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播种造林技术规章

合集下载

飞 播 规 程

飞 播  规 程

飞播造林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飞播造(营)林宜播地、播区选择条件、树(草)种选择和种子要求、规划设计、飞播施工、成效调查以及档案管理等技术内容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范围内利用飞机播种或者模拟飞机播种方式开展营造林活动的地区或项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5162-2005 飞播造林技术规程DB/T 282-1998 林木种子检验规程GB7908 林木种子质量分级GB/T8822.—8822.13 中国林木种子区GB/T10016 林木种子贮藏DB15/T 283-2007 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DB15/T 389-2003 内蒙古自治区造林技术规程GB/T17836 通用航空机场设备设施GB/T18337.3—2001 生态公益林建设规划设计通则内蒙古自治区营造林实绩综合核查办法标准化工作导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飞播造(营)林 afforestation or forest management by aerial seeding飞播 aerial seeding根据森林植被自然演替规律,以树种天然下种更新原理为理论基础,结合树种生态、生物学特性,人工模拟天然下种,采用飞机、机械动力喷播、人工撒播等方式,在一定的地段上,集“飞、封、补、管(1)”等综合营造林作业措施为一体,以恢复、改善和扩大地表植被为目的的营造林技术措施。

3.1.1 飞播造林 afforestatio by aerial seeding通过飞机(或模拟飞机方式)播种,为宜林荒山荒地、宜林沙荒地、其他宜林地、疏林地补充适量的种源,并铺以适当的人工措施,在自然力的作用下使其形成森林或灌草植被,提高森林覆被率的技术措施。

飞播造林技术规程

飞播造林技术规程

飞播造林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飞播造林技术,包括术语和定义、飞播种子、规划设计、飞播施工、飞播造林成效调查以及档案管理等技术内容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辽宁省范围内利用飞机播种方式开展造林活动的生产作业。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162飞播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GB/T15163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GB/T2772林木种子检验规程GB/T8822中国林木种子区DB21/T1290林木种子质量分级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本文件。

3.1飞播造林通过飞机播种,对高山、远山、石质山以及人力难以企及的宜林荒山荒地、灌木林地、疏林地、其他宜林地补充适量的种源,并辅以适当的封育、补植、补播、管护等人工措施,在自然力的作用下使其形成森林,提高森林植被覆被率的技术措施。

3.2人工模拟飞机播种模拟飞机播种方式,使用人力撒播或者机械喷播,把种子均匀地撒播在宜播区的技术措施。

3.3播区连成一个整体、单独进行设计并进行飞播造林作业的区域单位,面积不低于40hm2。

3.4宜播地适宜开展飞播造林的各种地类。

3.5宜播面积播区内适宜实施飞播造林各类土地面积之和。

3.6飞播种子处理种子在飞播前进行消毒、包衣、去蜡、去翅、丸粒化等方法的预先处理。

3.7航高飞播作业时,飞机距离地面的高度。

3.8播幅飞机在播区作业的有效落种宽度。

3.9航迹飞机飞播作业时的飞行轨迹。

卫星定位导航仪可以记录飞机的飞行轨迹。

3.10接种样方(点)飞播作业时用于检查播种质量、统计落种情况的接种点,一般为1m2。

3.11有效苗播区宜播面积范围内,播种苗或播区内乔木林天然落种更新的同一苗龄(苗龄级)的苗木,且生长趋于稳定的健壮苗。

3.12有苗样地成苗调查时,有1株以上飞播乔木或灌木树种有效苗的样地,一般样地面积2m2。

飞播造林施工组织设计

飞播造林施工组织设计

飞播造林施工组织设计标题:飞播造林施工组织设计引言概述:飞播造林是一种高效、节约成本的造林方法,通过飞播机械将种子均匀地撒播在指定的造林区域,从而实现快速、大面积的造林。

为了保证飞播造林施工的顺利进行,需要进行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

本文将从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人员的培训和安全防护、飞播机械的调试和维护、施工现场的管理和监督、施工后的清理和总结等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1 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确定造林区域、种子种类和数量、施工时间等重要参数,制定施工流程和时间表。

1.2 调查勘测:对造林区域进行勘测,了解地形地貌、土壤条件等情况,为施工提供参考。

1.3 准备飞播机械和种子:确保飞播机械的正常运转和种子的质量,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二、施工人员的培训和安全防护2.1 培训施工人员:对施工人员进行飞播机械的操作培训和安全知识的普及,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意识。

2.2 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装备:如安全帽、护目镜、手套等,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2.3 制定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三、飞播机械的调试和维护3.1 调试机械:在施工前对飞播机械进行调试,保证其正常运转和精准撒播种子。

3.2 定期维护保养:对飞播机械进行定期维护保养,包括清洁、润滑、检查等,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

3.3 备用机械准备:准备备用的飞播机械,以备突发情况下的替换,确保施工的连续性。

四、施工现场的管理和监督4.1 现场布置:合理布置施工现场,确保飞播机械的顺利运作和种子的准确撒播。

4.2 监督施工进度:定期检查施工进度和质量,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证施工计划的顺利执行。

4.3 保障施工质量:严格执行施工标准和要求,确保造林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五、施工后的清理和总结5.1 清理施工现场:清理飞播机械和施工现场的杂物,保持环境整洁。

5.2 总结经验教训:对施工过程进行总结,总结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飞播造林施工提供参考。

飞播造林工程实施方案

飞播造林工程实施方案

飞播造林工程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生态环境的恶化,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恢复越发显得重要。

飞播造林工程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植被恢复技术,通过利用无人机进行种子播撒,可以大幅提高造林效率,降低人力成本,适用于各种地形和地貌条件。

本文档旨在制定飞播造林工程的实施方案,以期为相关工程的顺利开展提供指导。

二、项目目标。

本项目旨在通过飞播造林工程,实现以下目标:1. 提高造林效率,降低人力成本;2. 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3. 探索新型绿色植被恢复技术,为生态保护事业做出贡献。

