六个采分点(一)句子大意。
要联系具体语境进行准确翻译,确保句子通顺完整,译出句子的大意。
(二)关键实词。
对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多义词等句中关键词语,翻译时要联系全文,结合上下文语境仔细推敲。
(三)重要虚词。
一般情况下是大纲规定的18个虚词,也就是说句子翻译时,往往涉及句子的通顺,包括语气、衔接、上下句连贯等,都要注意重要虚词的用法。
(四)词类活用。
通过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来确定活用词的词性及词义,要将活用的词准确地译出来。
(五)固定结构。
古汉语中有些不同词性的词,经常连用或配合使用,形成一种比较固定的格式,翻译时要注意这些“习惯句式”。
(六)特殊句式。
要特别注意译出一些特殊句式,如倒装句要将颠倒的语序理顺,被动句要译出被动的关系,省略句要将省略的内容补全。
三、文言文翻译的十点失误(一)不需翻译的强行翻译。
在文言文中凡是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帝号、年号、器物名、度量衡等,在翻译时,可以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不用翻译,因为这些词一般都无法与现代汉语对译。
(二)以今义当古义。
有的词语随着社会的发展,意义已经变了,有的词义广大,有的词义缩小,有的词义转移,有的词感情色彩变化,有的名称说法改变。
2017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1部分核心突破专题2文言文阅读第2讲文言文分析综合对点规范演练
![2017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1部分核心突破专题2文言文阅读第2讲文言文分析综合对点规范演练](https://img.taocdn.com/s3/m/ed18d42328ea81c759f57897.png)
第 2 讲文言文剖析综合(2016 ·山西太原二模) 下边的文言文,达成后边的目。
王接字祖游,河猗氏人,京兆尹尊十世也。
父蔚,世修儒史之学。
接幼父,哀礼,皆曰:“王氏有子哉!”渤海刘原河太守,好奇,以旌才。
同郡收郎,七十余,荐接于原曰:“夫不,非造父之肆;明月不流光,非随侯之掌。
伏惟明府苞黄中之德,耀重离之明,求与能,小无,是以鄙老思献所知。
窃士王接,岐嶷俊异,十三而孤,居尽礼,学目而知,触而,斯玉之妙味,世之徽猷也。
不患玄黎之不启,窃春英之及。
”原即礼命,接不受。
原乃呼曰:“君欲慕肥遁之高邪?” 曰:“接薄祜,少孤而无兄弟,母老疾,故没心吏。
”及母,柴骨立,居墓次年。
众,多出异。
性率,不修俗操,里大族多不可以善之,唯裴雅知焉。
平阳太守柳澹、散侍郎裴遐、尚仆射攸皆与接友好。
出都官从事。
永宁初,秀才。
友人阳潘滔接曰:“ 虞、卞玄仁并足下和鼎味,可无以秀才行。
”接曰:“今世道交,将遂剥乱,而智之士口笔,日深,如火之燎原,其可救乎?非荣斯行,欲极所,冀有悟耳。
”是,三王,惠帝复阼,以国有大,天下秀孝一皆不,接以恨。
阴之役,侍中嵇乱兵所害,接曰:“夫人之,死之;人之国,国危亡之,古之道也。
阴之役,百官奔北,唯嵇守以遇不道,可臣矣,又可称痛矣。
今山方欲大,宜明高,以命令天下。
依《春秋》褒三累之,加致命之,遐迩向,莫敢不矣。
”朝廷从之。
及海王越率侯,尚令王堪行台,上接尚殿中郎,未至而卒,年三十九。
( 自《晋·王接》,有改 ) 1.以下原文相关内容的归纳和剖析,不正确的一是( A )A.王接自幼父,哀思身表得超礼数,都称王氏有个好儿子,河太守刘原听此过后也感觉好奇。
B.收王接秀异样,居期竭尽礼数,学目不忘,理能触旁通,具了治理世事的美德,因此专门向刘原介绍。
C.王接博群,常有独出心裁的解。
生性耿坦直,不修世俗尊崇的操行,里大族好多人都不可以好好他,只有裴与他交好。
