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模因论看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0卷第3期
2009年9月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Dalian U niversity of T 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V ol.30,N o.3Sept.2009
从模因论看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词
熊明丽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江苏南京210044)
摘 要:模因论是用于解释文化进化与传播的理论,它揭示了语言发展的规律,为我们研究语言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从模因论角度解析外来词,可以发现:外来词的形成是原体模因复制模仿和变异的结果。
同时外来的语言模因能够融入汉语是由于符号空位、社会进步的影响以及人们趋新、尚异社会心理的驱动。
有些进入汉语的外来词模因由于获得了受众的认可,得到了更多被复制与传播的机会而成为强势模因,在汉语中保留了下来;那些不符合汉民族语言习惯的外来词模因则因得不到复制与传播而从汉语中逐渐消失。
关键词:模因论;外来词;变异;强模因;弱模因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407X (2009)0320124205
English Loan Words in Chinese :A Memetic Perspective
XIONG Ming 2li
(School of Language and Culture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 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210044,China )
Abstract :Memetics ,a t heory aims at explaining t he law of cult ural evolu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fers us a new approach in language st udy for it help s people gain special insight of language develop ment.From Memetic perspective we can find t hat loan words result f rom t he imitation and variation of t he original memes.Mean 2while ,t he fact s of semiotic gap s ,social progress and people ’s mentality of p ursuing t rend and novelty lead to t he integration of loan words into Chinese language.For all t he loan words ,some grow into strong memes and stay in Chinese for t heir acceptance by t he p ublic and hence more opport unities of being imitated and used gained while t he ot hers ,because incongruent wit h t he Chinese usage and lacking sufficient imitation and dis 2semination ,fade out of t he language event ually.
K ey w ords :memetics ;loan words ;variation ;st rong meme ;weak meme
收稿日期:2009203212
作者简介:熊明丽(19772),女,山东潍坊人,讲师,主要从事语用学与二语习得研究。
一、引 言
外来词也称借词(loan word ),指的是从外民族语言中吸收过来的词。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人们之间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移民杂居等各种形态的接触,必然会引起各民族语言的接触。
语言借用是语言接触的一个重要结果,而词汇借用则是语言借用的主要部分。
外来词就是在语言接触
过程中从一种语言被吸收到另一种语言中来的。
改革
开放以来,随着交通方式和大众传媒方式的迅速发展,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趋密切,外语词汇大量涌入汉语词汇中。
而英语作为一种快速传播的国际化语言,深刻地影响着当今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汉语从英语借用的外来词占了外来词总数的绝大部分。
