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人体寄生虫学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因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它不断流溢,越出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表现的形式表现出来。

--泰戈尔

1.夜现周期性:丝虫成虫寄生于淋巴系统产生微丝蚴,微丝蚴在人外周血中周期性出现,白天滞留于肺微血管内,夜晚出现在外周血中,微丝蚴在外周血中的昼少夜多现象称为微丝蚴的夜现周期性。两种丝虫微丝蚴在外周血中出现的时间略有不同:班氏为晚10点到2点,马来为8点到4点。

2.丝虫热:丝虫感染引起急性淋巴管炎,淋巴结炎的同时多伴有突然发热,寒战,全身不适,头痛,乏力,四肢酸痛和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

3.蛔虫或钩虫性哮喘:蛔虫或钩虫的幼虫在人体内移行时在人体肺部引起的炎症。

4.蛔虫病并发症:胆道蛔虫症,肠梗阻,蛔虫性胰腺炎,阑尾炎,蛔虫性肉芽肿。

5.肺蛔虫症:蛔虫感染引起的单纯的肺部炎性细胞浸润及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表现。

6.钩蚴性皮炎:钩虫的幼虫丝状蚴侵入人体皮肤时引起患者皮肤针刺、烧灼和奇痒感,然后出现充血斑点或丘疹,1-2日内出现红肿及水疱,搔破后可有浅黄色液体流出。若有继发细菌感染则形成脓疱,最后经结痂、脱皮而愈。

7.圆叶目绦虫:圆叶目绦虫包括链状带绦虫、肥胖带绦虫、细粒棘球绦虫等。头节上有吸盘,孕节无子宫孔,成节与孕节的形态差别大,孕节脱落随粪便排出。只需一个中间宿主。

8.囊虫病:是有链状带绦虫的囊尾蚴寄生在人体的不同部位而引起的疾病。依寄生部位分为皮下和肌肉囊虫病、脑囊虫病、眼囊虫病。主要临床表现是皮下结节、头痛、癫痫、视力障碍等。囊虫病是由食入链状带绦虫卵引起的寄生虫病。

9.棘球蚴砂:从囊壁的胚层上脱落的原头蚴、生发囊及子囊,悬浮于囊液中,统称为棘球蚴砂。

10.继发性棘球蚴感染:在人体内寄生的棘球蚴囊壁破裂后,囊液溢出,其中的原头蚴、生发囊及子囊可发育为新的棘球蚴,造成继发性棘球蚴感染。

11.中绦期:绦虫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的时期。

12.链体:绦虫成虫颈部以后的节片称为链体,包括幼节、成节、孕节。

13.似囊尾蚴:微小膜壳绦虫中幼虫的一个发育阶段。

14.包虫病:人误食细粒棘球绦虫虫卵后在体内发育为棘球蚴所致病变

15.阿米巴病: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侵入人肠壁吞噬红细胞和组织细胞,引起肠阿米巴病。急性期表现肠壁组织坏死、溃疡,病人出现腹疼,腹泻,排粘液血便,次数多,味极腥臭的典型阿米巴痢疾。慢性期由于组织破坏和愈合常同时存在,纤维组织增生明显,使得肠壁增厚,形成局部包块——阿米巴肉芽肿,病人腹泻与便秘症状交替出现。

16.肠外阿米巴病:肠外阿米巴病主要有阿米巴肝脓肿和阿米巴肺脓肿。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在肠壁内侵入静脉,随血流到肝脏,大量繁殖并破坏溶解组织形成肝脓肿。肺脓肿多数是因肝脓肿内滋养体穿破横隔,进入胸腔侵入肺而引起,少数也可因血循环播散而致。

17.原虫:为体积微小而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的全部生理功能的单细胞真核动物。

18.原虫的运动细胞器:为原虫分类的重要标志,按形状分为无定形的伪足、细长的鞭毛、短而细的纤毛。

19.痢疾阿米巴原虫的毒力:指痢疾阿米巴原虫对宿主组织的侵袭力,特意的表现为一种对靶物的接触性杀伤功能。这种触杀机制是一个包括对靶细胞和组织的黏附、杀伤、溶噬的连锁生理过程

20.溶组织内阿米巴烧瓶样溃疡:溶组织阿米巴感染的急性病例中,增殖的滋养体能突破黏

膜肌层,在疏松的黏膜下层繁殖扩展,引起液化坏死灶,形成口小底大的烧瓶样溃疡。21.无鞭毛体和前鞭毛体:利什曼原虫生活史的两个阶段,前者寄生在哺乳动物或爬行动物的细胞内,虫体很小,卵圆形内有一较大的圆形核;后者寄生在白蛉的消化道内呈梭型。

