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桥式起重机造过程检验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用桥式起重机造过程检验记录
————————————————————————————————作者:————————————————————————————————日期:
内部编号:
通用桥式起重机制造过程检验记录
规格型号:
出厂编号:
设备代码:
额定起重量:
跨度:
工作级别:
起升高度:
操纵型式:□司机室□地操□遥控
使用单位:
浙江程能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制
说明
1、本报告适用于通用桥式起重机(以下简称起重机)的制造、改造施工过程和出厂检验,专用的起重机中相同或类似的部分亦可参照使用。
2、检验依据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起重机械制造监督检验规则》TSGQ7001-2006
《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检察规程-桥式起重机》TSGQ0002-2008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
《起重机设计规范》GB/T3811
《通用桥式起重机》GB/T14405
设计文件及相关产品合同
以上文件和标准均为现行有效版本
3、本自检报告为过程检验和出厂检验,其中主梁隐蔽件自检完毕后,应提交监检员进行必要确认。
4、如起重机制造仅为局部改造,则相关记录表卡内容可作部分填写,并加以必要说明。
5、制造过程结束后,检验员应及时完成最终自检,提交监检机构确认,并由制造单位存档。
6、所有表中的“检验结果”栏如有测量数据要求时应填写实测数据,无如数据要求时应采用“√”、“×”和“/”分别表示“合格”、“不合格”和“无此项”。
7、检验用仪器设备应完好并在计量检定期内。
8、检验员应对自检结果进行核对,对检测数据负责,制造单位对自检结果负责。
备料工序检验记录
序号检验项目技术要求(mm)检验结果制作者
1.用
料
审
查
主材、焊材材质符合设计要求注:见表1
重要金属结构件牌
号选用
不低
于
-20℃
δ≤20
A1~A5 不低于Q235-BF
A6、A7 不低于Q235B
δ>20
A1~A5 不低于Q235B
A6、A7 不低于Q235C
低于
-20~
25℃
δ≤20不低于Q235D
δ>20不低于16Mn
2.材料标记移植主要受力结构件材料标记移植应准确无误,并且与实际用材相符
3.材料代用如存在材料代用,应按规定办理代用手续
4.
下
料放样
1、按桥式起重机制造工艺要求
2、外形尺寸符合图纸要求
5.腹板
6.上盖板
7.下盖板
8.大、小筋板
9.型钢、扁铁
表1:所用材料一览表:
序号材料规格质保书编号材料代用单编号1.
2.
3.
4.
5.
6.
7.
8.
检验结论:
经检验合格同意转到下道工序
检验员:
日期:年月日
主梁隐蔽件检验记录
(图号:)
序号检验项目技术要求(mm)检验结果制作者
1.盖板对接焊缝焊接型式焊接高度宽度
2.腹板对接焊缝焊接型式焊接高度宽度
3.内部纵筋与腹板焊缝焊接型式焊接高度宽度
4.纵筋与盖板焊缝焊接型式焊接高度宽度
5.筋板与盖板焊缝焊接型式焊接高度宽度
6.筋板与腹板焊缝焊接型式焊接高度宽度
7.内部各筋板布置尺寸按图纸要求
8.
焊
接
质
量外观质量
外观检测,焊缝不得有可见裂纹、孔穴、固
体夹杂、未熔合和未焊透、形状缺陷以及上
述以外的其他缺陷
9.无损检测1、主梁受拉区的对接焊缝应当进行100%射线或者超声检测;
2、按GB/T 3323-2005,合格级别为Ⅱ级,或JB/T 10559-2006按照1级焊缝合格要求进行评定。
10.对接焊缝错位>200,且避开跨中
11.药皮、飞溅物清除干净
12.咬边、漏焊不得漏焊,局部咬边深度≤0.3
13.焊疤清除干净
14.锤击伤≤0.5
15.割伤补焊磨平
16.杂物清除干净
17.预处理打磨干净去除底漆70%
18.涂装防锈底漆不得有漆流挂等缺陷
表2:焊接作业人员一览表
作业人员证书号钢印代号作业人员证书号钢印代号
检验结论:
经检验合格同意转到下道工序
检验员:年月日监检员:年月日
主梁结构件制造工序检验记录
(图号:)
序号检验项目技术要求(mm)检验结果制作者
1.下盖板与腹板角焊缝外观检测,焊缝不得有可见裂纹、孔穴、固体夹杂、未熔合和未焊透、形状缺陷以及上述以外的其他缺陷
2.主梁成型尺寸B×H×S ±5
主动侧:
被动侧:
3.上拱度F F=(0.9 /1000~1.4/1000)S
(在跨中S/10范围内)主动侧:被动侧:
4.主梁旁弯度f f≤S1/2000 (S1:两端始于第一块大筋板
的实测长度)
主动侧:
被动侧:
5.主梁腹板的
局部平面度
主梁腹板不应有严重不平,其局部平面
度,在离受压翼缘板H/3以内不大于0.7
δ,其余区域不大于1.2δ
主动侧:
被动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