针对外来词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从词汇学角度分析外来词的译法[1]、外来词发展的新趋势以及引进外来词所导致的汉语词义扩大等方面[2][3][4]。
1976年,英国生物学家,牛津大学教授道金斯(Dawkins)在他的著作《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中首次提出文化传递的单位———模因(meme),它是与生物进化的基因相对应的文化信息遗传或复制的基本单位,包括“思想观念、流行语言、音乐曲调、服装式样、发型头饰、手艺技巧等”[5]。
1999年伯莱克尔(Blackmore)扩展了模因的概念范围,认为模因就是指人的思想、习惯、技术、故事、歌曲或任何一种在人与人之间被复制的信息[6]。
进入21世纪以来,模因研究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
目前,模因一词已被《牛津英语词典》收入,说明模因这一新词已经被公众认可。
模因作为文化基因,靠复制传播而生存,语言是它的载体之一,可见,模因与语言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从模因论的角度看,语言模因揭示了语言传播的规律。
更进一步说,语言本身就是模因,它可以在字、词、句乃至篇章层面上表现出来[7]。
因此,外来词也是语言模因的一种。
目前鲜有从模因论角度对外来词进行分析的研究,本文试从模因论的角度,根据模因在被复制与模仿的过程中的变异分析汉语中英语外来词的译法,以一种语言模因在另一种语言中传播的理据为基础分析外来词产生的原因并从强弱模因的角度分析外来词的流行与消亡。
二、模因论
模因论(Memetics)是基于新达尔文进化论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它借用生物进化模式探讨模因的复制、传播和进化,对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以及文化中出现的诸多一脉相承的相似现象及语言发展的规律进行诠释,为我们探讨语言的发展提供了新视角。
模因论认为语言也是一种模因,语言中的字、词、句、段,甚至篇章等,只要通过模仿被复制,都有可能成为模因[7]。
但语言模因的复制能力则各不相同。
在语言的演化过程中,各种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激烈地相互竞争,以争取被人们采纳接受,或是争取在不同语种间相互转译。
成为强势模因须具备三个特点:保真度、多产性、长久性。
简单来说就是强模因复制因子复制必须精确,散布必须广泛,复制必须长久。
在语言交际中,语言选择与使用的过程就是各种模因或模因群相互竞争的过程。
模仿是语言模因得以流传的关键,复制是语言模因流传的前提。
语言交际的过程就是语言选择与使用的过程,就是传播模因的过程。
陈琳霞、何自然认为成功的模因必须具有下述
特性或其中的一种[8]。
实用性。
语言信息实用,人们才乐于模仿、复制,从而形成语言模因。
一个新的语言信息,如果有用,被大众接受,这个用法就具有了普遍性。
随着使用范围的扩大和复制次数的增加,便成了语言模因。
一些反映新的认识成果的语言信息,因其实用性也会得到复制、传播从而形成语言模因。
合理性。
语言信息所表达意义合理,就易于被复制、传播,从而形成模因现象。
语言模因得到强化或保留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该语言信息具有较强的表现力。
在现实社会中,一些同义的语言信息因其能满足语言表达的需要被广泛传播,被应用于不同的语用场合和语境中而形成同义语言信息共存的竞争状态。
如果其中某一构成同义关系的新语言信息更加生动形象,更具合理性,就会被人们普遍接受,得到广泛复制和传播。
时尚性。
时尚就是语言要有时代气息。
人们倾向于复制那些最为流行的语言信息。
语言信息越时髦、越新潮,就越容易吸引人们对其进行模仿。
流行歌曲歌名、畅销书书名、网络语言等因为时髦,能够及时反映某一时期的社会潮流或切合大众心态,经常被人们广泛复制、传播并在日常生活中引用,成为时尚。
权威性。
语言信息如果具有权威效应,就会得到人们的复制与传播而形成模因。
一般说来,拥有权威、名望、魅力的人士和其他有影响的人,往往是公众关注的焦点,人们愿意模仿他们,因而使他们所拥有的模因得以传播。
权威人士对语言信息的创造、理解和运用,易为普通社会成员所模仿。
三、外来词模因的译法
作为语言的模因,只要是被复制模仿,就会出现两种表达形式:被复制模仿前的表达形式和复制模仿的结果形式,前者就是“模因”,也被称为“原体”,后者被称为“仿体”[9]。
而如果仿体在使用中继续被复制、模仿,它又变成了新的模因。
在此,我们把英语原词称作“原体模因”,因为通过模仿、复制他们被引进到汉语中来;而把被引进到汉语中源于英语的外来词模因称作“仿体模因”,因为汉语中的外来词已经被广泛复制、传播,成为汉语的一部分。
模因在被复制和模仿的过程中会出现保留、变异和选择三种情况,模因变异是语言发展、进化的一种重要方式[8]。
词是音、形、义的结合,外来词仿体模因音、形、义的形成都是原体模因复制模
・
5
2
1
・
第3期熊明丽:从模因论看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词
仿和变异的结果。
1.音译
音译是指把原体模因的发音用读音相似的汉字写出来,原体模因的音被模仿、义被保留、形发生了变异。