三、实施方案。

1. 项目准备。

在实施飞播造林工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项目准备工作。

包括但不限于:制定详细的工程计划和时间表;调查研究目标地区的地形、地貌、植被状况等情况;选购或租赁适用于飞播造林的无人机设备;确保种子的质量和数量满足工程需要。

2. 实施过程。

飞播造林工程的实施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选择适宜的天气和风力条件进行飞播造林;根据地形地貌特点,制定飞行路线和播种方案;将种子装载至无人机,进行飞行播种;实时监控无人机的飞行状态和播种效果;针对播种效果进行调整和优化。

3. 后期管理。

飞播造林工程实施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后期管理工作,确保种子的生长和成活率。

后期管理包括但不限于:定期对播种区域进行监测和评估;对播种区域进行必要的灌溉和保护;针对不同植被生长情况,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四、飞播造林工程的优势。

飞播造林工程相比传统的人工造林方式,具有以下显著优势:1. 提高造林效率,降低人力成本;2. 适用于各种地形和地貌条件,能够覆盖更广的植被恢复范围;3. 可以实现精准播种,提高种子的成活率;4. 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大面积的植被恢复工作。

五、结语。

飞播造林工程是一种创新的绿色植被恢复技术,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保护意义。

本文档制定了飞播造林工程的实施方案,并总结了其优势和目标。

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飞播造林工程一定能够取得良好的实施效果,为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飞播造林工程实施方案

飞播造林工程实施方案

飞播造林工程实施方案一、飞播造林的概念飞播造林是利用航空技术进行种植树木的一种先进的造林方法。

通过飞机或者无人机将种子和育苗播撒到指定的地区,实现大面积的快速种植。

这种方法适用于地形复杂、交通不便或者面积较大的造林区域,能够有效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

二、飞播造林的优势1、快速种植:通过飞机或者无人机进行种植,能够实现大面积的快速种植,提高种植效率,节约人力成本。

2、适用范围广:飞播造林适用于各种地形和地貌的地区,能够灵活选择种植点,实现全面的覆盖。

3、节约成本:与传统的人工种植相比,飞播造林能够节约大量的劳动力和物力成本,减少人力资源浪费。

4、生态效应显著:飞播造林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植被覆盖,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减少水土流失、保护水源。

三、飞播造林工程的实施方案1、前期调研在进行飞播造林工程前,需要对种植区域进行详细的调研和分析,包括地形地貌、土壤品质、气候特点等方面的信息。

通过实地踏勘和数据分析,确定种植的最佳时间、最佳地点和最佳种植方法。

2、种子采集和培育种子的采集和培育是飞播造林工程中的关键环节。

应选择具有良好适应性的树种,确保种子的质量和数量。

针对采集到的种子进行培育,培养出健康的幼苗,保证种植的成功率。

3、飞播造林设备准备在进行飞播造林工程前,需要准备好相应的飞播造林设备,包括飞机或者无人机、播种机、育苗盘等。

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为后期的种植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4、飞播造林实施在确定种植的地点和时间后,进行飞播造林的实施。

通过飞机或者无人机将种子和育苗播撒到指定的地区,确保种植覆盖率和密度的达标。

同时,要注意飞播造林的施工环境和安全措施,确保造林工作的安全和精准。

5、监测和评估在飞播造林工程完成后,需要对种植区域进行监测和评估。

通过对植被的生长情况、水土流失情况等方面进行调查和评估,了解造林工程的成效和问题,为后续的管理和维护提供科学依据。

四、飞播造林工程的关键技术和难点1、种子的选择和培育技术对于种子的选择和培育技术需要做到科学、合理、精准,确保种植的成功率和覆盖率。

飞播造林技术规程

飞播造林技术规程

飞播造林技术规程飞播造林是一种生态施工手段,它通过起落机的输送,精确投放种子,实现高速施工,能够满足复杂建林任务要求。

一、飞播造林的运用原则:1. 飞播造林要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不能造成生态环境污染。

2. 飞播造林要按照飞机飞行安全规程严格操作。

3. 需要增加机械化,以确保施工的高质量和高效率。

4. 飞播造林还要注意用材的质量问题,使用仓储保护规范要求的优质投播材料,确保飞播造林成效。

二、飞播造林施工安全技术规程:1. 人员安全:在施工前要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确保施工安全。

2. 设备安全:投播前要对飞机飞行安全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其状况良好,并确保飞机投放时无异物状态下。

3. 投播安全:飞行路线要按照空中路线安排,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投播任务,以减少偏差和事故的发生。

4. 监测安全:施工过程中应定期监测投播任务,密切关注施工情况,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缺陷,确保项目质量和效果。

三、飞播造林操作规程:1. 在开工前进行种苗检查,确认种苗质量合格。

2. 在投播时,按要求的速度下落,保证种子的准确投放,确保种苗的成活率高。

3. 种苗投放实行循环、分类投放,既要考虑机务安全又要考虑投放速度,提高投放效率。

4. 投播回收时,应及时清理飞机种苗库,避免种苗残留在飞机上影响下次施工。

四、飞播造林机务管理规程:1. 进行校准检查,确保机务设备完好无损。

2. 飞行路线要严格按照规定,严格执行安全操作指标,确保飞机安全飞行。

3. 维护机务设备,及时处理投播工具、种苗等机务设备故障,确保施工效率。

4. 定期检测、检查机务设备及仪表,确保设备的安全性。

飞播造林项目实施方案范本

飞播造林项目实施方案范本

飞播造林项目实施方案范本一、项目背景。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生态环境保护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为了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森林覆盖率,促进生态平衡,我们决定开展飞播造林项目。

该项目旨在利用无人机技术,实现大面积的快速植树,提高植树效率,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