D.阴之,百官奔逃,只有嵇忠于守来抵抗不道之寇,被乱兵害,王接提嵇加以褒,以示榜,朝廷遵从了他的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讲文言文翻译(2016·安徽合肥质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燕达字逢辰,开封人。
为儿时,与侪辈戏,辄为军陈行列状,长老异之。
既长,容体魁梧,善骑射。
以材武隶禁籍,授内殿崇班,为延州巡检,戍怀宁寨。
夏人三万骑薄城,战竟日不决,达所部止五百人,跃马奋击,所向披靡。
擢鄜延都监,数帅兵,深入敌境,九战皆以胜归。
啰兀之弃也,遣达援取戍卒辎重,为贼所邀,且战且南,失亡颇多。
神宗以达孤军遇敌,所全亦不为少,累迁西上閤门使、领英州刺史,为秦凤副总管。
讨破河州羌,遂降木征。
迁东上閤门使、副都总管,真拜忠州刺史、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
郭逵招讨安南,为行营马步军副都总管。
入辞,神宗谕之曰:“卿名位已重,不必亲矢石,第激勉将士可也。
”达顿首谢曰:“臣得凭威灵灭贼,虽死何惮!”初度岭,闻前锋遇敌苦战,欲往援,偏校有言当先为家基然后进者,达曰:“彼战已危,讵忍为自全计。
”下令敢言安营者斩。
乃卷甲趋之,士皆自奋,传呼太尉来,蛮惊溃,即定广源。
师次富良江,蛮檥斗舸于南岸,欲战不得,达默计曰:“兵法致人而不致于人,吾示之以虚,彼必来战。
”已而蛮果来,击之,大败,乃请降。
师还,拜荣州防御使。
以主帅得罪而独蒙赏,乞同责,不听。
元丰中,迁金州观察使,加步军都虞候,改马军,超授副都指挥使。
以训阅精整,除一子閤门祗候。
数被诏奖,进殿前副都指挥使、武康军节度使。
哲宗立,迁为使,徙节武信。
卒,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毅敏。
达起行伍,喜读书,神宗以其忠实可任,每燕见,未尝不从容。
尝问:“用兵当何先?”对曰:“莫如爱。
”帝曰:“威克厥爱可乎?”达曰:“威非不用,要以爱为先耳。
”帝善之。
(选自《宋史·燕达传》,有删改) 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神宗谕之曰:“卿名位已重,不必亲矢石,第激勉将士可也。
”(2)达默计曰:“兵法致人而不致于人,吾示之以虚,彼必来战。
”解析:(1)关键词:谕、矢石、第。
(2)关键词:致、于、示、虚。
答案:(1)神宗告诉他说:“你的名望与地位已经很高,不必亲自冲锋陷阵,只管激励将士就可以了。
”(2)燕达暗自考虑:“用兵之法在于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调动,我把薄弱环节暴露给他们,他们必定前来攻打。
”【参考译文】燕达字逢辰,是开封人。
儿童时,和同辈的孩子戏耍,总是摆出军阵列队的样子,年龄大的人认为他与众不同。
长大后,体态魁梧,擅长骑马射箭。
因为才能和武艺成为禁兵,被授职为内殿崇班,任延州巡检,戍守怀宁寨。
夏人三万骑兵逼近城,战斗一整天没有胜负,燕达的部下仅有五百人,他跃上战马奋力搏击,所向披靡。
擢升为鄜延都监,多次率兵深入敌境,九次作战都得胜而归。
啰兀失守,派燕达援助戍守士兵和取得军用物资,被敌人堵截,边打边往南去,失散很多人。
神宗因为燕达孤军和敌人作战,活下来的士卒也不少,多次升迁为西上閤门使、领英州刺史,任秦凤副总管。
征讨打败河州羌,于是木征投降。
升任为东上閤门使、副都总管,实授任忠州刺史、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
郭逵招抚征讨安南,(燕达)担任行营马步军副都总管。
入朝辞别的时候,神宗告诉他说:“你的名望与地位已经很高,不必亲自冲锋陷阵,只管激励将士就可以了。