仿体模因与原体模因之间表现为音似形异义不变。
许多原体模因在刚被引入时,由于其表达的概念在汉语中尚无对应物,更无对应词,人们往往采用音译将其译出。
相当一部分音译仿体模因经广泛传播在汉语中存活下来并延续至今。
这种用于译音的汉字不再具有自身的原意,只保留其读音与形式。
这类词大都是专有名词、科技术语、度量衡单位等特殊名词,占外来词模因很大比重。
如:奥林匹克(Olympic)、巴士(bus)、巧克力(chocolate)、咖啡(coffee)、沙发(sofa)、雪茄(ci2 gar)、三明治(sandwich)、伊拉克(Iraq)、阿斯匹林(as2 pirin)、朋克(p unk)、荷尔蒙(hormone)等。
2.音义兼译
音义兼译是取原体模因的音、取汉语的义而形成的仿体模因。
音译是基础,仿体模因选词受到音译要求的限制,在贴近读音的前提下,挑选语素,试图组成一个能突出原体模因特点的仿体模因。
此类外来词仿体模因既保留了与原体模因相近的读音,转写的汉字又发挥了它的表意特点,顺应了汉语的表意性,是一种“中西合璧”式引进外来词模因的理想方法。
[10]用这种方式引进的外来词模因数量不多,因与汉语的构词特点相吻合而极易融入汉语词汇系统。
比如,饮料“co2 ca2cola”,谐音双关地译为“可口可乐”,让人一听到这名称就知道它的味道可口;再如网络中的黑客(hac2 ker),由于“黑”在汉语中有坏的意思,象黑手党、黑心眼等,容易让人联想到不法分子。
类似的例子还有:香波(shampoo)、味美思(vermout h)、媒体(media)等。
3.音译加汉语语素
原体模因在被复制模仿的过程中,模因的音、义被模仿,形除了置换变异外,还发生了增添变异,即仿体模因在原体模因音译基础上增添了一个表示类别的汉语语素。
这类仿体模因以表事物类属的语素为中心语,音译部分为修饰性语素,形成一种向心式的偏正结构,中心语素对整个模因词义起提示作用。
如:啤酒= beer+酒、保龄球=bowling+球、桑拿浴=sauna+浴、太妃糖=taffy+糖、拉力赛=rally+赛。
4.意译
意译是汉语吸收外来词模因的传统方式,原体模因在其模仿复制过程中意义不变,但音、形均发生了根本性变异,从仿体模因已经看不出任何原体模因的痕迹了。
即有关概念以及反映的事物是由原体模因引进,但使用的语素材料和构词方法都是汉语自身的,与原体模因的语音和形式都无关。
意译仿体模因文字流畅通达、词意明显,在外来词模因中占了绝大多数。
如:计算机(comp uter)、电话(telep hone)、吉祥物(mascot)、甲骨文(Oracle bone)、钻石(diamond)、传销(pyramid selling)、代沟(generation gap)等。
5.语码转换
一个词语或句段中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现象被称为语码转换(code2switching)。
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受英语强势语言的影响,现代汉语中出现了大量原体模因语码转换的仿体模因,这类模因将原体模因直接复制过来,并在其基础上增添了一个表示概念的汉字。
如:AA制、维C、e时代、B超、V IP 房、IP电话、GRE考试、T恤衫、IC卡、P H值等。
6.字母词
原体模因在复制过程中未发生任何变异,属于原位复制,仿体模因与原体模因在音、形、义三方面完全相同。
例如W TO是将原体模因直接运用到汉语中,形成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一种新的仿体语言模因。
改革开放以来,字母词大量进入汉语,引进的字母词以英语缩略词为主,集中于科技、经济、网络、文化生活等方面。
如:C T、DNA、U FO、CEO、A PEC、BBC、IBM、DVD、M TV、E2mail、DIY、QQ、BBS等。
近些年来,字母词仿体模因又有了新发展,已不局限于缩略词,如: spa、flash、hip2hop、cool;已从单纯的名词借用发展到少量的形容词、动词的借用,如:high、cool等[2]。
四、外来词模因产生的原因
一种语言模因可以通过交际和交流而在另一种语言中传播。
这种现象大都从国际间商务和文化往来开始。
外来的语言模因一旦成为本民族语言的词汇和结构,相互间往往会出现一个为抗拒或接受而互斗的局面[3]。
近些年来大量的外来词模因能够融入汉语,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看,语言虽然是一套相对完整的符号系统,但这个系统也存在一定的缺漏性,从而产生空符号。
这种先天不足,决定了语言系统必须不断进行自我调节。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迅猛发展,许多新事物、新现象不断涌现,而传统的汉语词汇系统却缺少与之相对应的符号,这样就形成了表达空位。
吸收外来词模因是丰富词汇的一条重要途径,也
・
6
2
1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30卷
是语言发展的普遍现象。
比如,意译外来词模因“团队精神”(team2work spirit)具有两层含义,一是与别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二是与人合作的能力。