二、项目目标。

1. 实现快速植树,利用无人机技术,实现大面积的快速植树,提高植树效率。

2. 提高植树覆盖率,通过飞播造林项目,提高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

3. 促进生态平衡,增加森林面积,促进生态平衡,改善空气质量,减少土壤侵蚀。

三、项目实施方案。

1. 确定植树区域,根据生态环境保护需求,确定飞播造林的植树区域,选择适宜的地形地貌和土壤条件。

2. 飞播造林技术准备,准备无人机设备,选择适宜的植树种子,制定植树方案。

3. 实施飞播造林,根据植树区域的具体情况,利用无人机进行植树作业,确保植树效果和覆盖率。

4. 监测和评估,实施植树后,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确保植树效果。

四、项目推进措施。

1. 技术支持,引进先进的飞播造林技术,提高植树效率和质量。

2. 合作联盟,与相关部门和企业建立合作联盟,共同推进飞播造林项目,实现资源共享。

3. 宣传推广,通过媒体宣传和社会推广,提高飞播造林项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4. 政策支持,争取政府相关政策支持,提供项目资金和政策扶持,推动飞播造林项目的顺利实施。

五、项目效果评估。

1. 植树效果评估,对植树区域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评估飞播造林项目的植树效果和覆盖率。

2. 生态环境改善评估,通过监测空气质量、土壤侵蚀等指标,评估飞播造林项目对生态环境的改善效果。

3. 社会影响评估,评估飞播造林项目对当地社会的影响,包括就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六、项目风险及对策。

1. 技术风险,加强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提高飞播造林技术水平。

2. 环境风险,加强植树区域的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减少环境风险发生。

飞播造林施工组织设计

飞播造林施工组织设计

飞播造林施工组织设计引言概述:飞播造林是一种快速、高效的造林方法,通过无人机将种子或幼苗撒播到指定地点,可以大大提高造林效率。

在进行飞播造林施工时,需要精心设计施工组织,以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

一、人员配备1.1 确定施工人员数量:根据施工区域大小和工作量确定所需人员数量,包括飞行员、技术人员、种植工和监督人员等。

1.2 培训和分工: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确保他们熟悉飞播造林的操作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合理分工,明确各人员的职责和任务。

1.3 安全保障:配备必要的安全装备和急救设备,确保施工人员在工作中的安全。

二、设备准备2.1 无人机选择:根据施工区域的地形和植被情况选择适合的无人机型号,确保能够精准投放种子或幼苗。

2.2 播种设备:选择高效、稳定的播种设备,保证种子或幼苗的均匀撒播。

2.3 航拍设备:配备高清航拍设备,用于监测施工过程和效果,及时调整施工方案。

三、施工方案制定3.1 地形勘测:在施工前对地形进行详细勘测,确定最佳的飞播路径和撒播点,避免因地形起伏导致施工不顺利。

3.2 播种计划:根据植被类型和种子特性制定合理的播种计划,确定种子的数量和密度,确保造林效果。

3.3 飞行路线规划:制定飞行路线和高度,确保无人机能够准确、高效地进行飞播造林,避免浪费种子和时间。

四、施工过程管理4.1 实时监控:通过航拍设备实时监控施工过程,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确保施工效果。

4.2 数据记录:记录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数据,包括播种量、飞行路径、播种密度等,为后续效果评估提供依据。

4.3 协调配合:各施工人员之间要密切配合,确保施工流程顺利进行,提高效率和质量。

五、效果评估和总结5.1 生长监测:定期对已施工的造林区域进行生长监测,评估造林效果,及时调整管理措施。

5.2 效果总结:根据实际效果和数据统计,总结飞播造林施工的优缺点,为今后的施工提供经验和借鉴。

5.3 改进措施:根据总结的经验,不断改进飞播造林施工组织设计,提高施工效率和造林质量。

飞机播种造林实施方案

飞机播种造林实施方案

飞机播种造林实施方案飞机播种造林是一种高效、快速的造林方式,通过飞机在林地上空撒播树种种子,实现大面积的快速造林。

本文将介绍飞机播种造林的实施方案,包括前期准备、播种过程、后期管理等内容。

首先,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在选择飞机播种造林的区域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评估,确定土壤条件、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因素是否适合飞机播种造林。

同时,需要对播种的树种进行科学选择,确保选择的树种适合当地的生长环境。

另外,还需要制定详细的飞机播种造林计划,包括播种的时间、密度、方式等。

其次,进行飞机播种造林的实施过程。

在实施过程中,首先需要对飞机进行检查和调试,确保飞机的播种设备正常运转。

然后,根据播种计划,确定飞机的飞行路线和高度,以及播种的速度和密度。

在飞机飞行过程中,需要确保播种设备的正常运转,保证种子均匀撒播在林地上。

同时,需要对播种的区域进行标记和测量,以便后期的管理和监测。

最后,进行后期管理工作。

飞机播种造林后,需要进行及时的监测和管理,包括对播种区域的生长情况进行定期的调查和评估。

对于生长情况良好的区域,需要加强管理,包括及时除草、施肥、灌溉等工作,以促进树木的生长。

对于生长情况较差的区域,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和改进。

同时,还需要对飞机播种造林的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和完善飞机播种造林的实施方案。

总之,飞机播种造林是一种快速高效的造林方式,通过科学的前期准备、精确的实施过程和有效的后期管理,可以实现大面积的快速造林,为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做出积极的贡献。

希望本文介绍的飞机播种造林实施方案能够对相关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飞播造林方案

飞播造林方案

飞播造林方案1. 引言飞播造林是一种现代化的造林方法,它利用无人机技术,将种子精准地散布在广大的林地中。

与传统的人工种植方法相比,飞播造林能够大大提高种植效率,降低劳动成本,同时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本文将介绍飞播造林方案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2. 飞播造林的优势飞播造林相比传统的种植方法具有以下优势:•高效率:飞播造林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面积的种植工作,大大提高了种植效率。

•节约成本:无人机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少人工劳动力的投入,降低了造林的成本。

•精准散播:无人机可以通过精确的定位和控制,将种子均匀地散布在目标区域,确保每个地方都有种子。

•保护生态环境:飞播造林减少了土地的破坏和人为干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

3. 飞播造林方案步骤3.1 飞播前准备在进行飞播造林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1.选址:根据土地利用规划和植物适应性要求,选择合适的造林地点。

