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过程性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的“过程”是相对于“结果”而言的,具有导向性,过程性评价不是只关注过程而不关注结果的评价,更不是单纯地观察学生的表现。相反,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智能发展的过程性结果,如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等,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习质量水平做出判断,肯定成绩,找出问题,是过程性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
过程性评价的功能主要不是体现在评价结果的某个等级或者评语上,更不是要区分与比较学生之间的态度和行为表现。从教学评价标准所依据的参照系来看,过程性评价属于个体内差异评价,亦即“一种把每个评价对象个体的过去与现在进行比较,或者把个体的有关侧面相互进行比较,从而得到评价结论的教学评价的类型”。评价的功能主要在于及时地反映学生学习中的情况,促使学生对学习的过程进行积极地反思和总结,而不是最终给学生下一个结论。
高中如何进行过程性评价
一、如何理解过程性评价在新课程实验中,过程性评价得到大力提倡。然而,过程性评价到底指的是什么,似乎没有一个清晰的界定,因此引起了实践层面的混乱。事实上,理解过程性评价有多个角度。(一)评价的价值取向从价值取向来看,我们可以把迄今为止纷繁复杂的评价归纳为三种,即目标取向的评价、过程取向的评价和主体取向的评价。1.目标取向的评价。曾几何时,“目标测试”与“排名”是学校与老师的宠儿。除了测验与排名,老师与学生之间、老师与家长甚至家长与子女之间似乎都找不到别的更有讨论价值的话题。其实,“目标测试”与“排名”都是目标取向评价的具体体现,它把评价视为将课程计划或教学结果和预定课程目标相对照的过程,这一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泰勒。目标取向的评价以“自然科学范式”为理论基础,追求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化。因而这种评价的基本方法论就是“量化研究”方法,它在本质上是受“科技理性”或“工具理性”支配的,其核心是追求对被评价对象的有效控制和改进。这种评价的缺陷在于“忽略了人的行为的主体性、创造性和不可预测性,忽略了过程本身的价值,对于人的高级心理过程而言它的作用非常有限”
2.过程取向的评价。过程取向的评价主张凡是具有教育价值的结果,都应当受到评价的支持与肯定。过程取向的评价以美国的斯克里文和英国的斯腾豪斯为代表。在方法论上,这种取向的评价既支持“量化研究”方法,也倡导“质性研究”方法。过程取向的评价在本质上是受“实践理性”支配的,“它强调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交互作用,强调评价者对评价情境的理解,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比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别强调生成性目标与生成性主题的核心地位,它强调学习者与具体情境的交互作用,因此,尽管要对活动内容进行预先规划与设计,但更强调随着活动过程的展开和活动情境的需要不断生成新的目标、新的主题,体现了强烈的过程取向,其评价也应珍视过程的价值。
3.主体取向的评价。主体取向的评价认为,评价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教师与学生共同建构意义的过程。这种取向的评价反对量化评价方法,主张质的评价。主体取向的评价在本质上是受“解放理性”支配的,它倡导对评价情境的理解而不是控制。“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教师与学生在评价过程中是一种‘交互主体’的关系,评价过程是一种民主参与、协商和交往的过程。”比如,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促进学习和交流,而家长评价学生则使得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有更多的了解,教师也能从家长那里得到更多有关学生学习的信息。
目标取向的评价由于其操作的简便在过去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这种取向的评价只追求结果,忽视了过程的价值。过程取向和主体取向的评价都承认评价本身就是一个过程。其中主体取向的评价主张使用完全质性方法,但是使用质性方法,不仅在观念上人们接受起来需要一个过程,而且因为它的复杂性,在操作上也存在非常大的问题,需要逐
步探讨和推进。所以,既提倡质性方法、又支持使用量化方法的过程取向的评价就比较现实可行。(二)评价发生的时间
从评价发生的时间来看,可以把评价分为教学前的评价、教学中的评价和教学后的评价。终结性评价是一种事后评价,也就是发生在教学之后的评价。形成性测验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种事后评价。现在美国流行的评价是一种“嵌入”式的评价:“在整个单元中,评价被‘编进’或‘嵌入’内容中,这些过程评价不但自然出现在每一课内容里的活动中,而且了自然出现在作为整体的单元内容活动中,它们常与教学活动密不可分。”这种评价是从评价发生的时间上来理解过程性评价。它是对评价与教学关系的深刻变革:事后评价是把评价看来是教学以外的事,评价与教学是分离的;而“嵌入”式评价则把评价看作是教学的题中之义,评价就是教学活动的一部分。从时间上来说,只有贯穿在教学前、教学中以及教学后的评价才是过程性学习评价。
(三)评价发生的空间
从评价发生的空间来看,可以把评价分为课堂内的评价和课堂外的评价。课堂上的口头评价以及书面考试都是典型的课堂内的评价,学校内大量存在着的就是课堂内的评价。当然,课堂外的评价也不是没有,例如对作业的反馈评价就是最常见的一种。但是,课堂外的评价远不止作业评价这一种形式,现在国外流行的档案袋评价就是一种把评价任务延伸至课堂外甚至校外的评价方式,有关学生在课堂外甚至校外表现的评价信息对教学来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从空间上来说,过程性学习评价应该是贯穿课堂内外的评价。(四)评价指向的内容
从评价的内容来看,过程性学习评价指向的就是学习过程,但是对学习过程的理解也存在着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把学习过程视为认知思维过程,主要是指学生所从事的“高阶思维和问题解决”的过程。第二种观点把学习过程视为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的连续体。第三种观点把学习过程视为学生在学习中持有的情感与态度。正如沃尔弗德和安迪生所指出的,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不仅使学生学会应掌握的知识,还包括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处理他们周围的问题;不仅包括知识和能力的获得,而且包括影响他们学习成功与课外行为的价值观、态度和思维习惯的形成。可见,只单单评价上述任何一个方面都是不全面的,过程性学习评价要求对学生学习的知识、策略以及情感等作出评价。
(五)优势与局限
“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是紧密联系的:不可能存在没有过程的结果;成果有可能依赖于其过程”。“通过组织活动与制定评价学生的进步和思考能力的指导方针,过程评价可描绘出学生动态的详细的进步情况。”评定过程可以“促进学习”。而且,不同的学习者会有各自喜欢的学习方式,他们喜欢的学习过程是不一样的。“评定这些过程可以帮助教师和其他学习者互相认识,更好地理解彼此的需要,减少教和学之间的任何不匹配。”“教师仅简单地指出学生需要参与小组合作或需要取得最好的成绩是不够的,还必须教给学生作为一名队员应该怎样做,以及如何才能取得最好的成绩。学习过程评价表能够帮助教师和学生做到这一点,使学生清楚有效的过程技能是什么。”
过程性评价的局限在于其操作难度大并且主观性强。把重点放在成果上的一个原因是“评定过程具有巨大的难度”,“成果比过程更容易评定”。“对成果的判断不但是我们社会的常规活动,而且在教育的环境中也让教师对他们的成果进行检查与比较,原因是那样做的主观性会降低。”二、可供选择的评价工具常见的过程性评价工具有如下几种:①等级量表,包括数字的、图表的或者检核表的形式;②相互作用表;③自我汇报表、学习日志和轶事记录;④观察表;⑤角色扮演和模拟;⑥诊断式谈话和有声思考。这些工具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