现代社会企业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员工个人的工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对企业而言同等重要,如果说个人工作能力是推动企业发展的纵向动力,团队精神则是横向动力。
出色完成目标任务的保证就在于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并注重流程,使之产生协同效应。
“团队精神”已经成为一个社会生活中的常用概念,但它在汉语中却没有对应的表达,成为语言中的空档。
因此,外来词模因“团队精神”被引入到汉语中,并得到广泛复制、传播。
可见,外来词模因能够被引入汉语,并逐渐成为汉语的一部分,必然具有其合理性。
其次,从社会进步的影响看,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与人传递信息、表达思想的媒介。
外来词模因的出现是当今社会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必然产物,是汉民族文化和外民族文化相互接触和交流的必然结果。
当今的中国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变革时期,中西方在科技、文化、经济方面的接触和交流越来越广泛和频繁,这也加速了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和趋同。
而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必然反映和记录着文化趋同的演变历程,这一过程又必然首先体现在语言中最敏感的词汇层面上。
随着新事物、新观念的大量涌入,表示它们相应名称的外来词模因也自然而然地进入到汉语中,因其不可替代性,被不断复制与传播,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常用词汇。
如:因特网(internet)、欧佩克(O PEC)、克隆(clone)、呼拉圈(hula2hoop)、沙文主义(chauvinism)、奥斯卡奖(Oscar Award)等。
第三,从语用心理来看,外来词模因的使用体现了语言使用者心理上的趋新、尚异。
社会学理论认为,趋新、求洋与尚异心理本是社会中人们的一种普遍心理。
而对于打开了国门的中国人来说,这种心理表现得更为强烈。
每当有新事物出现,或者有更新的词语能够准确地表达现有事物时,语言使用者,尤其是年轻人,对新的语言形式非常热衷,并且认为在日常交流中使用一些富有新鲜感、带有异域风味的外来词是非常时髦的,可以以此显示自己跟得上时代的潮流、不落俗套。
于是就出现了在交谈中你说“再见”,我偏说“拜拜”;你说“对不起”,我偏说“sorry”的现象。
与趋新一样,尚异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也表现得非常突出。
语言使用者在词语应用方面力求标新立异。
由于语言使用中还表现出很强的趋同心理,外来词模因的使用往往从某个特定领域开始,逐渐被社会其他成员所接受,一些富有表现力的外来词模因便会在语言中广泛传播,由于语言的约定俗成性,其中有些词语自然而然地演变为汉语词汇。
五、外来词模因中的强模因和弱模因
利用模因论解释外来词模因的社会化过程,能够说明为什么有的外来词模因逐渐弱化、最终消失,没有成为大众词汇;而有些模因则成为强势模因并流行起来。
这是因为在激烈的竞争中,强势的外来词模因由于成功地感染受众,得到了更多被传播与复制的机会而获胜。
1.弱模因的消失
“五四”运动前后,为了寻求救国之道,大量反映西方新科学、新思潮的词语被吸收进来。
因为音译是最迅速、最简便吸收外来词模因的方式,当时对外来词模因的吸收主要采用了音译法,即简单模拟语音,用汉字转写。
汉字只标示读音,不表达任何意义。
用表意的汉字来单纯表音,不符合汉民族的思维习惯,只表音的汉字又让人费解,因此这些模因无法得到广泛传播,故而有些音译仿体模因仅使用了一段时间,就逐渐被符合汉民族思维方式的意译仿体模因所取代了,见表1。
表1 早期音译仿体模因与后期意译仿体模因对比
原体模因音译仿体模因意译仿体模因
telephone德律风电话
democracy德谟克拉西民主
stamp士担邮票
hypothesis希卜梯西假说
cement西门汀水泥
science塞因斯科学
philosophy斐洛苏菲哲学
dictatorship狄克维多独裁
从既不符合汉语双音节习惯又无联想义的音译到意译,这是外来词模因被吸收至逐渐融合的一个过程。
汉语的语言规律要求进入汉语的外来词必须经过汉化才能被接受,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常用的外国地名也被汉化了,如美国加州城市San Francisco,曾音译为“圣弗朗西斯科”,后改称为“旧金山”。
其他例子还有将菲尼克斯(Phoenix)改为“凤凰城”等富有中国民族风味的名字[11]。
2.强势模因的流行
与弱模因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外一些外来词模
・
7
2
1
・
第3期熊明丽:从模因论看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词
因极富表现力或是符合汉民族思维习惯,进入汉语后,被人们反复使用模仿,随着社会和语言的发展转化为汉语语言成分,外来色彩逐渐淡化。
更有一些外来词模因逐渐成为汉语词素,与其他汉语模因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强势的模因复合体。
