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病人的代谢特点和营养评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龄
>70岁者,加1分
营养状态总分=营养状态受损评分+疾病严重程度评分+年龄评分
谢 谢
(三)临床检查 是通过病史采集及体格检查发现营养素缺乏的体征
(1)恶病质 (2)肌肉萎缩 (3)毛发脱落 (4)肝肿大 (5)水肿或腹水 (6)皮肤改变 (7)维生素缺乏体征 (8)必需脂肪酸缺乏体征 (9)微量元素缺乏症等
二、营养状态的评定
(四)综合营养评定
常用方法:预后营养指数(PNI)
营养评定指数(NAI) 主观全面评定(SGA) 微型营养评定(MNA)等
二、营养状态的评定
简易营养评定法
轻度
中度
重度
营养风险筛查方案
二、营养状态的评定
A.初步评定:通过4个问题来评估有否NR,程度、营养支持 否及预后如何 即:·BMI〈18.5kg/m2? ·患者过去3个月体重下降吗? ·患者过去1周内有摄食减少吗? ·患者有严重疾病(如ICU接受治疗)? 以上任一问题回答“是”则直接进入营养状态评分
1.0-1.5g/L为中度营养不良
<1.0g/L为重度营养不良
二、营养状态的评定
• 3、肌酐身高指数(Creatinine Height Index,CHI) 肌酐是肌肉中磷酸肌酸的最终代谢产物,98%的肌酸 存在于肌肉中,肾功能正常时,尿肌酐排出量与肌肉量直接 相关,而与尿量和进食量无关。正常人为1.09, 营养不良 时为0.5 实测24小时尿肌酐量 CHI(%)= ──────────×100 标准体重尿肌酐量 (标准体重尿肌酐量要查专用表) >90%为正常 80-90%为轻度营养不良 60-80%为中度营养不良 <60%为重度营养不良
体尚能利用脂肪作为部分的能源,而在急危重症病人中脂肪的利用
也受到了限制
一 危重病人的代谢特点 5.维生素代谢的改变 VitC缺乏
6.胃肠道功能紊乱 消化腺分泌功能受抑制 胃肠功能障碍 应激性溃疡 肠道屏障功能障碍和肠源性细菌移位
一 危重病人的代谢特点
机体内亢进的分解代谢并不能为外源性的营养支
持所改变,在这种情况下,不适当地进行营养支
危重病人的代谢特点
及营养状态评定
急诊科 刘伟伟
2016-11
概 述
在过去的年代中,大量的危重病人因不能经胃肠道进食, 而造成患者并非死于病变的本身, 而是死于营养障碍 由于热量不足,蛋白质出现分解,体内蛋白质下降,将 影响组织的修复,伤口愈合及免疫功能,感染难以控制。 营养不良与感染形成恶性循环,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 当病人的体重急速下降达到35-40%时,病死率可近于 100%
B.营养状态评分
营养状态受 损评分
营养状态
疾病严重程 度评分
患者营养需求
没有 (0分)
轻度 (1分) 中度 (2分)
正常营养状态
3个月体重丢失>5%,或 摄食量比正常低25%-50% 一般情况差,或2月体重 丢失>5%,或摄食量比正 常低50%-75%
没有 (0分)
轻度 (1分) 中度 (2分) 重度 (3分)
• 谷氨酰胺作为能源被内脏器官优先利用
• 肌肉蛋白质及细胞结构蛋白分解加速
• 芳香族氨基酸和含硫氨基酸浓度增高
• 支链氨基酸的血浆水平正常或降低
一 危重病人的代谢特点 (四)脂肪代谢紊乱
脂肪动员加速,游离脂肪酸氧化周转增加
胰岛素对脂肪细胞仍有反应,抑制脂肪分解
高三酰甘油血症,酮体生成缺乏或降低
此时,胰岛素对脂肪细胞却仍有反应,从而阻止了脂肪的分解, 进一步引起热量的供应不足 这与单纯的饥饿时发生的营养障碍有所不同。在饥饿病人,机
一 危重病人的代谢特点
一 危重病人的代谢特点 (一)内分泌与糖代谢紊乱 • 糖原分解加速 • 糖异生增强,糖利用减少 • 胰岛素阻抗现象,导致糖的利用受限 • 机体呈高血糖状态 组织细胞的能源底物代谢速率 平时: GLU -- 0.3-0.6g/kg/h FAT -- < 0.3g/kg/h 应激: GLU -- 0.1-0.3g/kg/h FAT – 0.3g-0.4g/kg/h
正常营养需要量
患者不需卧床,其蛋白质需 要量略有增加,但可经口服 和补充来满足 患者需卧床,其蛋白质需要 相应增加,但大多数人可经 人工营养得以恢复 患者需在ICU机械通气支持, 其蛋白质需要增加,不能人 工营养支持满足,但通过人 工营养可使蛋白质分解和氮 丢失明显减少
重度 一般情况差,BMI<18.5, (3分) 或1个月体重丢失5%, (或3个月内体重下降15%) 或前1周摄食量比正常低 75%-100%
二、营养状态的评定
(二)生化及实验室检查 1、血清白蛋白:半衰期为20天 血浆蛋白水平可反映机体蛋白质营养状况。持续的低蛋 白血症被认为是判定营养不良的可靠指标 正常值:35-45g/L
30-35g/L为轻度营养不良