2.种子筛选:根据目标地的环境条件和植物要求,筛选适合的种子。

3.无人机调试:确保无人机能够正常运行,并进行相关的调试和测试工作。

4.飞播路线规划:根据目标地的形状和大小,规划无人机的飞行路线。

3.2 飞播操作飞播造林的操作步骤如下:1.携带种子:将选好的种子装入无人机的载荷舱中,确保载荷舱的密封性和安全性。

2.起飞:无人机起飞后,根据预设的飞行路线进行巡航。

3.散播种子:在目标区域上空,无人机通过精准控制将种子从载荷舱散播到地面。

4.返回和降落:完成散播任务后,无人机返回原点并安全降落。

3.3 现场监测和维护飞播造林之后需要进行现场监测和维护工作,包括:1.监测播种效果:定期检查目标地上的幼苗生长情况,评估播种效果。

2.灌溉和施肥:根据幼苗生长需求,进行适当的灌溉和施肥工作。

3.除草和病虫害防治:及时清除杂草,防治病虫害,保护幼苗的生长环境。

4.记录并分析数据:记录每一次飞播造林的数据,以便分析和改善工作效果。

4. 注意事项在进行飞播造林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飞行安全:确保无人机的飞行安全,避免与其他飞行器或障碍物相撞。

飞 播 规 程

飞 播  规 程

飞播造林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飞播造(营)林宜播地、播区选择条件、树(草)种选择和种子要求、规划设计、飞播施工、成效调查以及档案管理等技术内容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范围内利用飞机播种或者模拟飞机播种方式开展营造林活动的地区或项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5162-2005 飞播造林技术规程DB/T 282-1998 林木种子检验规程GB7908 林木种子质量分级GB/T8822.—8822.13 中国林木种子区GB/T10016 林木种子贮藏DB15/T 283-2007 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DB15/T 389-2003 内蒙古自治区造林技术规程GB/T17836 通用航空机场设备设施GB/T18337.3—2001 生态公益林建设规划设计通则内蒙古自治区营造林实绩综合核查办法标准化工作导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飞播造(营)林 afforestation or forest management by aerial seeding飞播 aerial seeding根据森林植被自然演替规律,以树种天然下种更新原理为理论基础,结合树种生态、生物学特性,人工模拟天然下种,采用飞机、机械动力喷播、人工撒播等方式,在一定的地段上,集“飞、封、补、管(1)”等综合营造林作业措施为一体,以恢复、改善和扩大地表植被为目的的营造林技术措施。

3.1.1 飞播造林 afforestatio by aerial seeding通过飞机(或模拟飞机方式)播种,为宜林荒山荒地、宜林沙荒地、其他宜林地、疏林地补充适量的种源,并铺以适当的人工措施,在自然力的作用下使其形成森林或灌草植被,提高森林覆被率的技术措施。

飞播造林方案

飞播造林方案

飞播造林方案摘要本文档介绍了飞播造林方案的背景、目标和实施计划。

飞播造林是一种快速有效的造林方法,通过利用无人机进行种子散播,可以大幅度提高造林效率。

在本文档中,将详细介绍飞播造林方案的具体流程、技术要点和预期的效果,以及可能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背景随着全球森林资源的持续减少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加重,森林的保护与恢复变得越来越重要。

造林是一种重要的手段,用于增加森林面积、改善生态环境和保护生物多样性。

然而,传统的手工或机械造林方法存在种子散播不均匀、工作效率低和成本高的问题。

目标本飞播造林方案的目标是利用无人机进行快速、高效、准确的种子散播,以提高造林的效率和成功率。

具体目标包括:1.提高种子散播的精准度,确保种子能够均匀散布在预定的区域内;2.加快种子散播的速度,节约人力资源和时间成本;3.降低种子散播过程中的损失,保障造林效果和成本效益。

方案技术要点飞播造林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技术要点:1.无人机选择和装备: 选择适合飞播造林的无人机,并进行必要的装备和改造,以适应种子散播的需求。

2.作业区域划定: 在飞播前,对作业区域进行精确划定,在数字地图或GPS辅助下制定作业计划。

3.种子包装和投放策略: 针对不同的树种和地形条件,制定合适的种子包装规格和投放策略,实现种子散播的精准和均匀。

4.遥感监测和数据分析: 利用无人机搭载的遥感设备定期监测散播效果,并对数据进行分析,优化散播策略。

5.安全措施和飞行规范: 遵守无人机飞行规范,确保飞行安全,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实施计划1.准备阶段(2周):–确定飞播造林的作业区域,并进行现场勘察;–选择适合飞播造林的无人机和相关设备,并进行调试和改造;–与相关单位和政府部门协商,获得必要的批准和支持。

2.试点实施(1个月):–在选定的作业区域内进行飞播造林试点,对种子散播效果和飞行性能进行评估;–定期监测种子萌发和苗木生长情况,收集数据进行分析和优化。

飞播种草技术规程

飞播种草技术规程

飞播种草技术规程一、技术简介飞播种草技术是一种在空中高速散布草种的方法,通过飞机或直升机进行。

相比传统的草地播种方式,飞播种草技术可以将草种迅速、准确地散布到草地的每一个角落,提高种植的效率和质量。

本技术规程旨在规范飞播种草技术的操作流程,确保种植达到最佳效果,并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二、设备要求1.飞机或直升机:用于高空散布草种,需具备较好的稳定性和机动性。

2.草种散布装置:由草种箱体、传动装置、喷洒管等组成,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喷撒范围。

3.飞机或直升机驾驶员:需具有相关的飞行执照和经验,能够熟练地操作飞机或直升机,并能够保持稳定飞行。

4.地面工作人员:负责协助飞行员操作,监测草种散布情况,确保种植质量。

三、操作流程1.地面准备工作(1)确定草地种植区域,清理地面上的障碍物和杂草。

(2)将草种按照种类和数量进行分类并准备好,确保草种质量良好。

(3)在飞播种草前进行水源检查,确保草地能够滋养草种。

2.空中操作(1)飞机或直升机起飞前,进行飞机或直升机的检查,确保机身完好并且所有仪器正常。

(2)飞机或直升机升空后,将速度稳定在飞行高度,根据需要调整草种散布器的高度和散布范围。

(3)将草种投放到空中,确保每平方米土地的草种数量均匀。

(4)在散布过程中,注意保持稳定飞行,避免发生剧烈震动和快速调整方向。

(1)在种植后,及时观察草地生长情况,并进行必要的养护。

(2)在生长过程中,根据草地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修剪和管理,以确保草地的健康生长。

