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章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
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与教学论》
一、前科学时期的课程及研究特点
宋朝的朱熹,他提出《四书》课程(《大学》、《中庸》、 《论语》、《孟子》合称《四书》课程),它与《五经》 (《诗》、 《书》、《礼》、《易》、《春秋》)合称 《四书》、《五经》,成为封建社会后期学校的标准课程 和教材,并成为元、明、清三代封建学校课程及科举考试 的唯一依据。
▪课程联系生活,向生活学习
7
.
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与教学论》
西方古代课程 1、五项竞技:古希腊的学校教以跳跃、跑步、铁饼、标 枪、角力等内容,是古希腊斯巴达最早的课程。
2、七艺:古希腊后期的“三艺”(文法、修辞、逻辑) 和“四艺”(算术、几何、天文、音乐)课程,这种课程 不是旨在政治与战争,而是旨在闲暇怡乐以及丰富精神生 活。 3、武士七艺:欧洲中世纪的世俗封建主要求青年学习击 剑、骑马、打猎、投枪、游泳、下棋、颂诗,逐渐形成 “武士七艺”课程。
2
.
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与教学论》
对Ralph Tyler的评价
During this period(1920s-1940s),among those early advocates of the use of clearly stated objectives were Bobbitt, Charters, and Burk. However, Ralph Tyler has often been considered the father of the behavioral objectives movement. In 1933, directed by Tyler, the ”Eight Year Study” was launched form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The ”Eight Year Study” is notable as part of history of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for two reasons. First, the study refined the procedures for writing instructional objectives. Secondly, the study ensured the implementation of alternative curriculum as planned and objectives and their assessment were used to revise and refined the curriculum (Reiser, 2001).
在该书中,泰勒把课程编制的主要步骤列为四个问题:1)学校应 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3) 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4)我们怎样才能确当这些目标 正在得到实现?概括地说,课程应分为教学目标、学习活动、课程内 容的组织以及教学评价四个基本的要家。这就是现代美国课程领域中 产生广泛影响的“泰勒原理”。
6
.
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与教学论》
我国古代课程有何特点?
▪儒家思想为主的课程文化 ▪ “ 修身、 治国、 平天下”的课程目标 ▪“ 明人伦”的课程思想, ▪重视人伦道德的课程内容 ▪“ 盈科而进”的课程实施
我国古代课程对今天的课程改革有何启示?
▪文化渗透于课程 ▪传统课程是我们的当代课程之根 ▪课程回归伦理、 回归德性
第二章 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
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与教学论》
美国的“八年研究”
“八年研究”不仅对美国大学入学要求和中学课程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而且还孕育了泰勒的课程原理。”1949年,泰勒正式出版了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总结了他在“八年研究”中的成果。 该书1981年曾按美国的《卡潘》(Kappan)杂志评为自1906年以 来对学校课程领域影响最大的两本著作之一,现已经成为“现代课程 理论的经典著作,是试图理解这个领域的后继著作的人必读书。”
3
.
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与教学论》
第一节 课程研究的历史发展
怎样理解“课程有一悠久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 (D.Tanner & L.N.Tanner)
4
.
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与教学论》
一、前科学时期的课程及研究特点
我国古代的课程 ▪西周就有了一套完整的课程,教以礼、乐、射、御、 书、数、即“六艺”。 ▪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私学的课程成为先秦课程的主 导。孔子开设了《诗》、《书》、《礼》、《乐》、 《易》、《春秋》等儒家课程来教授学生,即后来的 《六经》课程。
源自文库
11
.
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与教学论》
西方近代课程
▪到17、18世纪,英、德等学校大都开设了物理学、化 学、动物学、植物学等自然科学课程。
▪到19世纪下半叶,自然科学课程在近代西方社会学校 中占据应有的位置,甚至进入了文科中学,动摇了古典 人文课程的结构框架
“五·四”运动,《壬戌学制》,即“六·三·三”制, 高中实行文理分科,开设各种职业课,初中设置选修科, 加强了普通教育中数学和自然科学的教学。
国民党统治时期课程“党化教育”特色。
10
.
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与教学论》
我国近代课程有以下特点 ▪1、清末课程“中体西用”,具鲜明的改良主义性质 ▪ 2、民国初年的学校课程,废除“读经讲经”学科, 加强了应用学科,对克服封建教育有积极意义。 ▪ 3、“五·四”后新民主主义教育下的学校课程,加 强了普通教育中的数学和自然科学教育,是科学、民 主的课程思想体系。
8
.
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与教学论》
古代的课程研究 ▪没有把课程作为专门的研究对象 ▪没有科学的概念和系统的理论 ▪课程的研究思想交织在哲学政治学等论述中。
9
.
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与教学论》
二、课程研究的系统理论时期
我国近代的课程 “中体西用”特色:《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
制”,所规定的学校课程体系有浓厚的“中体西用”之特 色。 辛亥革命后,《壬子癸丑学制》,废除了读经科目,废除 清朝的教科书,增加了应用学科,如家事、园艺、缝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