”燕达叩头致谢说:“我得以靠声威消灭敌人,即使死了也不怕!”初次度岭,听说前锋遇到敌人苦战,想要前去救援,校官说应当先建好营寨然后再前进,燕达说:“那里战斗已经危急,怎么能忍心只为了保全自己而考虑。
”下令敢谈论设立营寨驻扎的人斩首。
于是起兵前往,士兵都很振奋,传声呼喊太尉来了,蛮人惊慌溃败,立刻平定了广源。
军队驻扎在富良江边,蛮人把战船停靠在南岸,想交战却不能,燕达暗自考虑:“用兵之法在于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调动,我把薄弱环节暴露给他们,他们必定前来攻打。
”不久蛮人果然来了,攻打他们,蛮人大败,于是请求投降。
班师回朝,授为荣州防御使。
因为主帅犯了罪而独自受到奖赏,请求共同受责罚,没有被接受。
元丰年间,升任金州观察使,加步军都虞候,改为马军都虞候,破格任副都指挥使。
因为训练检阅精良整齐,授他的一个儿子为閤门祗候。
多次受到下诏奖赏,晋升为殿前副都指挥使、武康军节度使。
哲宗即位,升为使,调节度武信军。
去世,赠为开府仪同三司,谥号毅敏。
燕达起于行伍,喜欢读书,神宗因为他忠实可靠,每次在闲暇时召见他,都从容地与他交谈。
曾经问他说:“用兵应当以何为先?”他回答说:“没有什么比得上关爱。
”皇上说:“用威严统领关爱行吗?”燕达说:“不是不用威严,要把关爱放在最先罢了。
”皇上认为他说得好。
(2016·安徽五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朵儿只,脱脱子也。
事母至孝,喜读书,不屑屑事章句,于古君臣行事忠君爱民之道,多所究心。
至治二年,授中奉大夫,时年未及冠。
天历元年,朵罗台国王自上都领兵至古北口,与大都兵迎敌。
事定,文宗杀朵罗台。
二年,朵儿只袭国王位。
朵罗台弟乃蛮台恃太师伯颜势,谓国王位乃其所当袭,诉于朝。
伯颜妻欲得朵儿只大珠环,价直万六千锭。
朵儿只无以应,则慨然曰:“王位我祖宗所传,不宜从人求买。
我纵不得为,设为之,亦我宗族人耳。
”于是乃蛮台以赂故得为国王,而除朵儿只辽阳行省左丞相。
以安靖为治,民用不扰。
六年,迁河南行省左丞相,为政如在辽阳时。
先是河南范孟为乱,以诖误连系者千百计。
朵儿只至,颇知其冤,力欲直之。
至正四年,迁江浙行省左丞相。
别儿怯不花先为相,庶务宽纾,朵儿只继之,咸仍其旧,民心翕然。
汀州寇窃发,朵儿只调遣将士招捕之,威信所及,数月即平。
帝嘉其绩。
居二年,方面晏然。
杭之耆老请建生祠。
朵儿只辞之曰:“昔者我父平章官浙省,我实生于此,宜尔父老有爱于我,我于尔杭人得无情乎?我叨居相位于此,唯知谨守法度不辱先人足矣,何用虚名为?”七年冬,升右丞相,而太平为左丞相。
留守司行致贺礼,其物先留鸿禧观,将馈二相。
朵儿只家臣寓观中,察知物有丰杀,其致左相者特丰。
家臣具白其事,请却之。
朵儿只曰:“彼纵不送我,亦又何怪。
”即命受之。
知者咸服其量。
十四年,诏脱脱总兵南讨。
中书参议龚伯遂建言:“宜分遣诸宗王及异姓王俱出军。
”吴王朵尔赤厚赂伯遂获免。
朵儿只独曰:“吾国家世臣,天下有事,政效力之秋也。
吾岂暇与小子辈通贿赂哉!”脱脱遣朵儿只攻六合,拔之。
十五年,薨于军,年五十二。
(选自《元史·朵儿只传》,有删改)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朵罗台弟乃蛮台恃太师伯颜势,谓国王位乃其所当袭,诉于朝。
(2)先是河南范孟为乱,以诖误连系者千百计。
朵儿只至,颇知其冤,力欲直之。
解析:(1)关键词:恃、袭、诉。
(2)关键词:为乱、系、直。
答案:(1)朵罗台的弟弟乃蛮台倚仗太师伯颜的势力,说藩国的王位应当由他继承,告到朝廷。
(2)在此之前,河南范孟造反,因过失而被牵连逮捕的有成百上千人。
朵儿只到了之后,很清楚他们的冤情,极力想要为他们申冤。
【参考译文】朵儿只,是脱脱的儿子。
他侍奉母亲非常孝顺,喜欢读书,不特意做分析文字的事,对于古代君臣的处事、忠君爱民的道理,他多有留心。
至治二年,任中奉大夫,当时他还不到二十岁。