四、安全注意事项1.操作前,必须对操作区域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并确保设备完好无损。

2.操作过程中,需保持沟通畅通,确保各类人员的协调与配合。

3.飞行员应严格遵守飞行规则,注意保持安全高度,并必要时及时与地面工作人员进行沟通。

4.不得在险峻的地形或拥挤的人群或动物密集区域中进行飞播种草操作。

5.操作过程中,必须准确计算草种散布量,避免形成过浓或过稀的草丛,损害草地生态平衡。

提高飞播造林出苗的几点措施

提高飞播造林出苗的几点措施

提高飞播造林出苗的几点措施飞播造林是一种在山区、沙漠和荒漠地区进行造林的方法,通过利用飓风或无人机等高空投放种子的方式实现。

为了提高飞播造林出苗率,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1. 种子选择:选择适合飞播造林的树种种子,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和抗逆能力。

种子应具备较高的萌发率和幼苗生长速度,以提高出苗率。

2. 种子处理:通过种子处理技术对种子进行处理,如浸泡、发芽处理和灭菌等。

浸泡处理可以增加种子的吸水性,促进种子的发芽;发芽处理则可以使种子迅速发芽,提高出苗率;灭菌处理可以杀死病原菌,减少种子发芽过程中的感染。

3. 土壤准备:在飞播造林前,应对土壤进行准备。

对土壤进行肥力改良,增加土壤的肥力和保水性。

进行杂草和垃圾清理,使土壤表面平整清洁,并减少杂草的竞争。

进行土壤消毒,以防止土壤病虫害的发生。

4. 播种技术:在进行飞播造林时,需要掌握良好的播种技术。

要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播种,避开恶劣天气条件。

要确保种子均匀地分布在目标区域,避免出现稀密或密集的情况。

还要注意调整播种的数量和投放的高度,以保证种子能够达到适当的深度和位置。

5. 水资源管理:飞播造林的树种往往生长在干旱地区,因此对水资源的管理至关重要。

在播种后,应及时进行灌溉,保持土壤湿润,促进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的生长。

还要注意合理利用水资源,避免过量灌溉和水资源浪费。

6. 病虫害防控:在飞播造林过程中,病虫害防控尤为重要。

可以通过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如合理使用农药、定期巡查和清除患病或受虫害的树木等,减少病虫害对苗木生长的影响。

提高飞播造林出苗率需要从种子选择、种子处理、土壤准备、播种技术、水资源管理和病虫害防控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措施和管理。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有效提高飞播造林的成功率,推动生态环境恢复和荒漠化治理。

北京飞播造林技术规定

北京飞播造林技术规定

北京市飞播造林技术规定为了规范飞播造林(含人工撒播、点播和植苗等作业方式)工程建设,确保造林成效,根据国家飞播造林技术规程,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订以下规定。

一、播区选择和树种选择(一)播区选择1、自然条件播区应选择阴坡、半阴坡,植被盖度70%以下且相对集中连片的宜播荒山荒地。

2、社会条件播区土地权属明确,所在乡、村领导重视,群众认可飞播造林,并能承担播前播区地表处理和播后管护任务。

(二)树种选择优先选用自然更新能力强、发芽快、易成活、抗逆性强、种源丰富的乡土树种,种子质量应达到GB7908规定的二级以上(含二级)质量标准。

二、播区设计(一)播区调查1、播区踏查采用路线踏查和标准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踏查播区造林地全貌,框划播区范围。

2、小班区划调查调查播区范围内地形、地势、气候、土壤、植被等自然条件和人口、劳力现状等社会经济情况,为播区设计提供依据。

(1)小班区划的任务现地区划界定播区地类面积及分布情况,根据播区宜播地类的自然分布情况,调绘确定播区边界;测算播区宜播面积,计算播区宜播面积率;落实飞播造林技术措施,计算相关工程量。

(2)小班区划以播区为单位,依据二类清查划分的小班,利用1:10000比例尺的地形图勾绘小班,填写小班号。

(3)小班调查①采用小班目测和随机设置样方(标准地)实测相结合的方法调查。

林地调查标准地面积100m2,灌木林样方面积为10m2,草本群落样方面积4m2,样方数量:小班面积3公顷以下设1-2个,4-7公顷设2-3个,8-12公顷设3-4个,13公顷以上设5-6个。

②小班调查内容:见附表1。

③内业整理播区调查卡片,求算小班面积,并对播区分地类进行面积统计,见附表2。

(二)作业设计1、植被处理对草本植物盖度大于70%、灌木盖度大于50%的地段,应进行植被处理设计。

植被处理可采取沿等高线带状人工割灌(间隔2米割1米)或进行简易整地,尽量保护原有树木植被,处理设计落实到小班,计算相应工程量。

飞机播种造林技术规程

飞机播种造林技术规程

【标准号】gb/t 15162-1994【中文名称】飞机播种造林技术规程【英文名称】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afforestation by aerial seeding【发布日期】1994年08月12日【实施日期】1995年03月01日【正文】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飞机播种(简称飞播)造林(种草)的规划设计、飞播作业和播后经营管护工作的内容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具有树(草)种飞籽成林、成草的立地条件并便于飞行作业的宜林(草)地区。

2引用标准gb 7908林木种子gb 8822.1 ~ 8822.13 中国林木种子区3术语3.1播区连成一个整体、单独进行设计并进行飞机播种作业的区域单位。

3.2小播区群若干个不相连接,但又相对集中,总面积一般不小于一个飞行架次的地块群。

3.3宜播面积播区内适宜飞播造林(种草)各类土地面积之和。

3.4非宜播面积播区内非林业用地与林业用地内不适宜飞播造林(种草)的面积。

3.5播区面积播区内宜播面积与非宜播面积之和。

3.6航高飞行作业时,飞机距离地面的高度。

3.7播幅飞机在播区作业的有效落种宽度。

3.8航标点飞播作业的导航信号标志点。

该点位于播带的中心线上,飞播作业时飞机在其上空沿线压标播种。

3.9航标线彼此相邻不同序号航标点的连线。

3.10航标点间距离同一航标线两个相邻航标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3.11飞行作业航向飞机在播区作业时飞行的方向。