22.旅游者腹泻:蓝氏贾第鞭毛虫呈世界性分布,滋养体主要寄生在人体的小肠上部,引起腹疼,腹泻和吸收不良等症状,此病在旅游者中多见。

23.阴道自净作用:正常情况下,健康妇女的阴道环境,因乳酸杆菌的作用而保持酸性,PH 为3.8-4.4之间,可抑制虫体或其他细菌生长繁殖。

24.疟原虫红细胞外期:疟原虫在肝细胞内的发育叫红细胞外期。人四种疟原虫在肝细胞内均进行裂体增殖,其发育时间因种而异。间日疟原虫不同地理株的红细胞外期发育时间不完全相同,可能与迟发型子孢子和速发型子孢子的存在有关。

25.疟原虫红细胞内期:疟原虫在红细胞内进行裂体增殖的发育过程叫红细胞内期。红细胞内裂体增殖周期为环状体+滋养体+裂殖体+裂殖子+环状体。其裂体增至周期因种而异,间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为48小时,三日疟原虫和恶行疟原虫分为72小时和36-48小时。26.复发:经过抗疟治疗或免疫作用,杀灭所有红细胞内期疟原虫,疟疾发作停止,在未经暗蚊传播感染的情况下,迟发型子孢子在肝细胞中形成的休眠体,经较长时间休眠后进行裂体增殖,来自肝细胞的裂殖子进入红细胞内发育,引起的发作成为复发,间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可引起复发。

27.再燃:急性疟疾患者由于抗疟治疗不彻底,或由于机体产生免疫力,消灭大部分红细胞内疟原虫而停止发作,在一定条件下,由残存在红细胞内的少数疟原虫大量增殖,经数周或数月,在无再感染情况下,再次引起发作称为再燃。四种人疟原虫都可引发再燃。

28.带虫免疫:感染疟原虫后,诱导人体产生一定的保护性免疫力,此免疫力可杀伤体能的疟原虫而减轻致病,但体内原有的寄生虫不能彻底消灭,体内仍存有少量疟原虫,并对再感染的疟原虫有一定的抵抗力,无疟原虫免疫力就消失,这种免疫现象称带虫免疫。

29.脑型虐:在脑部微血管中,因恶性疟原虫寄生的红细胞机械阻塞或炎症反应导致血管阻塞,患者出现剧烈头痛、呕吐、烦躁不安、谵妄、高热、嗜睡、昏迷等症状。脑型虐多发生在恶性疟高度流行区无免疫力的人群,由于延误治疗或治疗不当所致。间日疟患者偶尔见。

30.弓形虫速殖子:在中间宿主有核细胞内营分裂的弓形虫集合体,一般为数个至十多个虫体,由宿主细胞膜包绕,其内虫体叫速殖子。

31.刚地弓形虫包囊:当宿主的免疫力增强时,弓形虫繁殖减慢,重提外面形成一层有弹性的囊壁,形成包囊,内含数个或数千个缓殖子。

32.疟疾的发作:疟原虫感染时,红细胞内的裂体增殖可引起周期性的寒热发作。

33.裂体增殖:无性生殖中多分裂方式的一种,指的是胞核多次分裂后胞质包绕每个核的周围,一次分裂为多个子代。疟原虫的生殖方式就是裂体增殖。

34.出丝现象:当按蚊刺吸疟疾患者血液时,疟原虫随血液进入蚊胃后,雄配子体在几分钟内开始核分裂为4-8块,胞质也向外伸出成4-8条细丝,然后核分别进入细丝内。

35.幼体增殖:为吸虫幼虫无性增殖的一种方式。吸虫的毛蚴在淡水螺体内发育为胞蚴。一个胞蚴能形成许多个雷蚴,一个雷蚴能分化发育为很多尾蚴。幼虫数量的大量增加是由于胞蚴和雷蚴体内的胚细胞团分化发育增至形成。这种现象称为幼体增殖。

36.斯氏狸殖吸虫病:斯氏狸殖吸虫侵入人体大多不能发育为成虫而保持童虫状态,并在人体内移行造成皮肤和内脏幼虫移行症。童虫侵入不同的部位而使患者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如胸膜炎、脑脓肿、癫痫及皮下包块等。

37.异位血吸虫病:日本血吸虫虫卵沉积在门脉系统以外的组织、器官形成虫卵肉芽肿引起的损害称为异位损害,所患的疾病称为异位血吸虫病。异位血吸虫病常能导致肺脑损害。

38.伴随免疫:人体感染寄生虫后能够产生一定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力对再感染的童虫有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