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小柴胡汤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新认识小柴胡汤
一、小柴胡汤是不是少阳方?
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论》中对小柴胡汤作了详细的解释,认为:“伤寒邪气在表者,必渍形以为汗,邪气在里者,必荡涤以为利,其于不外不内,半表半里,既非发汗之所宜,又非吐下之所对,是当和解则可矣。

小柴胡为和解表里之剂也”,在成无己看来小柴胡汤实乃和解“表里”,病位为半表半里。

而现代教材对小柴胡汤的定义为“和解少阳”,可见其中大有出入,陈修园谓“少阳主半表半里”,但陈修园所谓的“少阳和解法”有六,“寒热往来于外,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食,心烦喜呕,为虚火症,宜小柴胡汤。

寒热往来于外,心中痞硬,郁郁微烦,呕不止,为实火症,宜大柴胡汤。

何谓少阳腑症,曰:少阳主寒热,属于半表则为经,属于半里则为腑,其症虽无寒热往来于外,而有寒热相搏于中,有痞痛利呕四症之辨,因呕而痞,不痛者,半夏泻心汤。

胸中有热而欲呕,胃中有邪气,而腹中痛,宜黄连汤。

邪已入里,则胆火下攻于脾而自利,宜黄芩汤。

胆火上逆于胃而为呕,宜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以上四方,寒热攻补并用,仍不离少阳和解法。

”“半表半里”与“少阳”之间有很大的差别,不可同等而语。

少阳有多法,小柴胡亦可以治多经,不可因少阳主半表半里之说,而径直谓小柴胡为和解少阳之方。

二、小柴胡的主治范

欲明白小柴胡汤的主治范围,我们可以从《伤寒论》原文挖掘从“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

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

脉但浮者,与麻黄汤”中,小柴胡汤与麻黄汤相提并论,则小柴胡汤与麻黄汤应该有相似之处,可知小柴胡汤有解表之效。

“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默默不欲饮食。

藏府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

小柴胡汤主之”与“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者,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与小柴胡汤主之”两条可知,小柴胡汤所治疗的疾病中“邪高痛下”为其主治之一端,而所谓的“痛下”是“法当腹中急痛者”,腹中急痛已非少阳之地界,乃太阴地面了。

从“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与小柴胡汤主之”条,可知柴胡汤可治伤寒、中风五六日后出现“苦、欲、喜”三大虚状,“胸胁苦满”为胸胁虚满,“默默不欲饮食”为阳明虚,“往来寒热”为正气虚。

“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

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

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于此二条可知小
柴胡汤可治疗妇人热入血室。

以上诸症皆为小柴胡汤证,故仲景云:“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刘渡舟教授曾说:“因虚人感冒
之病因病机,与仲景所揭出的病因病机理无二致,此皆不任发汗,故可用小柴胡汤统治之。

方中参草枣补益中焦脾土,令谷气充沛,以为胜邪之本,合柴芩夏姜,从少阳之枢,以达太阳之气,逐在外之邪,此为扶正祛邪之妙用也”,“体虚
之人,卫外不同,外邪侵袭,可直达腠理。

腠理者,少阳之分也。

故虚人感冒纵有太阳表症,亦为病之标也;纵无少阳正证或变证,却总是腠理空疏,邪与正搏,故可借用小柴胡汤,从少阳之枢以达太阳之气,则太阳表症亦可除矣。

”无疑解释了小柴胡汤的广泛运用,但是于学理尚有一些商榷之处。

三、小柴胡汤的机理
我们需回归仲景原文,从阳明病篇“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

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也”及“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我们知道“战汗”是温病欲解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其根本原因是
胃气虚,稍加“益胃津”之药则可出现战汗现象,小柴胡汤之
人参确实有补胃气的作用;故而小柴胡汤之中,除柴胡而外,人参为要药,而主要针对的是阳明胃气虚的病理基础;《皇
汉医学》曾曰:“凡气管炎、百日咳、肺结核、肋膜炎、肠窒
扶斯、疟疾、胃肠加答儿、肝脏病、肾脏肾盂炎症、妇人病等悉能治之”及小柴胡与麻黄相似之功效,实在“半夏”,仲景解半夏为补肺气,故而《金匮要略》云:“气不足者加半夏”;而唐容川于《血证论》中更是盛推小柴胡汤治虚劳咳嗽之功,凡外感血症皆宜小柴胡汤加减,为小柴胡汤有黄芩之故,李时珍记载“予年二十时,因感冒咳嗽既久,且犯戒,遂病骨蒸发热,肤如火燎,每日吐痰碗许,暑月烦渴,寝食几废,六脉浮洪。

遍服柴胡、麦门冬、荆沥诸药,月余益剧,皆以为必死矣。

先君偶思李东垣治肺热如火燎,烦躁引饮而昼盛者,气分热也。

宜一味黄芩汤,以泻肺经气分之火。

遂按方用片芩一两,水二钟,煎一钟,顿服。

次日身热尽退,而痰嗽皆愈。

药中肯綮,如鼓应桴,医中之妙,有如此哉”,且黄芩遍治诸出血证;《苏沈良方》则曰:“此药极解暑毒”,《得效方》谓:“小柴胡汤治挟岚嶂溪源蒸毒之气”,《济阴纲目》曰:“小柴胡汤治瘟疫、内虚发热,胸胁痞闷,及在半表半里,非汗非下之证。

”暑毒乃湿热之病兼有虚症,小柴胡之用可除湿,从“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可知,以此小柴胡汤治疗温病亦可;
《苏沈良方》云:“常时上壅痰实,只依本方食后卧时服,赤白痢尤效,痢药中无如此之妙……”罗谦甫亦曰:“本方为脾家虚热、四时疟疾之圣药”,痢疾乃气滞血瘀兼湿热之病,疟疾乃脾胃虚弱之病,小柴胡汤通治之,以有黄芩、大枣、生
姜、甘草等药之故。

小柴胡汤之通上焦,有风药发表之用,故与麻黄汤相似;风能胜湿,故“白苔”者为用小柴胡之一标准,能除湿;“津液得下”,上焦之邪气宣发已尽,则津液得下,腹痛等证亦可痊愈;“胃气因和”则诸虚症皆愈。

小柴胡汤所具有之功效为:发表,除湿,补虚,除热,而和解少阳乃其用之一端而已。

以此而论,小柴胡实兼三阳病,太阳表证之五六日,七八日已虚之候可也;少阳之“口苦、咽干、目眩”亦可;阳明之胃气虚而往来寒热之症亦主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