3.12飞行作业方法飞机在播区进行播种作业时的飞行方法和顺序。

3.13接种样方(点)飞播作业时用于检查播种质量、统计落种情况的接种点。

3.14有苗样方频度有苗样方占设置宜播样方总数的百分比。

3.15飞播造林成效面积飞播造林后北方5〜7年、南方3〜5年所保存的有苗面积。

3.16飞播用种“粘胶化”在种子外表粘着胶、药剂、肥料和添加剂等包衣材料,以增加种子粒径和重量,减少种子落地后的位移和鸟鼠害。

3.17南、北方界线根据《中国林业区划》,南方指西南高山峡谷防护、用材林地区;南方用材、经济林地区;华南热带林保护地区。

飞播造林施工组织设计

飞播造林施工组织设计

飞播造林施工组织设计引言概述:飞播造林是一种先进的造林技术,通过使用飞播机械进行种子的喷播,能够大幅度提高造林效率和成活率。

然而,为了确保飞播造林的顺利进行,需要进行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飞播造林施工组织设计的要点。

一、选址和准备工作1.1 确定适宜的种植地点:选择适合飞播造林的地块,要考虑土壤质量、地形地貌、水源情况等因素。

1.2 地块准备工作:在施工前,需要进行地块的清理和平整,清除杂草和石块,确保种子的喷播效果。

1.3 水源准备:飞播造林需要大量的水源,因此需要提前规划水源,确保施工过程中水源的供应。

二、种子选择和处理2.1 种子选择:根据造林的目的和地区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树种和种子品种。

2.2 种子处理:对选定的种子进行处理,包括消毒、浸泡、活化等,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成活率。

2.3 种子储存和运输:储存种子需要注意保存环境,避免湿热和虫害,同时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防止震动和挤压。

三、飞播机械和人员配置3.1 飞播机械选择:根据造林地形和面积,选择适合的飞播机械,确保施工效率和质量。

3.2 机械操作人员培训:对机械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其熟悉机械的操作流程和安全规范。

3.3 施工人员配置:根据施工规模和时间安排,合理配置施工人员,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四、施工过程管理4.1 施工计划制定:根据施工规模和时间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包括每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和时间节点。

4.2 施工现场管理:建立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包括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等。

4.3 施工质量控制:对施工过程进行质量把控,包括种子的喷播均匀性、密度的控制等,确保施工质量。

五、施工后的监测和维护5.1 施工后监测:在施工完成后,对种子的发芽和成活情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5.2 维护措施: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维护措施,包括补播、补植、灌溉等,保障造林的成功。

5.3 长期管理:飞播造林后的长期管理也十分重要,包括树木修剪、病虫害防治等,确保林地的健康发展。

飞播造林施工组织设计

飞播造林施工组织设计

飞播造林施工组织设计一、引言飞播造林是一种快速、高效的造林方法,通过将种子或幼苗与适当的载体混合,利用风力将其均匀地撒播到目标地点。

本文旨在详细介绍飞播造林施工组织设计的相关内容,包括施工组织原则、施工流程、施工人员配置、施工设备和材料准备等方面。

二、施工组织原则1. 安全第一: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2. 环保优先:在施工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3. 高效节约:通过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三、施工流程1. 前期准备:a. 制定飞播造林施工方案,明确施工目标和任务;b. 确定施工地点,评估土壤条件和地形地貌,选择适合的飞播造林技术;c. 准备相关材料和设备,包括种子或幼苗、载体、飞播机械等。

2. 施工准备:a. 清理施工区域,确保施工场地平整、无障碍物;b. 检查施工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性,确保其正常运行;c. 配置施工人员,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

3. 施工操作:a. 按照施工方案,将种子或幼苗与适当的载体混合,并装入飞播机械;b. 根据施工地点的地形地貌和风向,选择合适的飞播方法和施工线路;c.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密切配合,确保施工效果的一致性和均匀性。

4. 施工后期:a. 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清除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和废弃物;b. 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处理施工中出现的问题;c. 归档施工记录和资料,为后续的管理和维护提供参考。

四、施工人员配置根据施工规模和施工期限的不同,施工人员的配置也会有所差异。

一般而言,飞播造林施工组织设计中需要包括以下人员:1. 项目经理:负责整体施工组织和协调工作,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2. 技术人员:负责施工方案的制定和施工技术的指导。

3. 施工人员:负责具体的施工操作,包括种子或幼苗的混合、装载、飞播等。

4. 安全员: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和事故预防。

农业航空作业质量技术指标播撒作业.

农业航空作业质量技术指标播撒作业.

MH/T 1002.2-1995农业航空作业质量技术指标播撒作业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飞机播树种、草种、稻种等项作业的质量技术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固定翼飞机从事农林业的播撒作业。