21-30g/L为中度营养不良 <21g/L为重度营养不良
二、营养状态的评定
2、转铁蛋白:半衰期平均 8.8天 转铁蛋白能精确,可靠和更早地反映营养状态。它可通 过放免法直接测定,也可通过总铁结合力(Total iron binding capacity,TIBC)推算,转铁蛋白=(0.8×TIBC)-43。 正常值为2.0-3.0g/L, 1.5-1.75g/L为轻度营养不良
氮平衡
皮肤
B = I -(U+F+S)
摄入氮
尿氮
粪氮
二、营养状态的评定
5、血浆氨基酸谱
中性AA(支链AA、含硫、芳香族)、碱性AA(精、赖、组)和酸性AA
(天冬、谷)
必需AA(8+1种:赖、色、苯丙、蛋、苏、亮、异亮、缬+组) 支链AA(亮、异亮、缬):唯一能在肝外代谢的AA,是主要的必需AA,
二、营养状态的评定
皮褶厚度测量计
二、营养状态的评定
3、上臂围(MAC)与臂肌围(AMC) MAC测量部位与TSF相同。 AMC=MAC-TSF×3.14
AMC间接反映体内蛋白质的储存水平,与血清蛋白水平
相关。正常值:男性24.8cm,女性21.0cm。 >90%为正常 80-90%为轻度营养不良 60-80%为中度营养不良 <60%为重度营养不良
负氮平衡时肌肉主要能源、消耗量大;治疗肝性脑病
谷氨酰胺:体内含量最多,肠粘膜、纤维、淋巴和巨噬细胞等生长迅速 细胞所需,可保护胃肠道屏障、预防肠源性感染,但不稳定极易分解为 谷AA和氨
二、营养状态的评定
6、总淋巴细胞计数:评定细胞免疫功能的简易方法。 TLC=淋巴细胞百分比×白细胞计数 正常值>20 × 108/L 12-20×108/L为轻度营养不良
>90%
80-90% 60-80%
无营养不良
轻度营养不良 中度营养不良
<60%
重度营养不良
二、营养状态的评定
①标准体重 公式: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 ②根据体质指数,判断体重情况 公式:体质指数(BMI)=实际体重(Kg)÷ 身高(m2) 数值判断BMI(亚洲人正常值): 18.5-23正常体重;>23超重; 25-30肥胖;>30极度肥胖; <18.5消瘦
一 危重病人的代谢特点 (二)能量代谢增高
静息能量消耗(REE):是病人卧床时热量需
要的基数
REE增加是危重症病人能量代谢的基本特征。 基础能量消耗(BEE):指人体在清醒而极度 安静的状态下,不受肌肉活动、环境温度、食物和 精神紧张等因素影响时的能量代谢
一 危重病人的代谢特点 (三)蛋白质分解代谢加速
二、营养状态的评定
4、氮平衡试验 常用于营养治疗过程中观察病人的营养摄入是否足够。 氮平衡和热量的摄入密切相关,负氮平衡可由于氮摄入不 足引起,也可因热量摄入不足造成 氮平衡= 24小时摄入氮-24小时总氮丢失量 (24小时摄入氮=蛋白质摄入量g÷6.25; 24小时总氮丢失量=24小时尿内尿素氮g+3g,即粪、肺、 皮肤等损失的非尿素氮,每排便一次加1g)
二、营养状态的评定
2、三头肌皮褶厚度(Triceps Skin-fold thickness,TSF)
TSF做为机体储存脂肪的一个间接指标,可以反映机 体的营养状态。方法为用皮褶厚度测量计(夹力为10g/mm3) 夹住上臂肩峰至尺骨鹰嘴连线中点伸侧的皮肤,连测3次, 取其平均值 正常值男性12.5mm,女性16.5mm >90%为正常 80-90%为体脂轻度亏损, 60-80%为中度亏损 <60%为重度亏损
持,不但不能达到营养支持的目的,反而会引起危重病人治疗的初期,主要是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碱平 衡的紊乱,补充血容量,降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 的活动,使潴留于机体内的水分加速排泄,恢复正常的胰 岛素/胰高血糖素的比例。其目的是防止机体过度的消耗
待病情稳定,一般在24-48小时左右再根据营养测定的结
8-12×108/L为中度营养不良 <8×108/L为重度营养不良
二、营养状态的评定
7、皮肤迟发性超敏反应(细胞免疫皮肤试验) 常用抗原有结核菌素、白色念珠菌、腮腺炎病毒、植物 凝集素等,0.1ml 皮内注射,观察48小时 红肿区>5mm为阳性反应 中度以上营养不良表现为无反应
二、营养状态的评定
果,按病人的营养需要补给能量
营养支持开始的时间
早期营养 水电解质平衡 应 激
循环系统稳定
呼吸功能稳定 24-48h
营养支持
二、营养状态的评定
(一)人体测量 1. 体重 : 如果在 1-2 周内体重下降 10%, 一般是由于体液的丢 失引起。但如果在 1-3 个月内体重下降了 10%, 则大多是由 于营养不良而造成的脂肪和肌肉的丢失,下降的越多,丢失 的越多,营养不良就越严重。通常的估价如下: 实际体重/既往体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