如“吧”(bar)最初指西餐馆或旅馆中卖酒的地方,即“酒吧”,由此延伸出“吧女、吧台、泡吧”等词。
后来语义逐渐拓展,引申出了“氧吧、陶吧、书吧、画吧、琴吧、聊吧”等,凡是能提供某种服务,具有较高品位或休闲意味的场所,都可以被称作“吧”。
同样外来词模因“的士”(taxi)进入汉语后,“的”也很快成为了汉语词素,从而产生了的哥、的姐、飞的、面的、打的、轿的、摩的等模因复合体。
字母词的流行是外来词模因发展的另一个趋势,它是社会发展变化对人们使用语言影响的结果。
强势的字母词模因有如下特点:①简洁直观。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在使用语言时更强调经济的原则,于是就产生了简洁的表达方式———字母词。
比起原体模因和仿体模因全称来说,字母词在形式上要简短得多,使用起来显得既方便又经济。
如:UN ESCO:U2 nited Natio ns Educatio nal,Scientific and Cult ural Organization(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②轻松有趣。
如今年轻人在使用字母词时表现出了很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在网络聊天室常见的3X(t hanks)、ASA(as soon as)、B4(before)等形式都给人一种轻松有趣的感觉。
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在使用语言中追求情趣、追求新颖语言组合的功用。
③时尚新潮。
如前所述,求洋尚异是人们使用语言的普遍心理,这一点在字母词模因上的体现尤为突出。
人们在使用字母词时,不仅仅是因其简洁明了,更重要的是因为它们具有洋化意味。
很多服饰、化妆品品牌用的都是字母词,如: S K2II(化妆品品牌)、Omega(手表品牌)、LV(皮具品牌)等。
商业区铺天盖地的字母词让人时刻感到都市生活中时尚潮流的涌动。
六、结 语
模因论为外来词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一个较为有力的解释。
外来词模因通过跨文化交际与交流,经过保留、选择和变异等过程而传播到汉语中来,体现了科技的交流、文化的融合。
作为异文化的使者,外来词模因承载着异域文化的风土人情、社会心态,能丰富汉语的表达功能、发展汉民族文化。
也有人提出质疑,现代汉语中吸收外来词模因,会不会影响汉语的纯洁性,我们认为这种担忧是不必要的。
因为汉语中强势外来词模因的数量毕竟有限,不足以冲击汉民族语言文化的主流。
还有人担心一些怪异的外来词模因会造成“语言污染”,实际上,模因的存亡取决于它的语用功能。
当词语作为模因得到广泛应用,在交际中发挥积极作用时,这些模因就会变得强大,并能融入语言中,从而不断被复制和传播;反之,随着环境或时代的变化,一些活跃不起来的模因就会逐渐消失。
[12]这正说明一种语言是有自己的鉴别、筛选与自我调节能力的。
我们不妨以积极开放的心态对待这些外来词模因,让其进行语言沉淀,在使用中决定其去留。
同时,对于由社会心理导致的滥造、滥用外来词模因的现象应加以注意,需要有相应的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来加以引导。
参考文献:
[1]李柽杨.汉语新词对英语外来词的吸收[J].湘潭师范学院
学报(社科版),2005,(4):91293.
[2]黎昌友.新时期汉语外来词的种类及其发展特点[J].西南
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8):4452447.
[3]金其斌.汉语中接受英语外来词的新倾向及其心理透视
[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1):8212.
[4]胡开宝,王彬.外来词翻译与汉语词义的扩大[J].西安外
国语大学学报,2008(1):70274.
[5]DAW KINS R.The Selfish Gene[M].New Y ork:OU P,
1976.192.
[6]BL AC KMORE S.The Meme Machine[M].Oxford:
OU P,1999. 6.
[7]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J].语言科学,2005,(6):54264.
[8]陈琳霞,何自然.语言模因现象探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6,(2):1082114.
[9]黄缅.语言模仿之谜—幂姆的认知研究[J].外语研究,
2007,(3):13223.
[10]王红梅.思维的民族性在汉语外来词中的体现[J].北方
论丛,2005,(6):67269.
[11]唐贤清,汪哲.试论现代汉语外来词吸收方式的变化及原
因[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322136. [12]何自然,谢朝群,陈新仁.语用三论:关联论・顺应论・模
因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157.
・
8
2
1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30卷 。