2术语2.1 作业航高 operation height飞行作业时,飞机距离作业地面的高度。

2.2 播幅宽度 deed-width飞机播撒种子单程作业的落种宽度。

2.3设计播幅宽度 design seed-width系播区设计时所确定的每条播带的宽度。

2.4 有效播幅宽度 effective seed-width播撒作业中落种密度达到生产上所要求的播幅宽度。

2.5落种密度 seed density单位面积的落种粒数。

2.6 落种均匀度 seed evenness飞播种子落到地面的横向分布状况。

用落种密度的变异系数表示。

2.7 漏播率missing seed rate播区内漏播面积占播区总面积的百分比。

2.8 重叠度 degree of overlay播带两侧重叠宽度占设计播幅宽度的百分比。

2.9 质量检测线 quality control line为进行播撒质量检测,在每一条播带内相间一定距离设置的垂直于作业航向的直线。

2.10 接种样方 acceptability quad作业量等距离设置地质量检测线上的一定面积的接种点。

3播撒作业的技术指标3.1 播种量误差播种误差用实际播种量与设计播种量之差的百分数表示。

不同播撒物的允许误差见表 1。

3.2 漏播率不同播撒物的漏播率其允许误差应符合表 2的规定。

3.3种子分布均匀度种子分布均匀度用设计播幅内样本落种密度的变异系数来表示。

不同播撒物其种子分布均匀度应符合表 3的规定。

3.4实际落种量误差实际落种量误差用单位面积(平方米设计落种粒数与实际平均落种粒数差数的百分数来表示。

不同播撒物其实际落种量误差应符合表 4规定。

3.5设计播幅本指标适合于运 5及运 5B 型飞机,其他固定翼飞机的设计播幅可参照此范围作适当的增减,作业时在每条播带的两侧应各有 15%左右的重叠宽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号】gb/t 15162-1994【中文名称】飞机播种造林技术规程【英文名称】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afforestation by aerial seeding【发布日期】1994年08月12日【实施日期】1995年03月01日【正文】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飞机播种(简称飞播)造林(种草)的规划设计、飞播作业和播后经营管护工作的内容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具有树(草)种飞籽成林、成草的立地条件并便于飞行作业的宜林(草)地区。

2 引用标准gb 7908 林木种子gb 8822.1~8822.13 中国林木种子区3 术语3.1 播区连成一个整体、单独进行设计并进行飞机播种作业的区域单位。

3.2 小播区群若干个不相连接,但又相对集中,总面积一般不小于一个飞行架次的地块群。

3.3 宜播面积播区内适宜飞播造林(种草)各类土地面积之和。

3.4 非宜播面积播区内非林业用地与林业用地内不适宜飞播造林(种草)的面积。

3.5 播区面积播区内宜播面积与非宜播面积之和。

3.6 航高飞行作业时,飞机距离地面的高度。

3.7 播幅飞机在播区作业的有效落种宽度。

3.8 航标点飞播作业的导航信号标志点。

该点位于播带的中心线上,飞播作业时飞机在其上空沿线压标播种。

3.9 航标线彼此相邻不同序号航标点的连线。

3.10 航标点间距离同一航标线两个相邻航标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3.11 飞行作业航向飞机在播区作业时飞行的方向。

3.12 飞行作业方法飞机在播区进行播种作业时的飞行方法和顺序。

3.13 接种样方(点)飞播作业时用于检查播种质量、统计落种情况的接种点。

3.14 有苗样方频度有苗样方占设置宜播样方总数的百分比。

3.15 飞播造林成效面积飞播造林后北方5~7年、南方3~5年所保存的有苗面积。

3.16 飞播用种“粘胶化”在种子外表粘着胶、药剂、肥料和添加剂等包衣材料,以增加种子粒径和重量,减少种子落地后的位移和鸟鼠害。

3.17 南、北方界线根据《中国林业区划》,南方指西南高山峡谷防护、用材林地区;南方用材、经济林地区;华南热带林保护地区。

北方指东北用材、防护林地区;蒙新防护林地区;黄土、高原防护林地区;华北防护、用材林地区。

4 飞播造林(种草)规划4.1 播区应具备的条件4.1.1 具有相对集中连片的宜林(草)荒山荒地和沙荒地,其面积一般不少于飞机一架次的作业面积。

同时宜播面积应占播区总面积70%以上。

北方山区和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播区应尽量选择阴坡、半阴坡,阳坡面积原则上不超过30%。

4.1.2 播区地形起伏在同一条播带上的相对高差不超过所用机型飞行作业的高差要求。

4.1.3 播区应具备良好的净空条件。

两端及两侧的净空距离应满足所选机型的要求。

4.1.4 播区附近应有符合使用机型要求的机场,播区距机场一般不宜过远。

如航程过远可根据需要报请省、市、自治区林业、航空主管部门批准,修建临时机场。

4.1.5 地形地貌、海拔高度、土壤、植被、气温、水分和光照等自然条件宜于飞播造林(种草)。

4.1.6 播区土地权属明确,县、乡、村领导重视,群众对飞播造林(种草)有迫切要求,能承担播后管护任务。

4.2 飞播造林(种草)规划省、市、自治区应在综合农业区划、林业区划和造林绿化规划基础上,以县为单位编制出飞播造林(种草)规划和年度计划。

内容包括播区名称、位置、面积、树(草)种、投资概算等。

4.3 播区调查设计资格根据确定的年度计划于飞播的前一年进行播区调查设计。

播区调查设计应由有设计资格的单位承担或负责技术指导和设计质量。

5 播区调查与飞播设计5.1 播区调查5.1.1 调查准备制定工作方案和调查设计技术细则;外业调查时,播区所在县的林业局应派熟悉当地情况的技术干部参加,组建调查组;收集有关的区划、规划和森林资源调查、土壤普查及各种图面等资料;准备好调查设计图表;制定踏查方案。

5.1.2 播区踏查根据踏查方案,选择能控制播区的制高点,观察全貌及周围的地形、净空情况,目测宜播面积比例,了解土地权属情况,框划播区范围,确定飞行作业航向。

5.1.3 调查方法采取路线调查和标准地调查相结合。

根据自然条件的变化规律,路线调查沿播区走向成直线或折线设置;其线路总长度不小于播区周长的1/3。

路线两侧各50 m为调查范围。

并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标准地调查。

灌木林(或灌丛)标准地面积为10~20 m2;草本群落1~4 m2;林木调查标准地面积不小于100 m2。

各种标准地及土壤剖面均需填写路线调查表,见附录a(参考件);播区内宜播和非宜播地类及阳坡可采用对坡或现地勾绘,分别求算面积并填写播区地类面积表,见附录a(参考件)。

5.1.4 调查内容5.1.4.1 土壤调查。

调查土壤种类、土层厚度、机械组成、土壤质地、湿度、ph值等因子。

5.1.4.2 植被调查。

了解不同植物群落的组成、外貌特征(高度、盖度)、根系盘结度、分布状况以及对种子触土、幼苗生长的影响。

5.1.4.3 现有林木调查。

调查现有林木的生长发育状况、分布规律、更新特点以及人工林成活率和影响成活的原因等。

5.1.4.4 气象因子调查。

主要了解近5年的年平均降水量,各月、逐旬降水量的平均值及降水日数和年最高、最低降水量;连阴雨、伏旱出现的日数、季节和频率;播种季节的主要风向、平均风速、最大风速、特殊性灾害等。