天历元年,朵罗台国王从上都领兵到古北口,朵儿只与大都的部队迎击敌军。
事情平定之后,文宗杀了朵罗台。
天历二年,朵儿只继承了藩国王位。
朵罗台的弟弟乃蛮台倚仗太师伯颜的势力,说藩国的王位应当由他继承,告到朝廷。
伯颜的妻子想得到朵儿只的镶有珍珠的大玉环,这只玉环价值一万六千锭。
朵儿只无法答复这个要求,便慨叹道:“王位是我祖宗所传下来的,不应当向别人购买。
我纵然不能继承,假如(有人)继承,也是我宗族中的人罢了。
”于是乃蛮台因贿赂而成为藩国国王,而任命朵儿只为辽阳行省左丞相。
他把安定作为治理的要务,百姓的财物不受侵扰。
天历六年,改任河南行省左丞相,管理政事就像在辽阳时一样。
在此之前,河南范孟造反,因过失而被牵连逮捕的有成百上千人。
朵儿只到了之后,很清楚他们的冤情,极力想要为他们申冤。
至正四年,改任江浙行省左丞相。
别儿怯不花之前任丞相,各项政务都很宽松,朵儿只继任,全部采用前任的做法,百姓心中一致拥护他。
汀州盗贼悄悄起事,朵儿只调遣将士前往招安、追捕他们,威信所到的地方,盗贼数月之间就被平定了。
皇帝嘉奖他的功绩。
过了两年,所辖地区平静无事。
杭城的老人请求为他建造生祠。
朵儿只推辞说:“过去我父亲在江浙行省任平章政事,我其实是出生于这里,父老们喜欢我是可以理解的,我对你们杭城人难道就没有感情吗?我在这里忝列相位,只知道谨守法度不辱没祖先就足够了,哪里用得着虚名呢?”天历七年冬天,朵儿只升任右丞相,而太平任左丞相。
留守司行致贺礼,那些礼物先留在鸿禧观,将赠送给二位丞相。
朵儿只的家臣寓居在观内,察知两份礼物有多寡之分,给左丞相的那份特别丰厚。
家臣详细报告了这件事,请求拒绝接受礼物。
朵儿只说:“他们即使不送给我,又有什么可责怪的。
”便命令接受礼物。
知道这件事的人都佩服他的度量。
天历十四年,皇帝下诏令脱脱率军讨伐南方。
中书参议龚伯遂向朝廷建议说:“应该分别派遣各宗王及异姓王都出兵。
”吴王朵尔赤用厚礼贿赂龚伯遂得以免于随军出征。
只有朵儿只说:“我家世世代代是国家的大臣,国家有事,正是效力之时。
我哪有时间贿赂这些小人呢!”脱脱派朵儿只功打六合,朵儿只攻下了该城。
天历十五年,他在军中去世,享年五十二岁。
对点特训3(见专题活页检测P5)(2016·鄂豫晋冀陕五省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侯蒙,字元功,密州高密人。
未冠.,有俊声,急义好施,或一日挥千金。
进士及第,调宝鸡尉,知柏乡县。
民讼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
转运使黄湜闻其名,将推毂之,召诣行台白事,蒙以越境不肯往。
湜怒,他日行县,阅理文书,欲翻致其罪;既而无一疵可指,始以宾礼见,曰:“君真能吏也。
”率诸使者合荐之。
西将高永年死于羌,帝怒,亲书五路将帅刘仲武等十八人姓名,敕蒙往秦州逮治。
至秦,仲武等囚服听命,蒙晓之曰:“君辈皆侯伯,无庸以狱吏辱君,第以实对。
”案未上,又拜御史中丞。
蒙奏言:“汉武帝杀王恢①,不如秦缪公赦孟明;子玉②缢而晋侯喜,孔明亡而蜀.国.轻。
今羌杀吾一都护,而使十八将由之而死,是自艾其支体也。
欲身不病,得乎?”帝悟,释不问。
迁刑部尚书,改户部。
比岁郊祭..先期告办③,尚书辄执政。
至是,帝密谕之。
对曰:“以财利要君而进,非臣所敢。
”一日,帝从容问:“蔡京何如人?”对曰:“使京能正其心术,虽古贤相何以加。
”帝颔首,且使密伺京所为。
京闻而衔之。
大钱法敝,朝廷议改十为三,主藏吏来告曰:“诸府悉辇大钱市物于肆,皆疑法当变。
”蒙曰:“吾府之积若干?”曰:“八千缗。
”蒙叱曰:“安有更革而吾不知!”明日,制下。
又尝有几事蒙独受旨,京不知也;京侦得之,白于帝,帝曰:“侯蒙亦如是邪?”罢知亳州。
宋江寇京东④,蒙上书言:“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清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