5.1.4.5 社会经济调查。

行政隶属,总人口、农业人口、劳动力和人均耕地面积,土地权属及农、林、牧、副业生产布局和规划,交通及农村能源消耗情况,畜牧种、群数量和习惯放牧地点及方式。

国有和乡村林场数量及分布,播区内退耕还林面积,当地政府和群众对飞播造林(种草)的认识和要求以及附近可使用机场等情况。

5.1.5 播区测量5.1.5.1 基线测设。

根据播区地形情况,可选定在播区中部或一侧测设。

有国家测绘的1∶50000以上比例尺地形图的地区,可按播区确定的飞行作业航向方位角,在地形图上找出两个明显的地形地物点,连接两点并延伸至播区两端,作为基线;在没有国家测绘的1∶50000以上比例尺地形图的地区或地形地物不易判读的沙区,采用支导线法测设基线。

5.1.5.2 航标线测量。

有国家测绘的1∶50000以上比例尺地形图的地区,播区在图上设计后,在航标线起止点附近寻找明显地形地物点起测,利用航标线通过的地物点,采用地形图进行校核;没有国家测绘的1∶50000以上比例尺地形图或地形地物不易判读的沙区,航标线必须从基线的航标点起测,平差校正采用支导线点法。

航标线的测定,一般采用罗盘仪测角,测绳量距。

校正方法:每测定1000 m左右,选一个明显的地形地物点,量取该点至基线的距离与测过的距离累计进行比较,允许误差为1/50;超过50条播带的大播区,误差不得超过一带。

在误差允许范围内进行平差时,将误差配赋到后几个航标点上,但每个航标点的配赋量不得超过播带宽的1/10。

5.2 飞播设计5.2.1 树(草)种设计。

根据立地条件、造林(种草)目的和“适地适树(草)”的原则以及种源供应条件,参照附录b(参考件)确定适宜的飞播造林树(草)种。

为提高森林防火、保持水土和抵抗病虫害能力,提倡针阔混交、乔灌混交,采用带状或混播等方式进行播种,培育混交林。

引进树(草)种要经试验成功后方可推广。

5.2.2 播种期设计。

在保证种子落地发芽所需的水分、温度和幼苗当年生长达到木质化的条件下,以历年气象资料分析为基础,结合当年天气预报,确定最佳播期。

5.2.3 播种量设计。

以既要保证播后成苗、成林又要力求节省种子为原则。

各地结合实际参照附录c(参考件),依据下列公式确定:式中:s──每公顷用种量,g;n──每公顷计划出苗株数,株/ha;e──种子发芽率,%;r──种子纯度,%;a──种子损失率(鸟、鼠、蚁、兽危害率),%;g──飞播种子山场出苗率,%;w──种子千粒重,g。

5.2.4 植被处理设计。

对草类盖度大于0.7、灌木盖度大于0.5的地块,应进行植被处理设计。

并现场勾绘处理面积。

植被处理可采取炼山、人工割灌(草)或先割后炼等方法进行,炼山时间应以有利于恢复土壤结构、种子触土和新生植被庇护飞播幼苗为最佳;对于水土流失和植被稀少地区应提前封山育草,以提高飞播成效。

5.2.5 整地设计。

为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和增加种子触土机会,在干旱少雨或干湿季节明显地区,根据当地社会、经济条件,可采取全面或部分粗放整地。

5.2.6 机型与机场的选择。

根据播区地形地势和机场条件,选择适宜的机型。

根据播区布局和种子、油料运输、生活供应等情况,就近选择机场。

若播区附近无机场,经济合理可建临时机场。

5.2.7 飞行作业方式设计。

根据播区的地形和净空条件、播区的长度和宽度、每架次播种带数和混交方式,确定飞播作业的飞行方式。

飞行方式分为单程式、复程式、穿梭式、串连式等。

5.2.8 飞行作业航向设计。

按基本沿着相同海拔高度飞行作业的原则,结合播区地形条件,确定合理的飞行作业航向。

一般航向应尽可能与播区主山梁平行,在沙区可与沙丘脊垂直,并应与作业季节的主风方向相一致,侧风角最大不能超过30度。

同时应尽量避开正东西向。

5.2.9 航高与播幅设计。

根据设计的树(草)种的特性(种子比重、种粒大小)、选用机型、播区地形条件确定合理的航高与播幅。

为使飞播落种均匀,减少漏播,一般每条播幅的两侧要各有15%左右的重叠;地形复杂或风向多变地区,每条播幅两侧要有20%的重叠。

5.2.10 航标线数量和位置的设计。

航标线选在与飞行作业航向基本垂直、视野良好的地方。

航标线要在播区两端和中部各设一条,作为进、出航和作业标志,进、出航之间其数量视选用机型、播区长度合理加设。

5.2.11 导航方法设计。

根据播区具体情况和机组的技术条件选择人工信号导航或固定地标导航以及人工信号与固定地标相结合导航。

在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gps(全球定位系统)导航。

5.2.12 播区管护设计。

依据播区社会经济情况、土地权属和当地政府的意见,提出适宜的管护形式和措施。

5.2.13 人工撒(点)播设计。

播区内对飞机难以作业的宜播地块,应设计人工撒(点)播。

5.3 投资概算与效益估测5.3.1 投资概算。

其主要项目有种子费(包括调运费和药物处理费等),飞行费(包括调机费和机场费等),调查设计费,运输费,施工费(包括导航费、植被处理费等),设备购置费,当年管护费及其他如科研费和不可预见费等。

并对投资概算、资金来源提出具体意见。

5.3.2 效益估测。

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方面进行预测和评价,并尽可能用货币价值进行测算。

5.4 调查设计文件的编制包括设计说明书、播区位置图和设计图。

图式采用林业部颁发的《林业地图图式》。

5.4.1 飞播造林(种草)设计说明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